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釋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話:
如同我所聽到的,這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和一大群的比丘眾人,共一千兩百五十人。
過了一會兒,到了世尊吃飯的時間了,世尊穿起衣服,拿著缽,
進入了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裡面逐一的乞討,乞討完之後,回到原本的地方。
吃完飯之後,把衣服和缽收起來,洗好腳,把坐墊鋪一鋪,坐在坐墊上面!!
譯者心得:
從這段敘述可以知道,佛也是一個很平凡的人,要吃飯,穿衣,
走路,行乞,洗腳,沒有什麼特異功能或其他奇特的地方!!
********************************************************
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白話:
這時長老須菩提,在一大群人當中,從他的座位站了起來,露出了右肩,右膝著地,
合起手掌,很恭敬的跟佛說:
稀有的世尊,如來善於教導每一位菩薩,善於叮囑每一位菩薩,
世尊,善男子和善女人,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怎麼做??
應該要如何降伏這個慈悲心??
譯者心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慈悲心因為慈悲心就是菩薩心,所以用無上正等正覺來尊稱祂
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發了慈悲心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還要降伏慈悲心呢??
因為,執著在慈悲心裏也是一種苦難!!
例如,我們知道了一場災難,有很多人都變成了難民!!
我們發了慈悲心,我們很想要那些難民能脫離苦難!!
但是很抱歉,要不到,當然,也會痛苦!!
例如,我們看到了一個乞丐,我們發了慈悲心,覺得她很可憐!!
我們給她十塊錢,希望她可以過的好一點!!
但是,如果我們執著在慈悲心裏,一天到晚在擔心這個乞丐!!
這個擔心,就會變成我們的煩惱!!
所以須菩提會問佛,應該要怎麼去降伏慈悲心??
降伏,是將其變的更好的意思,不是將其消滅或綑綁的意思!!
有很多人將降伏其心解釋成降伏自己的妄心
本人並不這麼認為,因為,發了慈悲心之後
除了執著在自己慈悲的感受裡之外,不可能還有其他的心念
我們仔細的感受自己
我們對一個乞丐發了慈悲心之後,還有可能同時產生貪念,想偷他碗裡的錢嗎??
我們對一個乞丐發了慈悲心之後,還有可能同時產生嗔念,怪罪他妨礙交通嗎??
我們對一個乞丐發了慈悲心之後,還有可能同時產生懷疑,認為他是假的嗎??
發現了嗎??
發了慈悲心之後,五毒就不存在了
慈悲心的本身,本來就沒有貪嗔痴慢疑,有什麼妄心好降伏的??
除非在你的心裡隱藏著人性本惡,或者是眾生皆愚痴的這種負面信念
你才會認為人類必須無時無刻的去降伏自己的貪嗔痴慢疑
然後,你很努力的去學習這些降伏妄心的方法,實在是很辛苦
然而,本人認為,讓自己發一個正確的慈悲心就好了,何必那麼辛苦??
之所以會因為自己的貪念而去傷害別人,那是因為自己對別人沒有發慈悲心
之所以會因為自己的嗔念而去責怪別人,那也是因為自己對別人沒有發慈悲心
之所以會因為自己的癡情而去傷害自己,那也是因為自己對自己不慈悲
發現了嗎??
我們只要對萬事萬物發一個正確的慈悲心,五毒自然會消失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實際上,沒有什麼妄心好降伏的
如果你能在當下發一個慈悲心,那麼,當下的你就是菩薩
從現在開始,佛會用菩薩來稱呼你
我們在看經文,就如同我們在聽演講一樣
不必刻意的去鑽研一字一句的用法和精確的解釋
如何去體會演說者的情感和心境才是最重要的
有沒有發現到,須菩提問的是善男子和善女人應該要怎麼做??
我們正在看經文的人,就是善男子和善女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慈悲心!!
而須菩提正在幫我們請教佛,我們應該要怎麼做??
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做??
****************************************************
經文: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白話:
佛說:善阿!!善阿!!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
如來善於教導每一位菩薩,善於叮囑每一位菩薩,
你現在仔細的聽,我來告訴你,
善男子和善女人發了慈悲心之後,
應該要這樣做,應該要這樣降伏慈悲心!!
須菩提說:是的,世尊,很願意很高興的想要聽你說!!
