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深義(2003年7月禪修版)
空海(惟傳)法師 主講
序言
大家好!在禪修尚未正式開始以前,現在還可以進行雙向溝通,進入禪修期間就規定禁語,等一下說明一些事情之後,再正式開始。禪修期間的課程方面,晚上七點半到八點半,安排講述「四念處」禪修方法,大家配合著進度,一步一腳印的實修,然後配合重點講解再加以補充,才會較以往禪修所講的,更加齊全、也會更加深入。大家不要以為「『四念處』禪修方面,我已經聽過啦!我已經會啦!……」聽過是一回事,現在是要配合進度進入實修實證,才能夠體證「道」。
早上八點到九點的時段,安排講述【金剛經】,這一次的禪修,雖然有一半學員是第一次參加,但是也有一半學員已經參加過好幾次,此次第一次參加的學員,大多已經有看過VCD,與聽過禪修開示,基本的方法都已經大概了解,因此這一次禪修將會帶得比較深入,大家就是要「歸零」,把過去的觀念知見統統放下,以一個不懂、不會、剛在學習的心,一步一腳步去做,這樣就會最快。如果你認為自己是老修行,已經懂得很多、已經會了……,這樣還是活在過去的夢幻世界裡面,還會抓著過去的夢幻泡影,不管你是老參或是新學,不管你是出家眾或是在家眾,不管學佛多久,一樣統統要「歸零」,這一點非常重要。
包括說你過去所學的種種法門,統統要放下!不要還把過去的法門又緊抓著,然後認為在這裡只是參考、對照一下,這樣你是學不到什麼,也沒辦法真正突破,記得!不要把過去的法門拿來,私底下還使用過去的法門,認為我們只是對照、比較看看,這樣就不會突破的,不會有真正的成長。過去的已經過去,今天要走在解脫道上來實修實證,要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方法統統「歸零」,這樣最好!你的身心才會清淨、才會柔軟,以清淨的心、以柔軟的心來禪修,這樣的進步才會最快。在此還要與大家勉勵:要有如此精進之心,但是又要無所求。好像是很矛盾?但是這裏的分寸要拿捏好。所謂「精進的心」就是要珍惜這樣的禪修因緣,否則因緣很快就會流失掉;如果你還懶懶散散的覺得反正以後還有機會,或是再到其他地方參加禪修也是一樣,沒什麼啊!以為到處都有在辦禪修,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啊!……
如果你是為了參加禪修而來,當然是還有其他很多地方可以去參加,但是我們所講的是「解脫道」,走的也是「解脫道」,假如你是真正為解脫、了悟生死大事而來,就好好珍惜這些殊勝難得的因緣。兩年半來,空海與眾生廣結善緣、正式講經說法,最初是在中鼎及大乘精舍,以及板橋精舍,後來沒多久又到高雄、宜蘭幾個地方,現階段學員的情況都滿不錯的,很認真在精進用功,到去年的11月,等於第一階段的課程告一段落,已經把解脫道完整的「三無漏學」講述出來了,希望大家慢慢把以前沒有聽過的後面課程再繼續聽完;已經有聽過的,在參加過禪修的實修之後,回去再聽聞一遍,你的體悟、你的收穫就會更深入。我們所講的課程是活的東西,不是死板板的,只要你有在成長,每聽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悟。
如果你覺得自己連第一遍都還沒有聽完,就論斷與它無緣,表示我們解脫道所講的,還不是你所要的。就算你聽過了一遍,當你再聽第二遍、第三遍,覺得好像沒什麼,認為自己已經聽過了「我已經會了,我已經懂了,沒什麼特殊啊!沒什麼新奇啊!……」這是因為你沒有突破、沒有成長,還繼續在原來的觀念知見裡面原地踏步,還在原來的框框世界裡面繞,有時候你的觀念、知見就像台語的「阿達嘛康固力」,你的頭腦還很僵化,還抱著過去的觀念來聽、來看,這樣你的突破、收穫就不大。如果你真正很認真面對自己、善待自己,真正是為解脫而來,真正是為了悟生死大事,就會不斷的虛心學習,不斷的求真求證,就會不斷的成長。
當你越成長一分,聽聞一系列「三無漏學」與禪修開示,你的體悟絕對會不斷再突破、不斷再深入,我們所講過的內容都是活生生的,都是可修、可證、可達,不怕你去求真求證,只怕你抱著過去的觀念知見,不願「歸零」去求真求證,用過去的觀念知見論斷,這樣就會阻礙自己的成長,只要你願意「歸零」,只要你願意求真求證,我們所講的都是禁得起幾十年、幾百年的時空考驗。當你以後求真求證之後,發現空海所講是假的,請你跟我講,但是要無諍,是要來自於你的體證,不是來自於你的頭腦知見,假如你是用頭腦知見,都是沒用的。如果你是來自於實修實證,確信「無常」是可以推翻掉的,這樣請你提出證明,這樣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三法印」就不存在,看誰能夠推翻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
誰能夠推翻「三法印」?可以用最頂尖的求?求證的科學精神,去求真、去檢驗,真理絕對不怕你去求證,就像聰明如愛因斯坦,也只是在證明「無常」、「無我」、宇宙的奧妙而已,但是都沒辦法突破「三法印」。空海一路成長的過程,一樣抱持著冷靜客觀、求真求證的精神,當我越求真求證,越發現釋迦牟尼佛的厲害、偉大;當我越求真求證,就會發現老子智慧真的非常、非常高,但是古今聖賢多半是很寂寞,他們的智慧好像不屬於人間的智慧,是「曲高和寡」。縱使佛陀所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以及老子玄之又玄的宇宙真理實相,在世間還是一樣很少有人能夠體悟、體證到,眾生都是用自己錯誤的觀念知見去下論斷,事實上是自己不懂,然後卻去論斷他們的錯誤。
就像很多人看不懂、也沒有真正了解【阿含經】,認為這是小乘、不了義的,這些都是錯誤啊!因為真正要看得懂【阿含經】,以學術、推理的觀念,是沒辦法了解的,【阿含經】是佛陀是敘述整個聞、思、修、證的過程,佛陀當初的講經說法不是依據某一部經典在講,是依據宇宙的真理實相,是依據「大地風雲經」、「無字天書」,老子他們也都是啊!所以,真理實相是超越語言、文字、名相,本次禪修課程是講述【金剛經】,將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析,是不同於一般通俗的講解角度。如果我們講述的【金剛經】與一般講法相同,就不必多饒舌了。【金剛經】是非常深奧,此經正是破除大家對語言、名相、偶像、經典方面的執著。以佛法整個修行次第來講,有些經典、有些方法,就像在引導幼稚園、小孩子的成長,不斷透過種種方便法,讓大家從幼稚園階段,慢慢來到小學,再慢慢地成長,來到中學、高中、再進入大學程度,這是指心靈方面的成長,而不是指世間方面的學問,不要想說「我是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小學、幼稚園的法門,對我來說不重要啦!我不需要那些,我的心靈早就是大學了……」。
錯了!不是說你的世間學問很高,你的智慧、心靈就很高,不是的!不是絕對。雖然會有一些關係,但是不會是絕對的。如果你的學問越高,卻用你的學問去啃蝕更多的世間資源,以大欺小,透過你的學識、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不斷在吃、吃、吃,表示我們的心靈都還在很幼小的階段,因此大家?的要歸零,這一部【金剛經】是在協助眾生心靈成長,以整個解脫之路、心靈成長的位階及階段來講,與「世間法」大家能夠了解的比喻,【金剛經】所講的是針對大學與研究所、博士階段的程度,【心經】也是一樣,當你的心靈成長來到相當深的情況,才能夠真正聽懂【金剛經】所要講述的深義。所以,【金剛經】跟【心經】都是敘述阿羅漢的世界,千萬不要以為:「哦!這是大乘經典,阿羅漢是小乘的,【金剛經】都是講菩薩方面,與阿羅漢無關,阿羅漢是小乘的,是在有為法的世界……」錯了!那些都是錯誤的論斷。
【金剛經】是非常深奧,與【心經】所講的,同樣是四果阿羅漢的世界,都是非常高深,至少是三果要邁向四果的階段,以及四果的境界,如果大家在前面的一些基礎、步驟沒有具足,更是無法做到【金剛經】的世界。如果在大乘佛教地區,一直標榜自己是大乘而宣說【金剛經】,卻是看不起【阿含經】,輕視「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如此的心態,不管【金剛經】誦讀過幾千遍、幾萬遍,不管你多麼會講述【金剛經】,還是無法體證【金剛經】裡面的深義,因此這一次禪修會帶得比較深,慢慢向大家講述【金剛經】的深義。但是,大家別忘了!你們要體會到這些深義,一定要一步一腳印的實修「四念住」,如果沒有「四念住」的基礎,是無法體會【金剛經】的世界,你只是想像而已,你以為自己知道了,也都只是用頭腦去解析而已,因此這一次禪修安排的課程內容組合,一方面以「四念住」的方法禪修,一步一腳印的由「身念住」的開發,然後「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逐步開發,再配合【金剛經】的深義,如果真的能夠「歸零」,一步一腳印去做,在這幾天的禪修裡面,隨時你的體悟、開悟都會跳躍,會升級、會昇華。
依照課程裡面所講的禪修方法、步驟,一步一腳印去做,不要低估、輕視「有為法」,如果沒有一步一腳印實修「四念住」,重視這些「有為法」,無法來到「無為法」的世界,這一次禪修把這兩方面做一個完整的結合,對空海而言,是沒有大、小乘之分,沒有南、北傳之別,在過去也許會有,然而現在都沒有這些問題,就像太陽沒有南、北傳之分,地球也沒有大、小乘之別,本來就沒有這些問題的,那是人類的知見、人類的見諍,實相、真理是超越國界、種族、宗派的,希望大家真的要「歸零」,不要懶懶散散,還在以其他方法配合,這樣真的會跟不上。如果你能夠「歸零」,一步一腳印去做,再來身心柔軟、放空聽聞【金剛經】,隨時都會很震撼的。
此次禪修的總報名人數有一百多位,也是相當難得的現象,去年之前所舉辦的禪修,平均是四十到六十位之間,今年空海剃度的時候,安排的禪修只有三天,因此有六、七十位參加禪修,這一次已經停半年多沒有上課了,報名人數竟然有一百多位,而且一半以上都是新學員,都是第一次參加,這是相當好的現象,表示解脫道現在在台灣已經開始流傳開來,台灣解脫道的正法輪已經開始轉動了,要轉動「阿含解脫道」的法輪,非常非常不容易!真的是很困難!解脫道的法輪能夠慢慢推廣,當然我們要感恩很多的祖師大德,而最需要感恩的是近代兩位大師,第一位是太虛大師,他曾經在民國初年進行佛教改革,這種魄力、這種決心,讓佛教的水平慢慢提升上來,一方面興辦佛學院,在他的門下出了一位印順長老。
印順導師在大陸閩南佛學院,曾經是太虛大師座下的學生,受太虛大師的影響、啟發也滿深的,印老站在太虛大師所立下的基礎之上,再繼續突破、再繼續提升,於是又把佛教的整個水平,慢慢又提升起來,因此印老非常重視教理教義的釐清,希望佛教能夠漸漸出離迷信、信仰的層面。印老對於佛教的教理教義的釐清真是功不可沒,他今年是九十八歲,以實際年齡推算應該是一百歲,今年空海有機緣到華雨精舍參訪他,他真是很值得我們敬佩,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名利的氣息,沒有名利心、政治欲望,就是很真實、很如實的求真求證,把他所知道的,很真實的寫出來。在空海成長的過程,他對我在聞思方面的幫助非常大。
另外一位也是直接間受到印老影響,可以說是接下他的棒在弘揚原始佛法,也是我的恩師-楊郁文教授,這三個人把【阿含】方面,漸漸的披荊斬棘,把這一條路慢慢鋪陳出來,由於有這些前輩很辛苦的默默耕耘、奮鬥,空海在接觸這些資料之後,承受前人的恩澤,才有機會再加以發揚光大。曾經有人跟我講,印老就像一位巨人,今天如果有因緣,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繼續提升,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踐踏、不是輕蔑,而是我們承受前人的基礎,再繼續往前提升、往前邁進。原始佛法在台灣得以漸漸扎根,漸漸落地生根,剛才提到的這三位前輩,真是功不可沒,今天空海所做的,就是對於前人所紮下來的基礎,讓我們非常感恩、又善加應用,然後繼續往前再推動,希望把整個佛教的水平再繼續提升,實修實證方面紮實扎根,進一步真正為法做見證,讓正法能夠久住,這是今天我們默默耕耘在做的。
這兩年多來,在國內慢慢受到不少的迴響,在去年的六月,這一套「阿含解脫道」光碟VCD正式出版,才慢慢又比較廣泛的流通。在還沒有正式出版以前,北、中、南與宜蘭幾個地方有在安排課程,只有這些學員知道而已,其他外面的很少知道,除非透過親戚朋友得知。當這一套光碟出版之後,外面才漸漸廣為流通,去年製作出版一千套,流通量本來是預定三年到五年內。原先預定要出版這套光碟時,有人就類似潑冷水,認為是沒什麼銷路,不會有很多人索取,將會堆積如山堆在那裡,這樣不就是積壓成本,推銷不出去有什麼用呢?!認為不必製作那麼多,意即不是很看好……。但是我個人認為:因為這一套「阿含解脫道」課程,是用研究所的水準在講解,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在講述,我個人對這些內容是很有信心,只要把它流傳開來,一定禁得起考驗,只要是真正想要修行的人,他們遇到這些一定會很珍惜,於是從前年底就醞釀要製作了,前後總共十個月、將近一年,這一套才正式出版。
從開始醞釀到出版將近一年,中間真的克服很多困難,由於欠缺經費,空海本身又是兩袖清風,我們也不做法會,當時真的就是北、中、南這些學員,大家共襄盛舉,才勉強籌措了一百萬,把這一套光碟製做出來,當正式出版之後,本來是預定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流通,這一千套能夠流傳出去,就已經很難得、很不錯了,三年的時間就已經相當難得了,結果目前的情況是去年六月出版,到今年現在的八月初,這一千套已經快沒了,只賸下十套而已,還有不少是還沒寄出去,因為現在資源不夠,因此還沒有寄出去,一年兩個月就把這一千套全部都流通出去了,目前在台灣流通的,大概已經有八百多套,大陸流通的大概已經有150套,其他幾個國家大約有50套,目前在大陸的流通方面,整個氣勢、整個流傳,以及珍惜的情況,都不輸於台灣,而且比台灣還更積極、更珍惜。
今年二月、三月到四月初,有一個多月的弘法期間,一道過去的同修有八位,他們都可以做見證,大陸方面很珍惜、很積極,雖然一百套流通過去,由於他們很珍惜、拷貝又很快,光有一個地方的一位出家眾,拿到這些資料之後,沒多久就拷貝四十套出去,其他也有很多地方不斷在拷貝、在流通,雖然有150套過去,但是複製已經不只150套,現在又有很多學院向我們索取,大陸那邊是非常認真、非常積極。除了大陸地區之外,這些資料現在也漸漸流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還有法國那邊也有華僑拿過去,再來澳洲地區也有學員拿過去了,再來是美國、加拿大,以及夏威夷、日本,都有華僑帶過去,已經開始在流通了,在國外常常有越洋電話,報告他們的心得、們的法喜,都是帶給我們很大的鼓勵。
他們雖然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或是遠在數千里之外,但是當他們得到這些資料之後,都是很法喜,而且都會附帶說:很感恩中鼎這一批人,由於他們都是很認真、很積極,課程的深淺度是雙向的,大家的水準有在提升,水漲船會高,所講的內容就會越深入,這一整套課程,真的是中鼎這些學員雙向的回向,他們不斷的積極用功,當時又有配合禪修,於是他們越來越提升,提出的問題也會比較深入,加上他們具有禪修基礎,後面課程又可以講得比較深,一些老參在解脫道尋覓很久,一聽聞到這些課程之後,很多都很高興。
因此,你們的精進用功,真的可以幫助很多人;你們的積極努力,真的可以回向這世間,包括今天我們在這裡禪修,不是只針對你們將近一百個人講課而已,因為我們所講的這些,以後都會流通到世界各國,我講的這些,不只是面對台灣人,將來大陸中國的發展會最快,這些都是針對全世界的,真的是對法界眾生在講。所以,空海所講的這些,我是對天地、對法界負責,也希望大家要把我們的眼光拉開、視野拉開,跳脫「井底之蛙」的心胸、視野,來看整個法界,不要小看你們每個人的用功,你的精進是會回向世界、全人類;你們的精進用功,會回向整個法界。就像大家在經典裡面,都會有聽到或看到佛陀在講經說法之時,有很少人在座,以及天人、天神在聽聞,不必將此些當做很抽象的描述,就像我們現在的講經說法、禪修課程,由於你們的精進用功,會回向給眾生、給人類的,就像在中鼎上課期間,他們的精進用功,以及整個課程內容,這些資料現在就在回向法界,很多不是在現場上課、很多國外的人,你們就可以把他們當作天人,也一樣在聞法、在受益。
我們的精進用功、起心動念,我們的善念,?的都會回饋給法界,精進用功就是最好的消災、最好的回饋。所以,不要以為人家說我們業障深重,就不敢說要發願成佛,以為發願此生此世要成佛就是我慢,不敢!如果是這樣,枉費你們在修行、在學佛,大家在學佛,就是要有「佛道無上誓願成」的魄力與決心,就是要向佛陀看齊和學習,這一生這一世就能夠來到安心自在,佛法是解除我們心靈方面,不論是最淺處或是最深處的憂悲苦惱。我們最深沉的痛苦,空海一路走過來,任何的麻醉藥、任何的藥物,都沒有辦法到達、沒辦法解決的,最深沉的憂悲苦惱、內心的苦悶不安,佛法能夠幫你治療,幫助你消除內心最深沉的不安、憂悲苦惱,而釋迦牟尼也只能夠是一個「指月的手指」;空海所能夠做的,也只是一個「指月的手指」,我們告訴你一條解脫的路,但是這一條路,真的要靠你自己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的去走、去修、去做。
如果你投機取巧,吃虧的是你自己;如果你偷懶懈怠,吃虧的也是你自己,別人沒辦法代替你吃飯,沒辦法代替你喝開水、止口渴,別人沒辦法代替你安心,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就像你肚子的飢餓、口渴,也就是心靈的飢餓。肚子的飢餓,別人沒辦法代替你吃飯,同理可以去理解,心靈的飢餓,心靈的苦、不安,別人沒辦法代替你,因此不要一直迷信所謂加持、灌頂……,以為多麼厲害、多麼神通廣大,一個加持效果多大……,這些是可以具有鼓勵作用,幫你初步安心的作用是不錯,就像在幼稚園或是國小的小孩子,很多就是需要鼓勵、鼓勵,但是如果你常常奢盼、祈求這種方便法,表示我們的心靈都還不夠成長、還不夠成熟,都還是停留在很依賴的心態裡面。當然,過渡時期是有需要適當的協助,別人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但是主角還是我們自己,一定要靠自己吃飯,才能夠填飽肚子肌餓;一定要靠自己喝開水,你的口渴才會消失。
釋迦牟尼、空海所講的這些法,告訴你一條解脫之路,真正要解除這些痛苦,我們自己不要自欺欺人,要很如實的面對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去走、去做,這樣很快就可以體會到,佛陀所講的解脫之路,是真實不虛,不是靠信仰、不是用相信,而是自己可以親證到。所謂的「親證」,就像你真正喝到水,你的口渴,哇!止口渴了,你的口渴就消失了,你真的喝到,口渴就會消失,如果真正的親證佛法,憂悲苦惱就會真的消失。如果你學佛到現在,不管學了一、二十年或是二、三十年,內心裡面還有憂悲苦惱,表示還沒真正喝到佛法的甘露水,還是停留在觀念、知見、解析裡面,在研讀、在推理、在理解而已,還沒有真正實際的喝到,或是頂多只是粗略的品嚐、淺嚐。但是,沒關係!這些都是打下基礎,你過去所走的路,不管多麼的崎嶇,不管多麼的坎坷,也不管是多麼的光榮,統統放下、統統放下,過去都是助長我們成長的因緣,不管是好因緣或是壞的因緣,都是協助我們成長的助緣,我們感恩過去的所有因緣,不管多麼好或多麼不好,我們都感恩這些因緣,這些因緣會助長你、協助你邁向解脫。
如果你還抱怨過去的種種因緣,你的人生會繼續在苦海裡拉扯、浮沉,包括過去協助我們成長的善知識,不管他所講的是究竟或是不究竟,是方便法或是究竟法,曾經協助我們成長的這些因緣,我們都感恩,就像說現在讀到大學、研究所,對於幼稚園老師、國小老師、國中老師,一樣都是心懷感恩,對於過去就是懷抱感恩之心,再來就是「歸零」,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好好一步一腳印去做,這樣你的體悟、見法就會很快。
再來就是禪修期間規定「禁語」,禁語很重要,等一下就開始禁語。關於禁語方面,有幾點希望大家能夠特別注意,今天雖然我們是集體禪修,大家來這裡共修,但是希望大家是以一種你是獨處、閉關、專修的心來用功,你要收攝六根,不要一雙眼睛東張西望,除了法工、法務人員,承擔法務必要的交接之外,其他的一律都禁語,尤其是回到寮房更是要特別注意,為什麼要求大家禁語?如果你的語根、語行沒有停下來,還在講話,你的心會雜亂,散心雜話就是你的六根沒有收攝,你的心沒有辦法寧靜下來,你的眼睛還東飄西飄,就是你的眼根沒有收攝回來,眼、耳、鼻、舌……,一直在講話、攀緣,你的舌根沒有收回來,因為你的六根沒有收攝回來,你的身心沒有辦法寧靜下來。
如果沒有辦法寧靜下來,後面的進度只是在敷衍而已,你沒辦法跟得上來。當然,我們有部分舊學員,他們已經有相當的基礎,因此讓他們承擔較多的法務,只要他們不是在承擔法務之時,他們一樣都是禁語,要求禁語對大家來講是幫助非常大的,不要想說:「啊!我們是母子檔,我們是母女檔,我們是死檔,我們是朋友,我們都是一夥人……」然後一下就在聊天,在討論、探討,「今天情況怎麼樣啊?今天怎樣啊?……」那些統統要禁止,不要跟別人談論心得、不要問別人,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等一下下座之後,記得!除了法工必要的承擔之外,其他的一律禁語,在這八、九天裡面,講話講得越少,對你來講是絕對越好,很不容易大家才有這樣的禪修因緣,很不容易放下萬緣來此禪修,記得!不是來這裡攀緣,不是來這裡交朋友,你是來這裡大死一番,如果沒有善用這樣的禪修因緣,還來這裡攀緣,很可惜啊!你又錯失掉很多的因緣,浪費掉很多的生命。
