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健康文選

修心、修性、修行談「自然管理」

江正彥

‧格林威治國際道統管理顧問公司 總經理

談到「心性」問題,讓我們想到〈中庸〉裏的一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我們不是在談「教育」嗎?在談「教改」嗎?原來「教」這個字的本質是「道」,而「道」的本體是從「性」而來,當然「性」是「心」的外在表現,「心」為「性」的內在根源;因此談「教育」如果沒有從這樣的角度來探討,又怎麼能說的清楚明白、完整透徹呢?

大家不是都在談「修行」嗎?如果我說「教育」就是一種「修行」的功夫,你以為如何?我們這樣說好了,所有的教育機構都應該是一所「修道院」,你又覺得如何呢?其實就本質上來看確實是如此,因為「修道之謂教」啊! 意思是說修道是教育的「根本」,只是我們都忽略了這個根本問題,當然所談的一切教育問題都變得毫無意義,這就是我們所要尋找的「教育」根基,若是真的要談「教改」,就應該著眼在這個「根部」,這樣所改出來的東西,才能夠有模有樣, 否則只不過是換一群人再一次的瞎子摸象罷了!

有很多人自稱為「修行者」、「修道者」或「行道者」,應該都是體悟到前面所提《中庸》裏的那句話,其實這個社會已經慢慢走向「人人修行」的境界了,在行住坐臥、舉手投足之間便能 夠很自然的修行,所以不用特別強調頭銜與稱謂。自然修行是多麼自然而然的事啊!談到「自然」,大家一定都會想到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原來「自然」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原來「道」 最終還是要效法於「自然」,可見得「自然」才是我們人生追求的「究竟」,所以要看世間一切事,都應該從「自然」的角度來看,這樣才會不受干擾、沒有瓜葛,這樣才能看得清楚,講的明白;就好像談「管理」,有的人主張中國式管理,有的人主張美國式管理,有的人主張日本式管理,其實只要好的管理,它的最大公約數應該都要符合「自然」,所以如果有人問我要採用怎麼樣的管理模式,我會說就用「自然管理」,這句話說的很明白,因為只有「自然管理」才能符合一切管理所要的,也才能化開一切管理所產生的障礙與迷失;我們不是在贊美與標榜老子管理的最高智慧「無為而治」嗎?這個「無為而治」其實就是「自然管理」,引老子五十七章更進一步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一句一句的點出「自然」的管理效率,談任何管理,如果不是從這樣的基本觀念出發,所產生的結果不是短暫、就是勉強,不是假象、就是應付;我們不是在談人性化管理嗎?前面已談過,「人性」從天命而來,「天」就是「自然」,所以談來談去還是離不開「自然管理」,能夠領悟到這一點,今後任何的組織、機構、公司、企業都不需要設置「管理部」,因為「自然」是不用「管理」的,所謂「不經自營」、「不管自理」,我們不是在強調「自動化管理」嗎?「自動化」不就是「自然」的現象嗎?當然在我們提出「自然管理」的思想時,每個人都應該自然成為一位「修行者」,而「修行」從「修心與修性」來,猶記文章一開始的《中庸》所言:「天命之謂性」,「天」指的就是「自然」,這就是「自然管理」的一套簡單邏輯。

「自然」二字的運用面相當廣泛,與「道」這個字同樣具有「遍在性」、「超越性」與「穿透性」的特質,只要你想用它,它就自然而來;就拿「健康」這個議題來說,這應該是大家所追求的,也可說是全民幸福快樂的最大公約數,沒有一個人不要健康,也不會有人討厭健康,然而我們卻發現了一種迷失,就是當大家在追求健康的同時,是不是每個人便因此得到了健康呢?因此,談到「健康」就有「真健康」與「假健康」的分別,很多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健康,可是體內的五臟六腑卻都不是很健康,所以「健康」是有分「真假」的,那到底怎麼樣才能得到真健康呢?簡單這麼說,凡是透過「自然的物質」或是「自然調節的方式」所得到的健康就是「真健康」,相反的如果是透過「非自然」即「人工方式」所得到的健康往往較為不真實,這個觀念源於「順勢」與「逆勢」,所謂「逆勢」就是「對抗性」,如「對抗疾病」的作法,往往得到的結果是疾病雖然好了卻傷了身體,而看似好的疾病,卻是一種短暫的好,所以這樣的健康原來是一種假象。

因此,當我們將「自然」兩個字用在「醫學」上時,就成了「自然醫學」,很多人可能覺得很陌生,很多人以為就是「中醫」或一些傳統的「民俗療法」,這都只對了一些些,因為「自然醫學」的領域包容度很高,而且已經流傳幾千年,是屬於世界性的醫學,絕非我們印象中狹隘的觀念;近年來研究「自然醫學」領域的學者專家相當的多,已蔚為風尚,這就是「自然」的魅力,這不正是老子的遠見嗎?由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語道破,真可以說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從「自然」談「自然管理」與「自然醫學」,相信還有更多的「自然」運用,譬如包括我們人類所追求的「貌美」,不是也強調「自然就是美」嗎?有些人說:「自然」不一定是「美」,但是 至少凡是「美」的事物一定都會很「自然」。「自然醫學」的概念,所要表達的是一種「身心靈」整合的醫學健康概念,它來自於「心靈層識」,它來自於「人文素養」,它來自 於「自然」;希望更多具有人文關懷的同好,一起來分享「自然」的智慧,因為我們都是從「自然」而來。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心靈科學與超覺靜坐的管理冥想



李正良

‧義大利君士坦丁國際研究院教授

※本文摘選自格林威治‧天下一族網站〈華人經典智略電子書系列〉

主講:李正良

撰文:江正彥

很多的企業已經愈來愈注重這樣的心靈科學管理,依稀還記得,早先企業所盛行的“卡內基訓練”之類的直覺性課,慢慢進展到所謂超覺靜坐等課程,有很多企業目前亦在實驗這樣的靜坐課程,就我們目前所輔導的大陸企業中,便有一家正在實施,這家公司對他所有員工規定每天上午八點鐘打卡後,全體施以一小時的超靜坐,下午四點鐘再實施一小時的超覺靜坐;上午是啟迪他的思維,下午是恢復他的體力,如此久而久之後,公司做出了調查報告顯示出有非常大的功效,而這其中的基本理念,就是從企業家潛能開發的概念中延伸出來。

掌握宇宙逐末消長的變動脈絡

在知己知彼,彼消我長察知中,體會到“氣勢管理”的脈絡,即“勢”產生勢能,“場”產生場能,萬生萬物皆有能量,每一種物體皆有他本生的能量,而人類是最擅於運用能量來強化自己的身體,譬如營養學就是利用動植物的能量來轉換到對身體有益的能量,所以醫學上便是借由營養學的能量轉換成細胞而產生人體成長的能量;當我們將能量學理論運用到領導學上時,就產生“能量決定論”,在瞬間決定了彼此能量的高低,接著便看到從高能量轉移到低能量,譬如前面的例子,將老外的手變長、變熱、變冷,就是透過能量“場”的轉移;如此,領導者若能學會這套技巧,就能運用他的思維能量,就像聲音是能、光與熱是能,運用思維所產生的能量來達到他領導統御的目的;接著說,能量是可以循環的,好比一處旋渦,因為有落差所以產生旋渦,如果是一湖平水就不會有旋渦,但

是往往外表看似平靜,底下卻旋渦暗藏;颱風的氣壓就是一種旋轉的能,而颱風的產生就是高氣壓與低氣壓的能量轉移論所形成交錯轉換循環後的聚合與分離現象;人體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古老的中醫學理論中有所謂陰陽二氣的平衡,當陽氣旺陰氣衰,便會身體燥熱,當陰氣盛陽氣衰時,便會產生阻塞,容易引起感冒之類的病痛,或者容易瘀傷,其實癌症就是一種“瘀”,在中醫學上便採取化瘀的過程,當腫瘤經過化瘀後散開,便隨氣血流出,但若在能量循環流出的過程中又碰到阻塞,便又會逐漸形成另一個腫瘤,因此胃癌不是把胃割除,而是將身體中受阻的部位暢通,也就是把太高能量的部分降低,當能量太高時容易產生精神分裂症,凡是高亢性的心理就會產生攻擊性的行為,因為能量衝到腦部又過於集中在腦部下不來,於是會有幻覺、幻聽、幻視等現象,甚至可以聽到異次元時空的某些聲音,在中國大陸正在大量做這樣的研究,而美國哈佛大學也紛紛在做這樣的研究與發表;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運用在管理學上,便是從能量決定論→能量轉移論→能量循環論,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時還會產生“突變”,本來是正的加上一個負的,有可能變正,也可能變負,而本來是負的加上負,在數學上就是負負得正,這在中國學說裏叫做「物極必反」,所以不管是正負或負正或負負都會產生另外一種變化,比如說a+b原本只有a與b的關係,但是我們把它們括弧平方以後,就會變成a的平方,有一種形勢產生,另外一種b的平方的形勢也隨之產生,另外又產生一個2ab,而這個2ab又要看b是正還是負,不同的數值又會產生不同的變化,這個便是我們中國《易經》學上的“變”,從變易之中去找尋交易的部分,也就是「交易點」,而《易經》被運用在管理上、五術上或風水上便是在探討“變”的哲學,那麼在《易經》64卦的千變萬化之中,是不是能找到那個不變的「交易點」,我們稱為不變的道理,也就是人類所追尋的永恆,亦是宗教家始終在尋找的道,在基督教稱為真理,在釋迦牟尼佛就是悟了正道。



