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经》出自南传佛典中小部经典的小诵经部分,含序文及十二偈颂,
循序渐进地教导在家众何为最吉祥,被奉为在家人修持遵循的宝典。
在家居士修持宝典:吉祥经
本文为明海法师《吉祥经讲记》摘要
明海法师,1968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净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多年来积极参与柏林禅寺的兴复及弘法工作。2000年于净慧上人座下得预临济宗第45代传承。
现在我们要学的《吉祥经》,其思想内容主要就是侧重在人天乘,当然后面也讲到出离讲到涅槃和八风不动心,但它的侧重点是在人天乘。若以今天的时代来看,人天乘的这一部分法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值得我们佛教徒重视和学习,并在生活里实践的。
一般社会上的人对佛教有误会,一提及佛教说到佛法,他们很容易想起出家啊避世啊,容易把佛法更多地定位在出世这个层面上。实际上佛法是很完整的,从做人、现世的幸福、人生的建设,到升天、出离、解脱,再到大乘菩萨行和无上佛道,它都很完备,一个也不缺。
事实上,出世法和大乘法也是建立在人天法的基础之上的,单以每一个修行的人来说,没有人天法的基础就是说做人的基础没打好,要修出世间法就会很难,有时候甚至还会有诸多的障碍。所以我们现在应该重视佛经里侧重人天乘法的这些经。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吉祥经》是在民国年间翻译的,作者叫李荣熙,他就是“心中心密法”的开创人大愚禅师在俗时的儿子,也曾经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到斯里兰卡留学的。他是一个学问很好、佛学造诣很深、信仰很坚定的一个大居士。这个《吉祥经》就是他从南传巴利文藏经里翻译出来的。
古代印度很多人探索和思考过这个问题:人生的幸福之路究竟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关于人生问题的回答,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中道。释迦牟尼佛的回答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人生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命运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改变,所以人生的幸福和吉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打开我们人生幸福宝库的钥匙就在我们手上。自己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人生的幸福和吉祥不是来自于某一个神灵、一个主宰的神或者天上的上帝,人生的幸福和吉祥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于我们怎样付出和现在怎样做。因此我们在学这个经文的时候,就要学习和体会释迦牟尼佛教导给我们的人生观是什么?怎样才算吉祥?不是说要我们在家里挂上某一个神秘的符或者有一个秘密的咒语教给我们,我们昼夜六时就吉祥了。而是关键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怎么寻求正确的信仰以及如何实践这个信仰。
下面我们看经文。“如是我闻”,说下面的内容、下面的经文、下面的教导是我亲自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我就是这样听到的。因为佛经的结集是很多阿罗汉在一起,由阿难尊者诵出来,大家一致通过,表示确实是这样佛陀确实这样讲过,你听到我们也听到了,没有错,所以“如是我闻”是表信。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陀园给孤独精舍”,舍卫国是佛陀时代中印度的一个王国,释迦牟尼佛很多佛经都是在这个国家讲的。所谓精舍就是僧团居住的地方。“祇陀园给孤独精舍”,有时候我们在《阿弥陀经》里面看到它被翻译成“给孤独园”,“给孤独园”是一个浓缩的翻译,展开就是祇陀园给孤独精舍。
“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一般其他的佛经前有一个六成就,也就是说佛陀在讲法以前要有时间、地点、听众和讲法的人,这个经呢有点特别,就是佛陀在夜深的时候,给一个天神讲的。
天神有时候叫天人或者天众。在近代的泰国有一个高僧叫阿加曼,据说他已证得了阿罗汉果,他大概是在五十年代初去世的。阿加曼有个传记叫《阿加曼尊者传》,里面也提到尊者曾跟那些天众有过对话,并描述那些天众非常讲礼貌,行为举止非常优雅,他们进出的时候都是排着队井井有条的,他们在听法以后或者见到他们欢喜的人便赞叹:“善哉”!经上没有具体描述这一位天神,只说他是“殊胜光明,遍照园中”,还说他“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这就是这一位天神的教养啊。
