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教師會新聞稿】
發稿日期:94/6/14
新聞聯絡人:總幹事羅德水老師、文宣部閻玉華小姐
家長與教師一致同意:
校園體罰並不嚴重,呼籲政府不要逃避應盡之責任
長期以來由於教師管教學生之權限不明,兼以各界對於管教與體罰之定義莫衷一是,使得近年來有關校園體罰事件每每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有鑑於此,台北市教師會除已於今年一月七日召開『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公聽會』外,特別委託TVBS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管教與體罰爭議調查』,希望藉此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共同提昇台灣教育品質。
此次調查是TVBS民意調查中心於94年4月6日至5月16日,以台灣地區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班級教師及家長為抽樣母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1至3.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家長與教師對於管教與題罰問題之看法竟然相當一致。
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近七成學生家長與高達九成的教師不支持對體罰教師一律記大過的規定。有六成五的家長與七成七的教師不支持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零體罰」宣示。至於一般認為嚴重的體罰情形,本次調查結果則顯示,有近七成家長與八成三的教師認為並不嚴重。此外,竟然有高達八成的家長贊成以適度的體罰作為管教方式之一,顯示家長似乎並不認同教育局「零體罰」的做法。另有近八成教師希望加重家長管教責任及增加專業輔導人員。而近九成的家長認為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才不致於造成教師、學生、家長間因對管教方式認知不同而產生爭議。
分析問卷結果可以得知,學生偏差行為確實普遍存在,而校園體罰問題之成因,除傳統文化的觀念與校園內行政支援系統嚴重不足外,教師輔導管教學生之權限與體罰之界線模糊更是主因。「教師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第六款雖然明訂,「教師之教學及對學生之輔導依法令及學校規章則享有專業自主」;同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四款亦指明,教師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之義務,惟查相關教育法規,並未對於教師輔導管教的權限與體罰之定義作進一步明確之規範,特別是在原教育部訂定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隨教師法修法於民國92年10月16日廢止,並改由授權各校校務會議自訂後,有關輔導管教與體罰的爭議更是層出不窮。
台北市教師會呼籲教育主管機關,與其一再地呼口號宣示不得體罰,不如負起責任,以更積極的作為尋求體罰問題之根本解決。例如,落實「國民教育法」第十條,「輔導主任及輔導教師以專任為原則,輔導室得另置具有專業知能之專任輔導人員及義務輔導人員若干人」之規定,依法設置增加各校專任輔導老師。此外,在少子化已然到來之際,教育部門更應藉此落實真正的小班教學,以真正減輕勞動條件瀕臨極限的教師在面臨管教問題時的壓力。
台北市教師會再次重申,老師願意負起管教學生的義務,但是綜觀此調查結果可以得知,校園體罰情況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嚴重,教師會嚴正呼籲部分團體與傳媒,不要再將少數體罰個案擴大渲染,而應與全國的家長與教師們站在一起,共同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明確定義管教與體罰的界線,並投入更多教育資源,相信在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並加強支援配套系統之後,親師生三方可以有所依循,落實零體罰與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終將實現。
2005.06.14東森新聞
一定要管教? 教師會調查:逾半家長老師贊成適度體罰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管教與體罰界定模糊!根據台北市教師會所做的調查發現,有近7成的學生家長及9成的教師不支持對體罰教師一律記大過的規定。也有6成5的家長與7成7的教師不支持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零體罰」的宣示。值得注意的是,當詢問體罰的情況是否嚴重,分別有7成的家長與8成3的教師認為體罰並不嚴重。
教育部推動零體罰,但長期以來,因為教師管教學生的權限不明,加上各界對於管教與體罰的定義莫衷一是,導致只要發生體罰的事件,就會變成各界矚目的焦點,也使得教師在教學現場時,常常不知道界線在哪裡。
調查發現,有高達8成的家長贊成以適度的體罰作為管教方式之一,顯示家長似乎並不認同教育局「零體罰」的做法。另有近8成家長認為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才不至於造成教師、學生與家長間因為對管教方式認知不同而產生爭議。
進一步詢問不支持零體罰的老師與家長原因為何,前3項原因均是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適當體罰是必要的、需要家長配合,可見家長和教師都認為可以適當的體罰。
台北市教師會表示,與其一再呼口號、宣示不得體罰,教育主管機關不如負起責任,以更積極的作為尋求體罰問題的根本解決,例如落實國民教育法第10條「輔導主任及輔導人員及義務輔導人員若干人」的規定,依法設置增加各校專任輔導老師。
台北教師會也提到,從這次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體罰情況其實不如想像中嚴重,全國的家長應和教師們站在一起,共同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明確定義管教與體罰的界線,並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