一靜一動,一陰一陽,調合相應萬物生

總之,在管理學上如何運用能量場的轉移,譬如說公司開分公司或連鎖店,或海外投資,這便是能量產發生轉移的功效,一開始可能不是全面轉移,而可能是公司的經營制度或行銷策略,行銷通路等的轉移,經過一段時間後,由能量轉移又產生循環,當然當循環正常時便是成效,若循環不正常,便是“能量突變”,因此經營領導者一定要懂得運用“場能“來產生“勢能” 這即是禪學中一動一靜的功夫;這一動一靜中便能激盪相生,但往往會演變成一山不容二虎,好比有些企業老闆將自己的二位親生兒子放在同一家公司,往往就會合不來,這便是“能量相剋”,領導人只要能掌握相生與相剋的原因,便可以運用轉化的功夫來化剋為生,在這樣的過程中便能達到“能量共存”的現象,進而達到“能量互惠”,最後“能量相對”產生“能量統一”,讓能量有著無限大的發揮,這也就

是最近非常流行的管理學說,MRP,資源整合,到全球運籌管理,這套學說其實是源於中國的哲學思想,所以我們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是其來有自的;如今全世界的人都朝向中國大陸十幾億的人口市場,只是遺憾的是,這套氣勢管理,國外相當盛行,外國人雖然只懂些皮毛,就極力去實踐,他們研究學習的態度是很驚人的;反觀中國人,每個人雖然都懂,但卻一定要百分之百有把握才去實現,這比起外國人來說,其生活態度與經營態度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心靈,是企業天長地久的藥素

傅佩榮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文摘選自格林威治‧天下一族網站〈華人經典智略電子書系列〉

主講:傅佩榮

撰文:江正彥

我們今天特別要介紹這 「士魂商才」的觀念,「士魂商才」這四個字它的使用在日本是非常流行的,因為日本人學習儒家的思想,把它應用在企業管理上,是非常的有成就,我們都知道日本有一位學者叫做澀澤榮一,他出了一本書叫做《論語與算盤》,論語代表講「道義」,算盤代表講「利益」,換句話說「道義」與「利益」並不衝突,兩者可以同時配合起來。

在孔子的學生裏,在談教育的時候,會特別提到「因才施教」這個原則,我們要問「因才施教」這個「才」,是天生的一種現象還是一種才華,在經過教育的琢磨之後,他在社會上可以表現出特殊的用途,那麼學習與受教育對一個人才的養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至於「施教」是依個人的才華來教導他特殊的用途;說到這裏,我常常想到孔子的另一句話:「君子不器」,指的是不能只有一種用途,但偏偏又不能沒有那一種用途,這聽起來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很矛盾,好像說你一方面是個人才,但一方面又說不能只是個人才,而應該是個「全才」,所謂「全才」就是全方位發展,如果你只是一個人才,一個專家的話,那意味著你只重視這一點,容易忽略其他方面,所以一般來說,孔子希望能夠「兼顧」,要「兼顧」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至少要做到某些重點,因此我們談到「士魂商才」本身就有著平衡的觀念;「魂」,代表著內在的心靈,指的是讀書人內在的心靈,但是表現在才華上,要像個企業家,意味著把商人的才華表現出來;如果只是商人的魂加上商人的才,那就不太好,因為商人只懂得將本求利,容易演變成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趨之若鶩,雖然可以得到很多成果,但是缺乏讀書人的一種心靈,恐怕對社會就會缺少一種道義與責任感;相反的如果只有讀書人的魂與才,那也是很有限制的,如果只是會唸書,唸到最後變成書呆子,而無法面對社會的各種驟變,這也是一種遺憾!

‧因材施教的卓越管理

在孔子的學生裏,很多人都變成了政治人才,像有人問他,你的學生子路怎麼樣?孔子說:「子路沒有問題啊!他可以帶兵打仗,至於冉有可以做官,負責政務,公胥華則負責外交,因為長的體面,當起外交官非常的稱職」,這些都是孔子學生裏相當出名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我們在這裏舉一個例子來談一談,子路是很好的軍事家,而子貢是一位優秀的外交人才,而顏淵的德行最高,有一個故事,把他們三個湊在一起,這個時候子路先說話,他說:「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把軍事交給我,我一定把這個國家的軍事治理的很好,讓其他國家不敢來攻打」,他講完之後,子貢接著說:「如果我來負責外交的話,那根本不用打仗了,看來你(子路)就要失業了!」子貢講完之後還非常的得意,這時候顏淵出來講話了,他說:「如果我來負責政治的話,全面推廣道德教育,如此一來,國與國之間一定相處的很友善,彼此有相當高的德行,到那個時候還需要什麼外交呢?」所以顏淵一出來,那麼子路與子貢都要失業了。

這三位人才,都是孔子的學生,可謂一時之選,也便是孔子「因才施教」的結果,然而我們似乎看得出來,其中的首選應為顏淵,也就是把「道德」擺在第一優先,這就是讀書人的一種風骨,即前面所談的「士魂」,簡單來說就是「道」這個字,儒家談「道」,一下子很難說的具體,就儒家而言,「道」基本上指的是人生的理想,意味著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有些路是正確的,有些路是不正確的,這不能由主觀去認定,而應該是客觀的去分辨;譬如說,守法就是正途,非法當然就是歧路囉!譬如說,重禮,當然是正路囉!孔子特別強調「禮」,所謂「富而好禮」,有錢了之後,會特別重視「禮」,用現代人的語言來說,就是非常的有品味,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很文雅、很高尚,整個社會的風氣當然會提昇,所以像「法」、「禮」都跟「道」配合,儘管本身不是道,但卻屬於「道」的範圍之內,代表在選擇人生的道路,一定要先不能違背「禮」與「法」,更進而言之,要發揮真誠的心意,所以整個儒家的精神,我們可以用「真誠」兩個字來代表,所以我們談到讀書人的心靈,並不是講求唸到多高的學位,而是那個「魂」(指心靈)比較單純,能夠以「真誠」的態度來與人相處,我們都知道,凡是在社會上呆久了,很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就是缺乏真誠,說話做事都只希望達到一個目的,有時候不太考慮是不是真正的心意,而讀書人的心靈比較單純,寧可因為真誠而晚達到目的,不要因為不真誠而達到目的又後悔。

所以讀書人的靈魂在孔子來說,是要透過教育來達到基本的原則,有一次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到各地去訪問,有一段時間過的非常辛苦,他跟學生都斷糧了,沒飯吃,學生都生病,起不來了,子路個性比較衝動,就起來抱怨,他說老師:「哪裡有唸書人像你這麼窮困的啊!到底怎麼一回事啊!」孔子聽到這裏就說了:「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句話要解釋清楚,否則容易用來批評別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碰到窮困的時候,他仍然可以堅持原則」,小人就不一樣了,小人其實不是壞人,小人就是一個缺乏志向的人,他想不到那麼遙遠,反正一碰到困難,算了,不要堅持原則了,便開始「無所不為」了,只要讓我能夠逃避這個困難的事,我都做,這樣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志向的人,所以孔子在這個時候講到「君子固窮」,就是在描述一個讀書人應有的表現,他能夠堅持唸書人的原則,寧可因為真誠而晚一點成功。西方有很多人談到成功的經驗時,都有類似的想法,就是早知道我會晚幾年成功,我還寧可慢慢來,而不要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這是普遍的一種想法,譬如我現在成功了,但是回想起來,這個成功是過去我曾經用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所得來的,所以開始後悔起過去的種種行為;如此看來,企業的成功固然會換來快樂,但是這種由外而內的快樂,其外在的因素如果很複雜,這樣的快樂也是會有瑕疵,而不會覺得踏實自在的;其次,社會上的富貴會造成快樂,但是這種來自於外在因素的快樂,很容易會被改變,譬如說經濟上的金融風暴,整個社會的變動與形勢的改變,甚至國家的內憂外患,都可能造成一個人企業上的成敗,像這樣的快樂是由外而來的,它便缺乏一種保障,所以你一方面努力奮鬥、追求成功,另一方面一定要想好自己要走的路,而所謂「士魂商才」,指的就是這個,知道人生應該要如何走?怎麼做?而「商才」就是具備了專業的技能,以便在社會上能好好的發展,這兩個配合起來並不會互相衝突;孔子的學生子貢,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在古時候要做生意是非常困難的,必須向官府申請,並非一般人可以做的到的,而子貢這個人啊卻是不經申請,就自己就設法做起生意來了,並且生意非常的成功,用四個字來形容,叫做「臆者屢中」,就像現在猜測股票的漲跌一般,非常的神準,所以子貢後來很有錢;到了司馬遷時代,在寫史記的時候,特別寫了一篇「貨殖列傳」,這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描寫商人的一篇專書,因此要說中國人做生意,那就要從孔子的學生子貢開始說起了;所以現在的人說孔子有反商的情節,那是不對的,反而孔子是贊成商業活動的,只不過孔子特別強調要有「士魂」的精神在裏面。

‧心靈,是企業天長地久的藥素

記得,杜甫有一首詩,他說有一天忽然下起雨來,外面下大雨,房子裏面下小雨,那時候的他非常的窮困,這位大詩人啊!晚上睡不著,心裏有很多感慨,就爬起來寫詩,詩裏有一句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說我到哪裏去找千萬間房子?然後讓天下的窮苦讀書人都能夠得到庇蔭而開心的微笑,這是杜甫的想法,但是杜甫是個讀書人,他哪裡會有錢來蓋那麼多的房子呢?聽到這裏我們感到心疼啊!在中國古代偉大如詩聖杜甫、詩仙李白的人,在當時都非常的窮困,從現代企業家的眼光來看,實在是很捨不得,如果有機會生長在那樣的時代,真希望能好好的照顧這樣的讀書人啊!