释迦牟尼佛是天人师,当他在娑婆世界应化的时候,不仅人类众生得益,天道众生同样也得益,于是那些跟释迦牟尼佛有缘的天众啊就在夜深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法。由此看来,这个来请法的天众是一个很有福报的天众哪。一般说,升到天道是不太有机会听闻到佛法的,因为第一很难遇到佛出世,第二天众容易耽着天乐。天上快乐的很,有点像现在的发达国家,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什么都有,很舒服。佛经上常“富贵学道难”,人的物质条件丰富了就容易满足,不懂得再寻求佛道了。但这一位天神显然跟释迦牟尼佛以前有甚深的因缘,所以他成了我们这个《吉祥经》的祈请者,下面佛陀讲这个经都是因为这个天神的请问,他一问佛陀一讲,我们现在就知道《吉祥经》了啊。
“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天众有一个特点是喜欢说偈子,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喜欢以音乐的腔调诗歌的语言赞叹对方。那么他来请问佛法向释迦牟尼佛发问便以一个偈子“白佛言”,下面是他问的:“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这一位天神不仅代表天众而且也代表人众来问,他说众天神和人道的众生都渴望得到利益,都在思索什么是幸福的人生,怎样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给人生带来幸福和吉祥。
这部经为什么要天神来请问呢?它的道理很深啊,诚如我前面说的,它所开显的是佛法中的人天乘法,就是说按照经上的教导去做最起码能获得人天乘的果报。
“世尊如是答言”,释迦牟尼佛回答说。
下面是释迦牟尼佛以偈诵来回答这个天神的请问,都是一些偈子,一共有十一个,最后一个是总结前面的,核心的则是前面的十个偈子。
第一个偈子“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这个偈子讲的是关于交朋友、选择朋友。佛教有句话叫“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
一个人的一生构成他人生、命运的要素,我概括了一下无外乎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身体,可以叫“器”,身体的素质、形貌,包括身体内在的气血能量运行的方式、质量;第二个就是精神方面,可以叫“识”,这是指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心量大小、思维方式、感情表达的方式,这都属于精神方面。第三个就是“缘”,就是缘分,就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跟大自然、社会和其他人的关系;缘就是关系、缘分。我想这三个方面差不多概括了一个人人生的主要内涵。
其中“缘”很重要。缘有很多,比如我们生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我们的家庭出身,这都是我们的缘。还有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亲戚朋友叫人缘,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这是地缘,在家的人找对象叫姻缘。
人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命运,人缘里很大一部分是朋友。这个偈子教导们不要跟愚痴的人接近,要跟有智慧和有道德的人接近。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蓬是一种容易弯的植物,麻则是直的,它生在麻中间,不用手扶也能长得很直。这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周围的人际关系无形之中会影响我们。与愚痴的人亲近,我们会染上愚痴的习气;与有智慧的人亲近,我们的智慧会增长;与有道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德行会增长。
这个心啊,就像一个手提电话一样,它可以接收别人的心态,也可以把自己的心态像电磁波一样向周围发射。所以人跟人之间,心态是互相辐射的,这个我们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得到。
除了心态辐射之外,人的气质也会互相感染,特别是讲话,在言谈之间这个气已经交换了,所谓“同呼吸共患难”,中国语言里很多话沉淀了这样的道理。除了心态和气质之外,人的行为方式也是会互相影响的,我们亲近什么样的人,互相之间也都会感染上那种行为方式。因此在人生的缘的这一部分,我们一定要注意取舍和选择,这个选择是要自己用心去观照,亲近善友和有智者有德者,然后远离愚痴的人,这样我们就能有好的人缘。有好的人缘我们的智慧就能增长,做事就能够成就。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偈子﹕“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第一个偈子讲的是人缘。第二个偈子讲的是地缘。
