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身高
吳念真導演在某個電視廣告上,說過一句引人注意的話,大意是:他最得意的事,就是兒子長得和他完全不一樣。像我們在195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在物質匱乏的1960年代末期之前就完成發育。我身高170公分,在軍隊「9人1班」的隊伍裡排第4位,約是同齡男性身高的30%。我比1930年出生的父親高10公分,吳念真的兒子,依他那種深以為傲的口氣,應該至少比他高15公分。
20多年來,我的主要工作對象是18到22歲的清華學生。我常看到比我明顯高的男孩,但我沒有具體數字可用來說明,台灣男性從1930年代起,隨著經濟的急速成長,平均每10年增加幾公分。電視上常可看到華裔美籍(ABC)青年,比台灣青年明顯地高,神情也較開朗活潑。為什麼同種族的人,橘化為枳之後會有這麼顯著的差異?台灣和美國的國民所得差異,能解釋這件事嗎?
台大經濟系魏凱立(Kelly Olds)教授專研台灣經濟史,2000年他發表一篇論文:〈身高與台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1854-1910〉。他運用1921-31年間,日本在台灣所做的成人平均身高調查,比較日本治台之前和之後的差別。這項研究顯示,日治初年的男女身高都明顯增加:1908-10年間出生的男性,比1887-89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增高2.62公分,女性平均增高2.48公分。根據這項1920年代的調查結果,當時就有人相信,台灣的經濟將會很快發展起來。
研究經濟環境與身高、疾病的關係,最近已成為經濟學的一個領域,還有一份專業期刊: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2003年創刊,每年3期)。這個領域的主要議題之一,是研究營養淨值(蛋白質和卡洛里)對身高的影響。研究的地區遍及世界各地,基本上都支持發育時期的營養與身高密切相關。根據魏凱立的資料,1850-99年間出生的台灣男性,成年後的平均身高在160.3至162.8公分之間,女性在149至150.9公分之間。相對地,1902-10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身高在164.2至165.3公分之間,女性在150.8至152.5公分之間。
我對歐洲人的身高有三件印象很深的事。(1) 1979年我初到巴黎時,感覺我在同年齡的法國男性中,大概在50%左右。後來去西班牙和義大利旅行時,感覺到拉丁民族的身高,和日耳曼族的德國、荷蘭、丹麥有明顯差距。荷蘭人的高挺、冷靜、(尤其是)節儉,讓我印象深刻。
(2)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1527-98),曾經雄霸地中海域。1984年我參觀他建造的龐大皇宮時,注意到他的寢室相當高雅寬闊,風格與法國的凡爾賽宮非常不同。菲利浦二世的臥室寬敞通風,床舖看起來實在舒服,炎熱夏天參觀時,真想躺下去大睡一覺。我有點驚訝地看到,床相當短,幾乎是正方型的,中央部位微隆。我剛剛才看到他的全身畫像,明白一件事:這張床足夠他嬉戲翻滾了。
(3)巴黎的軍事博物館,位於市中心拿破崙墓園邊,一進門就可看到密集排列的各種精造武器,從刀箭到盔冑到各式槍礮,豐富到難以形容的程度。它的門票和一般博物館很不同:48小時有效,兩天內可隨時進出,因為沒有人能在一天內詳細看完。其中有個展覽室,是真人尺寸的各國戰士館,展示軍人的服裝與武器配備。我看到高盧(法國)戰士時有點意外:怎麼比預期的矮?根本無法和山西的兵馬俑相比,如果那時時候中法兩軍肉搏戰,法軍恐怕不會佔上風。
這些都是印象,沒有具體的數字佐證。身高體重的歷史研究,也是近20多年來才累積出一些成果。《美國經濟學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在2001年3月第91卷1期,刊出Steckel與Prince合著的一篇短文(頁287-93),提供一項跨國的對比數據。
以19世紀中葉出生的軍人為例,澳洲、美國、加拿大軍人的平均身高171-2公分,挪威、愛爾蘭、蘇格蘭、瑞典168-9公分,英、法、俄、德、荷164-6公分,西班牙和義大利161-2公分。你如果去過英國和荷蘭,很難相信一百年前他們保家衛國的軍人,平均只有165公分。1840年鴉片戰爭時,如果英軍的平均身高只有165公分,中國軍人的身高應該不超過160。
如果你以為19世紀中葉(1850年代),澳、美、加軍人的身高領先世界的話,那就搞錯了。Steckel和Prince的文章提供明確數據,說北美8個印第安族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是172.6公分(樣本數1,123人)。這8個族群中最矮的,是Comanche族,平均168公分(樣本數73人);最高的是Cheyenne族,平均176.7公分(樣本數29人)。也就是說,已經有高度文明的歐洲人,平均竟然比遷移性的印第安人矮3至11公分。為什麼?