所以,不要想說:「啊!我們在這裡禪修,遇到學員、遇到老師沒跟他們打招呼,不好意思!我們都要到處跟他們Say hello……」都沒必要啦!我們禪修學員好好精進用功、收攝六根,如果我們遇到常住,原則上如果你繼續用功,不打招呼也可以,只要點個頭、微笑一下,打個招呼也可以,但是不要開口講話,頂多點個頭、微笑一下,這樣就好了,你可以繼續用功收攝六根,沒有別人會講你懈怠,沒有別人會講你無情,大家都會尊重、配合我們禪修學員,而且常住看到大家在收攝精進用功,這種氣氛一樣會回向給他們,他們一樣會收攝、會精進用功,因此不要散心雜話。記得!這幾天除了法工的承擔交接之外,學員與學員之間不要打招呼、不要交談,儘量越少越好。如果你們在路上,或是在其他地方遇到我,除了在小參室之外,不要跟我打招呼,不要認為說我們很尊敬老師,我們很喜歡老師、尊敬老師,看到老師要合掌問訊、打招呼,都不必!這樣表示你的心還很散亂,不是空海所要的,不是空海所希望的。
所以,不是說你沒跟我打招呼,就是不禮貌,不是這樣!而是你跟我打招呼,你是不精進,對空海來講是不禮貌,你的心、你的眼睛還很靈活的在東張西望,表示你還很懈怠,我們禪修的品質,不會規定得很死板,但是我們要求很高的品質,在放鬆而不放縱的情況之下,大家好好精進用功,今天整個靈泉禪寺各方面的配合,就是要讓大家能夠在這裡,好好放下萬緣專心用功,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因緣。
關於禁語方面,除了法工的必要交談之外,如果不小心講了話,還情有可原,但是大家不要攀緣、要大死一番,為了悟生死大事、究竟解脫而來,越不攀緣、越少講話,對你絕對會越好,所有的要求都是為了協助你解脫自在,希望大家能夠「歸零」,身、心很柔軟,好好的用功,這樣的收穫、突破就會很快。現在就「歸零」,我會有次第的陸續向大家講述修行方法,大家一步一腳印去做,好好認真去做、去練習、去修習,不要貪多、不要囫圇吞棗。包括在禪堂或是地點方面,都是讓大家能夠安心舒適,以放鬆、自然為原則,修行不是在練功夫,不要硬撐、不要逞強。
如果在打坐之時,遇到身體不舒服,可以站起來調整一下,或是有時覺得坐不下去,需要到外面調整一下,也可以自行調整、放鬆,或是做一下柔軟操,讓自己柔軟下來。但是,記得!以不干擾其他學員為原則,現在的止觀時段,大家就是打坐,假如你需要站起來走到外面,動作方面都要很輕盈,不要很粗魯,慢慢走到外面。
我們現在要講述一些方法,大家就配合著開始做,靜態方面是以「出入息」為主要方法,第一步驟是長呼吸,第二步驟是短呼吸。所謂「長呼吸」,就是我們自然的呼吸、平常的呼吸,「短呼吸」是我們的心在比較寧靜之後的微細呼吸,現階段這一兩天,最重要就是當你靜坐之時,好好把你的覺察力放在呼吸上面,客觀觀看呼吸的進出、呼吸的情況。當你吸氣時,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吸氣;當你呼氣時,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呼氣,呼與吸之間、吸與呼之間,如果中間有停頓,叫做「止息」。當你停止呼吸時,也清清楚楚知道現在正在停止的階段,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清楚覺察到自己呼吸的進出,不要以為很簡單,不容易啊!只要你用功下來,就會發現覺察呼吸不到五息,就馬上跑掉了,又在東想西想的。
如果跑掉了,怎麼辦呢?不要懊惱、不要追悔,當覺察到就馬上拉回來呼吸,今天與明天的靜坐,最主要就是好好清楚覺察,你的呼吸是長、是短?是粗、是細?如果在靜坐時,覺得會昏沉,怎麼辦呢?你可以深呼吸,「長呼吸」就變成深呼吸、深深的吸,然後再呼,再深深的吸氣,這時精神就會振作起來,於市長呼吸就可以變成為深呼吸,至於短呼吸呢?你可以深呼吸做五分鐘,然後就把它放掉、回歸自然,成為自然的呼吸,意即出入息法十六步驟裡面的第二個,大家可以交換著應用。如果你容易昏沉,或是打妄想,可以五分鐘的深呼吸,五分鐘的放掉讓它自然,如果妄念又多了,這時候再回到深呼吸,假設覺得現在呼吸比較用力了,會累!你就把它放掉,回歸自然的呼吸,交換著應用、調整,就可以靈活的調整,主要是讓你的妄念漸漸放下,記得!不要刻意去對治妄念,轉移目標就好。
如果刻意對治妄念、念頭,會越弄越糟糕,越跟妄念在糾纏,反而形成「頭上安頭」,你不要理它,有妄念、心跑掉,覺察到之後,馬上拉回到呼吸上面。如果容易昏沉,就深呼吸;如果沒有,就放鬆讓它自然。如果都不會昏沉,有時要深呼吸幾次也可以,觀察深深的吸與深深的呼,我們身體有什麼變化?當然可能要老參、老學員,或是修行比較久的,才能夠觀察到身體的變化。如果你已經有基礎,可以在一吸、一呼之間,觀察身體有什麼樣的變化。如果呼吸沒多久就覺得胸悶,記得!就要放鬆,因為我們還是有在用力。
有時候覺得自己有放鬆,呼吸沒多久,奇怪!怎麼又在胸悶?表示我們無意中,又在抓、又在用力,有覺察到胸悶,記得!是我們沒有掌握到放鬆、以及如實觀的要領,自我意識都有在干擾呼吸,胸悶就是身體的眾生告訴你它有苦,你有在抓它,它需要你放開,因此胸悶就是一個訊號,在告訴我們要調整,你要放開、放鬆。如果覺得還是會在胸悶,你可以坐在位子上,肩膀稍微左右動一下,稍微挺胸調整一下,這樣又可以恢復放鬆。這是從現在開始,就要開始進行的。
在動態時,如果繼續觀察呼吸也可以,只要走路不會跌倒,也不要跟別人家相撞或是撞到牆壁。走路時,可以收攝眼根,但不要閉著眼,有時候會撞到,比較危險,可以七分眼或是半張眼,在安全的情況下,一樣可以繼續觀察你的呼吸,而不去覺知、覺察腳步。如果在動態時,還有繼續在觀察呼吸,收攝會更快。如果能夠在靜態或動態都繼續觀察呼吸,心的寧靜會很快;如果在動態時,覺得呼吸覺察不到或是使不上力,可以覺察當下的動作。走路時,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正在走路,要跨步、走樓梯、要出去,記得!每一個腳步都要清楚覺察,不要想說:我長這麼大了!怎麼還要你教我走路?我已經很會走路啦!我都可以跳啦!……
然而,不管你再怎麼會蹦、會跳,卻很少清楚覺察走路的步伐,覺醒過來的一個很重要步驟,就是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不要以為你會走路了,其實你是無明的,佛教的術語是「無明行」,你的走路是無明行,因為沒有真正覺醒過來,還在迷迷糊糊的世界中,沒有真正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四念住」的修法,就是讓你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現在從比較粗的,開始慢慢進入越微細,如果覺察不到粗的動作,或是低估它、輕視它,以為「太簡單、太容易了,我都會了!」如果越是這樣,你的心是無法真正寧靜下來,等到後面進入越來越微細、越深入,就沒辦法跟上來,或是只能依樣畫葫蘆而已,無法契入核心。
所以,不要小看!每一個腳步都要清醒明覺,把腳步放緩慢一點,禪修期間要把動作放慢,但也不用刻意很慢,比你平常慢個四分之一拍,當你要伸手去開門的過程,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動作、走動都稍微慢一點。走路步伐要保持輕柔,通常是不容易做到,平常走路都是啪!啪!啪!啪!走路輕柔也不以為會怕踩到螞蟻,踩到地上就會有罪惡感,或是怕踏在地上,這樣你的人生也沒辦法灑脫,走路就是輕柔自在地走、保持明覺,你要實際去做,才能體會到要領。吃飯時,仍然保持禁語,不要以為好不容易到了吃飯時間,大家坐在一桌,於是又在拉關係、攀緣,這樣你的心又會散亂掉了,無法深入進去。所以,不管是多麼要好的朋友,一樣都保持禁語、繼續用功,修行不是只在禪堂、打坐,下了禪堂也都是在修行,真正的修行,沒有禪堂內、禪堂外之分,不管禪堂內外都是在修行,包括吃飯一樣都是在修行。
除了禁語之外,當你在拿碗筷、夾飯菜,記得!過程都要保持輕柔明覺,清楚覺察現在的動作,不要很趕快的一直夾,當然因為我們現在人數眾多,夾菜動作也不要很慢,否則容易形成後面排隊阻塞,因此還是以正常的速度夾菜,但是要保持禁語、保持明覺。當你進去餐廳吃飯,一樣都繼續用功,坐在位子上,默唸供養、感恩的心,然後自己要用餐時,記得!要吃飯、夾菜的過程都是在修行,就是「身念住」的開發,不用一直囫圇吞棗的,急著趕快要把飯吃完,這樣又錯失掉,表示還不懂得修行的要領,因此連吃飯、夾菜都是在修行。
當你把飯菜送到口中咀嚼,一樣都要保持清醒明覺,當嘴巴在咀嚼這些飯菜,一樣保持清醒明覺,這方面的工夫,只要每個人願意去做,你都可以做到,不要以為這方面很容易做到,只是擔心你粗心大意、不在意、不以為然,不認為它的重要,如果粗心大意,就沒辦法嚐到後面的“甜頭”,因此一步一腳印的開始去做這些方法,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在修行,現在具有靜態的這些方法,在動態方面,大家一樣保持清醒明覺。主要的修行方法,這兩天已經跟大家講述過了。
往後當我正式要講經之時,一個開始我會有壓磬的動作,讓大家心理有準備。當開始要講經則會敲三聲的磬,這也是一個開始,一方面「磬聲」,是「慶」祝各位重「生」,也是讓大家從昏沉的世界覺醒過來,都是很有意義的。
好!我們現在就準備下座,大家回寮房,因為今天是第一天開始,因此時間有稍微耽擱一下,請大家記得保持肅靜、禁語,明早請大家準時。
今天大家會來此禪修,都是有相當殊勝的因緣,很多人下決心發願要普度眾生,發願要成佛、解脫自在,都是非常好的現象,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夠不流於空談?很實際一步一腳印的走,一步一腳印的做,紮紮實實的去做,這一棟高樓大廈才會完成。如果沒有實實在在去做,只是在發空願、開空頭支票而已,發願就是要實際去做,所謂「佛道無上誓願成」,不是安慰自己,也不是講大話給別人聽,而是真正要去做到。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到他方世界,不是到遙不可及的未來,都是此生此世就可修、可證、可達。如果你把解脫、成佛寄望在遙遠的未來,則很難、很難有成,而且也表示尚未接觸、掌握到真正的解脫法。如果把成佛寄望在遙遠的未來,或是他方世界,表示還沒有真正懂得佛陀所講的解脫之道。
眾生在苦海裡面,主要是因為對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不了解,就是「無明」,不了解大自然的運轉法則,不了解「大自然律」,大自然運轉有大自然的法則、規律,不要以為五蘊身心與大自然無關,錯了!這是完全錯誤的知見,是「井底青蛙」的知見,要知道你、我、他,包括任何修行有成的人,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你、我、他完全都是來自法界、來自大自然,我們身心的任何現象、任何部份,絕對不會違背大自然的法則,絕對不會超出大自然的運轉法則,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如果你的心寧靜下來觀察,就會體會到我們的五蘊身心就是一個精密的小宇宙;如果能夠寧靜下來覺察,會發現五蘊身心與大自然是脫離不了關係,而且完全是一體的。大自然有怎麼樣的現象,五蘊身心都會如實的展現,因此佛陀歸納出的「三法印」,任何人都絕對不例外,不管你承認或是不承認,不管你再怎麼否認,都不會超出「三法印」的運轉法則。
所謂「無常」,每一個人的每天、每分、每秒,都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不管你的修行再怎麼有成,沒有人可以例外。所謂「緣起」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是各種因緣俱足才產生,當因緣不俱足,你不可能出生,因為緣起甚深啊!整個因緣不要怪罪在「業力」兩個字,你的出生是法界非常殊勝的因緣,大家慢慢再去深入聞思、體悟。所謂「無我」,更是真理實相,你認為自我、我很厲害,那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那是你構築的夢幻世界,法界的真理實相是「無常」,法界的真理實相是「無我」,「無我」是實相-實際的存在,你不承認、不了解,只是代表你是無明,在自討苦吃而已,一直在背道而馳啊!
長江的水,它就是由上往下一直在流動,這是法性、大自然律,這是很自然的法則,但是當你不了解,就要它背道而馳,要它順著你的意思,去流走、去流動。人,常常是在做背道而馳、違背大自然法則的現象,要寧靜下來去分析、檢驗,你所有的苦都是在違背「無常」法印,也在對抗「無我」的法則,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也是提醒大家。你可以去檢驗,所有的苦、所有的不安,所有的憂悲苦惱,都在對抗「無常」,都在對抗「無」我,但是不管你再怎麼對抗,不管你的修行境界多麼高、神通多麼廣大,只要你的所作所為是在違背大自然律,到最後你所要構築的夢幻世界,它是終歸煙消雲散,那就是夢幻世界,那就是苦海。所以,眾生的苦海,是來自於自己的無明、無知,沒有了悟真理實相,有一天當你真正了悟這些真理實相,就是開悟、大徹大悟。
所謂「大徹大悟」,就是照見到我們過去的顛倒夢想,不要把「成佛」想像得很抽象、很遙遠、很虛緲,成佛就是成為一位覺悟者,覺悟什麼?不是修個神通廣大,很會加持、很會灌頂,然後可以吸引很多徒眾,叫做「我修行有成」,不是這樣啦!是成為一位覺悟者,覺悟什麼呢?都是很具體、很實在的,就是覺悟宇宙的真理實相,把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清清楚楚的照見、體悟。當你真正了悟真理實相,就不會背道而馳了,不會自討苦吃啦!這時候你會跟整個法界、大自然一起脈動,而且當你真正體證「無我」,就會展現出無我、無私的精神特色。如果你是一位很有名的宗教大師,也很會宣說「無我」,但是你所展現出來的,卻是在建設一個龐大的山頭主義,卻是一直在抓弟子,則是告訴眾生你的「無我」也是空論,你只是透過「無我」的標籤、名相在嚇唬眾生,然後展現你的「意思食」、展現你的「識食」。
真正要做到「無我」,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真正體悟到法界大自然,它所展現出來的都是無我、無私的精神特色,你的心自然會來到體道、悟道、行道、與道合一。當體悟法界大自然的無我、無私精神,自然就能夠做到無我、無私,這是活生生的佛法。如果你在經典、文字堆裡面要找「無我」,你是找不到的,你找到的是木乃伊,是僵化的思想、觀念,你找到的只是一些空洞抽象的名相而已。真正的「無常法印」,不是在經典文字裡面;真正的「無常法印」,都在法界大自然中,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如實的展現。「無我法印」也是一樣,你在大藏經裡面,找到的只是名相上的「無我」,無法真正體悟到所謂「無我」,更是沒辦法做到。
你真正要做到,就是現觀法界的真理實相,看到法界所展現出來的,什麼叫做無我、無私。如果一直在經典文字堆裡面體悟「無我」,都只是空洞的、抽象的,甚至會越修、我慢越大。很多的佛學專家,把佛法當作學問在鑽研,自認為看過很多的藏經,懂得很多的資訊,蒐集很多的資訊,辯論是頭頭是道,講經說法是辯才無礙,於是就認為他的境界很高、高人一等,甚至有的修行人認為這樣就是聖人,理所當然要受人家頂禮、供養膜拜,這些跟佛陀所講的解脫道是背道而馳的,只是把佛法當作學問在研究,然後增長「我慢」,實踐自己的「自我」成就而已,而真理實相、解脫是要來到「無我」,因此奉勸大家要好好珍惜活生生的佛法,不要把它當作學術在研究,變成為了打扮金身的裝飾品,你能夠欺騙得了別人,欺騙不了自己,也欺騙不了明眼人。
修行就是來到如實面對自己、反璞歸真,貪、瞋、癡的止息,就是來到沒有虛假,沒有貪心、沒有瞋恨之心,來到對任何眾生都沒有瞋心,這是一位非常純真的「真人」,因此大家不要把「成佛」變得很抽象,那些都是很具體的,只要逐步按照解脫道的方法、次第、步驟,去實修、實證,就能夠來到貪、瞋、癡的止息,而且能夠了悟真理實相,從此不再背道而馳、作繭自縛,而所有的結縛一一解開,不再作繭自縛,就是真正的解脫。你的不得自在、不得解脫,不是別人在綑綁你,不是別人在束縛你,而是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在綑綁我們自己。
修行最重要的核心就在於「轉念」,把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一一的澄清過來、一一的扭轉過來,「轉念」的過程就是不斷在開悟。所謂「開悟」就是不斷轉念的過程,不是在禪修、禪相裡面,看到什麼靈光乍現,看到什麼黑漆桶脫落,才叫做開悟,不是啦!那是禪相。真正的開悟就是發現到「昨非而今是」,是體悟到真理實相,照見到我們的顛倒夢想,因此「開悟」都不是抽象的,只要大家身心寧靜下來,好好去實修實證,隨時都會不斷的開悟,而你累積的開悟就是由小悟、小的開悟,不斷的在累積、累積,醞釀各種能源,到最後就會來到大徹大悟,就像高樓大廈要落成,必須打好地基,逐層的一層一層蓋起來,如果沒有逐層的蓋起來,不可能舉辦落成典禮,所謂「落成典禮」就像大徹大悟。
因此,大家點點滴滴的用功,絕對不會白浪費、不會吃虧;你們不會白吃苦、白受苦。越能夠吃苦的小孩,越容易有所成就,如果你吃不了苦,很難、很難有成,吃不了苦就見不到「苦諦」;見不到「苦諦」,後面的「集諦」也看不到,所謂「滅諦」,就是解脫自在的世界,無法來到成佛、解脫自在的世界,你自認為在修行、行道諦,也是在空談,修行要能夠刻苦耐勞、吃得了苦,環境越安逸,越會讓你懈怠。
見法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明心見性」,如果我們的心不夠明,就像一座動盪不安的湖水、一盆動盪不安的水,沒辦法清楚的映現月亮,沒辦法清楚的映現景物。所以,那些一直在宣說現在是「末法時期」的人,因為他們的心動盪不安,看不到真理實相、看不到法,自己看不到,就以為現在是「末法時期」,也如此在跟別人宣說,導致大家很多的觀念知見都偏差了、都錯誤了。事實上,沒有所謂「末法時期」,法印、真理、實相,都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的永遠呈現出來,只要宇宙的存在,大自然法則就是法爾如斯在運轉,因此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可以見法,我們現在為什麼不可以?!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可以體證到無常法、無我法印,難道現在的無常法印,與無我法印、緣起法,難道就消失了嗎?
每天、每分、每秒,「三法印」都呈現在大家的眼前、都俱足,只是你的智慧眼有沒有打開?你有沒有去見到法而已。不要誤認為現在是「末法時期」,真理、實相是每天都存在,都呈現在你的眼前,而且也呈現在你的身心裡面,只是你的心沒有寧靜下來、覺察不到而已。禪修期間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讓我們動盪不安的心寧靜下來,唯有我們的心能夠寧靜下來,也就是來到「明心」的階段,才能夠與法界真理實相的焦距對焦,否則看到的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的。所以,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就是讓我們這一顆心猿意馬的心活在當下,與真理實相對焦。因為法界的整個存在,都是在當下、現在,風也是現在正在吹動;地球也是現在讓你坐在上面;太陽也是現在在陽光普照;你所喝的水,也都是現在存在的水。法界的實相存在都是在現在,在【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就有講到法界是沒有時間,就只有現在,但是所謂的「現在」,不要把它變得很狹窄,跟過去、未來相對稱的,又是一個很死板觀念的「現在」,不是的!
「現在」只是一個形容,只是一個當下,當下是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而你所能夠做的、能夠活的,就是在當下現在這一點而已,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但是你要去體會到當下、現在,它卻是永遠存在,因此要把你的心拉回到當下、現在,才能夠跟真理實相對焦。當我們的心清淨之後,就很容易體悟到真理實相,就是「明心見性」。所謂「見性」,是看到大自然的法性,看到大自然的法則,不要把「見性」誤解,偏差到要去找一個佛性、找一個自性,「見性」就是看到大自然的法性,也就是大自然的法則,提供給大家的方法就是「四念處」。歷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講過不少種的修行方法,但是整個修行方法的核心,還是扣住在「四念處」。
所以,種種的方便法,到後來還是要回到「四念處」,千萬不要去聽信別人講說:那是小乘的、自了漢的,那是阿羅漢果位而已,不是佛陀果位的……,那些都是以訿傳訿,都是錯誤的知見。不管你是任何法門,到最後真正要見法,一定要回到「四念處」,因為很多的方便法沒有放下,沒辦法真正「明心」-真正心的寧靜。如果一直執持著某種方便法門一門深入,就像一位吸著奶嘴、長不大的小孩,奶嘴一直不肯放下。【金剛經】是要我們破除種種方便法,但是要真正來到全然破除種種方便法的階段,前面的方便法是要具有,沒有透過方便法、有為法,沒辦法來到「無為法」,方便法是一個方便,也就是一個過渡時期,方便法要越簡單越好,不是弄個十八般武藝、越複雜,展現五花八門、眼花撩亂,以顯示法門之深之玄,這是本末顛倒啊!
