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顯德勸持名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此總結上文。有如是力,是指觀世音菩薩,能滿世界人類求男求女的願。不但能滿世間男女之願,且能滿學佛人求男女法門之願。因為男表智慧,女表禪定。欲界眾生散亂心重,有慧無定,名為狂男。無色界眾生,耽著禪定,有定無慧,叫做痴女。色界四禪天,有定有慧,而且定慧均等,但此定女,不能出生無漏慧男,不能斷煩惱,亦不過痴男石女而已,非學佛人所應求的男女法門。
二乘聖者的定慧,雖屬無漏,能斷見思煩惱,能了分段生死;但此慧男,不能斷根本無明,此定女不能入中道妙觀,亦非學佛人所應求。學佛人所應求求的,正是中道智慧之男,中道福德之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是有福之慧男;即慧之定,是有慧之福女。「慧」是智德莊嚴,「定」是福德莊嚴。我們果能修此中道男女法門,自然可以獲得佛果菩提,成為福足;(相好光明無等倫)和慧足(四辯八音,鑒機施教)的兩足尊。
又男性沉毅,女性仁慈,所以男如實智證真,女如權智利生。六凡眾生既不能證真,復不能濟物,是為男女俱無。二乘聖人,雖能證真,但無權智入俗利生;是有男無女。菩薩雖慈悲濟世,入俗利生,但未能斷無明證法身,雖有女而無男。所以,求男如菩薩之欲證真,求女喻二乘之要入俗。證真是修慧,入俗是修福,如是福慧雙修。以福慧莊嚴自性,自性為所莊嚴,福慧為能莊嚴,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莊嚴。
無論是世間求男求女,或是二乘與菩薩求中道權實的男女,只要身禮、口稱、意念,三業供養觀世音菩薩,便可以達到自己所求。所以說:福不唐捐。「唐捐」即空棄。因為供養菩薩,是有求必應,不會落空,不會毀棄。所以釋尊勸導我們,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四、持名功德
(一)一等於多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此段文是以彼較此,以顯示念觀音聖號功德的殊勝。因為眾生畢竟是著相的;釋尊恐眾生有持此失彼的懷疑,所以特別以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來較量。
恆河,是印度一河名,發源於雪山頂的阿耨達池。雪山,即今之喜馬拉雅山;由山頂一直流下,如銀河倒瀉,水從天降,所以又名天堂來河。恆河長千百里,闊四十里;水淺而底有沙,其沙光芒燦爛,細如麵粉,即一小撮,尚不可數,何況長達千里,闊四十里的河中所有的沙呢?其數量之大自不待言了。楞嚴經說:現在乘願再來娑婆世界隨類化身、示範眾生的菩薩,有六十二億恆河沙之多。這些菩薩有修實行自利之法、以為眾生模範的;有修權行利他之法、隨順眾生為說法要的。現在有人能遍持這麼多菩薩的名號,並盡形壽,以四事供奉,顯其福田之大。
「盡形壽」,簡非一曝十寒,是精進大。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名四事供養。凡夫菩薩固然需要飲食、衣服、臥具等資生之具,使生活安定,更要醫藥的調攝,然後有充沛的精神去為眾服務。而聖人菩薩,雖用不著重這些東西,但你能發心供養,自然獲得福報。以四事供養,是供養大。能在長時間中,以四事供養這麼多菩薩,是發心大。
釋尊說:「無盡意,假如有人能遍持六十二億恆河菩薩的名字,並且盡此報身,恆以四事供養這麼多的菩薩,無論是福田、供養、發心與精進各方面,都是那麼廣大。你說,他所獲得的福報多不多呢?」當時,無盡意菩薩回答說:「當然很多啦!世尊。」在無盡意的意思,認為,雨滴雖微,聚地尚可成流;塵勞至細,積筐便足培岳;何況盡形壽持誦這麼多的菩薩名號,並以四事供奉,所獲得的福報,當然是數之不盡了。但他又怎知道這些福德,猶不及一時持念觀世音聖號呢?所以釋尊說:「若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為甚麼觀世音菩薩一名,能等於其餘眾多的聖號呢?其中原因有二:一觀音三昧經說:觀世音菩薩,昔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尊當時曾在其座下,充當苦行弟子,而親近之。可見觀音菩薩早已成佛,但為度生心切,所以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甚至以三十二應,教化眾生。其功德巍巍,不可思議。其他六十二億恆河沙眾的法王子雖多,但俱屬權事,猶如其他珠寶。觀音菩薩是果後施化的大士;帶果修因,猶如摩尼寶珠。其德但舉一毫,雖普賢菩薩,亦莫知其邊際;所以一名能等於眾多聖號。如一摩尼寶珠,能勝眾寶一樣。
二因為觀音菩薩因中修行,獲得耳根圓通常三真實,為一切圓通之根本。不但微妙、應化無窮,鑒機不謬;同時能應身遍十法界,心含十方無量世界眾生,自他不二,一切無礙。故只稱念觀音聖號,其餘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亦莫不在其中。楞嚴經說:「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所以能以一根而敵眾多法門,以一號而勝眾多名號。
由於觀世音菩薩,若因若果,俱不可思議。故有人單持觀世音菩薩聖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雖不及前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之多,亦不及其盡形壽時間之長,和四事供養之大;但這二人所獲得的福德,是平等平等,沒有絲毫增減的,同是經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因為持菩薩洪名,並非事相有漏之福,而是扭轉眾生塵勞妄想而為正念。不但得福,且能破惑。不但了生死,且能證菩提。所以其福是不可思議,不可窮盡的。
(二)結顯多福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一般人總以為,念一菩薩名號,不如念很多菩薩的名號。或以為念佛不如持咒;持咒不如誦經;誦經又不如拜懺;拜大悲懺又不如拜淨土懺;拜淨土懺又不如拜梁皇懺。於是,今天念佛,明天誦經;今日拜這樣懺,明日拜那樣懺;忙箇不休。雖然亦有功德,可是因為念頭太多,反而弄得心神不寧。不如至誠懇切,專一不二地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其所得的福德,並不亞於稱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事半而功倍,因少而福大,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釋尊屢屢勸導眾生,應該稱念觀音聖號。最後特別提醒無盡意菩薩說:「無盡意!你看,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能夠獲得如是眾多乃至無量無邊的福德和利益。
「如是」含有二義:一是指念觀音一名,其得福德,等於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洪名。二是指以上所說:能救三災、能脫四難、能離三毒、能應二求等威神妙力。同時,亦是總結觀音菩薩,證得金剛三昧後,能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一悲仰。而以十四無畏施於眾生的無作妙力。
第二節、次番問答
一、無盡意再問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這番問答,是合情而又合理的。因為,前番問答,僅說明菩薩悲心救苦,故名觀世音的因緣,還沒有談及菩薩大慈濟世的妙用。又以上所說,但顯菩薩冥加眾生三業顯機之功,未彰菩薩普門示現,顯應之力;是理應有此問。在情方面,觀世音能尋聲救苦,以十四無畏施以眾生,因名觀世音菩薩。我們已經知道了。但觀世音菩薩,原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大士,本宜輔助阿彌陀佛,常居彼土,為甚麼要環遊娑婆世界?又以甚麼方式來為眾生說法?這些當然是菩薩方便示現的事。但這些方便示現的事業,又是怎樣的呢?因此,無盡意菩薩示同凡情,再次提出上文的詢問。
梵語娑婆Sahbe譯為堪忍,意思是說,這個世界裏的眾生,堪能忍受這五濁惡世中的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種種逼害,不求解脫;反而醉生夢死,以苦為樂,所以名娑婆世界。
「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是詢問關於菩薩三輪不思議的業用。觀世音菩薩,到娑婆世界是不來而來的,雖然在娑婆,以一身而現無量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但在極樂世界的觀世音菩薩,實未曾動,如月之在天;應身娑婆世界的觀世音,則如千江水月。正因為觀世音菩薩不動本際,而能來此娑婆,以三十二應化身教化眾生,是為身輪不可思議。觀世音菩薩以一口能說無量法:說大說小、說權說實、說偏說圓,應以何法得度,即為說何法;不但契理契機,且無說而說,說而無說,是口輪不可思議。觀世音能鑒群機,對症施藥;以何方法為宜,即以何方法而現身說法;善權方便,是為意輪不可思議。身口意在眾生稱業,因眾生能依身口意而作業的緣故。但在聖人則名三輪。輪有運載之義,菩薩遊娑婆世界,以身口意的妙用,普載群迷出離生死,入涅槃域,所以名三輪。因無盡意問及觀音菩薩三輪應化的事,所以下文,釋尊便將大士二殊勝中,上同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之妙用以答之。
二、釋尊再別答
(一)能應三聖
(1)示現佛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菩薩利生,必須先有機感,然後應化;所以先出其機「國土眾生」。國土為依報,眾生為正報。正報眾生依依報的國土而住;依正同舉,名國土眾生。正報眾生有十:即四聖、六凡。依報國土有四:
一凡聖同居土:是六凡有漏五蘊眾生所居住的世界,但其中亦有聖人寄跡其間。如娑婆世界,雖為六道凡夫所居,然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五臺山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聖地。此外,尚有許許多多乘願再來、入俗利生的菩薩寄跡人間。而色界中的五不還天,卻是三果聖人阿那含所居住。因為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龍蛇混雜,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
二方便有餘土:為二乘聖人阿羅漢、辟支佛所居。此二乘聖者,雖斷見思煩惱,證真諦理,超越凡聖同居土,解脫分段生死;但仍有塵沙煩惱,與無明煩惱的餘惑未盡,有變易生死未了,還末到達佛果菩提,所居的世界,只是教主方便設立的化城而已,故名方便有餘土。