這份調查是台北市教師會委託TVBS民調中心在4月6日到5月16日,以台灣地區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班及教師及家長為抽樣母體,其中教師的有效樣本為1009份,家長有976位,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為正負3.1%至3.2%。
2005.06.14中央社
不支持零體罰 家長教師籲釐清管教體罰界線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
台北市教師會今天公布兩份民調指出,約有七成教師與六成家長不支持教育部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零體罰」宣示,家長與教師更建議教育部應訂定清楚的管教規範,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界線,讓第一線教師有依循標準。
台北市教師會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兩份民調指出,有百分之七十六點七的教師與百分之六十四點五的家長,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宣示,也有百分之八十五點一的教師與百分之八十點二的家長,贊成或非常贊成以體罰做為管教方式之一。
民調顯示,在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宣示的教師與家長中,有百分之八十二的教師與百分之六十點六的家長認為,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
此外,百分之八十三的教師與百分之七十點四的家長認為,目前教師體罰學生的情況不嚴重或非常不嚴重,但有百分之八十九點五的教師與百分之八十八點五的家長認為,需要及非常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及方法。
親民黨籍立法委員李慶安(台北市)不贊成體罰,但為建立適當教學秩序,有效與適當的管教是必要的;她說,目前體罰與管教界線劃分不清,家長與教師無所適從,教育部應儘速釐清界線,訂定適當管教方式,管教責任也應移交給專業輔導教師,過度體罰才不會再度發生。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費鴻泰(台北市)贊成適度體罰,但教育部應明確訂定管教學生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或小班化與提高師生比,避免過度體罰。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吳清山表示,媒體過度誇大體罰嚴重性,教育部除需儘速釐清管教與體罰的差異,家長與教師更應配合輔導學生的偏差行為,也應加強教師的情緒管理,避免過度體罰。
吳清山建議,學校可設置靜思室或反省室,讓學生有偏差行為時,有反省的空間,但學生偏差行為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惡化,已非第一線教師可負擔,應在中、小學配置專業輔導教師,輔導學生偏差行為。
這兩項教師與家長的民調,都由TVBS民意調查中心以郵寄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分別回收一千零九份全台高中(職)、國中與國小教師與九百七十六份家長問卷,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分別為正負三點一與三點二個百分點。
2005.06.14中央社
吳清基:北市零體罰政策不變
記者黃文宗
報載百分之六十五家長不支持「零體罰」,八成家長贊成老師對學生施予適當體罰。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吳清基指出,體罰可能讓學生學習「暴力」解決問題模式,不利學生人格養成與發展,因此北市零體罰政策不會改變。
吳清基今天指出,並非不尊重老師輔導管教專業,而是希望老師避免觸法;老師體罰學生恐涉刑事的傷害罪、妨害自由罪、公然侮辱罪、民事的侵權、公法的賠償及行政責任等,過去已有不少老師因體罰學生遭判決確定案例,老師不可不慎。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文,打破師生關係為「準親子關係」及「特別權力關係」傳統觀點;吳清基說,即使民法規定父母親於必要範圍懲戒子女,但如過當,仍涉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法」等相關法令。
吳清基說,老師採取體罰來管教學生,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屈服,但也可能同時讓學生學習「暴力」解決問題模式,不利學生人格養成與發展,因此北市零體罰政策不會改變。
2005.06.14中央社
教育部:維護學生人權不應以體罰管教
記者劉嘉韻
台北市教師會今天公布民調顯示,約有七成教師與六成家長不支持「零體罰」,因為適度體罰是管教孩子的方式之一;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對此表示,暴力不能解決問題,為維護學生人權,教師或家長都不應以體罰管教學生。
范巽綠說,民調數據顯示當前台灣社會的普遍價值,還是無法跳脫傳統價值觀,但事實上,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權,而不是以體罰方式,處分犯錯學生。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於民國七十五年發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宣示禁止體罰政策;范巽綠說,為維護學生受教權與人權,教育部禁止體罰的決心,不會改變。
她說,如果以體罰對待行為偏差或是學習較差的孩子,或許會出現反效果,使他們學到以暴力解決問題,可見體罰將使教育失去本質。
2005.06.14中時晚報
不體罰 建議靜思室取代
唐珮玲/台北報導
