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演義【冊一】
淨空法師演述
陸麗珍居士整理
阮貴良居士校勘
二○○三年十月,末學到澳洲淨宗學院參學,及親近老和尚。在澳洲前後五個月參學期間,持續整理《華嚴節要》;至第十單元時,老和尚囑咐同時從講錄中,重新整理成另一套書,不限字數,以便出版。當即請示老和尚,此書應如何命名?老和尚想了幾分鐘,說:就叫「華嚴演義」吧!後來,並且為書名題字。
大概老和尚看末學整理《節要》時,常為字數而甚為躊躇。因為節要本是為配合VCD的流通而作,而且有些同修發心印成單行本,老和尚也很讚歎。但是《華嚴節要》確實過於精簡,老和尚很慈悲,唯恐初學佛的人,難以從中明白佛法修學要旨。為了利益廣大的同修,《華嚴演義》因此出現。末學是從 師父的講演中,稍加刪減而成《演義》,但較之《節要》,《華嚴演義》就非常詳盡了。本書亦可說是老和尚《華嚴經》的細說。末學有此機緣將 師父數十年教學的結晶,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誠為一大樂事!亦是千載難逢的殊勝因緣!
學佛近十年來,淨空老和尚是末學學佛的啟蒙老師;至今,亦是唯一的老師。末學學佛或許及得上「專」之一字—專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佛恩廣大、師恩難量,感荷深恩,唯有努力修學,並將老和尚的法音彙整成文字,介紹給一切眾生,祈求諸佛加被,願一切眾生因此得以瞭解華嚴境界,更進而深入淨土法門,將此以報佛恩、師恩於萬一。
常聽老和尚講經的同修,大概都知道老和尚在講習中常強調,一個人的形象非常重要。末學學佛這些年來,今天才體會出老和尚的形象所表的意義。本師釋迦世尊,是為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苦,才出家求道,示現成佛。而我們在老和尚身上看到,學佛的人確實不老、不病、不死。老和尚今年七十八歲,看起來只有四十餘歲—不老;在澳洲作健康檢查,醫生証實老和尚身體像健康的三、四十歲人—不病;老和尚也多次自述,自己肯定有把握往生淨土—不死。因為往生是活著去的,往生之後,軀殼當然放下,不是死。既不死,豈有生?所謂「有生必有死」,不死必然也不生,豈不是生老病死的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我們能不學佛嗎?大家有幸跟從如此稀有的大德學習,對於淨土法門又肯修、肯念佛,實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
末學才疏學淺,本書整理不周之處,懇請各方不吝指正,是所至盼。並感恩現前及將來出資流通的大德,以及佛陀教育基金會的阮貴良居士校勘。
末學陸麗珍謹識 二00四年五月於新加坡
淨空老法師 演述
華嚴經疏論纂要懸示卷第一
論釋經題品目
前言
開講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因緣之殊勝,如同這部經的旨趣一樣不可思議。自古以來講《華嚴經》的因緣都很希有、很難逢,尤其在現前這個時代,在這個社會環境當中。因為這部大經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講圓滿,聽眾也要有相當的程度,不是普通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當機眾,但是佛在經上也說得很清楚,對象是大心凡夫。我們聽說凡夫,自己實在值得欣慰,我們雖是凡夫,也有資格,可是要具有大心才能夠接受如來的根本大法。什麼叫大心?起心動念不再為自己想,為整個社會想,為整個世界想,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想,這叫大心;雖然你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煩惱障、所知障一品都沒有斷,你是《華嚴經》的當機者。佛說這個話對我們是大有利益,我們要真正發大心,來接受如來圓滿的大法。
過去我曾經講過這部經,那是在二十多年前,因為時節因緣不具足,這部經沒有能夠講圓滿。在台灣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晚年也講這部經,也是講到一半,講到《十迴向品》;《十地品》就沒有講了,他老人家就往生了。由此可知,這一部經要從頭到尾講圓滿實在是不容易,一定要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道場。而且我們同修真正發大菩提心,才有如此殊勝的感應。這麼多年來請法的人很多,加上我對這部經緣分很深,無比的喜愛,今天因緣總算具足了,在新加坡與同修們一起來研究。
《華嚴經》講的是什麼?這一點我們不能夠不知道。我們想學佛,首先要認識佛教;我們要讀經,同樣的首先要認識所讀的經典,特別是《華嚴》,佛說《華嚴》顯示出無比圓滿的智慧德相。佛在這部經上教我們什麼呢?八個字—「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確確實實就是講這八個字,換句話說,佛在本經是教我們怎樣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知道九法界的眾生,特別是六道凡夫,過的生活非常艱難困苦,所謂苦海無邊。佛在這部經典中教導我們,怎樣在現前的生活當中,現前的工作環境當中,真正做到超凡入聖,從凡夫的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的生活,就是這一部經的內容。我們能轉過來,對社會廣大的群眾,對一切眾生,就是作師作範;師是表率,一切眾生的表率,社會大眾的榜樣模範,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的。
華嚴史略
本經是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示現成道二七日中所說,也有經本說是三七日中所說;兩種說法都有經典的依據,不必執著。但是兩種說法有個共同點,都是佛在定中所宣說。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哪裡知道他老人家在定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個經的分量有多少呢?我們可以講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佛都說盡了;世間法、出世間法一法不漏!佛說完這部經之後,當時參加大會的大龍菩薩,將這部經收藏到龍宮。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他是一個絕頂聰明智慧之人,用了不長的時間將世間所有一切典籍都學完了,包括佛法;他感覺到這個世間沒有什麼稀奇的,於是就生起了貢高我慢之心,自以為是。大龍菩薩見到了,生憐憫心,把他接到龍宮參觀。在龍宮中見到這部大經,於是龍樹菩薩才知道自己太渺小了,貢高我慢的念頭立刻被降服。他看到圓滿的《華嚴經》分量有多少呢?龍樹菩薩告訴我們,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個數字我們無法想像!我們今天不說大千世界,單是這個地球;這個地球不大,在太空當中是小星球。把這個星球磨成微塵,很細很細小的微塵,那這個微塵有多少?佛在經上講數目字之多,常以恆河沙為比喻。這一個地球如果磨成微塵,比恆河沙不知要多多少倍!那麼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地球呢?也數不盡。
又看中本《華嚴》,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也不是閻浮提眾生能夠接受。再看下本《華嚴》,下本是什麼呢?是目錄。中本算是《華嚴經》的節錄本,下本《華嚴》簡直就是目錄。而下本《華嚴》分量有多少呢?有十萬偈;換句話說,就是四十萬句這麼大的分量。四十萬句,四十八品,龍樹菩薩看到這個分量,是我們世間眾生可以接受的,於是就把這個本子帶回來。因此《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傳到人間來的。也因為這個傳說,後來就有一些學者不承認《華嚴》是佛說的,是龍樹菩薩造的,就有了這一些傳疑。我們看看全經的內容,龍樹菩薩能造得了嗎?經上記載的,龍樹是初地菩薩,如果龍樹菩薩能造,那他就成佛了,決定不是初地菩薩。
