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深義
空海(惟傳)法師 主講
前言
各位同修,大家好!很高興我們在高雄見面,能夠促成如此的一個重要因緣,非常感恩佛衛電視慈悲台的大力支持贊助,我們才能夠有這樣的因緣,在此跟大家講述一系列解脫道的課程講座,以後我們會陸陸續續介紹。今天首先要跟大家講的就是-《金剛經深義》。
如果以實際的聞思修證的過程來講,《金剛經》算是大學、研究所層次的內容,體證方面也是一樣相當高的內容。這只是一個比喻,因為現在國內的大學並沒有在修習這方面的課程,國內的大學研究所都還是偏重在觀念、知識、知見,以及一些理工、科學、生物這方面的傳授,而心靈智慧、成長、淨化方面,現在的教育還是非常的欠缺。但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不過我們目前的教育還是偏重在頭腦知識、知見,以及一些謀生技術、技能方面的訓練,而心靈成長方面的課程,變成是交由宗教界人士來承擔,我們的教育界對這方面卻是很疏忽。
到目前為止,教育部還是不承認宗教學分,當然這是有利有弊,本來大學講的是大人之學,大人之學是心靈智慧的成長跟成熟,但是目前的教育是偏重在如同我們以前所受的那種教育方式,大部分還是偏重在填鴨式的教育,填鴨式的教育很容易壓抑一個人的心靈成長,所以讀到大學之後,很多人還是不懂得孝順、不懂得慈悲,不懂得體諒別人、不懂得互相包容,這方面真的有待整個教育界的整合。
在此有很殊勝的因緣,今天也是第三次,三年前就已經到學校來講述過【阿含解脫道】方面的課程,今天又有因緣在這裡獲得前後兩任校長的支持,能夠讓我們這個心靈的課程繼續推廣,因為他們也體會到這些真的對社會,是很重要的輔助。而且心靈的淨化對社會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金剛經》在整個修行的次第來講,算是屬於大學、研究所層次所要探討的。《阿含經》是告訴你怎麼樣來到這麼高的層次?怎麼樣證悟到?所以《金剛經》會告訴你很多很高的境界,但是在方法、次第方面卻是比較欠缺,就如同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只要有讀過《金剛經》,都會唸到這一句話。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六祖,就是因為這一句話感受到非常大的震撼而開悟,然後他繼續再深入。這一句話很多人也在聽、在講,但問題是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做到「應無所住」,而又能夠「生其心」呢?不容易啊!
大家都知道要「無所住」,我也「無所住」啊!你也會講啊!問題是你講得出來,但是你做不到。很多在講經說法的人,他們也會解析,問題是處處在黏著、處處在住、在執著,都不知道。能夠來到「無所住」又能夠「生其心」,談何容易!但這真的是可修、可證,可以做到的境界,只是我們在大乘佛教地區,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這種次第功夫是比較欠缺的,所以變成我們有很多、很好、很高深的經典。所以出現了學佛一、二十年,還是一樣看得到卻吃不到啊!講得到卻做不到啊!
包括六祖講「心平何勞持戒」,很多人就誤認為說《所以我們不用持戒,心平何勞持戒》。如果有人在講持戒的話,就貶低別人,認為那些還是Low Class。但是我們要靜下來問自己,我們做到「心平」了嗎?要做到「心平」真的不容易。如果真的做到「心平」,那真的是「心平何勞持戒」。這是證悟到的人所來到的世界,問題是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做到「心平」呢?「心平」是代表一個人的貪、瞋、癡、我慢的止息,不管任何境界他都是沒有我慢、沒有自卑,但是這個談何容易啊!
所以方法、次第很重要,如果以講經說法的層次來講,《金剛經》跟《心經》所講的境界都很高,尤其是心經所講述的是四果阿羅漢的世界;而《金剛經》講的是二果、三果要邁向四果以及四果的境界。很多人認為《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菩薩,四果不是阿羅漢嗎?菩薩跟阿羅漢不同,怎麼會說是《金剛經》所講的世界呢?以後慢慢解析,大家就會知道《金剛經》裡面一樣有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境界、層次。裡面講述的這些希望勉勵大家的,都是二果、三果要邁向四果的一個高標準要求。
《金剛經》的要求標準是非常高的,是一種高標準的要求,所以如果以講經說法的次序來講,是應該要先講述《阿含經》-阿含解脫道次第,後面再講《金剛經》。我們三年前在中鼎那邊講述,就是這樣一個次第、聞思修證上來,要體會就很快。不過今天為什麼我們在這裡先講述《金剛經》,而不是從《阿含經》開始講呢?主要是在我們北傳地區、漢傳地區,大家比較熟悉、重視的是《金剛經》,以後這一系列會在電視台播出,收看的層面會比較廣泛,如果我們從《阿含經》開始講的話,具有吸引力的人數會比較少,卻是比較多人熟悉《金剛經》,所以為了適應我們漢傳、大乘佛法地區,大家所熟悉的《金剛經》,一方面因為在漢傳地區,很多人都把《金剛經》的地位認為是「經王」-經中之經,地位確實非常的高,裡面所敘述的境界也真的是非常高。
《心經》跟《金剛經》這兩部經所講述的內容,都是屬於證果的人,尤其是《心經》,雖然文字內容相當簡短,但是他們所體悟到的境界,都是描述解脫者所證悟到的世界。很多人會背誦《金剛經》,也會背誦《心經》,問題是你怎麼樣才能夠做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做到?我們今天開這一系列解脫道的課程,不只是告訴大家一些觀念知見而已,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有一個崇高的理想目標,就像《金剛經》、《心經》所敘述的這些世界、境界,但是我們更重視的是協助大家、告訴大家一條又安全又快速,而且很清楚的解脫之路,你只要按部就班逐步的去做,一樣很快就可以證悟到,這個方法方面就非常重要,以後我們會陸陸續續的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現在就開始來講述《金剛經》。