法門就像是藥物,是越簡便越好,目的是要把病治好,要越簡便、能夠把病治好,這樣最好,不是一直在炫耀我們的儀器多厲害,我們的藥物多高明,我們的藥物多麼好,你看不到副作用,看不到你在本末顛倒,執著在那些方便法上,看不到你變成以吃藥為榮,成為藥癮,上癮了!吃藥上癮,然後以吃藥為榮,在炫耀你的法門多麼好、多麼高、多麼深,就是在跟人家比較你的藥多麼好,天天都在吃這些藥,成為藥癮,竟然引以為榮。我們吃藥是為了把病治好,是為了不必吃藥,透過有為法的修行,是為了來到無為、無修、無證,修行是為了以後不必修行,吃藥是為了將來身心健康而不必再吃藥,大家要把這些觀念釐清,才不會一直以吃藥為榮,一直執著在法門上面,十年、廿年還是在練工夫,還是以此法門引以為榮,這樣沒辦法上岸,來到「無為」的世界。
但是,現在身心有苦、有病的情況之下,不透過種種方便法,也很難把病治好,這些方便法是越簡便越好、越安全越好,副作用越少越好。佛陀提供給我們的,就是「四念住」的修行,「四念處」的開發,第一的次第、步驟就是「身念住」,有關於動態「身念住」的開發,在昨天晚上已經稍微講過,希望大家紮紮實實去做,靜態方面就是呼吸出入息方面,大家要好好下工夫,動、靜方面透過一些方便法,是為了協助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都習慣性到處攀緣,方便法就是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
有關於呼吸方面,能夠心不散亂,觀察自然的出入息-吸氣、呼氣,自然的長呼吸或是自然的呼吸,如果能夠清楚的覺察,這樣保持自然就好,觀察自然的出入息。如果做不到觀察自然的出入息、妄念很多,還有幾種方式可以調整,就是深呼吸五分鐘,自然呼吸五分鐘,這也是個調整,就像一些藥物,你可以調配著運用。如果你的心還是很散亂,不容易寧靜下來,不得已可以用「數息法」,「數息法」對出入息來講,算是比較粗的方法,就是退回到「數息法」,但是只要你的心靜下來,就把它放掉,因為它是一支手杖,當你能夠放掉那支手杖,比較快學會走路,比較快能夠放下對法門的依賴。如果有人覺得在打坐時,以前的習性都還需要唸佛或是持咒,心才能夠寧靜下來,「觀出入息」應用不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把方便法稍微應用一下,你要默唸佛號或是原來的法門也可以,但是要知道那是不得已的方便法,那是一個權巧,不要一直執著在上面,否則就很冤枉你來參加此次禪修,但不是說禁用,而是覺得有需要用,就像你原來都睡不著,已經吃安眠藥習慣,不要因為來禪修,而把那些都全部都放下,有必要還是可以吃,能夠不吃是最好。
所以,原來的一些方便法,越簡單、越簡短越好,在一吸、一呼之間,能夠配合生滅變異,是非常好的,不只是方便法,而且又能夠引導你去體悟真理實相,這是最快的!可以在吸氣時,配合心中默唸「生」;呼氣時,配合默唸「滅」。再來吸氣時,配合默唸變化的「變」;呼氣時,配合默唸「異」。生、滅、變、異……,一方面讓你的心能夠寧靜下來,一方面容易協助你去見法,這是出入息法方面的幾個著力點、參考點。一開始「出入息法」,放在鼻頭、人中附近,比較容易攝心,如果你覺得用力、胸悶,或是氣往上衝,是因為用力太緊,你就要放鬆,也可以適度的調整,把觀察力放到丹田(小腹),腹部隨著我們的呼吸在起伏,就把你的覺察力放在腹部呼吸的起伏上面,一樣可以配合著默唸「生、滅、變、異……」。如果你的心比較散亂,一方面觀呼吸,就已經是「身念住」,身體的澄清、寧靜了,就是在修身。
如果你又默唸「生、滅、變、異」,所謂的身行、口行、意行,當下都並駕齊驅在修,默唸「生、滅、變、異」,是在修「口行」,而且保持清醒的覺察,意根、意行的衝動會漸漸緩慢下來,當你的身、口、意漸漸柔和,衝動就會緩慢下來,漸漸能夠契入「三妙行」的境界。身、口、意能夠漸漸緩,「三妙行」有成,「四念住」就容易修得有成就,就能夠得心應手,後面的「心念住」才能夠開發。「心念住」開發出來,要見法、要斷結、要證果,就很容易!有的人修行一、二十年,還是不容易有成就,不容易真正的突破;有的人是下過很多工夫,還是覺得很多的挫折,沒辦法真正讓他找到安心自在;來此參加禪修,又是煩惱、苦惱一大堆,像這方面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我們平常的善根福德、因緣不俱足,我們的心還都很散亂、很攀緣,其次就是欠缺正知正見,還沒有真正遇到能夠安你的心、幫助你解脫的無上甚深微妙法,這跟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有關。
因此,我們平常就要點點滴滴的,累積各種善根、福德、因緣,不要以為「我要修行啊!我哪裡有時間去做那些善事?!……」你的心態、你的心念是非常重要,不一定是在外相上,而是你真正要有慈悲之心,真正要有大慈大悲憫眾生之心,才能夠會修行有成。如果自私自利只為自己,縱使再修個一百萬年,都不會有成的,頂多只是成為一個修行「匠」,不會成為一個解脫者,因為你的心胸沒有打開,沒辦法體證到「無我」。所以,平常我們跟眾生廣結善緣,這是非常重要,但不是攀緣,不要會錯意!
再者,眾生很欠缺感恩的心,這一點非常重要。人類都太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別人對我們好是應該的,別人照顧我們是應該的,就像父母親越關懷、越寵愛小孩,小孩子反而越不懂得感恩,越覺得父母親對我好是應該的,我要錢、你就要給我,我要什麼、你就要給我……。今天很多人的修行觀念也是一樣,都還是抱著別人護持我,別人對我好是應該的,我是一家之主、我要修行,當老婆的就理所當然應該要支持我。如果有「應該」的心,修行一定不會有成,不知道什麼叫做感恩,你的心不會柔軟,就不會跟法界的流體一起脈動,你的心就像一顆石頭掉落入海中,沒辦法跟著大海脈動,反而覺得大海對不起它,大海一直在找它的麻煩,一直在跟它對抗,一直在跟它作對……。
如果你是以一種抱怨的心,認為別人應該……、應該……,到哪裡都會抱怨不斷,覺得大海都在跟自己作對,覺得世間都在跟自己作對,不管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樣!只要欠缺感恩的心,到哪裡就會抱怨不斷,你的心就沒辦法安詳、柔和。所以,不要以為修行就是抱著一個法門一門深入就好,這些基本的心態沒有校正過來,縱使再修個千百萬年,還是在苦海裡面修,觀念知見錯誤就要修個三大阿僧祇劫。真正的修行,只是把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扭轉過來而已,而且涅槃彼岸就在此岸,真正的淨土不是在他方,也不是否定他方有,而是你的智慧眼打開,眼前當下就是啊!你在這裡能夠找到淨土,到任何地方也都能夠發現淨土,心淨、佛土淨,內心能夠充滿感恩之心,身心就會柔軟,會跟眾生廣結善緣,你的人際關係、人緣到哪裡都會很好,到哪裡都會與境界溶為一體。
當你與境界溶為一體,苦海就漸漸消失,缺乏感恩之心,只是一味的抱怨,到哪裡都是跟境界在對立,所有外面的境界都是你的苦海,苦海是因為一直拘限在狹小的夢幻世界,不願意與外界溶合,不願意打開狹窄的心胸,就閉鎖在象牙塔裡面,就閉鎖在紫禁城裡面做你的皇帝夢,關久了,就是苦悶不堪。如果走出外表富麗堂皇的紫禁城,走出「自我」的小小世界,就會海闊天空。所以,這幾天希望大家每次上座時,先做三分鐘到五分鐘的感恩之心,再來是慈悲的心,然後再進入觀呼吸,就會很順暢、很柔、很快。只要大家把心寧靜下來,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不會也沒關係,不會就來問,只要大家實實在在去做,很快就能夠與法相應,很快就能夠見法。
我們要把所有的觀念、知見,都化為實際、具體的展現,要把佛陀所有講過的法寶、珍寶……具體發掘出來,佛教的無價之寶、無盡的寶藏,只要你有心,一定可以找到,一定可以得到豐富的無價之寶,這些都是很實在的存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願大家早日法喜充滿、解脫自在!(磬聲一響),好!現在就下座,大家不要忘了!動、靜、禪堂內、禪堂外,遍一切處都在修行,好好把握這樣難得的時間、因緣,好好用功!有問題就到小參室來問。
問題解答
學員問:首先提一個“小問題”,就是在禪坐時,眼睛閉著與眼睛睜開,有什麼差別?怎麼樣比較好?
法師答:提出問題不一定要標上「小」嘛!打坐時,眼睛要閉著或是張開,各有利弊。一般來講,當你的眼睛閉著,比較容易攝心、不會散亂,但是缺點是比較容易陷入昏沉,因此當你容易陷入昏沉時,可以稍微張開一下眼睛,張開個兩分、三分,不要全部張開,因為眼睛全部張開,你的心又會很散亂,而且眼睛張開是有用力的,我們眼皮拉起來,是有撐張力量,那是一種用力,這樣會累!眼睛也會疲倦,而且容易散亂,因此這分寸你就拿捏一下。如果可以,眼睛閉著也是一種收攝,你就好好的觀呼吸,這樣容易攝心,如果會昏沉,眼睛稍微張開一下就好,都可以靈活調整。
學員問:在禪坐時,會感覺到酸麻、不太舒服,就會想要動一動,或調整一下姿勢,請問是想要調整就馬上調整比較好呢?還是說不要太輕易的調整,讓自己能夠耐住性子定一定,等到忍不住的時候再調整?
法師答:
一、如果沒有具足聞思基礎,當你在打坐到痠痛,不管你換或是不換,都會有苦、都會有掙扎;如果你的聞思基礎夠深入,在打坐的過程中,不管是換姿勢或是不換,你都能夠見法。當然,以上是講總則,要自己去體會,要逐步深入。
二、現在針對你所講的問題,打坐要知道打坐的目的,不在於練工夫、練腿力,如果硬性要規定打坐一個小時或是兩個小時,絕對都不能動、不能換腿,你打坐沒多久,當有痠痛生起之時,你的內心就會有拉扯、交戰,變成只是在練腿功而已,你的心沒辦法降伏,沒辦法安止下來,沒辦法柔軟下來。所以,初步、初基的學佛者,除了聞思方面的基礎非常重要之外,當你在打坐的時候,如果會痠痛,可以覺察什麼叫作痠?什麼叫作痛?在哪裡痠?在哪裡痛?範圍大小、深淺度?這是進入「受念住」的覺察。如果痠痛到:哇!難以接受,或是讓你的內心繃緊,或是會干擾你當下禪坐的進行,覺得有必要換的時候,不是說不可以換,是可以換,如果你不換,干擾到禪修的進行,這樣在跟痠痛對抗,反而會形成負面的因素。
三、當你要換腿或是變換姿勢,要掌握到全部過程保持清醒明覺的要領,我現在腿很痠痛,我要放下、要換腿,為什麼要換?為什麼要變動?除了要去體悟「無常法印」之外,還要體悟「無我」。當然,這已經講到「法念住」了,當你具有聞思基礎,處處可以見法;如果沒有聞思基礎,換不換腿都會在抱怨,坐久了之後就會煩躁。
四、具足聞思基礎、正知正念的換腿,在換腿之前,你會去體悟:喔!這個痠、痛是原來不存在,本來沒有:當因緣形成之後,痠痛就會產生,痠痛也是在宣說「無常法印」,而且痠痛也在告訴你什麼叫做「無我」,不是用「我慢」命令它:「你不可以痠、不可以痛,我叫你不要痠,你就不可以痠,叫你不可以痛,你就不可以痛……」就像很多父母親很權威,小孩子在哭的時候,命令他「你不可以哭!」於是小孩子嚇得不敢哭,被壓抑在裡面。因此,我們要去體會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無我」。
五、當你要換腿之時,保持清醒明覺,因為痠與痛也是一個緣起,也是一個眾生,也是一個現象,要讓痠痛消失,一樣用愛心來換腿,不要用譴責,很多人修行又是用譴責喔!「唉呀!怎麼一打坐下來,人家一個小時都不動,我廿分就一直動個不得了,又會痠、又會痛,唉呀!功夫實在太差了!太不好了!差人家太多了!……」就會在那裡自責、自艾自怨,這樣就是在人我比較,又不接受自己的不足,這方面我們一樣用愛心去接納它,為了減少眾生苦,我們換腿,也保持清醒明覺。
六、所以,只要你有正確的聞思,換腿或不換腿都沒關係。有時候你想說:「好!我現在自我挑戰,想說再繼續保持寧靜,保持原來的姿勢,看痠痛它再來的變化是怎麼樣」這樣也都可以!
學員問:為什麼痠痛、昏沉這些,也叫做「眾生」?
法師答:
一、眾因緣所生,就是「眾生」。不要把「眾生」變成很狹窄的一個會唱歌、會講話的,「人」才叫做眾生,「鳥」才叫做眾生。一個現象是因緣俱足而生,因此「眾生」就是眾因緣聚合而生。我們的身體也是由很多眾生聚合而成,包括說你的胃部在痛,是胃部的眾生在告訴你它很苦,它需要你多關懷它,它需要你用愛心來包容它、關懷它。所以,眾生它的痛,眾生它的苦,是透過痠、痛來發出訊號,告訴你它是有苦、它有不安,因此這也是眾生,是表達的一種語言方式。所謂「語言」,不要又把它變成:喔!空海這個人講話,才叫做「語言」,其他的痠痛、訊號不叫做「語言」,其實那也是一個訊號,不要把「眾生」的界定範圍太狹窄了,要慢慢擴展、看到無限。
二、整個解脫道的「三無漏學」,如果你都仔細看過,體悟力就會來到無限,就會體悟到:哇!你對眾生的界定、對眾生的認定,就會超乎你以前所想像的。以前不認為它有生命的,慢慢會體會到它們都是法界的莊嚴、法界的眾生。
學員問:在「阿含解脫道次第」有講說觀呼吸要點、線、面、體,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請您現在解說一下?
法師答:
一、現在先講述為什麼?有一個原理,陽光照射地上,一張紙攤在陽光下,照射個幾個小時,這一張紙會不會燃燒起來?在正常情況之下,這一張紙不會燃燒,但是如果透過放大鏡把陽光慢慢地聚集,它會折射、它會轉折、它會聚焦,然後把它聚焦在紙上,那張紙會燃燒起來,透過把這些陽光聚焦之後,所產生的燃燒力量就不一樣。
二、我們的心,好似心猿意馬,到處飄東飄西,一直在錯耗我們的生命,浪費我們的生命能源,我們的心沒有跟當下的真理實相對焦,今天禪修就是要讓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慢慢對焦過來,聚集、對焦、活在當下。當你真正能夠活在當下,你的智慧力就像陽光,當它有經過聚集之後,力量就會出來,如果你的心有經過禪定力,它會慢慢聚集,然後會產生力量,止觀、心寧靜之後,再深度的去看,就像陽光聚集、然後去看,力道就會產生。所以,禪修的過程就是讓我們的心慢慢聚焦。
三、聚焦的過程,就是讓我們的心慢慢縮小範圍,它的著眼點、著力點,本來很散亂,現在心慢慢的寧靜,讓它有一個「所緣」,繫在一個「所緣」,聚集在一個「所緣」,最初從「點」開始,我們選擇鼻頭、人中這個點,意即「十六勝行」裡面,佛陀所講的「置念面前」,把我們的念頭、覺察力在眼前,放在我們的面前,比較具體是放在鼻頭、人中,我們的覺察力就會收回來,然後在這個附近,慢慢的,如果都一直聚集在這裡,有時候沒辦法掌握得很好,就會變成繃得很緊,或是氣血會往上衝,有時候我們又可以把這個點移到丹田、移到腹部,腹部可以稱為一個「點」,也可以稱為是來到「線」的階段,因為腹部起伏的範圍,比鼻頭、人中的範圍有大一點,可以稱為點、線、面的「線」的階段。
四、就像兩個點,一個是鼻頭這個點,第二個是丹田這個點,這兩點之間,可以連成一條線,因此在吸氣時,覺察吸氣就像空氣從鼻頭這個點開始,然後吸氣吸、吸、吸……,從鼻頭慢慢一直往下來,降到丹田這一點。當呼氣時,覺察力從丹田這一點,然後移上來、移上來,到鼻頭這裡,注意力是隨著吸氣從鼻頭進到腹部丹田。當呼氣時,從丹田移動到鼻頭,過程都要去掃瞄、覺察到,不是從鼻頭跳到丹田,而是整個線移動下來。呼氣時,再從丹田移到鼻頭,也是「線」的一種解釋,也是一個方法,都可以去練習。
五、到「面」的階段,是當我們的心漸漸寧靜下來,如果你的心不夠寧靜,一把它放開:哇!你的心很快又跑掉、散亂掉了,因此你的心要靜得下來,能夠在一點、然後一條線上移動,安止在這上面,慢慢就可以覺察力擴大到「面」的階段,在實際的應用方面,本來丹田是在腹部的位置,現在把全身當作丹田,然後把丹田的範圍擴大到全身,這時的覺察力是從一個小的丹田範圍,放寬到整個全身,範圍就比較大了。
六、如果沒有經過收攝的過程,當你一放開,覺察力都是很模糊,而且很快會跑掉;如果有經過收的力量,類似說把如此精良的覺察品質,慢慢再擴大、擴大,從原來一公分、兩公分大小,能夠清楚覺察,現在再擴大到一公尺範圍的大小,然後再擴大到五公尺範圍之內,這是點、線、面,這是禪修前面兩三天所要做的工夫,從點、線、面開始,逐步的深入、逐步的擴大,這個面能夠覺察到,意即覺察到全身的脈動、全身的收縮膨脹之後,才進入到「空」、空間。如果前面的基礎沒有具足,很快急著放開、歸空,你的心很快又會散亂掉,沒辦法保持明覺。所以,紮紮實實的一步一腳印,從點、線、面三種,可以來回的應用。
學員問:打坐的時候,背是要挺著,還是放鬆讓它駝背?
法師答:打坐時,脊椎要正直,駝背很容易造成痠痛,而且也很難坐久,坐沒多久就會往前傾;而且坐久也很容易變成駝背,但是所謂挺直不是用力,分寸要拿捏好。身體挺直、脊椎保持正直,但是並不用力,否則沒多久一樣會覺得繃緊、僵化,因此臀部最好要墊一個小坐墊,這樣臀部比較高,腰椎容易在挺直的情況之下放鬆。舉例來講,玩疊銅幣的遊戲,如果疊一塊錢或是五塊錢,一直疊、疊、疊、疊上來,包括疊磚塊也是一樣,如果一開始就慢慢彎、慢慢彎,沒多少就會傾倒掉。如果彎腰駝背,就沒辦法坐久,脊椎順著生理原來的方式,讓它直線、正直,就像把銅幣排直,銅幣可以堆得比較多,而且也不容易傾倒,掌握一個要領,就是不用力,否則會僵化、會繃緊。脊椎保持正直,但是放鬆,每個人都要自己去拿捏分寸。
學員問:腰這邊是要挺著的嗎?為什麼說挺著?如果腰要挺直,會覺得很累、用力,也會發熱。
老師答:
一、因為沒有體會到放鬆的要領,還是有用力,腰的部位還是一樣要找尋一下。事實上,腰與脊椎這整條,要拿捏到一個很放鬆的點,所謂「脊椎的正直」,不是像木棒很直,本來稍微有一點點弧度,就是生理上的一個正常情況。以生理情況而言,正常情況可以權說叫做脊椎挺直,但不是繃得很僵硬,拿著一個尺或是木頭、木棒,在丈量腰有沒有靠背、胸有沒有靠背,這樣就是矯枉過正。
二、其實是稍微有一點彎度,但是要去體會正常生理情況下的一種正直,掌握到這個要領,在最放鬆的情況下,把握腰椎與胸椎的一種直線,不會隨便往前或往後傾,然後又很放鬆,這些訣竅要拿捏好。你會覺得很痠,一方面因為我們不習慣打坐也會這樣。另外是沒有掌握到放鬆的要領,因為平常在家裡,有時都會坐得彎腰駝背,坐沙發椅坐得彎腰駝背習慣了,造成我們的腰常常都是彎的,覺得好像彎腰比較舒服,但是這種舒服是因為原來的姿勢不正確,你只是找回原來不正確的姿勢而已,這樣卻讓你沒辦法坐久。
學員問:師父說觀呼吸時,可以想「生、滅、變、異」,應該是吸的時候說「生」,呼的時候是「滅」,然後變、異……,可是久了之後,變成好像是會先想,然後才去做動作,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
法師答:有覺察到,就把它校正回來。
學員問:這樣很容易搞成「想」的先出來,這樣子正常嗎?
法師答:不正常。就像本來是請你在旁邊當觀眾,但是「自我」不甘寂寞,又要跑到前面去當導演,然後又在那裡指揮。本來是要讓你看到實相、看到現象發生之後,才去貼上名稱、標籤,是看到現象之後才講「生」,看到現象變化才講「變」,是先有白雲飛過來,我們才發覺「喔!白雲飛來」。
學員答:先有現象的發生,才起念頭去接上,因為呼吸的間隔很短,還要再去想,有時候來不及就過去了!
法師答:
一、沒關係!呼吸在發生之時,就可以默唸,不是說發生完才唸,因為它是一個現象,不管你有沒有默唸它,呼吸一定是正在進行的,現在只是好像說,沒有一個玩具給你玩,你的心就會跑東跑西,於是拿一個玩具讓你玩,好嘛,反正你要跑東跑西、想要玩具,我就給你方便法,讓你剛好又可以繫縛在呼吸上,讓你看到呼吸的現象,然後配合生、滅、變、異,因為這四個字也是修行過來的一些心得,好好去先配合呼吸,以「生、滅、變、異」去理解,這樣沒多久就能夠體會到其中的奧妙。不錯!他是第一次參加、也很認真,問這些都表示說有認真在修、有認真在做,都是修行的工夫問題,不是知見,很好!
二、本來是要讓你在看到現象,然後才去體會說:喔!這就是在生起來了,然後看到現象在變化時,哦!滅,就像看到太陽出來,我們說「哦!太陽東升、日落西山」,看到現象之後,我們才看、才講,而不是說我一直在唸符咒,噢!太陽啊!你趕快日落西山,趕快、趕快、趕快……,不是這樣啊!不要本末顛倒。
學員問:剛才在坐的時候,可能也有一點誤會,以為是在觀呼吸之時,就把「生、滅、變、異」當作是一種練習,在一吸的時候想著「生」,在呼出去的時候想著「滅」,在吸進來的時候想著「變」,在呼出去的時候想著「異」,現在聽的說法好像是要看到有「生、滅、變、異」的現象之後,才在呼吸的時候想「生、滅、變、異」,是這個意思嗎?而且也不一定是同時出現「生、滅、變、異」四種,也許只是生或只是滅,或只是變或異,是嗎?或者說「生、滅、變、異」出現,單純一點,不用彎得太多花俏,這樣會更單純?
法師答:對!你一樣繼續生滅變異、生滅變異,這樣就好。
學員問:是不是看到這一種「生、滅、變、異」的現象,就想到「生、滅、變、異」?
法師答:不只呼吸如此,慢慢再去推廣到其他現象界的一切,都一直在「生、滅、變、異」,緣聚而生、緣盡而滅,都一直在生滅變異、生滅變異……。所以,不要小看這一個方法,它會讓你不斷地開悟、開悟,現在你就是呼吸,單純的觀察呼吸,然後再配合生、滅、變、異,慢慢的、慢慢的,類似現在學習著像小孩子背唐詩三百首,慢慢會理解、體會到裡面的意義,以後就可以有你的獨門心得,又可以吟詩作對,這樣一步一步來。
學員問:當我在觀呼吸之時,我是有感覺到氣息,但是卻沒有很清楚認定是進還是出;在打坐的當下,我有感受得到在呼吸,可是卻沒有很清楚到底是吸進、還是呼出,這樣正確嗎?
