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妙境長老講述
敘言:
會長、各位善知識,剛才馮會長對我的介紹裡面,說我能夠背誦法華經、維摩詰經,是有這件事,但是,我現在不能背了,因為,我有時常常至各地講經,精神時間來不及,就停下來,沒有背,沒有背就不能背,金剛經,我亦是背過,但是,亦是停下來,就不能背。其他馮會長對我的讚歎,我是不敢當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我們漢人佛教裡面,是很有名氣的一本經典,自從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金剛經至中國以來,經過南北朝,到唐宋以來,我們漢人對金剛經就特別很有緣,很多人受持讀誦講說,註解亦是很多。其中,唐朝禪宗大德,惠能禪師,大家都可能知道,他是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聽到這句經文,他就開悟了,後來,有人建議他去親近五祖,他到那裡親近時,五祖專為他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是,他是豁然大悟了。本來禪宗是依據楞伽經修行,禪宗修行法門是依據楞伽經,根據楞伽經來坐禪的,但是,自惠能大師以後,就是根據金剛經了。所以,金剛經,在禪宗,是特別重視的一部經典。當然,中國的三論宗,亦是特別尊重這部經的,其他中國佛教學派,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也都是很尊重的。所以,金剛經,不只是一般佛教徒特別歡喜修學,就是各宗大德,亦是歡喜學習的。
我們今天能夠在此集會,共同學習這部金剛經,當然,我們要多謝馮會長,與佛教講經堂的各位善友。
金剛般若波羅經在全部佛法的地位:
我在未正式講金剛經,我想先說明,金剛經在全部佛教的位置、地位。我們中國佛教,向來對全面佛教的說明,是分為五乘佛法。但是,西藏的宗喀巴大師,他將全面佛教分為三個部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他的分法與五乘佛法也是一致的。
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他將之合而為一,都叫做下士道。下士道之意思,應從二方面來說明,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法。人,從人的思想來說,人的行為是根據思想發出來,從思想發動出來行為,思想亦就等於行為。有一種人的思想,他唯獨希求現在的安樂而工作的,佛法說有過去的生命,有現在的生命,還有未來世的生命,但是,這個人,他不管過去世,亦不管未來世,他只是照顧現在世的生命,我只要現在安樂就好了,這是一種人。第二種人,他不以現在世的安樂幸福為最重要,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來世,將來的生命(我現在生命結束了,又接續下去出現的生命)是重要的,我希望我將來的生命,壽命長一點,相貌也莊嚴,身體亦特別健康,能力亦特別強,我的眷屬、財富、權力,我所有愛好的境界都是特別美滿的,這個人,對他將來的生命,希望特別好,所以,他現在的思想行為,就是為未來生命而努力,從佛法來說,就是他要多做功德,迴向、祝願他的未來生命是特別安樂、特別理想。前述二種人,叫做下士。下士,後面那一種,為自己將來生命而努力工作的那一種人,在佛法裡面,他可能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學十善,也可能會靜坐修習禪。因為,按佛法的道理來說,生命是從那裡來的呢?就是從你自己思想、行為創造出來的,並不是梵天王送給你的,所以,要自己努力創造才有自己的生命,這樣,你要努力去創造,若相信這樣的理論者,希望將來的生命美滿,當然應該要努力,要克束自己,要克制自己,不要放逸,才可以。我剛才說,在佛法中,有人、有法,這種人,他的法,就是要受持三皈依五戒,修持十善,這樣才能滿足他願望,這樣學習的修行人,在佛法中,算是下士。至於那種為求現在世的安樂者,不管將來世,當然,他亦是下士,這個人不一定信佛,但是,他也可能來到佛教,但是,他只求現在的事情,就像一個人只管今天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有飯吃,不管明天的事。這二種人合起來,都是下士。
第二種人是中士,中等的人士,他的思想,他感覺到凡夫的世界,不管今生或來生,不管在人間或天上,都是苦惱境界,不是安樂的,他希望能超越凡夫境界,達到聖人不生不滅的境界,寂滅的境界是最安樂的,沒有老病死的苦惱,也沒有人與人間的種種糾紛事情,他只希求自己將來能得到涅槃,寂滅就是涅槃,其他人在凡夫世界六道輪迴受種種苦惱的種種事情,他不管,他只修自己得到涅槃的安樂就好了,這是中士。
第三種人是上士,上士是超越下士與中士者,他是有大慈悲心者,「但願眾生皆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他能發無上菩提心,為同情一切眾生的苦惱,他能修六波羅蜜,無盡期地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是大士、上士,這是大菩薩境界。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他是把全面佛法分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在我們漢人的佛教裡面,通常是說五乘佛法,把人天乘合為下士道,其餘的,與中士道、上士道是一樣,把聲聞、辟支佛合起來,就是中士道。
我們現在要學習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三士道裡面,在五乘佛法裡面,是屬於上士道、是屬於菩薩境界,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它是超越下士道、中士道,但是,它並不棄捨下士道、中士道,它亦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學十善,它也是學習苦集滅道,也說凡夫世界是苦惱,也一樣有厭離心,但是,它的大悲心特別強,為救護一切眾生,它不離開眾生的世界,它雖然是特別高尚的,但是,他也有下士道與中士道的優點。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這樣的人修學的法門,我們是下士或中士的人,也可以學習這個法門的。古德著作說,古代皇帝住的地方,它的門,我們庶民亦可以從那裡走的,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內容,是大乘菩薩修學的法門,雖我們不是大乘菩薩,我們也可以學習,不斷學習,我們也可能發無上菩提心,我們也就是大菩薩了。所以,不可以說它是大乘菩薩修學的法門,我們就不學了。
在大乘佛法裡面,還要再說明一件事,大乘佛法分為三部分,(一)玄奘大師至印度取經回來,他是弘揚「法相唯識」的道理,這是大乘佛法裡的一個學派,理論上與其他學派有點不同。(二)第二種,若我們讀「起信論」、「如來藏經」、「無上意經」、「楞嚴經」,這些經論說的法門,是說如來藏緣起的道理,「楞伽經」也有一部分意思是這樣的。這與唯識宗的阿賴耶緣起道理是不同。(三)我們現在讀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與「中觀論」、「大智度論」的學派是一致的,它是大乘佛法中的一個學派,它是說一切法是緣起性空的,一切法畢竟空而是緣起的。這個理論與「起信論」、「楞嚴經」是不同的。
解釋經題:
金剛:
在《大毗婆沙論》說金剛是金中之精,故稱金剛;也有人解釋金剛就是金剛石,也就是鑽石。這個東西有三個特點,(一)堅固:特別堅固,體質是不易破壞,你想要以其他物品破壞它,是不容易的,它也不容易轉化,(二)明:它是透明且能發出光明,它也是特別純潔,你若把它放在污穢的地方,它也是那麼清淨,不受污染,(三)銳利:它是特別銳利,能破壞其他如鐵石之堅固東西。說它特別堅固不可破壞,只是說它特別堅固不易破壞而已,在《大智度論》說,它仍可以破壞,若把它放在烏龜殼上,以白羊的角搥擊之,是可破壞的。