談到這裏,我們所強調「士魂商才」的觀念,便愈加躍然紙上,這是中華文化非常珍貴的一部份,在今天幾乎人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的時代裏,能擁有「讀書人的心靈」,更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呼籲,每一家企業都能以「讀書人的魂魄」來做為企業經營的根本,才能在所有商業往來與經濟交流的過程中,產生良性循環;如此一來,所帶動的社會財富,才能經得起考驗,因此,與其說企業的根本是資金,倒不如說是具

有「讀書人的心靈」,這才是企業「天長地久」的真正元素。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心靈的道?世俗的路?

王邦雄

‧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文摘選自格林威治‧天下一族網站〈華人經典智略電子書系列〉

主講:王邦雄

撰文:江正彥

現在就引用老子和莊子的說法,來分別兩者間的不同,管理哲學並不是知識性或技術性的問題,而今天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知識或技術的根據在那裡?所指的就是上面那個「道」,所以老子有句話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的一生似乎有兩條路,一條是為學的路,就是可以增加知識、技術的路,另外一條是為道的路;為學的路,每天要進修增長我們的知識,而為道的路,則每天會減損掉一些知識與技術,暫時放下一些階梯、步驟、程序等方法學上的操作,這時候,才會有一些整體的智慧,全盤的觀照,剛剛好要把過去所學的放掉,跳開來看,才能夠得到觀照的智慧。

因此「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在這裏我們所講的不是管理的學,而是管理的道;指的是天道,是最高的依據,譬如民間信仰的天公土地公、孔子公、老子太上老君、佛陀、基督等都是道;我們講管理學要講到最高的源頭活水,有源頭活水才會有靈感、有創意,我們要把那最高的理想與情意引下來,這是最高深且深層的管理,如此最高品質的管理是從「道」裏面開發出來的。

接下來引用一段莊子在《養生主》篇章中的寓言,叫「庖丁解牛」 牛體是很複雜的,而庖丁是一位管廚房的人,他正要解一頭牛,牛形成庖丁的挑戰,牛體的複雜就像是人間社會般,亦如公司團隊般的複雜,能否解開這樣的複雜,就叫「解牛」,如同今天的解剖學,「解牛」其實就是怎麼樣端出一盤牛肉給客人吃 ,首先必須知道怎麼解開那頭牛,所以庖丁在君王面前要展現他解牛的技術與藝術,就在牛沒有痛苦與流血的情況下,配合音樂的節奏與舞蹈的律動中,用一把刀把牛解開,莊子描述情境就像塵埃飄落大地、無聲無息;那麼這個寓言就在說明今天管理的最高境界,希望把所有的難題化解於無形,也就是說,管理者是那位庖丁,身上有一把刀,那把刀就是智慧、生命、感情與理想,如何來帶領一個團隊,經營一家公司,而這個團隊或公司就是那複雜的牛體一樣,領導者怎樣學習庖丁在音樂與舞蹈中解開複雜的牛體,如同經營複雜的團體,將問題化解於無形;當庖丁表演結束之後,君王發出由衷的讚嘆,可以說是嘆為觀止,他說:「一個人解牛的技術怎麼可以到達如此高超的技術」,這句話是君王所給出的最高禮敬與讚美,沒想到庖丁不領情,當下就提出嚴重抗議,他說君王啊!我一生所追求的是「道」,進乎技矣,意謂著早就越過那技術的層次,我是解牛的道,「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我所追尋的是那個至高無尚的道,而不是學術性的、知識性的那種操作手法。



‧人最怕無路可走,要開出一條活路來

另外再引用《論語》裏的話,「士志於道」、「君子不器」,士是讀書人,君子是有修養的人,以現代人的眼光來說,士是指知識份子,即社會的菁英,引領著整個社會,所以我們心裏面要永遠懷抱著一個理想叫做「道」, 這個道就是我為天下人開路,叫做「道路」, 人生一定要有路走,否則便走入窄巷,人最怕無路可走,所以只要有道便能開出一條活路,而「君子不器」的器,指的是器用、專長,個人的特色可以很精彩很有魅力,可是經常將個人的光彩掩蓋了別人,而形成對方的壓力, 因為把別人比下去,所以說君子不僅僅是器,而是心中要有道,這個「道」足以帶動大家一起成長,今天凡是團隊的經營者和領導人,我們要有寬廣的心胸和抱負,如果單講管理學,那個是「器」,而管理哲學就是所謂「士志於道」的「道」。

在大家所熟知的《易經》中,特別引用易傳的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每一個人都是有形的個體,而人生的智慧就是要把自己的形體帶往何處,人生的道路有東西南北,不管人生的立足點在那個方位,我們永遠要向上走,那便是形而上的路,往上走是道的路,往下走是器的路,一個人能成器,譬如參加比賽破紀錄等,但是還有另一條更高遠的路是道,除了自己往上走,還要帶動別人一起往上走,譬如我們要提高生活的品質,而不是光講數量,這便是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而是前往的意思, 因此一位領導者是必須帶領自己的團隊一起追求往上走的道。



‧管理是用合理的心來帶動不合理的物

接著繼續來討論如何將管理的道運用在公司經營上,追溯先秦各家思想,原本講的都是政治的智慧,政治是一個最大型的管理,如同一個國家的總統就是一位最高的管理專家,他引領整個國家的走向,今天我們特別從政治思想中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哲學與智慧引用到整體大型的工商團隊,這就是孫中山先生所說的政治乃管理眾人之事,因此政治思想就是管理智慧,這樣的管理簡單的說就是人管人,即領導人管部屬,而領導人呢?如此歸結到最後便是自己管自己;總統自己管自己,部會首長自己管自己,企業老闆自己管自己,員工部屬自己管自己,那麼究竟自己的誰管自己的誰,就是自己的心去管自己的物;人,是由兩部份構成,一部份是心,一部份是物,人的物是有限性,譬如人有欲望,人會累會老,物是有限的,那麼心是理想,是合理的,是無限性,人生就是我們無限性的心落在我們有限性的物裏面,所謂管理就是要用合理的心來帶動不合理的物或器,這樣便是自己管自己之意,即自己的心管自己的物,如此一來,人生的路才會走的合理。

管理事實上就是人管人,人管人是很複雜的,許多政治界的前輩,共同的心聲就是政治是很複雜的,何止政治複雜,凡是人際關係都很複雜,舉凡交朋友,同事間甚或父子、兄弟、夫妻相處,都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立的思考與想法,這個時候就必須找到一條溝通的路,透過溝通讓彼此的生命可以感動,這麼一條合理的路就是今天所講的管理的路,而其重心不光只是放在溝通的路,應先讓兩邊的自己合理,即不要讓兩邊的氣上來,也就是彼此的心上來,不管是父母子女、先生妻子或是長官部屬合理的心上來,才能夠心心相印, 心靈就自然投合,所有的團隊或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就是雙方的心沒有上來,而被氣取代了,因此人際關係被分為兩類,一個是心跟心,一個是氣跟氣,氣跟氣的關係是很容易對抗決裂,心跟心的關係是很溫馨的,是可以融在一起的;管理哲學講到最後就是修養,舉個企業界的例子,譬如說長榮,整個公司就是透過道來管理,道變成每位員工的精神指標,每個人都很有修養,所以管理就很自然走上一個共同的軌道,因為有個道在那裏,當然就很容易上軌道;另外再舉個例子,就是慈濟公德會,當社會發生公共救災的時候,其表現經常超越在官方之上,因為省去中央與地方間的隔閡,在速度與效率上更是優越,而其主要原因便在於整個團隊心中只有個道,那就是佛,也就是心,一顆慈悲心,所有個人的氣都放掉,大家朝著共同的理想在走,這是一個最高的典範。



‧企業是一個夢幻的隊伍,不是魔鬼兵團

如此一來,我們希望有一個夢幻的隊伍,而不是魔鬼兵團,因為魔鬼兵團是氣,而夢幻隊伍是心,關鍵就在於是心衝出來還是氣衝出來,強調團隊是心跟心的管理型態,而非氣跟氣的管理型態,用管理哲學的根源性來說,就是修養;最後希望通過經典哲學的引據與解析而拋出一個在管理學上永不失落的理想與夢,並將道家的思想與智慧引進工商團隊與經營管理身上,必定能發揮相當大的效應。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從心靈、人文談易經

