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
—以《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為背景—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副教授 蔡耀明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八期(2003.07)
頁 1- 42
©2003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臺北市
--------------------------------------------------------------------------------
頁1
提要
本文的重點工作在於解讀出現在梁.僧祐《出三藏記集》的四篇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前序後記,並且針對《首楞嚴三昧經》的漢譯本、梵文資料、藏譯本等相關文獻,進行蒐羅、過濾、爬梳、整理、論陳的學術處理,以提供進入本文的重點工作在文獻把握所必要的背景知識。在解讀上,本文特別著重方法學的自覺與講究,儘可能貫徹「以經解序」或「以經解記」的原則,並且力求照顧四篇前序後記在各自內涵的一貫性。經由本文的研究與論述,不僅多樣呈現《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豐富面貌,而且透過四篇前序後記通盤的解讀,將這些珍貴的史料儘可能鮮活地呈現出來,由此應可增進吾人在這四篇前序後記相關的字詞、語句、文本、歷史、禪修、和義理的瞭解,以及替從事《首楞嚴三昧經》相關的後續研究,提供文獻把握與文獻思惟相當堅實的一道基礎。
關鍵詞:首楞嚴三昧經、出三藏記集、大乘、格義、鳩摩羅什、支愍度、釋弘充
--------------------------------------------------------------------------------
頁2
【本文目次:】
一、緒論
研究重點和研究主題/研究動機/問題意識/研究方法/論述架構/
研究目標
二、《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概論
(一)《首楞嚴三昧經》漢譯本基本認識
(二)《首楞嚴三昧經》梵文資料、以及中文之外的其它譯本
(三)《首楞嚴三昧經》學界的研究情形述要
三、解讀《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譯經序言、後記、經注序言
(一)文本適切的解讀與依循的綱領
(二)第一篇:未詳作者,〈首楞嚴三昧經注.序.第九〉
(三)第二篇:支愍度,〈合首楞嚴經.記.第十〉
(四)第三篇:未詳作者,〈首楞嚴.後記.第十一〉
(五)第四篇:釋弘充,〈新出首楞嚴經.序.第十二〉
四、結論與展望
--------------------------------------------------------------------------------
頁 3
一、緒論
在「緒論」裡,將逐一說明構成一篇論文在一開張的時候往往需要簡明交代的事項,舉其要者,包括「研究重點和研究主題」、「研究動機」、「問題意識」、「研究方法」、「論述架構」、「研究目標」。
《首楞嚴三昧經》(Wurajgama-samadhi-Sutra)做為一部經典,其核心重點即在於首楞嚴三昧。至於這部經典的主旨,可以簡略地說,是由首楞嚴三昧的修學,擔任挑大梁的角色,讓如此修學的菩薩得以勇往直趨諸佛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而且在自身修學內涵的開展與利益有情的作為上,皆有極其超邁的表現。
「首楞嚴」為Wurajgama 複合詞之音譯,又曾譯做「首楞伽摩」、「勇伏」、「勇行」、「健相」、「健行」。[1] 其中,Wura 為字根 √Wu (to swell, grow,
--------------------------------------------------------------------------------
[1] 參閱:「云何名首楞嚴三昧?知諸三昧行處,是名首楞嚴三昧。」(《大智度論》,龍樹菩薩(Nagarjuna)造,後秦.鳩摩羅什(Numarajiva)譯,T. 1509, vol. 25, pp. 396c-397a.)「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次,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往至處,無不降伏。」(T. 1509, vol. 25, p. 398c-399a.)。
--------------------------------------------------------------------------------
頁 4
increase 增長)的形容詞或名詞;若為形容詞,意思是勇敢的、勇健的、健壯的;若為名詞,意思是勇健者、勇士。Wuraj之字尾的隨韻字母 j , 學界目前尚無定說,或認為在於表示 Wura 之第二格(對格 accusative),或認為並無特殊的意思,不過是讓此一複合詞前後二個字在發音的銜接更為滑順或悅耳的作用。gama 為字根 √gam (to go, proceed 去)的形容詞或名詞;若為形容詞,意思是行進的、移動的;若為名詞,意思是行進、道路。「三昧」為 samadhi (sam-a-√dha) 之音譯,又曾譯做「三摩地」、「等持」,意思是收攝、專注、或平等予以任持。Étienne Lamotte 在介紹和討論一些學者的相關說法後,將Wurajgama-samadhi 拆解為wurasya iva gamanaj yasya sa wurajgamah samadhih (the samadhi whose progress is like that of the hero is wurajgamah samadhih),可翻譯如次:其行進猶如勇士之行進的三昧,即為首楞嚴三昧。[1] 簡言之,「首楞嚴三昧」即勇健三昧或健行三昧,以如同勇士般之行進為其特色的一種禪定上的修為,表現出來的是高超的動能與進取的作為。