三實報莊嚴土:是菩薩所居之處。菩薩以真實的行因,而感得真實的果報;由於菩薩行因莊嚴,內心莊嚴,所以不特正報的色身莊嚴,即使是依報的國土,亦非常莊嚴,故名實報莊嚴土。
四常寂光土:是諸佛所住。諸佛圓斷三惑,圓證三德。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脫德,光是般若德;故名常寂光土,亦即是諸佛所證三德祕藏。到此,土即身,身即土;依正融通,身土不二,才是最微妙、最莊嚴、最崇高的國土。
觀世音菩薩住於常寂光土中,回觀其餘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以及凡聖同居土的眾生,有何種的機感,便應用何種的身去為其說法。如果有一類實報莊嚴土中的眾生,成佛的機緣已經成熟,一見佛相,即得成就菩提的話;觀世音菩薩,即隨他的機緣,示現佛身,為他說成佛的法門,使他斷惑證真,而得解脫。如楞嚴經說:「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親口所說,應菩薩機而現佛身,為說頓入佛乘之法。
或問:菩薩證得耳門圓通,不過位登圓教初住,怎能現佛身為等覺菩薩說法呢?答案是:菩薩雖位在初住,但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當然可現佛身為等覺說法。何況位居初住,只是菩薩跡門示現而已;若約其本門,則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既然是古佛再來,自當能應菩薩機,示現佛身,為說佛乘,無用置疑。
(2)現辟支佛身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若有眾生應以菩薩身得度的,觀音當然亦以菩薩身而為說法。不過現在,觀音的跡門正是現菩薩身,用不著特別為此類機另外示現,所以此中略而不論。
辟支佛梵語:又名辟支迦羅,舊譯為緣覺,新譯為獨覺。出逢佛世,因聞佛說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名緣覺;出無佛世,由無師智,春觀百花開,秋看黃葉落,以此靜觀物變的因緣,而自覺無生之理,名獨覺。
聲聞只斷見思煩惱的正使,如貯酒瓶,酒雖倒去,而酒氣尚存;所以阿羅漢還有習氣。辟支佛不但已斷見思惑,同時除去習氣;例如:不但倒去瓶中的酒,更蕩滌乾淨瓶中的酒氣,所以位居聲聞之上。但仍未斷塵沙無明,故居菩薩之下。觀世音菩薩,觀察法界眾生,見有一類應以辟支佛身得度的眾生,就示現辟支佛身,對他說十二因緣的生滅門、與還滅門,使其了脫生死,超出六道輪迥。故楞嚴經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3)現聲聞身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聲聞是佛教小乘法中的奉行者,梵語舍羅婆迦sravaka,義譯聲聞。因聞佛言教的音聲而悟道故。楞嚴經中觀音菩薩說:「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若諸有學,得四諦空,是指一類由聞佛說四諦法,而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已斷見惑,位居見道,尚未證得無學位的學者。當這類學者不斷地進修道諦,分斷思惑,分證無為,直到滅諦無生之性將要現前而又未達到圓滿的境界時,觀音菩薩即於其前,現聲聞身,投其所好,為說滅諦無生之法,令其解脫分段生死,橫超三界。所以釋尊對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觀察眾生中,應以聲聞身得度的,即現聲聞身,為其說聲聞的四諦法,使他們解脫三界生死之苦,而獲得有餘涅槃的快樂。
(二)能應六天
(1)現梵王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梵王是色界梵天主,能管領大千世界。梵天名提婆,又名素羅,以光明、最勝、清淨、自然、自在為義;是享受人間以上,最勝妙果報的地方。在佛教說: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欲界天,是有淫欲與飲食的有情居住地方;除地居天和虛空居天外,還有六層天。
色界天,是有形色有物質的有情居住。因為此類眾生,雖巳斷除欲界的淫欲與飲食,但仍有色身和宮殿之物質存在;此中天人,以其禪定功夫的深淺,和境界之粗妙分為五級,共有二十層。
無色界天,是已經消滅外在身體和宮殿的物質,唯有精神存在;以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中,既無形體,亦無國土之色質,故名無色界天。此天亦因其禪定功夫之深淺分為四層。
現說梵王,只是三界中色界大梵天的天主;不但斷欲離愛,戒善具足,獲得初禪定力;還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具大福慧,才有資格做大梵天王。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觀世音菩薩,觀其欲界如有厭離塵欲,希望獲得清淨之身而持戒修善的眾生,應以梵王身得度脫的,即為此類眾生,現梵王身,為說離愛斷欲的方法,使其解脫欲界之苦,而得生色界。
(2)現帝釋身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帝釋,又名釋提桓因,譯名能為主,是欲界第二層忉利天的天主。佛經記載:在釋迦佛以前,迦葉佛像法中,有一個非常貧窮的女子,看見迦葉佛像的金箔脫落,本應重敷佛金,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因而向其他三十二人勸捐,集資以敷佛金,以此福報而為三十三天的天主。其餘出資隨喜功德的三十二人所獲福報,為其餘三十二天的天子。
現在觀世音菩薩,因為觀見人道眾生,信仰上帝的緣故,不妨示現帝釋身,以投其所好,然後漸漸引入佛道。但在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總之,無論是欲登天帝之位的眾生,抑或願為上帝兒女的凡夫俗子,觀世音菩薩都權巧方便為他們示現帝釋身,為他們說五戒十善好生行慈之法,以滿他們所願。可見觀音菩薩利生的悲願,是何等的深切而又平等,既不分種族、不分界限、不分凡聖,亦不問信仰的異同,一律平等教化,拔苦與樂,絕對不會因信得救,不信便入地獄。
(3)現自在天身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層,又名他化自在天。能以其他諸天所化現的娛樂,作為自己享受,攝為己有,自在無礙,故以名他化自在天。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觀世音菩薩,以其妙智觀察欲界眾生,若有希望獲得自在天身,以便逍遙自在,遊行十方而無阻礙的機感的話,觀世音菩薩即於其前,現自在天身,為說上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自在天福報。
或說:六欲天中,別有魔王宮,亦在他化自在天所攝。那麼,觀世音菩薩,該是為教化這等天魔,所以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使其解脫了。
(4)現大自在天身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此天居色界之頂,餘經稱為「摩醯首羅」。其實,梵語是摩醯濕伐,譯為大自在。此類眾生,有三眼八臂,騎白牛,執白拂,飛行虛空,統治三千大千世界,為大千界主,得大自在,故名大自在天。
觀世音菩薩,以其觀智觀察欲界人天眾生,如有希望得此自在之身的,便於其前,現大自在天身,為彼說上品十善,以及樂是苦因,捨念清淨等法,令彼成就。故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說:「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5)現天大將軍身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天大將軍,是統領天龍八部鬼神的大將。其的職責是擁護佛法,救護國土,巡視世間,除妖降福,賞善罰惡。如韋陀菩薩,本其護教護人的願力,示現天大將軍身,作為忉利天主的外臣。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諸眾生,指人道及八部鬼神。其中若有人或其他八部眾生,若喜歡統領鬼神,立志救護國土的,觀世音菩薩即為彼等示現天大將軍身,為說五戒十善,及祕密神咒,呼召鬼神之法,令其成就天大將軍身之威勇;以遂其摧邪輔正,保國衛民,護法安僧之志。
(6)現四天王身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梵語毘沙門,譯為多聞,是四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楞嚴經觀世音說:「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據此可知,本品所說毘沙門身,即舉一而該三了。此四天王是天帝釋的外臣武將,居住須彌山腰,各領三部鬼神,令不惱人,恆護正法。金光明經說:「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是故我等,名護世王。」
觀世音菩薩,觀察人道眾生,或四天人民,如有志愛生四天王宮為太子,或發願為天王護國安邦的,即為彼等示現天王身,為說上品十善,以及統領鬼神,護國安邦之法,令其成就。
(三)能應五人
(1)現小王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世間人王有五種。一金名輪王,即是轉輪聖王,身具三十二相,有七寶隨身,謂四天下象寶、馬寶、將軍寶、義臣寶、寶藏瓶、女寶,是人中最勝者,能統治四天下,以十善化世。登位之時,有金輪寶,從空飛下,而至其前;乘此輪寶,一日能遊行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各國無不服從,故名轉輪聖王。
二是銀輪王,即位之時,有銀輪寶,從空飛至;乘之一日能遊行東西南三洲,王三天下,各國皆悉服從。
三是銅輪王,有銅輪寶,能遊行東南二洲,各國皆歸其統領。
四是鐵輪王,有鐵輪寶,能遊行南膽部洲,所有各國皆歸其統轄。據說:印度的阿育王,即是鐵輪王。
五是散粟王,指世界上每一國家的國王,其數之多,猶如散布其粟,遍地皆是,故名散粟王。今經文說「小王」,是五王中最後一種。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說:「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王為人中至尊,誰不羨慕?然欲為一國之君,非先修福植德不可。是以觀世音菩薩,見有欲為人王的機感,即現人王之身,為說五戒十善,生貴之因,以及帝王德業等法,令其成就為皇福德,滿其鎮國澤民之願。或有眾生不信佛法,非以人王威德尊嚴,施以佛法教化不可;觀世音菩薩,即為此類眾生,現人王身而為說法。