大多數人講經說法都是在攝影棚裡面,然後端坐著講經說法,當慈悲台的陳總經理跟我商論時,我就跟他表示空海是比較喜歡站著講課,如果在攝影棚講的話,沒辦法容納學員來聽,會變成是單向式的講述,如果是真的要講經說法,那是要雙向的。如果我面對攝影機來講,跟面對群眾、面對學員講,氣氛情況是不一樣的,面對攝影機的話,那就變成只是單向式的講,攝影機跟我之間不容易產生互動,產生磁場的交流,各位學員是活生生的,你們的磁場會迴向給我,你們的精進用功會迴向給我,我講出來的也會是活生生的。
如果我是坐著講比較輕鬆、比較不會累,但是效果比較不好,觀看的人也會覺得好像都只是單向式的在講述,如果我們以現場這樣來講,以後收看電視的人,在家裡就像實際在上課一樣,實際在聽講一樣,而且我也鼓勵大家有問題要問,你們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因為你們問的問題,也可以問出很多人的問題,因為你們有問題,也代表很多人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鼓勵大家,歡迎你們提出問題。
在此,先跟大家做一個心理建設,因為空海講經說法不是按照傳統式的依文解字,或是以文字解釋文字,我的講經說法是:如果我沒有體證的,我不講;我做不到的,不講;所講出來的一定是有做到、有體證到。所以我們不是在講述一些觀念知見,而是講事實的描述,然後再告訴大家方法去做。但也希望大家,不管是現場,以及將來你在電視機前面觀賞的學員,我都希望大家能夠「歸零」,讓我們自己保持一個赤子之心,重新來過。讓我們有無限的可能、無限的空間,能夠接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見解。
如果你的看法、你的觀念、你的體會正確的話,你早就法喜充滿,甚至早就解脫自在。如果我們到今天還有苦、還有不安,或是覺得學佛還使不上力,那可能要重新檢討、重新反省,我們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不是所研讀的經典比較不切實際呢?還是學佛修行是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工夫呢?還是我們被很多的觀念知見把自己卡死而沒有去突破呢?像這些大家都要靜下來去分析。
如果你走在正確的解脫路上,按照佛陀所跟我們講的修行次第逐步上來的話,三個月下來就會有明顯的改變,半年的聞思就會感受到很實用,而且當你又聞思修證結合起來,那種脫胎換骨都會很明顯的,到時候那種喜悅,壓都壓不住。我們在座有不少學員已經有看過我們所製作出來的VCD跟錄音帶,所以他們都可以作見證,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也給自己無限的可能、無限的空間。
佛陀講過,人在邁向解脫之路最大的敵人、最大的障礙,是我們自己。真的!不是外面的種種干擾或是什麼什麼魔、種種逆境,都不是!不是那些!真正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是我們的觀念、我們的知見,所以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我們的觀念、我們的知見。在四十二章經裡面佛陀也講過:「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果已,方可信汝意」,這句話含意很深。因為在還沒有證到四果阿羅漢之前,你在前面的凡夫位,或是初果、二果、三果,因為還有很多、或多或少的貪瞋癡,只要我們還有貪瞋癡、還有我慢,我們的心就不夠寧靜,我們的心就不夠清、不夠明,也就是明心的基礎都還不夠,不夠的時候呢?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判斷還有很多是錯誤的,我們不知道。
我們被錯誤的觀念知見所誤導,然後誤判、誤下結論,我們都不知道,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我們的頭腦就好像一部電腦,電腦裡面有不少的毒素,裡面有很多錯誤的方程式,但我們檢驗不到或是沒有檢查到,所以累積了不少錯誤的觀念知見。我們在看事情、判斷事情,然後做錯誤的判斷、做不如實的論斷,但是我們多很難覺察,導致我們以為自己是在種善因、在做善事,但是因為裡面有很多錯誤的成分,所以這個善裡面卻是含有惡的種子,而不知道。
就好像你很洋洋得意於一項創作發明,但是這一項發明出來之後,帶給人類的禍患,你卻是不容易看到,今天大家要來追求解脫之路、心靈淨化之路,最需要淨化的就是我們的心念。佛法的總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但不要提到「諸佛教」就變成是佛教所專有,不是啦!佛教本來不是宗教,它只是探討人類所共有的這些毛病、問題,不管任何宗教的人都有這些問題,而佛陀他只是一個覺悟者、覺醒者,他把這些真理講出來,讓我們去覺察到、讓我們去淨化而已。
所以,修行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核心就是:你能不能來到自淨其意?「意」就是我們的觀念、我們的知見,不管你學問多高、你是大學生、碩士、博士,或是得諾貝爾獎,一樣這些學術上的成就、社會上的成就都是屬於世間法,你的意念裡面還是有很多的錯誤,你不知道喔!所以不要以為說「自淨其意」很容易,非常不容易啊!