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正式傳到中國,是後漢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而《華嚴經》是在東晉時候才傳到中國。第一次翻譯出來稱之為《晉經》,晉朝時候翻譯的,一共有六十卷。諸位要知道當時不但印刷術未發明,連書寫的工具都是很原始的。古印度的經典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這種樹葉有一點像中國的芭蕉葉,比芭蕉葉要細緻,現在在圖書館中還能夠看到。把這個樹葉裁成長條,兩邊打洞,用繩子穿起來,大概一面可以寫六行,也能夠雙面寫。而中國古代紙張沒有發明之前,則書寫在木板、在竹片上。這一部大經,分量就相當可觀;運輸不方便,很容易散失。所以傳到中國來的《華嚴經》,是個殘缺不完整的本子,只有三萬六千頌。原本是十萬頌,三分之一多一點,一半都不到。這是第一次傳到中國翻譯出來的《晉經》。
第二次在唐朝時候武則天執政。印度的高僧實叉難陀,是當時朝廷迎請他到中國來,他將《華嚴經》帶來了。他帶來的總共有四萬五千頌,比晉譯的經典多了九千頌。所以我們今天讀《六十華嚴》,常常讀到一段後頭就中斷了,下面應該有的,忽然沒有了。增加這九千頌之後,雖然還是不完整,但是《華嚴》的大意能看得出來,這就很希有、很珍貴。這部經譯成之後稱為《唐經》,也稱為新經,《新華嚴經》;晉朝譯的稱為舊經。諸位將來看到有《新華嚴經》就是《八十華嚴》。
第三次翻譯,是在唐朝德宗貞元年間,烏荼國王向中國朝廷進貢,禮品中有一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就是八十經的《入法界品》。這一品很完整,太難得了。原八十卷《華嚴》在這一品中只有二十一卷,他送過來的是四十卷,是完整的一品。如此合起來我們華文的《華嚴經》就超過五萬頌,《華嚴經》的義趣可以說是相當的完整,我們能夠在這部經中得到真實的利益。
近代弘一大師教導年輕的知識分子學佛,勸人從《華嚴經疏鈔》學起。疏註解經,鈔註解疏,鈔是註解的註解。疏、鈔都是清涼大師自己作的,他很慈悲,先作疏,大概以後怕疏太深了,唯恐一般初學的人有困難,再把疏作一個註解,所以稱之為疏鈔。「疏鈔」兩個字相當客氣,很謙虛。在佛經中,一般註解稱為「論」。中國古時候,註解則稱為「傳」。大家念古書,都知道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這三種都是《春秋》的註解。《春秋》是一部古書,孔老夫子刪訂整理,左丘明加以註解,稱之為《左傳》。「傳」與佛法中的「論」意思相同,如果這個註解符合佛的意思,一點沒有錯誤,你依著我學就行了,有這樣的口氣,這就稱為「論」。不敢有這個口氣,恐怕我還有不到之處,要請諸位加以批評指正,那就不敢用「論」,不敢用「傳」,所以用「疏」、用「鈔」。現在人就更客氣,用講記,這都是謙虛話。實在清涼大師也是再來人,決定不是一個普通人。
弘一大師教我們,八十卷經讀到《離世間品》,五十九卷,然後接著念《四十華嚴》,四十卷,這樣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這是我們華文《華嚴經》最完整的本子。他這個建議相當好,我們這一次講解也採取這個辦法。前面五十九卷取《八十華嚴》,到末後這一品我們就採《四十華嚴》,這樣子九十九卷。這是《華嚴經》流傳到中國來,很簡單的一段史略。
《華嚴經》在中國的註解
在中國的註解,自古以來也有不少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賢首國師的註。但是賢首的註子現在研究的人不多,因為賢首是根據《六十華嚴》,像《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搜玄記》都是以六十經為主。所以絕大多數研究《華嚴》,都採取清涼的《疏鈔》,唐譯的。還有一個很著名的,李通玄長者的《合論》。他們兩個人對《華嚴經》都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兩個人註經的方式不相同。疏鈔之體完全是依照經文一字一句地詳細解釋。而《合論》不是一句一句解釋經,它是將一段、一章、一節中的這些大意,提出來發揮。所以疏之體與論的體不一樣,各有好處。清朝初年鼓山湧泉寺方丈道霈老法師,則將疏與論合起來,編了一部《華嚴經疏論纂要》,這個也很了不起。因為「疏」與「論」的體例完全不相同,在一般人講是合不攏來,他怎麼能夠合得起來?道霈禪師也非常客氣,說是一個嘗試、一種作法,目的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讀清涼的疏,和李長者的論,他做一個導引而已。但是他這部書做得相當有價值,特別對我們現代人,我們現代人耐心不夠,長遠心很難,所以用他的《疏論纂要》就非常理想,我們這一次講解主要就是依《疏論纂要》。
佛說經,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長經、短經,從分量上來說,每一部經都具足教、理、行、果。教是言說、文字。教中含有理論,含有道理,這些道理都是幫助我們的生活達到幸福美滿。我們要依教奉行,真做了之後,一定得到好處。一部經具足教、理、行、果,一品經也具足,乃至於一字一句,無不具足。佛經的殊勝,佛經的微妙,古人嘆為不可思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習,清涼也教給我們四個方法︰信、解、行、證。教,我們要相信;理,我們要明白;行,我們要真幹;果,我們要親證。教、理、行、果既然是交叉圓融遍滿,我們信、解、行、證也是交叉圓融而遍滿,在《華嚴經》中特別顯示出來,值得我們認真努力去學習。
分科判教
這部經根據古大德之說,也可說是他們共同的研學心得,根據他們的報告,清涼將本經分為四分,四分就是四個大段,分科判教,將全經分作四大段。第一段「舉果勸樂生信分」。這個「分」是部分,第一部分說的是毘盧遮那如來,成佛之後的果報,依正莊嚴。正報是身,依報是生活環境。我們看到這個果報無比的希有,無比的殊勝,見了之後我們能生起信心,歡喜向他學習。這是佛說法的巧妙之處;佛是先把好處展示出來給你看,你不能不信。他不先說因,他先說果;如果先說因,你很難接受。這是世尊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
我們今天要把這樣圓滿的佛法介紹給社會大眾。學佛的人這麼少,原因在哪裡?我們不能夠把果報拿出來給人看。說得再好,沒見過,人不相信。果報從我們自己身上看,我們自己學佛學得不是一個好樣子。世俗諺語常說︰「菩薩!菩薩!年年十八。」佛菩薩不老!沒聽說哪個佛菩薩生病,沒有!我們知道原因,就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就不會老、不會生病、不會死。
知道這個好處,我們相信了。佛教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呢?一定要斷煩惱,要斷習氣。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得惡報。什麼叫惡報?煩惱就是惡報,你日子過得不開心就是惡報。果然能過得法喜充滿,你在佛法中就真正得受用。所以我們自己要有個好樣子給人看,就如同諸佛菩薩一樣,示現一個好樣子給世間人看。所以《華嚴經》一開頭,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他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看到,我們對於佛這種生活環境才生起羨慕嚮往之心,覺得應該與他學習。他能夠成就,我也能成就。這是在第一部分所說。
本經在因果上講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種因果。為什麼叫「周」?周遍法界。因果也是交叉的,也是錯綜複雜的,周遍法界,有五種。在第一分中是「所信因果」。經文一共有六品經,前面五品都是講果,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後面一品是講因,這種殊勝的果報,怎樣得來的。讓我們先看果,然後再說明如何能夠修證。這六品經是:世主妙嚴、如來現相、普賢三昧、世界成就、華藏世界,這五品是講果報;末後一品—毘盧遮那品,這是講修因。這一部分是說佛依正的因果。
第二部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這一分經很長很長,也是《華嚴經》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一部分中完全說的是宇宙人生複雜的現象,所以在五周因果中,它就佔兩分︰一個是「差別因果」,一個是「平等因果」。差別因果是講十法界之內,當然包括我們六道;六道、十法界形象不相同,千差萬別。到什麼時候才平等?平等也不是一下就達到完全平等,逐漸逐漸提升。幾時出離十法界?這個不平等最明顯的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那是外面表現的相狀,我們要重視的是內心的起心動念。一個念頭就是造了一個因,因遇到緣就起現行,它就現相,所以這個相,十法界中千差萬別。同樣一個道理,在十法界中愈往上去,相就比較單純,愈往下面去愈複雜。最複雜的是地獄,最單純的是十法界中的佛法界。