**************************************************
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
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
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白話:
佛告訴須菩提:各位菩薩及摩訶薩,應該要這樣子的來降伏慈悲心!!
所有一切的眾生,我都要令他進入極樂世界,從此不再輪迴!!
就像這樣的滅渡了無數的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得到滅渡!!
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一個菩薩着了相,有分別心,就不是菩薩!!
譯者心得:
發現了嗎??
上一段經文裡,佛說他要來教導善男子和善女人應該要怎麼做
但是從這段經文開始,佛將發了慈悲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稱呼為諸菩薩摩訶薩當然了,諸菩薩摩訶薩,這是佛對我們的尊稱
我們的心裡很清楚,我們還沒有到達菩薩的境界
但是我們知道,佛用這樣的心境來看我們,我們也應當用這樣的心境來看別人
我們如果看到有人發了慈悲心,在行善,在那個當下,我們也可以稱呼他是菩薩
別人的善行是真是假,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是否也發了慈悲心,自己的心裡是否有真實的慈悲的感受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
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這一段話,我們不要去鑽牛角尖,反正是眾生就對了!!
有生命,就有靈魂,所有的靈魂都叫做眾生!!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四句話,就是金剛經的精髓,這就是一個正確的慈悲心!!
金剛經接下來的很多說法,都是在解釋這一個慈悲心而已!!
慈悲心裡有一個執著,這個執著會引起我們的悲傷和煩惱
所以,發慈悲心的時候要有這樣的心態
那就是,所有的眾生全都被我滅度成佛,不再有苦難
然而,即使滅渡了所有的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被我滅度
因為他們本來就會成佛
仔細的感受一下,如果你發了慈悲心之後有一個這樣的心態
那麼你的慈悲是不是就比較不會再去執著,比較不會再有悲傷和煩惱
如果你還體會不到,那麼,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真心的祝福
祝福所有的眾生全部脫離苦難,全部都成佛
用你誠心的祝福來釋放自己的悲傷和煩惱,這樣的心境你能體會了嗎??
有很多人會執著在慈悲心裡,認為自己應該去渡很多很多的眾生
這種心態就是基於有眾生可以渡
這就是著了眾生相,所以才會認為渡眾生是真實的事情
其實,不必我們去滅度,眾生本來就會成佛
我們之所以會發了一個滅度眾生的心願,那是因為自己的慈悲心引起的
所以,滅度眾生只是成全自己的慈悲心而已
實際上,沒有任何眾生被自己滅度
還有,如果渡眾生是有福德的,那麼我們的心裡是不能想要那個福德的!!
因為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被我們渡化!!
做善事,只是因為我們想要去做而已!!
我們並不是想要什麼福德!!
如果我們因為想要福德而刻意的去做善事,那就沒有福德啦!!
因為那不是真正的慈悲,那是有需求的慈悲!!
真正的慈悲,只是想要付出而已,並不需要獲得什麼!!
就如同,妳疼愛妳的貓咪,
但是你從來也沒有想過,妳疼愛她之後會得到些什麼!!
只是很簡單的,妳想要疼愛她而已!!
就如同,你扶一個老太婆過馬路,那只是你想要去做的而已,
你並不需要得到些什麼!!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感覺,我想,大家應該認同吧!!
以上教的,就是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有的心態!!
接下來要教的,就是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怎麼做!!
***************************************************
經文: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白話:
還有,須菩提,菩薩在佈施的時候,是沒有固定的做法的,
不會固定在色,聲,香,味,觸,法,裡的某一項
譯者心得:
我覺得"住"這個字是整篇經文裡最難翻譯的字眼
我們必須先對它有一個正確的感受
你才不會覺得,怎麼一下子翻譯成這樣,一下子翻譯成那樣
以我們的身體來說,我們住在一間房子裡,等於是在使用這間房子
也等於身體受到這間房子的保護,同時,身體的行動範圍也受到房子的限制
所以,"住"有"使用"的意思,同時也有"被限制"的意思
以心靈層面來說,我將"住"解釋成如下:
在某個感受裡,使用這個感受
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身上對外境的每一個感受!!