(2)現長者身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長者,梵語是疑叻賀缽底,是積財具德之通稱。世間長者具十德:
一姓貴、為剎帝利種。二位高、朝中元老、宰輔、太傅之類。三大富、倉廩充富。四威猛、具大權威,使人肅然起敬。五智深、心如日月,慧燦珠璣。六年耆、耆年宿德,老當益壯。七行淨、私德磊落,俯仰無愧,堪為人範。八禮備、威儀庠序,待人以禮。九上歎、上為王者所稱讚。十下歸、下為民眾所依歸。具此十德,方稱長者。
由於長者,一言九鼎,舉足輕重,威德顯赫,所以很多人都為之垂涎。觀世音菩薩,觀見有欲為長者,或應以長者身而得度的眾生,即現長者身,為說博施濟眾、仁民愛物之法,令其成就。故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說:「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3)現居士身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居士,梵語是迦羅越,是指志於佛道的在家人,謂之居家之士,故名居士。或廣積資財,居財之士,名為居士。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可知此中言居士,是指韜光藏德,寡欲精修,愛談名言,心慕佛法之士。其有德有位者,如蘇東坡之輩;其有德無位者,如王通、邵雍之類。菩薩觀見其應以居士身得度的機感,即應以居士身為說韜光晦跡,潛移默化;或清心寡欲,潔己修身等法,以應其講道論德,為人師範。
(4)現宰官身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上至公卿顯貴,下至州牧百僚,凡事政權,受朝廷俸祿的都名宰官。如古之宰相百官,今之首相內閣,甚至廳長、縣長、委員、主席之類。這些軍政長官並不是普通人可以教化的,非示現同僚之身,無以化度。所以觀音菩薩,為現宰官之身,而為說法。或有人愛慕宰官職位之顯貴,其俸祿之優厚,而欲得一官半職,觀世音菩薩,亦隨順眾生之機,示現宰官身,為說輔政安邦,整綱立紀,以及修齊治平,忠愛廉明等法,令其成就宰官之身,以遂侍君澤民之願。故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5)現婆羅門身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婆羅門是焚語,譯名淨裔,是古印度四姓之一;亦是一種外道,妄計其族種,是劫初時從大梵天口生,為梵天之後裔,故名淨裔。此種外道,邪見固執,若以和尚身份為彼說法,勢必格格不入。觀世音菩薩,為欲令其改邪歸正,達妄即真,所以現婆羅門身,為說正法,令彼解脫。
又婆羅門為印度權威之貴族,受其辱待勞役者,當然亦希望自己成為貴姓之一,以享其權利。觀世音菩薩為滿眾生所願,所以即於其前,現婆羅門身,為說世智、調氣、煉神之法,令其成就。如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四)能應四眾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佛教的四眾弟子。觀世音菩薩,觀察眾生,如有一類機感,應以比丘、或比丘尼、或優婆塞、或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四眾身而為說法。
(1)現比丘身
梵語比丘、又名苾芻。含有三義,所以翻音不翻義。一乞士、內乞佛法以資慧命,外乞飲食以養色身。所以出家佛教徒,是要托缽乞食。現在錫蘭、緬甸、暹羅等國家的和尚,仍然托缽乞食,保持佛世時的遺風,但中國風氣末開,所以未行此制。
二破惡、因為出家人,嚴持淨戒,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能破身口七支之惡,故名破惡。
三怖魔、出家人受比丘具足戒登壇時,便有地行夜叉高聲唱言:「善哉!善哉!」空行善神聞之,又唱善哉!如是展轉傳至四天王,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魔王聞之,心生驚怖。因為世人作惡,便能增長魔王的勢力,增加魔眷屬的數量。如果有人出家受戒,持戒念佛,則佛道漸長,魔道日消,甚至出家人橫超三界,發真歸元的時候,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魔王宮殿亦因而震動崩裂,致使魔王大生恐怖,故名怖魔。
具此三義,稱名比丘。楞嚴經說:「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觀世音菩薩觀見在俗男子,心厭塵勞,好學佛法,而割愛出家;初受沙彌十戒,進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時,即於其前現比丘身、為說戒定慧三無漏學,以及清淨梵行等法,令其成就。所以釋尊說觀音菩薩:「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
(2)現比丘尼身
比丘尼,是女子出家而受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者,亦具有乞土、破惡、怖魔三義。釋尊說女身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不得作帝釋,三者不得作魔王,四者不得作轉輪王,五者不得作佛。又在封建時代,婦女界更顯得魔障重重,苦惱不堪。如有女人厭棄塵勞,發心出家,受持比丘尼具足戒的機感,觀世音菩薩,便現比丘尼身,為說離染清淨,精修梵行之法,令其具足三無漏學。故楞嚴經說:「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3)現優婆塞身
優婆塞是梵語,新名鄔法索迦,譯為近事男,是指受三皈、守五戒,親近承事供養三寶的清信之士。楞嚴經說:「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五戒是:一不殺害生命,以培養仁慈之心。二不偷盜財物,以培養廉義之德。三不姦淫男女,以克守人倫禮教。四不虛言妄語,以履踐信實之道。五不飲酒,以保持清醒的頭腦。若有居家之士,喜歡受持以上五戒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優婆塞身,為說三皈五戒,不捨妻子而修梵行,不離塵勞而作佛事等法。
(4)現優婆夷身
優婆夷,又名鄔法斯迦,譯為近事女,又名清淨女或善女,是指一類貞烈女性,而又能深信三寶,受持五戒的居家婦女。楞嚴經說:「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觀世音菩薩,觀見有一類居家婦女,深信三寶、受持五戒,廣行善事,應以優婆夷身得度的,就現優婆夷身為其說三皈五戒、清心寡欲等法,令其成就。
因為觀世音菩薩,能觀四眾機感而應四眾身,為四眾說法,所以釋尊說:「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五)能應眾婦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在三十二應中,前後所說,除比丘尼及優婆夷之外,菩薩應身,都是屬於男性,僅此一段文,是明菩薩應化婦女身;可見觀世音菩薩本非女相,只隨類示現而已。觀世音菩薩大悲普濟,大慈遍覆,凡有機感,無不應化;不但示現男身度脫男子,亦示現長者夫人,或居士婦女,或宰官夫人,或婆羅門婦女,乃至種種婦女身;但有機感,無不示現。此中僅舉四種婦女以包括其他。同時顯要夫人,閨家婦女,關係國家社會之治亂與興衰甚大,所謂: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然欲齊其家,又非有賢內助不可。是以國家之興衰,社會之治亂,間接繫於顯貴婦女身上。但富貴學道難,何況封建時代,大戶之家,家規必嚴,婦女外出,更非易事。所以觀世音菩薩,特為示現同類身而為說法。楞嚴經說:「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邦國之妻名國夫人;受朝廷誥命之婦為命婦;才德兼備,能為女主師為大家(讀大姑),即大家家訓姑。孝敬仁慈,以事上下,行於內而感化於外為內政;貞靜勤儉,以修女德為立身。家通大夫以上,國通諸侯以上,女人如能內政立身,修身即為齊家治國之本,所以若有婦女能內政立身,以修家國的機感,觀世音菩薩,即現婦女身,為說三從四德,端莊淑慎,正己端風之法,令其成就助治家國之事。菩薩除現宰官婦,治家齊國;現長者婦多德望;居士婦多學識;婆羅門婦多數術,以利生外,還隨機示現,種種婦女身,貴賤不一。如在中國示現女身,而為人所共知的,有白衣觀音、送子觀音、魚籃觀音等。
(六)能應二童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雖曰愛不重不生娑婆,五濁惡世的眾生,無不浸淫於愛河中。但間亦有愛慾淡薄,抱獨身主義的男女。男誓終身不娶,女誓終身不嫁,喜歡清淨修行的,謂之童男童女。觀世音菩薩,觀其應以童男身得度的,即現童男身為說:守直抱樸,固精保元之法,令其成就童真之身;觀其應以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女身,為說堅貞美德,清淨自居,玉質冰心,遠斷塵緣等法,令其成就處女之身。所以楞嚴經說:「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在觀音感應傳中說:唐朝元和十二年時,觀世音菩薩曾示現為一美麗的賣魚女子。因為她美艷無比,人見人愛,所以爭娶為妻。女子說:我教你們念普門品,誰能在今天晚上熟誦,我就嫁給誰。結果,能背誦普門品的有二十人。女子說:以我一身,怎能妻你們二十個人呢?我再教你們念金剛經吧!結果,又有十人在一天中背誦金剛經。但一人又怎能配十夫?於是再教他們念法華經,限於三日念熟。結果,只有馬氏子一人。誰知結婚那天晚上,新娘無端無故死去,並且立即腐爛,馬上要埋葬;後來來了一個和尚,說要見胞妹遺容,教馬氏子開棺一看,除了大堆黃金鎖子骨外,再沒有甚麼屍體。和尚說::這是觀世音菩薩,示現度人的化身。說罷,即以錫杖荷骨,騰空而去。馬郎於是往洞修道,後不知所終。但至今馬郎洞猶存。常有人傳說這故事,這亦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童女身教化眾生事蹟之一。
(七)能應十類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1)現天身
諸天機應有二:一者求入,二者求出。以上能應六天,是應其求生天的機感;今現天身,是應其求出離的機感。因為天福雖好,但能障聖道,同時好景不永,轉瞬天福享盡,五衰相現,仍然墮惡趣;不如人間得聞正法,能了生死、能證菩提,是以有人,欲求出離天趣。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即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求出離天趣的天人,應以天身得度的,菩薩即現天身而為說法。