如何管教學生讓老師頭痛!台北市教師會上午針對體罰與管教問題公布民調,會中教師會代表大吐苦水,認為學生愈來愈難以管束,學者則建議在不體罰的情況下,以「靜思室」等空間取代衝突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冷靜。
台北縣教師會代表戴振華指出,現在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已經社會化得很嚴重,帶來許多不良的社會習慣侵入學校安全網中,老師面對這些難以約束的學生十分頭痛,戴振華認為,校園內需增加輔導人員才能做好管控工作,稻江管理學院公共行政系林文斌教授也認為,現在校園內暴力欺凌同學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受教權,也造成校園不安。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教所教授吳清山和稻江管理學院公共行政系林文斌教授建議,親師應該共同面對學生管教的責任,並具體要求學校裏設置「靜思室」或「管教室」,讓學生可以暫時離開教室反省。
不過除特別頑劣的學生以外,新竹市家長會代表魯柏君也指出,其實現在學校裏比較多的體罰原因是「功課不好」,應該從升學主義和教師負擔上著手,較能真正治本。
2005.06.14中時晚報
體罰與管教民調 老師體罰記大過家長7成反對
唐珮玲、朱武智/台北報導
教師體罰爭議不斷,台北市教師會上午公布民調顯示,近7成學生家長與9成老師不支持體罰記大過的規定,也有近7成的家長與8成3的老師認為校園體罰並不嚴重,另外也有8成家長贊成適度體罰做為管教手段。
台北市教師會委託民調中心調查台灣地區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班級家長和老師,分別寄出3000份問卷,但回收量只有976份及1009分,問卷回收率平均只有1/3,但調查結果十分集中,對於台北市教育局規定體罰一律記大過的看法,9成3的教師不支持,並有8成3教師認為體罰應該是管教手段之一。而有7成6的教師表示,不支持北市零體罰的宣示。7成8的教師認為,需要加重家長管教學生責任。
教育部再三宣示的校園「零體罰」政策,今早被1項民調結果顛覆了。面對此認知落差,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表示,這意味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根深柢固」的影響,也顯示當前教改要推動與努力的「空間」仍很大。
至於對外界質疑「體罰」與「管教」如何界定,主管業務的教育部訓育委員會人員則答說「常委陳金燕在開會,沒空」;其秘書也表示「等有空時再說吧!別的單位要說,那是他們說太多」。
2005.06.14聯合晚報
北市教師會:6成5家長 不支持零體罰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師會上午發表一項調查顯示,近七成學生家長與九成教師不支持對體罰教師一律記大過處分的規定,六成五家長及七成七教師不支持教育部與教育局「零體罰」的宣示。台北市教師要求教育部在短時間內釐清管教體罰界限,並投入教育資源,提昇教育品質。
這項調查顯示,九成四教師及六成九家長不支持對體罰教師一律記一大過的規定;七成七教師及六成五的家長不支持「零體罰」的宣示;八成三教師及七成家長認為教師體罰學生情況並不嚴重;八成家長贊成以適當的體罰作為管教方式之一。
台北市教育局去年底發動各級學校「零體罰」宣示,下令只要查獲教師有體罰一律記大過處分,教育部也隨後跟進,不過上午的該項調查報告發布,家長與教師對「零體罰」的政策有不同看法。
針對該項調查結果,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上午表示,他對台北市教師會的調查內容不了解,無法評論調查結果,不過他表示,台北市的「零體罰」政策及對體罰教師記一大過的處分措施不會改變,而他也擔憂,如果因該項調查,使未來「體罰合法化」的話,會使部分教師以體罰取代教育專業。
教師會委託TVBS民調中心於4月6日至5月16日,以郵寄自填式問卷對1009名全台各國中、小、高中職家長及教師抽樣調查,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為正負3.1-3.2個百分點。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針對台北市教師會公布的「管教與體罰爭議」調查報告,各界有不同看法,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吳清山表示,建議教育部今後訂立「管教分級化」或「管教標準化」的標準,讓學生及老師皆有所依循,他並建議各級學校今後可設立「靜思室」或「閉門思過室」,讓犯錯學生可以有地方反省思過。
立委李慶安要求教育部應盡速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立委費鴻泰贊成教師對學生「適度體罰」,他說他的三個兒子正在念書,「只要小孩不乖」,他都拜託老師可以適當體罰。
稻江學院教授林斌表示,一味體罰就像「開了藥方,治錯對象」一樣,因此建議以學區為單位設計一套輔導機制,針對體罰與管教案件進行輔導。
台北市縣教師戴正華則坦承校園安全網因部分學生的社會化,而出現破洞,使得老師要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因此應建立一套標準。
新竹市家長協會代表示,據她觀察學生被體罰很多是因為分數、成績、作業、頭髮及制服等問題,而這幾年體罰案件較少,主要是各縣市教育單位三令五申「零體罰」所致,所以她贊成還是要宣示「零體罰」。
2005.06.14中廣新聞網
八成老師家長支持適度體罰
孫立群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新聞、網站)去年底宣示各級學校零體罰,要求只要有老師被查獲體罰學生,一律要記大過處分,教育部隨後也採納這種作法。不過,今天有一項民調,顯示有高達六、七成的家長跟老師,都不贊成零體罰,同時,還有八成的老師跟家長,支持適度體罰。
根據台北市教師會委託民調單位所做的調查顯示,有六成五的家長,以及七成七的老師,反對教育局和教育部零體罰的政策,甚至還有八成的老師和家長,都主張可以適度體罰。對於教育主管單位要求,體罰學生的老師,一旦被查獲就要一律記大過處分,也有近七成的家長,和超過九成的老師反對。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也說,自己支持適度體罰,而親民黨立委李慶安雖然反對體罰,但也要求教育部清楚定義體罰跟管教有什麼不一樣。李慶安舉例,像是罰站,跑操場,青蛙跳到底算不算體罰?
