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資優生 在花蓮自殺
〔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台北市建國中學三年級數理資優班學生杜建宏,昨天上午被發現陳屍在蘇花公路崇德隧道北端下方觀景台附近,警方初步研判為上吊自殺,現場遺留書包和行李袋,但並未發現遺書。
花蓮縣新城警分局崇德派出所指出,杜建宏的屍體在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許,被民眾發現陳屍在崇德隧道口北端下方六十公尺處觀景台觀海區旁的樹上,頸部層層纏繞繩索,疑似上吊自殺。
警方清查發現,現場留有死者使用的建中書包和行李袋,警方在死者身上的皮包找到學生證,隨即循線通知家屬趕來指認,並先送往國軍花蓮總醫院暫時安置,家屬和教官趕抵後確認死者為杜建宏無誤,但對尋短原因是否為外界揣測的感情因素或課業壓力,家屬則相當低調不願透露。
崇德派出所員警表示,初步勘驗後並未發現遺書,但書包中有一本生活週記,裡面記載的一週生活點滴內容,當中提及遭遇感情問題,但該段記事並不能斷定就是尋短的動機,真正的動機仍待家屬和校方配合調查釐清。
警方在死者身上找到一張昨天上午六時許由花蓮站開往和仁站的火車票,初步研判死者可能昨天上午搭火車從花蓮前往和仁,下車後徒步前往崇德隧道下方的觀海區。
--------------------------------------------------------------------------------
〔記者黃淑鈴╱台北報導〕「太聰明了,才會想那麼多!」昨天疑似上吊自殺的建中資優生杜建宏,平時獨來獨往,曾兩度蹺家,是學校長期追蹤輔導對象,因憂鬱症傾向有就醫紀錄,他的成績優異,這學期獲准免修化學課,還是拿下九十九分高分。
建中主任輔導教師邱秀真表示,上週五學校考完期末考,高三資優班舉辦同樂會,杜建宏也參加,和同學玩得很開心,並未有任何異狀,隔天家長發現他不見了,但沒向學校通報,昨天上午學校接獲花蓮崇德派出所通知,才知道學生出事,家長聞訊後情緒相當激動。
邱秀真說,杜建宏是資優班學生,高一入學的人格測驗就顯示他個性較內向,升高二開學前曾離家五天,高二也有次蹺家沒上課,被列為長期追蹤輔導對象,因他化學表現優異,由化學老師擔任認輔老師,一年多來輔導紀錄厚厚的一疊。
邱秀真表示,杜建宏有憂鬱症傾向,過去的行為模式是心情不好就會離家散心,但最後都會回家,學校曾建議家長帶他就醫,由於他的父親是牙醫師,有醫學背景,也接受建議帶他去看心理醫師,學校已盡力協助,但還是發生這種事,實在相當遺憾。
杜建宏平時在校獨來獨往,不太說話,高一導師對他的評語是「逍遙自在,獨善其身」,高二則是「不受拘束,特立獨行,尚在自我統整中,若能突破則必有大進境。」
杜建宏數理能力極強,國小時曾得過全國兒童資訊應用大賽電腦動畫創作設計第二名,參加資優生甄試進入建中,班上成績保持中上,曾與同學合作拿下第四屆TRML高中數學競賽團體銀牌,這學期更因化學成績優異,獲得免修待遇。
--------------------------------------------------------------------------------
家長:資優生不能容忍失敗失誤 校方:不該將偶發事件擴大解釋
〔記者黃淑鈴╱台北報導〕對於建中資優生疑似自殺,有家長認為,資優生最大的挫折,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失敗與失誤,心理建設相當重要;不過學校則強調,資優生憂鬱、自殺傾向並沒有比較高,只是容易受到外界關注,不該將偶發事件擴大解釋。
去年以「雙榜首」優異成績考上台大醫學系的郭子維,在建中時未考上資優班,也曾相當挫折。爸爸郭朝清說,他鼓勵兒子考上建中就已是資優生,以後再努力就好了,結果去年郭子維進入台大醫學系,另有一名在校成績優異的建中資優班學生,只考上私立大學醫學系,也曾難過地想自殺。
郭朝清強調,資優生最大的挫折,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失敗與失誤,許多人因而有憂鬱症傾向,心理建設相當重要,因此遇到孩子出現情緒障礙,父母應即時介入解決問題,給予孩子更多元的路走。
建中資優班高一學生林建華說,班上同學的確對自己期許較高,老師也會期望他們有好的表現,但彼此有競爭不是壞事,可能現在還是高一,平時大家都很吵、很快樂,有問題也會直接找導師,並未感到特別壓力,不過等到要升學就會比較麻煩了。
建中教務主任曾政清則澄清,資優生憂鬱、自殺傾向並沒有比較高,只是容易受到外界關注,常被媒體鉅細靡遺地大幅報導,讓人記憶深刻。他強調,每個個案遇到的狀況都不同,外界不該將偶發事件擴大解釋。
曾政清說,建中從學生高一開始就有生涯規劃設計,每班都會有幾位學生必須特別輔導,資優班的比率並未特別高,不過資優生是國家的人才,資優教育必須要投資,不能太省錢,他支持推動雙導師制度,多花些心血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