老師答:錯誤!這是我們的覺察力還不夠、敏覺度還不夠。
學員問:現在怎麼辦?
老師答:如果不知道是呼還是吸,乾脆不要呼吸,當你不要呼吸一段期間,你就知道麼呼吸了,……。還有一個情況,你可以把一根指頭放在鼻孔附近,不要把塞住喔!放在鼻孔附近,然後體會吸氣時、與呼氣時,這時候空氣是一直進來、進來,一個是一直出去、出去。當吸進來的氣碰觸到指頭時,是冷的、還是熱的?當你呼出來的氣碰到指頭時,是冷的、還是熱的?因為我們的手指頭很敏銳,指尖、指頭的敏感度非常高,比嘴唇還高,可以用更敏銳來覺察,大家可以試驗看看,可以把指頭放在鼻頭這裡,然後你吸氣、呼氣,去感受空氣的進出,兩種進、出的冷熱度,有沒有什麼不同?如此的進出,你就可以清楚分辨出來了,吸氣呼氣、生滅變化。
學員問:我發現到我的眼根,如果不是在抓外面,腦筋就是抓呼吸,呼進去跟吸進去……,我很怕空掉或鬆掉。
法師答:沒關係!這也是一個過程,因為我們這個心都是散亂慣了,現在就像說一個調皮的小孩,沒有一些玩具給他玩,就是沒辦法好好安靜下來,沒關係!這是一個過程,現在一樣把你的意念,先好好放在呼吸上面,慢慢的小孩子他會成長,因此你包容他、接受他,小孩子他會成長,自然對很多玩具就會放下、不要。所以,你會來到說:我覺得很累啦!我可以不用這樣啦!就可以放掉了。
學員問:我發現到我的心門是關著的,感恩之心一直沒有辦法興起。
法師答:沒關係!這也可以練習。
學員問:可是練習好像很牽強、很牽強。
法師答:沒關係!沒有,一樣可以練習,你現在慢慢的加入,有點像是被動,慢慢加入善的因緣、感恩的心,體會我們今天能夠活著、能夠存在,真是承受世間多少的恩;我們今天能夠在這裡打坐、禪修,是世間多少善因、善緣的護持,我們才能夠參加禪修,包括說光是我們能夠在這裡禪修,都是很值得我們感恩,沒有那些菩薩,沒有很多人的護持,哪裡會有這樣一個道場,可以讓我們專心禪修?!那些都是以前、包括說現在,很多菩薩在旁邊、周圍護持,否則怎麼能夠說一下座,就有飯可以吃、有菜可以吃?這些點點滴滴慢慢都要去體會,我們承受世間非常多的恩,但是回饋給世間的卻是很少很少。我們承受世間的恩,假如說一百分來講,我們回饋世間的,可能還不到十分呢!如果不知感恩,生命就會繼續在抱怨的世界裡面,因此只要我們的心能夠慢慢寧靜下來,去體會、去解析,我們承受世間非常非常多的恩。
所以,我們說「知恩」,知道眾生、法界賜給我們的恩,才能夠進一步「感恩」。為什麼感恩的心生不起來?因為沒有真正確實體會到眾生、世界給我們的恩,如果感恩的心生不起來,要去尋找眾生、法界、世間對我們的恩,你要先「知恩」,進一步才能夠真正「感恩」,是由衷的「感恩」,進一步我們才會「報恩」,能夠以報恩的心在做事,品質都是不一樣,才會體會到何謂「三輪體空」的行善、「三輪體空」的布施。如果沒有真正知恩、感恩,就算你做種種善事,也是用「我慢」在做的,也是用「有所求的心」在做的,而不是真正用「無我」。
如果真正能夠知恩、感恩,再來所做的,就是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回饋,以一個回饋的心回饋世間,如此的生命品質會大大的轉換、脫胎換骨。你以報恩的心、回饋的心在做事情,裡面不會有我慢。如果沒有真正知恩、感恩,而是以「我慢」在行善、做功德,背後是有所求。如果沒辦法真正由衷產生,我們一樣可以練習,可以慢慢尋找。
老師說我們要知恩、感恩,為什麼不知恩呢?世間?的有很多的恩,對我們很好,我真的不知道嗎?可以去找看看啊!包括說在高速公路、在馬路上開車,尤其是高速公路,我們想想看啊!建造這條高速公路要花費上千億,問問我們自己繳了多少稅金?我付出了多少錢?今天能夠受用這麼便捷的高速公路,我到底付出了多少?包括以前也有人來這裡禪修,認為自己來這裡修行,是來這裡……,意思就是你們靈泉禪寺辦活動,「理所當然」就應該要辦得十全十美,理所當然就應該要怎麼樣、要怎麼樣,他是用這一種今天來禪修,你們各方面都自然要護持我們,自然要怎麼樣……的心態。
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不管你到哪裡,你的內心世界都是苦的,空海(惟傳)從來不敢認為別人理所當然,「應該」對我們好,理所當然「應該」護持我們,從來不敢有這樣的心,別人對我們好、別人的護持,我們就是心懷感恩,有這麼好的環境可以禪修,心懷感恩!如果來這裡禪修,還在抱怨東、抱怨西,覺得這裡不好、那裡不對、這裡不應該……,「怎麼可以對我們這樣不恭敬、不尊重?!」這樣都是活在抱怨的世界裡。能不能靜下來?問問我們自己,當你覺得不滿意,你自己能不能也做得十全十美,讓眾生都覺得很滿意?如果你不滿意別人所做,你自己能不能做得比別人更好?再來,你覺得到這裡禪修,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珍惜,還抱怨東、抱怨西,覺得場地不夠好,請問你為這個場地的建設,付出了多少?在不滿意的情況之下,你能夠創造出更能夠令眾生滿意的環境嗎?如果眾生沒有寧靜下來,去體會、去解析,生命是充滿著抱怨,怨東怨西,你就活在苦海的世界裡面。
如果你的心能夠寧靜下來,慢慢去體會,就會知恩、感恩、報恩,當我能夠喝到水、止口渴,我就對法界感恩,能夠在這裡禪修,一下座就可以吃飯、吃菜,我們對種種的善因、善緣,這些護持的菩薩,就是心懷感恩。真正有感恩的心,生命就會脫胎換骨,身心也會漸漸柔軟,會越來越安祥、越快樂;真正有感恩的心,周遭的因緣都會不斷往善的因緣方面發展。如果你是抱怨的心,周遭的因緣都會漸漸往壞的方面發展。
學員問:觀呼吸是要全身放輕鬆,跑掉了就拉回來、不要抱怨,這種觀察力對我們初學者來講,是不是有時候要放鬆、輕鬆?因為在不觀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舒服,而觀的時候好像有一件事情在做,這樣是不是?
法師答:
一、如果不觀,我們的心就是很散亂,然後跑東跑西,現在要你回來觀察,當然是一個習慣性養成的問題,由於我們平常散亂慣了,如果這樣很舒服、能夠讓你見法,也很好啊!沒關係!你繼續散亂啊!問題是當我們的心在散亂,就是處在「無明」的世界,對很多事情不清楚、不了解,結果我們很多背道而馳,苦果就在後面跟著產生,因此,你要出離苦海,不得已就要透過一些方便法,透過有為、有修的過程,這些你都要經歷過,如果不接受有為、有修的過程,就無法來到「無為」的世界,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二、我們的心一樣有它的習性,把原來心猿意馬、飄東飄西的壞習慣,漸漸變成為好習慣的過程,就是要透過有為法,讓我們的心慢慢能夠適應,你的心就像一匹心猿意馬,現在要把它拉回來,在過程中它會拉扯,有拉扯就會有苦、會有用力,這是很正常!只要你有耐心、有毅力,你要修行、要成佛,要有魄力、要有決心啊!佛道無上誓願成!不能夠太放縱自己,否則還是在苦海裡面浮沉,因此我們要不斷的自我挑戰、自我期許、自我挑戰。
三、當經歷過這樣一個有為法的過程,你的心就會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它就會漸漸的乖巧下來,慢慢的穩定下來。當你的心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就能夠處處見法,這時候就把「無明行」變成「明行」,從貪、瞋、癡、無明的心,慢慢變成為「明心」,就能夠見法、就能夠見性、就能夠開悟。所以,修行的過程是有甘有苦,你們的心路歷程,我都經歷過,我也可以了解,但是這個過程要去面對、要去接受、要自我期許。
學員問:所謂「尋、伺、喜、樂、一心」,打坐時,是不是也要進入「尋、伺、喜、樂、一心」的情況?
法師答:
一、「尋」就是找尋,在修行的過程,都是不斷的尋尋覓覓、在找尋。很多的方法,佛陀都已經幫我們尋找過了,中國有所謂「神農嘗百草」,像我本身是中醫師,這些祖先用生命去品嘗各種藥草,然後告訴我們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沒有毒的?哪些有什麼藥效?他們用生命去尋找、去嘗試過,然後告訴我們哪些是好?哪些是要避開?佛陀也是一樣用生命去找尋,然後告訴我們哪些方法是很妥當的方法?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尋找,可以捨下很多的方便法,所謂「正直捨方便」。
二、現在的範圍又縮小到呼吸上面的尋,就尋找點、線、面方面,或是尋找怎麼去調整,在變換的過程,它就是尋找,當你尋找到一個不錯的方式之後,就安止在此方法上面,然後繼續在上面用功,叫作「伺」。只要「尋、伺」繼續做,又懂得放鬆的要領,後面的「喜覺支」就會產生,一般打坐不容易產生「喜覺支」,就是因為你一直在練工夫,或是不得法,最重要是沒掌握到放鬆的要領,「喜覺支」是由「伺」而產生。
學員問:當我們在觀呼吸時,是要安住在一點?還是一線?還是體?或者說三種都可以自由的變化?
法師答:
一、如果還停留在「點」與「線」之時,「喜覺支」不容易產生,因為此時你的心還在用力、努力的過程,當來到「面」之時,你的心才比較容易放鬆,放鬆,此時「喜覺支」比較容易產生。當「喜覺支」產生之時,就要講述到「受念住」,有兩種練習方式,一是繼續觀察你的呼吸,讓「喜覺支」自然生、自然滅,另一種方式就是當你進入「喜覺支」裡面觀察,去體會什麼叫做「喜覺支」,身體裡面的波動、變化是如何?去觀察、去體悟,體會當下都是不斷在生生滅滅、不斷在變化,這裡面就有「受覺支」,意即「受念處」與「法念處」。當在觀呼吸時,覺得好像要用力,就是在尋、伺的過程,記得!「喜覺支」是你的心能夠安住在上面,不必再用力在拉扯,「喜覺支」才會產生。如果你的心還很容易跑掉,還會覺得很累、很疲倦,還要再用力拉扯,當然這些都是一個過程,都是要經歷過的,只要你還在尋、伺的過程,「喜覺支」就不容易產生,但是這就是壞習慣,我們要把它矯正成為好習慣,因為總是要有過渡時期,要給自己時間。
二、所以,我不會逼你趕快產生「喜覺支」,如果期待趕快產生「喜覺支」,就會有所求,當你越希望入定,就越沒辦法進入「定」;當你越有所求,你的心就會繃緊,就沒辦法產生「喜覺支」。因此,精進用功只要掌握住方法,好好用功一門深入之後,尋、伺穩固安定,懂得放鬆的要領,「喜覺支」就會出來了。如果欠缺前面點、線的基礎,你的心很容易跑掉,因此前面的基礎還是要具有。
三、所謂「喜覺支」,就像是當你很高興的時候,最初會哈哈大笑,但是哈哈大笑總不會持續幾個小時吧?!前面很高興、哈哈大笑,但是後來還是會眉開眼笑,內心還是會很愉快,還是會微笑、有笑容,這就是一個比喻,就是進入「樂覺支」,因此「喜覺支」是頻率比較高、比較強、比較大。比如我現在敲這個磬,一開始敲下去聲音滿大聲,在很大聲的階段,假設整個過程是一分鐘,前面十秒鐘就像「喜覺支」,後面這些會餘音繞樑,叫做「樂覺支」,因此「樂覺支」就是跟在「喜覺支」後面,「樂」是更安祥、更柔和。前面敲下去的大聲劑量高、頻率高的,是「喜覺支」,後面慢慢餘音繞樑的,就是「樂覺支」。
學員問:在行、住、坐、臥之時,在觀察之中,要不要把呼吸也觀察進去?
法師答:如果在動態時,有兩個著眼點,一是繼續把主要的覺察力放在呼吸上面,然後身體只是走,主力不是放在身體上面,但是你知道自己在走路,不會撞到牆壁,因為還是稍微有在看、稍微有注意,這是一個方法,可以繼續把你的主力放在呼吸上面,把七八分的覺察力放在呼吸上面,兩分放在身體上面,這樣就好。另一種方式就是不去注意呼吸,而清楚覺察當下的移動、動作,意即「身念住」都可以應用,這兩個方式我們要掌握到重點,最主要是讓我們的心,能夠清楚明覺活在當下。當你放在呼吸,呼吸也是當下正在進行,你的身體動作,也是當下正在進行,兩者都可以。因為有時候你需要寧靜,有時候你需要動,這些都可以去練習、可以去應用。
學員問:在我們觀動作時,吃飯的時候要專心吃飯,睡覺的時候要專心睡覺,是不是就把注意力都放在動作上?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觀吃飯,睡覺的時候-觀睡覺?另外我們在吃飯或睡覺時,是不是也可以把知覺打開?對所有大自然、外界空間都保持一種知覺?因為在我昨天睡覺之時,就是有這樣的一個感覺,好像比以前睡的時候,感覺更敏銳一些,半夜有人上廁所、起床,這些我都能夠覺知到,這樣睡覺的時候,是不是就專心睡覺?別人的動作就是聽而不聞,不要去覺知它?
法師答:這樣的睡覺就沒慈悲。
學員問:是不是做什麼事情,就專心做那件事?也是活在當下,還是同時保持覺察,也覺知這周遭的一切?
老師答:別人半夜起來尿尿,你沒有覺知,不去觀察他,就是不關心他們,就是不慈悲啊!好啦!開玩笑的啦!睡覺的時候,你就好好睡覺,不要雞婆啦!
學員問:因為這是我昨天發生的一個現象,它是自然發生的,我不是刻意要去把視覺打開,刻意注意到別人起床,可是我就是知道,覺得很有意思,我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因此我才問這個問題,這是滿新鮮的經驗。
法師答:好啦!沒關係!樣樣都可以去體悟、經驗一下。
學員問:在禪修的道理方法上,是不是吃飯的時候就專心吃飯,睡覺的時候就專心睡覺,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洗衣服的時候就專心洗衣服……?
法師答:對!當然這是輕鬆的小插曲,一開始我們還是一樣,都把覺察力放在我們的內身、內受、內心、內法,把察覺力放在我們本身的身心上面,心才不會散亂,就像弓箭要射出去,一定要向後退,將來你的覺察力要普遍廣泛,而又保持清醒明覺,必須能夠退回到比較小的距離,好好在這裡,把這個「點」好好弄好了,你的內身能夠清楚覺察,就能夠「將身比身」的觀察外身。如果你本身不明,沒辦法清楚了解眾生,因此一樣都把這個心,先回來看我們自己、觀察我們自己。睡覺的時候,你就好好睡覺。
學員問:老師您昨天講說要觀呼吸,我一回去躺在床上就繼續觀呼吸,結果睡覺的時候都半醒半睡。
法師答:你在睡覺的時候,還是很努力的在觀呼吸,有在用力,沒有掌握到放鬆、放鬆,觀呼吸會幫助你進入熟睡。好!今天互動就到此,不錯!大家也都不錯、滿用功的,很多方面幫大家破疑解惑,希望有助於你的修行,能夠越得心應用、進入情況,好!現在就下座,一樣繼續保持禁語,跟大家講述的修行方法,大家要繼續用功,靜態、動態、禪堂內、禪堂外,都要繼續用功,好好把握難得的因緣,大家的身心能夠不斷淨化,心靈品質就會不斷的提升,明天開始講解【金剛經】,大家的震撼力、體悟力就會越加深。
【金剛經】深義開示
禪修已經進入第四天,這是最不容易熬過,也是痠痛、脹麻最嚴重的時候,因為大家平
常不是在上班,不然就是忙碌於很多的工作、很多的法務,很少像佛陀時代,大家能夠在森林中,一心一意的修行。如果能夠回到佛陀時代一樣專修,又與大自然為伍,平常的身心就已經相當的安靜調和、平和安詳,當佛陀講述一些很深的法義,大家很快就可以進入禪思-「止觀雙運」,這樣的體悟就會很快。由於目前國內、外的客觀環境尚未俱足,只能夠一年裡面找幾天的時間舉辦禪修,大家平常也都很忙碌,因此在這短短幾天內的禪修,前面幾天往往有一大半是在消化你累積下來的疲勞,還有因為你的心常常是到處攀緣、動盪不安,故而前面幾天為了讓你的心漸漸調伏下來很不容易,就像一匹心猿意馬一直在奔跑,跑動習慣了,要讓它安靜下來,非常不容易!所以,禪修的第二、三天,這是最辛苦的階段,到第四天慢慢可以克服,過了第四天,就能夠漸入平穩、平順的階段。
不錯!大家在這幾天都很努力,很精進用功的一步一腳印在做,相當好!尤其是在夏天高溫炎熱的情況之下,要把身心穩定下來,難度更高!大家也都熬過來,表示你們的出離心-要邁向解脫的魄力、決心,是相當強!很好!要有這一種魄力、決心,才能夠做到「佛道無上誓願成」,禪修已經進行快一半了,大家現在才漸漸進入佳境,要繼續把握、繼續用功。
如果大家沒有正確而深入的聞思基礎,光是在「出入息法」上面練習、練習,到後來只會形成練工夫似的禪修,理論上可以在禪坐時觀呼吸,好像可以進入到涅槃寂靜,可以體證到「無常」、「無我」,但是實務上、實際上,是不可能!因為當你在禪修、在寂靜、在觀「出入息」的情況之下,所進入的涅槃寂靜,是進入四禪八定後面的寧靜,但是這也算是禪相的一種涅槃寂靜,嚴格講是屬於「無色界」的層面,還不算是真正的涅槃寂靜,而且「我慢」不是在禪修裡面斷除,它是可以很大程度的淡薄、降伏,但是真正要斷除,不是在禪修裡面,因為在禪修的環境很單純,真正工夫的檢驗,是上戰場、回到滾滾紅塵,或是回到你的常住,在歷緣對境才是處處在檢驗。所以,很多學員都會報告,當我在禪修期間是不錯啊!覺得很好啊!但是一上戰場,很快就陣亡了!這是真的啊!