就《首楞嚴三昧經》還保存在中文傳統的典籍和史料來看,大致可分成三大部分:其一,《佛說首楞嚴三昧經/新出首楞嚴三昧經》,二卷,姚秦.鳩摩羅什(Kumarajiva)於385-402 年在涼州譯,或於 402-412 年在長安譯,大正藏第十五冊,(T. 642, vol. 15, pp. 629b-645b);其二,出現在梁.僧祐《出三藏記集》的四篇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前序後記;其三,佛典目錄與佛教史傳相關的記載。
本文的研究重點,即在於針對其中的第二個部分,也就是總共四篇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前序後記,進行解讀的工作。為了導入此一重點工作,去交代一些可做為背景的事情,尤其是整理與鋪陳《首楞嚴三昧經》相關的文獻,顯然是有必要的。因此,扼要地說,本文以《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做為背景,再把焦點放在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的解讀。至於這四篇前序後記的名稱,先簡單列舉如次:(1)未詳作者,〈首楞嚴三昧經注.序.第九〉;(2)支愍度,〈合首楞嚴經.記.第十〉;(3)未詳作者,〈首楞嚴.後記.第十一〉;(4)釋弘充,〈新出首楞嚴經.序.第十二〉。
本文的研究動機,可條列成如下三點:(1)在本年度的專題研究計畫執
--------------------------------------------------------------------------------
[1] Wurajgamasamadhisutra: The Concentration of Heroic Progress,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in French by Étienne Lamott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ara Boin-Webb,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8, p. xiii.
--------------------------------------------------------------------------------
頁 5
行過程當中,希望在專門探討《首楞嚴三昧經》的禪修教授之前,能夠對現存的《首楞嚴三昧經》背後的文獻史,得出專業上最起碼的認識;[1] (2)鑑於學界目前相關的論著或介紹還有甚多可改進的空間,因此希望至少在典籍和史料方面,藉以提供夠水準的入門知識,使有助於進一步提昇《首楞嚴三昧經》的研讀或研究的視野;(3)做為本文重點項目的這四篇前序後記,其實本身就充滿引人注目的內涵,而且處處可引發閱讀的喜悅,因此產生強烈的動機,想要透過專門的解讀,來更為適切走進其內涵,從而分享閱讀的成果。
本文的重點工作雖在於解讀,然而不論是在解讀這四篇前序後記,或是在探討背景上相關的文獻,都有一些問題意識在作用。大致上,本文的問題意識,可分別從廣義和狹義二個部分來看。廣義而言,如下二個問題有待探討和回答。問題一,這四篇前序後記到底將《首楞嚴三昧經》理解成什麼樣子,以及都是在關切和把握經文和傳譯的哪些重點?問題二,這四篇前序後記除了做為某種史料而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之外,對於吾人理解《首楞嚴三昧經》的佛法修學的內涵,對於吾人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宗教經典的文本和傳譯,甚至對於什麼才算得上適切理解了宗教的經典,到底還有什麼樣的價值可言,以及還能發揮什麼樣的啟發作用或貢獻?狹義而言,思考點就鎖定在學術上特別凸顯的一個問題:這四篇前序後記,由於所處的時代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在經典的闡釋和理解上,是不是可以拿所謂的「格義」來涵括其特色?[2]
--------------------------------------------------------------------------------
[1] 國科會九十一年度專題研究計畫(NSC 91-2411-H-211 -001),題目為「《大般若經.第十五會》的禪修教授:兼及於《首楞嚴三昧經》」。
[2] 「格義」一詞,隨著吾人不同的詮釋眼光,可以有相當多樣的理解方式;若從字面初步的意思來看,格是度量或比配,義是概念、名稱、或項目,因此格義即度量或比配概念,乃出現在相異的思想、文化、或語言體系接觸或交涉的過程,拿某一特定的或做為本位的體系中的概念或概念群,來比附到另一體系的概念或概念群,以達成譯詞之釐定或意義之理解的目標。相關的研究在學術上要求甚多專門的學養工夫,而且也已累積出不少的研究成果。然而,為求更為專注在本文的研究主題所撐開的論述主軸,避免論述上的歧出,本文不擬討論有關所謂格義的種種議題,僅列舉一些論著,以做參考。