所以我將"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翻譯成
不會固定在色,聲,香,味,觸,法,裡的某一項
也就是說,我們有什麼,就佈施什麼,
遇到別人需要什麼,就給什麼
別人需要安慰,我們就給他安慰
別人需要推車,我們就幫他推車
小狗狗餓了,我們就給她東西吃
一個正確的佈施,就是對眾生都沒有分別心的去給予!!
很簡單的付出,完全沒有其他的意念!!
金剛經,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去發一個正確的慈悲心!!
如何把這個慈悲心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而已!!
不是什麼很高深的佛法,也不是那種讓一般人體會不到的境界!!
我所翻譯的經文,都是很實在的言語,會讓你自己去驗證是否真實!!
你不需要去了解什麼典故,也不用去專研文字上的道理!!
你只要用心去體會就可以了!!
************************************************************
經文: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釋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釋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白話:
須菩提,菩薩應該這樣子的來佈施,不執著在相裡!!
怎麼說呢?如果菩薩的佈施不執著在相裡,
那麼福德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東方虛空,你可以想像嗎?
須菩提說:無法想像阿,世尊!!
須菩提,西南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以想像嗎?
須菩提說:無法想像阿,世尊!!
須菩提,菩薩的佈施沒有執著在相裡,福德也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須菩提,菩薩就應該像所教的這樣來做!!
譯者心得:
這段話的問答,就是在說明,虛空這種現象,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如果菩薩的佈施不執著在相裡,那麼福德也是腦袋所無法想像的!!
相由心生,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相!!
例如:有一個作惡多端的人,因為我們的心裡很討厭他!!
所以,我們眼裡所看到的他,就是壞人!!
在菩薩的慈悲心裏,是不會執著在相裡的,
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會成佛!!
壞人也是眾生之ㄧ,
菩薩的佈施,不會因為他做過壞事,就不佈施給他!!
因為,在菩薩的慈悲裏,是沒有分別心的!!
所以說,菩薩的佈施應不住於相!!
耶穌說:當別人打你左臉的時候,你把右臉也給他打!!
但是,在我們的心裡,打你左臉的,就是你的敵人,
你會想報復,你會想打回來!!
你如何能像耶穌一樣的,被打了,還是沒有分別心,
還是一樣的對別人慈悲??
耶穌也看過金剛經嗎??
其實,相同的慈悲心,就會產生相類似的說法!!
只是使用的言語和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釋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用"身相"來看見如來嗎??
須菩提說:不能阿!!不能夠用身相來看見如來阿!!
怎麼說呢??如來所說的"身相",就不是"身相"!!
佛告訴須菩提,凡是所有的相,都是虛假的!!
如果看見所有的相都不是相的時候,就看見如來了!!
譯者心得: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剛才佛跟須菩提講說,不住於相!!
現在就是用另外一個例子,來解釋不住於相的狀況!!
意思就是說,我們看到了如來佛的身體,並不是看到了如來佛!!
後面的經文還會提到,有一個人叫做轉輪聖王
這個人有如來身相裡的32種特徵,但是這個人不是如來佛
所以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我們一定會用一個人外表的相貌來認識他,但是這個人外表的相貌並不代表他
他在他媽媽的眼裡是兒子,在他女兒的眼裡是爸爸
發現了嗎??
同樣的外表相貌,用不一樣的心去看他,就會得到不一樣的感受
這樣的感受,其實是從我們的內心發射出去,然後又反射回來的
所以,當我們在講一個人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傳達自己對這個人的感受
因為如果沒有提到外貌,別人就很難用一個固定的模樣去辯識他
然而,我們的意念想表達的是對這個人的感受,不是在講這個人的模樣
所以說,如來所說身相,既非身相
這段話的意思,同時也是在說明!!
所有的眾生我們都希望令他進入無餘涅盤!!
也就是說,在慈悲心裏,每一個眾生都是佛!!
所以,我們眼睛裡說所看到的眾生相,其實都是虛假的!!
實際上,每一個眾生都會成佛,只是還沒成佛而已!!
就如同一個小孩還沒長成大人,我們不能說小孩子就不是人!!
就如同,我們眼裡的壞人!!
壞人也是眾生之ㄧ,如果我們沒有分別心,對壞人仍然有慈悲心!!
我們同樣的希望這個人可以離苦得樂,那我們就不會看到壞人!!
那時候,我們就看到佛了!!