所以,修行是要有動有靜,包括一位在國際上相當有名的比丘,現在已經圓寂往生了,也曾著書敘述如何進入涅槃寂靜、解脫的世界,介紹一些次第、步驟,但是當我看了之後,他所介紹的涅槃寂靜,一樣都是在禪修、禪定之中,慢慢的進去、慢慢的進去,這只能算是一種涅槃寂靜,但還不是真正的「無餘涅槃」,不是真正的「究竟涅槃」,因為是在禪修、禪定之中進入。當你出了禪定之後,在歷緣對境之中,才是真正活生生的。另外,你自以為修行很高,已經歷過涅槃寂靜,已經有相當的體悟,認為現在可以出來弘法了,不錯!你很快會成為一個很有名的禪修指導老師或是禪師,但是緊接而來的是名、利的考驗。當你有了名之後,會不會展現我慢?會不會展示我是、我能?當你沾到利的時候,會不會有貪心?名、利的腐蝕性是很強的。
如果真正來到「無我」的世界,名、利對你來講是沒有腐蝕性,問題是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因此禪修中的涅槃寂靜,不叫做真正的涅槃寂靜。學佛、修行不是在禪修中,較量境界的高低,不是的!學佛是要應用到一切,你的心解脫自在,世間的「八風」對你來講,真的是吹不動。所以,我們要學到活生生的佛法,不是僵硬的、不是死板的。以我所了解的來講,在國際間幾位有名的禪師、大師,比較推崇、尊重的一位,算是佛使比丘,他是有體會到大乘般若系統的精華。在國際禪修中,包括南傳,真正有體會到大乘般若系統的,我所了解的是佛使比丘,後來我去探討: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智慧?因為具有大乘般若系統的智慧,所展現出來的智慧,跟一般修行人所展現的匠氣不一樣,他不會很拘謹。佛使比丘是一個滿踏實、很認真、很真實的修行人,他所展現出來的,是比較柔和、人性化的一種風貌,而且他裡面是有智慧的、有生命的。
有些是修行、修行,雖然有人認為他的證量很高,但是可以從他的臉相、相片看出很多修、修到後來是很僵化。如果你的修行修到後來是很僵化,表示你還是在苦海,還是在很緊繃的世界。如果真正得到佛法的核心、般若智慧方面,是會很自在、很灑脫,因此佛使比丘的一些書籍可以參考,它裡面是比較具有靈活方面的般若智慧,當我說:奇怪!?什麼佛使比丘人會有這種智慧呢?原來他的祖父是中國人,他的祖公曾經把中國的【六祖壇經】帶到泰國,因此從小有接觸到【六祖壇經】方面的訊息,他著有一本書-《菩提樹的心目》,帶有【六祖壇經】的味道就滿濃的,因為他有華人的血統,當他接觸到般若系統,在泰國佛教界所帶起的改革風潮,就像台灣的印順長老,但是兩者有所不同,年齡是差不多。
泰國佛使比丘很重視實修實證,因為他發現整個泰國佛教方面,表面看起來是很興盛,但是很多還是一樣,不是走上名利心,不然就是修、修、修,然後只是學到一些佛法的皮毛、外表、外殼、形象,修到後來很拘謹、很僵化。佛使比丘同時有接觸到南北傳方面的訊息,般若系統方面也有接觸到,因此他有掌握到核心,等於是帶動泰國佛教素質的提升與改革,因此在泰國,佛使比丘在世時,地位是相當崇高,但是他不去興辦組織、當僧王,他對這些沒興趣。真正重視修行的人,對當什麼大官、大位沒興趣,但是他所影響的層面,卻是整個泰國佛教界都受其影響。
當我在1989年到泰國參訪,當年他好像是83歲,當時我們國內對南傳方面的訊息都還很封閉,認為人家是小乘的、不了義的,都還很瞧不起別人,但是我個人不受傳統觀念框限,我不認為是這樣,到了當地參訪之後,帶回不少資料,人家展現的積極弘法之心、入世耕耘之心,哪裡是小乘人?!他們百姓對出家人的尊重,以及出家人對一般百姓的法上互動,都是我們北傳做不到的,當時我到當地去參訪、也去參學,真的是體會滿多的。像我那一次去佛使比丘的道場禪修,他們是每個月的一號到十號都有舉辦禪修,我們是屬於國際班,因此有來自於世界很多國家的學員,大概有八十位,至少來自於十幾個國家以上,外國人真正要修行,慢慢都是跑到泰國或是緬甸去。
當時我在學院研究所,也認識幾位外國來的朋友,他們都是很感慨,在緬甸、泰國也都參訪過,本來是要來台灣參學,但是在台灣到處就只是做一些傳統的儀式、法會,或是一些傳統的方式,但是這些傳統的佛七或是禪修方式,外國人他們沒辦法接受。所以,真的我們要覺醒啊!不要關起門來,在那裡自大啊!我們要打開視野,要客觀如實的了解,這樣才不會己大人小、然後自讚毀他,我們才能夠以平等心來尊重,而且人家的優點在哪裡,我們才能夠吸收學習。對空海而言,都是要打開胸襟、疆界、視野,人家的優點在哪裡,我們吸收學習。因此,到後來就是把南北傳做一個綜合整理、消化,以現在來講,已經沒有南北傳之分。把佛法的優點保存下來,掌握佛法的核心,放下那些派系、派別之爭,因為我們是為解脫而來,不是要成為宗教徒。
我們是為解脫而來,佛陀到此人間示現,也是協助大家邁向究竟解脫、安心自在,讓我們內心的苦、不安,完全的徹底解除,有掌握核心就在不會在派系見諍不斷,現在我們就把這些精華、精髓跟大家分享,不要小看這樣的因緣,好好的珍惜,好好繼續再下工夫。現在大家在裡面禪修,我是全程陪伴大家一起成長,由於前一段期間,整個北台灣,尤其是基隆地區都是久旱不雨,溫度又是非常高,如果你有慈悲憫眾生之心,也會祈禱老天普降甘露,很不錯!這兩天終於有普降甘露,當我們看到這些天降甘露,就像是看到真實的觀世音菩薩普降甘露,大家不要把觀世音菩薩,變成固定的一個形相,天降甘露、滋潤眾生、長養群生。如果真正聞思深入,打開智慧眼去看,不但看得懂這一部「大地風雲經」,也會處處心懷感恩。我們的十個結、我慢,都會斷除很快。
就像元曉大師,在下大雨時,他也在雨中唱「無涯歌」。當他聽到國家統一、分裂戰爭止息之時,他是熱淚盈眶啊!為什麼?不了解的人問他:你為什麼會流淚呢?真的都是心懷天下眾生。所以,修行是要來到放眼天下、心懷天下眾生,你有這種無邊無量的胸襟,才會跟佛陀所講的「解脫道」相應,所謂「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我們的魄力、決心,但是真正要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慈大悲之心,修行才會有成。因此,修行不只是在方法上面練、練、練,然後練成為一個修行匠,練出自己的工夫很厲害,然後越練、越修,「我慢」就越大,這是不正確的。整個修行過程,就是我們視野的打開、心量的打開、心靈的淨化,意即整個解脫道非常重要的核心,方便法就是協助我們朝向這個核心邁進,大家不要執著在方便法上面。但是,沒有方便法,身心又不容易沉澱;沒有方便法,視野不容易打開。
有關「名色分界智」方面,希望大家能夠多下工夫,要好好認真去做,因為「名色分界」能夠清楚區分,意識之流有看到之後,就要帶大家進入到「心念處」的開發。當「心念處」開發穩定,才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記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大家是要精進用功,但是身心要放鬆,但是不放縱。在放鬆、輕鬆、柔軟、祥和的情況之下,好好的用功,你的進步就會快!再來,要精進用功,但是無所求,當你越有所求,身心越繃緊、越得不到,只要依著方法傻呼呼去做,這樣越快,無意中進入了,你也不知道。所以,你不要想說:奇怪!我要怎樣才能夠進入初禪?當你越是想進入初禪,越是進不了,你就這樣傻呼呼的,一步一腳印去做。有時候會出來說:哦!原來我已經進入初禪了!哦!是這樣!因此大家不用擔心,現在你們坐在座位上,就像母雞在孵蛋,不要常常在想:奇怪!小雞什麼時候才會孵出來?什麼時候才會跑出來?或是孵了一下子之後,就跑出去玩了。
【阿含經】記載佛陀講:如果沒有腳踏實地的孵蛋,雞蛋不會孵出小雞,只要你一步一腳印、實實在在去孵蛋,自然水到渠成。所以,精進用功、無所求,放輕鬆去做!跟大家勉勵一些要點、要領,請大家繼續用功。
有關動態中的動中禪方面,現在我的兩個手代表兩個腳掌,先站立好之後,從右腳或是左腳開始都沒關係,你先有意念,然後再有動作,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平常我們都是意念在先,意念在前引導,身體才跟著動作,但是因為你的身心動盪不安,很粗魯、很粗糙,因此看不到意念在前引導,現在我們把糾纏在一起的動作,先透過「有為法」分開,不是刻意去扭曲、刻意去造作,這本來就是一個事實的存在,現在只是把它擴大、放大,讓大家看清楚而已,基本動作、基本功夫做好,慢的動作清楚覺察到之後,才慢慢把動作加快,我們做這些設計,都是有相當用途的,對大家的幫助都會很大。
你的腳在還沒動作之前先站好,全身肌肉都要放鬆,然後起個意念-提,右腳提起來,離地、提起來;再起個意念-移,右腳才向前移動;再起個意念-落,腳掌才落下去,然後再起個意念-觸,去感受腳掌與地面的接觸。如果可以,赤腳經行更理想。當你赤腳接觸地面,感受地面的冷熱。再來,因為你的左腳開始要移動了,在左腳移動之前,你的重心一定要交換給右腳,過程中一樣要去覺察右腳腳掌,本來在觸地是兩公斤的重量,當你的重心移過去,會從兩公斤、然後在一秒鐘之內,從兩公斤開始,然後五公斤、十公斤、二十公斤、三十公斤、五十公斤……,它都會一直加、加……,加在右腳掌上面。必須是全部的重心都移到右腳,左腳才能夠提起來,在左腳還沒有提起來、重心的轉移,右腳掌觸地所承受重量的覺受,已經包括「受念住」了
要去覺察右腳從最初零重量,然後慢慢的加、加……,在一兩秒鐘之內,從零公斤加到五、六十公斤,去感受其中的變化與承受,以及「壓」的覺受。再來,重心都交給右腳,然後再換左腳,在還沒有下達口令之前,都不要動,下達口令「提」,右腳再提起來;然後再「移」、往前移;再「落」,落的過程,不是說下達口令之後,你的意念就跑掉。當你下達口令,動作都要覺察到,然後落、然後觸,因為你的重心要往前移動,因此又要交給左腳,然後去感受左腳的觸、受,承受重力的感覺。再來,全部交給左腳,右腳再移動,簡單的一個過程就是提、移、落、觸,重點是你一開始要先有口令、再有動作,不要想說:「這不是很刻意造作嗎?」是有一點刻意,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練習,你的心無法清楚覺察意識之流,「心念住」不容易開發出來。
這樣做、做……,慢慢都能夠清楚覺察,動作也可以再稍微快一點,如果你的動作快一些,但是卻覺察不到了,於是速度就要緩慢下來。如果剛才在做這些動作,你在打妄想、意念沒有跟上、沒有做好,請你倒帶回來重做,把動作再重播一次、清楚覺察,如果都清楚覺察了,到最後把動作再慢慢加快,過程都有做了,也清楚覺察,再來就是進入到我只有動作,而不去下達口令。原來是下達口令再動作,當熟練之後,就只有動作,而不去下達口令,動作一樣是提、移、落、觸,但是不刻意下達口令,然而此時的覺知力勢必比前面更敏銳,你才能夠清楚覺察,現在的重點不是在腳的提、移、落、觸,你是有動作,但是重點在於看到動作之前的意識之流,雖然你在這個階段沒有刻意下達指令,但是要覺察到在動作之前,你的腦海、你的意識裡面,還是有在下達指令的。
原來下達指令是在「口行」,所謂的身行、口行、意行,雖然沒有講出來,但是嘴巴裡面有在唸、有在下達,就是一種「口行」。然後再熟練之後,「口行」就可以放下了,雖然嘴巴沒有下達指令、沒有講出來,但是你在動作之時,要去看到動作之前,你的意根、意行是有在指揮、在動作,要深入到「意根」的開發、「意行」的覺察,慢慢去看到自己沒有刻意下達指令,但是在動作之前,大腦深層裡面都有在下達指令,包括再慢慢的,你的花樣就可以再多一點,可以把腳抬起來,然後可以後退,向左移、向右移、向前……,可以稍微調皮搗蛋一點,但是動作不要快,動作、花樣變化比較多,這時候是要去看到:竟然我要後退、要左、要右……,在動作之前,都有在下達指令,「意行」先下達指令,在一股指令到達之後,它才會動作。大家在這方面馬虎不得、一定要做,才能夠來到「名色分界智」,慢慢清楚看到在所有動作之前,都有下達指令,包括平常走、走、走到靠近牆壁,就很自然的要轉彎,但是當你的敏覺度夠了,就會覺察到,其實在還沒有到達牆壁之前,你都已經有收集訊息,在意識、意根裡面,已經開始有預判了,在幾步之後我要轉彎……,大家都要清楚覺察到。
你不要想說:「我來到這裡修行,是要求禪修、要求禪定、要求感應,你教我這些,是不是把我當作小孩子在練習啊?……」千萬不要低估這樣的過程,這是「名色分界智」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一個過程,唯有這方面能夠清楚做到,有刻意的先指令,然後再動作,再來不下達指令,然後只是動作,但是敏覺度要覺察到你動作背後的念頭、起心動念。如果在做第二個階段,覺察不到就表示你的心還不夠微細、還不夠明淨,覺察不到表示還在「無明」,就要再退回前面繼續下達指令、再動作。當你清楚做到了,就可以放掉,然後只是動作,看意識之流在指導,這方面能夠做了之後,才能夠體會到所謂身心有交集,但是也有不交集的部份;也才能夠體會到何謂「意根」為主、身體跟在後面的,因此它是「意行」在先、「身行」在後,才能夠來到「名色分界智」。
具足「名色分界智」的工夫,才能夠到達「明心」的階段,將來才能夠有離繫的力量,才不會常常成為境界的奴隸。所以,不要小看這樣的過程,要紮紮實實去做,這是屬於動態中的「經行」,至於靜態中呢?讓你又看到更微細的意根、意識之流。怎麼做呢?當然,在靜態之時,心的寧靜度會更高,這時候在動態之時,本來是用腳在走,現在靜態之時,我們身體沒有移動,但是你的雙手掌就代替你的腳,就像你的雙腳一樣,雙手一樣放在腿上,在你的座位上面,一樣開始下達指令「提」,右手掌才提起來;「移」,右手掌才向前移動;「落」,手掌才落,然後放在腿上感受「觸」。再來,換左手一樣也是提、移、落、觸,同樣的口令與動作。因為我們現在的範圍比較小,因此下一次換右手要做時,本來是要向前移動,現在沒有地方可以移動,這時候的移動可以向後,一次向前、一次向後,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
做這些都是沒有聲音,在很寧靜的情況之下,把手就放在你的腿上,第一次向前移動-提、移、落、觸,然後再換左手-提、移、落、觸,再右手-提、移、落、觸,可以向後-提、移、落、觸,或是向左-提、移、落、觸,或是向右……都可以,反正就是大腿附近的範圍。這個動作大家做了,這樣是讓你的身心合一在修行,慢慢又可以把下達指令放下,只是手掌在動-提、移、落、觸,這時候不去下達口令、去覺察,覺知力一方面有感覺到手掌的動,最重要是要看到那股意識之流,你的意念、你的意行有在引導,要向後、向左、向右……,都有「意根」在引導,這一點要去看到。所以,靜坐的時候可以觀察得更微細。
禪修要有動、有靜,有禪堂內、有禪堂外,都具有相當的用意,這方面能夠做到之後,再來進入更微細的,手掌只是放在兩腿上,手掌不動了,只動手指頭而已,更微細!因此我們那個心的明覺度,是越來越開發、越微細,覺察是越來越深度、越微細,如果這方面不做,真的就是「無明行」、無明衝動,我們的心充滿著貪瞋癡、汙垢,這方面做了之後,你的身、心會漸漸沉澱,而且真的會來到「明心」的階段,這時候當越來越微細時,你的手掌不動,如果夠寧靜,可以只動手指;如果還不夠寧靜,可以先下達指令,要右手的拇指動,右手拇指動起來,然後再來換左手,下達指令讓它動,看要動哪一隻手指頭,要慢慢看到我要動哪一隻指頭,一次右邊、一次左邊,至於哪一隻手指頭,可以不按照次序,你要慢慢看到,本來是有下達指令,如果夠敏銳,可以不要下達指令,只是手指動就好,左、右手的手指,輪流、輪替的動一動,一次只動一邊手的一隻手指,你只是動,然後去看到哪一邊的手指要動,有一股意識之流跑、跑、跑,跑過去,在還沒有決定哪一隻手指要動之前,它會有一個尋尋覓覓過程。
當我尋找到這一次要動右手的中指時,中指才會動起來。現在我要換到左手,那股意識之流又跑、跑、跑,跑到右手,然後看你要動哪一隻指頭,你決定要動哪一隻指頭,那隻指頭才會動,都是進入到很微細的。看我們微細動作之前的起心動念,工夫要做好,否則沒辦法「明心」,當你是在「無明行」、無明衝動,這個工夫可以說,如果還很動態、很粗的方法沒辦法進入,還依賴其他種種的一些修持法門或是法器,都沒辦法進入啦!還很粗啦!一定要來到很微細的,然後去觀察微細的動作、動作之前意識之流,這樣你的心就會越來越清明、越微細,敏覺度才會越高。為什麼要做這方面的訓練呢?讓你慢慢體會到身行、口行之前,你的「意根」都有在衝動,包括你想眨眼或是想瞄一眼,這裡面都有意念在動,就是要讓大家慢慢看到,我們動作之前都有起心動念,就是要看到我們的念頭,包括你要講話之前,你要表達什麼,你要講一句話之前,裡面都會先有醞釀一股能量出來,才會開口講話。就算你沒有講話出來,但是你裡面那個念頭,都有意識之流在流動。
所以,讓大家慢慢的深入、慢慢的深入,看到你的各種動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導,讓你看到起心動念,慢慢來到禪宗所講的「參話頭」。所謂「參話頭」,千萬不要去抱一句什麼公案、什麼一句話,然後在那裡一直參、一直想,想著:「到底狗有沒有佛性?……」狗有沒有佛性跟你有什麼關係?!你還是苦啊!狗有佛性或是沒有佛性,還是在苦海裡面啊!因此重點不是在參那些,事實上就是所謂「參」就是觀察,要去觀察到話頭,要說話之前的最前頭,也就是你的起心動念,「參話頭」真正的意思要清楚去看到,你要講話之前的最前頭,也就是一開始的起心動念,你就要能覺察到。如果你的心不夠寧靜,講話的速度就是很快的;如果你的心夠寧靜,就能夠覺察到。
當我現在要講話,真的它有在醞釀,這方面有什麼用途呢?將來當你在罵人,就可以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罵人;將來當你在展現「我慢」,可以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內心是有我慢的。以前是死不承認、死不認帳,但是被空海法師看透了,當你自己很真實,就可以看到內心有沒有「我慢」在展現?有沒有瞋心?表裡有沒有一致?我們常常是嘴巴講一回事,心裡面卻是表裡不一。就算別人看穿你的底細,你還是否認,就是處在「無明」的世界,現在就是要明、明、明。所以,這幾天就是沉澱的工夫,然後是來到「名色分界智」,慢慢把我們潛伏的心念、起心動念,包括要深入到潛意識,去看我們很潛伏、很幽微的心態,能夠看到佛陀所講內心的十個結縳,就有工夫可以照見到了。
能夠有「明心」的工夫,你哪裡在打結,就可以照見到了,照見到,就好辦了!就容易解決了!大家離解脫就不遠了!你有沒有做?是欺騙不了明眼人的,大家真的一步一腳印去做,就能夠來到所謂的「明心見性」,絕對不是抽象的,真的是可以做到。要多久?不待時節因緣!真正一步一腳印去做,有可能在我們這一期禪七裡面,就會有相當深的體悟,大家不要小看自己,以無所求之心,只要一步一腳印去做,傻乎乎的去做,當你越快溶入、越快體悟到,把一切的知見、我是、我能、我慢,統統放下!大死一番!好好去做、最快!這一期禪修前後是九天,完整是八天,現在已經過了一半,前面這幾天是最不容易經過的階段,但是大家必須有毅力、有耐心,能夠坐下來,後面才能夠來到苦盡甘來的階段,前面這幾天是讓大家的身、心能夠穩定下來,如果沒有前面幾天的沉澱,我們的身還是躁動不安,還是如此的衝動,後面就沒辦法體悟法、沒辦法見法,都只是用頭腦在思惟想像而已。
所以,前面兩天是讓我們的身體能夠漸漸安定,各種衝動能夠緩慢下來,「身念住」方面能夠開發出來,「受念住」、「心念住」也才能夠開發出來,當身體的衝動緩慢下來,心的衝動才會緩慢下來,沒有透過幾天的沉澱,是沒有辦法做到的,除非你平常都很認真在聞、思、修、證,平常就已經很用功,一般的情況通常都是要經過三、四天的沉澱。現在大家已經通過這些考驗,接下來是「心念住」的開發。因為「心念住」的開發是非常重要的過程,「身、受念住」就是在幫助我們穩定「心念住」,當「心念住」能夠開發出來,才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
「明心」有兩個很重要的目的,第一是見性、見法;「明心」之後,才有辦法真正體證、親證「三法印」,才能夠真正見法。第二、當你「明心」之後,內心裡面的種種貪癡瞋、我慢、以及結縛,才能夠真正照見到,清楚看到你的起心動念,因此「名色分界智」、「明心」的過程。如果你馬虎、沒踏實去做,平常的歷緣對境,常常都處在「無明」的情況之下,你在起貪、也不以為然;在起瞋、也不以為然;你在造口業、在兩舌,你也不以為,就是「無明」,就會處在迷惑的狀況之下,然後就會造業、就會受苦,就是惑、業、苦的世界。今天修行就是要把「無明」轉為「明」,要把無明的衝動轉為「明行足」,佛陀的十個名號,其中一個就是「明行足」,都不是抽象。
所謂「明行」,是你的心很清楚明覺的活在每一當下,做什麼事情都是清清楚楚,只要「身念住」、「心念住」開發出來,有「明心」的階段,你的貪、瞋、癡、我慢,很微妙!它就自然會漸漸的淡薄、漸漸的止息,因此「心念住」的開發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明天會帶大家進入溶入法流、法音裡面,去體悟各種聲音穿流而過,也就是「觀音法門」,但是跟一般所了解的「觀音法門」不一樣,是實際真正法界的法音,極樂世界的鳥在跟我們宣講「三法印」,這裡就是極樂世界,這些鳥都會跟我們說法,只要你的心寧靜下來,真的可以聽到什麼叫作「無常法印」,什麼叫作「緣起」,什麼叫作「生生滅滅」,明天大家就可以逐步去體悟、去體證。
所以,只要「明心」之後,就來到「法念住」,也就是要見法,後天的因緣情況可以,就會帶大家到戶外禪修。這幾天把整個四念處的修法,以及聞、思、修、證,都慢慢結合起來,有些新學員會覺得進度比較不容易跟上,沒關係!不要氣餒!隨時歸零。當下跟大家講述什麼方法,你就嘗試著去做,當下宣講什麼方法,你就馬上去做,你能夠做多少,就能夠體悟多少,你所下的工夫不會白浪費,千萬不要說:「我跟不上啊!我沒辦法……」就在那裡擔心,在此搖晃、拉扯,對你來講反而不好,因此前幾天已經過了!昨天也過去啦!今天白天也已經過去啦!就在現在、現在,請大家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這是最重要!當下告訴你怎麼去用功,就好好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你的進步會很快。
「心念住」的開發、深觀緣起,一開始要體悟「無常法印」,協助的方法就是從「觀音法門」進入。在身心寧靜、身心柔軟情況之下,才能夠真正體悟法音、法流。什麼叫作「法流」?「法流」就是法界現象界的一切,一直是當下在剎那生滅、流動變化,一直在變化,佛陀歸納為「無常法印」,所謂的「無常」是中國【易經】所講的變易,現象界的一切,一直都在變易、變易、變易,只是我們的心沒有寧靜下來、覺察不到,現在大家透過這幾天的禪修基礎,開始可以去喝到、去品嚐,只要繼續腳踏實地去練習、去聽聞、去溶入,很快就可以切入這個聲音。為什麼我們選擇從聲音開始呢?現在是用聽的,現在請各位用你的心靈聆聽前面空海所講的,聲音是在當下、現在,我講了一句、一字之後,那些馬上就消失了,聲音馬上穿流過你的耳朵了。