曾仕強

‧中國式管理大師‧領導學權威‧教授

※本文摘選自格林威治‧天下一族網站〈華人經典智略電子書系列〉

主講:曾仕強

撰文:江正彥

每次看到《易經》的時候,各位都會有怎麼樣的想法?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一套的說法,不過我是建議各位最好從這個角度來切入;掌握未來的變化,讀《易經》真正要掌握的是未來的變化,因為我們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要追回已經來不及了,中國人很聰明,我們一定要提前了解未來的變化,進而去掌握它,所以我們這個課程才叫做「從易經來看趨勢領導管理」,就是這個意思;為了讓各位方便了解起見,我們第一個要來探討的就是研究《易經》到底有什麼好處?我想這是中國人很講究的東西,我們看到一個東西,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它能不能吃,如果不能吃,那麼大家對它就沒什麼興趣,我們做學問不是像西方一樣,是為了做學問而做學問,我們是為了實用的人生而來求學問與知識的,所以要學以致用。《易經》有什麼好處,我們提出三點,很可能乎大家意料之外,第一點就是要破除迷信,而偏偏易經在社會上,我們大部份的人都認為它是個迷信,什麼占卜、算命,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迷信,可是我們都把它看成是迷信;第二個我們要擺脫二分法,二分法是一個很嚴重的缺陷,是無可奈何的一種選擇,我們今天話講到這裏,你什麼時候能夠跳脫二分法,你就能恢復你的自由身,否則你永遠會被綁住,但是很不幸,我們每個人都讓二分法掐的緊緊的;第三個,我們要合理的應變,其實今天講求新求變,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如果我們再持續的求新求變下去,人類將死無葬身之地,我想會這麼講,各位就知道現在所面臨的嚴重性已經到達很可怕的地步了。

首先我們來看破除迷信,大家回想一下,易經當初它是怎麼來的,我們當初的狀況是怎麼樣?是明智未開、過份權威,所以才會造成每一個中國人都明哲保身,各位可以想想看,當老百姓沒有什麼知識的時候,你跟他講道理講的通嗎?是講不通的,我們舉個例子,有人說你只要看到尼姑就會倒楣,這句話是不是迷信,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這是迷信,你憑什麼說它是迷信,「看到尼姑就倒楣」,我們要看看到底是誰倒楣,各位想想看,以前的尼姑都是在荒郊野外,她會碰到的男人只有兩種,一種是農夫,一種是打獵的,沒有第三種,而這兩種男人都是體力很充沛,腦筋卻不太靈光,尤其是在荒郊野外,這兩種男人碰到尼姑,那尼姑一定倒楣,所以我們為了保護尼姑,就說看到尼姑會倒楣,而這兩種男人一碰到尼姑,什麼都不敢看,就什麼事都不會發生,這才是道理啊!我們披上一個迷信的外衣,很容易溝通,但是跟他講道理,卻是很不容易溝通,我們不得不佩服以前的中國人是相當聰明的;放鞭炮是為了消毒,可是你跟老百姓說放鞭炮是為了要消毒,他不會聽,如果你跟他說逢年過節放鞭炮,愈放愈旺,他就放了,而鞭炮愈長愈好,一拉長就要掛的高高的,一放下來空間愈大消毒的效果愈好,鞭炮放了滿地,然後民眾還會乖乖的把一地的鞭炮掃乾淨,這才是道理之所在;所以以後不要再有迷信的想法,要直判《易經》的道理。

中國人是最講道理的,可是我們的「情理法」卻被批評的體無完膚,那是因為大家不了解什麼叫「情理法」,我們的「情」是為了講「理」的,我們的「法」還是為了講「理」,所以那條太極線不要忘記了,給你面子,是希望你講道理,你不講道理的時候他也會翻起臉來不跟你講什麼道理的;法,是要大家講道理,否則只要合法什麼事情都可以做,那天下就完了;因此,我們講道理講道理,還是不能排斥鬼神,所以這點我們要說的非常清楚,中國人在殷商時代是非常的迷信,那時候什麼事情都牽涉到鬼神,可是周朝出現以後,它就開始建立制度、重視人文,破除迷信;所以我們從周朝以後是「不應該迷信」,而不是「不迷信」,到今天大家都還是糊里糊塗,從周朝到現在已經二千多年了,卻還在搞「迷信」,為了喚醒中國人,我們對「迷信」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希望這些話大家早日了解清楚以後,每個人的腦筋就會很清楚、很靈光了。

我們來看看什麼叫做鬼神,鬼神就是科學之外的叫鬼神,凡是科學知道的東西,你就用科學來處理,有資訊、有數據,你幹麻去搞鬼神,可是當沒有資訊的時候,你怎麼辦?總不能什麼都不要做嘛!這時候還是要問鬼神,鬼神就是目前科技所沒有辦法了解的事情,它一點也不神秘。

講到這裏,可以知道中國人老早就已經破除了二分法,我們來看分別由「直線」與「 S線」所畫成的兩個太極圖,我建議各位把這兩個圖常常放在腦海裏面,對你有很大的幫助,直線的太極圖,我們把它叫做「死腦筋」,死腦筋的人就是二分法,凡是「是非分明」,不是對就是錯的,這種人都很可怕,孔子說:「君子可欺其方」,就是在講這個,你看一個方方正正的人經常覺得很委屈,就是人家不太能接受他,中國人很「講究是非」,但是中國人很討厭「是非分明」的人,我想這兩句話一定要好好的去思考,不要像一般人只會粗淺的說:「嘿!你沒有是非,應該要有是非啊!」,那是二分法,是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是非不是那麼容易分的,你看《易經》在六十四卦裏純陽卦、純陰卦各只有一卦,其他六十二卦,不是陰多於陽,就是陽多於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啟示,完全對的很少很少,完全錯的很多很多,一般都是有對有錯,錯中有對,對中有錯,這就叫做「可能性」。

所以中國人很少一下子就去分辨是非,我們要慎重的去分辨是非,叫做「慎斷是非」,讀《易經》是要慎斷是非,所以要趕快跳脫二分法,你看「S線太極圖」它就跳脫二分法,這個圖告訴我們,不能夠一下子就把陰陽兩儀一分為二的,而是包括了「三」,那是怎麼樣變成「三」的呢?這個很重要,中國人講二就包括三在內,你看二就是多數,三同樣也是多數,我們舉個很有趣的例子說:「唉!你最近在忙什麼?」他說:「我最近在培養第二專長」,如果繼續問他?「有興趣培養第二專長,那是不是還想培養第三專長呢?」我們來看看他怎麼回答,他會說:「當然要了!」這不是笑話嗎?我們沒有第三專長,第二專長就是除了你本身專長以外的所有專長就叫做第二專長,所以二是包括三在內的,就像我們說:「ㄛ!你買新車」,「沒有啦!是二手車」,「ㄛ!你是第二個主人」,「沒有啦!已經換了十幾個主人了!」唉!十幾個人還是說「二手」,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要用西方人的觀念說二是二,三是三,不是這樣的,中國人的二它包括了三在裏面,所以我們用這個圖,它就看得更清楚了,你看你只要把那個灰色地帶推展出來,那就變成一、二、三了,所以如果把一代表「乾」卦,二代表「坤」卦,那麼三則是「六十四」卦;因此,我們讀《易經》要把二看成三,凡是二我都看成三,就好像我們問客人你要喝茶還是喝咖啡?他卻什麼都不選,結果來了一句「隨便」,沒有隨便啊!那就是把一與二推開來,就變成了三;「你明天來不來?」他沒說個明確,只說了一句:「再看看!」再看看就是第三個;「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他不說「贊成」也不說「反對」,他會說:「我還沒有搞清楚」,我們永遠選擇第三個,所以很多人在批評這個第三種選擇,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中國人厲害的就是把兩個東西看出三個來,在管理上叫做多一個選擇,多一種可行性的方案,來給我們一個更寬廣的選擇空間,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我們談到這裏就應該了解到中國人所講的話大部分都是根據三畫卦來,你看畫卦為什麼只畫到三,而不畫到四或五,甚至於六畫、七畫、八畫,只要想畫就可以畫上去,我們並沒有這麼畫,因為這樣畫下去太複雜了,太複雜的東西畫上去沒有用,一二三簡單明瞭,所以你看我們把時間分成上午、中午、下午,過去、現在、未來,又把人分成上、中、下;中國人的三分法很厲害,大概很多事情我們都把它分成三種情況。所以我們說「無三不成禮」,也就是告訴我們在三個當中要選擇一個比較明哲保身的部分,所以中國人為什麼講話反反覆覆,這是有道理的,說什麼講清楚、說明白,這基本上是不適合中國人的個性,不可能這樣做的,我們幾乎不能夠要別人一開始就說清楚,那是沒有用的,你說中國人都是從含含糊糊到最後走出一條清清楚楚的路來,通常都是要等到最後大家才會相信,你一開始就把話說清楚,反而會有很多人懷疑你的。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易經》的第三個好處,那就是「合理的應變」,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是我們常常忽略掉;首先來看看「變」這個字,「變」有百分之八十是不好的,俗話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這是一句老話,但是它說的非常明確,人的一生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好的,凡事愈變愈糟,這三句話各位要放在腦海裏,「人愈變愈老,東西愈變愈舊,事情愈變愈糟」,你聽到這三句話就知道「求新求變」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我們應該「合理的應變」,不可以「求新求變」,因為我們應該要嚴格的控制,只能在百分之二十裏去變,而這百分之八十根本就不能變,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把「求新求變」改為「趨吉避凶」,你看吉永遠是百分之二十,凶是百分之八十;怎麼樣用品質管制的概念,來控制我們的變,這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時代在變、潮流在變,可是我們不能夠忽略掉「愈變愈糟」的可能性;我們要合理的變,所以要記住八個字叫做「不可不變,不可亂變」,大家回想一下,從小時候,你的父母親講的話就是「不要亂變」,他從來沒有叫你「求新求變」,我們今天的社會會搞成那麼糟,那就是有人登高呼喊說要「求新求變」,都把大家給害慘了;「不要亂變」,如果是非變不可,沒有人叫你不要變,可是如果只是為了求「新」求「變」,那樣的「變」與「新」只會愈弄愈糟、害慘人類,因為會把人類整個前途都變壞掉了;「時間是往壞的方向流動」這句話非常重要,時間不是往好方向流動,如果時間是往好的方向流動,我們就不要動,在那邊等就好了,所以並不會愈等愈好,因此不要擔心大家不會變,這就是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人到盡頭自然變」的道理。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音樂是健康的天然良藥