一真法界是平等因果,差別因果沒有了。因為他與諸佛如來用一個心,真心。但是平等中有差別,差別中有平等,這是事實真相。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真心,每一個人都有本性;真心本性是平等的,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只是迷失了自性,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但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是本有。嚴格的講,要發菩提心才能夠契入一真法界,才能夠接受《華嚴經》的教學,那我們就困難了。我們今天分別、執著一品都沒斷,我們有什麼資格接受如來的大法?發大心就行了!只是我們的二障還沒斷;佛開這個條件,對我們就很有利,只要發大心。
在佛的教學當中,我們非常明顯地看到五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加上妙覺,一共六個位次。佛法的修學,圓圓滿滿呈現在我們眼前。每一條都說十,十代表圓滿,不能把它當作數目字來看。第一個是住佛之住,叫十住位。這個住指你心中的安住,你心要住在哪裡?佛在《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無所住就是佛住。無所住是指什麼?是真實智慧。「住真實慧」,住真實慧就是十住菩薩。我們在講席當中說的,「過高度圓滿智慧的生活」,那就是住佛之住,佛就是高度圓滿智慧的生活。
特別是講到高度與圓滿,空有兩邊都不住;兩邊不住,這當中又立一個中道,又錯了。這邊是中道,那是兩邊,還落在一邊上。所以祖師就告訴我們:「兩邊不住,中道不存。」細細去體會這個味道。《壇經》中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你如果住中道,中道是一物,你還是有一物,話難講!我本來無一物,有沒有一物?你有,你有個「本來無一物」,你還是有一物。我什麼都沒有了,還有個「什麼都沒有」。那「什麼都沒有」這個念頭也沒有了,他就落空了,他住在空中,又壞了,總是墮在一邊。所以這個「住真實慧」確實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佛就教給我們:「寧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著有是什麼呢?你還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還能夠起心動念,約束自己,肯斷惡修善,你在六道中還不至於墮三途,這是好事情。
到最後要成佛道,成佛道還是為了度眾生,不成佛道度眾生不能夠圓滿。唯有成佛,上至等覺,下至阿鼻地獄眾生,才能平等得度。這樣的心才叫大心凡夫,發這個大心,你就住佛所住了。我們現在煩惱沒斷,但是這個心量超越十住菩薩。《無量壽經》上講「行超普賢」,你哪一樣超過普賢?心,這個大心超過普賢。在斷煩惱、學法門不如他,但是大心不輸給他,我們憑這一點「行超普賢」。那麼回過頭來我們也就明白,這一部《華嚴經》中所說,也就是《無量壽經》上的一句話:「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一句經文細說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在《無量壽經》上這一句話展開來,就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我們講《華嚴》,還是講《無量壽經》,只是把《無量壽經》這一句拿來細說而已,沒講到別的。
第三會在忉利天宮,說十住,住佛之住。第四會在夜摩天宮,說十行,行佛之行,學佛的生活。佛的生活是什麼?佛的生活是愛護一切眾生,關懷、幫助一切眾生。佛用什麼方法去做?在一般大乘經典中講的六波羅密,生活行為六個綱領: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進,第五禪定,第六智慧。我們在生活當中,處世待人接物,遵循這六個原則,就是行佛之行。布施是放下、是捨,自己有多餘的,別人缺乏,一定要幫助別人。
十迴向位,是完全拓開心量,就是剛才所說的,一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之法,就叫佛法,這叫做迴向。諸佛如來、一切菩薩修因證果就是信、住、行、向四個綱目,四種修行。無先後,也不分階段,每一行中圓滿含攝四種行,這是佛在這部經上教給我們的。所以此經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真正是大圓滿,大圓滿的境界在《華嚴》!所以我們學習這部經,一定要能夠契入境界,也就是說我們要學過佛菩薩的生活。而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華嚴經》就是普賢法界,就是普賢的生活,普賢的榜樣,普賢的模範,是一切法中最殊勝、最美滿的。
到十地,登地了。登地是完全利益眾生,也就是說「四弘誓願」中圓圓滿滿地實現他第一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用什麼方法?信、住、行、向拓開自己的心量,像經上所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就是十迴向。從十地到十一地,到究竟果位。等覺、妙覺在本經中說了十一品:「十定」、「十通」、「十忍」、「阿僧祇」、「壽量」、「諸菩薩住處」、「佛不思議法」、「十身相海」,這是講正報;再加上「隨好光明」、「普賢行」、「如來出現」,一共有十一品經,是講等覺與妙覺。這是《華嚴經》第二個部分,是很大的一部分,講「解」。你解了之後才曉得怎麼行。
第三分是「託法進修成行分」。法是萬法,一切萬法,六根所接觸到的,你就懂得怎麼修行,《華嚴》妙就妙在此地。學了《華嚴》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六塵說法,才懂得佛在經上常講,「塵說剎說,無間斷說。」我們就能夠親眼見到,親耳聽到,時時刻刻都在「大方廣」,都在「佛華嚴」之中,這樣才能契入,真正成就自己的修「行」。那個行就是美滿的生活,一絲毫欠缺都沒有,與諸佛如來果地上完全相同。「託法進修成行分」有一品經—「離世間品」,共七卷,這一品經很長。
第四分「依人證入成德分」。完全示現榜樣給社會大眾觀摩,啟發社會大眾過諸佛菩薩大圓滿、大自在的生活,完全展現給大家看。末後這一分在八十卷中,有二十一卷經文,叫「入法界品」。在四十卷經,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做出樣子給我們看。
解經題品目
大方廣佛華嚴經
首先介紹經題。清涼大師在《疏鈔》中有很長的懸談,懸談就是在未講經文之前,將全經的大意作全面的介紹,介紹得非常詳細,當然也有相當的深度。古時候聽經的人,老同修都喜歡聽懸談,所謂是談玄說妙;這一部份多半是法師自己修學的心得報告,確確實實可以提供給後學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料。但是這一部份對於初學的人來講,他沒有讀過全經,對全經大意未能夠接觸,聽了之後反而感到茫然,因此近代講經的一些大德,都把懸談這部份捨棄掉了。除了華嚴宗為了自己的家風,還有一些人遵循「十門開啟」的方式。可是絕大多數講全經大意多採取天台的「五重玄義」;五重比十門省了一半,簡單得多。可是五重玄義對現代人而言,依舊很難令人接受,所以今人講經不但十門開啟不談,五重玄義也不說,只說一個講經的因緣,然後就開始講經題,接著就入經文。這固然是一種方便,也適合於現代人的要求,所以我們今天也採取這個方式。將這一部經的玄義,我們計劃放在全經講完之後,大家把《華嚴經》從頭到尾聽過了,然後再回來談玄義,再談玄說妙那就很有趣味了。
這部經的題目雖然只有七個字,七個字中所含的義趣無盡的深廣;這個無盡不是一種誇張,不是虛構,是真實的,實實在在無有窮盡。世尊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事實的真相。清涼大師解釋經題,分作六對。第一對就是「經」字,與其上「大方廣佛華嚴」稱之為一對。「經」是教學的統稱,佛的教學。這個教學教的是什麼?內容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所以這六個字是義理,這就是「教義一對」。