李慶安要求教育部明定合理管教的具體方法,以免老師們在體罰與管教之間,無所適從。
2005.06.14中天新聞
體罰與管教民調 老師體罰記大過家長7成反對 8成家長贊成適度體罰
唐祝癒/台北報導
教師體罰爭議不斷,台北市教師會上午公布民調顯示,近7成學生家長與9成老師不支持體罰記大過的規定,也有近7成的家長與8成3的老師認為校園體罰並不嚴重,另外也有8成家長贊成適度體罰做為管教手段。 台北市教師會委託民調中心調查台灣地區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班級家長和老師,分別寄出3000份問卷,但回收量只有976份及1009分,問卷回收率平均只有1/3,但調查結果十分集中,對於台北市教育局規定體罰一律記大過的看法,9成3的教師不支持,並有8成3教師認為體罰應該是管教手段之一。而有7成6的教師表示,不支持北市零體罰的宣示。7成8的教師認為,需要加重家長管教學生責任。
朱武智/台北報導
教育部再三宣示的校園「零體罰」政策,今早被1項民調結果顛覆了。面對此認知落差,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表示,這意味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根深柢固」的影響,也顯示當前教改要推動與努力的「空間」仍很大。 至於對外界質疑「體罰」與「管教」如何界定,主管業務的教育部訓育委員會人員則答說「常委陳金燕在開會,沒空」;其秘書也表示「等有空時再說吧!別的單位要說,那是他們說太多」。
2005.06.14中天新聞
不體罰 建議靜思室取代 管教困難教師會吐苦水 認需增加輔導人員
唐祝癒/台北報導
如何管教學生讓老師頭痛!台北市教師會上午針對體罰與管教問題公布民調,會中教師會代表大吐苦水,認為學生愈來愈難以管束,學者則建議在不體罰的情況下,以「靜思室」等空間取代衝突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冷靜。
台北縣教師會代表戴振華指出,現在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已經社會化得很嚴重,帶來釵h不良的社會習慣侵入學校安全網中,老師面對這些難以約束的學生十分頭痛,戴振華認為,校園內需增加輔導人員才能做好管控工作,稻江管理學院公共行政系林文斌教授也認為,現在校園內暴力欺凌同學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受教權,也造成校園不安。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教所教授吳清山和稻江管理學院公共行政系林文斌教授建議,親師應該共同面對學生管教的責任,並具體要求學校裏設置「靜思室」或「管教室」,讓學生可以暫時離開教室反省。
不過除特別頑劣的學生以外,新竹市家長會代表魯柏君也指出,其實現在學校裏比較多的體罰原因是「功課不好」,應該從升學主義和教師負擔上著手,較能真正治本。
2005.06.15聯合報
7成6教師、6成4家長 不支持零體罰
聯合新聞網 記者尚毅夫/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師會昨天公布以全台高中職以下教師、家長為對象所作的民調顯示,有7成6的教師及6成4的家長,不支持教育部及台北市教育局(新聞、網站)宣示的「零體罰」。超過8成的教師及家長認為,台灣教育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的程序及方法,讓教師有依循的規範。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吳清山認為,教育部應該儘速釐清管教與體罰的差異。他建議學校可以設置「靜思室」或「反省室」,讓行為偏差學生有靜思反省的空間。
吳清山認為學生偏差行為愈來愈惡化,已不是一線的教師可以負荷,應該在中、小學設置專業的輔導教師來輔導學生的偏差行為,而教師及家長都應該配合輔導外,也應該加強教師的情緒管理。
台北教師會委託民調機構以相同的問卷進行民意調查,一份以全台高中(職)以下教師,另一份以家長為對象所作的兩份民調顯示,有76%的教師及64%的家長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的宣示。在這些教師及家長中,有85%的教師及80%家長贊成或非常贊成以體罰作為管教的方式之一。也有82%的教師及60%的家長認為,目前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的爭議。
這份兩份民調也顯示,83%的教師及70%的長認為,目前教師體罰學生的情形不嚴重或非常不嚴重。而89%的教師及88%的家長認為,需要及非常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理學生的程序及方法。
台北教師會昨天在立委陪同下公布民調。立委李慶安雖然不贊成體罰,但為建立適當的教學秩序,有效及適當的管教是有必要的。立委費鴻泰贊成適度的體罰,但教育部必需訂定教師管教學生的標準,避免過度體罰事件發生。
這兩份民調以郵寄方式進行訪問,全台高中(職)、國中與國小教師及家長分別回收1009份、976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1至3.2個百分點。
2005.06.15聯合報
(北市教局回應)吳清基:零體罰政策不變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昨天重申,台北市零體罰政策不會改變,這不但是保護老師,也是尊重學生人權,至於台北市教師會要求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界限,該局已請教師會進行研究,報告7、8月就會出爐。
北市教師會的民調,大部分教師及家長贊成體罰,吳清基對此表示訝異並表示,這項問卷並未了解學生看法,否則結論不會如此。以體罰管教學生,短時間內可讓學生屈服,但讓學生學會以暴制暴,對老師心生恐懼,排拒學習,也絕非老師應有的管教專業。
吳清基表示,10年前教育部曾提出「暫時性疼痛」管教方式,只要家長出具同意書即可體罰學生,因未獲社會大眾接受,政策並未執行,事隔10年社會變遷,以人權的觀點,教育人員應完全保障與尊重學生人權,再提體罰合法化,是走回頭路。
吳清基指出,教師會的研究出爐後,該局將請專家討論,希望列出較具體的管教標準,作為教師參考。大法官解釋文將師生關係,不再視為「準親子關係」及「特別權力關係」的傳統觀點,教師體罰學生可能發生刑事上的傷害罪、妨害自由罪、公然侮辱罪,以及民事上的侵權行為,教師不可不慎。
2005.06.15聯合報
(教育部回應)范巽綠:體罰已經落伍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對於台北市教師會的民調,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昨天表示,很多師長還存有「不打不成器」觀念,這也顯示教改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范巽綠說,過去升學主義引導,家長與老師只注重學生的智育,忽略多元發展,讓孩子在高壓下學習,動輒就會出現體罰,現在以體罰來管教孩子已經落伍,師資培育時要加強老師的自我情緒管理,家長也要修正觀念,不要再讓孩子在高壓下學習,一定要落實禁絕體罰。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門委員傅木龍指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有錯時應被關懷、被引導、被教育,而不是從成年人觀點,用壓迫、體罰的方式來處分;老師也會犯錯,沒有人認為老師應被體罰,何以對學生不能用相同標準看待?