比如说当今的时代我们要修行佛法,最好的地方在哪里啊?我觉得最好的地方还是在中国。在中国有很多寺院,寺院里面的建筑、古塔以及成百上千的出家师父啊就是我们修行的增上缘,是熏修我们内心的道种灵苗的增上缘。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意思是说风水好风景好的地方是需要有德行的人住的,所谓福人居福地,有福德的人在有福的地方才可能住下来。前面我讲到居住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但是大家注意,这种影响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仍在人的德行。
所以佛法的观点是中道,它不否定地缘、环境的因缘的作用,但是它也不无限地夸大环境的决定作用。教是既尊重地理环境的这些规律性,也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就是人的智慧、道德和精神。
以今天的时代背景来说,你们各位很多都是在城里居住的,在城里住呢反正都是楼房,我看也没有什么风水不风水的,因为整个城市规划都是由国家统一来安排的。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人居住的地方还是应该远离工业区远离噪声污染的地方,空气要清新环境要优美,有绿化地带,在这种地方住能够心旷神怡,有益身心健康。另外,这个居住的适宜处还包括了我们要住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有危险不会发生其他的意外,当有坏人来侵犯的时候要能够有交通的方便、通讯的方便。
第三个偈子,“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这个偈子讲了三件事,内涵很丰富。
第一件事叫立业,就是说我们要成家立业、立身处世就要有一技之长,要有学问和技能。
“多闻”就是要上学学习。关于学习,以前我们的理解是学到某一个岁数后就可以就业,可以吃所学的那一点本钱了。现在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因为每一年每一天这个社会上的学问和知识都在膨胀爆炸啊,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国家现在提倡“人人学习,终身学习”,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学,而且要学到老终身地学啊。所以释迦牟尼佛“多闻工艺精”的这一条教导用在现在啊也还特别切合实际情况。
第二句“严持诸禁戒”讲的是持戒。
戒不仅对我们修行很重要,也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持戒是我们过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我们按戒律去生活,生活就会平静和喜悦,就会有安全感,就会自由自在。如果违背了戒律,内心就会有负担,良心上会有包袱,进而引起身心、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上的波动。
戒律,不仅不是来约束我们的,反倒是来解放我们给我们自由的,有了戒,我们才会有自由可言。另外,戒律还是我们不断训练和提高自己的一个老师。本来戒是无情的,但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和修行中不断地警戒和提醒我们,这就像一个老师时时跟着我们了。
第三个叫“言谈悦人心”,这是讲我们要修口业。
嘴巴很不好管的,比如说话吧,有意无意间哪就会犯很多错误造很多的口业。在五戒十善里关于口有四点要求:第一是不妄言,就是不讲假话不欺骗;第二是不两舌,两舌就是在双方之间制造矛盾,东家说西西家说东,由此引起纷争。第三是不恶口,不恶口就是不骂人;第四是不绮语,不绮语最低的要求是不说低级下流的话,严格的不绮语就是不说废话和没有意义的话。如果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做到语业清净,也就是口业清净。
细想想,我们平时生活里有没有这样骂过人哪?大家一定要从现在起变得谨慎,要把这张嘴管住。我注意到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在中国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也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这嘴边哪都有脏话。这说明人类啊对自己的生活总是不满足,总是在抱怨没有学会感恩啊,所以才有有这种种的脏话。我们学佛人应该警惕啊,不要随俗不要去学这些脏话。
除了脏话,生活里还有语言上的其它染污,仔细观察,它们也都有相应的果报啊。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喜欢给别人起绰号,那个人长得很胖,我们就叫他胖子,要知道这样是不行的,果报就是下一世啊你也会长得特别胖。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能随便给人起绰号,诸如什么胖子啦跛子啦,那都不得了呀,以后都有可能感得相应的恶报的,所以口业一定要清净。