因此,所有聲音,如果是禪相、幻覺,那是另一回事,因為你沒有正確聞思基礎。只要有正確聞思基礎,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外面的蟲鳴鳥叫聲、蟋蟀聲或是蟬在叫,都是當下、現在、正在發生,是現在進行式。如果你的心能夠調頻對焦,清楚聽到蟬鳴聲、鳥叫聲、風聲、雨聲,就是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再慢慢體會到鳥叫聲或是蟬鳴聲,都是當下即生即滅、即生即滅,蟋蟀聲一樣都是馬上即生即滅、即生即滅。剛才當我在講話,外面那些蟬在叫,都是這樣,然後牠現在又停了,在宣說涅槃寂靜,宣說「三法印」。所以,現在一開始,你可能會很認真用耳朵去聆聽,沒關係!如果你的穩定度夠,是會全然的放開,很鬆、很柔,完全不用力,呼吸的一種點、線、面、空,把覺察力從身體的覺察範圍,然後全然的放開,跟整個虛空溶為一體,那一種放,不是用力去撐開,是你的覺察力在哪裡,就變成無所在、無所不在,它不是繫在某一點上面,沒有用力,就只是放開,與虛空是一體。
如果能夠具有這一種穩定度、明覺度,那些鳥叫聲、蟬鳴、蟋蟀聲、雨聲、風聲……,它都是自動的,很自然穿流過你的心靈,不是你跑去聆聽,而是這些法音自動穿流而過,自動向你宣說無常法印,如果你還沒辦法放開,以有為的方式去聆聽。當你的心寧靜下來,去聽聽那些鳥叫聲一直叫、叫、叫,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有生有滅、也有段落,以前你不知道無常法印,慢慢現在去聆聽,真的是叫過了,聲音馬上就消失,前面叫過一句話,馬上穿流過你的耳朵,然後現在再說它是什麼,那個都又流走了。如果你要起念頭去說:「喔!那個蟬的叫聲很好聽!」當你生起這些念頭,當下的聲音就聽不到,你所在描述形容的,是剛才以前的,你沒有跟當下的聲音在對齊,對焦。
所以,如果真正溶入當下正在流動生滅變化的法音、法流,就會來到「言語道斷」的境界,當你政要說它是什麼,那個已經跑走了,而現在你又沒有對焦了,唯有你全然的放開、沒有抓取,不要在火車後面追趕,全然的放開,你就坐在無常法流上面,用你的心靈去體悟、去品嚐、去覺悟那些法音,現在是要來到真正的喝到。當你真正喝到,法音一直穿流而過,就像你在喝甘露水,就去體悟:嗯!真的!它是一直的在生生滅滅,穿流而過、穿流而過,前一分鐘所聽的,早就消失了,現在的蟬正在叫的,是現在正在叫的聲音,因此「觀音法門」是非常好的一個切入點,首先能夠協助你活在當下,其次是不斷告訴你活生生的無常法流,在「耳根」與「聲塵」對焦,聆聽「觀音法門」,聆聽這些法音,去體悟什麼叫作無常法印,鳥叫聲宣說「無常法印」,不是在極樂世界的鳥才會宣說,我們靈泉禪寺的鳥也都在宣說,只是你的心到底是明、還是無明而已。
只要你的心寧靜下來,聽聞各種聲音,一次聽聞一種聲音,慢慢去體悟,然後再放開、慢慢聆聽各種聲音,有時候蟋蟀聲比較明顯之時,就聽聽蟋蟀的聲音;如果有下雨,一方面聆聽雨聲,一方面看那些雲、那些雨,都是當下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生滅、變化……。如果能夠從「耳根」開始去體悟,體悟到「聲塵」是一直在生滅變化,然後其他的眼根、舌根……六根,就可以慢慢依此類推,一一去檢驗、去求證,流水也是一樣在穿流而過。再來,去體悟到「無常法流」,靜靜地站在風吹動比較明顯的地方,全身放鬆、放空,然後讓那些風吹拂而過你的身心,吹過你的臉龐,吹過你的身體,你去感觸。尤其我們的臉頰非常的敏感,你去感受風一直吹拂過你的臉頰,每一分、每一秒吹到、觸到臉頰的這些風都不一樣,這是用身體的「身根」去接觸這個風,是屬於身與風界在接觸。
用你的心去體會風一直吹拂而過,用你的心靈去體悟每一分每一秒,風都一直在穿流而過、穿流而過,從皮膚的接觸,一樣可以體悟到何謂「無常法流」,風也都在宣說「無常法流」,外面的風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當你慢慢再觀察到你的呼吸,有沒有在跟法界的風在交流?身體的呼吸就是身體的風界,我們這個四大組成,身體裡面的風界元素,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跟大自然的風一直進出交換,現在要漸漸來到你坐在外面,連呼吸都要去體會風流動,去體會身體裡面的風,也是跟法界的風一直在交換、在流動,去體會身體裡面的風界元素,一樣都是?那在生滅變化、生滅變異,前一分鐘身體裡面的風界元素,跟後一分鐘的風界元素已經不完全相同,從這裡慢慢去體悟內、外一切的無常,現在不要講太多、太複雜,只要從「耳根」或是皮膚去接觸那些風,慢慢去體悟什麼叫作無常法印。當你從這裡體悟到了,再慢慢從其他五根逐步擴展,這樣就會很紮紮實實的,當體悟到「無常法印」之後,「緣起」與「無我」,我們後面再繼續分享、再深入。大家要掌握一個原則,精進用功、但是不用力,這是很不容易,要去拿捏「放鬆」的要領。
【戶外禪】
現在大家可以聽聞無常法音,體悟無常法流,平常大家是「只緣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就在無常法流裡面。在一般的傳統觀念,提到「無常」,就認為是負面的、消極的、悲觀的,真是錯誤的解讀。「無常」是中性的,坊間是沒有人如此解讀的,但是當我了悟「無常是中性的」,卻不向大家宣講出來,實在無法闡述佛法的真實義,這樣也是很可惜,因此我把以上所體悟的,宣講出來與大家分享。「無常」是中性的,有苦、也有樂,如果我們懼怕「無常」,就是在苦海裡;如果我們能夠接受「無常」,了悟「無常」是中性,生命真的就會很灑脫、很自在。如果法界沒有展現「無常」,我們是不會存活著。我們總是懼怕無常、懼怕死亡,如果懼怕「無常」,就不會有出生,也不會有存活;法界沒有展現「無常」,我們就沒辦法呼吸空氣……。因此,「無常」真的是中性。
我們先要了解「無常」是中性的意涵,後面再隨時隨處體證「無常法印」遍一切處。大家可以先從「耳根」開始,聆聽此刻山邊的「五色鳥」在鳴叫,還有這些蟬兒的鳴叫聲,現在可以靜下來聆聽,蟬鳴聲一樣有頻率、有波動,有高低、大小的起伏,這些都在宣說無常。蟬鳴聲都是當下這一秒、這一剎那「即生即滅」,一直穿流而過、一直穿流而過,如果是「恆常」,牠就叫不出來了,或是在牠叫出來的時候,聲音不動、卡死了、不流動了,就變成「常」了,就“定”在那裡。但是,法界的實相沒有這樣明顯一直在流動、流動,因此我們先從「耳根」去接觸「聲塵」,整個現象界、法界的聲音,意即「法音」,一直在流動、流動,一直在穿流而過,都在活生生宣說「無常法音」。那些鳥兒在唱歌,都在宣說「無常」,當你真正聽得懂,就如同在極樂世界,聆聽那些鳥在宣說「無常法音」。
現在大家聆聽一分鐘,不必刻意選擇哪一種聲音,只要聽到聲音的生生滅滅,一直在流動變化。什麼叫「無常」?用你的心靈去體悟,它一直在穿流而過。現在聆聽一分鐘的蟬鳴聲……,大家有沒有聽到「無常法音」?蟬聲不就是展現「無常」嗎?慢慢用你的心靈去聆聽,真的打開心門、不要用力,慢慢就可以體會到「無為法」。只要把心門打開就好,那些法音是自然穿流而過,自然在宣說生生滅滅,一直在流動變化,當你把心門放開,身心會很安詳、很柔和。如果各種因緣具足、定力足夠,而且又全然的放鬆,很快能夠契入「涅槃寂靜」。聆聽蟬的鳴叫聲,是不是有斷斷續續?可以聽到「有聲」與「無聲」,因為一直連續鳴叫,牠也會很累耶!因此,牠有時候唱、唱、唱,有時候也要休息一下,都在宣說無常、無常、無常……。叫了那麼久,你都聽不懂,這樣也是很累,所以牠要休息一下,我們真的要打開心門,去聆聽這些「無常法音」。
全然的放開,各方面都穿流而過,它們是自然跑過來的,不用刻意去追逐,讓它穿流過來。當然,我們有時候也可以有所選擇,等於把我們的注意力調整一下,70﹪是聆聽鳥叫聲,其他30﹪等於是背景。有時候就全然放開、越輕鬆,原則上這段期間還是儘量禁語,在彼此講話之間,是聽不到「無常法音」;當我們在跟別人講話,聽不到「無常法音」,也可以從他的話語裡面,去聽到「無常法音」,這樣也很好啊!事實上,現在是要聆聽法界的「無常法音」,禁語的規定可以讓大家以更寧靜、更敏銳的心靈去品嚐,現在就是要實際去喝下「甘露水」,實際去體悟所謂的「無常法流」,它一直在流動、流動、流動。你要認為那些聲音很粗糙、很難聽,當你這麼說、很在意,牠們根本不理會你,又繼續在唱牠的;當你在批評之時,那已經是過去了,牠現在又繼續在叫,叫著牠現在的聲音。所以,當你要說它是什麼呢?都是在描述“過去的 ”,都在敘述“過去的”,你是在抓取“過去的” 夢幻,抓取“過去的”聲音,當下活生生的聲音是在「現在」。
所以,要全然放開,才能夠活在當下。在走路的時候,可以打赤腳,用你的皮膚去接觸地面,一方面除了聆聽鳥叫聲之外,再去感受腳底與大地的接觸,藉以體會我們的生命,聆聽鳥叫聲、蟬鳴聲,可以感受大地、地球與我們生命的密切關係,設若沒有大地的支撐,你、我的生命能不能存在?要用你的心靈一步一步的去走,聆聽一些活生生的法音,大家一方面保持寧靜的心,你要打赤腳走也可以,以輕柔、無聲的方式,慢慢的走、觸地,去感受大地與我們的接觸,並打開心房去聆聽這些法音。
從「耳根」先去聆聽聲音,能夠聽到無常法音、無常法流,再從「耳根」這裡,一根、一根去推廣、去檢驗其他,稱為「耳根圓通」。不是說「耳根圓通」,到後來眼睛也可以聽到聲音,不是這樣!而是從「耳根」開始,因為由「耳根」與「聲塵」接觸之際,處處都可以印證到「無常法印」,再慢慢就可以去印證「眼根」接觸「色塵」,然後「鼻根」對「舌根」……,都要慢慢去體悟。現在讓大家浸泡在「無常法流」裡面,浸泡在「無常法音」裡面,讓大家體會所謂的「無常法流」、「法音」。不要說學佛學了幾十年,老是在文字堆、經典名相裡面鑽研,還是找不到「無常」,還是不明瞭何謂「無常」,真是很可惜啊!
佛陀都是宣講實相,記得!佛陀不是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佛陀是生命的「醫王」,是了悟真理實相的一個真人,都在宣說真理實相,幫助我們破除無明,讓我們了悟真理實相。如果我們只是懂得一些空洞名相,學佛好幾年還是無法體會「無常」、「無我」,以及「緣起」,表示我們的觀念知見方向都還是有所偏差,尚未真正看到活生生的佛法。有的人認為經典裡面在講述「五蘊」,於是認為聞法與大自然無關……,都是閉鎖在「井底青蛙」裡面。如果以為修行只是在五蘊身心,?是沒有打開視野,了解「法身」是什麼,沒有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如果只是在打坐禪相裡面,去了解何謂「無常」,一樣是在抽象的觀念概念裡面,去推理「無常」而已。當你在文字堆或是禪坐禪相裡面,去理解「無常」、「無我」,不管你的理解力再怎麼深入,不管你自認為「漆桶脫落」、開悟了,還是沒有真正體證到「無我」,或是拿著你所謂的「無我」去打擊別人,事實上這些都是「我慢」的展現,然而你卻不知道。
真正的「無我」,法界遍一切處,都在宣說「緣起」,真正體悟「緣起」、「無常」,就可以體證到「無我」,記得!體悟「無我」,第一個基礎是徹證「無常」,第二個基礎是體悟「緣起」,如此才能夠體悟「無我」,進而體會到「涅槃寂靜」,以及「無諍」。所以,這樣一路過程上來,包括現在這一隻鳥也一樣在講經說法,大家認為這是一隻菜鳥,也都可以、都沒關係啊!都只是一個名相,牠一樣還是在宣講無常法音、無常法流,真是遍一切處。有的人會認為說「在禪修期間是可以體會到,但是回到家裡、工作崗位的歷緣對境,如何體悟『無常』呢?……」如果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回到家裡、工作崗位,滾滾紅塵、歷緣對境一切的人、事、物,都在宣說無常法音、無常法流。
在大範圍裡面可以理解,所謂「遍一切處」,包括在禪坐、打坐的呼吸出入息,也都在宣說「無常法流」,在一吸一呼之中,都在宣說無常法流。空氣是流進流出……,都是跟法界在交換,法界的風是在流動著,如果你現在祈求常恆不變,好啦!因為你的虔誠祈求,一直在那裡扣拜到後來感動天了,法界?了滿足你的欲望,於是把空氣停止下來,讓它不流通、不流動,OK!可以滿足你的欲望了吧?結果空氣就卡住了、停住了,你想要吸空氣、卻吸不進來,因為它定住了,你在祈求一個不流動,你在祈求一個「常」,結果空氣就定住了,這樣沒幾分鐘,你就會死掉。
眾生常常要追求一個常,一個恆常不變,佛陀講這是一個夢幻世界,祈求那些就算滿足你的欲望,也是一樣在自討苦吃而已,何況法界實相、實際的存在,是不可能恆常不變,它都一直在流通變化。如果沒有「無常」在流動,你不會存活著;如果你能夠了悟這些,就不會懼怕「無常」,慢慢來到不迎不拒。大家有因有緣在一起,彼此珍惜當下的因緣,但是我們不迎不拒、不抓取。如果沒有因緣在一起,一樣互相鼓勵支持、不會抓取。如果大家能夠了悟這些,包括說對於空海這個人也是一樣,能夠來到都不抓取,因為他只是一個「手指」,協助我們去看到真理實相,協助我們回歸法界而已,因此大家要慢慢去體會無常法音。
眼前周圍所看到的樹木,這些樹一定是種植在地上,又有大地的支撐,有水分、有陽光、有空氣,還有虛空,才能夠存在。如果把這些樹拔起來,讓它失去地界的元素,這棵樹會枯死掉。所以,這棵樹是要種在地上,要有地界元素,才能夠存在。人類進化到可以在地球上、地表上走動,於是就忘了本,以為地球跟我們的生命無關,認為那棵樹有生根,才表示在地上,因此與地球有關,而人類沒有生根,沒有吸取地球的營養,於是跟地球無關。佛陀都講說我們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風、空這些所組合而成,但是講出「地界」,結果否定真實的地界,一直在禪相裡面尋找「地界」,講出一個名相,就變成是抽象,在禪相裡面尋找地界。
宣說大地與我們生命的密切關係,要去體會「緣起」,沒有大地、就沒有我們的生命,就認為非佛說、離經一字是不對的,一直在經典、經論文字堆裡面鑽研,何時才能夠體會到「緣起」?!何時才能夠體會到活生生的佛法?!所以,大家好好以生命去體悟,打赤腳去經行、去行走,本來是定在那裡,我們只是變成可以移動而已,但是一樣跟地球完全脫離不了關係,就像我們本來是有線電話,是用「有線」牽著的,樹木就有根、有線拉著,與地球的關係是進展到無線,就像行動電話,雖然沒有一條線,但是一樣可以接收訊號,難道它就沒有電波在傳導嗎?沒有密切的聯結嗎?如果沒有無形的電波在傳導,怎麼樣接收訊號?!如果你的生命與地球沒有聯結,就沒辦法存活著,大家的眼光不要那麼狹窄,認為有定、根生在地上,才與大地有關係,誤認為人類與大地無關,真是錯誤的觀念。
讓你們人類進化到可以移動,於是就忘了本,很可惜!所謂「天地父母」的養育,大家要用心靈慢慢去體會,因為這是宣說真正的緣起法,然後才能夠徹底了悟「無我」;看不到活生生的無常法印,就無法體會所謂「緣起」;沒有體會「無常法印」、活生生的緣起法,無法了悟「無我」,因此越修、我慢越大,一直在禪堂、禪相裡面,認為經行要怎麼走、姿勢要怎麼坐、要坐多久……,在禪相裡面一直要練光明相,要看到那個光、要看到那個相,才叫作開悟,才界定是證幾果……,都是沒有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因此,大家要好好珍惜因緣,我們所講的,是要跳脫傳統很多的觀念知見,希望大家以無限開放的胸襟,一步一腳印的去做、去走、去做,大家是為解脫而來、為大安心、為法做見證……而來,放下一切的見諍,實際去修、去做、去體悟。
大家要安靜下來,以心靈去聆聽法音、接觸大地,處處都要見法。現在先概略介紹靈泉禪寺的週邊環境,前面是大殿,玉佛殿就在下面,寮房在前面,包括整座後山、附近旁邊的房子,大殿前面還有一座山,都是屬於靈泉禪寺的範圍,總共有二十幾甲的土地。我的師父與當家師,希望靈泉禪寺成為真正實修實證的地方,而不是一個觀光道場,有很好的相同理念,將來這裡就可以成為一個禪修中心,各方面的建設、包括後山蓋茅棚,將來可以視因緣情況來規劃,我們的所做所為,是要對眾生了悟生死、解脫有所幫助,我們不做形式上無意義的建設,而是對大家有具體助益,協助大家見法、了悟生死。
一路走上來,大家要以心靈去體悟活生生的佛法,有關空氣方面,剛才已經講過了,其次是了解大地與我們身體的密切關係,沒有大自然法界落下的雨水、甘露水,你、我、他的生命怎麼存在?不要以為說「我有錢啊!我的家裡有裝置自來水啊!我還安裝最高級的淨化器,我們喝的水是最純淨的,我們喝的水是我能啊!用我所賺的錢購買的,這跟法界有什麼關係?!這是自來水廠輸送來的……」我們都只看到一個片段,而沒有去看到後面更深層的因緣,大自然下雨給我們,人類都看不到這些的重要,然後不知道感恩,結果就認為是自來水公司輸送的水,而我們是用購買的,這是我能啊!因此你在喝水的當下,就是欠缺感恩的心,不知道佛陀所講的「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的水,體悟不到什麼叫作「水界」,水跟我們的生命到底有何密切關係,你就是體悟不到,「地、水、火、風」不也都在向我們講經說法?!每天不都在示現真實的法?!為什麼我們都看不到呢?!為什麼我們都體悟不到呢?!
當大家的心能夠寧靜下來,在我們吃飯、吃菜、喝水的時候,也都會充滿著感恩之心,假如沒有法界的普降甘露,眾生早就渴死,化成一堆沙漠了。因此,學佛不是越修越厲害,你是?了解脫而來啊!解脫是真正了悟真理實相,來到跟法界、大自然合為一體,體會大地、流水、陽光、空氣對我們生命的重要,逐步把課程的聞思與實相做結合,拿著解脫道次第的“寶藏圖”來尋寶、對照,真正依照地圖的方向去走,很快就能夠找到真正的寶,就會真正開悟、真正有所得,但是所謂的「得」,不是世間思維的「得」,大家要以心靈去體會,解脫道課程所講的,都是直指人心、直指深義。大家在加強聞思基礎之後,觀察越清楚、越具體,體悟、體證則是越深入,絕對不會是模糊的,這是清清楚楚,真正走過來的一條路。
如果一個人講說他開悟了,炫耀他的厲害,但是當你請教他是怎麼走這一條路,如果他講不出來,這些都要保留;或是當他自認為開悟,卻有越多的我慢,在展現他的厲害、我能,與佛陀所講的「無我」是背道而馳。真正的開悟、真正的見法,身心一定會越柔軟,因為當你體認到「無我」,我慢一定會消失,種種結縛也一定會去除,現在大家在法界裡面繼續深入,以你的心靈去體悟法、去見法,所謂的「見」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你的心靈去體悟。如果真正用你的心靈去體悟,叫作你的第三眼、智慧眼打開。雖然你、我、他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為什麼見不到法?智慧眼沒有打開?只要大家現在一步一腳印的聞思修證,很快就可以打開智慧眼,處處都可以見到活生生的佛法,就會體悟到佛陀所講的真實不虛。
大家在附近可以找一個地方,然後從某個角度去切入、體悟法,獨一靜處禪思,「禪思」就是去「止觀雙運」、去體悟,彼此不要講話!大家好好用功,不要去干擾別人。
此刻大家再體會兩點,馬路上有一些車子在行駛、游動,有汽車、也有機車,想像現在就像在海邊,看看透明海水裡面那些魚,一輛車子就像一條比較大型的魚,看看那些車子來來往往,就像海水裡面的魚在游來游去、穿梭來穿梭去。我曾經在上面看到有好幾台拖吊車,如果違規停放就會被拖吊,拖吊車後面有兩支像是螃蟹夾,又伸開、半伸開,看起來真的很像螃蟹繞過來,眾生就浸泡在「道」裡面,就浸泡「空」裡面,浸泡在海水裡面,但是處在裡面的人,如果沒有「有距離」來看,沒有相當深厚的聞思基礎,不容易覺察裡面的深義,不容易看到所謂的「無常」、「無我」。所以,真的要提升、拉開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智慧,大家才能夠清清楚楚看到實相。
前面有一些機器在挖土或是整理廢土的機器操作聲音,大家在市區裡面聽聽人類所製造出來的種種聲音,沒多久就會很厭煩、心情不好,但是當我們回到大自然中,聆聽蟲鳴、鳥叫聲,會覺得很輕鬆、百聽不厭,大家好好去體會,大自然這些聲音是很和諧、很祥和,是最高級的大自然交響曲,讓你百聽不厭,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身心安定、淨化,而人類所製造出來的種種噪音,聽沒多久就是會神經衰弱、疲倦,因此都在告訴我們要回歸大自然,學佛一樣要回歸大自然,你們才會解脫自在、快快樂樂。如果你還在語言文字相上面繞,就像一直在聆聽那些噪音,沒多久就會很疲憊,學佛學到後來會很苦悶,變成苦瓜臉,這樣就證明是錯誤的方向。如果學佛學到後來,越來越安詳、越自在,身心越柔軟,越懂得感恩,表示有體會到大自然的法音、法流,會不斷淨化我們的身心。
為什麼先從「耳根」進入?是從「觀音」而不是從「觀色」?因為聲音遍一切處都存在,而且很具體,比較容易體會到,先從大家比較容易體會到的角度切入,當你體會到之後,其他再慢慢越微細去觀察、去體會,以此類推其他的,就可以慢慢去體證。因此,從大家比較容易掌握到、體會到的,不必花什麼錢去製造音樂,大自然都在宣說法音,到哪裡都有教材,不必照本宣科,不必依據什麼經典,到哪裡都可以講經說法,到哪裡也都可以見法,先從比較容易掌握的點切入,其他就可以「耳根圓通」。
【金剛經深義】
現在開始講述【金剛經】。在大乘佛法地區,【金剛經】這一部經的地位,相信大家都能夠清楚知道,可以說是沒有任何一部經的地位超過【金剛經】,它所受到的重視以及普遍率,更是沒有其他經典所能比擬,是所盛行的經典之中,地位最高、最受重視。其次就是【心經】,因為經文很簡短、背誦容易,以經典所敘述的境界來講,【心經】與【金剛經】是到達最高、而可以相提並論的經典。但是,【心經】所敘述的,純粹是四果阿羅漢的境界,【金剛經】則是敘述三果邁向四果、以及四果的境界,兩部經所著重的內容,還是有些不同。雖然經文裡面是稱「菩薩」,其實只是名相、名稱不一樣而已,【金剛經】是證到三果到四果、以及四果的阿羅漢,講述的內容很深、且重要,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到?讓我們逐步探討。
在大乘佛教地區,很多人在註解【金剛經】這一部經,由於這一部經的主旨是要破除一切相、破除一切執著,如果沒有歷經實修實證,你是做不到的;如果沒有做到,只是用頭腦在依文解字,用推理、理解在註解【金剛經】,不管你的學問多好、多高,不管你是大學問家、大佛學家、大法師、大法王……都一樣,沒有真正斷除我慢、自我消失,無法真正解析【金剛經】的深義,因為它就是要破除「自我」,敘述「無我」的世界-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算證到三果,還沒辦法真正做到「無我」,尚有「五上分結」未斷除,深層的「自我」還是緊抓不放,仍然無法正確解讀【金剛經】,何況只用頭腦在理解、在推理,就著作很多的論著解釋【金剛經】,著作厚厚的一本「金剛經大全」、「金剛經集結」……,結果呢?都是用頭腦在解讀、解析,後人在看這些論書也是一樣,都被帶入抽象的佛學名相裡面,在那裡鑽研、在那裡推敲而已。
所以,要真正理解【金剛經】深義,一定要透過實修實證;如果沒有歷經實修實證,切莫註解【金剛經】,這樣容易「以盲引盲」。【金剛經】是要掃除一切文字、語言名相,結果你又在語言、經典文字堆裡面,以這一部經來解釋那一部經,再用那一部經來註解……,不管怎麼註解,都沒辦法正確解讀【金剛經】的深義,因為【金剛經】是實修實證、破除諸相,來到「無字天書」的世界,佛陀最初的講經說法也是一樣,都是直接切入實修實證,不是依文解字。
有的人會認為「離經一字,等同魔說」,某些祖師、上師、大師,都特別強調不可離開經典,離經一字去說法,就等同魔說;然而又有與此很鮮明對比的「若依文解字,三世佛冤」,這兩種有什麼不同?前面是『依文解字,等同魔說』,這樣的人是停留在語言文字堆,停留在語言名相、空洞抽象的世界裡面,還是停留在迷信型、信仰型的層次,沒有經過實修實證,才會這樣強調。後面「依文解字,三世佛冤」,這樣的人是來自實修實證,真正體會到法的核心。所謂「依文解字」,好像每個字都看得懂、都會,但是解釋、講述出來的,形成「三世佛冤」,在冤枉佛陀、扭曲佛陀的本意,你都不知道啊!