(2)現龍身
梵語那伽,譯為龍。龍有四種:一是守天宮殿的,二是興雲降雨的,三是開瀆決江的,四是守護伏藏的。此外還有其餘異類、種種不一。龍雖由福報招感,七寶宮殿,且能喚雲變雨,具大力神;但龍有三患:一熱沙炙身,二風壞宮衣,三金翅鳥噉。龍宿世曾行布施,獲得七寶宮殿,但因多瞋,居心不正,犯戒爭,故墮龍身,備受諸苦。今有善根深厚,能覺前非,求脫離龍身的機感,應以龍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為說布施持戒、正直柔和、仁慈謙讓等法,令其成就,脫離龍身的心願。故楞嚴經說:「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3)現夜叉身
梵語夜叉,譯為勇健,又名捷疾鬼,又名能噉鬼,是一類食人的惡鬼。有地行、空行、飛行三種不同,其中多為菩薩示現,護持正法的。最勝王經說:「是等藥叉,悉皆愛護如來正法,深心護持。」但亦有由暴惡業緣而墮落的,今由佛法熏習,知其苦惱而生厭離,菩薩即現同類身,為說持戒、修福、柔和、慈善等法,令其成就人倫。故楞嚴經說:「若有夜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夜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4)現乾闥婆身
梵語乾闥婆,譯為嗅香神,是帝釋天樂神;不噉酒肉,惟以香為食。所以帝釋需要作樂時,燒沉水香,此神即尋香而至,奉侍帝釋,而司奏伎樂。觀世音菩薩觀見「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應以乾闥婆身得度的機應,即現乾闥婆身,為說離於放逸,及修五戒、中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脫離其倫之願。
(5)現阿修羅身
梵語阿修羅,譯名無端正。以其類男醜女貌,無端正之男子故;又名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住於大海深山,常與忉利天作戰,是天道化生的阿修羅。其餘還有人趣所攝的胎生阿修羅,卵生的鬼趣阿修羅,和濕生的畜趣阿修羅。
長阿含經說:「南洲金剛山,有修羅宮,六千由旬,欄楯行樹,每日三時,苦具自至,刀鎗劍戟,從空飛入宮中,修羅若不躲避,必受殺傷。」因為此類眾生,前生雖修下品十善,但常懷猜忌之心,尤其好勝。以此因緣,常受苦具侵害。如有生厭離心,求脫其倫,應以阿修羅身然後得度的機感,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為說柔和善順、慈忍謙恭、虛心受教,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人倫。故楞嚴經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6)現迦樓羅身
梵語迦樓羅,又名迦留羅,譯為金翅鳥。此鳥翅膀金色,俗謂大鵬鳥,居四天下大樹上,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里,性喜食龍,每日必食大龍一條,小龍五百然後飽;所以每天必以其翅打開海水,攫龍而食。龍王求救於佛,佛以袈裟贈龍王,教其及眷屬各披袈裟一絲,便可避免大鵬鳥捉食之難。鳥因見龍身披有袈裟,皆不敢食,餓極亦往佛前求救,佛囑其勿攫龍食,可使佛子,每於食時,布施其類,使得飽滿。故今侍者施食偈言:「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即導源於此。現在觀世音菩薩觀見此類眾生,應以同類身得度的,即現迦樓羅身為說仁慈愛物之法,令其脫離畜生,而入勝道。
(7)現緊那羅身
梵語緊那羅,又名真陀羅。譯為疑神。其形似人,但頭有一角,見者生疑,故名疑神。又新譯名歌神,是帝釋樂神之一,貌醜而音美。菩薩處胎經說:「須彌山北,十寶山間,有緊那羅,於中治化。」由昔布施之力,居大寶殿,壽命極長。天欲奏樂,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帝釋請佛,諸天絃歌而頌法門者,即是此神。
楞嚴經說:「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此神雖住七寶宮殿,能歌能舞,但畢竟似人非人,似神非神,形極怪誕,既為帝釋法樂之神,常得見佛聞法,自會生厭離心,希求脫離。是以觀世音菩薩,即現其同類之身,為說歌詠亂心、欲樂無常,及中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脫離本倫。
(8)現摩侯羅伽身
梵語摩侯羅伽,又名摩呼洛伽,譯為大腹行,又名地龍,即是大蟒蛇神,自頭至腹,粗而且長,此類因心多瞋所感,聾駭無知,常含毒傷生,其苦倍於天龍。如梁武帝妻郗氏,不信因果、不信三寶、損壞寺廟,死後變為大蟒蛇,求救於梁武帝;帝請誌公禪師撰梁皇纖,替他懺悔,郗氏因此得脫蟒神之身,而升天界。
楞嚴經說:「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觀世音菩薩常憫其苦,今得其樂脫本類,求生人身,因而示現同類身,為說忍辱、柔順、修慧、修慈,以及中品十善等法,令其永捨瞋恚,成就人倫。
(9)現人身
人即欲界中有精神、有肉體、有思慮、有愛欲的有情生命,前菩薩能應五人,雖屬人道,但此中總約其喜歡人身,更無異求而言。據佛說,地獄眾生太苦,而天趣眾生太樂,太苦太樂,都能障礙進修聖道;唯有人道眾生,苦樂交參,正好修行辦道。楞嚴經言:「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為甚麼要樂人修人呢?原因有八:
一身難得,故求不失。二世世為人,易於修證。三三乘聖人,並生人中。四唯於人世,可值佛法。五八部皆慕,人豈不願。六唯人道中,能趣菩提。七天著樂,餘趣多苦。八佛菩薩道,皆從人得。所以智者,當善保人身,當善修人身。若有人好樂人身,菩薩即現人身,為說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中品戒善,為等流因,令其成就中品色心,為等流果。
(10)現非人身
非人,對人而言。以上所說天龍八部即是非人。上現人身,是統收人王宰官等不盡之機。此言非人,是統收天龍八部等不盡之類。凡以上所說未盡攝之機,現皆於人非人等中收攝。顯菩薩不但現以上所說三聖六凡、五人四眾、眾婦二童、八部等身;此外,凡是屬人道或非人道的眾生,如有機感,菩薩無不現其同類身而為說法。
楞嚴經說:「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有形,指有色蘊,如休咎精明等眾生。無形,即無色蘊之空散銷沉等有情。有想,是有四蘊之鬼神精靈等。無想,即是無四蘊的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無情。如是諸類,其中若有厭其本倫,而欲脫離的,菩薩無不一一現其同類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己所欲願。可見菩薩利生,不分階級、不分種類之精神,是何等的偉大。
(八)能應力士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執金剛神,即是護法神。手執金剛寶杵,能降魔伏惡,專打惡人,以護持正法。佛教雖以慈悲為懷,但頑劣之徒,非威德則無以折伏,所以有護法心切者,欲為執金剛神,以藉金剛杵之威德,降魔制惡,擁護佛法的機感,菩薩即為現執金剛神身,為說摧邪輔正之法,令其成就大威德、大誓願、永固法苑、支持法廈。
正法念經言:「昔有國王,第一夫人生千子,王置千籌,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拘留孫探第一籌,乃至樓至探最後一籌,即賢劫千佛。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佛說法;一願為金剛力士,護千佛教。」即今之梵王及金剛神。
三、釋尊總答顯德
(一)總答勸供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因為無盡意菩薩問:「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所以,當釋尊將觀音菩薩以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普門示現的妙用說完之後,特別叫一聲無盡意菩薩,然後用「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等四句,結束回答;同時勸導眾生,應該供養觀世音菩薩。
如是功德,是指以上三十二應的功德。以種種形,顯於每一應中,能俱現種種形。遊諸國土,即是十方國土,非局於娑婆世界。不過,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有緣,所以無人不知,無戶不曉。度脫眾生,是菩薩現身說法之目的,觀世音菩薩,所以成就三十二應的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其目的無非是欲度脫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二)顯德結歎
(1)能施無畏德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此文是顯示菩薩無畏施的功德妙用。布施有三:一財施:財有內財,外財;用衣服、飲食、臥具、金錢與妻子、土地,甚至國家王位等,布施於人,是外財布施。若能布施自已的頭目手足,或燃指、燃香、燒臂、割身捨肉,甚至犧牲性命,名內財布施。
二法布施:是以佛法布施眾生,為一切眾生演說無上妙法。財布施只救眾生色身之苦,法布施能解眾生煩惱,破眾生愚痴,開眾生智慧,所以一切布施中,以法供養為最。
三無畏施:能除人怖畏,能救人急難,或以力助他人,俱名無畏施。楞嚴經十四無畏中,觀世音菩薩自己說:「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於四不思議中說:「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因為觀世音菩薩,因中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之後,能圓拔諸根,能迥脫六塵,獲得諸根互用,彼此無礙,就如音聲不為垣牆所礙。因此能稱體起用,任運隨緣,現一一身形,誦一一神咒,所現之形,所說之咒,皆能以無畏力,布施於眾生,令正處於苦惱厄難、無限怖畏恐懼中的眾生,一心稱名,即獲無畏,解脫諸難。由於菩薩實德威孚,遐邇皆聞,所以不但娑婆世界眾生,甚至十方世界,微塵國土眾生,皆名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不過本經上文,無盡意菩薩問,云何遊此娑婆世界?因此,釋尊僅約娑婆世界答:「是故娑婆世界,號之為施無畏者」吧了!