整個修行解脫之路,重點要來扣住到這裡,什麼時候能夠來到淨化我們內心的貪瞋癡、我慢、污垢,把那些淨化掉的話,就能夠從無明轉為明。
我們現在把「自淨其意」作一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解析就是:把我們內心裡面的那些貪瞋癡、我慢、污垢,把它淨化、清除掉,讓我們的內心來到一個很純淨、沒有污染的心,它裡面沒有貪、沒有瞋。一個沒有貪、沒有瞋的人,他本身是很祥和,對家人、對親戚朋友、對眾生都會慈悲善待。不管任何人、不管任何境界,他就是不會起瞋恚,我們學佛不是學那些知見,不是學了一些觀念知見之後,要來跟人家爭辯,把別人打倒,把別人比下去而顯現我的厲害,那不是啦!那樣就走偏了。
學佛的重點是要淨化我們自己,改變我們自己偏差錯誤的觀念、知見,不管你是任何宗派、何宗教,或是任何黨派,或是任何國家的人,只要你還有苦、煩惱、瞋心、我慢,你這些結縛、這些無明、污垢都有,所以這一部《金剛經》主要就是要扭轉大家很多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要扭轉、要顛覆人類習以為常的認知跟判斷,不管你是大學生或是博士,或是什麼大科學家都一樣,人類的展現出來的那種文憑、學歷、成就,這些都是屬於世智辯聰、世間的智慧、世間的聰明,但這還不是佛教所講的智慧。
佛教所講的這些智慧真的是具有透視力,而且裡面沒有我慢,真的沒有任何的我慢,內心祥和、沒有瞋心,所以跟眾生的衝突就大大的減少,甚至不會有什麼衝突,能夠包容一切眾生。如果走在正確解脫道上,有開發智慧出來的話,你的人生是會很祥和、很慈悲,而且你的心境會慢慢的提升,來到超越黨派、超越國界,也超越宗派,更深的你會來到超越任何宗教,如果你還在派系裡面,或是說還在宗派裡面,標榜我這個「宗」才是最好,我這個「派」才是最好,那表示我們的視野還不夠廣,我們的心胸、心境還不夠寬大,我們的包容心還不夠。這個不夠,主要是代表我們心裡面還有瞋心,符合我這個宗派的人我才對他慈悲,符合我這個理念的人才對他慈悲,如果他不符合我們這個理念的話,你就把別人定為邪魔外道。
要知道你把別人界定為邪魔外道的當下,這裡面有沒有瞋心?很微細的心態要去看到,把不符合你所認同的教理教義的時候,你就把別人界定為邪魔外道,你要去看到我們當下有沒有在展現我慢?有沒有在展現瞋心?那是很微細的。所以一個人真的瞋心止息的話,了悟真理實相、明辨是非,但他能夠包容一切的眾生,能夠包容一切的宗派宗教,會來到無諍的世界,這就是大乘佛教常常提出來的一句話-「入空戲論滅」。
「入空」是體證到最高,而且是貪瞋癡、我慢的止息,這時候你真的不會跟眾生有任何的見諍。在你還沒有來到究竟之前,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你都不容易覺察,所以就是要透過四念處的修行方法,讓你的身心慢慢寧靜,沉澱下來,你就能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處處可以看到我們有沒有在展現我慢?有沒有在展現瞋心?我們的心量有沒有狹窄?這就是「心念處」的開發。
「心念處」的開發就是禪宗所講的「明」的階段,「明心」的階段如果你沒有做出來的話,你就沒有辦法「見性」,所以要「見性」之前,一定要有「明心」的基礎,告訴大家最好的「明心」方法就是「四念處」的一步一腳印的深入,這是非常穩定又快速的方法,所以《金剛經》是要顛覆人們習以為常的思想判斷,這個不是要你把他套上一個佛教徒才研究這個,不是佛教徒,學這些就沒用,認為我們是學者、科學家、超越宗教的,你這個是屬於佛教的,你們有你們的思想信仰框框…。
事實上佛教所講的都是超越宗派宗教,除非你是個解脫者,不然一般眾生你都會有著這些毛病,佛陀把它講出來,讓我們去看到、去照見,這時候你才會體會到原來我過去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當你覺醒過來之後,你做的事情就會充滿著慈悲、也充滿著善意,所有的二元對立都會消失,是一個祥和的社會、祥和的家庭、祥和的世界。所以你要促進世界和平、促進社會祥和,真的就是要從我們個人開始淨化起,如果我們個人沒有淨化的話,我們帶著貪瞋癡、我慢的心來看別人,一樣你為你的正義在奮鬥,別人也為別人的正義在奮鬥,這個世間的衝突就不斷。
所以真的要促進社會的祥和以及家庭的祥和,都是要從個人開始,個人開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錯誤的觀念知見要扭轉過來,而《金剛經》正是這個非常重要的啟示,我們再用一句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金剛經》事實上也是訓練大家腦筋急轉彎,它後面很多都是這樣: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說世界,你會用我理解佛陀所講的世界,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以為你知道,但是佛陀馬上來一個腦筋急轉彎告訴你「說世界即非世界」,不是啦!不是你現在所體會的那樣,你這樣的體會、知見不對,讓你馬上煞住,讓你有所警惕,我以為我體會這樣是正確的,佛陀說不是啊!
「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後面有很多的敘述都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知道《金剛經》就是要破除我們的錯誤觀念,而且一方面讓我們錯誤的知見都能夠淨化,當你真的淨化之後,你的智慧就會打開。《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意思就是說:「金剛」是代表至高無上,我們現在從經文開始來解釋,「般若」是代表智慧,「波羅密」是代表到彼岸。所以《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意思就是說:這是至高的智慧,能夠協助你、引導你到達解脫自在的彼岸,這一部是非常重要的經典,因為它是至高無上,「金剛」:以我們現在大家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講,它的硬度很高、很堅固,而且價值很高,以我們現在世間所認定的硬度高、價值又高的是什麼?是鑽石。所以這裡寫的「金剛」,事實上就是鑽石的意思,它形容就是,因為你真的有所體證到之後,真的得到這樣的智慧,你的內心所有的疑結都破除,你很有信心,所以不管任何人來考驗、來挑戰,都信心滿滿不會受動搖,這就是你有金剛的智慧、不動搖的智慧,這樣知道嗎?如果你沒有親證,你只是信仰,別人三五句話就把你吹得東倒西歪,一個比較有名的大師來,你就這樣跟著屁股走了,你沒有信心、你沒有定力,你那一種金剛智慧不會產生出來,所以這個金剛智慧代表的就是:不管任何境界、任何什麼天下最有名的大和尚來攪亂你、來考驗你,你都不為所動,因為你是親證確證,就好像說我親自看到,我有十個手指頭,天下哪一個大和尚可以吹動我這個信心,明明就是十個手指頭,你信心很堅固,這樣知道嗎?