這部經的題目說金剛,是以它作譬喻,譬喻什麼呢,有二個說法,(一)譬喻般若:般若是印度話,翻譯為智慧,以金剛譬喻智慧,譬喻智慧是特別堅固,不易破壞。當然,智慧是特別有明了性,智慧是有二種作用,能見到真理、能斷除煩惱;所以,能見真理、能斷煩惱就是智慧。現在以金剛譬喻般若,表示般若是特別堅固不易破壞。淺顯地說,若一個人,於心平氣和時,見到別人有糾紛時,他去作評論,他能公平地論說他們的是非,不偏袒誰,不會把真理掩藏起來,他能很公平地議論這件事,公平議論這件事,是可名為智慧,但若利害衝突是在他自己身上發生,他能否再公平議論這是非,若他公平地說,就會對自己不利,他為自己利益不受損失,他就不說公平話,他就說對方不對而保護自己利益,這樣情形,我們就可以明白,這個人在評論別人的是非時,能公平地說話,可以說有智慧,但若為自己利益時,就不說公平話,因為貪煩惱會破壞他的智慧,這個智慧被煩惱破壞了,就是這個智慧不堅固,若智慧堅固,就不可破壞,他自己就寧可受損失也說真理,就是堅固不可破壞,這是淺白的說。現在說般若是金剛般若,是指聖人的智慧,就是修行人,他到了聖人程度時,他不是凡夫了,他修行幾十年、或多少生,他於這一天早晨起來靜坐時,觀一切法空,忽然間一念相應,他從凡夫境界昇到聖人境界去了,他這一剎那間,他成為聖人時,他這一念清淨智慧,就是金剛般若,因為那時侯是不可破壞了,煩惱是不能破壞他,聖人的智慧是不可破壞,所以稱為金剛般若。但是,未入聖位前,他雖也學習佛法,或能深刻覺悟,也有多少智慧,但那個智慧有時侯會被煩惱淹沒,智慧不能很明顯出現,若一種混亂污濁境界出現時,他內心的煩惱一動,他的智慧就被隱沒了,所以,凡夫的智慧雖有時很好,但是不堅固,不能名為金剛般若,是不能以金剛來譬喻它,不能以金剛來讚歎它,他的智慧是可破壞,猶如在烏龜殼上以白羊角搥擊它,就可以破壞,以上是說堅固的意思。(二)其次,是「明」,他能覺悟真理就是「明」,(三)其次,就是「銳利」的作用,譬喻你有了金剛般若,就能破煩惱,能把自己的貪煩惱、瞋煩惱、高慢煩惱、種種邪知邪見煩惱、疑惑心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都能把它斷除、除遣出去,猶如身體有垢必須以水沐浴,心裡有煩惱亦應以般若法水洗掉,這是銳利的意思。我們一般凡夫讀了很多書,明白很多道理,說這個人很有修養,其實這都是靠不住的,縱已得禪定,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還是靠不住,因為你仍然無法斷煩惱。一般說,我們是欲界的人,欲界人就是歡喜欲,我們若修行禪定成功,可以到色界、無色界天,欲界煩惱就沒有了,他對欲的境界就沒有愛心,他不愛欲了。但是,他的色界定、無色界定仍可破壞,等到他的禪定破壞時,他的欲界的欲就又起來了。所以,世間人有種種修為,終究是靠不住的,就是因為沒有佛法裡面的般若智慧,若有般若智慧,才能真實斷煩惱,永久不會再有煩惱,才是究竟清淨,才是金剛般若。
般若:
般若,翻譯為智慧。世間人也有智慧,自古以來,歷史也有偉大人物說出很多道理,或日常生活種種所需,例如造房子有造房子之知識,造汽車也有造汽車之知識,造輪船、飛機也必須有知識,也可以說是智慧,這些智慧也是對人類有利益的,也是好的,但是,這種智慧仍不能徹底解決人類的苦惱問題,雖然是解決人類一部分問題,使人類生活安樂些,但仍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所以,這種智慧之利用是很有限的。
其次,佛法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些聖人,他們在佛法之修行是很有成就,也得到佛法之智慧,(剛才說世間人的智慧,雖也能稱為智慧,但是功能很有限,仍不能解決很多重要問題,所以,可以貶斥它一下,說它不是智慧),這個四果阿羅漢之智慧是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他能了生死,他能得涅槃,是真實有智慧,但是,這個智慧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之智慧,因為他沒有大悲心,阿羅漢之大悲心不是很強,剛才說的中士道。菩薩是「但願眾生皆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大悲心特別勇猛。這些阿羅漢有無大悲心呢?我們從經典上看,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畢陵伽婆陀、迦留陀夷、烏陀夷,這些大阿羅漢,他們在世時也是弘揚佛法度眾生,何以說他是中士而非大士呢?所以,有些人說,稱呼南傳佛教是小乘是不對的,小乘佛教的學者是反對別人說他們是小乘,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你說我是小,我當然不同意,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這個問題可以加以說明,不知小乘佛教學者是否同意:阿羅漢也是能弘揚佛法度眾生的,但是,有些得到阿羅漢果以後,他到吃飯時就托缽乞食,食完後,他可能經行一會兒,然後入定,入定時間可長可短,若無人有求於他,他是不與任何人來往,你若特別求他,他可能會幫忙,這些阿羅漢也不是少數,若是像舍利弗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迦 延尊者、富樓那尊者,這些大阿羅漢可以說是有菩薩氣氛,因為他們的確於佛在世時(有些大阿羅漢於佛滅度後,他們仍繼續在世的,但是,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於佛入涅槃前三個月,就先入涅槃了),也是弘揚佛法度眾生的,我們為何說他們是中士而非上士?因為他在世時是能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但是,時間到了、壽命到了,他就入涅槃,入涅槃以後,他就全面休息,不再與一切眾生有來往,你有所求於他是無效的,他不再度眾生,他的度眾生工作就停止,只是他在世時是有弘揚佛法工作,一旦入涅槃後就不再度眾生。但是,菩薩不是如此,他在凡夫時,他就有大悲心,他能隨順因緣做很多弘揚佛法的工作,他若入聖位、得無生法忍以後,他就能更積極、廣大、深入地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是凡夫所不能比,若到了第八地法身菩薩,就如觀世音菩薩之境界,他能在同一時間內,在十方世界,同時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能分身無數在無數量世界,同時廣度眾生,他不入涅槃、不休息。阿羅漢有這樣的境界嗎?阿羅漢是沒有,因為阿羅漢沒有菩薩的境界,故說阿羅漢是小乘,有無道理?我認為有道理,你若不同意,你阿羅漢就發菩提心,像大菩薩這樣的弘揚佛法,也可以稱你是大乘,若你不能像大菩薩廣度眾生,有偉大的大悲心,那麼,你自然是小乘,你不是大士,稱呼你是中士,是對的。若你不同意是小乘,你應再反省一下。
這樣說,阿羅漢也能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他的智慧能消滅凡夫的生死境界,能得到涅槃的安樂,是有智慧,但是,沒有大悲心,他的智慧就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的智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之智慧是與大悲心合在一起的,不但是一種智慧,而且是與大悲心合在一起的智慧。雖菩薩是超過阿羅漢,但仍不如佛,還要繼續廣度眾生,還要繼續親近十方無量諸佛,常隨佛學,他的智慧會繼續增長智慧,到了極圓滿時,就是無上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說他成佛了,那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我再從三方面解釋一下,佛法中常說到「空」,般若經說到「照見五蘊皆空」之空,這裡又說到「般若」,有的地方又說到「菩提」,這三個名詞有何不同?(一)空:,初接觸佛法者,我們學習佛法,明白佛法之空的道理,能一心不亂,有禪定更好,在禪定中觀察五蘊皆空的道理,叫做空、空觀、空慧。(二)般若:你繼續這樣修行,在禪定、一心不亂、寂然不動、明靜而住之境界裡面,觀察諸法皆空、無我、無我所,一旦間,你入了聖位,超越凡夫,得到無生法忍,此時,觀一切法空的智慧名為般若,般若就是聖人觀一切法空的智慧。凡夫(未入聖位前),雖學習佛法,也可以觀一切法空,但是,此時不能名為般若,只可說是空慧而已。(三)菩提:般若繼續修行,等到極圓滿成佛時,就稱為菩提。所以,菩提亦是是般若,空也是般若,是時間上有些不同,譬如一個小孩,長大後進學校念書,就稱為學生,畢業後至社會上做事,是工程師或醫生,其實都是同一人,但前後是不同。可是,有的地方不一定如此解釋,認為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一)聲聞菩提:聲聞人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二)緣覺菩提:辟支佛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三)佛菩提:佛的大智慧。如此說,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也就是菩薩的般若波羅蜜。這是「般若」有如此多的名詞上分別。
