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本篇文章摘自: 商周特刊優勢系列 良醫特刊
作者:胡釗維
好醫師很多,但許多人想找到好醫師卻十分無助。
以口耳相傳方式,或單憑著記憶中螢光幕前出現過的名醫印象在求診,不但不讓人放心,我們也很難分辨名醫與好醫師的差別在哪裡?
為此,《商業周刊》團隊花了6個月,試圖畫出一份台灣好醫師地圖。
「誰認識最好的腦中風醫生?即便傾家蕩產,我願換得父親的生命。」去年父親發出病危通知後,我近乎歇斯底里。父親逐漸陷入昏迷,我卻無力判斷,是否該將他由區域醫院轉到大醫院?時間分秒流失,死神虎視眈眈,我貪婪、卑微的想結識台灣最好的醫師。頂著總編輯頭銜,我到全世界採訪富豪,但站在白色巨塔外,只是一名侏儒。事後,我反覆思考:知識份子況且如此,一般人當如何?醫界高牆,聳入雲端,高牆內可否被適度照亮?全台良醫的調查於是在心頭醞釀……。——王文靜
你知道嗎?在我們調查的11個科別中,全台灣區域醫院以上的主治醫師級以上醫師,就超過4,700位。
然而一般人能夠掌握的醫療資訊極少,「我,找對了嗎?」這個問題,可能經常困擾著你、我。
為此,《商業周刊》團隊花了6個月,試圖畫出一份台灣好醫師地圖。
這並不容易,因為這是國內有史以來首度進行的調查工作,就連政府機構、醫療院所或學術單位,或礙於非客觀中立,或因執行難度過高等原因,都未能順利推動。而這項破天荒的調查工作,目的有兩個:期望能滿足國人對醫界資訊透明化的需求;此外,也希望藉此樹立好醫師榜樣。
擁有卓越的醫術!獲得醫界專家優先推薦求診
調查工作剛起步,我們就碰上兩個難題,究竟,好醫師的標準是什麼?
又,誰足以來論定誰是好醫師?
我們參考國外報告——美國醫療調查專業機構Castle Connolly Medical,已連續7年出版的《America's Top Doctors》,以及日本講談社出版的
《名醫推薦的名醫與醫院》,並參酌國內多位學者專家意見後,得到重要觀點:
能進入醫界擔任醫師,都是最菁英的一群人。如果,有位醫師能得到他醫界同儕的高度推薦,那他必然是個極度受到肯定的好醫師。於是,我們確定「專家推薦專家」的調查定調,透過三重管道請全台灣區域醫院以上的院長與醫師們告訴我們:「若您親友罹患相關疾病,您會願意優先推薦親友求診的醫師是哪幾位?」
多數人認為此調查非常不容易得到忙碌的醫界參與,但結果是,不僅有超過30個國內專科醫學會的醫師們共襄盛舉,更大的突破是國內21家醫學中心的院長全數回卷。
總計,479位醫師的參與。
許多家醫學中心相當重視此次的調查,例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僅為此成立專案小組,由各專科部主任與護理部主管組成評審團,互評後才得出推薦名單;部分醫院如馬偕醫院,並核對病人寫給醫師的感謝函,期望透過病人滿意度調查,以提供該院最符合病人需要的好醫師名單。
在調查的11個科別中,有超過4,700位、區域醫院以上的主治醫師(編按:住院醫師、總醫師至少5年資歷才升主治醫師)級以上醫師,是這次的遴選門檻。
經過三重管道、近500位醫師的專業推薦下,終於產生「好醫師推薦榜」,有667位醫師入榜。
這其中,獲得最高度推薦的好醫師有131位,獲選為這次的「超推薦百大好醫師」
(編按:商業周刊1067期封面故事),131/4700,入榜率低於3%。
這131位醫師分布在11個科別,
年紀最大的是76歲的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專長糖尿病治療;年紀最輕的是31歲的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邱彥霖。
從他們的經歷來看,多是在醫術上有高度成就的。
例如高雄榮總許秉毅醫師,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為導致台灣胃癌發生主因,發明胃息肉內視鏡橡皮圈結紮術;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劉清泉醫師,在民國87年腸病毒流行時,帶領成大團隊,首先分離出腸病毒71型;
台北榮總陳博明醫師,23年來領導榮總腫瘤內科完成血液幹細胞移植886例;三軍總醫院蔡建松醫師,首創國內以機器手臂輔助進行「開心」手術。
不只醫術,從回卷上的推薦原因,我們發現,「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理念,是這群醫師被同儕高度推薦的最重要原因。
誠如每位進入台大醫院的住院醫師都必須宣讀的「日內瓦宣言」中所指:「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然而,在功利掛帥的社會,這些價值剩下多少?