金剛就是代表一個至高的智慧,然後這一種智慧能夠協助你到彼岸,也就是這一部經是協助你邁向究竟解脫很重要的經典、很重要的地圖、很重要的指標,我們現在逐步的來解開。
法會因由 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聞」,是佛經裡面任何經典最前面都會冠上的一句話,「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就變成是佛經的「官印」,只要是蓋上「如是我聞」這個官印上去,一般佛教徒就認為這就是佛陀所講的。阿難親自聽聞佛陀這樣講,他是如實的記下來,所以這四個字就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我們現在要拋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來讓大家思維,這一點大家沒有去警覺到的話,會產生很嚴重的問題而我們不知道,因為這個觀念既然代表權威,在中國也很盛行官印、個人的印章,你的這個印章越是重要,則被偽造、盜刻的機率越大。如果這個官印被盜用,所做出來的後果誰要承擔?我們現在沒有指射任何經典,我們現在沒有批判什麼,而是因為「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在大乘佛經的所有經典裡面,是非常重要的四個字,但是如果這個觀念被盜用的話,若是放在利益眾生上面的話還好,如果是用來鞏固自己的宗派,鞏固自己的利益,這樣誤用下去之後,整個受害的是佛教徒、佛教界。
我現在舉個例子來讓大家參考,在我六歲的時候,因為當時年紀還很小,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什麼原因,我們家剛蓋好的一棟房子,沒多久就聽到有政府官員要來查封我們的房子,所以那時候就滿擔憂、害怕的。不曉得什麼時候會沒有房子可以住,都過著一種滿恐慌、滿擔憂的生活,但是小孩子不知道原因,大人也不會告訴我們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那時候不知道也常到田裡去,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會工作,但是去湊熱鬧啦!多少去拔拔草這樣,但是沒幾年那些田地都沒有了,我都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因為我又離開媽媽身邊到我大姊那邊住,所以原因不知道。
幾年後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我祖父沒有把家產分割,祖父有個女兒也長得滿漂亮、聰明伶俐,她喜歡做生意,結果做生意需要一些本錢投資,結果就拿祖父的印章去做保人,不曉得當時有沒有經過祖父的同意,我不知道。但是就因為祖父他不認識字,結果做了擔保,到底後果副作用怎麼樣,他也不知道。結果幾年後,那個親戚做生意失敗了,但這些錢要怎麼還?大家都很清楚嘛!人家一定是要來查封這個保人,結果祖父名下的這些財產都被凍結、查封。因為父親他們兄弟的財產都還沒有劃分,結果全部都被查封,到後來房子是有保留下來,但是父親他們幾個兄弟的那些田地大部分都被拍賣掉。你看祖父的印章被拿去用了之後,後果誰在承擔?
所以這也是讓大家去思維,希望以後學佛或是聽經聞法,不要一聽到這幾個字就全部照單全收,然後就覺得說都不可懷疑、不可以求真、不可以求證,不能這樣…。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很容易走上迷信之途而不知道,被誤導了也不知道,經典流傳的演變跟流傳的過程,它是有增有減,有些是講究竟法,有些是講方便法,我們當然沒有講說哪一部經典最好,或是哪一部經典的正確率多高,不是這樣。而是不要因為看到這幾個字,我們就全盤的照收,都沒有去求證,對於所有的經典,我是希望大家能夠用「三法印」去檢驗。
佛法的核心就在於「三法印」,不管任何經典,它所要扣住的就是「三法印」-無常、緣起、無我,你能夠體悟到無常、緣起、無我,就會來到涅槃寂靜的世界,那是解脫自在的世界。「三法印」中,一個是無常,但一般都沒有把「緣起」列入裡面,但是事實上「緣起」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是常常講說-無常、苦、無我,但是真正的真理實相是無常、緣起、無我。當你真的能夠體悟到這些的時候,苦是消失、止息,然後會來到涅槃的境界。
「涅槃」代表是解脫自在的世界,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那個死板板的,不是這樣。所以我希望大家拿出求真、求證的精神。佛教本來就是智慧型的宗教,在這裡跟大家解釋,什麼叫做佛?「佛」就是佛陀,佛陀只是一個音譯,聲音的翻譯。「佛陀」這兩個字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但是在中國大乘佛教地區卻特別把它標出來神格化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它本來就只是一個音譯而已,真正的意思就是一個覺者、覺醒者、覺悟者。佛陀的真正意思是一個覺醒者、覺悟者,覺醒什麼呢?這是很重要的內容,如果你沒有正確理解佛、佛陀是什麼的話,你把它變得很抽象、很玄,那糟糕了!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學佛十年,佛不見了。
因為你沒有正確理解佛的意義,所以我們要知道事實上「佛」只是一個音譯,真正是一個覺醒者、覺悟者,覺悟什麼呢?覺悟這個法印,就是宇宙的真理實相,看到真理實相。如果你認為你的學問高、學歷高,或是你的各方面成就都很高,那你能不能真的去了悟這個真理實相呢?真理實相難道是某個種族的人他們才有嗎?某個宗派、某個國家他們才有嗎?都不是的。真理實相是超越國界的,它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所以這個「法印」就是一個代表真理實相,真正的真理實相也就是宇宙大自然的運轉法則,就是稱為「法印」。
佛陀透過祂的冷靜智慧,深入的去觀察之後,幫我們歸納出來大自然運轉法則,一個是無常法印,第二是「緣起」,第三是「無我」,當你體會到這些之後,你就契入涅槃寂靜。所以覺醒者、覺悟者,具體的內容就是要覺悟到這些,你說學佛一、二十年,有沒有扣住這個核心呢?如果沒有扣住這個核心的話,你什麼時候能夠醒過來呢?如果你沒有扣住這個核心,還沒有醒過來的話,那表示我們都還在方便法上面繞,或是在一些支流末節上面繞,這樣很可惜,學佛要扣住這個核心。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代表佛陀祂在印度講經說法,有很多的學習者跟他一起學習,但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只是印度人他們習慣的一個用語,意思是說很多、很多人的那種意思啦!並不是真正一千兩百五十人。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是代表一個真正的解脫者,他是來到返璞歸真的境界,沒有耍噱頭,很實實在在,很樸實很淳樸的一位平常人。所以真正人間的佛陀都能夠讓我們看齊學習,他的作為我們都可以看齊學習。