(2)能感供養德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前三句明能施之人,次三句明所施之物,再次三句明受施之人,末後三句,顯能施者之虔誠。因為無盡意聞佛說,觀世音菩薩,不但救七難、解三毒、滿二求、更能普門示現、以三十二應身,度脫眾生;同時更能於苦惱厄難怖畏中,能以大無畏力施於眾生。像這樣崇高的恩惠、偉大的妙行,是何等的令人敬佩和感動!何況釋尊還殷殷勸導,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因此,無盡意對釋尊說:「世尊!我現在應當遵命,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於是把頸項間所掛的寶珠瓔珞取下,送給觀世音菩薩說:「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是菩薩與菩薩之間平等的稱呼。又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仁人,所以稱仁者。無盡意這串瓔珞,是眾寶珠鑲成的,異常莊嚴寶貴,所以說:價值百千兩金;顯示其供養之物的貴重。
瓔珞,明明是屬於財布施,為甚麼說是法布施呢?因為菩薩深達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故瓔珞即心,心即瓔珞,稱性布施,內不見有能施之我,外不見有所施之物,更不見有受施之觀音,三輪體空,雖財施亦等如法施。又菩薩布施,並非為己求福,而是代眾生布施,為眾生而作佛事,是如法之施,故財施亦即法施。
又菩薩布施實屬表法。無盡意頸項,表中道實相的妙體;寶珠瓔珞,喻戒定慧陀羅尼種種法門。以瓔珞莊嚴其身,是表示以戒定慧陀羅尼種種法門,莊嚴中道實相理體;示範吾人,應以戒定慧及修種種法門,以莊嚴自己的法身。解頸眾寶瓔珞,表已證中道法門,而不住於一切法門。有如是種種理由,所以無盡意菩薩,對觀世音說:「仁慈的救世者啊!請您接受我的瓔珞法施吧!」
當時,觀世音菩薩是不肯接受的,但非故意推辭,其理由有三:一此物雖貴,然不應貪著,故不受。二既在佛前,未奉佛命,不應受。三此種供養,非出施者本意,是遵佛命,似非誠意,故不受。因此,無盡意菩薩不得不再次請求觀世音菩薩,受他的布施了。
重請之意有二:一為表誠懇,實由欽佩仰德而施,望佛轉致,令其必受。二表示非為己福而施,而是為眾而施,希望對方為眾而受。由此可見無盡意的布施供養,雖是接受佛的勸告,而亦是由於觀世音菩薩威德所感,故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自己說:「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眾生慳心最難破,捨心最難發,現在觀世音菩薩所過之處,都能感化眾生,令其破除慳貪,發心喜捨,甚至哀求菩薩慈愍接受。可知菩薩能感供養的威德,是何等的不可思議了。
(3)能修供養德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當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而無盡意菩薩再次請求接受的時候,釋尊很明白他們雙方的意思,因此,對觀世音菩薩說:你應當大慈大悲,憐愍這位無盡意菩薩的誠意,與在這法華大會中所有的四眾弟子,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而接受這份供養啊!無盡意是為眾而施,假如你不接受,不是辜負了他一片為人的苦心,而不能滿他所願嗎?由於釋尊的敕令和勸告,觀世音菩薩上遵佛旨,下愍四眾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以接受了無盡意菩薩所布施的瓔珞。是即不受而受。受了之後,又分二分,轉供養佛,是受而不受。
分作二分其意有二:一是顯為眾故受,本無所著;二令所布施福為成佛因。一分奉釋迦牟尼佛,是表示回因向果。一分奉多寶如來,是表示古今一際,佛佛道同;同時亦顯示觀世音能修供養之妙德。菩薩無論是自己福報的珍寶,抑或是威德所感,他人供養的珍寶,都能一一供養十方諸佛。故楞嚴經說:「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
(4)結歎其德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此總結上文,亦即是總結答。如是,指上文所說悲心救苦,和普門示現種種無作妙用。自在神力,是指菩薩拔苦與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救種種苦,應種種求的妙用,是任運顯現,任運感行,不作而作,無為而為,自由自在,不假作意,毫無勉強;即是楞嚴經所說:「無作妙力」。觀世音菩薩,雖十方普現,有機則應,無感不通;但娑婆世界,怖畏既多,苦難更盛,人多慳貪,少修福慧,所以菩薩特別愍念娑婆世界眾生,時時遊行教化於娑婆世界,所以說: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第一節、無盡意以偈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偈頌,是一類與詩歌體裁似的句子,用這類句子,敘述長行文中的義理,謂之偈頌。梵語祇夜,譯為重頌。用這類句子敘述另外一種意思,為長行文中所沒有的,梵語名伽陀,譯為孤起頌。此中的偈頌,二者兼有。本來在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法華經中,此品是沒有偈頌的。後來隋朝仁壽年間,闍那笈多法師再譯法華經,此品才有偈頌出現。後人見之,移刊於羅什法師所譯的普門品長行文之後,合為一品,故有此偈。
爾時,是當觀世音菩薩接受了無盡意布施的瓔珞,分作二分,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如來後,釋尊,又對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之時。無盡意菩薩,再以偈問佛,其意有二:一為初機重聞入妙,一為晚來聽眾得聞其義,因以偈頌再問。
初句是讚佛德。釋尊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萬德莊嚴。所以說「妙相具」。次句是表達自己的問意,末二句正是所要問的事情。無盡意先讚歎佛的妙相,然後說:我現在再重新來請問,觀世音菩薩這位佛子,究竟以甚麼因緣,名觀世音呢?佛視眾生,猶如赤子,所以廣義的說,一切眾生無不是佛子。不過,子以繼父業為職責,佛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所以狹義方面說:凡能以弘法利生為職責的,無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是佛子。否則,便非佛子。
又二乘人只知自利,非真佛子;菩薩能自利利他,紹隆佛種,擔荷如來的家業,才是真正的佛子。現在,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位居等覺,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專以利生為事業,稱為佛子,自是當之無愧!
第二節、釋尊以頌答
一、顯得名之由
(一)總顯行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初二句,是經家描寫當時釋\尊以偈回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是佛誡聽,因為觀世音菩薩的行門,是微妙不可思議,非粗心浮氣所能領會,故佛在回答之前,特別提出警告勸誡。
「善應諸方所」,是顯示菩薩化他之廣,諸方,即是十方,而非一方;諸所,顯微塵國土,而非一國土;是三世間,而非限於某一世間。觀世音菩薩以一心三觀的觀智,觀於一境三諦的觀境,能所不二,圓證中道;然後稱性起用,普門示現,十方微塵國土,無處不現身。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無時不現;如鏡照萬物,同時映出;如月印江水,同時照臨。不先不後,謂之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是顯示菩薩化他弘願之深遠。觀世音菩薩,利生的弘願,廣闊無涯,淵深莫測,如海一般廣大深遠,而且是從無量劫以前,直到無量劫以後,其行願都是這樣廣大深遠,非人心思所能測知,亦非人口議所能表達的。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二句,顯菩薩因地修行的聖潔和殊勝。菩薩不但下化,而且上求。遍身十方微塵佛剎,侍奉親近供養或過去、或現在千億萬佛;或常隨佛學,為法王子,以求慧足;或隨順佛意、代轉法輪,以暢佛本懷。同時,還於諸佛前發大清淨願。發願有所冀求,有所執著,則不清淨。現在菩薩發大弘願,不著二邊,不住中道,盡無量劫,分身塵剎,上求下化,是為清淨。
「我為汝略說」以下,正顯菩薩自行化他的大願不可思議。釋尊雖能用言語表達,而在會大眾亦未必能領會,所以只是為無盡意等略說一二而已。若有眾生,或耳聞其名,或目睹其應身,或僅見其聖像,而能恭敬禮拜,一心稱念,三者但居其一,必能獲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令眾生解除三有或九有,或二十五有中,種種苦惱的厄難,絕對不會徒勞無功的。
有是因必有是果,因果不昧謂之有。諸有,謂有因果、有生死、有煩惱。三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九有,即欲界一有,有色、無色界八有,三界共九有。二十五有,即是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無色,無想五那含,共為二十五有。三界二十五有眾生,同在生死煩惱苦海中,頭出頭沒,永遠飄沉,但如能聞觀世音名,或見其身,而收攝三業,一心恭敬禮拜,口誦心念,便可消滅二十五有一切苦難。所以說,「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二)別明免災難
(1)能免三災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前四句顯能免火災,後四句明能免水災和風災。假使,是假設,假設有人興起謀害你的意念,將你推落大火坑中、使你的生命受到威脅,危在旦夕的時候,只要你能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便能仗菩薩威神之力,倏忽之間,變火坑為蓮池。因為火坑皆由瞋恚所變現,但人以瞋害,菩薩以慈忍,故念菩薩聖號時,菩薩能以性火真空之妙力而救之,使火坑化為池,而得免火災之危。
晉朝釋法智,未出家前獨行澤中,忽然猛火延燒,以為必遭火劫;唯有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說也奇怪,忽然間火勢突然息滅,四週的草都燒焦了,唯有法智容身之地火不波及,可見菩薩是有求必應的。
大海巨浸,波浪滔滔,處身其間,鮮有不與波臣為伍的,所以巨海亦為水災之一。漂流是風災。當我人航行時,因颶風之驟至,使舵手失去駕駛船隻的控制力,而漂流汪洋大海,已是惶恐萬分了;何況在這個時候,又有海上的毒龍呀,鱷魚呀,以及居住海底的羅剎鬼出現呢?當時的恐怖與危險,是不待言而可知了。但當你處身在這麼恐怖的環境中,如果能夠真誠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便能仰仗觀音菩薩之威德神力,船隻雖被漂盪於大海巨浸中,魚龍縱然鼓浪而來,亦不能為害,船隻亦不會沉沒。因為巨海,是貪毒所成,貪財似龍,貪淫似魚,貪殺似鬼;一念聖號,五欲頓息,而投入菩薩性水真空中,波浪自不能沒了。
法苑珠林載:劉宋沙門竺惠慶,廣陵人,經行修明。元嘉十二年,荊揚大水,惠慶將入廬山,船至江邊而暴風忽起,同旅已得依泊,惟惠慶船飄颺江心,水急浪湧,勢必淪覆;惠慶正心端意念觀世音經,洲際之人望見其船,迎風截流,如有數十人牽挽之者,竟安然抵岸。
又有徐熙載的母親程氏,平素敬奉觀音。紹興四年,熙載受了彭大任家的聘請,為家庭教師,因此,攜帶了二個兒子,坐船前往。誰知船至江心,忽然風雨暴至,怒濤沸湧,傍人莫知所措。熙載想:我們父子寄命於一葉孤舟,假使葬身魚腹,老母靠誰奉養呢?於是教同船的人,一齊跟著他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後來,突見一棵大樹出現,眾急挽樹枝,以船繫之。第二天,他們的船卻停在江邊的沙灘上,而不見有甚麼大樹。及回家,他的母親笑著對他說:我昨晚夢見一老太太攜領你們父子回來,現在你們真的回來了,觀世音菩薩真靈驗啊!