至於學生的不當行為,傅木龍認為,任何行為都有原因,老師必須有耐心,找到原因,才能引導、消除;若用體罰逼學生就範,只是掩蓋黑暗面,就像瘡疤外面痊癒,裡面卻腐爛,最後學生會無法自救。
2005.06.15中國時報
零體罰 逾6成家長反對
張瀛之/台北報導
「教師有沒有權利對學生施予體罰?」台北市教師會針對家長及教師進行「管教與體罰爭議調查」,民調顯示,76.7%教師不支持老師體罰學生一律記大過的零體罰宣示,家長有高達64.5%的比率不贊成零體罰,贊成以適當體罰作為管教方式的家長甚至達到78.9%。
家長而言,有64.5%家長不支持零體罰宣示,支持零體罰的只占27.1%。交叉分析發現,有66.2%國小家長不支持零體罰,國中部分有63.5%不贊成,高中職家長則僅52.6%不贊成;不支持零體罰的家長中有78.9%認為「適當體罰是必要的」,另外認為「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的有60.6%,有19.8%的家長認為「宣示是無法解決體罰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全體家長中贊成適當體罰作為管教方式的高達八成,其中有88.5%家長認為必須建立明確教師管教學生程序及方法,且有63.5%家長認為應增置學校的社工師、心理師等專職輔導人員,還有57.4%認為應該加強教師輔導的專業能力;不過也有50.55家長認為,應該修法加重家長管教學生的責任。
教師部分,76.7%教師不支持零體罰宣示。交叉分析發現,國小教師有77.8%不支持,國中教師83.9%不贊成,高中職教師有65.5%不贊成;不支持的教師中有78.9%認為「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另外,59.7%認為「適當體罰是必要的」,還有52.8%的教師零體罰政策需要家長配合,在受測教師中甚至有63.4%認為體罰與管教界線不明,導致有些教師以體罰方式管教學生。
其中更有高達89.5%的教師認為必須建立明確教師管教學生程序及方法。
台北市教師會分析,零體罰執行面臨的根本問題在於管教與體罰分野不明,導致教師連管教學生都怕動輒得咎;因此要求教育主管機關應在短時間內釐清管教體罰界限,才能讓教師的專業與學生的受教權受到保障。
此一調查由台北市教師會委託,在四月六日至五月十六日間,以郵寄自填問卷方式等距隨機抽樣調查台灣區高中職、國中及國小共100所學校的家長和老師,分別寄出30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家長976分、教師1009分,調查統計信心水準95%,誤差值在正負3.1至3.2個百分點。
2005.06.15中國時報
體罰?管教?應訂標準
張瀛之/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底推動「零體罰」政策,各界異見不斷,許多教師覺得動輒得咎、管教班級顯得無力,深怕動作太大就被當做是「體罰」吃上大過;民調也顯示有高達半數以上的家長不贊成「零體罰」,但如果開放體罰,萬一傷痕累累、有多少家長能接受?
零體罰宣誓後很多人等著看「宣示效果」,結果不到一個月就又爆出體罰事件,讓外界質疑這樣的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效果。確實,「宣示」的嚇阻效果有限,但如果連這最基本的規範都沒有,就等於默許體罰存在,學生的身心安全更沒有保障。
問卷結果顯示不贊成零體罰的教師與家長占了大多數,但是「多數民意」代表的未必就是「對的事」,再說,雖然許多家長認為「孩子不乖老師可處罰」,但是家長認為可以「罰」的程度和教師的認知可能不完全相等,才會有一連串家長怒告教師體罰的事件發生。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既然本於專業宣示零體罰,不管輿論風向球怎樣擺,都應拿出魄力執行到底,並儘快定清管教和體罰分野,才是問題關鍵。在體罰問題中一再被忽略的「主角」學生,也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或許相關單位在管教與體罰的釐清上,也該傾聽學生的聲音。
2005.06.15中國時報
吳清基:零體罰政策不變
張瀛之/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昨日表示,北市零體罰政策不會改變,不希望體罰合法化讓部分教師以體罰取代專業。
昨日公布民調的記者會中邀請了民代及來自北、中、東部地區的教師,還有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吳清山、稻江學院科技暨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林斌等學者,會中各界討論焦點仍集中在體罰與管教如何區分上,多認為應儘快建立「合理管教SOP」。
吳清山建議教育部,應邀集專家學者訂立「管教分級化」或「管教標準化」標準,讓學生及老師皆有所依循;他指出,為減少教師誤用體罰,應該加強教師的情緒管理、實施管教分級,他強調,學生的問題以及偏差已經越來越嚴重,應該由專業輔導體系的人員進行輔導,各校甚至可設立「靜思室」或「閉門思過室」,讓犯錯學生可以有地方沈澱思緒、反省過錯。
吳清基強調零體罰不但保護學生也保護教師,他說根據大法官會議382號解釋師生關係已非準親子關係、特別權利關係的傳統觀點,不少老師因體罰學生而產生刑事上的傷害罪、妨礙自由罪以及公然侮辱罪,民事上的侵權行為責任,體罰教師要承擔的不只是行政,更是公法賠償責任。
2005.06.15中央日報
北市教師會民調 八成家長贊成適度體罰 零體罰踢鐵板教部卸責
程佳英.臺北訊
管 教 與 體 罰 界 定 始 終 不 清 、 爭 議 不 斷 , 根 據 臺 北市 教 師 會 委 託 TVBS民 調 中 心 , 針 對 全 臺 教 師 和 家 長 進 行 的 『 管 教 與 體 罰 爭議 調 查 』 發 現 , 有 近 七 成 家 長 與 八 成 三 的 教 師 認 為 校 園 體 罰 情 形 並 不 嚴 重 , 甚 至 有 高 達 八 成的 家 長 贊 成 以 適 度 體 罰 作 為 管 教 方 式 之 一 。