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白話:
須菩提很坦白的跟佛說:
世尊,如果還有眾生,聽到了你所說的這些話,他會相信嗎??
佛告訴須菩提:
不要這樣說,如來消失後。再過500年!!
有持戒修福的人,在這些話裡面,能夠生出信心,
以這些話作為真實的!!
聽到了這些章句,而到達一個念頭產生清靜的人!!
應當知道,那個是人,已經不是少數的佛所種的善根!!
已經是無量千千萬萬的佛所種的各種善根!!
須菩提,如來洞悉知到,洞悉見到,是每一種眾生,
得到如此無量的福德!!
譯者心得:
從這一段話裡,我們感受到須菩提的慈悲!!
他擔心,其他國家的人或後世的人,聽不懂金剛經!!
因為每一個國家的語言不一樣,每一個年代的語言也會有差異!!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但是,很明顯的,須菩提執著在金剛經的法相裡!!
他的心裡一定認為,佛現在所說的真理,
可能只有他們這一群有福氣的人能徹底了解!!
這部經典流傳下來,下一代的人能懂嗎??其他國家的人能懂嗎??
慈悲心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情感,不是懂事之後才學來的
如果你仔細的觀察一個三歲小孩,你會發現
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充滿喜悅,他天生就是熱愛著每一個生命
如果你在他面前受了傷或傷心難過了
他一定會很想疼愛你,雖然他還不會用言語來表達
但是,你一定會感覺到他的真心
如果他看到了一隻小狗
你對他說:我們把這隻狗狗殺來吃好不好??
他一定會對你說:不要
如果我們還記得自己的小時候
是不是都曾經很希望可以有一隻寵物來讓自己疼愛??
然而,我們長大了,學習了很多是非對錯的道理
甚至連慈悲心,我們都誤以為必須去學習才會有
所以,有很多的大道理在教我們,要行善,要關懷別人,不要殺生...等等
我們真的需要被這些大道理教導嗎??
或者是,拋開所有是非對錯的大道理,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原原本本的自己
所以,佛也給他做了一個很徹底的比喻:
如來消失後,再過五百年!!
如來怎麼可能會消失??
如來一直都和每一個佛教徒的慈悲相對應著,怎麼可能會消失??
就如同跟一個基督徒說:主消失了!!
他一定會滿頭霧水!!
如來,其實就是我們的慈悲心,沒有去,也沒有來,所以叫"如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當時的情況下,說出來的這句話是什麼感覺!!
如來消失了,也就是所有人的慈悲都消失了!!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個世界只剩下搶奪和殺戮,何其的恐怖和悲慘!!
然後,眾生在這種痛苦的世界裡,輪迴了500年!!
如果在那個時候,有一個持戒修福的人,
他聽到了金剛經,他還會不相信嗎??
一個遭遇過極大苦難的人,其實,不需要別人點化,
他自己就會覺悟,自己會變成菩薩!!
如來也知道,他們會得到無量的福德!!
經文: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白話:
為什麼呢?這些眾生,不會再有分別心,也不會執著在法相裡!!
為什麼呢?這些眾生,如果用心來取相,就是著了心相!!
如果用法來取相,就是著了法相!!
所以,不應該取法,不應該取非法!!
就是這個意義,所以如來常說:你們大家阿,知道我在說法,
就好比一個在划船的人一樣!!
划到哪裡就是哪裡,划過的地方不留痕跡!!
正確的法都應該將他捨棄,更何況是不正確的法!!
譯者心得: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來得到慈悲嗎??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說:如同我所了解佛所說的意思,沒有固定的方法,
只是慈悲!!如來也沒有固定的法可說!!
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法,全都不可取,不可說,不正確的方法,
不是不正確的方法!!
所以說呢,一切的聖賢,都是以"無"作為方法,而有所差別!!
譯者心得:
須菩提的悟性很高,他馬上知道佛所說的意思
只有慈悲心是不變的,然而"法"是隨人或隨境而轉的
即使是如來佛,也沒有固定的法可說
但是,須菩提只答對了一半
以後的經文裡,佛會讓須菩提了解,就連慈悲心也是與生俱來的
本來就存在的,並不是學了佛法之後才會有慈悲心
現在,我們先來看看佛對須菩提的答覆有什麼補充說明
又為什麼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
這個意思就是說,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人,和方法無關!!