第二對就是經題的「嚴」字,「大方廣佛華」五個字是別說,「嚴」是總說,這就是「總別一對」。第三,再將經題從下往上看,「華」字是能莊嚴,「大方廣佛」是所莊嚴,有能嚴、有所嚴,「能所一對」。「佛」字,佛是所莊嚴的人,本師釋迦牟尼佛;而「大方廣」是能莊嚴的法。由此可知,什麼才叫真正的莊嚴?世俗的諺語所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佛像要莊嚴一定要貼金,人要穿華服,戴上珍寶瓔絡,以這個為莊嚴。而在佛法中把這種形相用來表法,這個只是形相上的莊嚴。實質是什麼?實質是「大方廣」。你如果明瞭「大方廣」,通達「大方廣」,入「大方廣」,那是真實的莊嚴,這個就是「人法一對」。世尊是我們修行成就的一個好樣子,他做出來讓我們學習,我們如何能夠得到他這樣圓滿的果報;在佛法中叫果德,說果德現在人很難聽得懂,說果報大家比較容易明瞭。怎樣才能夠獲得像如來果地上這樣究竟圓滿的果報?你一定要懂得修學的方法,修學究竟圓滿的方法就是「大方廣」三個字。這部經自始至終給諸位說,就是講「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文如其題,題如其文,這部大經就是講這六個字。佛修因證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向佛陀學習,都應當知道修因,以求證得究竟圓滿的果報,這個果報就是佛門常說的「無上菩提」。所以這是「人法一對」。
第五對,「廣」是講作用,前面兩個字,「大」是說體,「方」是講現相,有體一定有相,相離不開體,體也離不開相,體與相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的。古德對於這件事情,為了讓聽眾容易明白契機,所以常用金與器作比喻。譬如我們用黃金做一個手鐲、做一個項鍊,手鐲、項鍊是器,金是這個器之體,這個器是金的相狀。體與相的關係決定分不開,現相與性體是一不是二。體的作用是現相,體能現種種相。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所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一切現相的作用是變化所作,所以講「用」,有體之用,有相之用。「廣」是體之用、相之用都包括在其中,它的作用就廣大無邊。這個就是「體用一對」,這是第五對。
第六對,剛才講了「方」是現相,「大」是自性,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能現、能變,所有一切現相是所現、所變,第六對是「性相一對」。
「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就將整個宇宙人生理事、現相、作用統統說盡了。如果我們想深究,全經所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每一個字中都圓圓滿滿含攝其餘的五個字,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從經題中,你就看到《華嚴經》所講的「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就是不思議,普賢菩薩契入這個境界;末後一品叫「入法界品」。四十經的經題意思很圓滿、很明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多無礙,一多不二,就是無障礙的法界。你能夠深深的契入,你就入了「大方廣佛華嚴」,你入了這個境界,你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行願是能入,「大方廣佛華嚴」是所入,這個「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能所不二。
明白的人,覺悟的人,也就是心量大的人,真正到心包太虛,有那麼大的心量了,所現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一開頭有六品,十一卷經文,講毘盧遮那佛的生活狀況,福德莊嚴,證明「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自身相,依報是生活環境,生活環境隨自己的心轉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決定不能夠怪罪自己的生活環境不好。不好的原因在哪裡?是我們的心量太小了,換句話說,我們用心不善,感得依報環境不好。什麼叫善?什麼叫不善?與「大方廣佛華嚴」相應就善,與「大方廣佛華嚴」不相應就不善。「大方廣佛華嚴」距離我們很遠很遠,再遠都不怕,只要我們方向對準,就算善。如果方向錯掉、偏差了就不善。我們可以這麼說,方向完全對準確,這個人就叫菩薩;他只要循著這個路走,一定到達目的地。方向稍微偏一點,偏的幅度還不大是辟支佛;又偏一點,那就是阿羅漢。如果偏到四十五度,那是六道輪迴;偏到一百八十度,正好與它相反,是阿鼻地獄。所以我們與佛距離遙遠不要緊,大心凡夫也可以學《華嚴》,大心凡夫可以契入「大方廣」的境界,這是佛在這部經中明白告訴我們的。
「佛」字,佛是果報,修行證果,果大;究竟圓滿的果報,我們稱之為佛果。「華」字代表因大,佛法用這個作表法。植物先開花後結果,所以用果代表我們的性德;就是自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一切的無量是我們自性中本來具足,不從外得,真正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可是我們無始劫來起了無明煩惱,把我們本有的性德障礙住了,性德雖有,不能現前。把自性般若智慧變成無盡的煩惱,但是「煩惱即菩提」。煩惱無量無邊不怕,轉過來就是無量無邊的智慧,要在懂得轉變。
「嚴」,莊嚴這個嚴,也表智大,自性般若圓滿的現前。修因一定證果,「佛」是能證果之人,「嚴」是所證之法。「嚴」是果法,「佛」是果人。修學的這個人則稱之為菩薩。他的目標方向與「大方廣佛華嚴」完全相應,這個人雖然是凡夫,也是菩薩,是大心凡夫。大心凡夫,給諸位說,就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因為這部經自始至終就是像《無量壽經》上所說「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就是絲毫不差與「大方廣佛華嚴」完全相應。我們這個心一發,方向目標就準確了,就正了,這就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可是佛常常在經上講初發心的菩薩多,佛在經上比喻像魚子一樣,可是真正能長成的沒幾個。為什麼?出了大門就退心,就退轉了。如果你能保持初心,永不退轉,你與善財童子一樣,這一生就成佛。一個人發心不退轉,其相貌、相狀能看得出來,法喜充滿,清涼自在,智慧增長,業障習氣自自然然消除。在本經用「嚴」字代表,代表究竟圓滿的智慧,智大。
「經」就是教大,教學。學校的教育不大,大學不大。可是佛經是真大,無所不包,盡虛空、遍法界點點滴滴一切事理應有盡有,一法不漏!經題這七個字如果說「大」,七個字都大。這是略略的先把題的大意給諸位報告出來,還得要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大」是體大。古德告訴我們,體具足兩個意思:一個是常義,一個是遍義。常是永恆不變,我們真心本性永恆不變,超越時間。遍是廣博,從空間講沒有邊際,從時間講沒有始終,無始終、無邊際是大的意思。如果我們稍稍體會得一分、兩分,就有無盡的受用。知道自己有個真心,真心比虛空法界還大,真心是自己。自己又有善根,善根是能信、能解,能信解又能夠發心依教修行,把如來的大教變成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就能契入「大方廣」,就能證得「佛華嚴」,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心凡夫。佛在這部經上不是隨順眾生說,完全是順著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而說,《華嚴經》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為了幫助眾生悟入,佛才大慈大悲為我們演說這部經典。這是「體大」的意思。
第二個字「方」,方是相大。自性本體,本具無量的智慧、德能,我們通常叫性德,這個性德就是相大。古德說「方」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正的意思,一個是法的意思。什麼叫正?就像我剛才舉的比喻,我們的方向目標對準了「大方廣」是正,一絲毫偏差都沒有,這就是菩薩。第二個,法是方法,什麼方法呢?成佛的方法,修行證果的方法。這個方法就像一條軌道一樣,我們循著這個軌道,依照這個方法決定可以契入「大方廣」。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就是此地所說的契入「大方廣」。「大方廣」是理,明心見性能入;「佛華嚴」是事,就是一真法界。「佛」是一真法界的正報,「華嚴」是如來果地上的依正莊嚴。那這個法,你想想看多麼重要!