其次,《維摩詰經》、《大般若經》都有提到,般若有時說是「方便」。般若是智慧,方便亦是智慧,二者有何分別?《大智度論》有解釋,般若譬喻金,方便智慧譬喻黃金作成的種種金飾品,你成就般若以後,你能發大悲心去廣度眾生之作用,叫做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般若的作用,若無觀一切法空的智慧,方便般若是不成就的。但是,若成就般若智慧,所作用的方便般若,也不完全是同一個般若,所以,他們的關係是「不一不異」,你不能說是一個,也不能說是分開的。《大智度論》有一句話:「般若波羅蜜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波羅蜜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我在這裡多說幾句話,我們讀經論的註解,讀這個人或那個人的註解,讀古代人或現代人的註解,這樣我們能有一點智慧能明白經的意思,但是,有時侯,就把我們應該如何修行的方法弄得不太清楚,從何地方可以感覺呢?從我剛才說的那句話,可以感覺出來,「般若波羅蜜將入畢竟空」,這句話如何說,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不是貪心,就是瞋心,不然就是愚痴,種種煩惱,有時輕,有時重,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總而言之,就是在有的境界上活動,我們若學習佛法,要想把這些煩惱業障清除掉,應如何辦?就是「般若將入畢竟空」,你若學習佛法,能學習般若,它能引領你到畢竟空的境界,照見五蘊皆空時,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樣,你的心就不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它領導你將入畢竟空,到那裡去了,我感覺到這句話是特別明白地告訴你應該如何做,你可以把這個意思記住,你去多讀經論註解,看是否亦有此感覺。「絕諸戲論」是什麼呢?「畢竟空」,這句話是不得巳而說,若不如此說,我們無法由淺而深、由凡夫入聖位,但是,為何又說是不得已呢?畢竟空境界,實在是不能說是畢竟空的,不能說是空,亦不能說有,亦不能說亦空亦有,亦不能說非空非有,所有的言論都是不能說,不可以語言文字去形容的,所有語言名詞都是戲論,都是錯的,不可以它來解釋的,所以,入了畢竟空是不可思議境界,這是「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至於「方便波羅蜜將出畢竟空」是什麼意思?剛才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就是入於畢竟空境界而不出來,但是,菩薩有大悲心,他不能住於畢竟空那裡,他要出來,所以,方便波羅蜜是有大悲心作用,事實上的情形,修行人到了那麼高境界,他自己想一想,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兒女、好朋友,都還在三界流轉生死,我怎能在這裡休息,我還要回來救他們,所以,「將出畢竟空」,大悲心也就是方便般若,他能從畢竟空那裡出來,「嚴土熟生」,莊嚴佛國土、教化一切眾生,教他們栽培善根,教他們不斷學習佛法,修學聖道,使令他們善根成熟了,就得聖道,做這件事就叫方便般若。般若與方便之不同,就是如此。
佛教徒發無上菩提心,由凡夫開始修行佛法,一直到入聖位,這個階段,是以觀一切法畢竟空的般若為重要的修學法門,等到你得無生法忍,成為聖位以後,當然,你功德尚不圓滿,仍應繼續修行,此時,是以方便般若波羅蜜為最重要,但它仍與般若波羅蜜不分離,這二種智慧不斷增長,不斷進步,最後,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剛才說「般若與方便」,是入聖位以後的境界,入聖位以後是有此不同。但是,我們未入聖位時,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應該是怎樣的次第呢?聖人的事情,我們亦應該學習,但是,我們用不上。說「將入畢竟空、將出畢竟空」,如果我們是凡夫,就是用不上,那麼,我們凡夫應如何由淺而深,得到那樣的境界呢?所以,要說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用這三個般若來表示次第:
(一)文字般若:平常說,書本上的白紙黑字是文字。但是,按佛法說,不只於此,佛在世時,並未拿筆寫文章,只是「十方真教體,清淨在耳聞」,佛只是以語言表達真理。語言是一個音一個音,亦就是文字,所以,從語言表達真理,就是文字般若。剛才說「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畢竟空之真理,是絕一切戲論,是離文字相,是沒有文字。但是,佛若不用文字表達,我們又怎能明白呢?我們若不明白,又如何學習佛法,由凡而聖呢?中間沒有那條路,就過不去了,所以,「若無文字,凡聖永隔」,凡夫與聖人就永久不能連繫了,所以,必須有文字。有人說譬喻,「以指指月,因指見月」,天邊的月亮在那裡呢,用手一指,就使人看見月亮,月亮並非手指,但因手指一指,就看到天邊的月亮。佛菩薩之無分別智慧所相應之真理,必須以語言文字去介紹一下,我們假藉語言文字的學習,從這裡開始,慢慢地就見到月亮,就見到真理。所以,文字般若,在凡夫來說,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必須由此開始學習。你不能說文字不是真理,你是不能捨棄它。禪宗說「不立文字」,是指最後境界說的。如果最初就把文字棄捨了,就不符合佛法本意的,是錯的。我們現在學習的金剛經,這一部是文字,所以,這一部經是文字般若。其次,我們不斷假藉文字去學習,若能通達佛法了,能認識佛法之真意了,而且是非常熟習,此時,就是即文字般若。
(二)觀照般若:我們從文字般若所得來的智慧,在禪定裡面去觀察。佛法雖不認為禪定是最重的,但是,禪定仍是必要的,禪定有何好處呢?可以幫助你的智慧去見真理,若你無禪定,你的智慧去見真理就有困難。大智度論說一個譬喻,你在一個沒有房子的空曠中點一個油燈,周圍的風吹起來,光明就搖晃不穩定,我們就無法看清楚物,若在室內點油燈,光線穩定即可清楚見物,譬喻我們若無禪定,我們內心裡面有妄想之風,心不穩定,你從文字所得來的智慧去觀察真理時,就很難觀察到真理,會有困難,若你得到禪定,心裡無其他雜念,就像房子裡無風,智慧穩定就容易見到真理,所以,必須學習禪定,否則會有困難。經論上說,若一個靜坐修禪定,得到初禪、二禪、三禪、直至四禪時,你以文字般若智慧去觀察五蘊皆空,就很容易得到聖道,因為,禪定就是心裡力量很強大,若無禪定,心裡散亂,心的力量就很弱,譬如,這個茶杯是瓷的,若有禪定者,他說這是黃金,就是黃金了,他心裡怎麼想,境界就怎麼出現,這是「境隨心轉」,因為心的力量強,我們若無禪定者,你說它是黃金,它仍是瓷的,沒有作用的。所以,觀照般若,是觀察真理的智慧,但是,這種智慧是要在禪定中運用,就很容易見到真理。佛法說「聞思修」三慧,觀照般若,可以說是思慧或修慧;文字般若,可說是聞慧或思慧。觀照般若,你在禪定中繼續這樣修行,我們在高僧傳中看見,那些大禪師,他們在高山上修行幾十年而不下山,最後有成就了,可見修行不是很容易。通常說,你出家幾十年仍有煩惱,因為,煩惱不是容易斷,修行不是容易,但是,他肯修行,他肯把世間塵勞放下,在清淡境界裡面耐得住,不斷用功修行,就不得了。
(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在禪定中如此修行,因為禪定之幫助,你的聞思智慧,一下子忽然間,一念相應,得到無生法忍,見到諸法實相(即見到諸法畢竟空),就是實相般若,入了聖位。所以,學佛的道路,是從聞慧開始、從文字般若開始,聞思修,經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後得到實相般若,再進一步是方便般若,再進步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究竟圓滿就是波羅蜜。
波羅蜜:
波羅蜜是印度話,翻譯為「彼岸到」,中文說是「到彼岸」,例如,英文說「先生王」,我們中文說是「王先生」,意思是一樣,次第不一樣。到彼岸,從文字上解釋,是有一條河、有此岸、有彼岸,由此岸坐船到彼岸。從佛法上解釋,又有不同的解釋,(一)我們坐船,已經到彼岸,(二)我們坐船,尚未到彼岸,但能到彼岸。
從佛法上說:凡夫境界是此岸;聖人境界是彼岸;河就是煩惱,我們的貪瞋痴煩惱、愛煩惱、見煩惱等各式各樣;船就是佛法;你按照佛法修行就是坐船;或說三十七道品是船,或說六波羅蜜是船,我們坐船就從此岸到彼岸。
到彼岸,有二種情形,(一)阿羅漢解脫生死,是已到彼岸。(二)從佛、菩薩立場來看,阿羅漢還不圓滿,尚未究竟到彼岸,還要繼續修學佛法,因為,阿羅漢還有所不知,他仍有很多佛法是不明白,他仍有些煩惱未斷,他還有所不能,他有些事情是做不來的,他雖有神通,但是不能與大菩薩相比,讀維摩詰經可見,舍利弗的神通還不能與天女相比,大菩薩是無量劫修學聖道,故功德特別廣大,非阿羅漢所能及,所以,阿羅漢仍不圓滿,不能說是究竟到彼岸,要到成佛,得無上菩提,才可說到彼岸,此時,金剛般若才究竟圓滿。
般若智慧,逐漸增長,到圓滿時,是無上菩提。但是,般若波羅蜜不是孤獨的,它一定與前五波羅蜜在一起,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波羅蜜、勤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最重要,若前五波羅蜜沒有般若波羅蜜,就是普通功德。例如,我們若無般若智慧,雖做布施、持戒、在佛前燒香供佛,這只是有漏的功德,能得人天福報,你若有般若波羅蜜,就得無上菩提的功德了。若無前五波羅蜜之功德,只是單獨有般若波羅蜜,那麼,這個修行人的福德不夠,他只是有多少智慧,只是阿羅漢、辟支佛。大菩薩,是六波羅蜜共同修行,以六波羅蜜去救護眾生,他修福亦修智慧,所以,他的六波羅蜜功德都是具足的。若無前五波羅蜜,這個人一定是沒有慈悲心,他不去救護眾生,他只是自己靜坐修般若智慧,這個人沒有慈悲心,就變成小乘,他一定是阿羅漢。所以,單獨說般若,無前五波羅蜜,尚非金剛般若波羅蜜。