簡英郎

知名留義大利聲樂家

樂聖貝多芬曾說「音樂不是娛樂」,可見得音樂在生活上的功能不僅供人取樂,尚有更深層的意涵。

基本上表達「音樂」的工具分有器樂與歌樂兩類,都能爲音樂提供無窮的樂思並完美的體現人類追求「真」、「善」、「美」的理想。

含有歌詞的歌樂對人類具有深遠的影響。

經美國「歌唱教師協會」研究並總結出了歌唱的12項好處:

1、歌唱時進行深呼吸,能增強肺部功能,清新血液。

2、歌唱能促成好的身體姿態,優美的形體動作及生動的面部表情。

3、歌唱能促進思維活躍。

4、歌唱能增強自信心,有益於形成樂觀沉穩的性格。

5、歌唱可以鍛鍊思想集中,增強記憶力。

6、歌唱能改善說話能力,建立正確的發音和豐富的音調。

7、歌唱可以熟悉更多的詩詞,加深對語言、文字的領會能力。

8、歌唱發展了對獨唱、重唱、合唱、音樂劇等歌唱藝術的欣賞能力。

9、歌唱促進了對其他藝術的興趣。

10、通過歌唱加深了美好事物的追求,體現對理想的探索。

11、歌唱有助於情感的表達,是個人與外界溝通的橋樑。

12、歌唱是自娛自樂的良好方式。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生活步調愈來愈煩忙,壓力有增無減,造成許多的文明病。藉由音樂(器樂或歌唱)來舒緩、調解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音樂是由耳朵進入的良藥」,聽聽莫札特的音樂,唱唱情歌都有助於改善情緒。近年來有些科學家研究報告指出:除了藝術價值之外,歌唱還帶來很大的健康價值。美國加州大學的羅伯特‧貝克教授對歌唱的作用進行長期的研究,他表示:「壓力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如果你對自己做的事情感覺很好,免疫系統就會得到增強。」研究更證明:人們在歌唱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名為「催產素」的賀爾蒙,剛生下孩子的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大腦也會釋放出這種賀爾蒙,夫妻親熱或戀人含情脈脈相互凝視時,他們的大腦中也會釋放出這種賀爾蒙。歌唱能增加人體的免疫系統,能讓人體減少看病和吃藥的次數;歌唱能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也可說歌唱是健康的「天然良藥」。

歌唱既有這麼的好處,就歌唱的要點提一些看法,幫助歌唱者因歌唱而帶來的益處。

常常聽到電視節目,主持人說「某某小姐(或先生)將這首歌詮釋得淋漓盡致。」可是聽起來,並無特殊的演唱觀感;把「詮釋」掛在嘴邊,偶偶用用,好提高程度。一來不知詮釋在歌唱的意義,就是知道也做不到。「詮釋」就是「再創作或稱二次創作」,是意境畫面與作者互動、連結產生的共鳴;進而與聽眾融合一體,達到歌唱的目地。

每一位歌者他的生活環境、學習過程,人生的歷練,都不太一樣,因此,在表現情感的層次也沒有相同的。深刻的、被感動的歌唱更是要「畫」得合乎邏輯、合乎人性的色彩。

歌唱的技巧,是要為能唱出深刻的、能被感動的歌唱來服務,來發揮的。歌唱用到的技巧,不外乎「漸強」、「漸弱」、「突強」、「突弱」、「漸快」、「漸慢」…這些技巧只要通過正確的學習,都可以獲得;但【層次】才是重點,對於每首歌曲,必先徹底了解其涵意,段落、字團、句讀的處理…才能賦于情感層次。

軍隊的進行要唱歌,是藉著唱歌要步伐整齊,雄糾糾氣昂昂的歌詞,更能振奮軍心;有些聚會要唱歌來凝聚團結、和諧氣氛;兒童更藉著歌唱直接的度過、表演他們的童年;現今流行的卡拉OK也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表錯情 傷腦筋

到處都有歌聲,然而能讓我們專心佇足傾聽者卻不多見;明明是優美情歌的「綠島小夜曲」唱得不適切或表錯了情,往往將「椰子樹的長影」中的「椰子樹」三個字高聲大聲唱著,殊不知已經破壞整首情歌的氣氛與意境了;「姑娘喲…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運用技巧,怎麼唱來打動那位心儀的姑娘,能打開窗戶看看,才是歌唱此曲的重點。

走音 就走味

假設一名聲音較差,容易走音,拍子也不準的歌者,唱著愛慕之意的情歌,他也在抒發、傳達情感;說不定被訴說的對象,聽不到一半就溜之大吉了;這時表達情意說不定直接用「說」的讓對方明瞭來得有效果,之所謂「說的比唱的好聽」了。因之,要好好的、謹慎的學習健康的發聲技巧,音準、拍子也必須多加練習才不會造成缺憾 。

有角度 動起來

「車站」這是一首難得的感人又傷感的好曲子,依歌詞而言,一定是正值熱戀的情侶即將道別的一首扣人心弦的好曲子,其中第一段歌詞「火車已經到車站…(感受到即將別離,眼看別人相迎親人的情境)」,第三段「火車已經過車站…」,旋律雖然相同,歌詞中的意境、心情,相去甚遠,要表達的心境、線條截然不同,而且第二段 「無情的喇叭聲音聲聲彈…」講的是開車時間到了,跟喇叭聲關係不大,這一段是對比段(所謂的副歌)節奏、音高、字團、線條都改變,依理應該要強而有力,這麼一來喇叭就成為主角了;因此,歌唱要能表對情,要弄清對象;要唱得讓聽眾都能動容,非得有正當的情感認知,還得要有一定的技巧。唱歌不在多,唱對、唱好幾首有血有肉的好歌,便足以與聽者溶為「你儂我儂」、「水乳交融」的至高境界。

字正腔圓

美妙的歌唱,是強弱、抑揚、方圓、頓挫、繁簡、疾徐相間,對比均衡的設計所產生的效果。就如「寫字」講究用筆之肥瘦、疏密、剛柔、疾遲相間的原則,繪畫還講究濃淡、明暗、動靜,歌唱的韻律亦就在於此。這韻律當然要以適當的呼吸來區分歌中的句讀和樂句。

「咬字」也須字正腔圓,字與腔的關係,就等於人體的骨和肉,字不正,就等於人的骨骼不正,肌膚再好也不美觀;字咬得太露痕跡,腔包不住字,就等於一個人行銷骨立,像堆枯柴;相同的,用腔把字都蓋住也不好;必須是骨肉婷勻才能成為美人。

歌唱最好以第一人稱來唱,研究創作背景,唱給誰聽,在什麼地方唱,選唱哪些歌曲;運用健康的聲音來「歌繪大地」,豐富人生;這麼一來「音符」自然就活起來了,它的生命就在其中了。如果有這麼樣的歌唱認知與實踐,歌唱的好處就會源源不斷的湧出。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人生不是只有百米賽跑

黃捷雲

*實創國際生技公司營運總監*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不僅是句琅琅上口的廣告詞,也是現代許多父母養育兒女的信念。其實,這種說法是源自已故美國賓州心理學家B.F.Skinner行為學派學說中的「增強(reinforcement)」原理,意指用密集學習各種才藝等方法、注重幼兒感性刺激作用,使其大腦的智力得以越快速地發展,當然,將來長大後的成就也可能越大。大部分的父母只要負擔許可,無不用盡心思將「最好的」營養、用品提供給子女,並要他(她)們在學校入學前提早學習語言、美術、音樂、舞蹈等等才藝課程,姑不論此種衍生論調的科學印證如何,「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