第三個字「廣」,廣是用大。用如其體,無不周遍。它也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能包,一個是能遍;能包就是心包太虛,能遍就是量周沙界。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稱體之相、稱體之用就周遍法界。但是哪一個現相、哪一個作用不稱體呢?決定找不到。諸佛菩薩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性體一樣,周遍法界。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即使惡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他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也是周遍法界。不能說悟了周遍法界,迷了就不周遍法界,那「事無礙」講不通,性德的圓滿也講不通。迷、悟都周遍,悟的人自己知道周遍,迷的人自己不知道周遍。你一個善念周遍法界,一個惡念也周遍法界,怎能不謹慎?斷惡修善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修學科目。與自性體、相、作用(就是大方廣)相應,這是至善,止於至善。這是說到「廣」的意思,作用大。
「佛」是果大。「佛」也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能覺,「佛」翻作「覺者」,「能覺」是人。一個是所覺,「所覺」的就是「大方廣」,「大方廣」就是真如本性。「大」是真如本性的體,「方」是真如本性的相,「廣」是真如本性的作用,所以這三個字是體、相、用,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所覺,所以能所是一不是二,如果能所是二,那就變成哲學。
這個社會,神仙來了也解決不了,上帝來了也束手無策,唯有「大方廣佛華嚴」能夠解決現在一切社會的疑難雜症。覺之體就是真諦,佛法中所講的原理原則,我們世間人所謂的真理,覺之體是真理;覺的作用是應付這個複雜的社會。經上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三種覺到圓融無礙,到一而三,三而一,入了這個境界就叫做妙覺,妙覺就是經題的「佛」字,即究竟圓滿的果位。
「華」字是因大。這裡有兩個意思,一個代表菩薩「六度萬行」。六度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而且這六個綱目是交叉的、是圓融的,一法就是一切法。任何一法都圓滿具足一切法,所以法法圓融、法法周遍。清涼大師分《華嚴》為五周因果說得好,「周」就是周遍,周遍法界。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所謂是因該果海,果徹因緣。果中有因,因中有果,是「華」含的意思。
「華」還有一個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莊嚴眾相。我們從「感果」來說,這是用「華」來表法,讓你看到這個「華」就想到要修行,我一定要修六度萬行。無論在什麼地方,見到花你就想到我要修菩薩行,花是提醒我們。不但你看到外面這些草木之花提醒你,看到畫的花也一樣提醒,看到人穿一件花衣服,就想到我要修六度萬行,豈不是「花」都在這裡說法嗎?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現前六塵何嘗不說法!另外還有莊嚴身的花,人喜歡穿花的衣服,喜歡佩瓔絡。這種花莊嚴身相,我們看到這個相,要曉得真正莊嚴自己身相的是什麼?德行。你修學有功德、有智慧,就是莊嚴身相,這是「華」。如何能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的好相,這也是花的意思。我們一看到花,要想到我們這個身、相貌要像花一樣美,體質也要像花那麼樣的完美,全是表法的意思。
經題第六個字「嚴」,這個字表智大,真實智慧。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住真實慧」,這是「嚴」的意思。我們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為自己、為我們同參道友,定了修行的五個科目,五個科目好記;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五個科目。五個科目常常記在心中,起心動念、處世待人接物,都要將這五個科目落實,認真努力去做,這就是莊嚴我們的身相,莊嚴我們的性德,也就是莊嚴「大方廣」。第二個意思,以我們修學的功德莊嚴佛法、莊嚴眾生,這就是《無量壽經》上講「惠以真實之利」。我們以什麼供養佛為最上?普賢菩薩在「行願品」中告訴我們「如教修行供養」。我們將佛的教誨真正做到,就是上供十方佛,是真實的供養。如何能下濟三途苦?我們認真修行,將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那是真正的下濟三途苦。可見得能供養、能濟苦,都在自己真實修學的功夫。
末後一個字是「經」,「經」是教大,教學廣大。盡虛空、遍法界的相,我們凡夫體會不到,但是這是事實。一個眾生起心動念,極其微弱的念頭,根源是心,心動。心是什麼?心是法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震動了。我們在此地講《華嚴經》,哪有不震動十方的道理?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哪有不放光照這個道場的道理?同修們坐在此地生歡喜心,這個歡喜不是我說得好,為什麼生歡喜心?沐浴在一切諸佛光明注照之中,方得法喜。這樣的深經,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能說出幾分,也是得佛力加持,若不得佛力加持,憑我們怎麼能說得出來?不得佛力加持,我們也聽不懂。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教大。在我們凡夫眼中,我們看到教大,「教」是社會教育,經不是在學校講,不是對哪個班級講,是對社會大眾講。將來把這個錄像拿到衛星、電腦網路去傳播,也傳播全世界,這就是教大。
七個字都「大」。古人清涼、李長者他們說的意思周圓,每一個字都說了十個意思,配《華嚴經》圓滿法門。《華嚴經》是用十來表法,十不是數字,代表圓滿。佛用數字代表圓滿,像《彌陀經》上都用「七」,「七」是代表四方、上下、當中,表這個意思,統統都表圓滿。
人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經原本從印度傳到中國,原本的經文是印度古梵文所寫的。《華嚴經》傳到中國是在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距今約一千五百八十年。義熙是年號,像清朝光緒、宣統都屬於年號。印度有一位法師叫支法領,他把《華嚴經》帶到中國來,是一個不完整的殘本,總共有三萬六千偈。當時有佛陀跋陀羅尊者翻成華文,我們稱之為《晉經》,一共有六十卷。這是現在三種《華嚴》的第一種,六十卷。第二次是在唐朝武則天時代,武則天做了皇帝,把國號改為大周。所以《八十華嚴》也叫《大周經》。在證聖元年,公元六九五年,距今一千三百零三年,中國禮聘實叉難陀尊者到中國來,他帶了梵文的《華嚴經》有四萬五千頌,比第一次傳來的多了九千頌。翻成華文就是八十卷的《華嚴經》,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本子,實叉難陀翻譯。在中國當時有幾個很著名的法師,像義淨法師,曾經到印度求學;還有一位華嚴宗第三代祖師賢首國師,都參加這一次《八十華嚴》的翻譯,值得提一提。
到唐德宗的時候,貞元十二年,公元七九六年,印度有一個小國向德宗皇帝進貢,貢品中有《華嚴經》最後的一品,就是「入法界品」,也就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經完整,沒有欠缺,非常非常難得。貞元十二年,距今約一千二百零二年,這是末後就是《四十華嚴》傳到中國,由罽賓國的三藏法師般若主持翻譯,在當時首都長安,即現在的西安,在西安「大崇福寺」翻譯成「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我們稱之為《四十華嚴》。
我們這一次在一起共同學習,是採取八十卷的前面五十九卷,然後接貞元的四十卷,總共九十九卷。這部經的原本在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失傳了,可以說最完整的《華嚴經》是這部華文的譯本,非常值得尊貴。實叉難陀對於中國譯經有很大的貢獻,《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是他翻譯,他的歷史傳記我們就省略了。再看本經第一品的品題:
世主妙嚴品第一
《華嚴經》總共有三十九品,這是第一品。『世』指時間,我們中國的文字,這個「世」是三個十,古中國三十年叫一世,世指時間,間指空間。世間也叫做世界,「界」也講的是空間。世間或者是世界,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時間與空間;時空就包括了一切諸法,一切法都離不開時間與空間。在佛法中,「世間」有三種,分成三大類。第一類就叫「器世間」,指物質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物質環境叫器世間。第二種叫「眾生世間」,也叫做有情世間,九界有情眾生。第三種「智正覺世間」,智正覺就是佛,證得究竟圓滿的果報。這三種世間,器世間就是佛教化的區域;眾生世間就是佛所教化的對象;智正覺世間就是能教化的人,這是佛,佛說經,佛能教化。這是三種世間。