心裡有義理,不必方法,就會產生一個講義氣的人!!
心裡有慈悲,不必方法,就會產生一個慈悲的人!!
如果說有方法可循的話,那麼大家不管是用什麼心,
都使用同一個方法,就會變成一樣的嗎??
絕對不是這樣的,同樣的方法,用不一樣的心去做,
就會得到不一樣的自己!!
"法"是可以模仿,可以背誦的,但,只有"心"才是最真實的!!
所以說呢,一切的聖賢,都是以"無"作為方法,而有所差別!!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釋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有一個人,把滿滿三千個大千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
那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阿,世尊!!
為什麼??是福德,就不是福德的本性,所以如來會說有很多的福德!!
如果有人,了解了金剛經,並且用那四句話,講給別人聽,
他的福德勝過布施的福德!!
為什麼??須菩提,一切所有的佛,還有所有的慈悲心法,
都是從金剛經裡衍生出來的!!
須菩提,所謂的佛法阿,就不是佛法!!
譯者心得:
什麼是福德??
什麼是福德性??
身體健康,很開心,是福德!!
兒女孝順,很開心,是福德!!
財源滾滾,很開心,是福德!!
等等,很多啦!!
這些讓我們很開心的條件,我們把它稱作福德!!
福德性,就是"很開心"!!
所以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如果我們有滿滿三千個大千世界的財寶,然後把它拿來佈施!!
那開不開心阿??
這是廢話,當然很開心嘍!!
所以如來會說,佈施了之後會有很多的福德!!
所有一切的佛法,都是從這一個慈悲心裏生出來的!!
其實,只要有慈悲心,不管做什麼事都是佛法!!
因為如來說:佈施了之後就會有很多的福德!!
所以大家在布施的時候會很開心阿!!
搞不好,搶著去佈施啊!!
所以說,非法,非非法,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只是出自於慈悲,只是為了要引導出眾生的慈悲!!
面對什麼樣的眾生,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法,如此而已!!
但只要是言語,就是一種道理,
我們了解了道理,才能帶給內心解脫和喜樂!!
但真正真實的得道,並不是了解了一個道理,
而是得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喜悅!!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須陀洹"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須陀洹的結果嗎??
須菩提說:沒有阿!!世尊!!
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而沒有進入,
沒有進入身上的感官裡,是名字叫"須陀洹"!!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斯陀含"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斯陀含的結果嗎??
須菩提說:沒有阿!!世尊!!
為什麼呢??
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而實際上沒有往來,是名字叫"斯陀含"!!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阿那含"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阿那含的結果嗎??
須菩提說:沒有阿!!世尊!!
為什麼呢??
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而實際上沒有不來,是名字叫"阿那含"!!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阿羅漢"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阿羅漢道嗎??
須菩提說:沒有阿!!世尊!!
為什麼呢??實際上沒有方法,叫做阿羅漢!!
須菩提說:
世尊,如果唸了阿羅漢,我得到了阿羅漢道,
就是著了相,起了分別心!!
世尊,佛說我得到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
是第一個離開阿羅漢道。
世尊,我不會這樣子唸,我是離開了阿羅漢道!!
世尊,我如果這樣子唸,我得到阿羅漢道,
世尊就不會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因為須菩提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做,所以須菩提被叫做"樂阿蘭那行"。
譯者心得:
從這一段對答,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佛號,只是一個佛的名稱,一個佛號只是代表了一個意思,
並不是唸了佛號就會得到佛!!
須菩提很慈悲,相信大家都感覺得到!!
但是須菩提不會用唸佛號來成佛!!
須菩提認為,想要用唸佛號來成佛的那個人,已經著了相,
對眾生起了分別心!!
如果我們為了得到佛,而去唸佛號,那是自己身上的貪念,
純粹是為自己好而已!!
而一個真正的慈悲,並不是想得到什麼,只是想付出些什麼而已!!
當我們的身上有貪念的時候,何來的慈悲??
從須菩提問說:釋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一直到現在,世尊所說的,都是在破除須菩提對佛法的執著!!
世尊的感受力很強的,從須菩提一句很簡單的問句,
就看出了須菩提心中的執著!!