下面我们看第四个和第五个偈子。第四个偈子是“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第五个偈子是“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前者讲的是要奉养父母亲爱护妻子,后者讲的是要帮助亲眷。
对在家人而言,这可是第一重要的修行哪,甚至比烧香、拜佛、到寺院来还要重要。
我想集中这两个偈子,给大家再说一说在家人的修行。我们在家人皈依三宝以后就是居士,受持五戒以后就是五戒居士,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修行落实在生活里。换句话说,生活里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我们的修行。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曾回答一个人的提问,这个人问六祖大师在家如何修行?六祖大师回答说,我有个颂叫无相颂。无相颂中有一句﹕“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火从哪里来?从木头里来;道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淤泥里可以长出红色的莲花。比喻什么呢?比喻“修行的道果是可以从我们世俗的的生活培养出来的”。
另一句﹕“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什么意思呢?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做好事帮助他人,要修道成道并不是说非要拿钱去布施。还有一句﹕“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菩提啊向心里去求。不要向外面去寻求那些玄妙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为什么叫“无相颂”呢?这一点我们要联系《金刚经》来理解。其实《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一切善法”,这就是讲行无相之善。这个无相之善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看不见的善”,不是这个意思。
以前我从哪个方面理解呢?我想无相善可能就是指心里没有执着了。其实,无相的善与般若相应的善就是在生活里,在脚下在你的身边。对各位居士来说,你们身边的众生是谁啊?就是自己的老头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小孩自己家里的亲戚啊。假如一个人连身边的亲人都没有照顾到,没有尽到职责加以爱护,却跑到外面去搞社会慈善去布施,跑到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就说,“你要钱吗?我给你钱吧。”这种善就是伪善。
行这种善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执着,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付出的很多。执着的善,有时是会背离善的出发点的。在佛法里有这样的话说,我们要是执着地去修善,是三世佛冤。从中我们就能理解,佛教的教化和外道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佛教教化的根本是以般若作指导,以般若作指导去广行众善。广行众善恰恰就是应从脚下从身边在生活中去做,凡是生活里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家庭里的父母、妻子、亲戚,我们首先要从物质上帮助他们,其次是从精神上思想上帮助他们,然后再由小到大由己推人把范围拓展开来。这个推广呢也是随顺因缘,不是人为的刻意的强加的。
所以无相的善就是《吉祥经》偈子里讲的“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帮助众亲眷”,要先从这里做起。各位在家的居士,你们先在这里体会观察一下自己的心。
这两个偈子还讲到“从业要无害”,“从业”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家立业,找工作做事业,要做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工作,佛教里称这个为“正命”,意思是以正确的方式维持生计。
偈子里所讲的“无害”应该说就是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职业,但如果以佛教来看许多这样的职业其实是不如法的,不利于我们的修行和解脱的。对各位在家居士来说,要从业无害,我觉得可以以五戒的精神来衡量:
第一是不杀生,凡是与杀生有关的职业不要做,已经做了的要想办法转,想办法调整。