這三種世間都有主。『主』就是他在這一個地區,一段時間當中,他能做得了主宰,發號施令,這是眾生世間主。器世間主是鬼神,山神、水神、樹神,在《華嚴經》中我們看到將近四十種,都屬於器世間主。眾生世間主,經上講參加法會的這個世間的國王、天王都來聽經、都來聞法,擁護道場,護持佛法,他們是眾生世間主。佛於法自在,無有一切障礙,所以佛稱為法王,法王就是智正覺世間主;智正覺包括了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世主」兩個字。
佛法與世間法一樣,總離不開因緣,緣生之法。世間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器世間是場所,沒有場所就不能夠建立佛法。有了場所之後還要有聽眾,如果沒有聽眾,佛法也不能建立,所以一定要有眾生世間。有聽眾還得要有一個說法的人,這是主講的這個人。主講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已經圓滿的、究竟的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謂是具足大智慧,正確的覺悟、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就稱它為智正覺世間。『主』這個意思就是現代人所講的領導人,在古時候是帝王。佛以及世間這些國王,乃至於本經所講的地神、水神、樹神、山神,這些都稱為世間主。
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心性所變現。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性萬德萬能什麼都能變,想什麼就變什麼。所以想鬼就變鬼,想神就變神,你明白這個道理,經上所講的境界我們就能肯定,就能夠相信。
『妙嚴』,「妙」是說佛所說的一切法甚深甚廣,微妙難思;這個就是佛所證得的果。「嚴」是莊嚴,它的意思很多。譬如講形式上的莊嚴,今天我們居士林這個道場建築很莊嚴,這是形式上的莊嚴,這也是器世間的莊嚴。形式上的莊嚴對於教學來講,也起很大的影響作用。因為世間有許多人很重視外表,門當戶對,特別是現代人講求包裝,包裝就是門面。所以門面一定要做得很漂亮,這個在我們這部經上就是器世間莊嚴。
眾生莊嚴是什麼?不是我們的衣著考究,不是我們的居住環境莊嚴,而在於心地的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我們眾生能有這樣的好心。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這是我們眾生的莊嚴。「眾生嚴」是好心,心好、行好那是我們真正的莊嚴,不在外表!外表是表法,實質重要。佛要是不莊嚴,不能做教學的領導,不能做一切眾生的精神領袖。佛的莊嚴,真誠、清淨、慈悲到極處,這是佛的莊嚴。因為心善、行善,容貌就善,體質就善,他生活環境無一不善。那生活環境就是此地講的器世間,這是真佛住處。
眾生的莊嚴顯示佛法的殊勝,我們常講法緣殊勝,佛的法緣很殊勝,他的學生、弟子這麼多,仰慕他的人很多,跟他學習的人很多。這是三種莊嚴互為依處,就稱之為妙嚴。器世間莊嚴中有眾生、有智正覺,眾生莊嚴中有智正覺、有器世間,所以說一個莊嚴,一切莊嚴都在其中。佛經中講莊嚴(美好)的事情講得太多太多,但是總不如《華嚴經》中講得圓滿、講得周詳。這是清涼國師在《華嚴經》註解中給我們說的一點意思。而李長者在《合論》,也有他獨特的見解,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在中國研究教理的人多半喜歡清涼的《疏鈔》,參禪的人非常喜歡李長者的《合論》,這個論的確有論的妙處,都值得我們作參考,我們在此地與諸位做簡單的報告。經不能細講,如果細講時間要很長很長,佛在這部經中總共給我們列大眾(團體),一共有兩百二十八類,這個數量確實是一般大乘經典中所沒有的。兩百二十八眾,形狀不同,各個部類,每一類的數量都是無量無邊,所以稱之為「華嚴海會」。
一開端品題就稱為「世主妙嚴」。「品」這個字,品是類別,好像我們中國古書中講的篇、章的意思。佛講的類別,屬於一類的把它編在一起,稱之為一品,然後看這一部分的內容,給它一個標題。佛在前面這一段中,所說的就是三種世間主的莊嚴,所以用「世主妙嚴品」作品題。這麼大部經,自始至終我們用表解體系把它排列出來,依舊是一脈相承,有條不紊。你能看出經典的章法結構是多麼的嚴整,這是經典的莊嚴。佛當年說法言辭的莊嚴,從章法結構中我們能夠領會他思想的體系,這就屬於教義,章法結構是屬於教學。目的是教我們學習的人,依照次第順序進修而不至於迷惑,不會感到困難,這是佛經有品類差別的用意。
底下有個『第一』。第一是順序,這一品經在三分中屬於序分,所以排列在第一。可是在《華嚴》,古大德所說還有一層很深的意思,那是什麼第一?法界門中沒有先後次第,都是一時,無二念,同時顯現一切法的第一,這個意思我們很難體會。
我們生活在現代,科技達到相當水平的一個時代,科學技術幫助我們很大的忙。本經講的剎那際,就與現在量子力學講的很接近,觀察物質到底是什麼。用科學的方法把物質分解,分解到最後變成分子,分子再分解變成原子,原子再分解,再發現有質子、有中子、有電子。能不能再分?還能分,外國人現在證實,以前是從數學中推算出來,有一個最小的物質存在,取名叫「夸克」;但是沒發現,至一九六四年才被人發現。這個物質有多大?他舉了個比喻,假如把一顆原子,原子已經很小,肉眼看不見;把一顆原子放大,放大成地球這麼大,照比例,夸克有多大?只像一粒黃豆那麼大,而且存在的時間非常非常之短,科學家證明了。總而言之,佛法是剎那際,一時一處,同時緣起的第一,沒有第二。品題就給諸位介紹到此地。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釋莊嚴道場分
正釋經文序分
東晉道安法師發現,經典本身具足三分。他把經分為三個大段落︰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世主妙嚴品」就是《華嚴經》的序分,這一品經文很長。正宗分則是「現相品」以下;一直到「入法界品」的末後有一段經文「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以下,才是本經的流通分。序分中,古德認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就我們娑婆世界來說,更深的意思是結通十方無盡世界的序分。《華嚴經》確確實實所敘說的是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佛要說這麼廣大的境界?諸位要曉得,無限的法界是我們自己生活的空間,如果佛不說,就對不起我們。必須知道每一個人有過去世、現在世、還有未來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我們今天出現在這個地球上,來生也許到別的星球去投生。外太空每一個星球與我們都有關係,我們可能過去曾經住過,將來還要去觀光。佛在這部經中,對於十方諸佛國土過去、現在、未來,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佛盡到他做一個好老師的責任。
序分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證信序,一個是發起序,我們到經文中都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序文有它的來歷,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的時候,阿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將來集結經典,開頭怎麼寫?佛就教他:你一開端,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人在一起聚會」,用這些字樣。為什麼要這樣寫呢?佛就說了︰三世諸佛經藏開端都是用這個。釋迦牟尼佛說:我也不例外,循古佛的規矩,也用這個作開端。所以經一開端這些字樣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指示的。
我們必須要曉得,生命是永恆的,確確實實沒有生死。佛沒有生死,菩薩沒有生死,我們有沒有生死?沒有!這給你講真話,沒有生死。為什麼?剎那際,生滅同時,沒有生死。相狀也是不滅,連科學家都知道,物質不滅,精神不滅,怎麼會有生死?我們今天貪生怕死,貪生怕死是個錯誤的觀念,不是事實;不了解事實的真相,讓我們產生一個錯覺,以為有生死。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地球有成住壞空,這是什麼?這是一個現象,有這些現象。這些現象就物質來講確實不滅,只是物質的緣聚緣散而已。緣聚,就現出一個物體;緣散,物體的相狀改變,不是消滅。就像一本書,是物體,用一張張紙裝訂起來,這本書生了;把它拆開來,這本書死了。我們所看到的是生滅相,其實生,是那麼多張紙;滅,還是那麼多張紙,紙沒有壞,只是拆散與聚合而已!諸位從這個比喻當中,冷靜細細地去觀察,然後你觀察我們人也是不生不滅。我們今天有個人身,就像許多張紙裝訂成書一樣,什麼叫死?細胞東西分解了,就像那個書拆散開來,沒有了。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物質不滅,精神當然更是不滅。精神是個主宰,物質是現相。所以佛在《法華經》上講:「世間相常住。」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不滅,世間相常住。