也以須菩提本身對念佛號的不執著為例,
來破除須菩提對金剛經的法相!!
************************************************************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
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白話:
佛告訴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來以前在燃燈佛那裡,有得到什麼法嗎??
須菩提說:沒有阿,世尊!!
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實際上沒有得到什麼法!!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菩薩有沒有把佛土弄得很莊嚴阿??
須菩提說:沒有阿,世尊!!
為什麼呢??把佛土弄得很莊嚴的,就不是莊嚴,是叫做莊嚴而已!!
所以說須菩提,各位菩薩及摩訶薩,應該要這樣子的來生清淨心!!
不要從身體的感受來生心,應該要不理會那些感受來生心!!
須菩提,比如有一個人,身體就像須彌山那麼大,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身體大不大阿??
須菩提說:好大阿,世尊!!
為什麼呢??佛說那不是身體,只是把它叫做很大的身体!!
譯者心得:
找回了自己的慈悲心之後,所有的法都是空的!!
即使是如來佛,也沒有得到什麼佛法!!
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身上的感受!!
我們一直執著在身上的感受裡,或執著在道理之中,心就會不清淨!!
如果我們不斷的執著在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或想到的,
心就會跟著起變化!!那慈悲心就不見了!!
例如:有人打你,你很在意那個痛,你還會對對方慈悲嗎??
例如:有人罵你,你很在意那句傷害你的話,你還會對對方慈悲嗎??
例如:你覺得有一個人很不講道理,你就已經討厭他了,
你還會對對方慈悲嗎??
所以說,一個慈悲的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相由心生!!
所以說,把佛土弄得很莊嚴,只是看起來很莊嚴而已,那不是莊嚴!!
對佛有莊嚴的心,不管佛土如何,佛都很莊嚴!!
所以,世尊對須菩提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
有一個人的身體就像須彌山那麼大,真的好大阿!!
但,那只是我們的想像而已,那並不是真正的身體,
只是把它叫做很大的身體而已!!
佛法就是如此,佛只在乎你心裡的感受,並不在乎有沒有道理!!
就如同,"三千個大千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這哪有道理??
這種事根本不可能發生!!
但是,你能很清楚的感受到那種喜悅!!
說法,就是針對每個人內心裡的感受,讓內心喜樂和平靜,
而不是執著在身外的是非對錯裡!!
************************************************************
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
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白話:
須菩提,如果恆河裡的砂,都變成了一條恆河,那麼所有恆河的砂,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阿!!世尊!!恆河都多到數不清了,更何況是他的砂阿!!
須菩提,我現在老實的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
用所有的恆河沙數乘以三千個大千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
得到的福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阿!!世尊!!
佛告訴須菩提,如果善男子或善女人在金剛經裡,
一直到了解那四句話!!
講給別人聽,那他的福德勝過佈施那麼多財寶的福德!!
譯者心得: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那四句話: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我們有了這個慈悲心,我們對眾生沒有了分別心!!
這個慈悲心,消除了我們心中所有的怨恨!!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了解了所有的佛法是什麼!!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和佛之間的距離更親近!!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消除了宗教和宗教之間的隔閡!!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縮短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能夠去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
如果我們能讓別人也發了一個那麼大的慈悲心,開不開心阿??
我們還需要什麼福報嗎??
就算是沒有福報也無所謂了吧!!
************************************************************
經文: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
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話:
還有,須菩提,這部經說到這裡,一直到那四句話!!
應當知道,一切世上的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如同佛的塔廟!!
何況有人能夠完全的了解,實行和朗讀!!
須菩提,應當知道那是人,成就了最上乘第一希有之法!!
只要是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
要把自己像弟子一樣的去尊重祂!!
*********************************************************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白話:
過了一會兒,須菩提對佛說:世尊,要把這部經叫做什麼名字阿??
我們應該如何去奉持祂阿??
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字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
你應當像這部經的名字一樣的奉持祂!!
所以呢!!須菩提,佛說的般若波羅蜜,就不是般若波羅蜜,
是名字叫做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說:世尊,如來沒有說什麼!!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三千個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塵,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阿!!世尊!!
須菩提,所有的微塵,如來說那不是微塵,是他的名字叫做微塵!!
如來說的世界,不是世界,是他的名字叫做世界!!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用32種如來的表徵來看如來嗎??