經:
經,梵語是修多羅,意思應翻譯為線。翻譯者將之翻譯為經,經是有線的意思,因為中國古代聖人的著作均稱為經,按我們中國人的習慣,稱為經,就知道是聖人的著作,使我們能生恭敬心,所以,翻譯經的人是有大智慧,將之翻譯為經,有線的意思,又能使我們生恭敬心。線,有連貫之意思,猶如將一朵朵的花,以線連貫起來,就不會被風吹散。佛,從成道後到入涅槃前,所說的無量無邊佛法,於佛滅度以後,佛的大弟子集會,將之編輯起來,如線貫花,使令繼續在世間流通,使後代的人亦能繼續聽聞佛法,亦能修學聖道,亦能得到佛法之利益。這就是線的意思,一方面能使佛法久住世間,一方面能普遍利益一切眾生。
按學習佛法者的程度來說,古德有一個很有意義的解釋,例如,我們現在以白紙黑字的經文念誦,我們說這就是經,普通人就認為這些文字是經;但是,我們若繼續學習,我們程度進步以後,情形就不同了,經非只是文字,義才是經。文以載道,經論文字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佛法真理,這個真理是經。所以,他修學佛法,智慧進步,就知道真理是經,他不一定讀文字的經,他在那裡,他的清淨智慧現前,就是在念經。普通人以文字為經;但是,修學佛法進步的人,他不但是文字,而是以文字裡面的義為經。天台智者大師解釋說,經有三種,「教行理」,三經,教是語言文字,依據語言文字去修行,有時以文、有時以義,不論是否有修行,還是應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因為,你尚未成佛、尚未得聖道之前,智慧不圓滿,若你不讀誦經典,把文字經典放在一邊,只是打坐思惟,會走火入魔,搞錯了,就不是念經。所以,修行人,除了自己靜坐運用智慧學習,你還要是讀經。經論上亦提到,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還要聽佛說法,因為,他的智慧尚未圓滿,他要繼續親近善知識,佛就是他的善知識。我們則應讀經,因為,經是佛說的。所以,我們不能唱高調說,教行理之理才是經,而不要文字。我們還是要有文字,一方面依據文字去學習、讀經,一方面去修行、去見真理,這樣,我們的道路才安全,不會墮落到危險的地方去。
發無上菩提心者,不斷修行佛法,成就金剛般若,通達諸法實相,他能發大悲心,廣修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所以,已到了金剛般若波羅蜜。以語言文字來表達這樣金剛般若法門的,就是經,合起來,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譯者: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我們漢人的翻譯,共有六種翻譯,(一)姚秦時,鳩摩羅什譯。這是最初的翻譯,我們現在要依這本翻譯講。(二)元魏時,菩提流支,(三)南北朝之陳,真諦三藏,(四)隋朝,達摩笈多,(五)唐朝,玄奘三藏,(六)唐朝,義淨三藏。鳩摩羅什所翻譯者,中國人較喜歡,大多數人受持此本。法相宗者,是受持玄奘法師之翻譯本。
姚秦:翻譯的朝代。秦是國家名稱,姚是國王姓,因歷史上國名為秦者有很多,故標出國王姓氏,姚,以區別。姚秦是在東晉時代。
三藏法師:三藏就是經律論。有含藏的意思,文以載道、文能藏義,故謂藏,文是依據義理而說出來種種語言文字,所以,義裡也有文,故謂藏。法師,是以法為師,以經律論為我的師範,或以經律論作為其他人的師範。
鳩摩羅什:姚秦時代的法師,名字為鳩摩羅什,這本金剛經是他翻譯的。他的名字叫做鳩摩羅什;有的地方稱為鳩摩羅什婆,再加一個「婆」字;有的地方稱為鳩摩羅耆婆;此處稱為鳩摩羅什,是把「婆」字略去。他的父親叫鳩摩羅炎,他的母親叫什婆(或耆婆)。他的名字就是把父母的名字合起來,稱為鳩摩羅什婆(或稱為鳩摩羅耆婆),又稱為鳩摩羅什。名字翻譯為中國話,就是童壽,鳩摩羅炎譯為童,耆婆譯為壽。鳩摩羅什是新疆龜茲國人,他的母親是龜茲國國王之妹妹,他的父親是印度人,當時印度的那個國家,欲請他的父親做宰相,他的父親拒絕而出家,從印度來至龜國後,龜茲國王很尊敬他,但是,國王之妹妹喜歡他,原來有很多國家的王子都想娶她為妻,但是,她都拒絕,現在,她看到鳩摩羅炎,喜歡上他,就與她哥哥強迫他還俗,結婚後,生下鳩摩羅什,後來,母親想出家,父親不同意,不久,母親又生下弟弟,母親仍決定出家,父親還是不同意,但母親此次不吃飯,到第七天時,父親只好同意,母親出家時,鳩摩羅什只有七歲,也隨母親一起出家,母親出家不久,就得初果,又不久,再得二果,當時,鳩摩羅什的記憶力特別好,每日學經,能背三萬二千字(例如,法華經是六萬多字,若由鳩摩羅什來背,他可以二日內背完),他當時是背《阿毗曇論》、《阿含經》,因為他身分特殊,很多人都來訪,使他的用功受影響,於是,母親就帶他去北印度的罽賓國(現今的喀什米羅),去學習佛法,等到十二歲時,母親帶他返回自己國家,途中,遇見一位大乘學者,須利耶蘇摩,他們都是佛教徒,但是有大小乘思想不同,因此互相辯論,結果,鳩摩羅什輸了,就向對方投降,迴小向大,變成一位大乘佛教學者,後來,他在那裡住了一、二年後,就回到龜茲國去,又繼續學習佛法,進步很快,辯才無礙,名聲遠播,傳到中國,在長安做皇帝的符堅聽到了,就要請他來中國,因此派將軍呂光領七萬軍隊去伐龜茲,此時,鳩摩羅什的母親已至印度去,鳩摩羅什就告訴當時的龜茲國王白純:不久,有敵人來,對方力量是很強大的,你不應對抗,應以禮相待,或許可以躲過厄運,若你要戰爭,可能會戰敗。但是,國王不聽而仍力戰,最後戰敗,呂光將軍就殺死白純,因為呂光不是佛教徒,所以,他常常毀辱鳩摩羅什,但為了符堅的命令,因此仍帶鳩摩羅什師返國,返到甘肅時,聽到符堅因淝水之戰打敗,退回長安後,遭到部下姚萇殺死,呂光因此不回長安,就在甘肅自立為王,號為西涼,同時,姚萇在長安當皇帝,就是姚蓁。姚萇亦感覺到鳩摩羅什是有大智慧的人,要求呂光將鳩摩羅什送回來,但是,呂光不釋放,姚萇並未興兵,等到姚萇的兒子姚興繼位為皇帝,才興兵去打敗呂光,將鳩摩羅什法師請回來長安,鳩摩羅什是於姚秦洪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到長安,可能鳩摩羅什與姚萇二人過去有因緣,因而合作很好,鳩摩羅什乃翻譯很多經論。在此以前之中國佛教,很多人讀佛教經論常感到多處不懂,但是,自從鳩摩羅什來到中國,他翻譯的經論,卻使令大眾讀了均感到通暢、皆大歡喜。到了洪始四、五年間的四月,鳩摩羅什是七十歲,他去世了。他所翻譯的金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維摩經,均是中國人歡喜讀誦的。這些經論雖有其他法師的翻譯本,中國人卻不讀,例如,阿彌陀經、維摩詰經、金剛經,玄奘法師亦有翻譯本,但是,多數人都不讀。從此事實上看,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經論,是最契漢人的根機,這也是特別的因緣。
我們讀別人翻譯好的經論,或許不想什麼,但是,若我們去翻譯,就知道翻譯是很困難的,梵文如何翻譯為中文,一個字往往需費思很久。印度佛法傳到中國來,有一千八百多年,我們今日還能讀到金剛經、聽聞佛法,是以前的佛教徒輾轉發無上菩提心,才把佛法流傳到現在的,我們思惟一下,就知道這件事是不容易,所以,我們也應該努力把佛法住世下來,使後代能聽聞佛法。學習佛法也是不容易,有這個地方,又有佛像、經書,使我們一進來就能拜佛,若當初沒有人發心,我們豈能有地方拜佛。所以,諸法是因緣生,由發大心的居士創立一個地點,可以弘揚佛法,使很多人能在此栽培善根,今天大家在此集會學習佛法,真是感恩不盡。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通常可分為三大段,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此段文是序分,敘述這部經集會之因由(緣起)。序分,又可分二部分,通序、別序。通序,這樣的情況是通於其他經典,別的經典也有這樣的意義。別序,此經發起的因由是不同於其他經典。
「如是」,指法之詞,指這部經。
「如是我聞」,這部經是我聽佛講解的。我,是指結集經的人。佛在世時說這部經,但是,佛滅度後,佛弟子集會在一起,將佛五十年所講的經典編輯,由一人在大眾面前誦出,經大眾審定通過後才流通。我聞,是在大眾前誦經者所自稱,通常是說阿難尊者在大眾前誦這部經,但有說金剛經是須菩提所誦出。聞,聽聞,我聽佛說的,通常說是「耳聞」,但是,此處說是「我聞」,有何道理?耳是身體六根一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我,所以,我是總說,耳是別說,此處以總代別,故說我聞。