(2)能脫八難
1.超頌免怨賊難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梵語須彌,譯名妙高山,上臨虛空,下瞰大海,形勢險要異常;以此比喻被害者處境危險而已,未必一定是在須彌山頂,被人推墮。此推者,非冤家尋仇,自然是怨賊謀財害命,才下此毒手。雖然,但被害者,能在此生死關頭之際,一心稱念聖號,必賴菩薩威德神力加被,雖於極高之山被人推墮,祇覺如日懸空,怨賊去後,仍得升起。
須彌山,喻人自高自大的我見逾於須彌;我慢慢人,人亦慢我,即為人推墮;菩薩謙光照物,故念聖號,便投入菩薩性空真覺的境界中;如杲日住空,無所障礙而得救。
金剛山,又各金剛圍山,或金剛輪山,即是圍繞三千大世界的鐵圍山。起世經說:「諸餘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譯為鐵圍山),高六百八十萬由旬,縱廣亦六百八十萬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難可破壞。」因為金剛能壞一切物,物不能壞它,所以墮落此山,自然是粉身碎骨。此亦是用以譬喻被害者,墮觸外物之堅固而已。如果有人被怨賊惡人追逐,墮於金剛山那麼堅固的外物時,若能稱念聖號,便得投入菩薩性空真覺中,即使墮落,亦不能損一毛。因為痴愛逐人,如墮金剛山,無不受傷:菩薩已永絕痴愛,所以稱念菩薩便得免此難。又菩薩冤親平等,慈悲憫念,絕無害意。所以,當冤賊盜寇將你圍繞並且各執利刃,快要加害你的時候,能念觀世音聖號,對方的敵意害心,亦為菩薩慈悲所化解,不能為害。
2.追頌免刑戮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犯國法,或枉受王難,臨要受刑,快要身首分開,壽命將盡之際;若能持念聖號,便投入菩薩慈光中,仰仗其威神之力而得免難。因為難生於身見,眾生有此身見,故有王難。菩薩身見消忘,故念之而得免此身受刀杖之難。
3.追頌免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眾生因身見而起有無斷常等邊見,所以身如桎梏,為財產所囚禁,為妻子所枷鎖,為六親伎倆所杻械。菩薩邊見頓空,所以念之,而得解脫此難。
4.加頌免毒藥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咒詛是用邪術,咒詛役使鬼神以詛害於人,或被人暗中下毒藥,謀害性命;如能稱念觀世音聖號,則不但不受其害,而主事者反招其殃。例如:從前有一清信之士,嚴持五戒,善心好施,可惜年老健忘。時有一外道梵志,在山中修行,到他家中乞食,因家中有事,忘記了梵志在門外等待;因此梵志挾恨而去,用咒術召鬼神來,並曰:「彼辱我,往殺之。」幸有羅漢知之,特往清信士之家,教他燃燈勤持聖號,並守口攝意,不起妄念。清士依教而行,鬼不能加害清士,遂大發脾氣,回頭欲殺梵志,但羅漢將衣覆之,令鬼不見梵志,卒令兩人俱免受害。
蘇東坡居士說:以其還著於本人,不如改作兩家俱免難,既不致害人,亦不致害己,不是更好嗎?這因為蘇東坡根本不明白佛法折攝二門的利生方法,因為菩薩利生,應以慈悲攝受則以慈悲,應以威力折伏,則以威力。所謂慈威兼施,否則,唯有慈愛,而不折伏,則惡者無以悛改其非。所以還著於本人,正是菩薩威德之折伏,使惡者明白因果,痛改前非而已。並非菩薩有所偏愛,或懷有報復之意。
從前有一神棍,名賴省幹,以神命為活,家中祀一妖物,供人問卜,因為要妖怪顯靈,所以每年都去浙江拐騙很多童男童女,帶回去祭妖。有一次,拐了一個女孩子回來,困在房中,並教她更衣沐浴,以待妖物來享受;幸這個女孩的母親是信佛的,自小就教女孩念觀世音菩薩,所以坐在房中,不斷稱念觀世音菩薩。半夜,天窗忽然拉開,妖怪的眼睛,閃閃發光,猶如電炬,自窗而入;女孩子恐怖極了,但仍然不斷地念菩薩聖號,就在這個時候,女孩口中忽然也發出光來,直向妖怪身上射去,接著妖怪從天窗上跌下來,女孩急呼救命,給巡邏人聽到了,立即破門而入,在女孩身邊,有一條已經死了的大毒蛇;女孩子將自己經過的情形,告訴值更人,於是把賴省幹送到警察局去治罪。假如不是這樣,後來受害的人固然不少,而這神棍將作惡更多,果報更甚呢!所以還著於本人,並不是害了他本人,而是救了他本人啊!
5.追頌免羅剎毒龍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凶惡的羅剎鬼,以及有毒的龍,都是害人的東西。因為羅剎食人害物,毒龍惡氣傷生。但當你遇到羅剎鬼,或碰見毒龍時,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這些毒龍惡鬼,都不敢來加害於你。因為鬼怕光明,我們內心妄想充塞,黑幕重重,所以招來外鬼作祟;又毒龍為見取所興,但菩薩諸見消忘,智光朗然,我們稱念菩薩聖號,可便投入菩薩大智光中,故毒龍惡鬼不能加害。
從前有一個人,平常喜歡向人問東問西,有一天,在路上遇了一個羅剎鬼,自知性命難保,雖處危難之中,仍不忘多問,因此,問羅剎鬼說:「你為甚麼胸白背黑呢?」羅剎鬼說:「因為我怕太陽,老是背著陽光走,所以背脊給太陽晒黑了。」這人靈機一觸,拉著羅剎鬼,對向陽光直走,於是羅剎鬼立即消滅。這故事是:譬喻我們內心不夠光明正大,才招致暗鬼啊!
6.加頌免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獸能傷人,全仗爪牙鋒利。假如你獨步於深山峻嶺中,不幸有豺狼虎豹突然出現,向你張牙舞爪,攔住去路的話,只要你能一心稱念觀音菩薩聖號,這些虎豹豺狼,一定會很快的離開你。因為眾生內有戒禁取見,故有惡獸可怖。菩薩沒有,所以能使稱念者,得離惡獸之難。
從前,福建有雷法震其人,以燒炭為業,家中有鴨欄木一枝,紋理精細,擬用以雕刻觀音像以供奉,但因工作繁忙,還未能開始雕刻。有一天,入山燒炭,忽然前面有一老虎,張牙舞爪,迎面而來,形極凶惡,正當危急的時候,忽來了一個美女叱虎,虎即跪下,俯首而去。法震謝救命之恩,而請問姓名,女子說:「我是你家中的鴨欄木。」說完不見,雷法震回憶日前欲用鴨欄木雕刻聖像事,因此,擇吉雕刻,終身持齋敬禮聖像。僅一念之生,已蒙感應,何況終身持名呢?