針 對 臺 北 市 教 育 局 去 年 底 信 誓 旦 旦說 要 落 實 「 零 體 罰 」 , 教 師 和 家 長 似 乎 也 不 認 同 , 有 近 七 成 學 生 家 長 與 高 達 九 成 的 教 師 不 支持 對 體 罰 教 師 一 律 記 大 過 處 分 , 教 師 會 呼 籲 教 育 部 不 該 逃 避 責 任 , 應 成 立 專 案 小 組 建 立 一 套標 準 的 管 教 處 理 程 序 , 否 則 只 會 讓 老 師 動 輒 得 咎 。
臺 北 市 教 師 會 於 今 年 四 、 五 月 份 委 託 TVBS民 意 調 查 中 心, 針 對 全 國 高 中 職 、 中 小 學 家 長 抽 樣 調 查 發 現 , 有 近 七 成 家 長 與 八 成 三 的 教 師 認 為 校 園 體 罰情 形 並 不 嚴 重 , 且 有 高 達 八 成 的 家 長 及 八 成 五 的 教 師 , 贊 成 以 適 度 的 體 罰 作 為 管 教 方 式 之 一。
此 外 , 由 於 管 教 與 體 罰 界 定 始 終 不 清 , 有 近 八 成 教 師 希望 加 重 家 長 管 教 責 任 及 增 加 專 業 輔 導 人 員 , 近 九 成 的 家 長 認 為 , 需 要 建 立 明 確 的 教 師 管 教 學生 程 序 , 才 不 致 於 造 成 教 師 、 學 生 、 家 長 間 因 對 管 教 方 式 認 知 不 同 而 產 生 爭 議 。
臺 北 市 教 師 會 總 幹 事 羅 德 水 昨 日也 呼 籲 教 育 部 和 教 育 局 , 呼 口 號 宣 示 不 得 體 罰 無 法 真 正 解 決 問 題 , 教 師 會 認 為 , 教 育 部 應 邀集 學 者 專 家 、 家 長 及 教 師 代 表 組 成 專 案 小 組 , 建 立 一 套 標 準 的 管 教 處 理 程 序 , 讓 老 師 有 所 依循 , 並 依 法 於 各 校 設 置 增 加 專 任 輔 導 老 師 、 落 實 小 班 教 學 , 而 不 應 將 所 有 責 任 讓 老 師 一 肩 承擔 , 使 教 師 動 輒 得 咎 。
臺 北 市 立 師 範 學 院 國 教 所 教 授 吳 清山 昨 日 則 具 體 建 議 , 教 育 部 未 來 應 將 「 管 教 分 級 化 」 , 因 為 學 生 的 偏 差 行 為 不 一 , 他 建 議 以嚴 重 程 度 區 分 , 若 較 為 輕 微 宜 由 導 師 自 行 處 理 , 若 較 為 嚴 重 則 學 校 應 以 行 政 輔 導 資 源 介 入 ,他 指 出 , 各 校 未 來 也 可 設 立 「 靜 思 室 」 , 讓 犯 錯 學 生 能 藉 此 反 省 思 過 , 教 師 則 可 以 此 取 代 易起 爭 議 的 體 罰 。
陳 曼 玲 . 臺 北 訊
臺 北 市 教 師 會 昨 日 公 布 民 調 顯 示 , 七 成 教 師 與 六成 家 長 不 支 持 「 零 體 罰 」 , 因 為 適 度 體 罰 是 管 教 孩 子 的 方 式 之 一 ; 此 一 結 果 證 明 教 育 部 推 動「 零 體 罰 」 政 策 完 全 失 敗 , 令 相 關 官 員 相 當 難 堪 , 政 務 次 長 范 巽 綠 坦 承 , 當 前 教 改 要 努 力 的「 空 間 」 仍 然 很 大 , 教 育 部 禁 止 體 罰 的 決 心 不 會 改 變 。
教 育 部 國 教 司 早 在 民 國 七 十 五 年 即 發 文 各 縣 市 政 府 教 育局 , 宣 示 禁 止 體 罰 政 策 。 范 巽 綠 認 為 , 民 調 數 據 支 持 體 罰 , 代 表 目 前 臺 灣 社 會 還 是 無 法 跳 脫傳 統 價 值 觀 的 束 縛 , 但 暴 力 不 能 解 決 問 題 , 教 師 應 尊 重 學 生 人 權 , 而 不 是 以 體 罰 方 式 , 處 分犯 錯 學 生 。
為 維 護 學 生 人 權 , 范 巽 綠 呼 籲 ,教 師 或 家 長 都 不 應 以 體 罰 管 教 學 生 , 新 時 代 講 求 民 主 、 法 治 與 人 權 等 觀 念 , 不 能 再 讓 孩 子 在高 壓 下 學 習 , 「 友 善 校 園 」 、 禁 絕 體 罰 , 一 定 要 落 實 , 如 果 以 體 罰 對 待 行 為 偏 差 或 是 學 習 較差 的 孩 子 , 反 而 會 出 現 反 效 果 , 讓 他 們 學 到 以 暴 力 解 決 問 題 。
不 過 , 昨 日 教 育 部 並 未 進 一 步 說明 將 用 何 種 措 施 落 實 校 園 「 零 體 罰 」 政 策 。
2005.06.15東森新聞
避免教師觸法 北市教育局重申零體罰立場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師會調查發現,有6成5的家長不支持零體罰,且有半數以上贊成適當的體罰。對此,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台北市零體罰政策不會改變,他說這並不是對老師的輔導管教專業不尊重,而是要讓老師能免於觸犯法令。
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指出,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82號解釋文,已打破師生的關係為「準親子關係」及「特別權力關係」的傳統觀點。也就是說,教師體罰學生可能發生刑事上的傷害罪、妨害自由罪、公然侮辱罪、民事上的侵權行為責任、教師懲處的行政責任及公法上的賠償責任等。
吳清基提到,教師不實施體罰並不表示沒有管教學生的義務,教師可以施以處罰,但處罰並不等同於體罰。
他強調,以正確的教育專業技巧仍然可以改變學生的不當行為,例如可以勞動服務、取消活動參與機會、留置學生課後輔導矯正其行為、調整座位、留校靜思、適當增加額外的作業或工作、責令道歉或寫悔過書、責令賠償所損害的公物等方法,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而教育局表示,己委託台北市教師會針對「管教」尺度作研究,預訂7月底提出報告,教育局將審慎研議,或可作為老師輔導管教的依據。
吳清基再次呼籲,體罰只能暫時性改變,不是萬靈丹,基於人權觀念,呼籲老師以教育專業、寬容、善意來期勉孩子。
2005.06.15東森新聞