這裡我們來解析幾個重點。當要吃飯的時候,時間到了,佛陀一樣是要穿著袈裟,拿著缽到城裡面去乞討食物,這裡講的是乞食,有的人信佛、學佛之後,把佛陀都變成神格化了,認為成佛之後就不用吃飯、不用吃東西了,認為佛陀成佛之後就不用吃東西,他吃東西只是意思示現一下給你們看而已,吃個意思讓你們看而已,意思就是佛陀不用吃飯,錯了!我們要回到人間佛陀上面來。
如果你把佛陀一直吹噓,讓他膨脹膨脹得很大很大的時候,眾生跟那個被膨脹得很大的佛陀比較起來,自己就會覺得很渺小啊!當很渺小的時候,就會那種自卑,就覺得我怎麼有可能成佛呢?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沒有啊!人家佛陀的手是長過膝,我也沒有啊!難道我要天天用那個重的鉛錘,然後一直拉一直拉,拉到過膝這樣才可以嗎?佛陀頭上有一個肉髻,我沒有啊!沒有怎麼辦?就拿個東西把它搥出一個肉髻出來嗎?所以不要從外相上面判斷,很多的佛教徒把佛陀貼上很多的包裝,把他吹噓變成神格化,導致眾生看不到真實的佛陀。
但是我們如果回到《阿含經》或是《金剛經》上面來,我們一樣可以看到真實佛陀、人間佛陀的實相,他的實相、他的足跡,你看到這些之後,你會很有信心。所以你看佛陀吃飯,佛陀一樣要吃飯,就算成佛,還是一樣要吃飯,然後佛陀他吃飯的那種心態是怎麼樣呢,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注意這兩個字『乞食』,早期來講,出家眾稱為什麼?比丘,比丘尼,但是我們要知道,比丘,真正的原來的意思是什麼?比丘,真正原來的意思是『乞士』,就是說以乞討為生來修行的這些修行人,跟乞丐不一樣的是乞丐他是用乞討為生,然後他過著沒有目標的、盲目的生活,那修行人他過的是用乞討為生,然後專心在修行。
所以,原來的出家眾並不是稱為法師,而是稱為比丘,原來的意思就是乞士。比丘尼就是以乞討為生的女眾,有了這樣的正確心態,第一、你會專心修行、了悟真理實相,有所體悟、體證解脫之後,就可以到處弘揚佛法、講經說法,來回饋眾生、利益人天。大家最初的本懷都有扣住目標是為解脫而來,大家就是專心修行,伙食方面如果自己要去料理三餐,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很多的精神。
用乞討為生,有幾個深義,第一可以減省、減少很多不必要時間的浪費,可以專心修行。另外,這些食物是來自於眾生的供養,我們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會有感恩的心,而且在修行的過程中,我慢會逐漸的減少,把自己降為是去跟人家乞討,類似乞討的那種心態來跟眾生乞討一些食物。當你是用乞討的心態,跟眾生乞討一些食物的時候,你會有我慢嗎?會認為我的修行境界很高,你們拿東西來供養我是理所當然,會有這種心態嗎?沒有。所以佛陀成佛之後也是一樣去乞食。
再來,乞食的心態可以一方面讓我們大大減少我慢,也不會在享受口腹之欲,欲貪會大大減少,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專心修行、弘法,這是出家人的本務,不要本末顛倒了。所以要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本末顛倒?
過乞討的生活,還有一個重要的層面,佛陀或是修行者、解脫者去跟眾生乞討食物的時候,是會跟眾生有面對面的接觸,這時候眾生布施食物給我,我就法布施給你。這是雙向的交流,一方面你布施食物給我,我當下沒有我慢;我布施法給你,也沒有我是、我能,這也是一種感恩回饋。以早期來講,都是實行乞食的生活。
今天南傳地區還是一樣維持這種乞食的作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的出家眾都還是力行乞食的作風,這有它的優點。但是我們學佛法,如果沒有學到佛法的精髓,光只是學到一些制度、戒條,學到一些外表、威儀,這樣還都只是學到佛法的皮毛,重點不是在於我們去乞討食物,我們就是依教奉行,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沒有扣住法的核心,還是一樣在佛法外圍。
當我們了解乞食的作用,就算在大乘佛教地區,沒有實際去乞討食物,但是你在受用這些飲食的時候,一樣會充滿著感恩的心,一方面你也會生出感恩、回饋、布施的心,不會有那一種自認修行很好,理所當然接受人家的供養。甚至還自認為修行很好,理所當然接受人家頂禮,這不是很正確的心態,而且裡面很容易增長我慢而不知道。早期修行人除了乞食之外,「著衣持缽」的衣,又稱為袈裟,稱為「糞掃衣」,把它翻成台語更貼切、更傳神,就是「垃圾衣」。修行人所穿的是糞掃衣、垃圾衣,他們珍惜世間的資源,盡量不浪費世間的資源,只要可以用的資源就充分應用,人家丟棄不要的衣物,可以用的,他們就撿來用,所以修行人他們很惜福,不會浪費福報。穿著糞掃衣,一方面是惜福,一方面就是要破除我慢,破除講究豪華、怎麼樣穿著才比較體面。真正要修行,外相都是隨緣就好。
佛陀是「著衣持缽,然後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乞討一些食物之後,然後回到精舍。「飯食訖」,吃過飯之後,「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再來就準備要開始講經說法了。但是這裡的一個過程就是,當佛陀吃飯之後,一樣要「收衣缽、洗足已」,注意這「洗足已」。因為我是在大乘佛教地區出家,所以我的穿著是依據大乘佛教的作風制度,還是穿著羅漢鞋、長筒襪子。
我們回到兩千五百年以前,以及包括今天泰國、緬甸、斯里蘭卡,出家眾要出去扥缽或是日常生活沒有穿鞋子的,原則上是盡量赤腳,所以他們出去托缽也是一樣赤腳。當要進來講堂聽經聞法,把鞋子脫在外面,赤腳才是一種禮貌。除非你腳有病痛才要穿鞋子。赤腳出去托缽,托缽回來之後,飯吃完了要進入講堂,在門口有個洗腳的池子,洗完腳然後到禪堂裡面,大家可以在裡面經行、打坐。
赤腳有赤腳的好處,如果有因緣可以赤腳,你不妨多赤腳,一方面因為赤腳接近地面的時候,一個是腳底按摩作用,再來,因為赤腳皮膚是直接接觸地面,你要開發「身念住」的覺察也比較容易,你的每一個腳步、每一個步伐都可以覺察到。還有另外一個深義,赤腳踏在地上,體會到跟大地有一種溶為一體的感覺,體會到跟大自然的密切關係。如果我們穿著厚厚的鞋子走路,中間會有一層隔膜隔閡,有因緣赤腳是不錯的,以個人而言,如果在室中有因緣,我就盡量赤腳,但是出門在外那就要入境隨俗。
善現起請 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在講第二章之前,我們再補充前面一個滿重要的啟示,像前面的經文是這樣敘述,但是裡面含有很多很深的意義。佛陀修行成佛,但是他所展現出來的就是這麼樣的平凡、平淡、平易近人,他也是一步一腳印的走去托缽,並不是用飛的去托缽,包括他要托缽、要穿衣、要持缽、托缽、經行、吃飯、洗腳,這整個過程都在告訴我們,這是「身念住」的開發,不管你在行、住、坐、臥都要保持清醒明覺。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間真實佛陀的寫實,一方面也在告訴我們,修行是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並不是到禪堂裡面來打坐才叫做修行,不是這樣的。