這項研究是根據1892年調查的數千筆資料,由當時著名的人類學者Franz Boas主持,帶領一個團隊在各地區仔細調查。這些資料在1982年發現後,輸入電腦得出上述的資訊。這些印第安人8族的總人口,19世紀中葉時少於10萬,散居中西部的廣大平原區。而在他們的分布地區,在19世紀時總共約有3千萬頭野牛生存過。主因是地廣草肥,資源豐富,人類的威脅小;印第安人飲食中的肉類蛋白質豐富,也用野牛皮交換其他地區的糧食與物品。
舉幾個例子,說明外人對印第安人的印象。1819-20年間,Stephen Long上校進入密蘇里地區,說當地人的「身高和歐洲人差不多,或甚至還要高一些,有許多高個子。」1830年代,George Catlin在上密蘇里州生活過幾年,說在那裡的Sioux族「又高又直」;他說Cheyenne族的男人,在完全長成之後很少低於6呎。從當時屍骨所得的資料,也證實印第安人的平均身高,超過當時的歐洲人。
歐洲人的科技比印第安人進步,醫療與衛生條件也明顯優越,為什麼義大利與西班牙人,反而比北美原住民平均矮10公分以上?印第安人的糧食充足、活動空間大、大幅度奔走活動,時常舞弄弓刀斧槍,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事,他們還有哪些優勢嗎?
(1)他們的人口密度小,可遷徙的空間大,排泄物裡的寄生蟲,較不易在人口中交互感染。定居型的民族,例如中國和西歐,人口密集、排泄物處理不完善,流行病多,活動空間少,肉類蛋白質不足,容易生病。(2)定居民族的財富不均,窮人比例高,營養不足,發育不良,活動空間少。游獵民族較無累積不動產的動機,社會所得較平均,對他人較慷慨,社會的互助性較強,較不會濫墾濫殺。
相對地,歐美人是歷史悠久的定居農業民族,積極累積各式財富,鼓勵自由競爭;19世紀之前缺乏社會性的互助組織,追求個人與英雄式的成就。若發生流行病,不易群體遷徙,例如黑死病就使義大利減少1/4人口。而非土地固著性的印第安人,人口密度低,又容易遷徙,流行病的威脅性較低。
我喜歡看相撲、摔角和各式競技運動,覺得這些都不是台灣能參加的項目。我們在國際體壇上的些許表現,大都是隔著網子比賽(桌球、羽球),或是較靜態的競爭(如保齡球),或是靠女性(紀政),或是靠未成年人(青少棒)。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賽,韓國曾經名列第四(2002年),而台灣尚無法組隊。
從前國人喜歡笑日本人腿短個子矮,其實這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無濟於事。我從報紙上看到台灣孩童的近視比例,以及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高、體重、握力、引體向上、百米速度,都與日本、韓國的同齡學童有明顯差距。這讓我想到民國初年,有人提倡體育救國,想到孫中山說的東亞病夫。
歷史的結構真不容易改變:自己在進步,但別人進步得更快。目前台灣的物質條件,和先進國家已無差別,甚至到了營養過剩的程度。現在要積極作為的,是在義務教育的階段強化體能訓練。
參考文獻
魏凱立(Kelly Olds, 2000)〈身高與台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1854-1910〉,《經濟論文叢刊》,28(1):25-42。
Steckel, Richard and Joseph Prince (2001): “Tallest in the world: Native Americans of the Great Plain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1):287-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