第二是不偷盗,当然这不必多说了,不过现在做生意的有时会偷税漏税,这也算是偷盗啊,我们佛教徒在社会上一定不要偷税漏税,因为那是偷国家的钱啊,偷国家的钱的果报是什么呢?我想啊可能就是到了某个时候国家抄我们的家呀等等。记住千万不要偷国家的钱,不要偷税漏税。
第三不邪淫,我们在家居士从业一定不能做像桑那洗浴中心那样的隐藏有色情服务的行业,如果做了马上停下来改行,这对自己有好处。因为假如我们所做的职业所从事的行业有色情服务,诱导别人犯错误,这对自己的损害是非常之大的。不仅仅是损害自己,也损害自己的后代子孙啊。所以佛教徒对这些职业一定要远离。
第四个就是妄语,我想与妄语有关的职业最可能的就是做中介所。中介工作很容易打妄语。基督教的教义里讲到有几种人不能上天堂,其中一种人就是做中介的。在佛教里怎么说呢?说做中介的一般避免不了妄语的成分。打比方说吧,你做房子中介把东家的房子给西家,就不能让两家直接见面,因为有些情况不想让对方知道,这自然就避免不了打妄语了。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真的要从事中介工作,记住也一定不要打妄语要说诚实语。
第五个是不饮酒,这个职业包括的就比较多了,比如卖酒,在《梵网经》里就讲“菩萨不能沽酒”,意思是不能专卖酒,因为专卖酒会使很多众生受到损害,因而自己也受到损害,所以菩萨戒把沽酒戒放在前面而把不饮酒戒放在后面。你看专卖酒的罪过比自己喝还要来得重,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喝只是自己的事,很多人喝那就影响大了,你想象不出这个人把这瓶酒拿回去喝了后会做出什么事来。大家一定以五戒的精神去考虑从业,特别是各位年轻的居士,你们可选择的空间很多,一定要以五戒的精神好好想想,再确定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方向。
我们看第六个偈子,“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这里说的邪行就是违背戒律生活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的时代,生活中突破戒律的约束、出现邪行的机会,比古代要多且方便,因为现今通讯比过去方便得多,个人获取信息比以前也方便得多,交通上也更方便。科学技术是个两面刀,可能给我们造福——给生活提供种种的方便,也可能造祸——给社会带来动荡、给人类带来不安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麻烦,科学技术它有两方面的作用。
如“洗浴中心、迪厅…”等,都是诱导我们越轨的地方。其实要以佛教来看,这些地方正是魔鬼喜欢去的地方。比如《地藏经》里说有这个鬼那个鬼,诸如吸精气鬼、夺命鬼、耗财鬼,这些鬼在哪里呀?就在刚才我说的那些地方。我们人在那些场合精神处于放逸状态,魂不守舍,于是在那些地方这些鬼就大展身手了。
比如说,有些人染上毒品就是太自信了,他说﹕“我就不信这东西有这么大的诱惑力、这么容易让人上瘾?”他不知道那个是绝不能碰的,只要一碰就是踏上了不归路有去无回的,家产会耗掉身体会耗掉,最后把他整个人格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也瓦解掉。据说,吸了毒品的人毒瘾发作的时候什么事都可以做,他可能出卖他最亲密的亲人来满足他的毒瘾,他也可以把一切都出卖,所以这就是夺命鬼王夺掉我们身家性命的。
偈子里讲到不要饮酒,这一条是我们在家居士五戒中的最后一戒。在戒律里不饮酒属于制戒又属于遮戒,遮戒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违犯了它会使我们违犯更严重的,诸如杀生、偷盗、邪淫这些信戒。酒精麻醉我们的神经使我们正常的人格受到损害,你看喝醉了酒的人哪都神志不清,人格尊严没有了,那个状态呀是介于人和非人之间的。酒精伤害理智以后,人会丑态百出会放逸和越轨。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这故事很有名的。说有一个受了不饮酒戒的在家居士,有一天口渴了,渴了以后抓起一碗东西就喝,其实他不知道那是酒,喝下去以后就醉了,正在醉眼惺忪迷迷糊糊的时候,隔壁邻居有一只鸡跑到屋里来了,他一不做二不休就把那只鸡抓住杀了,做了碗汤正在那儿吃着呢,隔壁邻居的太太进来找鸡,这个居士喝醉了酒啊,一见到邻居的这位太太就心生淫欲之心把对方强暴了。后来邻居的人就把他抓起来送到官府,官府的人审问他,他不承认杀了鸡也不承认做了坏事,所以在饮酒之后他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条戒一下都犯了。由此可见,喝酒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啊,从这个漏洞里你其他戒的功德都会漏失掉。
在《善生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讲到饮酒的过失有六种:第一种,人喝了酒以后会失财,失去财物。喝了酒的人不知道保护自己的财产。第二个过失,饮酒容易导致生病伤害人的健康。第三是“斗诤”,喝了酒以后人跟人之间会发生矛盾,斗争。第四“恶名流布”,经常喝酒的人丑态百出,所以他的名声会很不好。第五“恚怒暴生”,喝了酒以后容易发脾气,情绪失控。第六“智慧日损”,智慧会一天天损减。为什么?因为他的中枢神经受到酒精的伤害,慢慢地他大脑敏捷的判断力也会受损,如此下去智慧自然也就受损了。