古大德告訴我們經典的開端「如是我聞」,四個字含有很深的用意。第一個,古代印度的習尚。佛經中許許多多的術語,都是藉古印度宗教的術語,加以新的解釋。像「涅槃、圓寂」都是古印度宗教的用語。當時他們宗教的典籍一開端用「阿優」開頭,意思就是「有、無」,也就是當時所有一切學說總不外乎講「有、無」的道理,佛法則用「如是我聞」,這就明顯區別與宗教的典籍不一樣;換言之,佛教不屬於宗教。
第二個意思是息諍論。阿難尊者如果不說這些經典是親自聽佛所說,大家以為是阿難自己說的;阿難說的,別人就有諍論,就有議論,不服。所以說「如是我聞」,大家沒有話說。第三個意思是斷眾疑惑。阿難尊者集結經藏的時候,升座講經得到世尊的加持,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相就變得格外的好,大眾懷疑是否阿難成佛了?也有人懷疑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復活了?也有人疑惑,可能是他方佛來示現了。有這麼多的疑惑,阿難一說「如是我聞」,大眾曉得坐在台上講經的是阿難尊者。
第四個意思是能令聽眾生起信心。大家對佛尊敬,傳述佛的法音,也能令大眾生信。末後一個意思就是剛才敘說過了,世尊是順同三世諸佛,一切諸佛經藏都是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今佛無異於古佛。雖然一切經都有三分︰序、正、流通三分。《華嚴經》又稍微特別一點,清涼大師註這部經,把它分做四分。這個四分與三分重疊,與三分交叉,顯示格外的圓滿。分成四個大段落,信、解、行、證四個字。第一是「舉果勸樂生信分」。第二個部分是「解」,「修因契果生解分」,著重在解。第三部分是「行」,「託法進修成行分」。法是一切萬法,就在一切萬法當中,修正自己種種錯誤的觀念行為。所以為什麼佛在這部經上自始至終,字字句句都表法,不在字面上。因為懂得表法的意趣,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如同一切諸佛在面前說法,始終不離開諸佛如來。第四部分是「證」,「依人證入成德分」。依人是依一切人物,一切人都是我們的老師,一切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好人、善人,我們看他的好處,向他學習;惡人、不善人,我們見到他,反省自己有沒有他的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第一分有六品經,又分作十分,這六品經相當長。第一分「教起因緣」,敘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宣講這部經?講經總有其因緣、緣起。第二分「大眾同請分」。佛法是師道,尊師重道,所以「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世法、佛法都不例外。大眾聚集在一起一定是有請求,請求有的時候說出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有的時候沒說出來,有這個意念,佛就知道,所以第二部分是「大眾同請」,都有這個意願求佛說圓滿的大法。第三部分「面光集眾」,佛放光。這個光,我們凡夫煩惱太重,看到佛光只曉得很稀奇,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佛放光是讓十方世界的大菩薩們,見到佛這個光明,知道釋迦牟尼佛正欲宣講《華嚴經》,所以這些菩薩都來了。第四「毫光示法分」。第五「眉間出眾分」,佛示現不思議的神通,從眉間放光,光明中現出許許多多的菩薩。這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這四大段,都在如來現相品。教起因緣就是世主妙嚴品,就是這一品經。
第六「普賢三昧分」,第七「諸佛同加分」,第八「法主起定分」,第九「大眾重請分」,這都在第三品「普賢三昧品」中。末後正說第十「正陳法海分」,這個法會因緣統統具足,釋迦牟尼佛正式為我們講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這一分中,有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六品經其後三品。這是第一分中的十個大段。如果就經義而言,第一品是「教起因緣」;第二品、第三品是「說法儀式」;第四、第五、第六品,是「正說」。這是清涼大師所分。
第一品「世主妙嚴品」,清涼大師也把它分作十個段落,第一大段「總顯己聞」。這一段只有四個字,「如是我聞」。第二大段「標主時處」:「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第三大段「別明時分」,也是一句,「始成正覺」。第四大段「別顯處嚴」。第五大段「教主難思」從「爾時世尊」開始。第六段是「眾海雲集」。第七段是「稱揚讚德」,就是眾生世間主、器世間主,讚歎釋迦牟尼佛。「眾海雲集」以及「稱揚讚德」的經文都很長,這一部分在一般講解是比較上難講的地方。第八段題目叫「座內眾流」。第九段「天地徵祥」,這是感應,有許許多多的祥瑞。最後一段「結通無盡」。清涼大師將「世主妙嚴品」的內容,分成這十個大段落。
一、總顯己聞
如是我聞
就是這一句「總顯己聞」。最簡單的解釋:「如是一部經義,是我阿難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印度古大德說「傳佛教學」,意思是傳承佛陀學說這件事情,阿難是第一人,以後從阿難尊者代代相傳,傳到我們這一代。這個意思就是明顯的說出道統一定要有師承,決定不是自己閉門造車。你所學的,你是跟誰學的?我有老師,我的老師跟誰學的?這樣一代一代推過去,推到最原始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是跟釋迦牟尼佛學的,這是一個道統,一脈相承。世出世間法如果離開師承,自己成就決定不可能。那釋迦牟尼佛跟誰學?釋迦牟尼也不是無師自通,釋迦牟尼佛也是祖述過去諸佛所說,不是自己的創意。孔老夫子也是「祖述前人」,他老人家一生「述而不作」,沒有創作,轉述古德的。佛也是轉述古佛的,多謙虛!事實亦如是,佛佛道同。
一般我們介紹佛的經典,開端都要說明六種成就,「如是我聞」四個字在六種成就中包括了信成就、聞成就。「如是」兩個字表「信」,意思很深很深。古大德告訴我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尤其是淨宗,往生的條件三個:信、願、行,信在第一。清涼判《華嚴》四分的教義:信、解、行、證;信也擺在第一。有信心,信心堅定,信心清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我們才能夠入佛門。入佛門求什麼?求智慧,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從哪裡來的?從清淨心中來,所以心一定要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真實智慧。前面跟諸位說過,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而清淨心也具足戒、定。念佛人常常稱讚信心念佛,這個信心念佛與淨宗所講的一心念佛是一個意思。由此可知,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信心;一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能入「大方廣」,清淨心能入彌陀願海。我們肯念佛,一意專求往生,這就是大智慧,無比的智慧,我們這一生決定得度。
《大智度論》中講「如是我聞」四個字,就佔全書四卷之多。我最初學經教,學「如是我聞」怎麼講法,看《大智度論》佔那麼大的篇幅,真正是不可思議。如果照《大智度論》的講法,這四個字恐怕也得講一年。所以古人曾講,諸佛如來講經說法,講的是什麼?就說「如」這個字而已。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講什麼?就講個「如」字。
「如」是什麼?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叫「如」。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叫「如是」。這個話我們聽了如果一下還不能夠體會,用比喻來說,比喻也是古大德所言。古大德用金與器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自性,比喻作理;器用金子做成,器比喻事,比喻現相。而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與器不能分家,分家,金沒有了,器也沒有了。因此佛法中,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從哪裡見的性?就是豁然覺悟,原來所有一切現相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事物就是真如本性,見到事相的本性了,這就叫明心見性。這個心開明了,從前的心迷惑顛倒,性相一如擺在面前不知道。現在茅塞頓開,豁然大悟,悟了,原來相就是性,事就是理,有就是空。有是從事、相而言,空是從性、理而言,性與理是空寂的,事與相是有的。既然性相不二,當然空有就一如。所以說空、說有是一,不是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說這個。佛法看似浩如煙海,不曉得從哪裡學起,其實簡單,就一個「如」字!千經萬論就是講這一個「如」字。這種說法是從理上講的,唯如唯是;換句話說,與如相應的就是,就沒錯。