雖然有一部經的經文,也是幫助我們尋寶的寶藏圖,本來可以沒有,但是因為眾生不容易找到寶,不容易上到涅槃彼岸,於是不得已就要宣講出來,後人又集結出這樣的參考地圖,告訴大家何才能安全上到彼岸。所謂《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意思,「金剛」是形容非常堅固,以世間法來講,它是至寶,身價非常高;如果以比較白話來講,就是現代的鑽石,如同鑽石的堅硬,身價也如同鑽石的昂貴,形容這一部經是至高無上,非常崇高、非常重要。「般若」就是智慧。「金剛般若」就是至高智慧、最高的智慧。「波羅密」就是到彼岸。「經典」就是一個尋寶圖、一個指南,也是一個指月的手指。經名整個綜合起來,意即最高智慧到彼岸的寶藏圖;再比較白話的解釋,就是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能夠開發我們最高、無上的智慧,幫助你快速又安全到達彼岸的聖典。
法會因由 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起請 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以前在聽聞人家講經說法,光是「經名」與「如是我聞」四個字,有些大法師就可以講述一兩個小時,我覺得常常像是在拖拖拉拉,都只是在作文章而已,其實「如是我聞」是佛教經典集結的一個印證,就像蓋一個保證說「是我阿難親自從佛陀聽聞來,佛陀確實講過的一些話」,本來只是一個證明,作為一項保證用的,如同一只「官印」。在此,有一些?言想講,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批判、攻擊、圍剿;我若不講出真話,佛教界還是一直停留、倒退回到迷信、信仰的層面,很多的資料都似是而非,讓大家都無從查考,包括「如是我聞」四個字,本來是很具有權威性,然而就是因為太具有權威性,是一項很重要的官符、印章,如果使用在正確的用途上,是具有保證的作用,但是如果官印被拿去偷蓋、偷刻、偽造了呢?就像別人偷刻你的印章,去做保證、去做背書,後果如何呢?
在佛教界,如果有人拿此官印去運用,若是善意的欺騙,還無可厚非;如果是另有私心的企圖,想鞏固自己隸屬宗派的思想體系,如此蓋印下去,開去的支票卻無法兌現,又由誰來承擔呢?這是攸關整個佛教界、整個佛教徒,如果盜用此官印,只為了要鞏固你的宗派思想體系,結果造成「像法」、「相似法」陸續出來,把佛教的真精髓漸漸的淡化、淡化,正法就會漸漸喪失掉,真正走入「末法時期」。所以,我們做事情要真實、真誠、負責,修行也一定要實實在在,講話、做事情要能夠負責,所開出來的支票要能夠兌現,不要說出一堆大話,卻留下很多的債務讓後人去承擔、收爛攤子,這是不負責的。編寫任何書籍、經典、文章,我會署名以示負責,比如《阿含解脫道次第》,就是署名「空海」、「郭永進」,以示負責。很多方面也只能點到為止,我們要實實在在,所編寫的論註,我們要自行負責。如果引據哪一部經典、引用誰的說法,一樣都是要負責。
舉個實際的例子,我在五、六歲時期,經歷過一段滿恐慌的日子,因為當時是小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聽說官方要來查封家裏的房子,由於父親當年幫我們母子蓋好一棟房子不到一年,就有官方要來查封,過著隨時都沒有房子住的恐慌時日,當時是小孩子不知道原委,到後來漸漸長大,才知道其中錯綜複雜的原因。當年我的祖父是88歲,在我九歲的時候,他高齡九十歲才往生,當年祖父還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姑媽,滿聰明伶俐,喜愛做生意,於是偷拿祖父的印章去做擔保,由於祖父不認識字,而祖父的財產、田地,尚未正式分割給家父及叔伯,當遭逢姑媽生意失敗,官方要查封祖父的所有財產,我們整個家族全部都連累,雖然後來房子是有保住,但是祖父所留下來的田地,全部都被查封、拍賣。這樣就是做事不負責、不敢承擔,留下很多債務讓後人承擔,留下很多的痛苦讓別人去承受。
佛教裡面講說修行要來到「所作已作」,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負責,不可遺留債務讓別人承擔、受苦,具有這樣因果的正確觀念,做事、講話都會實實在在,不會隨便開空頭支票,自己量力能夠做多少,就承諾多少,支票一開出去,就是人格保證、人格擔保,就是可以兌現。要成為「真人」,就要實實在在的做事,意即邁向「真人」的初步,「真人」就是真正真誠、真實,沒有虛偽、沒有虛假。
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佛教現有的所有經典,都不是佛陀親自編寫出來的,佛陀是有講法、有宣說法,但是當時還沒有文字,都還在初萌芽的階段而已,幾乎都沒有用文字在記述,所有的經典都不是佛陀親自撰寫,是後來的佛弟子慢慢編輯出來的,而編輯經典又有時間的次第,有些經典是在佛陀80歲大般涅槃之後,這些追隨佛陀的弟子,覺得佛陀已經走了,如果不擷集佛陀所講過的一些法要、法義,未來很容易就流失掉了,因此那些德高望重、有證量的阿羅漢,就集結更多有證量的修行人,大家一起來討論、一起來公認,公開討論佛陀是否有這樣講過,由於阿難最後25年都是跟隨佛陀,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前面二十幾年都像是獨行俠,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佛陀很風風光光,不是啦!
佛陀,人間真正的佛陀,他是常獨行、常獨步,到後半時期才有阿難做他的侍者,因為阿難親近、聽聞佛陀的講法也最多,加上阿難的記性很好,於是就讓阿難背誦出來,佛陀在哪裡怎麼樣講、是不是這樣呢?……如果佛陀在甲地講法,阿難背誦出來,再經過甲地的人印證佛陀是不是這樣講呢?阿難有沒有說錯呢?如果沒有錯,佛陀真是這樣講,而且其他人也理解這是真的,是佛陀講的法音、法義,證實沒有錯誤!經過大家的公認、公證、確認,佛陀確實有這樣講過,當然未必是從頭到尾一字不變,而確實是有講出這樣的大綱、大義。因為以前是靠背誦,就像我空海從剛才一直講到現在,聽者也不可能全部一字不漏的背誦出來,一定只是背重點、精華、原則,因此最初、最早期集結出來的經典-【阿含經】,裡面都是這麼精簡。
歷史上、國內外,經過大家的考證,以及公開討論、承認的經典,所謂第一次的結集,就是南傳的「相應部」,意即北傳的「雜阿含」,當初也不是一年就編輯完成,而是歷經一二十年、廿卅年,才慢慢編輯出「雜阿含」,後面的「中阿含」、「長阿含」與「增一阿含」,都是再經歷過一百多年,將近兩百年的慢慢結集,才完成「四部阿含」。在這兩百年的期間,早期第一代的弟子早就涅槃了、不存在了,而是來到第三代、第四代。比如靈泉禪寺從開山到現在102年,我的正式法號是惟傳,在這裡的輩分算是第五代,現在我的剃度師、住持是第四代。當年佛教經過一兩百年,已經是歷經幾代之後,大家一樣陸陸續續的結集,經過公開的討論,第一次與第二次的公開結集之後,所編輯、結集出來的,就是「四部阿含」,也就是南傳的【大藏經】,大乘經典其他的所有經典,當時都還沒有出現。
後來又歷經佛教各種部派漸漸分裂,由於每一個部派所著重的方向都不一樣,於是慢慢、慢慢分裂,進入到部派佛教時代,此時距離佛滅後大約150年到300年之間,此時的部派大致區分為「大眾部」與「上座部」,還沒有所謂的「大乘」,更沒有所謂的大乘經典。「菩薩」的名稱,也是佛滅後幾百年才出現,因為後來有「大乘」的系統,才有「菩薩」的名稱,以前是沒有。「菩薩」只是對在家人的一種稱呼,比如「你們這些在家菩薩要好好種福田,要好好修……」這是一種鼓勵,「菩薩」是對在家人的一個稱呼與鼓勵,就像說「各位善知識啊!你們要好好努力啊!……」人家稱呼你是「善知識」,不要自認為就是善知識……,這樣就不對了。所以,最初大致分類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兩者偏重在不同之處,這是屬於佛教史方面,大家若有興趣,印老對這方面有相當詳細的解析,大家可以參考,現在沒有時間做深度的解析,只能概略講述。
最初大致分類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上座部」後來又慢慢分裂為好幾個部派,「大眾部」也一樣慢慢地分裂好幾個宗,於是慢慢再演變,因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很多的理念、觀念不一樣,結果這兩個大部派由於時空的隔閡、理念的不同,結果慢慢的漸行漸遠、又分裂了。「大眾部」是在距離佛陀涅槃三百多年、四百年左右,才改稱為「大乘」,已經是是佛陀涅槃三百年、四百年後的名稱。當有了部派之後,大乘部派才慢慢再集結一些經典,最初結集的大乘經典就是「般若系統」,這些般若系統經典,很多是非常好的,它的好就在於把原來各部派所信奉、所公認的原始佛法-【阿含經】裡面很多的深義,由於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無法體證到,因此這些祖師大德非常慈悲,於是透過他們的證量,把【阿含經】很多深義,做更深入而具體的解析,讓後人比較容易了解。
所以,初期的大乘般若經典,完全是依據【阿含經】,加以演繹、加以推廣,加以深入的申論,讓大家更清楚、更了解,這些都是出自善意,都是相當好。印老一樣滿推崇初期大乘般若系統的經典,因為這是屬於大乘佛教地區,慢慢拓展出來的經典。然而南傳地區因為是抱持著最初第一次與第二次結集出來的【四部阿含】,因為在阿育王時代,大家就已經是各分東西,到各處去弘法去了,像緬甸、泰國跟斯里蘭卡的體系,就不知道大乘後來陸陸續續編輯的經典,因此在南傳的經典找不到佛陀涅槃三、四百年之後,大乘所編輯出來的這些經典,南傳地區是沒有、他們也不知道,南傳地區就不知道有【阿彌陀經】,也沒有這些經典。但是,我們不能以一般學者的立場,認為大乘非佛說,就一概予以否認。大乘佛教所重視的般若系統經典,雖然南傳地區裡面沒有,卻是非常重要的佛法核心、佛法靈魂,如果沒有大乘般若的靈魂核心,所抱持的只是一些空殼子,就像是木乃伊。
如果沒有回到大乘的般若系統,沒有契入到【金剛經】、【心經】敘述的境界,只是停留在有為法的世界裡面,會成為自以為修行很高、很厲害的修行人、修行匠,成為很有名的修行的聖人,但卻未必是真正的解脫者,佛陀所講的無為、無我、無私的真人。空海是出生在大乘佛教地區,我從1971年開始比較有系統接觸佛法,從1971到1987年,都是在大乘佛教的經典裡面,整個思想體系都是接受大乘佛教的薰陶,當時卻很困惑於【金剛經】裡面「應如是降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所謂應該要這麼做、應該要做到這樣,但是我卻更重視一個問題,我怎麼樣才能做到呢?雖然讀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是我還是沒辦法做到,就不斷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定要透過實修實證,一定要親證、要做到,於是這樣不斷陸續在找尋。
由於不斷在找尋,從佛學院到研究所,才發現以往被大乘佛教所冷落、所批判的【阿含經】,竟然是如此重要,而且實在、實際,於是從1987年開始、到1999年,這十幾年之間,一路在原始佛法的聞、思、修、證方面下工夫。在1988年到1990年期間,很有一種為原始佛法打抱的不平心態,認為要來到真實、智慧型的佛教,【阿含經】是整個佛教的修行教理,最原始、最重要、最純真、最單純、最樸實的經典,以及修行的方法,是佛教所有經典裡面最高的位置,是佛教所有經典裡面的【聖經】,今天在北傳地區竟然是如此被打壓、被冷落、被瞧不起,真正佛陀所親自調教的聲聞弟子,阿羅漢、有修有證的人,卻被如此在打壓、排斥、攻擊……,當時了解這些實相之後,真的是有一股為這些聖者、為佛陀叫屈、抱不平的心態。
當年在佛學院,曾經與國內一位赫赫有名的佛教大學者,提到有關【阿含經】、阿羅漢方面,他認為是小乘的、不了義,與他起了一些見諍、諍辯,我跟他講說:「身為佛教徒,不可如此毀謗佛陀所講這些最珍貴的經典,不可以這樣本末顛倒,弄不清事實,而你是赫赫有名的大學者……」當時他很不高興,後來還是心平氣和再跟他溝通、互動。雖然當時我很想倡導、弘揚原始佛法,也到南傳、泰國地區去參訪佛使比丘,那時候佛使比丘還健在,參加他們所帶領的禪修,後來又去參訪泰國很有名、很重視實修實證的阿姜查道場,回來之後有很多的感慨。別人的優點,我們北傳地區卻關起門不聞不問,然後還自以為“大”,難怪太虛大師講過我們大乘地區的人很容易有的一個毛病,就是口說大乘經,而心卻是小乘、小乘行。
這也是佛學院啟蒙我的老法師,跟我所講的一些感慨、感言,他本來是要保送我到斯里蘭卡、南傳去留學,但是後來我考量因緣不成熟,於是就沒有去成。當年這位老法師雖然年紀七十幾歲,卻是有國際眼光、國際視野,因為在民國七十年代,他是常常被派到國外參加佛教的國際會議,外國來訪的僧團,他也常常有所接觸,因此具有國際性眼光,常常勉勵我要有超越大小乘的胸襟去了解、去觀察,不要光只是去看到一些皮毛、學到一些皮毛;他也很贊同太虛大師的宗教改革,希望我能夠以超然立場看待雙方的優點,當年受到他的啟蒙、也獲益很大。他講說太虛大師也說我們大乘地區常常是口說大乘經,都是用嘴巴在講,實際卻是在人我是非、名利堆裡面鑽營,才是真正的小乘人。不要拿著大乘經,就自認為是大乘人;在唸大乘經,就自認是大乘的人……,不是這樣啊!而是有沒有真正做到,否則只是拿著大乘經典,往自己臉上貼金,鞏固自己是大乘人,然後打壓、排斥別人,這樣就很糟糕,反而展現出心量狹窄的小乘人。
事實上,本來就沒有大、小乘之分,也沒有大、小乘經典的分別,只有我們個人的心態,一直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鞏固自我、展現自我的厲害?抑或真正是為究竟解脫而來?真正有大慈大悲憫眾生之心?真正有無我、無私的心?如果你是真正為解脫而來,真正展現無我、無私,就是菩薩行者,就是大乘的行者。如果抱著一部經典,或是抱著某些經典,然後自以為“大”,藉以瞧不起別人、看不起別人,在打壓別人、貶低別人,這樣都是落入在自我、我慢的世界裡面鑽研,只要你有自我、只要你有我慢,一直在鞏固自我、鞏固我慢,你的視野、你的世界就會越狹窄,才是落入小乘的心態。因此,我們不要從經典來區分,實際要從我們的體悟、體證、證量展現來講。如果是真正展現大乘行者證量的人,不會標榜自己是大乘行者;如果真正展現無我、無私,不會對外一直強調自己及做事是無我、無私。如果真正心量很大,實際做出來就好,不會跟人家強調:「耶!你要知道我的心量很大喔!……」不會這樣的。
真正的大、小乘,端視你有沒有實際做出來?真正在做的人,不會強調自己是大乘;而一直強調自己是大乘的人,通常只是用嘴巴在講,佛教要你真正做到、真正做出來。空海是出生在大乘佛教地區,在中間有十幾年時間,是浸泡在原始佛法、南傳地區,直到1999年,由於一些因緣的促成,體會到真的沒有所謂的大小乘之分、沒有南北傳之別。因此,大家不用把空海(惟傳)定義為原始佛法或是大乘,或是其他什麼……,不必定義那些;對我而言,沒有大小乘之分,沒有南傳之別,大家本來就是在一體世界裡面,而且真正的真理是沒有大小乘之分,真正的真理實相是沒有宗派之別,真正的真理是超越種族、超越國界,真正的真理是超越任何宗派、超越任何宗教,就如同太陽不屬於任何宗派、不屬於任何宗教,地球也不管你是屬於任何宗派、任何宗教,大家同樣是坐在一個地球上面,真理實相是沒有宗派、沒有宗教之分,這些觀念我們要先具有,再慢慢探討【金剛經】的經文,才能夠體悟到裡面的深義,才不會造成「扶得東來西又歪」。
以前是講「一時」,一方面由於以前的鐘錶還不發達,每個地區所用的時間記錄都不一致,沒有所謂的公認標準時間。另外,真正的法界、大自然是沒有「時間相」,在《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有講,「時間」是人類為了溝通起見,所設定的一些方便法。於是講經說法的人就講「一時」就好了,大家就不會爭論時間點,而造成無法統一。意即佛陀在哪個地方、某個時間,是有講過這些內容,至於什麼時候?大家不必太在乎。
「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乘佛教在後來所編輯的經典,比較喜歡用「佛陀跟一千兩百五十人」的比丘一起講經說法,然而這只是經典的一個模式,未必真是如此,這只是一個代表。另外,印度他們也有很多特有的表達方式,包括說「八萬四千」,不是真的「八萬四千個」,只是他們的語言形容詞而已,表示說很多、很多,千萬不要在計算著實際的數目。包括我們稱讚佛陀卅二相、八十種好,本來都只是一種形容詞,形容修行人的自在、法相莊嚴,但是後人卻卡死在語言名相上面。有謂佛陀有「三十二相」,有哪些相啊?就一一設法找出來,一一的記錄、一一的尋找,結果就越找越離譜。包括「八十種好」,哪八十種好?只要一般眾生具有的,佛陀就不可以具有,佛陀一定要跟一般眾生不同,大家都被語言、文字名相卡住了,結果落入其中之後,於是慢慢再收集、再找尋、再編輯……,然後一條一條的貼上去,把人間真實的佛陀,慢慢裝上金身,漸漸失去了真實的面目。
“貼金身”的過程,是每一位佛教徒都有責任,在座的各位也常常在幫佛陀貼金身啊!不要以為都是別人,你們也都有啊!當你在追逐、抓取偶像,就是在貼金身。如果有人到過泰國參訪,他們有一種佛像可以讓信徒貼上金箔紙,一尊好端端的佛像,結果被眾生一直貼上金箔紙,可以看嗎?當然這是一個比喻。再推論到把人間真實的佛陀,往佛陀的臉上一直貼上金箔紙,用好多的金縷衣,往佛陀身上一直添加、添加,讓後來的佛教徒無法看到真實的佛陀,一方面把佛陀神格化,標榜佛陀是如何偉大、厲害,因為眾生“愛膨風”,結果把這股習氣又吹到佛陀身上,佛陀的身體就越來越龐大,不是佛陀本身要“膨風”,而是眾生在跟其他宗教比較,就像小孩都喜歡炫耀自己的爸爸多好、多厲害、多高……!自己的媽媽多好、多漂亮……。當你在向他人炫耀,同樣也炫耀我們的佛陀、我們的教主,是多麼的厲害、多麼的崇高、多麼的偉大……!你們是要“膨風”,就把這股氣又灌到佛陀的身上,結果佛陀被眾生灌了太多氣,又貼上很多的鋁箔紙、金縷衣,於是真實的佛陀就漸漸喪失,當你灌進越多風、越多氣,佛陀就越飄、越飄、越遠、越遠、越遠……。
於是人間真實的佛陀就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信仰、想像,一個理想中、思想中、信仰中,很莊嚴、很神聖的……一個佛陀形象。原來的本意是很好,問題是所做出來的,卻讓佛法的真精髓喪失,也讓真正人間佛陀的原貌漸漸消失,很可惜!但是,沒關係!今天我們就回來看看真實的佛陀。第一段經文所要講的,就是記錄真實的佛陀是如何過生活,大家的身心要放空、要柔軟,你們的素質提升越高,我才能夠講出真話,否則我就不敢講出很多真話。大家要「歸零」,身心要柔軟、素質越提升,打開我們的心胸視野,不要存有一些框框、知見,否則我就沒辦法講出真理實相,期勉大家繼續用功、好好淨化。
對於經典方面的判斷,空海的建議是不要從外表、形象、架勢方面來分辨,切勿因為貼上「如是我聞」,或是註明某某經,就認為是不可動搖、至高無上的經典,這樣會停留在迷信與信仰的層面,無法真正了悟真理實相,因為有很多在敘述宇宙人生真理的聖典,未必冠上某某經的名稱,也不一定要冠上「如是我聞」,才是在敘述真理實相。再者,就算冠上「如是我聞」、某某經的名稱,未必全部是佛陀所講的,也未必是在敘述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有很多是在詮釋「方便法」。
經典大致歸納為兩大類,一種是敘述「無上甚深微妙法」,超越語言、文字、名相的實相,這些經典是屬於第一義諦、究竟法,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現世出離苦海、解脫自在,不管有沒有冠上某某經的名稱,只要能夠真正幫助我們這一生這一世解脫自在,就是屬於「究竟法」。第二大類是協助心智還很弱小的眾生,鼓勵你成長,修善根、福德、因緣,就是屬於「方便法」。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點,經典是敘述究竟法、還是方便法?很重要的檢驗標準就是這些經典所敘述的內容,是不是符合「三法印」?非常重要。「三法印」是佛陀求真求證過的宇宙法則、真理、實相,是佛陀親證到,中國人一樣也有人親證到,老子就是,佛陀自己也講過,世間的智慧者他們一樣也可以親證到。如果是真理實相,一定是超越時空,只要你的身、你的心夠寧靜,一樣都可以體證到。
空海一路成長的過程,也是抱持著求真求證的精神去檢驗,到現在為止,發現佛陀所講的「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真的是真實不虛,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考驗、去檢驗、去求證,都沒有發現虛偽、虛假,越求真、越求證,越發現他們的智慧之高,令我佩服人間竟然有如此的高等智慧出現。對我而言,佛陀與老子都是具有人間非常高的智慧,我都是以平等心來尊重他們。因此,大家要用「三法印」來檢驗經典,所講的是究竟法、還是方便法?有些經典會提到佛教的一些名相,然而卻與「無常」、「無我」法印是有所出入,有些經典是方便,要接引初基的學佛者。
有很多人不了解【阿含經】的重要,道聽塗說把【阿含經】界定為小乘,完全是錯誤的觀念,真是本末顛倒。佛教的所有經典,總源頭就在【四部阿含】,是記錄佛陀講經說法幾十年的主要核心內容,算是最重要、也是比較龐雜,是整個佛陀一生的言行錄,因此【阿含經】是有講「有為法」,有方法、有次第、有步驟,也宣說真理實相,以及最深奧的「涅槃、無為、空」。但是現在流傳、留存的【阿含經】,以及南傳的經典裡面,「涅槃,無為、空」方面,記錄比較少,加上因為來到「涅槃,無為、空」,是要超越所有的「有為法」,超越所有的經典名相,是屬於佛教的精髓、精華、核心,屬於活生生的一部分,不管再怎麼記錄,不管再怎麼記載,活生生的這一部分,沒辦法記載於經典裡面,語言、文字有它的侷限性,無法把活生生的這一部分留存下來。
當年佛陀在世,帶領大家修行,修證得很快,第一代、第二代都能夠保存原貌,修行解脫的風氣很快;但是間隔一兩百年之後,解脫道慢慢模糊了,又形成經典文字之後,只能夠留下一些名相,留下一些記載,都是人類頭腦裡面的抽象名相、語言表達的方式,真正活生生的那一部分精髓核心,在任何經典都無法記載,很多就是要來到「以心印心」的階段,就是要透過善知識,來協助我們、指引我們,就像在國內或是國外帶領一些學員禪修,我們走到森林中,告訴他們要好好體會活生生的佛法,有的學員很快就能夠體悟到,有的學員會講說:「老師!你說無常法印,奇怪!我怎麼都看不到無常法印?」我問他:「你所走過的路上,有沒有很多的落葉?」他說:「有啊!」這麼多的落葉被你踩在腳底下,你還體會不到什麼叫作「無常法印」嗎?!如果是恆常不變,那些樹葉不會掉下來。
就如同活生生的蝴蝶,不管你再怎麼敘述,都沒辦法描述在大自然中飛舞的蝴蠂,寫出& ldquo;蝴蝶”這兩個字,或是用英文寫下 butterfly,一樣無法真正描述在大自然中飛舞的蝴蝶,你所能夠留存下來的只是名相。早期的佛弟子,是很認真、很如實、很真實,要把佛陀所講過的精華、精義,儘量保存下來,但是不管你再怎麼精準,再怎麼努力、用功、用心,就是沒辦法把核心留存下來,這一部份就非常容易喪失掉。初期的大乘般若經典,設法把不可言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詮釋出來,明知不可說,還是要儘量說,因為核心喪失掉,我們所學的,只是學一些拳架的形相、模式而已,太極拳高手打出行雲流水的招式,裡面是很有力道,你也依樣畫葫蘆在比劃,不管再怎麼比畫,就是學不到精髓、核心。
同樣的,佛陀出去托缽、走路,然後回來洗腳,好像很簡單、很自然,你也跟著佛陀的屁股後面,出去托缽好幾年,阿難跟了廿五年,還是學不到核心,因此佛法的精華、精髓、核心,這些大乘的祖師大德,就是設法要把不可言說的部份描述出來。老子所做的,也正是把那不可說的,設法宣說出來,但是當儘量要宣講出來,於是不得不說,還是落入言說;不得不寫,還是落入文字。一旦有言說,一旦有文字,眾生又被語言、文字卡死。所以,不管【金剛經】、【心經】的境界描述得多好、多真實,大家還是聽一聽、讀一讀、唸一唸,真正體悟到、體證到的,還是少之又少,就像【金剛經】、【心經】般若系統方面,南傳地區沒有記載,他們很排斥這些經典,這樣也變成是他們的損失。然而,雖然北傳地區有在誦讀這些經典,若是沒有腳踏實地實修,則【金剛經】所敘述的境界,用講的都比較快啦!你能夠做到嗎?你做得到嗎?