須菩提說:不行阿!!世尊!!不可以用32種如來的表徵來看如來!!
為什麼呢??如來說三十二相,就不是相,是名字叫做三十二相。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
用恆河的沙一樣多的身命來做布施,如果還有人在這部經中,
一直到了解那四句話,告訴別人,祂的福更多。
為什麼說,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因為,將如來所說的法取來對別人說,這個法就變成了一個固定的法
法,是用來引發慈悲心的,然而,一個固定的法並不會適用全部的人
執著在法相裡的人,容易和別人起爭論
如果,只是帶著我們的慈悲,只是要引發出對方的慈悲心
面對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情況,自然就會生出不一樣的法來
所以說,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為什麼說,非法,非非法呢??
例如:
大家都知道,不該說謊,尤其是出家人不打誑語!!
但是,如果不說謊,會害得一個人去自殺,
難道還堅持不說謊或保持沉默嗎??
重要的是慈悲心,而不是該不該說謊吧!!
唉呀!!真是大徹大悟
原來是自己著了法相,才會像須菩提一樣,擔心未來的眾生是否懂得金剛經
然而,在佛的眼裡,所有的眾生都具足了佛性,未來的眾生皆是佛
所以,所有的眾生都沒有分別心,也不會執著在法相和心相裡
看到這裡,我們不再擔心未來的眾生,我們的內心更深入的平和了
原來世尊是針對著我們在說法,讓我們的內心能平和和喜悅
當我們的心平和之後
我們發現,我們的心只是回到經文開頭時所說的狀態而已
眾生皆是佛,這是打從一開始,我們的慈悲心就感受到的
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本的感受
所以,佛現在所說的法,可以和我們的擔心一起拋掉了
對於我們的心來講,祂什麼也沒說
在慈悲心裏,本來就是"實無眾生得滅渡者"!!
說法,本來就是一個慈悲心而已,遇到什麼問題,就說什麼法!!
遇到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狀況,
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法!!
如果執著在法相裡,那就會像須菩提一樣,產生疑問!!
所以說,一個菩薩在說法,只是源自於他的慈悲而已,
不應該執著在法相裡!!
所有的經文,都是從慈悲心裏產生的!!
然而在慈悲心裏,其實是什麼"法"都沒有的!!
這段經文真的值得我們再三的去感受和品味
佛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將來發生了什麼事
祂在乎的是須菩提的內心現在發生了什麼事
須菩提覺得這部經典說的太好了,於是對佛所說的話產生了法相
因為執著在法相裡,煩惱於是產生←太慈悲的人都有這種特性啦
佛很肯定的說出未來的發生
未來所有的眾生都會因為金剛經而得到無量的福德
如果我們是須菩提,我們聽到佛這樣說,是不是就安心多了??
佛先消除了須菩提的煩惱,讓他安心
接下來,佛會非常犀利的破除須菩提對金剛經的法相
**************************************************************
從一開始,佛所教我們的心態,到現在,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佈施
從
沒有分別心到
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到
佈施應不住於相
每一段經文所表達的意思全部都是相通的,在意念的表達裡沒有任何的斷層
如果你感覺體會不到,麻煩你,從頭再看一次
如果你完全了解了,那麼,你是否會像須菩提一樣,產生以下的疑問??
***********************************************
經文:須菩提白佛言:釋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做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如果你還記得我在
譯者序中所提到的那種慈悲的境界!!
那麼,請你將它用來印證這四句話,看看到底正不正確!!
因為,要滅渡一切的眾生!!
所以,一切的眾生都是平等的!!
因為,一切的眾生都是平等的,包刮自己也是眾生!!
所以,對眾生沒有分別心,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分別心的意思!!
自己和眾生本來就是佛
我們必須了解,所有的靈魂都有佛性,都會成佛
或許不是在這一世而已
所以,發了慈悲心的菩薩,沒有分別心,他會把所有的眾生當做佛來看待
佛竟然用了四句話就讓我們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慈悲,
並且以一句"
實無眾生得滅渡者",降伏了慈悲心裏的執著
就如同證嚴法師說的,
做善事,遇到了就做,做過了就忘了也就是說,隨緣就好了,不用太過執著在渡眾生這件事情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