托缽也是在修行,吃飯也是在修行,經行也是在修行。所以第一段已經告訴我們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因為每一個當下都是在修行,禪宗裡面也有講到「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就是這個意思。這必須要透過我們「身念住」的開發,才有辦法做到,以後會繼續進一步比較詳細的告訴大家,怎麼樣開發我們的身念住,讓我們也能夠來到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皆能夠保持正知清醒明覺。
第二段須菩提他就在大眾中,事實上須菩提的體悟、悟性各方面都很高,有時候他也是幫眾生問問題,然後他就從座位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向佛陀問問題:「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前面要補充的就是「偏袒右肩」,這是佛陀他們那時候,以及包括今天南傳泰國、緬甸、斯里蘭卡那些比丘,他們穿著袈裟的方式會露出右肩出來,那是為了方便於工作。我們漢傳地區有不少人到南傳去學佛法,重點精華未必有學到,但是很在意的就是認為要披南傳的袈裟,然後一定要將右肩露出來,這樣才代表我是在學南傳,人家看了之後才知道我在學南傳。如果佛法的精髓沒有學到,你還只是一樣在學外表、外相而已。
所以我們強調的就是,真的要學到佛法的精髓、真精神,這個外相在其次,難道我們北傳沒有露出右肩就不是在修行嗎?而且北傳因為有些地區天氣很寒冷,所以這個衣著,包括要不要穿襪子,那都是可以因地制宜,不要堅持在外表外相上面執著,因為有些人學了南傳佛法之後,又很在意外表、外相是怎麼樣。所以鼓勵大家要學到佛法的真精髓,有沒有回來淨化我們自己的貪、瞋、痴、我慢?有沒有回來好好的寧靜下來開發我們的四念處?有沒有每天都在見法?脫胎換骨的改變才是最重要。
須菩提就問佛陀:希有世尊!這是讚嘆佛陀實在太稀有了,在這世間真是少有的智慧者。「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佛陀啊!你真的大慈大悲、念念都為眾生啊!眾生無邊誓願度那一種大慈大悲的心,我們都可以從你的身上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些想要修行的人,如果他們發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出佛道無上誓願成的這一種魄力跟決心,請問他們:云何應住?他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心態呢?應該怎麼樣去做呢?「云何降伏其心」?這些有魄力、決心要邁向究竟解脫的人,他們怎麼樣才能夠降伏他們的心呢?怎麼樣才能夠讓他們的不安、恐懼都能夠消失?讓他們凹凹凸凸、有貪瞋痴的心能夠來到平整、明淨、沒有污染呢?
「降伏其心」的意思就是他們怎麼樣才能夠來到真的沒有我慢,也沒有自卑。一句「降伏其心」,文字上好像很簡單,但是含意很深。佛陀就說: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佛陀就講:你問得好!問得好!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而且也很切切實際,是很實在的一個問題。佛陀就說:如你所說我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我認為這一句話可能是後來的人加進去的,因為以佛陀本身來講,人家稱讚佛陀,佛陀應該不會說:不錯!你說我很慈悲:我是真的很慈悲;我真的是很關懷眾生,我真的很慈悲。一般通常是不會這樣,但是這個沒關係,這個我們了解一下就好。
佛陀就講:汝今諦聽,你們大家各位請諦聽!注意這個「諦聽」,「諦聽」是要用心靈專心來聽,也就是你要具有為道地定或是初禪的寧靜品質來聽,這個是要用心靈來聽,不是用頭腦在聽、不是用耳朵在聽。為什麼不是用耳朵在聽呢?因為你用耳朵在聽的話,我們耳朵有兩個洞,你會從右邊進然後左邊出,聽完回去你也忘掉了。所以這個「諦聽」是要用你的心靈來聽。你的身在這裡,心也要放開、放空,保持一個清醒明覺,很認真、很專心的聽,如果你在這裡聽又打瞌睡,你就聽不懂、聽不到,如果你在這裡聽,但是你又想其他很多的事情,或是內心在那裡拉扯,放不下過去的很多觀念知見,你沒辦法專心的聆聽,這樣很多的無上甚深微妙法,你就聽不到啊!
所以這個「諦聽」就是請你歸零、專心的聽、用心靈來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不錯!你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該是這樣做,應該要如是去降伏你的內心、你的我慢、你的無明。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裡是講個原則,告訴你說我知道方法,你應該這樣做,但是至於怎麼樣具體去做?還沒有講出來,所以須菩提就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世尊!我們都很喜歡聽,都很想聽怎麼樣去做到?應該怎麼樣去做?
大乘正宗 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數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者,即非菩薩。」
這一章已經開始進入很精采的部分了,前面告訴你應該要這樣去做,就能夠降伏你的內心種種貪瞋痴、我慢、無明,這裡就開始講怎麼樣去做。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應該是要這樣去降伏這個內心。這裡講一個「應」,注意喔!這時候這些菩薩摩訶薩,他們有沒有實際做到了?有沒有真的做到降伏其心了?還沒有!如果已經做到,佛陀就不用講,就是因為還沒有做到,也就是那十個結還沒有完全斷盡,還有那些種種結縛、貪瞋痴、我慢、無明都還有,所以佛陀就告訴他們:你們應該要這樣降伏其心的。
怎麼樣降伏其心呢?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用一句很簡單的話就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這裡所講的眾生不是只有人類而已,六道眾生包括有情、無情,所以我們不要把眾生只是界定在人類上面。就像人類把樹木認為是無情,事實上它並不是真正的無情,人類認為山河大地是無情,但事實上要更深入來講的話,不是這樣啊!所以這裡所講的無情,那是人類的認定,但未必它本身是真的無情。
這裡講的就是泛指所有的六道眾生,我們都要有這一種大慈大悲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要發這種大願力,我們都願意去協助眾生來到究竟解脫,「入無餘涅槃」就是來到究竟解脫,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是要真的去度化眾生,度化了很多的眾生,然後你又沒有那一種我度了很多眾生的那一種我是、我能、我慢的心態。這個說起來容易,真的要做到的有幾人?真的不容易啊!