例如:湯用彤,〈論“格義”:最早一種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方法〉,收錄於《湯用彤學術文化隨筆》,孫尚揚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頁72-85; 林傳芳,〈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展開〉,《華岡佛學學報》第2期(1972年),頁45-96; 蘇順子,《中國格義佛教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7年);周伯戡,〈早期中國佛教的大乘小乘觀〉,《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頁235-271; 周伯戡,〈早期中國佛教的小乘觀:兼論道安長安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的意義〉,《臺大歷史學報》第16期(1991年8月),頁63-79; 周慶華,〈「格義」學的歷史意義與現代意義〉,《國際佛學研究》第2期(1992年),頁123-140; 李志夫,〈佛教中國化過程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頁75-95;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頁127-157; 李幸玲,〈格義佛學的翻轉:毗曇學對慧遠的啟發〉,《中華佛學研究》第7期(2003年),頁89-134; 阮忠仁,〈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格義」:以譚嗣同《仁學》中的佛學為例〉,《嘉義師院學報》第11期(1997年),頁363-390; 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蔡振豐,〈道安經序思想的轉折及在格義問題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8期(1998年),頁251-292; 林鎮國,〈中觀學的洋格義〉,收錄於《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文化事業,1999年),頁181-210; 劉貴傑,〈魏晉佛學思想之開展〉,《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卷上)(2000年),頁393-417; 釋妙日,〈道安格義佛教思想述評〉,《普門學報》第5期(2001年9月),頁163-193; 伊藤隆壽,〈格義佛教考:初期中國佛教の形成〉,《東洋學報》第71卷第3-4號(1990年3月),頁57-89。
--------------------------------------------------------------------------------
頁 6
如上廣義和狹義二個部分的問題意識,其作用主要在於引導出本文的研究主題,以及在相當程度,還影響到研究工作特定要去關注的角度或側面。然而,基於如下二方面的因素,這當中含藏的一大堆問題,幾乎都沒有辦法在本文就給出解答:一方面,並不是說問題無解,而是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沒有輕易就給得出來的答案,或者說,任何順手拈來的答案,在這兒幾乎都不太派得上用場,也都傾向於在形式上欠缺學術價值;另一方面,以篇幅所限故,本文無法逐一探究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如此重大,牽涉的典籍、史料、論著、詮釋的手法、以及方法運用上的講究是如此眾多,以至於至少需要另外使用一大篇論文的篇幅來鋪陳,才比較有可能得出學術上站得住腳的論據、論辯、和解答方針。
本文雖然尚無法直接處理在問題意識裡面所含藏的大部分問題,但至少可對這些問題的探討,提供處理上的基礎憑藉——舉其要者有三:其一,初步勾勒出所面對問題的輪廓;其二,指出和問題的處理相關的典籍和史料的所在;其三,針對相關文獻當中的四篇前序後記,進行全盤且一貫的解讀。這當中尤其是第三項憑藉,正好是本文著力最多的地方,其重大的功用至少可發揮在如下二點:一者,透過解讀,使這四篇前序後記由文獻依據上的「素材的層次」,提昇到文獻依據上的「經過至少一次的學術處理的層次」,在做為「學術的憑藉項目」上,其使用價值也相對要來得更高;二者,一旦援引為學術論據,由於經過全盤且一貫的解讀,而非僅止於隨機式或片面的引證,這四篇前序後記將提供論辯上更為堅實的理據,也使論辯可帶有更大的說服力。
問題意識大略交代過後,接著談到本文的研究方法。正如大部分的學術
--------------------------------------------------------------------------------
〈佛教中國化過程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頁75-95;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頁127-157; 李幸玲,〈格義佛學的翻轉:毗曇學對慧遠的啟發〉,《中華佛學研究》第7期(2003年),頁89-134; 阮忠仁,〈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格義」:以譚嗣同《仁學》中的佛學為例〉,《嘉義師院學報》第11期(1997年),頁363-390; 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蔡振豐,〈道安經序思想的轉折及在格義問題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8期(1998年),頁251-292; 林鎮國,〈中觀學的洋格義〉,收錄於《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文化事業,1999年),頁181-210; 劉貴傑,〈魏晉佛學思想之開展〉,《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卷上)(2000年),頁393-417; 釋妙日,〈道安格義佛教思想述評〉,《普門學報》第5期(2001年9月),頁163-193; 伊藤隆壽,〈格義佛教考:初期中國佛教の形成〉,《東洋學報》第71卷第3-4號(1990年3月),頁57-89。
--------------------------------------------------------------------------------
頁 7