如果我們做不到、就不要說,要真正做到才算。【金剛經】敘述的境界都是非常高,如果沒有次第方法,縱使再讀誦千百萬遍,還是沒辦法了解,只要你按照次第步驟逐步深入,就可修、可證、可達,體會到裡面真正所講的。記得在大專時期,勉勵自己「要能夠看到字與字之間的空白」,要能夠看懂弦外之音,真正的深義不是在文字上,是要把文字篩選掉。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到了中午之前,快接近吃中飯的時候,佛陀「著衣持缽」,一樣穿著袈裟持缽,到舍衛大城去乞食。佛陀要吃飯、吃東西,仍然是向眾生乞食、向世間乞食,佛陀要喝一口水,都要向法界、向世間、向眾生乞食,不是後來傳說那麼玄的「佛陀法力無邊,佛陀吃飯是假的,是表演給你們看而已,佛陀是不必吃飯的……」真實佛陀的肚子也會飢餓,餓了!不是靠自己的修行神通力就能夠解決,不管你的神通力多麼高深,也變化不出一碗飯;不管你的神通力多麼厲害,不可能無中生有變出一杯水。佛陀本身是法力無邊,但是現實的東西就是變不出來,還是要出去托缽,還是要出去化緣,還是要去請眾生供養一些食物、飲水,於是他就到城中。
在北傳地區,我們有很多的福報,大家太好命了,像我今天也有著衣、持缽、乞食,但卻是直接到齋堂,這些菩薩把飯菜煮好放著,我們再舀這些飯菜來吃,很少真正去乞討食物。如果能夠以乞討食物的心態來食用,身段就會更柔軟,未必要有乞食的形式,但是不能沒有向眾生、世間乞討食物之心,否則自認是修行人受人供養,是理所當然,「我的修行很高、境界很高,接受你的供養是理所當然!我是福田,你們來布施,我是慈悲你們,讓你們種種福田……」這些都是「我慢」在展現。
真的!我們的一碗飯、一口飯、一杯水,都是世間的眾生在供養,都是法界在供養,有這種正確的體會,我慢要消失就很快,而且會生起真正的感恩之心,有此乞討、乞食之心,我們是知恩、感恩、報恩,以回饋的心將我們所了悟的真理實相回饋給眾生。當你是真正以回饋的心在講經說法,裡面不會有我慢,而且也才不會有名利心。很多人的講經說法,就認為我是、我能,我很厲害啊!我懂很多啊!我講經說法,你們來布施、供養,這是應該啊!我法布施給你們,你們來布施一些,好像理所當然、應該……,這是錯誤的,是三輪都不空。【金剛經】是講三輪體空,如果有「我布施法給你們」的心態,這樣是錯誤的。如果以一種感恩、回饋的心在講經說法、回饋世間,裡面就沒有那些我慢,這些微細的心態,大家要慢慢去覺察到。
當佛陀乞討食物之後回到住處,「飯食訖」吃過飯之後,把衣缽收好,再來「洗足已,敷座而坐」,因為吃飯之後就要進入禪堂,可能有些人要請教問題,或是講經說法。這裡有提到「洗足」洗腳,在座的出家眾有學原始佛法、南傳的不少,因此你們穿著的長襪就比較少,大部分北傳地區的出家眾,都還有穿著長襪的習慣。在北傳地區,如果在一般寺院裡面的出家眾打赤腳,人家都會認為是不威嚴、不懂禮貌。
回到原始佛陀時代,修行人大部分都是在大自然、森林中修行為主,平常大部分都是打赤腳,包括出去托缽也都是赤腳,而且他們認為打赤腳才是禮貌,如果出去托缽穿著鞋子,除非腳有病痛、有病變、有問題,才穿鞋子,原則上都是不穿鞋子。我個人平常也是可以不穿鞋子,就儘量不穿,像我剛才過來禪堂之前,一樣要去洗腳。赤腳有赤腳的好處,一方面腳底可以按摩,更重要是我們的腳可以跟大地緊密結合,可以實際去接觸大地,一方面對身體比較健康,觸受也會更明顯,體會我們跟大自然的密切關係,鼓勵各位:如果情況可以,就打赤腳經行,用你的腳、皮膚去接觸地面,你的覺受會更明顯,而且去體會我們跟大地的密切關係,你的體悟會更深。像我現在還是有穿襪子,因為要入境隨俗,現在是在北傳地區,如果各位可以容許我不穿鞋子、不穿襪子,這樣我可以不用穿襪子。如果我們沒有相當的默契,會認為太不威嚴、太散亂、太散漫。【金剛經】就是要破除這些「人我相」。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因為長老須菩提的智慧比較高,想要請教佛陀講一些更深的法義、法要,讓眾生也能夠聽聞、分享,他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偏袒右肩」是南傳比丘的穿著方式,只是當時的一種制度,像今天泰國的南傳比丘,一樣會露出右肩,台灣地區也有不少人去學習南傳這些法,回來之後認為要把右肩露出來,才表示是在學南傳的……。如果執著在外表方面,表示只是去學一個外表,不是說不可以,而是精髓、核心更重要,不是外表、外相,右肩有沒有露出來?可有可無啦!以空海而言,我是覺得只要穿著不失體面、不會邋遢,可以簡便一點,方便做事、工作,這樣就好了!因為當我到南傳地區去參訪,他們穿著南傳的袈裟,常常要一隻手抓著袈裟的一邊,或是要用綁著,否則會分開,我是覺得這樣也是一種障礙。
我是覺得穿著簡便一點,以「出世間法」,或是否出離三界,最主要是心方面,至於身方面是隨緣方便,因為是佛陀當時大家的一種制度,形成這樣一種公認,我們就予以尊重,但是我們要學習精髓核心,而不是只學到外相儀表而已。對不起!我的講經說法比較不按照傳統方式,這樣又會搬出框框講了一大堆,大家還是聽不到核心,我是希望把外殼、外相暫時擱一邊,也就是「正直捨方便」,直接契入無上道,契入佛法的核心。
這時候長老須菩提就「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就向佛陀說:「希有!世尊!」所謂「希有」,有人曾經跟我開玩笑說:「老師啊!你真是“稀有動物”,因為在地球上好像快絕種了……」當然是一些玩笑話。「希有」表示:佛陀啊!你實在太珍貴了,智慧在這世間實在是少人能夠相比擬,「希有!世尊!」都是在讚歎佛陀。「如來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一方面尊敬佛陀,一方面對佛陀說:「佛陀啊!我們體會到你真的都是心心念念為眾生、心懷天下眾生,不斷希望眾生能夠解脫自在,我們可以感受你的慈悲心,有些真正想要修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也就是一般眾生發大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有相當大的魄力要修行、解脫、成佛,請問佛陀:他們『應云何住?』應該具備什麼心態呢?『云何降伏其心?』應該如何才能夠降服『貪、瞋、癡、我慢』十個結呢?」。
這些想要發「佛道無上誓願成」,想要究竟解脫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發了「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應云何住?」應該具備何種心態?「云何降伏其心?」如何才能夠真正降服「貪、瞋、癡、我慢」十個結呢?佛陀就說:「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我個人是覺得這句話,可能是後來補充進去的,佛陀不會這樣講說:「嗯!不錯!如你所說的,我佛陀真的是很慈悲……」。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告訴大家:你們今天就「諦聽」,「諦聽」是要來到有「未到地定」,或是初禪的心靈品質,你的心要寧靜,以純淨的心來聽聞,不是用耳朵聆聽,因為耳朵有兩個孔,它會從這邊進去,從那邊跑出去。聽完了、下座之後,你又忘了;聽了之後,沒有什麼感受、沒什麼震撼,就是沒有用心靈在聆聽。如果要聽聞很深的法義,要用你的心靈來聽聞,必須要有禪定的品質,在禪修期間的體悟會更快、會更深。「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讓我向你們講述「無上甚深微妙法」,這些「善男人、善女人」,如果你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要如此這般這般去降伏,前面只是講一個概略,你們好好專心聆聽,如此這般去做,你們就可以做到。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世尊啊!我們真的很喜歡、很渴望聽聞這些「無上甚深微妙法」。
大乘正宗 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摩訶」就是很大,意即大菩薩)。
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總括一句就是所有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段經文已經開始進入深義了。「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注意「應」字,你們應該要這樣做,應該要具備這樣的心態,講「應」是因為這時候這些「菩薩摩訶薩」他們還沒有做到,尚未做到「無人相、無我相」,是針對三果要邁向四果,至少要有二果的基礎,針對二果、三果要邁向四果根基的人來講,你們應該具備有的心態。什麼樣的心態呢?對於所有一切的眾生,不管他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是「若有色、若無色、有想、無想」所有一切眾生,我們都要有「眾生無邊誓願度」大慈大悲的心願。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具有大慈大悲的心願救度一切眾生,當我們在講經說法的開始,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不要把「眾生」簡短的定義為只有「人」才算是,那些貓、狗、鳥……牠們也都是眾生,而且那些花、那些草也都是「眾生」,山河大地也都是眾生,意即此處所講的「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所謂「若無想」,不只是講「無想天」的人,包括你認為的無情眾生、山河大地,包括樹木都是,因此不要把「眾生」界定得很狹窄,這裏是泛指整個法界的所有一切眾生,懷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就是「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都願意協助他們來到「無餘涅槃」究竟解脫,只要他們願意,我願意協助這些眾生來到究竟解脫。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果你真正做到度化了很多眾生,但是你的內心卻沒有「我度了很多眾生」的我慢心態,表示已經能夠來到「三輪體空」的做。我們不指涉任何宗教,很多的宗教師把度眾生當作是直銷事業,或是像「老鼠會」一樣在抓人頭、抓會員,要救度越多的人,「喔!你今天度了幾個人?才三個人?人家是五個人,他的成績比較好,人家那邊比較多、比較高……」變成以拉人頭來較量,都是不正確。再者,你有這一種「我接引多少人,我度化多少人……」的心態,然後計算「我的成績多少,我的弟子有多少……」都是不正確的心態,因為裡面會有我是、我能、我慢,應該具備怎麼樣的心態呢?大慈大悲的大願力要去度化眾生,如果沒有真正做到,後面這些就免談啊!你只是在發空願、空口說白話而已。你是真正具有一種願力,而且是真正去做了,然後又沒有得失心態,沒有「我度化多少,我能夠度化多少人,我攝眾多少人,我的門下有多少人……」都沒有這些心態,這是何等崇高!但是,很不容易做到。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者,即非菩薩」如果還執著「我相」,「看我多厲害啊!我多麼有名!我口若懸河、辯才無礙,我攝化眾生的能力很強……」「我相」都出來了,「我慢」都在裡面,就是有「我相」,「喔!我今天度了很多人,我今年的成績很好……」就是「人相」,自認為度了很多人;有「眾生相」覺得自己度化了很多眾生,你比別人高、比別人厲害,都是「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時間相、生命相,在「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裡面有講到,要來到沒有「壽者相」,如果還具有這四種相「即非菩薩」,如果要這樣定義,誰有資格稱為「菩薩」呢?真正做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可以稱為「菩薩」。佛陀說:如果沒有做到這四個條件,就沒有資格稱為「菩薩」。
真正有資格被稱為「菩薩」的,證到三果的人都還做不到,雖然可以成為赫赫有名的宗教大師,但是裡面還是有「我慢」,裡面還是有聖人偶像、聖人形象,你不是「無人相、無我相」,依照這裡所定義的高標準來講,真正能夠成為菩薩的,只有四果阿羅漢。因為真正要做到沒有這四種相的人,必須要來到「無我」。真正體證「無我」的人,只有阿羅漢;證到三果的人,可以斷除前面的種種結,但是還做不到後面的「五上分結」,三果的人可以理解「無我」,但是還沒辦法真正做到「無我」。真正要做到「無我」,就是要把十個結後面的「五上分結」,真正全部的超越、斷除,十個結全部都解開、全部斷盡,「無明」全部破除,就是四果阿羅漢的世界。如果還有這些相,就不能稱為「菩薩」。
妙行無住 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佛陀說整個宇宙虛空,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天文知識,「虛空不可思量」法界、宇宙無邊無際,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提出這些觀念了,天文學家近一、二十年來,透過哈伯太空望遠鏡才證實這方面,宇宙無邊無際啊!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前面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除「人我相」,然而對於法執方面同樣不容易破除,於是佛陀勉勵大家對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要執著各種現象、各種法門,對於各種法來到「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要執著外表形象,「不住聲、香、味、觸、法」是指心靈感受方面,不要執著外表、外相,也不要執著心靈的感受,來到無我相、無我、無我所,意即「三輪體空」的布施。對於法方面還是一樣不可執著,要來到實相。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為什麼呢?如果能夠「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正「三輪體空」的布施,所做的福德是「不可思量」,就像虛空無邊無際,無法衡量的廣大無邊,後面兩段是在形容虛空的無量無邊,非常廣大!做到「三輪體空」的布施,所得的福德就像虛空無量無邊,這是一個形容詞,佛陀希望大家「無住相布施」,意即「三輪體空」的布施,這樣的功德就會無量無邊。「菩薩但應如所教而住」應該像我教導你們的「三輪體空」去布施。但是,又有一個問題來了,佛陀說要「三輪體空」的布施,功德無量!如果我們做什麼事情,又強調自己是「三輪體空」的做,是「無人相」、「無我相」,一直貪著無量無邊的功德,去實行「三輪體空」的布施,這時候的「三輪體空」,又變成是「三輪不空」,又在貪著殊勝廣大無邊的功德,又在較量啊!
人家說「有相的布施」是功德很有限,而自認為是「無相的布施」,功德才很高啊!因此就強調自己是「無相布施」、「無相念佛」,「我是無相……、我是無相……」所謂「無相」是要真正做出來,真正用你的證量展現出來,不是用嘴巴講講,而刻意要去塑造「無相」,這樣是有為法、有造作,因此「三輪體空」不是用訓練出來的,而是真正這樣去做、這樣去做到。佛陀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說不要住於色相,不要住於聲、香、味、觸、法,有人會說「這些我懂啊!我知道、我聽過啦!空海也講過啦!但是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真正來到「無我」的世界?怎麼真正做到「三輪體空」?怎麼真正做到『無所住又能生其心』?……」。
【金剛經】是宣講一個大原則、大方向,應該這樣、應該這樣做,至於細則的具體怎麼做到呢?請看《阿含解脫道次第》系列課程(哈哈!)這也是事實喔!修行的次第、步驟,在《阿含解脫道次第》課程中,都已經整理出來了,當你一步一腳印去做,就能夠體證到後面的「涅槃、無為、空」;如果沒有很認真去做,無法真正來到「無我」的世界,十個結、我慢、貪瞋癡,一定要斷除盡淨。如何斷除呢?「四念處」就是最好的方法。
如理實見 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真的是非常深!
正信希有 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當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可以身相見如來嗎?」須菩提就回答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陀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為什麼不能從「身相得見如來」?第一,一位真正有內涵、有智慧的人,他的內心不空虛,內心是很安祥、很快樂、很自在,不需多餘的外表裝扮、掩飾,物質方面的欲望都很淡薄,因此他的外相、外表看起來,反而是樸實無華,有時候像是「一元槌槌」(鄉土樸實),外表看起來不會有什麼特殊,不會以亮麗的外表來吸引你,除非你也有相同的內涵、智慧,或是類似內涵、智慧的一個真人。
一般著重亮麗外表、外相莊嚴的人,是在告訴你:他的內心是空虛的,因此需要外表的裝扮讓他有所依、裝扮身心。因此,越著重外表、外相的人,表示他的內心越空虛,智慧沒有開發,也不知道究竟歸依處在哪裡,必須透過一些外表裝飾,減低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由於一般眾生也是處在如此的世界,沒有到達解脫自在,內心還是很苦、還是不安,多少會著重一些外表、外相,因此就會以外相取人,變成是錯誤的評估,於是就會去找不正確的善知識,做錯誤的評估,然後自己卻不知道。佛陀就叮嚀我們:不可從外相來看一個人有沒有智慧,不可從外相來看一個人有沒有修行。
如果一個人從外表、外相方面,讓你一看就覺得很莊嚴、很有修行,表示這個人的境界、功夫都還很差,除非你也能夠反璞歸真,才能夠看到「真人」。能夠反璞歸真,心靈頻率來到樸實、無華,就會跟「真人」相逢。所以,佛陀叮嚀我們不要從外表、外相來看,否則你的論斷往往都是錯誤的,佛陀在【四十二章經】裡面有提到「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果已,方可信汝意」為什麼呢?只要貪、瞋、癡還沒有止息之前,都是從「自我」出發去界定,「自我」是有好惡、是非、好壞……的標準,都是從「自我」的好惡標準出發去界定,所界定出來的就不是實相,就不是「如實觀」,很多的偏頗、很多的偏差,但是你卻不知道,因此你會不知不覺、也不以為然,結果被「自我」的意識所欺騙而不知道。
為什麼修行、解脫之路,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的觀念知見?我們常常是錯誤的觀念知見,卻被這些知見所誤導而不知道,因此佛陀就叮嚀我們:不要從外表、外相來衡量,因為那是很膚淺的判斷。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呢?什麼叫作「相」?什麼叫作「取相」?就像我們拿著照相機,覺得風景很不錯,然後camera開關一按,拍下一張相片,把這個相、風景取下來,就可以沖洗,「喔!我可以欣賞風景,拍下一張相……」我們的大腦、眼睛,是最精密、最高級的照相機,它隨時都在拍像,所拍出來的相片,很多就儲存在腦海、記憶裡面。當你看到一個很喜歡的景象,就多拍攝一些,然後在腦海裡面,又會回憶、又會回想,但是一般照相機所拍攝出來的,十台照像機的同一個角度拍攝建築物,沖洗出來的照片是大同小異,但是人的“照相機”是很奧妙的,一百個人拍攝同一個景色,所洗出來的無形相片都不一樣。一般人以這一部照相機去拍攝,加上很多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扭曲、去投射,因此所拍攝出來的相,與實相方面是有很大的落差,但是你不知道,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所取下來的相,與實相是有差距的,你所取到的相不是實相,是你腦海中虛妄的幻相,這是第一個意義。
有關於主體、主觀方面,你所取的相與實際的相是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是一個虛妄的相,是「自我」投射的一個相,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再者,以實際的實相方面來講,它是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生滅變化,拍攝下這個相之後,下一分鐘已經是變異了,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在空中飄動的雲,這一分鐘拍攝下來雲的現象,下一分鐘再拍攝,雲的位置在移動,形狀、質量都在變化。當你取了一個相之後,結果眾生就停留在那個相上面,就已經固定不變了,但是實際的實相呢?卻是剎那一直在生滅變化,結果你所捕捉的相是過去的一個相,跟實相已經是不同步了,已經有落差了,結果你所捕抓的相,還是一個幻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