一般包括把這個度眾生都好像是老鼠會這樣,我們趕快去度幾個,比賽看誰的成績比較好?把他們引進來就叫做度一個眾生,看你這一個月度幾個人,都會以有所求的心在做,而且裡面會有很微細的我是、我能、我慢,這樣是「三輪不空」。這裡所講的是我們要做到三輪體空的度眾生,你要真的去度化眾生,但是裡面又沒有任何的我慢,沒有任何的我是、我能。
我們修行人真的要做到三輪體空,不是一個口號。你要真的實際去度,不要坐在那裡然後看到別人度眾生的時候,你又在說風涼話,自己沒有去做,然後還在數落別人,你三輪不空、自己不去度眾生,然後認為自己才三輪體空,這樣不正確。我們是要實際去做,然後你又真的「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說你沒有那些我慢。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一句話很深啊!如果一個在講經說法、度化眾生的人,有那些我相、人相、眾生相,也就是三輪不空去做的話,這樣你就不算是菩薩。你如果有人我相、有所求去度眾生的話,那不叫做度眾生,這樣知道嗎?
如果你三輪不空去做很多事情,是在展現我慢而不是真正在弘法。以度眾生這一件事情來講,「三輪」講的就是我、他、還有度化這件事情,「三輪不空」是有一個我,我學問很飽、我佛學智慧知見很高很深、我很行、我能夠度眾生,所以我現在要去度他,讓大家比較容易了解,這個我是代表有一個很厲害的我、很慈悲的我要去度他,所以有我、有他,這就是「兩輪」,還有度化這一件事情,你的內心在那裡洋洋得意我去度一個人,我在做弘法利生的事情、我在度眾生的事情,這叫做「三輪不空」。
什麼叫「三輪體空」呢?三輪體空並不是說不去做,你不去做的話,根本是落入斷滅空,不是三輪體空,是大慈大悲積極的去度化眾生,但是你在度化眾生的當下,你是無我、無私的去做,覺得度化的這一件事情對眾生有益助,能夠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能夠幫助眾生出離苦海,對世間有意義的事情,我就默默的去做,無條件無所求的去做,不為個人名利、不為建立山頭、不抓個人的信徒,我們就是做對世間有益的事情。這個眾生他有苦、他想解脫,我們就無條件的跟他來分享解脫道,協助他出離苦海,只要他好就好,只要他能夠成長就好,只要對他有益助我們就去做,在做的這個過程中,沒有想要從他身上得到什麼益助,或是要從他身上得到什麼利益,或是什麼名利,沒有那些私心,我是無我無私的去做,這件對世間有益的事情就默默的去做,在這做的過程沒有我是、我能、我慢,這個叫做「三輪體空」的做,這樣知道嗎?
如果你能夠三輪體空的去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壽者相是你會超越時空,不會被時間觀念、概念所拘束,如果你不能夠做到三輪體空的話,你就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包括做這一件事情,你都會很洋洋得意,這樣叫做「三輪不空」。佛陀就講說:如果你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像這樣就不叫做真正的菩薩。如果以這個高標準來定義菩薩的話,能夠稱為菩薩的不多啊!能夠稱為菩薩的,要真正要做到三輪體空的布施、三輪體空的做,一定要來到無我無私。
無我無私是要四果阿羅漢,我慢斷盡、貪瞋痴斷盡,你才能夠真正做到,所以佛陀是鼓勵大家用高標準那一種心行去做,現在目前你還不能夠來到三輪體空,沒關係!但是你要學習用這樣的心態去做,這樣知道嗎?所以說應該這樣去做,慢慢這樣去做之後,你的心量會不斷的打開,我慢會大大的降伏,而且一方面也累積善根福德因緣,這樣你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要來到究竟解脫就會很快。
妙行無住 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所教住」就是如所教而住。各位發大菩薩心、大慈悲心相當好,但我就告訴大家怎麼樣去做?就是要「三輪體空」的去做,應該如我所告訴大家的這種方法去做,如果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個福德、功德是非常大,大到怎麼大呢?就像虛空這麼樣的無邊無際無限量。
這裡我們順便一提:佛教的宇宙觀,今天的天文學家是在最近這幾十年來,才把宇宙天文的觀念慢慢的釐清、建立起來,尤其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幫助人類打開狹窄的視野。佛教早就對這宇宙方面,描述的虛空無邊無際無量,這是在敘述透露佛教的天文觀,不是一個狹窄的星球,不是一個狹小的太陽系,講的是整個宇宙。所以很佩服兩千五百年前,佛陀當時根本沒有天文望遠鏡,但是他們卻能夠透視、看到整個法界無邊無際。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就是不管你要講經說法或是要做什麼事情,這個「法」不只是講經說法而已,而是說你要做什麼事情,都要學習那一種無所住,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色布施」就是你不要執著在外表的形象外相,不要黏著在外相。
舉例來講,如果你要布施一件衣服給出家眾,你認為這件衣服穿起來會非常的莊嚴,師父如果穿這一件衣服講經說法,很具有說服力,會吸引更多的眾生,所以你一定要穿,下次我來聽你演講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穿,我就很失望…。你很在意那個外相、形象,包括你個人也都很在意外相的話,這個叫做你住於相,外相的這一種布施是不正確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不住色布施,這個「色」是代表外相有形象。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聲香味觸法布施是代表我們的心靈感受,前面講的是身相,比較偏於物質方面的,後面講的是偏於心靈的感受,你不要很在乎你的心靈感受,認為他一定要怎麼樣做才符合你的標準,要怎麼樣做才符合你的框框,如果這樣就沒有資格稱為菩薩。
所以這裡意思就是我們不要執著外相,也不要執著個人的心靈感受,你要做布施的時候,那是要去看這件事情對眾生有沒有益助?如果真的有益助我們就去做,不要在乎個人的形象,也不要在乎個人的那種心靈感受,而是對眾生有沒有益助?然後學習著無我無私的去做,三輪體空的去做。如果你能夠這樣的話,你的福德就非常大,跟虛空一樣大。
如果你做善事或是弘法,是有相去做的話,那是有條件、有所求去做,反而功德更小啊!你不在乎功德的那一種無相布施,那功德反而更大。如果你越想要求有所功德,會有那種計較的心,你反而得的越少,所以這個觀念要釐清,你越想有所求、越有所得,你得到的越少;你越是能夠無所得、無所求的那一種無相布施去做,你所得的功德反而越大。你不要想說無相布施功德很大、大如虛空,這樣我就要強調我是無相布施、我是無相的做,這樣又是在標新立異,而且你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你不知道啊!