工作,本文的研究和論述,同樣是由點點滴滴的項目所累積的多元環節統攝而成;至於研究方法的使用,不僅內在於整個的研究進程,而且為了因應操作上不同環節的接連進展,多少需要跟著調整或改變使用的方法。簡言之,至少就本文而論,研究方法可順著研究進行的步驟來講究;至於研究的進程,則可分成如下八個環節:(1)研究主題的評估與定案,(2)擬定研究設計,(3)強化在主要的文獻依據上的工夫,(4)拓展在次要的文獻依據和學術論著上的工夫,(5)由博返約的過濾或修剪,(6)落實研究主軸和論述架構,(7)進行重點式的學術處理,(8)導向研究目標和做出研究成果。[1] 這八個環節的連貫,使研究工作得以步驟化的方式一路推展開來,而且每一環節的落實,也都需要個別講求所對應的方法,由此強化方法學的多重運用。
接下來,即可著手說明本文的論述架構。若用對照的方式來看,研究進程的方法學工夫,傾向於舞台下的排練程序和操作手法,至於發而為文章的論述架構,則傾向於舞台上的節目和架式。本文在論述架構上,如「目次」所示,先上場的「緒論」,猶如門面的作用,展現本文在重大事項上的大略輪廓和初步景觀,包括研究主題、研究動機、問題意識、研究方法、論述架構、研究目標。接著上場的「《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概論」,猶如中介的門廊或通道,提供登堂入室的銜接作用。然後進入到本文的主體建築的部分,亦即「解讀《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譯經序言、後記、經注序言」,而這四篇前序後記,恰好構成主體建築的四根棟梁。最後則是「結論與展望」,在於說明這樣子一路操作、搭蓋、建造、和展示,到底端上來的是怎麼回事,以及往後又能怎樣進一步去延伸和開展。
「緒論」進入尾聲,一定要交代的是本文的研究或論述的目標。扼要來講,這一長串學術努力的目標,不只是要把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給解讀出來;來得更緊要的是,到底要解讀成什麼樣子。就這一點而
--------------------------------------------------------------------------------
[5] 由於篇幅所限,有關研究方法順著研究進程所打開的八個環節,其內容的鋪陳已另行撰文為之:〈佛教研究的進展程序在操作步驟的釐定〉,《正觀》第25期(2003年6月),頁201-209. 相關的方法學的討論,可參閱: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哲學雜誌》第32期(2000年5月),頁114-126; 〈佛教研究方法學緒論〉,收錄於《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頁17-40; 〈「研究方法」課程的規劃理念〉,《法光》第163期(2003年4月),第2版;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論:以近現代漢語佛學研究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佛學研究方法學理路之探索〉,《中華佛學研究》第7期(2003年),頁333-359; Ranjit Kumar, 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 譯成《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潘中道等譯,(台北:學富文化事業,2000年)。
--------------------------------------------------------------------------------
頁 8
論,可以有二種極端的方式去做。一種極端的方式,並不預設任何底線,不採取任何立場,也不遵循任何原則,唯獨以放任或多音為能事;另一種極端,則完全反過來,以強硬的姿態來執行,而不在乎對文本可能造成的掠奪或遮蔽。[1] 本文毫無意願偏於任一極端,然而最希望的,即在於力求遵循至少一個原則,也就是不必牽涉或附會到儒家或道家的典籍,單純拿現存的《首楞嚴三昧經》做為幾乎唯一的解讀根據。著實言之,本文不論在研究或論述,首要的目標就訂在儘可能遵循「以經解序」或「以經解記」此一原則,來貫徹對於《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的解讀。至於這樣子解讀及其成果到底能夠顯發什麼重大的意涵與作用,則留待第三節「解讀《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譯經序言、後記、經注序言」再予以說明。
二、《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概論
進入本文的核心重點工作之前,基於如下的三點考慮,有必要先探討《首楞嚴三昧經》相關的文獻:其一,本文既然由文獻入手,文獻的探討理應佔有一定的份量,至少需要提供背景知識上大致的輪廓以及相關的基本認識;其二,藉由《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可以凸顯本文最主要予以解讀的四篇前序後記在這些相關文獻當中的位置,如此才不至於在焦點文獻上失去方向感,或弄不清楚所在的座標位置;其三,同樣藉由這些相關文獻的探討,應可提供一定的條件,來顯示吾人有理由根據現存的《首楞嚴三昧經》進行這四篇前序後記的解讀。
至於《首楞嚴三昧經》相關的文獻,若從漢譯本首先入手來區分,則可分成二大部分:其一,漢譯本;其二,梵文資料、以及中文之外的其它譯本。此外,既然是在探討這二大部分的文獻,難免涉及第三大部分,亦即學界相關的研究情形。因此,在這一節,就大致順著這樣的次序,分成三小節來逐一鋪陳。
(一)、《首楞嚴三昧經》漢譯本基本認識
--------------------------------------------------------------------------------
[6] 參閱:林鎮國,〈多音與介入:北美的佛學論述〉,收錄於《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