體罰、管教界線模糊 立委、學者籲建立明確處理流程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輕打手心、罰站5分鐘算不算體罰?儘管教育部與台北市教育局(新聞、網站)宣示零體罰,但是體罰的限定模糊不清,讓老師無所適從。
因此,出席14日「管教與體罰爭議調查」記者會的立委與學者均認為,除應儘快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外,也應建立明確的體罰處理流程。
親民黨立委李慶安指出,體罰與適當管教的界線不清,管教與體罰容易被劃上等號,雖然主管機關推動零體罰,卻未對教師管教方式做出明確規範,導致管教便成體罰,體罰又常失控,爭議不斷。
李慶安也說,她不贊成體罰,教師應建立適當的管教方式。
台北市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吳清山表示,從台北市教師會所做的調查可以發現,零體罰的政策並沒有完全被認同,可見社會對體罰似乎有過度的誇大。
他說,愈來愈多學生有偏差行為,學校應該要設置管教室或是閉門思過室,並且要逐年增加專業諮商師。
吳清山表示,教育部應該邀集學者、專家組成小組制定體罰標準化的程序。
此外,他也認為應該要加強教師的情緒管理。
而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住助理教授林斌則說,除建立明確的體罰處理流程外,也應該建立體罰爭議事件的處理機制。
2005.06.15民生報
學者:以情緒管理、專業諮商取代體罰
記者梁欣怡/報導
輕打手心、罰站5分鐘,算不算體罰?體罰與管教的界限在哪裡?儘管教育當局宣示「零體罰」政策,並對體罰學生的教師祭出一律記大過的嚴厲處分,但一項調查顯示,64.5%家長與76.7%教師並不支持這項政策。學者主張,建立明確的體罰處理流程,釐清體罰與管教的界限,並以情緒管理、專業諮商取代體罰。
面對這項調查結果,教育部與台北市教育局均強調,零體罰的政策決心不會改變。教育部次長范巽綠強調,以體罰對待行為偏差或學習較差的孩子,只會出現反效果,老師應尊重學生人權,別讓孩子學到以暴力解決問題,反使教育失去本質。
台北市教育局去年底宣示零體罰,並表示將對體罰學生的教師,一律記大過的處分。教育部隨後跟進。翻閱教育部文獻,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早在民國75年便發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宣示禁止體罰政策。
台北市教師會4月6日~5月16日委託TVBS民意調查中心進行郵寄自填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1009位國中小、高中職教師及976位家長,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2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68.7%的家長及93.9%的教師不支持對體罰教師一律記大過的規定。64.5%家長與76.7%的教師不支持「零體罰」的政策宣示。當詢問體罰情況是否嚴重時?分別有70.4%家長與83%教師認為並不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80.2%家長贊成適當的體罰做為管教方式之一,88.5%家長認需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78.9%教師希望加重家長管教學生責任。
對此,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長吳清山表示,零體罰的政策沒有完全得到認同,教育部應訂定體罰標準化的程序,讓學生及老師均有所依循。他並建議,學校應該要設置「管教室」或「閉門思過室」,逐年增加專業諮商師,提供犯錯學生反省的機會。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林斌表示,在校園以暴力欺凌同學的情況嚴重,若不介入處理,將影響其他學生的受教權,他主張,除建立明確的體罰處理流程外,也應該建立體罰爭議事件的處理機制。
2005.06.15蘋果日報
6成4家長反對零體罰政策未獲認同 立委質疑定義不清
陳怡靜、賴珮如、周昭平╱連線報導
台北市教師會昨公布「管教與體罰爭議調查」,七成六教師與六成四受訪家長不支持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的「零體罰」宣示,更有八成五教師與八成家長贊成適當體罰。學者與立法委員認為,教育部應先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界線,並建立更完善的校園輔導機制。
全國調查
該會調查全國國小至高中職學生家長與教師各約千人,發現體罰過當雖頻傳,但八成三教師與七成家長都認為體罰不嚴重,近九成教師與家長都認為應明確建立管教學生的程序與方法。
應建立管教標準程序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教授吳清山說,零體罰政策顯未獲認同,要避免教師濫用管教機制,教育部應邀學者釐清管教與體罰界線,並建立管教標準化程序,在校內設立管教室或靜思室,讓專業人員輔導學生反省。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門委員傅木龍說,零體罰政策是對受教者的基本尊重,管教或教育學生須因材施教。
昨受邀出席記者會的立委李慶安與費鴻泰質疑,體罰定義不清,罰站、跑操場或青蛙跳是否也算體罰。李提議建立專責輔導機構,避免教師管教學生時情緒失控。北市中等學校校長協會理事長、大直高中校長余霖說,壓力較大的導師、學科老師或訓導人員,較常以體罰來管教學生。
曾帶領校長宣示零體罰的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昨強調零體罰及教師體罰記大過政策不變,是為免老師觸法。他認為可透過勞動服務、課後輔導、留校靜思、適當增加作業或寫悔過書等教育技巧,改變學生不當行為。
北市將研究管教尺度
吳清基說,北市教育局也委託北市教師會研究管教尺度,預定下月底提報告。