懂得以病人為中心!五項特質反映好醫師最高標準
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曾說過,在他眼中,好醫師的標準是:「病人過世後,家屬還會打電話向你道謝。」用心出發、兼具醫術,許多好醫師「以病人為中心」的態度,可以反映在以下五項好醫師的特質:
一、擁有正確價值觀。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即指出,醫師所面對的,常是一個人最重大的生命課題,這個職業特性,使得醫師的工作必須時時都謹慎,一點都不能鬆懈。
這次在「好醫師推薦榜」上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在雲林地區建立心臟血管醫學中心,3年多來完成心導管檢查及治療2,500多例,「開心」手術262例,造福了中部許多的患者。
他,對每個細節如履薄冰……
他說到,當他還只是個住院醫師時,一段難忘的回憶:當時,黃瑞仁被分配照顧一位病人,固定每天早晚各巡房一次,一天早上,他巡房時,病人告訴他晚上睡不著,而且一直冒汗,但查看病歷紀錄:沒發燒,血壓也正常,只是心跳比前一天稍快些。黃瑞仁告訴主治醫師這情況,主治醫師要他繼續注意病人的情況,有問題再來通知。但他就是覺得不對勁,因此,那天早上,他再去看了這位病人兩次,第一次去看的時侯,病人出現輕微發燒,再一次去,血壓掉了下來,這位病人因病情加重而轉入加護病房。但是,主治醫師卻直到隔天才出現。
黃瑞仁常將這個故事告訴他的學生。
他說,當醫學生時,一直期許自己要成為有能力的醫師,但這個事件給他很深的啟發,光是能力還不夠,更要能隨時掌握細節,如履薄冰才行。
二、良好的溝通技巧。
這指的是,醫師問診時,是否能發自內心傾聽病人敘述,且能否清楚解釋病情。
她,從傾聽和陪伴開始……
我們發現,在「好醫師推薦榜」上的醫師,有些即便求診患者很多,仍非常仔細給病患更多聆聽與照顧。
《商業周刊》的一位同仁,看到本次在榜上的馬偕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許瓊心的名字,立刻眼泛淚光,他說:「我女兒出生時只有700克,若不是許醫師陪伴我們,我和太太不可能走得過那段辛苦的時間。
她門診雖然那麼忙,但她那時每天很晚時都還會來看我的女兒,給我太太打氣。」許瓊心醫師長期致力於早產兒預防與照顧,應該還有許多小朋友的父母跟這位爸爸一樣,對她心懷感激。
然而,即使給予病人足夠的問診時間還不夠,好醫師更追求問診品質的提升。「要把病人的話都聽進去,病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意義的,」被許多醫師高度推薦的長庚醫院林口分院胸腔內科系主任郭漢彬說。
每個向郭漢彬求診的病人,從問診、看X光片、檢查鼻子到聽肺部呼吸等,全套程序無一遺漏,雖然病人很多,每位病人得到的時間也不短,郭漢彬卻神奇的多半能準時結束門診。原來,是因他常能將病人說不出口的問題主動提出,因此能省去不少醫病之間互相猜測的時間。
甚至,好醫師溝通的對象,往往包括病人的家屬。
台北榮總醫院院長李良雄舉親身例子指出,當他決定為病人進行手術前,一定要求集合病人所有重要家屬到齊,解釋為何要執行這項手術、成功機率多大、可能副作用是什麼。「往往,溝通的時間,還比我待在手術房的時間要長。」因為,這位病人可能是家族支柱,他們有瞭解來龍去脈的權利與義務。
三、與時俱進的技術。
為了給病患最好的治療,好醫師應不斷吸收新的醫學知識,而非以一套方法行醫多年。舉例來說,目前,光是針對乳癌的治療方式即多達52種,醫師的治療方式,不該再停留於只是將乳房切除。我們發現上榜的醫師,對於新知識、新技術,都非常的開放而投入,不因已經成功而自滿。