「一時」,是佛說這部經之時間,並無記錄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只是從開始講經至圓滿止,總起來說一時,因為聽佛說法的不只是人,還有天龍八部及他方世界之人,因各地方的時間或曆法均不一,例如,人間的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晝夜,故說一時。古代大德也有特別的解釋謂,轉輪聖王出世時,人間有很多珍寶可得,佛出世時,我們能得法寶,故謂一時。另有一種說法謂,佛有大智慧、大慈悲,能說明人生真理,令眾生從迷惑境界覺悟,故謂一時。還有另一種說法謂,有佛出現世間,有佛為我們開示真理,又有聽佛說法的人,這三樣事情具足,眾生就可以得道,如果缺一樣,眾生就很難轉凡成聖,《中觀論》說:「深法及說者,聽眾難得故」,甚深妙法及演說妙法的佛、及能夠聽佛說妙法的人,這三者均難得到,若均具足謂一時。
「佛」,是這部經的講解者。佛,是印度話,譯為覺者,覺悟真理的人。覺悟真理以後,他有大慈悲心,他能將所覺悟之真理,為一切眾生宣說出來,教化我們一切眾生,是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大慈悲圓滿者,名之為佛。
「在舍衛國」,是這部經講說的地點。
「在」,是住。
「住舍衛國」,佛是住在舍衛國之祗樹給孤獨園,講這部經。但是,佛不是我們凡夫境界,所以,這句話應再加以說明,「在」有內外不同,內在、外在。從表面上看,有四種不同,(一)王化處住:佛在何處教化眾生即在何處住,通常說釋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說法,王化處住就是娑婆世界。(阿彌陀佛是在極樂世界說法,所以,阿彌陀佛的王化處住是極樂世界)。(二)異俗住:佛不住在在家人之家裡,他住在寺中。(三)威儀住:行住坐臥都是威儀。(四)未捨壽分住:指佛未入涅槃,佛的生命尚存在,未捨棄壽命。佛若要住世,是可以無盡期住世;他若不想住在這兒,就能把壽命棄捨掉,這是佛的自在。以上說的均是外住。其次講內住,內住是心在何處住,你的心思維什麼,你就是住在那個地方,例如,我心裡是在看電視,我的心就是住在那裡,(一)天住:天人的心在何處住呢?有二種解釋,一種是說,施戒善心是天住:是指生天的因,這個人有同情心,能施捨利益去幫助他人的困難,有這樣的布施,其次,有戒,有所不為,例如,不殺生、不偷盜他人財物等,戒除一切非法行為,除了施、戒以外,還有善心,他於施、戒時均有善心,他有良心,他對人均是好心腸,有這三種功德,叫做天住,這樣的解釋是指欲界天。若此人無善心,而有惡心,他用惡心做種種惡事,即非天住,可能就是地獄住。第二個解釋,天住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色界天的四種禪定),是超過欲界天,更高尚的。(一)梵住:梵天王也是天,但他除了禪定外,還有「慈悲喜捨」的功德,梵天王是特別慈善博愛。以上的天住、梵住,均是凡夫境界。(二)聖住:聖人的內心是住在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中。住在空裡,就是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畢竟空,他的心不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不住在一切境界,心是無所住,叫做空住。凡夫的心,不能無所住,是非要有所住不可。禪宗大德說:「不與萬法為伴侶」。伴侶即是心的住處,凡夫的心非要有伴侶不可,否則心無法活動。聖人,例如阿羅漢以上,一入定即無所住,心不與萬法為伴侶,故是空、無相、無願,對一切有為法、無為法,心裡均不動心,聖人的清淨心不與萬法為伴侶,這是他的住。(三)佛住:佛也是空、無相、無願,不與萬法為伴侶,也是清淨無著的境界,但佛比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等更高深圓滿,故謂佛住。佛的清淨心是無所住,為何此處說「佛在舍衛國」?佛的內心是清淨無為境界,不能說是住在舍衛國,亦不能說非住在舍衛國,不能以名言來表示的,但是,我們凡夫境界是無法與佛的內心(無所住境界)聯絡,如何能向佛學習呢?所以,佛的大慈悲心,必須現出一個形象。雖然法身菩薩所見到的佛,也是有形象,但是,我們的肉眼仍是無法見到的,所以,佛必須到人世間,示現有父母,有此身體,示現修行成佛,示現他今天到這裡來了,使大家可以看見他,與他說話。所以,佛是無所住的,但是,為利益我們而表面有所住,所以說,「佛在舍衛國」,這是佛的大慈悲。
「舍衛國」,是在東印度憍薩羅國,因為南印度也有一個憍薩羅國,為避免混淆,所以,它不說憍薩羅國,而說是舍衛國,舍衛是憍薩羅國的首都,這個城名是舍衛,以首都的城名舍衛稱呼該國,舍衛譯為聞物之意思,因為它的政治很好、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名稱遠聞。
「祗樹給孤獨園」,舍衛城外有一個園,稱為祇樹給孤獨園,是佛與大眾僧居住的地方。園是給孤獨長者供養佛的,園內的樹是祇陀太子(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兒子)布施給三寶的,園中建築則是給孤獨長者所供養,這個僧園是由其二人合力布施所成,故以他們二人名字做為園名。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與大比丘眾等人住在這個園內,並有這麼多人聽這部經。比丘,是印度話,譯為三種意思,(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一個人若發心出家修學聖道,就薙除髮鬚,至寺裡受比丘戒,在戒和尚、阿闍黎等大德傳戒時,聲音會傳到天上,魔王就會產生恐怖,因為這個人發心修行,會成為阿羅漢,將超越他的勢力範圍外,故謂怖魔;乞士,出家修行人自己不生產,向在家人乞求飲食,另方面,向佛乞求正法,來清淨自己內心,由戒定慧的修學,才能逐漸成為聖人;破惡,是因常修行戒定慧,能破除自己煩惱惡。大比丘,因為比丘已成為大阿羅漢,故謂大。眾,是團體的意思,律上說三人是小眾,四人以上是大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麼多的比丘,從佛成道後,初幾年出去宣揚佛法教化眾生,可以數出來這些千二百五十人,佛初開始在鹿野苑說法時,有憍陳如等五位比丘,後來,有耶舍長者子五十人隨佛出家,以後,佛度化舍利弗、目犍連,他們二人帶領二百人,以後,又度化三迦葉,他們帶領一千人,這樣加起來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這樣解釋,佛成道以後那幾年,是有這麼多弟子。其實,佛又繼續教化眾生,又新來很多很多的比丘,不只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另外,舍利弗、目犍連尊者是率領五百位比丘,他們不一定常在佛身邊,又例如,摩訶迦葉亦率領五百位比丘住在別處,又例如,迦旃延、富樓那尊者,他們亦有很多弟子,他們亦不住在佛的身邊,但是,他們有時侯會來見佛、拜佛的。所以,這裡說「千二百五十人俱」,可以解釋說是佛初成道時的那些弟子,但是,亦不一定那樣執著。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是通序,結集經者說,這部經是親從佛聽聞的,同時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在場聽聞這部經,表示這部經是可以相信。佛教是重視「信」,大智度論有解釋「如是」二個字,若我相信,我就說如是,若我不相信,我就說不如是。若這個人對佛有信心,當然他會虛心聽佛的說法。如是,亦表示智慧,信心是譬喻手,你入寶山去,若有手就可取到寶,你若有信心就可以取到佛法的寶藏,智慧是譬喻眼目,你若有智慧的眼目,就能通達佛法的真意。如是,表示有信且有智,我們若有信有智,就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以下是別序:
「爾時」,是那個時候,千二百五十人同時在祗樹給孤獨園住,善根成熟了,應該聽佛演說金剛般若法門的時侯。
「世尊」,佛有大智慧,有種種殊勝功德,為一切人、天、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所尊重,故謂世尊。
「食時」,到了吃飯時候,因為佛與大比丘是過午不食,故是指午前。
「著衣」,乞食時是要著衣持缽。佛與大比丘都有三衣,分為(一)五條衣:安荼會,譯為作務衣,就是內衣,是不離身的,不論做工、如廁均可以穿。(二)七條衣:鬱多羅僧,是大眾僧集會時所穿。(三)大衣:僧伽黎,又可分為九條衣、十一條衣、十三條衣、十五條衣、乃至二十五條衣,是到城市聚落乞食或說法時所穿。此處著衣是指著大衣。
「持缽」,印語為「缽多羅」,譯為應量器,你拿的缽大小要適合你的食量。佛所拿的缽是石缽,佛弟子所拿的是瓦缽,佛於初成道時,四天王就供養四個石缽給佛,佛將四個石缽合為一個,佛於乞食時,由侍者阿難為佛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因為祗樹給孤獨園是在城外,故於乞食時必須入城。
「次第乞已」,在大城內一家一家乞,不越家乞食,不挑家乞,除非無信心不供養者,才越過去。
「還至本處」,乞完所食的份量,就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再吃飯。