所以做事情不要貪求什麼功德,我們就是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情我們就去做。
如理實見 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正信希有 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當說,如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兩章都非常的精采,我們現在來看第五章。第五章雖然短短的幾行,但是裡面的含意卻是很深,剛才是第五章第六章一起唸了,現在回來看第五章。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佛陀就問須菩提:你覺得可以從身相來衡量如來嗎?可以從外相來衡量一個人的德行嗎?可以從外相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行、有智慧嗎?須菩提就回答說:世尊!不可以以身相得見如來。須菩提就很肯定的回答:不可以的!不可以從身相(就是外相)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佛、得道,是否為解脫者。
何以故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因為據我所聽佛陀所講的,身相就不是身相。這個含意都很深,等一下我們再來解析。「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為什麼不可以用身相來衡量一個人?因為一般人都習以為常的會從你的知見、從你的觀念來判斷、衡量一個人,要了解如果一個人很重視亮麗的外表、莊嚴的外表,如果很重視外表外相的話,這個人通常是欠缺內涵。一個真正有內涵、有實修實證的人,是大安心大自在的人,他不會著重亮麗的外表,外表、外相方面隨緣就好,不邋遢就好。
有一位學員以前在還沒有聽聞解脫道之前,每個月要花五千塊以上買化妝品、裝飾品,不是說家裡欠缺,家裡服裝已經一大堆,但是每個月就是要不斷的在買,而且出去打扮都是很時髦的,但是當她聽聞我們解脫道之後,不到半年就大大的改變。她覺得那好像浪費很多錢,一方面又浪費很多時間,她現在因為內心過得很快樂很安祥,所以她覺得可以不需要那些外在的裝飾,以前認為要這樣打扮才漂亮,要這樣打扮人家才會肯定,要這樣打扮人家才會重視,現在覺得那是累贅,也浪費時間、浪費錢,她覺得要把這些錢節省下來,可以幫助師父來製作VCD或是印書,來跟更多的眾生結緣,這樣子更有意義。沒有別人勸阻她,她先生以前勸她不要買那麼多也沒效,但是她聽聞解脫道之後,就自動把錢節省下來,然後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回饋這個世間,再來又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因為以前要花很多時間打扮,現在不用了。她現在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來聞法,或是承擔法務,幫助法務的推動,又可以回饋世間更多,她現在既省錢、又快樂安祥。
但是如果你從外相來衡量一個人的話,你覺得奇怪這個人以前那麼時髦,都很會打扮,我以前蠻欣賞這樣的人,現在看起來就是沒什麼打扮,看起來就好像沒什麼,但是如果你停下來看、靜下來看,你可以看出她內心充滿著安祥、充滿著法喜。所以佛陀希望我們衡量一個人,真的不要光從外表上面來衡量。
為什麼說不能夠從身相來見如來?我們現在舉一個例子再讓大家來參考,空海出來弘法三年多,我們也印製出版不少VCD跟書,有學員聽了之後很法喜,然後會去跟人家介紹這個解脫道很好、這個資料很好,別人常常第一句話就問你們老師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現出家相,我們學員就跟他講說是在家眾,有的人就認為說沒有現出家相,所講的那些內容就不值得看。就以一個在家相或出家相來衡量一個人所講的內容,這樣損失的到底是誰?你光從在家相或是有沒有現出家相這個外相就來衡量一個人,你被外相卡住了然後你不知道,損失的是自己啊!
解脫道明明送到你身邊來了,因為你被這個相卡住,結果一道牆隔住,結果這個解脫道進不了大門、進不了你的內心、進不了你的心靈世界,所以就擦身而過。
我們有學員又跟人家介紹,有的人就因為學員跟人家介紹說這個很好、很珍貴,我們很法喜,他們就問你師父叫什麼名字?他說空海啊!空海?是日本那個嗎?不是啦!台灣?奇怪!在台灣我沒有聽過空海這個名字啊!電視上也沒有見過啊!其他地方我沒見過啊!這個沒沒無聞的、沒什麼名氣,認為這個資料大概不會好到哪裡!所以他就覺得要那些大牌的、大明星、國際知名度高的那些啊!只要貼上這個名稱的話,就覺得他講的比較有說服力,所以你看從知名度上面衡量,這個知名度也是一個外相,從知名度來衡量一個人,那這一樣啊!因為空海這個人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結果你又跟這個解脫道錯失掉了。
所以身相方面包括:你用在家相或出家相來衡量,這個不是很理想。再來你用他的知名度方面來衡量,這個也不是正確的。還有男相、女相這方面,很多學佛者又很容易卡在這個男女相上面,文化水平越高的地區,男女的地位是越平等,所以在空海的心目中男女眾是平等的,但是有的人就認為一定要男眾講經說法才有力,要比丘法師、男眾法師講經說法才正確、才有力,如果女眾就認為是業障深重、少修幾百年,像這樣的話,你又是從一個男相女相來劃分一個人的修行、修證智慧,這樣是不夠客觀、不夠如實的。
我們很容易被這個外相卡住,就劃分開來,這樣錯誤的判斷、錯誤的劃分,損失的是誰?還是自己啊!我們能不能客觀的靜下來,不管這個人有沒有現出家相,知名度高不高都無所謂,或是男女相不在乎,我們靜下來客觀的聆聽,來參考看看他所講的是真是假?是方便法?還是究竟法?他所講的這些實不實用?能不能真的幫助我們越來越安祥、越來越自在、邁向解脫?如果你能夠從這些角度去衡量、去看這些資料的話,你很快就可以發現,真的所講的不一樣,所講的很實用。
所以這裡佛陀叮嚀我們要放下過去從外表外相衡量一個人的內涵、證量、智慧的錯誤知見,因為是錯誤的判斷,損失的是我們自己。所以今天如果大家聽聞了這一堂課之後,能夠把你過去的觀念放下的話,你要進步就很快,而且你真的會處處得到很多的無價之寶,這裡就是為了解釋為什麼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