他,秉持工匠般精神……
你能想像,已經擁有亞洲人工心臟移植首例紀錄,主持「開心」手術多達萬餘次的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竟然還努力不倦去參加考試。去年7月,魏崢受朋友之邀參加大陸醫師執照考試,這項考試分成兩階段:操作考試與筆試,當中,操作考試是要應試醫師實際練聽診、聽腹水、插氣管、插尿管等技術,這些都是再基本不過的手術。
魏崢指出,「我只是希望藉此告訴年輕的醫師,不要當個開得『一口』好刀的醫師,不需要絕頂聰明,但是要勤快,在掌握國際上最新技術的同時,還得要像做工藝一般,不停的練習到熟練為止。」
四、清楚醫學和自己的限度。
林芳郁指出,好醫師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畢竟不是上帝,因此才能更謙虛,且願意反省自己極限所在,而將病人轉介給比自己更適合的醫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經常做的一件事情:提醒同事,除了自己醫院和院內的同事外,全台灣的醫師,甚至全世界的醫師,都是可以借重來幫助病人的資源。
在葛文德(Atul Gawande)醫師的著作《開刀房裡的沉思》書中也有這麼一段省思:我曾以為行醫最難的是技術的學習,其實不然。最難的也不是在慘遭挫敗,工作負擔太大,累得不成人形。我發現當一個醫生最難的其實是自知之明: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力做得到的,哪些則是做不到的。
在美國醫界有這麼一個說法:「最危險的醫師是很慈祥的握著病人的手,卻一再為他做錯誤決定的人。」
他,謙虛面對自己的極限……
照護對象幾乎都是癌末病患的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對此感受尤深。
年輕時的他,聽到病人抱著一絲希望問道:「我能活多久?」「醫師,這藥有50%的存活率吧?」
他會有情緒,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憤怒,但24年的腫瘤科醫師生涯,王正旭已有截然不同的體會。王正旭指出,治療癌症病人,不可能在一個醫師手上完成,因此,任何醫師都不應該單打獨鬥,而是投入整個癌症中心的資源。
五、團隊作戰力。
由於醫學知識一日千里,加上疾病的複雜度增加,跨科別整合醫療已是現代醫療趨勢,我們發現,好醫師通常也能夠與同僚高度協同作戰,能做主角也能做配角,能放下自我的醫師。
他們,放下自我、獻身團隊力量……
比如台大醫院器官移植小組、台北榮總腦中風治療小組與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團隊,經常必須面臨搶救時間緊急、醫療牽涉團隊甚廣等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挽回生命,端視團隊內每位醫師的團隊作戰能力。
台北榮總前神經血管科主任、現任主治醫師的胡漢華說:「現在如果要我獨自面對一位病人,我會覺得非常不自在,因為我不知道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好醫師也有他們能力、心力的限制,他們需要團隊,他們也需要病人理解。當你找到好醫師,你知道該如何協助他們,問對問題、溝通到重點,讓他們的醫術得到更大的發揮嗎? 好醫師加上好病人,才是最佳醫療戰力的團隊。
(本文原刊於《商業周刊》1067期)
(原作者於 2008-10-04 22:39:18 重新編輯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