按照戒律里不饮酒的精神来说,上瘾的食物及东西都是不能沾的,所以不仅仅是酒,能上瘾的烟和毒品也是不能用的。关于这一点,一行禅师将解释更进一步扩展了,他说酒烟麻醉品只是让我们上瘾的物质的东西,但精神上呢同样也有令我们上瘾的东西。我们通常认为是正常的一些娱乐方式,很多时候却是自己找的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方法。
比如有的人烦了就去看电影,或者是看电视,或者到网吧上网打游戏机,或者是看黄色录像和书籍,所有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属于上瘾的精神食品。上瘾的精神食品和上瘾的物质食品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会伤害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人格的独立性受到损害。一个佛教徒假如深入领会了释迦牟尼佛这些戒律的精神,就会知道面对滚滚红尘和世间的五欲八法该如何抉择。
“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中国古人常说“富润身、德润物”,意思是说一个人有财富会使他的身体和生活得到滋润,一个人有道德会影响周围的人。所以说德性其实是一种看不见的财物和资源,不仅对我们今生今世来说是资源,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个偈子,“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即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前面讲的主要是世俗的生活,从这个偈子开始讲到信仰生活,讲到出世间法和要即时闻教法。
意思是说人生除了吃饭穿衣所谓世间的功业之外,还要有更高的追求还要有信仰层面的追求,所以叫“即时闻教法”。我们看到有人生在佛教家庭从小就开始学佛,有的居士呢则是年纪很大才学佛。是不是岁数大了就不“即时”了呢?岁数大也“即时”,一念精进心能够越过三大阿僧祇劫啊。岁数大的人只要有精进心,可能比年轻人学佛来得更有力量。
这个偈子还讲到我们要培养的几个美德,一共是四个即“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
佛教为什么有烧香和礼拜呀?它们的作用就是培养恭敬心。佛教里的很多仪轨很多信仰的形式也是一种熏染我们身心、陶冶情操和培养恭敬心的善巧方便,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你们看烧香拜佛的人与不烧香不拜佛的人气质上总是不太一样吧,前者总带那么一点恭敬和谦让,绝没有所谓的粗野之相。这是因为当我们把身体伏下去把头磕下去的时候,心自然也就变得柔和了,所以礼拜有调服我们傲慢心的作用。当然,礼拜本身也是我们内心有恭敬的表现,而当我们内心带着恭敬去礼佛时,这个恭敬心也会因我们的礼拜而越来越强越来越大,因此礼佛拜佛和烧香反过来也使我们内心的恭敬谦卑得到了强化,这就是佛法讲的熏习。种子起现行,现行反过来熏习种子,内心恭敬的种子变成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使恭敬心谦让心的种子得到强化,这就是修行的过程,这种训练恰恰是现代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缺乏的。当然现在的学校也开始注意这种情操教育了,比如说通过升国旗奏国歌等来培养集体意识以及崇高的心态,但比较起佛法的恭敬心来说还是浅了点。恭敬心是我们得到佛法利益的关键,有恭敬心就能得到利益,所谓“欲知佛法利益,当从恭敬中来”,这是第一个德。
谦让,古人讲在是非名利面前人向前我就向后,大家都去争一样东西的时候我就往后退一步。因为人人都喜欢的东西,你往前冲拿到它也未必是幸福。
第三个叫“知足感恩”,这两个是相关联的,知足的生活态度是要我们学会在生活里不断地发现我们拥有的财富,拥有自己已有的财富。我们经常会想我们没有什么,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汽车,我们老是在想没有什么,然后因为这种想法不断地向外追求想填补上那个缺口,结果那个缺口却永远填不满。因为它是一个贪心的深渊,在这个深渊里什么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佛教把这个称为“饿鬼”。佛教里讲的饿鬼肚子很大喉咙很细,意思是肚子需求量很大但是喉咙细,往里边放东西来不及,这就是饿鬼。饿鬼身体的这种形象其实表达了我们的贪心和不满足的心态。当贪欲和不满足成为我们生命的主流时,我们死了以后就有可能变成肚子大喉咙细的那种状态,而且喝水的时候水变成浓血永远处在饥渴状态。
其实一个人拥有多少并不重要,有什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足。如果我们对拥有的不知足那就可怕了,那是最大的贫穷,有句有名的格言是“最大的贫穷是不知足,最大的富有是知足”,所以说知足常乐。知足的人善于发现我拥有什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