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比較進步合理的說法,是認為資訊多元化且瞬息萬變,光靠學校教育裏的教學內容,絕不足以應付社會上或工作上層出不窮的問題,因此,「終身學習」便成為知識份子推崇的教育觀念和實踐理念,我國政府甚至訂定「終身學習法」立法推動,並以核發「終身學習護照」鼓勵全國公務員或各區居民參加正規或非正規的學習課程,養成學習習慣以提升國民素質。此種創意做法立意甚佳,我們也樂見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家庭教育乃至個人成長結合一起,打破理論與實務上的隔閡和樊籬。

然而,在強調「專業(The Professionalism)」是「你的唯一生存之道」(日本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語)、是職場上競爭唯一利器的同時,學習內容往往過份突顯了實用和功利的份量,而忽略了人格教育以及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君不見最熱門的補習機構所開的課程,「實用美語會話」「理財賺錢術」「美容美髮班」「高普特考班」等班別最受歡迎,鮮少看到「身心靈」相關的修養內容,縱有些宗教團體開始推廣一些靈修活動,但究其目的還是以傳教信仰為主,尚未普及全民意識達到「身心健康」的雙重目標。事實上,大前研一歸納所謂專業,指的不只是個「專家(specialist)」而已,更要求擁有「高超的專業價值」和「道德情操」等,高超的專業價值係指一個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先見力、構思力、議論力、矛盾適應力以及不斷學習、成長的心態,才能在變動與未知的世紀中依恃生存;至於道德情操無疑是老生常談,尤其在過度功利思維的當代潮流,所演變出各項政治、社會、企業、金融乃至家庭倫理弊病叢生的現象,益發讓我們珍惜人類自古以來,此一有別於禽獸的固有資產,用比較廣泛的名詞來講,就是要重視「人文素養」或是「人文關懷」。

「人文素養」是一種「以人為物件、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亦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常聽到媒體對目前大學生有「人文素養低落」的評語,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也曾在大學演講中,勉勵大學生要奉行「人文關懷」,的確,身為中堅知識份子的大學生,如果也只會在虛擬網路充斥的環境中人云亦云,而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也只會在物質掛帥的淺碟文化裏消費享樂,那又如何去引導「社會文化」袪除積習日深的「速食文明病」呢?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據非正式統計,「人文類書籍」銷售的退書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而賣相或銷售成績較佳的書籍,多屬應用工具類與漫畫圖文、趣味遊戲類以及商業小說,人文類別書籍閱讀率的降低,間接證明了升學考試之外,多數大學生寧願沉溺在世俗流行的浮誇當中,也不願意花精神去探討具有深度的人文內涵。

正如Skinner晚年對美國教育缺失的批判,若依照邏輯上連鎖推理方式去分析,一個學生不成材的原因,結論是因為「社會文化」的錯誤;但社會文化是無法懲罰的,只有透過「行為改變技術」,也就是尋求具有啟發特性、自我學習的方式去解決此種教育難題。

那麼,我們該如何啟發國人、尤其是青年學子自動自發去培植人文素養,或者由衷的對社會產生人文關懷呢?他(她)們所要學習自我成長的課題又是什麼呢?有些具遠見的科技大學為恐培養出只算「工具化」的科技人,多會從加強「通識教育」著手,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多多參與社區服務、關懷養老護幼院,甚至組成志工團或是辦理親子教育活動;南部一流學府成大並設計了迎新時由學長踩腳踏車迎接學弟妹、幫忙載衣物器具的例行活動,藉此活動加強彼此責任感和感受關心的良好互動,這就是一種自我學習。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過份追求知識,會忽略追求人格的陶冶。」從待人接物甚至「玩」的許多生活層面,其實都可以領略出不少「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發掘傳統中很多優良的「倫理」觀點,往往就是穩定社會的基本磐石。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則主張大學生必須建立信仰與道德的新價值觀,真心關懷、認同土地,才能在二十一世紀真真假假的「資訊亂象」中站穩腳步。最近一部以南台灣恆春為背景、創下票房新歷史佳績而聲名大噪的電影『海角七號』,雖則它標榜著「追求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但細究劇中角色的愛怨情愁,不就是傳達了一種關懷本土文化、追求城鄉發展的奉獻情操嗎!

台灣是一個深受殖民之苦的國度,但也正因為如此,她展現出多風貌的生存活力與勇氣,散佈各角落的弱勢小人物、社會尚存的不公不義、政治惡鬥下的不良示範等等,都亟待我們本著人文素養的德性力量予以關懷改善,所謂「身心靈」平衡健康的人生哲學,才是療癒人性衝突傷痕的最佳良藥,果如此,「人生不是只有百米賽跑」也不是馬拉松,畢竟,學會慈悲與寬容才是和諧幸福的最大根基。

(2008.12.9)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修行是最自然的情緒良藥 ~ 談忍與讓

江正彥

格林威治國際道統管理顧問公司 總經理



我們常常說:「最好的醫生,就是自己」,同樣的道理,「最好的修行法門,其實是走一條自己可以修行的路」,而這條「路」,就是「自然」…

我們常常奉勸一個人凡事要『忍』,殊不知『忍』字頭上一把刀,所以要真正的做到這個『忍』字,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通常只能做到一時的『忍耐』,而那個『耐』字,是按耐的意思,就是暫時性的『忍』住,這種『忍』反而會變成一種情緒的積壓或儲存,其實我們要的不是情緒的積存,也不是情緒的發洩,而是讓情緒自然的釋放;否則它會像火山一般,只是把能量『忍』住了,哪一天會爆發出來誰也不知道。

『忍』只能說是一種暫時性的修養,如果能做到『讓』這個字,才能說是真正的一種修行;不管是聖人或凡人,只要是人就一定都會有情緒,因此,我們談「修行」就是指在處理「情緒」來去之間的過程,簡單的來說,『忍』是在面對壓力與衝突時把情緒儲藏起來,而『讓』則是把情緒釋放出來,「釋放」不是「發洩」,能夠了解其中的道理,這樣的修行就是「智慧」。

每個人都有與人發生衝突的經驗,曾經有一位仁兄,有一次正好因為開車在馬路上,因為不小心被後面的車輕輕頂了一下,由於是在慢速的狀態中發生的,所以並沒有很嚴重,可是當他下車查看無礙後,卻仍然用了一句很不客氣的語氣,對著後面那部車的駕駛說到:「我告訴你喔!我現在因為正在修『禪』,不想跟你計較,不然的話你今天一定會很『慘』的!」

一個『禪』字,一個『慘』字,看來這個人『忍』的功夫是非常有限的,也清楚的表現出『忍』與『讓』的差別;修禪,如果只是一時的忍耐,那不修也罷!因為到最後一定會按耐不住;而如果是用『讓』的角度來處理,這就是我們要走的那條「自己修行」的路。我們看到很多跟著流行修禪的人,往往就在他修禪的那段時間裏變得特別的有涵養,一旦過了這個階段之後,便像是『猛虎出閘』,接下來馬上就『獸性大發』了。

凡修行者,乃修其『行』也,所以一定要身體力『行』,也就是要融入一個人的全部生活當中,因為只有面對真實的生活,才能稱得上是『修行』,如果是躲在深山裏,那還真修不到『行』啊!換句話說,『能夠面對誘惑,而不受其惑』比起那『眼不見為淨』的修行功夫,相較之下,反而是「道高一丈」了。如果不能夠體會其中的滋味,所修的『禪』,又哪是一個『慘』字可了得。

當兩個人吵架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已經忍你很久了!」,可見得在雙方的心裏面不知道已經累積了多少的怨氣,這麼說來,好像適度的爭吵,也是對的,讓積壓已久的情緒,有個發洩的出口;其實,這樣的發洩,還是挺危險的,因為一旦讓衝突發生,往往是找不到界限的。所以,最好解決衝突的方法,就是避免衝突的發生,而避免衝突發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一個『讓』字。

老子第七十三章說到:「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就是在描述情緒失控與衝突發生的危險性;在老子的眼中,真正的勇是『大仁大勇』,而不是『匹夫之勇』;若能真正的體會到這樣的境界,則情緒就會自然平和,而衝突便會自然消失。我們來看看『仁』這個字,正是兩個人的組合,意味這把兩個人合而為一,這就對了,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爭吵,就是把兩個人拆開來看,當然就容易起衝突,換句話說,如果把兩個人合起來成為一個個體的時候,那麼任何衝突就不會發生,就像我們的牙齒一定不會任性的去咬舌頭,因為你必須去付出『痛』的代價,這叫做『唇亡齒寒』,這麼一來,為了讓『唇』與『齒』在互動中,相安無事,在兩者之間的任何一個動作,就會產生『讓』的概念;因此,人際之間,只要隨時保持著『讓』的心境,任何爭執也就隨之化為烏有了。

修行是最自然的情緒良醫,有好的情緒自然會有好的健康,這位良醫不費吹灰之力便垂手可得,不花一毛錢,也不用吃藥打針,簡單的就只是在一念之間,好用、管用、受用。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宗教平議