「收衣缽、洗足已」,吃飯完就洗缽,因為佛與大比丘是赤足行走去乞食,有沾染泥土,故必須洗足。
「敷座而坐」,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凡夫心可以想得到的。但是,佛為度化我們,常遷就我們,示現到人間來,有父母、有妻子,事同人法,過的是與人相同的生活,但是,他後來放得下,就出家(有說佛是十九歲,也有說佛是二十五歲時出家。有說佛是三十歲時成道,也有說佛是三十五歲時成道)。佛收衣缽、洗足已,就敷座而坐在那裡。普通人的身體雖是坐著,但心不一定在那裡,可能是在打妄想。但是,佛是無時不在定中,金光明經說「是時如來遊於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剛才說到聖住、佛住,就是他內心的清淨無為境界,心是不可思議境界。一般人敷座而坐,就是修奢摩他(修止)、修毘缽舍那(修觀),我們是未得定、亦未得無漏清淨智慧,所以,只是修止、修觀而已。佛是已成就甚深之禪定三昧,已成就高深的離一切相智慧,所以,此處「敷座而坐」是有定慧的意思。
如此說,前面「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這一段文是佛對弟子們有所教戒,是指戒而言。後一段「敷座而坐」是指定慧而言。合起來,就是戒定慧。這是別序,獨此一經是依戒定慧發起,例如《法華經》是以佛放光動地而發起。金剛般若法門,是說一切法皆空的道理,為何以戒定慧作發起緣由?我們學習佛法,說一切法空,還是要重視戒定慧,若搞錯了而說:諸法皆空又何必要持戒修定,那就是不相信因果,那就不符合金剛般若法門之道理。佛預先知道眾生毛病,不容易學習到正法,所以用戒定慧來發起這個法門,表示,雖然諸法皆空,但仍要重視緣起、重視因果、重視戒律、重視戒定慧三無漏學。
以下是正宗分,是開始這部經的大意。
佛教徒學習經論,是有分科,我現在不打算詳細分科,只是大概說明。
「時」,就是「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時候。前面這一段是單獨說明佛的威儀,當然,大眾僧亦都是到城裡乞食,乞食完了,也是「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多數大眾僧在吃完飯後,可能先經行一會兒,然後就入定,因為,大眾僧仍不是佛,當然有所不足,必須修行奢摩他、毗缽舍那,經行時也可以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坐著亦可以如此修行。
「長老須菩提」,須菩提是佛的大弟子,此處給他一個尊稱為長老。長老,謂比丘出家時間較久,或道德很高而證道得阿羅漢果,或精研戒律、學習佛法而精進修習聖道。須菩提,是印度話,譯為三個意思,(一)善現(二)善吉(三)空生,因為他出母胎時,家裡的財富珍寶都空了,家人就去找占卜者來看,占卜者說他是特別吉祥,不久,家裡財富又出現了,所以,又可以說是善現。須菩提出家以後,聽佛說法,在大阿羅漢裡面,他是解空第一,他能通達一切法空的道理,他對此方面是特別善長。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大眾中,不只是千二百五十人,因為經文結尾時說到,當時是有四眾弟子,有比丘尼、天龍八部等。
「偏袒右肩」,袒露右肩之意。至於左肩是未袒露。
「右膝著地」,胡跪之意。不同於長跪乃雙膝著地。
「合掌」,兩手合掌。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是印度當時的禮貌表示,不只是佛教徒如此,印度當時的外道、在家人均如此表示禮貌、恭敬心。這是一種俗禮。
「而白佛言」,他的內心有所請求,他站起來,又跪下去合掌恭敬對佛說。
「希有」,須菩提先讚歎佛,希有是少有。有三個意思,(一)增一阿含經記載,佛若不出家,他將二千五百世做轉輪聖王,但是,佛棄捨二千五百世的轉輪王位,出家赤足乞食,故是希有。(二)佛是大福德、大智慧者,出現在世間,不是時時能遇見,法華經說,「諸佛出於世,玄遠值遇難」,這位佛出現世間以後,必須等很久很久,才有第二位佛出現世間,所以,要遇到佛聽佛說法,是很難的,故謂希有。(三)唯有佛才能善護念諸菩薩、善護囑諸菩薩,其餘人皆不如佛,故謂希有。
「如來」,印度話多陀阿迦陀,譯為如來,又譯為「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大智度論記載:「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般若將入畢竟空,就是我們學習般若法門能引導我們到畢竟空那裡去,畢竟空就是「如」,,如,就是無差別、彼此一樣之意思,例如:房屋、大地,是各有各的相貌,彼此不同,但在畢竟空上說,彼此就無差別。在畢竟空而不出來,就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境界,阿羅漢、辟支佛、法身菩薩,都能入於如,但是,若阿羅漢不迴小向大,他就不出來了。佛是有大悲心,他能從「如」出來而廣度眾生,故名「如來」,佛成道後,他不忘眾生,大慈大悲地教化眾生,故說「來」。如來,有很多解釋,這是其中一種解釋。
「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何謂護念?依世親菩薩所著「金剛般若論」解釋,未入聖位之菩薩,有二種,(一)根熟菩薩,是善根成熟之菩薩,他在此一生,決定能入聖位,他這一生如努力修行,決定能得無生法忍,入聖位。(二)根未熟菩薩,他努力修行,亦不能入聖位。(一)對於根熟菩薩,佛能護念他,所謂「善護念」,第一,佛能加被他,使令智慧增長,成就佛法;第二,增長他教化眾生之能力,使令他能弘揚佛法,世親菩薩是這樣的解釋。至於一般的解釋,護者,保護、愛護;念者,佛憶念他;護念者,佛有大慈悲心,佛的大慈悲心、威德之力能護持菩薩的心念,教他增長智慧,增長道力,能成就佛法,能教化眾生。(二)對於根未熟菩薩,佛即善咐囑他,所謂「善咐囑」,第一,佛為他宣說佛法,叮嚀教誡,使令他努力修行;第二,佛的神通道力,能防止魔鬼向菩薩搗亂。修行人若懈怠,可能沒有什麼事,若你精進修行,可能魔王就來障礙破壞你,佛的神通道力就幫助這個人去阻擋魔王的擾亂。若你的內心能念念清淨,向於佛法,魔王即無法搗亂,若內心失去正念,魔王即有機會趁虛而入,佛有神通道力,能護持你的念,使令你的念清淨,令魔王無法搗亂。為何對於根熟菩薩,佛始護念?若你用過功,你學習過佛法,你有精進修行的經驗,或靜坐修行止觀,或讀誦大乘經典,或誦持陀羅尼的人,你可能會有多少經驗,佛菩薩之慈悲心是平等的,均護念修行人,但是,我們程度不夠,佛菩薩縱是加持你各種功德道力,我們是承受不了,必須到了根熟菩薩,他努力修行就將入聖位,佛之神通道力加持他時,他始能承受,是這樣的解釋,不是佛有偏心。所以,根未熟菩薩,得到佛的付囑,努力修行後,慢慢地,他的根亦會熟;根熟的菩薩,得到佛的加持以後,仍必須自己努力修行,就容易得無生法忍,得入聖道。如此,佛教徒修學佛法有進步,就能使佛法長久住在世間,正法久住。所以,須菩提這樣地讚歎佛。
以下是須菩提正式請問佛:
「善男子,善女人」,指相信佛法,受持三皈依、受五戒之人,就稱為善男子善女人。若告訴一個人:你要受五戒,你要有慈悲心,你不要殺生,不要偷盜,不要邪淫,不要妄語,不要飲酒;但是,他說:不受;就表示這個人若有機會仍打算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所以,不能算是善男子、善女人。這也是學習佛法的次第,先受三皈、五戒,然後再發無上菩提心,受菩薩戒。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明白地說,發願我想要成佛。但是,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藐,譯為正等。三菩提,譯為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或譯為無上正遍知覺。若譯為「正等正覺」:(一)正等:就是正覺、等覺。正覺就是「如理智」,觀一切法空;等覺即「如量智」,觀察一切差別之緣起法。如理智、如量智,均是正覺,均能遠離一切虛妄錯誤,而能真實覺悟。(二)正覺:就是離妄造真。阿耨多羅,無上之意思,佛所覺悟之如理智、如量智,是無人能超過的,故謂無上。佛的智慧是最高深,佛所成就的功德,不只是智慧,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無礙辯才,很多無量無邊的功德,此處只說佛的智慧功德,因為,佛的無量功德中,是以智慧是最重要的,故說此一種。心者,願之意思,指發出求無上菩提之願。發無上菩提心,是有方法的,顯揚聖教論說,發菩提心者,必須於長老大德、或菩薩、或傳授三皈依五戒之師長面前,說出「長老憶念,我如是名(說出自己名字),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我所修習之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般若),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於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最後一句話,是出家人說的)」,這句話要在長老面前說三次,這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儀式。