7.加頌免蛇蠍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蚖蛇蝮蠍,能以毒氣傷人,其惡氣如煙火之燃燒,觸即被害。因為眾生內心含有忿恨瞋恚之氣,故招蚖蛇蝮蠍之害;但菩薩瞋火永息,無毒意,故能令稱念者,仗彼慈力,使諸惡蟲自然迴避,免遭其難。
8.加頌免雹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密雲彌布,風雨交加,電火爍爍,雷聲隆隆,已是恐怖的現象了,何況在這時候,傾盆大雨,降下大小不一的冰塊,能損木傷人呢?所以凡此種種災荒象徵出現時,只要能稱念觀音聖號,便得雨過天晴,雷電停息。因為眾生內心的諂媚,如雲之覆日;驕傲,如雷之震驚;嫉妒人之所長、求尋人之所短,如掣電之快駛急馳;喜毀人之善,如雹之摧毀人物;狂言讚毀於人,如澍雨之傾於物而浸潤;以致招來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種種恐怖。菩薩心無諸惡,唯一慈悲,故能令稱念聖號者,仰仗神力,應時雲雷消散停止,而免其難。
以上十五頌,或追頌,或重頌長行所說,或加頌以補長行之不足,都是釋尊以偈頌,回答無盡意所問,而別明觀世音菩薩,能免諸難的威德神力,以為其得名的原因。
(3)總結得名之由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此正明菩薩得名之由。眾生因為內有貪瞋痴慢疑惡見等煩惱,外有地水火風空根識等七大的情執,所以無量劫來,如蠶吐繭,自纏自縛,把自己困於三災八難,以及無量無邊的苦惱叢藪中,備受眾苦的煎熬和逼迫。觀音菩薩,不特內斷煩惱,更能以妙觀察智,了達身之地水火風空根識等七大,本非七大,一一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乃至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性識明知,覺明真識。」七大既非七大,皆性皆真,唯一如來藏性,圓融無礙,故能不為七大所轉,反能扭轉七大。所以當眾生被三災八難眾苦逼迫惱害時,一心稱念聖號,便以其能觀之觀智,觀其稱念音聲之所在,即令其解脫一切苦惱厄難。不但救拔凡聖同居土眾生的苦,同時能救拔方便與實報土眾生的苦。以此尋聲救苦的因緣,所以名觀世音。
二、顯觀世音的含義
(一)顯所化之機情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力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初句明菩薩果後之大用,次句明菩薩因中之妙行。身口意三業,運用無礙,變化自在,謂之神通。天仙鬼神的神通是有漏的,所知不廣、變化不大。阿羅漢雖得無漏通,然未究竟,終屬有限。菩薩的神通,雖勝聲聞百倍,但終不及佛之神通廣大、變化無礙。觀世音菩薩早成佛道,名正法明如來,已證得自心實相理體,所以稱性而起的神通妙用,不是天仙鬼神的有漏五通,亦不是阿羅漢的無漏六通,也不是權教菩薩所證不究竟的神通;而是佛果上的十大神通:
一是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
二是出生無礙天耳智通。
三是出生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法方便智通。
四是出生無礙天眼觀察眾生方便智通。
五是出生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示現眾生方便智通。
六是出生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力。
七是出生於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佛剎之方便智通。
八是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
九是出生不可說化身示現眾生方便智通。
十是出生不可說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示現眾生方便智通。
是以觀音菩薩的神通妙力,廣大無涯;亦可說是:無記化化通,化而復化,化化無盡。故說:具足神通力。
智是實智,方便是權智;實智照理,權智解事,權實二智,無不具足,是為廣修。菩薩由因中修行,證得權實二智,更具足大神通力,於是用實智鑒機,以權智施教。設使極微塵數國土眾生有機感之,無不運用神通妙力,現種種身,同時來應。不但此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不但同居土,乃至方便實報土;不但人道眾生的生老病死苦,即使是三惡道眾生種種無量諸苦;祇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蒙慈力加被,能令痛苦漸悉消滅。
惡趣有地獄,餓鬼,畜生,故言種種。地獄有八寒八熱的痛苦,觀世音菩薩本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悉去教化度脫。餓鬼道百千萬年,尚不聞漿水名字,況諸飲食?觀世音菩薩為救拔鬼道眾生苦,而變為鬼王面然大士。因引起佛說燄口施食,以普救一切餓鬼。畜道眾生有愚痴暗蔽、弱肉強食種種苦惱。觀音菩薩亦常變畜生以施教化。人間八苦,天上五衰,觀世音菩薩無不現身說法。所謂:無身不現,無苦不拔,無樂不與。悲心不可謂不大,利生不可謂不廣了。此正顯示菩薩所化機情之廣繁,四聖六凡,此界他方,無不是菩薩所攝化的對象。
(二)顯能化之觀智
(1)顯觀智二利之功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此頌出五觀,以顯菩薩二利之德,是屬於孤起頌,其詮義是長行所無;前三觀為自利之功,後二觀為利他之德。
真觀,即是真空觀,亦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的觀智。菩薩以此真空觀智,修習空觀,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生之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原非實有,終歸於壞。再觀六識妄心,依根緣塵而有,生滅無常;若離根塵,本無自性。如是內空我相,外忘法執,斷見思惑,證真諦理,是為真觀。
菩薩雖達諸法空義,但不廢緣起諸法,能夠修習假觀,隨緣應物,廣度眾生。雖終日度生,而不見有一眾生可度;雖不見有眾生可度,仍然終日在塵勞中利生。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其利生之心,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如水月空華,無住無著。正因為菩薩修習假觀,積極救世,入俗利生,而無所執著;如蓮花之出淤泥而不染,又如「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清淨無垢,是為清淨觀。
真觀是出世的;清淨觀是入世的。從出世而入世是真利人;從入世而出世是真自利。由自利利他,證得真淨圓通;觀一切法,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而入於中道。而中道觀智,不停滯空有二邊,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不取不廢,圓融無礙,同遍法界,是為廣大智慧觀。
菩薩以真觀修空觀不著一切法,斷見思煩惱,證般若德。以清淨觀修假觀,不捨一切法,破塵沙煩惱,證解脫德。以廣大智慧觀修中觀,圓融一切法,破無明煩惱,證法身德。這三觀舉一即具三,言三即一,無前後,無次第,是為絕待圓融的三觀,亦即是觀世音之觀字。
悲觀及慈觀,是利他的妙德。由於菩薩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所以能運無緣大慈,等視眾生猶如赤子,平等與樂。雖能令眾生得真空樂、妙有樂,乃至中道無上涅槃不生不滅寂滅樂,無上菩提、不垢不淨覺法樂;但不著於相,無菩薩之能緣,亦無眾生所緣,能所唯是一心,名無緣大慈;亦是頌中的慈觀。
由於菩薩下與十方六道眾生,同一悲仰;眾生是菩薩心中的眾生,菩薩亦是眾生心中的觀世音。眾生悲仰之心,即是菩薩之悲心;菩薩之悲心,亦即是眾生悲仰之心。凡聖同體,感應道交,拔眾生之苦,即是拔自己之苦。雖終日令眾生脫離五住二死的苦惱,解除六凡三乘的一切災難,但視為自己份內事,所以叫做同體大悲,亦即是頌中的悲觀。悲觀無苦不拔,慈觀無樂不與。所以釋尊誥誡我等,應該常願觀世音菩薩慈悲拔苦與樂,常瞻仰普門大士的莊嚴妙相,景仰禮拜,以求攝照。
(2)顯觀智化他之德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此頌顯示菩薩觀智化他之妙德,亦是屬於孤起頌。
眾生的真心,本來清淨無垢,如明鏡之光潔,如杲日之當空;故六祖說:「本來無一物」。可惜眾生被貪瞋痴等煩惱所障蔽,遮蓋了自巳的本來面目;如明鏡蒙上了塵垢,失卻其本來之光潔明淨。但觀世音菩薩五觀齊修,三惑淨盡,轉八識成為四智,把心地的煩惱垢穢洗刷淨盡,達到不生不滅究竟清淨的境界。所謂:淨極光通,如塵去鏡明,垢盡光現;內外洞徹光明,猶如玻璃之通達無礙,是為無垢清淨光。這無垢清淨光,即是大圓鏡智的大智慧光,其慧光照耀,猶如杲日麗天,能破一切黑暗,因名慧日。
慧日,如菩薩的智光,諸暗如眾生煩惱之黑暗。菩薩以真空觀,證一切智光,來破眾生見思煩惱的黑暗;以清淨觀,證道種智光,破眾生塵沙煩的黑暗;以廣大智慧觀,證一切種智光,來破眾生無明煩的黑暗,故說:慧日破諸暗。
眾生外來的災難與苦惱,俱由內在的煩惱作業而招致,現在,內在的煩惱暗蔽,既為菩薩的慧日所破除,內滅苦因,外則能降伏三災七難等苦果,至時,一切災風火,自然消滅於無形中,故說:能伏災風火。
菩薩以一切智的慧日,放真空的光明,普照六凡同居土世間;以道種智的慧日,放妙有的光明,普照二乘方便土世間;以一切種智光的慧日,放中道的光明,普照菩薩實報土世間;所以說:普明照世間。
(3)顯觀智之妙用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
這四句是歌頌觀音菩薩三輪的不思議力。菩薩由圓修三觀之功,圓斷三惑,圓證三德,故能稱性而起三輪不可思議的妙用。初句讚身輪,次句讚意輪,末後二句讚口輪。悲體,是菩薩所證大慈大悲的法身理體。這理體是由持戒之功而報得。菩薩本此大悲戒體,身輪現通,示現三十二應,顯大神通,驚醒凡小,駭動三千;猶如大雷之震動,有耳皆聞、有識皆知,是謂:悲體戒雷震。
菩薩意輪能興無緣大慈,作不請之友,無物不覆,無機不被,能遮眾生煩惱燄熱,使得清涼,如大雲之普覆,故說:慈意妙大雲。
甘露,是不生不死之藥,喻不生不滅的妙法。菩薩口輪,善說法要,澍甘露法雨,普潤三乘五乘眾生,咸令滅除煩惱的火燄,得證涅槃不生不滅的清涼地;猶如天澍大雨,普淋三草二木,令得解除旱天的枯燥,是為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總顯菩薩由五觀圓修,所起三輪不可思議之妙用。凡有所作,無不以利樂眾生為前提,以度脫眾生是鵠的。