台灣 朱 乾

「宗教」,這是一個神聖的名詞,是研究「人」與「神」關係的一門學問,也就是「人天關係」的詮釋者。

  在研究這個題目之前,先讓我們來看一段文字,那就是紐約美國佛教會一位博士教授的演講詞:「世界上有五大宗教:印度教、佛教、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回教是最年輕的一個,到現在也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基督教兩千年;印度教、佛教,和猶太教,都已超過兩千年。世界上數以億萬計的個人死去了,萬千的家滅絕了,無數的國家和民族衰亡了。獨有宗教卻能在各種激燙變亂中長存不墜。世這個鐵的事實說明了宗教是全人類的一個永恆的需要。這個需要是超國家、超民族、超時間和超空間的。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追求的第二生命。地球上有人類的一天,就有宗教的一天。有些人以為食和色是人類兩個最根本的需要,其實是不正確的。食和色是人類兩種生物性的需要,人類還有一個與其他動物不同的需求,那就是宗教性的需求。因此,宗教的需求,也是人類最根本的需要之一。」

  世間的宗教本來是很繁多的,以上所提的五天宗教衹不過是犖犖大者而已,並非全部,其他尚有許多地方性的宗教為不同民族所信仰和崇拜,其中,比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神道教」。大家一直都以為日本是一個佛教的國家,其實,日本真正的國教卻是神道教(正如「儒教」是中國的國教一樣)。不久以前,日本現在的首相小泉純一郎,前往東京「靖國神社」去參拜,結果引致了東亞各國的嚴重抗議,以為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先兆。

  以往,日本神社在台灣各地都有它的遣跡,譬如:現在台北的圓山飯店就是以往台北神社的舊址。靖國神社也就是日本的「忠烈祠」,李登輝前總統的胞兄「岩里武則」就供奉在裡面,(李前總統的日本名字是「岩里政男」)。日本神道教所供奉的神衹,是大和民族的始祖,天照大神,也就是太陽。日本天皇「平成」是名符其實的「天子」,每次新天皇登基,都要先到皇室神社去住、宵、聆聽祖先的訓示,以為治理國家之道。天皇和小泉首相所穿的祭服就是神道教的服飾;神社前所矗立的牌坊,就是神社的標誌。

  宗教信仰,其實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內心傾向,最近,我們有一次老同學聚會中,提到宗教,一位老友對我說:「我是什麼宗教都不信,衹信我自己的良心。」我對他說:「你信的是儒教。」雖然,儒家與儒教有別,可是儒家的思想正好與宗教無異,儒家的中心思想是:敬天法祖,請問「天」是什麼?「祖」又是什麼?豈不是神與鬼的代名詞。孔老夫子是一位絕頂聰明的人,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又說:「未知生,焉知死。」他不否認鬼神的存在,但其實他的中心思想是:「我們要尊敬鬼神,而且,更要遠離那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我們要先從所知道的事做起。」

  儒教所敬的天,就是民間一般所說的「拜天公」,法祖就是立祠堂;其實,在中國,儒釋道教早已合而為一,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中國宗教」了。

  宗教,認真說來,是在研究人類的生死問題,目前,人類的壽限,根據記載,大約是一百二十歲,最後,仍將終結生命,離開塵世。但是,宗教卻能使你的生命延續,直到無限的永遠,如同:佛教所說的「涅槃」,或是基督教認定的「永生」一樣。嚴格地說起來,每一個人都是貪生怕死的,既然長生是如此有途可循,又何必一定要距之於千里呢!

  說到宗教,就要牽涉到「信仰」的問題,基督教是一個最實際的宗教,其傳教的信條是:「信、望、愛。」這個次序可是一點也亂不得的,沒有「信」,也就不必談什麼「望」和「愛」了。

  道教的城煌廟裡有兩位專門拿人的差役,叫做「黑白無常」,其實,他們衹是代表其在黑夜或者是白天執行拘拿任務而已,所謂:「一日無常萬事休」。宗教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為生命無常,因此,人們想要追求平安,才是最大的願望。這正好給予宗教斂財者一個大發利市的機會,在寺廟裡設置所謂「平安燈」,或是「光明燈」之類,列在神座的兩旁,用來保佑信徒的平安,也就好像是拿錢買保險一樣,只是這錢是奉獻給寺廟的。

  還有許多斂財的招數是編造出來的,譬如:為求平安,每年必須要「安太歲」,在台北萬華有一座廟龍山寺,是一所著名並有歷史淵源的佛教寺院。根據媒體的報導,如今正逢閏年,明年甲申,屬於猴年,大家要平安就要安太歲,其實,這個安太歲的作法本屬道教的儀規,如今竟然弄到由這座佛教寺院來作法,真正叫做「張冠李戴」。按估計:每人每次須繳新台幣六百元做為作法的手續費;而且每日人潮洶湧,信徒必須要按醫院掛號一樣排隊,先拿號碼;從清晨到夜晚,每天進帳估計超過一百萬。如果再加上平安燈、智慧燈、和發財燈的收入,每天的總收人大約在五百萬左右,月入則是一億五仟萬元,如此龐大的財源,真正是令人羨慕。有些寺廟的負責人也會自我辨解的說:「一切要先有財力,才能做好事。」似乎有理,君不見,如果佛光山不求財,那裡會有以後洛山磯的西來寺,以及紐西蘭的南天寺呢。

  哲學是以研究宇宙人類為目標,其中包含了兩門重大的學問,那就是:研究「人」的科學和研究「神」的玄學。科學的基礎是數學,數學裡有一個數值叫做「無窮大」,這正好拿來形容我們所生存的宇宙。宇宙這兩個字的中文釋義是。「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可以說宇宙包括了所有的空間和時間。至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這是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我們常用佛經上所說的「不可思議」來形容許多不可知的事情,這不可思議的解釋也正好說明了玄學中所稱的「神的能力」。譬如。耶穌可以叫死人復活,穆罕默德乘飛馬夜行升霄的故事,那叫做「神蹟」。這是屬於宗教信仰中最基本的問題,無論你是承認有神,或是沒有神,你都得不到確實的答案,衹能說:神的能力是無限的。人有多少力量,或是能跑多少速度是可以測量的,但是神的能力就衹有多於不可思議的範圍了,科學裡所創造的宇宙間最大的距離單位是「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里,計算下來,一個光年就有九四六零五億公里,請注意這個「億」字,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單憑想像,就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了。

  最近,美國太空總署所發射的兩座火星探測車「精神號」和「機會號」都已經安全地降落在火星表面上了,(二○○四年元月四日),而且,已經傳回來訊息和照片。這項行動是自阿姆斯壯登陸月球以來,另一項人類偉大的成就。

  火星是太陽系中九天行星之一,位置在地球與木星之間,按天文學上的說明,最接近太陽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排第三,火星在第四圈,再以後的次序則是:木星,天王星,海上星和冥王星,整個的一個太陽系正好像是一粒原子一樣,太陽是原子核,九大行星就好像是圍繞著它旋轉的電子一樣。正好像佛經上所說的:「納須彌於芥了。」大如須彌山,小如芥菜子,都是些大小不同的原子,如此而已。那麼,這個宇宙究竟包含多少這樣的原子呢,則又是另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了,但是,我們可以就我們所能回答的問題來研究。

  最近,美國天文學家說,在太空中,已經發現在銀河系中,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它就在距離地球四十六光年處,位於天蠍座的左螫附近,兩兄弟不論在年齡、質量、半徑、表面溫度,自轉速度都是一樣,而且同樣有太陽黑子週期活動。從宇宙觀點來看,四十六光年的距離並不算太遠,天文學者長以來一直在尋找類似太陽的星球,因為在這樣的星球系統裡很可能有類似地球的行星環繞著旋轉,並且孕育有外星生命。

  天文學家在一九九七年就鎖定天蠍座附近的一顆星球〝18 Scorpii〞。這是一顆黃澄澄的星星,美國賓州維利諾亞大學天文小組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報告,〝18 Scorpii〞和太陽有許多相同之處,包括年齡同樣的在四十億到五十億年之間。由於我們對於天文學方面所知有限,我們熱切地希望知道,在這太陽的孿生兄弟的系統裡究竟有沒有人類存在,我們現在已經確知沒有什麼「火星人」了,但是,在〝18 Scorpii〞的系統裡很可能有著另一種外星人。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近太陽的行星溫度太高,太遠的又太低,衹有像地球這樣不遠不近的距離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況且還有一些特殊的條件。譬如:地球的中軸向太陽傾斜二十三度二十七分之類,孰令致此,尚存懷疑。設若:這個太陽的孿生兄弟,在相當位置的系統中,竟然也有類似人類的生命存在,那麼,很可能就是太空中存在的另一個世界,也許,那就是「天堂」、「淨土」、或是「極樂世界」。四十六光年的距離對地球上的人類來看,似乎是太遙遠了,但是,若是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者看來,卻仍是輕而是舉的事。

  太空浩瀚,在太陽和它的孿生兄弟所存在的銀河系以外,尚有無數個星星存在於「河外星雲」之中,正如我們平常仰望天空所能看到的「仙女座」附近的星雲一樣。根據天文學家的指出,其中有著億千萬個太陽存在,那麼,我就可以去的地方,不僅是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也有可能是河外星雲中的任何一個太陽系了,這許多我們的肉眼能見,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星界,也許,有朝一日,憑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也有可能會實現我們不可思議的願望。

  我們因為長期接受科學教育的影響,凡是不能看得見,或是不能摸得著的東西,我們都不肯相信它的存在,但是,空氣你能看得見嗎?磁力線你能摸得著嗎?我們早已不否認它的存在了。中國醫術中的經絡,穴道,乃至於氣功的袪病之方,都是不容易找到科學根據的,但是,療效可以證明它的存在。至於,宗教中的「神祇」究竟存在或是不存在,我也衹好用「信則有,不信則無」來回答你了。

  宗教,這個觀念,無論科學或是玄學,都已經証明它是存在的,至於個人的意願,則是無人能夠左右,語云:「唯上智與下愚下移」,上智是相信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者」,下愚則是相信能「保祐平安發財者」。嚴格地說起來,兩者都屬少數,真正的多數卻是似信非信的「中間份子」,看起來,當災難臨頭的時候,所剩下的最後絕招,衹好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了。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在這不可思議的宇宙天地之間,存在有一種三重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能力、念力、和願力,而這種「三重力量」就是「宗教」。

※ 本文轉載自〈自燃醫學文摘〉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自然管理

前言

不假任何外力,讓員工、部屬、學生、子女發自內心自然而然所產生的管理,謂之「自然管理」;簡單的說,它是屬於「不用管理的管理」,因為「自然」是不需要管理的,但它卻能自動自發,自然形成一種不加造作的「自然規律」,而不是人為所訂定的「規則」或「制度」,它彌補法家「制度化管理」的缺失,它具有儒家「人性化管理」的精神,它擁有道家「無為而治管理」的智慧。

主講內容

一、什麼叫做「自然管理」?