台中市教育局副局長許玉樹不贊成教師體罰,「教育方法很多,不一定要體罰,很多教師不體罰,也把學生教得很好」。該市沿用教育部「教育專業人員獎懲標準」,體罰而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教師將記過。
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蔡協族說,該市老師體罰事件詳查後,依情節輕重予以申誡、記過,教師情緒性地集體體罰學生,更將嚴懲。
2005.06.15立報
民調:多數親師反對零體罰
記者張正綜合報導
人權旗幟高張,「體罰」已是個絕對政治不正確的字眼與行為,教育當局也在日前宣示「零體罰」。但是台北市教師會昨天公布一份民調,原來超過7成的老師與6成的家長,都不支持「零體罰」。
台北市教師會昨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兩份與「體罰」相關的民調,指出76.7%的教師與64.5%的家長,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教育部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零體罰」宣示,也有85.1%的教師與80.2%的家長,贊成或非常贊成以體罰做為管教方式之一。民調並顯示,在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宣示的教師與家長中,有82%的教師與60.6%的家長認為,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此外,83%的教師與70.4%的家長認為,目前教師體罰學生的情況不嚴重或非常不嚴重,但有89.5%的教師與88.5%的家長認為,需要及非常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及方法。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聞訊大驚,表示民調顯示當前台灣社會的還是無法跳脫傳統價值觀。她重申,暴力不能解決問題,為維護學生人權,教師或家長都不應以體罰管教學生,而且體罰可能出現反效果,使學生誤以為暴力能解決問題。
范次長的話說得漂亮,但如果學生破壞教室秩序、干擾教學,老師該怎麼辦?立委費鴻泰贊成適度體罰,但教育部應明確訂定管教學生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或小班化與提高師生比,避免過度體罰。
立委李慶安則說,她雖然不贊成體罰,但認為為了建立適當教學秩序,有效與適當的管教是必要的;而目前體罰與管教界線劃分不清,家長與教師無所適從,教育部應儘速釐清界線,訂定適當方式,管教責任也應移交給專業輔導教師,過度體罰才不會再度發生。
2005.06.15台灣日報
家長教師籲釐清管教體罰界線
記者黃筱筠
儘管教育部與台北市教育局宣示「零體罰」,但是體罰的限定模糊不清,讓老師無所適從。因此,昨日出席「管教與體罰爭議調查」記者會的立委與學者均認為,除應儘快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外,也應建立明確的體罰處理流程。
台北市教師會昨日公佈兩份民調指出,有76.7%的教師與64.5%的家長,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宣示,也有85.1%的教師與80.2%的家長,贊成或非常贊成以體罰做為管教方式之一。
民調也顯示,在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宣示的教師與家長中,有82%的教師與60.6%的家長認為,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
2005.06.15中央廣播電台
民調:多數家長不支持零體罰
撰稿:張小英
台北市教師會十四號公布以全台灣高中職學校以下教師、家長為對象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有七成六的教師及六成四的家長,不支持教育部及台北市教育局宣示的「零體罰」。針對教師會的民調結果,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十四號重申,台北市零體罰政策不會改變,這不但是保護老師,也是尊重學生人權。
台北教師會委託民調機構以相同的問卷進行民意調查,一份以全台灣高中(職)以下教師,另一份以家長為對象所作的兩份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七十六的教師及百分之六十四的家長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零體罰」的宣示。在這些教師及家長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師及百分之八十家長贊成或非常贊成以體罰作為管教的方式之一。也有百分之八十二的教師及百分之六十的家長認為,應當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的爭議。
這兩份民調以郵寄方式進行訪問,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三點一至三點二個百分點。
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對調查結果表示訝異、並認為:這項問卷並沒有了解學生看法,否則結論不會如此。吳清基表示,十年前教育部曾經提出「暫時性疼痛」管教方式,只要家長出具同意書就可體罰學生,因為社會大眾不接受,政策無法執行,事隔十年社會變遷,以人權觀點,再提體罰合法化,是走回頭路。
但是吳清基也指出,未來將請將請專家研究,列出較具體的管教標準,作為教師參考。大法官解釋文將師生關係,不再視為「準親子關係」及「特別權力關係」的傳統觀點,教師體罰學生可能發生刑事上的傷害罪、妨害自由罪、公然侮辱罪,以及民事上的侵權行為,教師不可不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