(三)正顯娑婆之機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上文顯菩薩廣應諸國土,四聖六凡,此界他方,無不是菩薩所化之機,此中正顯示遊化娑婆。因為娑婆世界眾生,業深障重,苦惱特別多,尤其性情暴戾好戰,難調難伏,官難戰難,無時倖免,所以特別提出說明。諍訟對簿公庭,則心憂刑罰;軍陣槍林彈雨,則命繫兵戈,皆可怖可畏之事。但若能於此怖畏中,稱念聖號,必仗菩薩慈悲願力加被雙方,頓消宿怨,諍訟解圍,言歸於好;或排除軍陣中種種刀兵劍戟的威脅,故說:眾怨悉退散。
(四)顯世音之意義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以上真觀清淨觀等一頌,是釋觀世音之觀字,而此四句中,前三句是釋觀世音之音字。妙音之妙字,是指音之體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微妙不可思議。菩薩能稱體起用,隨緣教化,施權謀方便的法音;使菩薩說法,即權即實,所謂:隨緣不變,即用即體,故名妙音。
菩薩能以五觀之妙智,觀照世間一切持名求救的音聲,隨緣普度,不動天日,普印千江,不起本妙,普門濟難,即實而施權,不變隨緣,即體即用,故言:觀世音。總言之,妙音觀世音,即是不變常隨緣;反之,觀世音妙音,是隨緣而不變。
梵以清淨為義,觀音的音,不落空有二邊,以一中道實相法雨,普潤有情三昧之花,是名梵音。菩薩說法的妙音,不獨圓滿洪亮普遍,而且應機不失,對於機感成熟眾生,即為現身說法;機宜既盡,則應跡不隱而隱,如海潮之進退不失其時,故名海潮音。梵音,是上契諸佛中道實相理,海潮音,是下契眾生聞法之機,契理契機,是名梵音海潮音。
世間之音不出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由七情而發之音聲,是不淨的、猥褻的,而且是短暫無常的。但觀世音菩薩說法的音聲,是由修五觀而稱性所起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妙音,上契佛理,下契機情;能令眾生悟心達性,離愛去欲,所以遠勝彼塵俗的世間音。因此是極其值得我們的稱念,所以我們應當常常稱念。
三、歎德勸持名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眾生業障深重,往往因疑害信,中途退墮,不肯老實持誦,因此,釋尊特別提出警告,同時讚歎觀世音之妙德,以固其信,以勸持名。因為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不像阿羅漢只斷見思,不同別教菩薩僅斷塵沙、圓教菩薩分斷無明,所以他們雖屬聖人,但仍然有餘惑未淨。但觀世音五住既淨,二死永亡,則一切煩惱習氣,究竟清淨,故名:觀世音淨聖。
眾生在生死苦惱厄難之中,能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菩薩即能作為我們所依的慈父,所依怙的慈母。因為觀世音菩薩,不但具足無量無邊佛果的功德,且無時不以大慈悲眼,平等看待一切眾生;沒有偏愛,沒有差別,如同世間父母的愛護自己兒女,非常熱情,無微不至。所以眾生在大難臨頭時,可以作為眾生最可靠的依怙。
「福聚海無量」,正顯示菩薩自利利他的功德,廣大無涯。因為菩薩從無量劫來,不斷上求下化,自利利他,積功累德,其福報如眾寶之積聚,如大海之無邊,因此,我們應當禮拜供養。
第三節、聞品獲益
一、聞法得益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當釋尊用偈頌回答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名之由,及解釋觀世音之含義,同時歌頌觀世音功德,以勸導眾生應持名禮拜供養之時,在會聽眾中,有一位持地菩薩,即從自己的座位起立,讚歎此品,以證明功德。
持地菩薩,亦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大菩薩。據楞嚴經他對佛說:「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作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值。毘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中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這是菩薩自己敘述因中修行,濟物利生的經過。因為他專在橋旁路邊,以力布施眾生,見路有不平,即高的平下,低的填滿,或力修橋樑,所以大家都稱他為持地。但他雖然生生世世用心良善,苦心孤詣,仍未登聖位。有一次,國王設齋請佛,持地又平地以待,毘舍浮佛對他說:「善男子啊!你整天在替大眾服務,以力布施,那是很好的。但可惜你只知從物質上做工夫,而不知萬法唯心。當知世界大地,都是眾生心中所現;心為萬物之因,因平果自平,是理所必然的。所以地之高低,完全在乎人心。欲平大地,必先平心,若能平內心地,則世界大地,一切皆平呀!」
持地菩薩經過毘舍浮佛這番開示之後,忽豁然大悟,自此,從事行而進入理觀,了達內色外色,地大平等;非但不執內四大為我,亦復洞明外之四大,唯是一心。於是悟無生忍,證阿羅漢果,接著回小向大,位居菩薩;不但能發廣大菩提心(廣大義),能與眾生作依止(眾生依義)。對於一切眾生,無所偏愛揀擇(無好惡義),同時能承受諸佛大法雨(受大雨義),生長一切功德(生草木義),為菩提種子所依託(種子依義);更能夠出生利益眾生之法(生眾寶義),出生對治煩惱之法(生眾藥義),不為世間八風所動(風不動義),聽聞深妙之法,不生驚疑(師子吼不驚義)。具足如是十德,猶如地之具足廣大,眾生依等十義,故名:持地菩薩。
因為此菩薩因中修證,塵銷智圓,刀兵莫屬,多分與觀世音菩薩相應;同時悟明圓理,無量劫來所值遇的諸佛如來,無論那一位如來宣說妙法蓮華佛知見地時,他都先為證明。所以現在釋尊說妙法蓮花經時,又說及與己修證彷彿相似的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等事,因此,特別起立,直詣佛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如果有機會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關於觀世音菩薩具足自在之業,以及能普門隨類示現,種種神通威德之力的話,那麼,他的聽法功德,一定極其浩大無比,非同小可的。」
自在,是自由自主,毫無阻礙的意思。盡諸有結,為心自在;外施為如意,為身自在。觀世音菩薩,不但獲得身心自在,且觀境自在,作用自在,以及菩薩的五大自在(壽命、生、業、覺觀、眾具果報)。佛果上的十大自在(命、心、資具、業、受生、解、願、神力、法、智),所以凡有施為,無不自由自在,凡所作業,俱屬自在之業。可以說:菩薩以自在為體,普門示現為用。
又自在指菩薩因中修證而獲得自在;普門示現為果上施化的威德神力。總之,以上所說: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與眾生樂,十四無畏拔眾生苦,都是大自在、大神通的妙力示現。所以凡有人聞此品經,從始至終,所得功德,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
二、時眾發心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結集佛經的聖者,敘述當時法會大眾發心上求佛道。梵語「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藐」譯為「正等」,「三菩提」譯為「正覺」,合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亦即是發成佛之心。因為佛果菩提,超越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有菩薩在其上,菩薩有佛在其上,唯有佛高於一切;四聖六凡,再無在佛之上者,謂之無上。
不獨無有在佛之上者,亦無有與佛齊等的。現前六道眾生的覺知,是妄知非真覺;二乘覺悟萬法皆空,但滯著於空,只期自度,無心度人,是心不平等;菩薩雖能本著先知知後知,先覺覺後覺的精神自利利他,但自覺覺他,仍末圓滿;雖居二乘之上,但仍在佛果之下,仍然不等。唯有佛果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再無過上,所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
正覺是自利,是真空、是消極的、出世的;正等是利他的、是妙有、是積極的、入世的;阿耨多羅,是自他無礙,空有不二,平等一如,融出世於入世,會積極於消極,圓融無礙;能知空而不空,不著空而利他,才是三藐;知所有非有,不著有而益己,得真空覺智,才是三菩提。如是離能所,絕對待,唯一平等不二的中道觀,才是阿耨多羅的無上。此無上中道,超於凡夫、二乘、菩薩一切之上;一切不能與他相等,故說無等。無等而等,等於一切,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人人皆可以成佛,皆可以等於此無等的中道妙理,是為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但此中最後加個心字,是發趣求此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此心雖離形去智,而妙用恆沙,真俗平等,生佛一如,是最勝最上,無有其他之法與之相等,故言:無等等。所以無等等三字,在佛果中道理來說,無等是指最勝的佛果,等是指佛果與眾生本具佛性平等。若在發心方面說,無等是指最勝的趣求菩提心,等是指其他一切心無能與之齊等。即是說:在會大眾所發之心,是超勝無上的,其他心無與之齊等的,故名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們既然已經明白佛法的真義,若不發心行持,則如說食數寶,畫餅充飢,終不得受用。何況諸佛,皆讚歎觀世音菩薩,種種上求下化之功德,暗示堪為我們的模範呢?我們本具之佛性及功德,與觀世音菩薩是無二無別的。所謂:彼聖人也,我亦聖人也,為甚麼他能上求下化,名齊十方、普門示現,利樂眾生,而我不能呢?不知猶可,今既知之,如不發心見賢思齊,步著觀世音菩薩上求下化的後塵,努力向佛果菩提邁進,不是辜負了佛陀在靈山會上,為我們開權顯實,說佛知見的一片苦心嗎?不也辜負了無盡意菩薩發問,觀世音的功德妙用,以示範我等的一片好意;和辜負自己本具與佛菩薩同等的性靈嗎?因此,當時在靈山會上,共聽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大眾,其中有八萬四千這麼多眾生,都共同發起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