發無上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你的思想上是一個很重大之改變,因為,你以前不是菩薩,但是,你現在要做菩薩,這不是很輕易的一件事,你一定要有個原因。經論上說,有些人是因為見到佛之神通道力,心裡受到感動,心裡想我也要成佛;有些人是聽聞到佛法的微妙,感覺到佛法是世間上唯一能滅除眾生苦惱的法門,離開佛法,沒有能滅苦的方法,感覺到佛法的重要,但是,佛法快要滅亡了,不可以的,我要發心做菩薩弘揚佛法,所以,發無上菩提心了。發無上菩提心是要很堅定的,不是隨便地發。發無上菩提心者,瑜伽師地論提到,他還要親近善友(品德好且通達佛法者,所有的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又要供養諸佛(現在佛不在世,可以於吃飯前,先把飯菜放在佛像前,如同佛尚在世時之供養);簡言之,發菩提心者,應具備之要件:供養諸佛、親近善友、修習善根(隨自己能力所及,利益眾生)、自求聖法(你心裡必須想求得殊勝功德。雖然你的願力很廣,想要弘揚佛法度化眾生,但是,你的能力尚很平常,能力不足,故要自求聖法。你不應只見到大殿的佛像而已,應該要真實見到佛,例如,般舟三昧,九十日不坐不坐,常行,念阿彌陀佛,亦有止觀在內,若修成功以後,你就能見到佛,不是死後才往生去見阿彌陀佛,而是現在就要見佛,才是殊勝的境界。又如,把金剛經背下來,又把華嚴經背下來,進一步,見第一義諦(得無生法忍)、心常友和(不能粗暴)、遭苦能忍、慈悲淳厚(不能刻薄)、深心平等(怨親平等,又有觀察第一義諦的意思,就是觀察諸法畢竟空,都是平等的)、信樂大乘(對於大乘佛法是特別愛護歡喜,求佛智慧)。修習善根,隨自己能力所及,利益眾生。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發無上菩提心之人,應如何學習佛法,如何修行?可以有二種解釋,(一)云何應住:我的心應該在何處安住?剛才說「外住」、「內住」,所以,這句話不是簡單的。云何降伏其心:我尚非聖人,內心尚有很多煩惱妄念業障,應如何降伏我的心,使心清淨如法呢?(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內心應安住在什麼地方,我應如何降伏其心,我才算是發無上菩提心呢?一時感動而發菩提心,例如,見到佛或聽到佛說法,內心受到感動,此人是了不起,但只是一時受到感動,如何把此清淨心繼續維持下去,是不容易的,故須有一個法門,努力修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有二種,(一)願菩提心:我發願要得無上菩提,乃世俗菩提心;(二)勝義菩提心:經過長時期修行,得到般若波羅蜜智慧,得無生法忍,成為聖人,菩提心與第一義諦相應。此處是指世俗菩提心,凡夫忽然有此殊勝志願,凡夫發的無上菩提心,我應如何維持無上菩提心,不令失掉?無邊煩惱,又如何調伏它?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所以,須菩提提出這個問題來問佛。以下這部金剛經,都是解答這個問題,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
「善哉,善哉」,佛讚歎須菩提,你提出這個問題太好了,太好了。這個問題是非常合理,事實上也非常需要,不是為高位的菩薩請問這個問題,正是我們凡夫菩薩所需要的。
「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佛印可須菩提,是的,你說得對。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現在應該注意地聽,我將回答你的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菩提心,他應該這樣安住其心,這樣降伏其心。就是指下文所說,那樣地安住其心、那樣地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是的,世尊,我們願意聽佛的開示。
若真實發無上菩提心,這種人,他雖仍是凡夫,但他常以佛法反省自己,若私心一動起,就隨時調伏,洗滅自己私心。例如,菩薩為一切眾生服務,做事利益眾生,但是,這個菩薩心裡一有想法,認為這件事是為我如何如何,就應該立即覺悟,這個不清淨心是不符合無上菩提心,應立刻洗滅這種想法,若放縱自己的私心,就不是發無上菩提心,不是菩薩。若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他應該受菩薩戒,他的無上菩薩心存在一天,就是菩薩;若他的無上菩提心被煩惱所遮蓋,失掉菩提心時,他就不是菩薩。如果他受菩薩戒,且未失去菩提心,他就是菩薩。若他受菩薩戒,但未發無上菩提心,那麼,他是未得菩薩戒。如果他受菩薩戒,且發了無上菩提心,他就是菩薩,縱死後,他仍是菩薩。但是,受比丘戒的人,他感覺生死是苦,涅槃才是安樂,因此發出離心,修學戒定慧,欲得涅槃,但他未成功前,壽命到了就死去,一旦死去,他就非比丘,因為比丘戒是盡形壽,他第二生又來做人,只是一個俗人,不是比丘。若他發無上菩提心,受菩薩戒,他的菩提心能一直存在而未失掉,那麼,他縱死去而再受生做人,他仍是菩薩,他再來做人時,又學習佛法,不知道自己曾受菩薩戒,又再重受菩薩戒,是謂增一菩薩戒,不是新得的菩薩戒,是原來的菩薩戒再重受,因為菩薩戒是盡未來際,不是盡形壽。
前一段文,是須菩提尊者請問佛,這一段文,是佛回答此二個問題。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前面問的時候是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有「菩薩摩訶薩」的字眼,但是,佛在此處卻說「菩薩摩訶薩」,可見,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就是菩薩,所以,佛在此處直接標出其名稱身份,稱呼菩薩摩訶薩。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摩訶薩」,梵語摩訶薩埵,簡略其音稱「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有二個解釋,(一)覺悟的人。有情識之一切眾生,名為有情,這個有情,他明白佛法,覺悟人生是苦,故發出崇高願力,願得無上菩提,故稱為覺有情。(二)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所希求之無上菩提;有情: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所願度化之一切眾生;他願求無上菩薩是有大智慧,他願度一切眾生是有大悲心,他有大智慧、大慈悲,故稱為覺有情。
「摩訶薩」,摩訶薩埵,摩訶是大,薩埵是有情。
因為一切有情識眾生,除一般凡夫外,有發出離心之有情,他願得涅槃,願意解脫六道輪迴之生死,想要得到無為寂滅之涅槃,有此種願望之人,稱為「發出離心」,這是聲聞緣覺在因地時所發之心,此人也可稱為覺有情,他也是覺悟了,但是,與發無上菩提心之有情比較起來,他就非大有情。菩薩能發廣大心,廣度一切眾生,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故稱菩薩是大有情。二者合起來,即是菩薩摩訶薩。其次,大有情之有情,是有點分別,是有勇健之意思,何謂勇健?凡夫是有煩惱之人,煩惱裡面最有力量者,就是情愛,我們的思想、語言、行動、人與人間之一切糾紛,種種衝突,就是從情愛中引發出來,這位發無上菩提心之菩薩,因為已覺悟,故以般若智慧來淨化他的情愛,他願得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他的願特別勇猛,猶如金剛,故稱為摩訶薩埵。
「應如是降伏其心」,你問我,發無上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應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才算是已發無上菩提心,我告訴你,應這樣降伏其心,就是指下面這一段文說。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段文是菩薩發的廣大慈悲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段文是菩薩應具足之無所得智慧(無相智慧)。