我們把這個「如」,落實到本經經題上「大方廣」,「大方廣」就是「如」,與「大方廣」完全相應就「是」,「是」是「佛華嚴」,「佛華嚴」就「是」!如果我們用在念佛的原理—《觀無量壽佛經》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阿彌陀佛。是心是佛,就是「如」,就是大方廣的意思;是心作佛,就是「是」。這個說法諸位比較容易理解。唐朝時候真諦法師,也說得很好,他說:「真不違俗,叫做如。」與前面講的意思一樣。真指性、理,俗指事、相。特別是在《華嚴經》上,前面與諸位介紹五周因果中,有差別因果、平等因果。真,就是平等;俗,就是差別。平等不違背差別,平等中有差別,這個叫「如」;也就是說相中有性,事中有理,不相妨礙,不相違背,這是「如」的意思。「俗順於真,這就叫是。」也就是現相;事能夠隨順理而不違背理,這就是「是」。真俗不二,性相一如,這叫「如是」。這是從理、事兩方面而言,都說得很好。華嚴家也說:「以無障礙法界叫如,唯此無非曰是。」這個說法扣在經題上,諸位就很好懂。無障礙法界就是「大方廣」,能與大方廣圓滿相應就是「佛華嚴」。「如是」兩個字我就報告到此地。
我們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誨,長經短說,短經長說,才有味道。《無量壽經》是短經,要長說;《華嚴經》是長經,要短說。『我聞』是阿難尊者親自聞佛所說,這部經也是阿難尊者集結。古德說,傳法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將諸佛如來所說微妙之法,傳給所有尚未見聞之人,這是他唯一的使命。我們為佛弟子,這一生為什麼事來到這個世間?如來弟子是來傳法的,將世尊普度眾生的微妙大法,傳授給未聞未見之人。無論什麼樣的身分,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四眾同修,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在我們自己現前生活,現前工作,現實的社會當中,每一天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只有一個念頭,傳法度眾生。我們這一生是來代佛傳法的,所以佛法「不貴能說,貴在能傳。」這兩句話重要。阿難是傳法的典型,傳法的模範。我們都要向阿難看齊,做傳法菩薩。這個念頭一轉,就超凡入聖,多自在!而後我們的身、口、意,自自然然與「如」相應,與「如」相應就「是」!世尊講的「如是」,我們體會到「如是」,傳法「如是」,這才與諸佛如來同心同德,同願同行。
「我聞」兩個字的深意就是師承。阿難尊者一生所說,是祖述老師的言教,沒有自己的。古時候老師教學生,要求通常是五年,五年決定遵守老師的教誨,不能夠聽別人說,不能夠隨便閱讀文字,期限是五年。佛法是師道,師道是老師第一大,世尊當年在世,維摩居士是在家人,維摩居士說法,佛派遣他的大弟子去聽經。舍利弗、目犍連,這一些大阿羅漢見到維摩長者,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居士升座講經是代佛說法,出家人見到,與見佛講經說法的禮數沒有兩樣。我們講經,因為自己是凡夫,雖然得佛力加持能夠講一點,怎麼敢受人禮拜?所以在講台前面供一尊佛像,你拜是拜佛,我在佛後面躲著,不敢受你禮拜,謙敬的意思統統到了。居士上台講經,也不可以貢高我慢,都要具足真誠、謙虛、恭敬,與法才相應。最重要的是,念念要有傳法的心,把如來正法,特別是念佛法門傳下去。
二、標主時處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這句經文說明三件事情:法會時間,主講人,以及法會的處所。「一時」兩個字用得非常非常之好,現代有一些人把佛經翻成白話文,我也看了幾本。他怎麼翻呢?「有一個時候」。有一個時候不是一時,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兩個字不能翻,怎麼翻也翻不出來。「一」的味道真,「一」是什麼?一心、一真。「一心」就突破了無量的時空。「一時」是「一心」的時候。我們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亂,那就是「一時」。一心不亂,所有時空都突破了,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同時都見到,這叫「一時」。「一時」也是一處!無量無邊的虛空法界是一處!一時一處,這是一真法界。「三世十方同時存在」,叫「一時」。古德有兩句話也講得很好,「法王啟運,嘉會之時。」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大眾聚集在一起聽經,就是這個時候,這叫「一時」。另外從感應道交來講也行,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決定不會有差誤。應機說法,這叫「一時」。
『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在這個大會當中的主講人,這一會是為我們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下面是處所,在哪裡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這是處所。這個處所有三個,「摩竭提國」指一個地區。「阿蘭若法」是世尊修學講道的場所。「摩竭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毒害」。從這個名義上來看,這個國家人非常善良,道德的水平很高,知書達禮,心地都清涼自在,文化水平高。「阿蘭若法」則是別舉說法的道場。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就是很安靜的處所。「阿」翻作「無」,「蘭若」翻作「喧鬧」。安靜到什麼程度?牛叫的聲音聽不到,稱為「阿蘭若」。市區太熱鬧了,修道就困難。所以佛帶學生去修心養性,一定在山林、水邊,一般人很少到的地方。佛教傳到中國亦復如是,道場都建在深山中,人跡罕至之處。
下面還有一個「法」字,法字很重要。「法」就是佛所證得的真理。為什麼在此地用「阿蘭若法」?它有聯起來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表示三界六道雜染不清淨,眾生迷惑、造業、受報,就好比噪音非常非常之多,非常非常的複雜。佛是證得極果之人,真正得到清淨自在,清淨自在就叫做「阿蘭若法」,這個意思多圓滿!所以這一句有事、有理,理事不二,理事一如,「法」的意思就很深廣了。這是佛辦道的一個地方,也就是佛教學的場所,佛教學的場所就叫做「阿蘭若法」。「阿蘭若法」這個場也很大,在「阿蘭若法」什麼地方?在「菩提場」。「菩提場」是佛講經之處。
「菩提」是梵語,意為覺悟。「菩提場」就是佛證大菩提的處所。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新加坡確實能符合「摩竭提國」的意思。這個地區人民守法、守規矩,國家、社會安定,生活富裕,人有智慧,所以《華嚴經》選在這個地方啟講,也不是沒有道理,確確實實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有許許多多菩薩護持正法,護念眾生。參與法會的大眾,在我看來都是傳法的菩薩。「居士林」外面有兩棵菩提樹,這個菩提樹大概不少年代了,我看底下的樹幹,一個人都抱不過來。這麼大的菩提樹很希有,所以我們細細想一想這一次學習的因緣,不能不承認是三寶加持,諸佛護念。
「菩提場」表法的意思,就是一切菩薩行;《華嚴》中講的修菩薩道,學菩薩行。這就說明菩提道是存心,是一個覺悟的心,菩薩行是覺悟的行為。六度萬行就是我們修行證道的道場。總表所說如所證,所證如所說。所以《華嚴經》每一段經文,每一會一開端,我們都看到,釋迦牟尼佛「不離菩提場」,譬如說「而升忉利天」;「不離菩提場,而升兜率天」,沒有離菩提場,離菩提場就錯了。不離菩提場而遍虛空法界,這不就是說明盡虛空、遍法界是一處,與「一時」相對。一時一處,一音而演究竟圓滿的法輪,味道多足!這個處所在《華嚴》中顯示得殊勝圓滿。
三、別明時分
始成正覺。
清涼大師在科判中把它判作「別明時分」。這是說初成佛的時候。「一時」究竟是哪個時候?是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初成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把他所證得的全盤說出,所以本經所宣講的是如來果地,真實圓滿無障礙的境界。我們凡夫聽不懂,不能接受,因此佛說完此經後,大龍菩薩把它收在龍宮,珍藏起來。為什麼?世間人不能接受。釋迦牟尼佛從菩提座起來,為五比丘講小法,講《阿含》;從做人講起,大家好接受。這是古來大德判世尊一代時教為五教、為四教之由來。華嚴家判「小、始、終、頓、圓」五教;天台判的是「藏、通、別、圓」四教。就好比現代學校教學,由淺而深,由小學、中學,而大學、研究所,逐漸逐漸向上提升。
「始成正覺」,「始」永遠是一個始,始不是始終之始。初成正覺這個「初」,也不是初後之初。古德對於這一句有三個說法,這三個說法有從事上說,有從理上講。「一約不壞前後相說」,與前面「一時」相應,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初,首七天說前面五會。第二七說後面三會,說後面的三會就是說到第八會,亦即第二七日說十地、等覺、妙覺,因為「第九一會乃在後時」。第九會是在祇樹給孤獨園,二七日是在菩提場。這個說法就是不壞前後。「二順論釋,九會皆在二七日後,二七非久,亦名始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