有大悲心是很好,但若無無所得之智慧,這個人就是維摩詰經提到之「愛見大悲」,雖有慈悲心,但內心之愛見煩惱不能除掉,他的慈悲心受到愛見煩惱影響,他還是有凡夫境界,不是菩薩應有的大悲心。若僅有下文提到之「無我相」、「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之智慧,但無大悲心,就是聲聞、緣覺、阿羅漢、辟支佛之境界,亦非菩薩應有之無所得智慧。所以,菩薩之大悲心,必與般若之無所得智慧相應,菩薩之無所得智慧,必與大悲心相應,二者功德是不相離,他才是菩薩,他如是安住其心,如是降伏其心,他才是名符其實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之人。凡夫,是沒有無所得之智慧;而阿羅漢、辟支佛,則沒有大悲心;現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之菩薩,是降伏其心,降伏他自己有所得之執著,超越凡夫境界,超越二乘人(阿羅漢、辟支佛)之境界。菩薩超越阿羅漢之境界,這是「以有降無」,因為阿羅漢是沒有大悲心,菩薩是有大悲心,所以,就高過阿羅漢之境界,是謂「以有降無」。菩薩有無所得之智慧,超越凡夫,這是「以無降有」,因為凡夫沒有無所得之智慧,凡夫所接觸的境界總是有所執著,總是有所得,而菩薩以無所得之般若智慧,降伏有所得之執著,是謂「以無降有」。二者合起來就說,「應如是降伏其心」,這樣,有了大悲心及無所得之智慧,也就是安住其心,你的無上菩提心就不會失掉。所以,這段文「應如是降伏其心」,實在說,是包含「應如是安住其心」在內。
下文會提到「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那個「住」是執著之意思。而此處「云何應住」之「住」,是不同之解釋,依無著菩薩、天親菩薩合著之般若論,此處之「住」指安住之意思。
菩薩之大悲心度化一切眾生:(一)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此四類是依眾生生命產生形式不同而說。卵生,例如,雞蛋離開母雞,經過孵育過程,才有卵生動物。胎生,例如,人在母體內結胎,完成身體後才離開母體。溼生,亦是結成卵,離開母體後,要攝受一些水份、溫度,漸漸變化才成為蟲子一類。化生,是不憑藉外面條件,全憑本身業力,忽然間變現生命果報,例如,諸天之天人都是無而忽有。(二)若有色、若無色:依眾生生命體有無地水火風之物質而分類。有色,指生命體是有地水火風的,例如,欲界的人及天人、色界的天人。無色,就是無色界天的天人(但亦有說法認為,無色界天人仍有微細之色,即「定自在所生色」,無色界天的天人是有高深禪定,若他要來人間聽佛說法,就在禪定中變現出身形,這也是色,但這是從禪定中變現出來的,不是果報)。(三)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是依眾生有無心識而分類。若有想,就是有心識的人,例如,欲界人天、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除去非想非非想天人以外),均有心識的。若無想,就是無想定,在色界天之第四禪有無想天;印度有一種外道修禪定,得到四禪以後,在第四禪禪定內,修無想定,他們認為無想就是涅槃究竟解脫,他修成功後就得無想定,此時他仍是人間的人,等到他的壽命盡了,他就升至色界第四禪,成為天人,無想天有五百大劫生命,前半劫是入定,待後半劫就出定,之後即死去(也有說此無想定仍有微細之想存在,但亦有說此無想定已無任何想)。非有想非無想,是無色界之最高一層天,非有想非無想天,這個天,有的印度外道誤認這是已得涅槃之境界,但是,佛法稱為非有想非無想,就表示這並非涅槃,因為他已無粗顯之想或心識(識與境界相接觸,思惟境界謂想,若無識即無想),現在說已無粗的想,故謂非有想,但仍有微細的想,故謂非無想。釋禪波羅蜜提到,此種非無想,他是有一個執著,他執著真神不滅(因為外道執著有一個我,我又名為神),他認為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境界以後,至最高層天,只剩一個我存在,其餘一切法均洗滅了,他認為這是得大安樂大解脫之涅槃境界。以上各種類別表示各種類眾生都是菩薩發大悲心所欲度化、緣念的對象。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發無上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他的大悲心,要教化這麼多眾生,使他們皆入於無餘涅槃,得解脫生死苦海。為何以無餘涅槃滅度眾生?因為無餘涅槃是最究竟最圓滿之利益。何謂「無餘涅槃」?無餘是對有餘而說,「有餘涅槃」是修行人斷盡所有煩惱,他心裡已無愛煩惱、見煩惱,他見到法性裡,心已離煩惱之繫縛,心已自在解脫,但仍有老病死之身體存在,仍有剩餘生命存在,故稱為有餘涅槃;一旦他的生命結束,前一念滅了,後一念不生,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入於不生不滅之境界,就是無餘涅槃。所謂「滅度」,是以無餘涅槃滅度一切眾生,滅是指滅除一切煩惱,度是指超越生死果報(煩惱是生死之因,滅除煩惱就是滅除生死之因,就得到大解脫,得到無餘涅槃)。菩薩不只是以無餘涅槃來度化眾生,更以六波羅蜜(布施、戒、忍辱、勤、禪定、般若波羅蜜)利益一切眾生。現在佛教徒以布施波羅蜜利益眾生,對於窮困眾生施予飲食、衣服、醫藥,這是很好,但是,若眾生有病,以醫藥布施後,雖暫時好了,但眾生又繼續生病,問題仍無法徹底解決,為什麼原因呢,因為他苦惱之根本原因仍存在,這只是暫時解決問題,若能以無餘涅槃滅度眾生,以佛法真理救度眾生,才能永久解決問題,不再有苦惱。經論常說,菩薩有無住之「大般涅槃」,就是說,菩薩也能入無餘涅槃,但菩薩有大悲心,所以從無餘涅槃中出來,在眾生世界中廣度眾生,因為菩薩的清淨心是有般若智慧,他不被眾生所染污,所以,菩薩不取著眾生之生死境界、不住生死;因為菩薩能入涅槃而不住涅槃,所以稱為「無住涅槃」,這種無住涅槃也是無餘涅槃之微妙作用。菩薩發大悲心,不論暫時救濟或究竟救濟,總是隨其所應地廣度眾生,這段文表示菩薩的大悲心是廣大。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雖然廣度眾生,但是,我們不能以我們的心情去想像的。「如是」就是指前文「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量無數無邊」表示眾生數目很多,俱舍論提到,印度有六十個大數目,這是大數目之一。教化眾生,這件事不是容易,先不說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若有一個眾生不信佛教,你嘗試去勸他信佛教,你感覺是容易嗎?是很難的!暫且不說疏遠的人,若是你的父親不信佛教,你去勸他信佛教,就已非容易!雖然眾生剛強難度,但是,菩薩的大悲心仍不畏懼退怯,經上說,菩薩對一個不信佛教的人,菩薩是無量劫地度化他、不棄捨他,可見菩薩的偉大,若我們度一個人,今天、明天地度他,不過幾天,我們可能就感覺厭煩,不肯度了。菩薩能長期、盡未來際地廣度眾生,其不厭倦,其大悲心不退之原因為何?因為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其大悲心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之關係,菩薩心中無眾生可度,所以他無厭煩疲倦之心情。一切法、一切眾生均是自性空,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他的生命體不是自然有的,不是自性有的,是由因緣生起的,因為是由因緣生起的,故無自性,在無自性方面看,就是空的,所以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已經說明白了,但是,再多說幾句,從佛法理論去觀察一切法的情況,可從二方面觀察,一切法(或一切眾生)是自性有的或是緣起有的?它是不離開這二種有,但是,何謂自性有,何謂緣起有?例如,寺廟集會時,扣磬就發出聲音,觀察聲音是人、以棒、扣磬而發生,故聲音是依賴各種因緣條件才有,所以說,聲音是緣起有。如果不用棒、亦無磬,亦無庸人去扣磬,不假藉種種因緣條件,它自己就有聲音,是謂自性有。我們如此觀察,如果沒有磬棒,亦沒有人去扣磬,那麼,就沒有聲音,它就是「無自性」(沒有自己的體性),一定要依賴種種條件,必須有人以棒去扣罄,才有聲音,故聲音是「因緣有」,若沒有這些因緣條件,聲音自己就有,那就是自性有,但是,聲音自己並沒有,故是「自性空」,事實上,現在有磬,有人以棒去扣磬,就有聲音,這個聲音是依賴因緣而有,故謂「緣起有」,它的自性是空的。以此道理來觀察人之生命體,人也是因緣有的,所以,人也是自性空,故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人是靠自己業力而有,前一生或多生前,有多少善業功德成熟了,再有父母幫助,因而有現在的生命,因此,這生命是緣起有,是自性空的。如果不需要這些因緣就能有生命,就是自性有,但是,事實上不然,若無父母幫助,亦無自己業力作因緣,那就沒有現在的生命,所以,是自性空。所以,從自性空上看,就無眾生可度,亦無眾生入涅槃之事。你觀察眾生是自性空的,那麼,誰入涅槃了?例如,這個修行人,他修行成功成為阿羅漢,他死後入涅槃,但是,你觀察他是自性空,那有入涅槃這件事!以自性空的道理來觀察,一切眾生均是緣起有的,均是自性空的,眾生本來即是無所有的,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