二、「自然管理」的理論基礎

三、「自然管理」的運用範圍

四、「自然管理」的實效與價值

五、實施「自然管理」的步驟

六、擬定「自然管理」的策略

七、分享「自然管理」的 成功案例

 

※ 若想要聽〈自然管理〉的演講主題請點選這裏連結...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關於藍藻(Spirulina)

螺旋藻/藍藻

一、螺旋藻的歷史及基本認識

螺旋藻(SPIRULINA)是屬於藍藻類的一種鹹水藻類,故也是有人直接以藍藻稱之,因其在高倍數顯微鏡下呈螺旋狀,故稱為螺旋藻。

螺旋藻屬於海藻植物,存在地球已有30億年以上,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體積約0.3至0.5毫米大小,是一種多細胞組織,具有高水溶性及消化性。

螺旋藻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營養最豐富的植物性營養素,其在有機成份的組合上,主要成份為含有約60%-70%的蛋白質,約7%水份,10%左右的礦物質,還有豐富的葉綠素、胡蘿蔔素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脂肪的含量卻只有5-7%。

相較於另一種屬於淡水植物的綠藻,其蛋白質的成份相差不多,但綠藻卻含有10-30%的脂肪,而且綠藻有著堅硬的外殼,不易被消化吸收,而螺旋藻的細胞膜是由類似澱粉質的果膠所構成,食用後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其消化係數可達80%以上,比綠藻高出一倍,故食用螺旋藻遠比綠藻營養效果好很多。

螺旋藻的優越營養價值自40年前被發現後,經過全球各研究單位營養學家與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FAQ)的積極研究,已被認定為是一種極理想、平衡食品,並被廣汎利用為未來糧食(例如太空食品)的資源;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國家進行培養、生產及利用,目前全世界年產量約達三千餘公噸,主要生產國家有中國、印度、美國(主要在夏威夷及加州) 、墨西哥、泰國等,主要用途作為輔助食品、營養補充劑、食品添加物等。

二、螺旋藻的營養價值

螺旋藻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2,其含量為牛肝的2-6倍,每6g的螺旋藻粉所含的維他命B-12,相當於4尾鰻魚及240公克乳酪;維他命B-12係維持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事實上等於是精力的代名詞。

螺旋藻含有豐富的鐵質,其含量為菠菜的58倍或牛肝的28倍,每6g螺旋藻所含的鐵質,相當於2.5株的菠菜及3/4顆的甘藍菜,鐵質,是組成血紅素及肌紅素的成份,參與紅血球的形成,是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份。

螺旋藻所含的維他命E,是小麥胚芽的3倍,每6g的螺旋藻粉所含的維他命E,約當於牡蠣20個及洋火腿4條,維他命E的作用可以減緩細胞膜上多元不飽合脂肪酸的氧化,具有抗氧化作用。

螺旋藻含有豐富的B-胡蘿蔔素(維生素A),其含量超過新鮮蘿蔔的25倍,每6g的螺旋藻粉所含的維他命A,相當於牛奶28瓶及20個蛋的含量,維生素A的主要弁鄏b於幫助紫質的形成,維持正常的視覺、健康的皮膚及骨骼生長發育等。

螺旋藻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份,包括維生素B1及B6,以及鋅、錳、銅、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每6g的螺旋藻粉所含的維生素B1,相當於小鯧魚16尾及草蝦7隻;維生素B6相當於葡萄7粒及蘆筍4支;維生素B1能維持人體心臟、神經系統的健康。

螺旋藻含有豐富的菸鹼酸,每6g的螺旋藻粉所含的菸鹼酸,約當於檸檬7.5粒及蕃茄1.5粒,菸鹼酸能維持皮膚及神經系統的健康。

螺旋藻所含的蛋白質佔60-70%,相較於黃豆僅佔30-35%,牛肉18-22%,蛋類12-16%,豆腐8%,牛奶3%;所以螺旋藻可以說是蛋白質含量最豐富的天然食品,其完整的蛋白質結構可提供人體8種必需胺基酸。

螺旋藻是一種綠色藻,含有胡蘿蔔素、葉綠素、藻藍色素等三種色素。

在亞非洲某些長期食物不足的地區或國家,當地政府或聯合國援助單位,也常以螺旋藻加工食品,例如螺旋藻餅乾螺旋藻奶粉等作為營養不良的兒童或飢民的重要營養補充品。

藍藻的營養:

藍藻在地球上大約出現在距今35~33億年前,已知藍藻約2000種,是地球上最早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能保留來自陽光及地球原始完整76種有機礦物元素的營養能量,含有高達70%的植物性蛋白質,其中人體必需胺基酸的比例高達50%,人體吸收率高達90%;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元素,更富含β-胡蘿蔔素、泛酸、葉酸、生物素及A、B群、C及E等多種維生素,其維生素B12、鐵質含量比肝臟高、鈣質含量比牛奶更高;含高量的必需脂肪酸、γ-亞麻油酸(GLA)有助健康;含有特殊的藻藍素CPC(C-Phycocyanin)及Sulfolipid,能改善體質、增強體力。

國際對螺旋藻的肯定:

1. 美國太空總署將藍藻定為太空人上外太空的「太空食品」,並稱是21世紀的「綠色優質食物」。

2. 一九九三年獲得日本厚生省的「特定保健用食品許可」。

3. 日本健康食品協會指定為「優質健康食品」。

4. 世界衛生組織(WHO)喻為「21世紀人類最佳保健品」

5. 已被全球公認為最具開發價值的微生物藻類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還我自然良醫

朱柏超



摘要

「還我健康」,首重「還我健康良醫」,即自然療法中的「自癒療能」(Mdicatrix),它具有如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救苦救難的特質:

1.具有超常的神奇醫療能力;

2.不需現有醫藥界任何醫療用品和藥物;

3.永為全人類全天候第一線的貼身家醫,甚至完全自動化,不請自來;

4.為數多到難以數計;

5.默默工作,不為人知;

6.分文不取,不收任何報酬。

在「對抗療法」廣泛作用下,「自癒力」與「自體免疫力」等生命力低下,猶如自解軍裝、自廢武功。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與「錯誤的飲食習慣」是所謂文明病的根源。

請從「覺」與「自我認知」中,找回人人自我的觀世音菩薩─自己的醫生。

Reclaim Medicatrix and Recover Health

Abstract



To restore our health we have to reclaim our ‘Medicatrix’(self healing capacity and immunity)first. Medicatrix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immense strength and characteristics:

1. magic curing and healing capacity;

2. non of the conventional medical facilities are needed;

3. Services are immense and for all; its coverage are always, universal, first-line defensive, and autonomic (non of the ‘911’or ‘119’calls are needed). ;

4. Providers with the Medicatrix functions are numerous and countless. ;

5. These health care givers are silent workers and unnoticed. ;

6. All services are free charge.



Under allopathy, the vitality (Medicatrix and immunity)is declining ,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behavior of self disarmament. Together with the improper lifestyle and diet, the ‘civilized diseases’are emerged.‘Realization’(awaken oneself)and ‘know thy-self’are keys to reclaim our Medicatrix and restore our health.



還我自然良醫

朱柏超博士

2008.5.11

一、引言:

本年國內醫界選出了「百大良醫」(商業週刊1067期),這是醫界好人好事的表揚。不過在面對兩千三百萬人口的社會,良醫人數實在少的不成比例,將來醫病雙方的困難堪慮。

最可惜的是,在我們人類的世界裡,還有無數良醫竟被遺忘或被埋沒了,這些良醫都具有下列特異功能和特性;

(一)、具有超常的神奇醫療能力;

(二)、不需現有醫藥界任何醫療用品和藥物;

(三)、永為全人類全天候第一線的貼身家醫,甚至完全自動化,不請自來;

(四)、為數多到難以數計;

(五)、默默工作,不為人知;

(六)、分文不取,不收任何報酬。

問題是:像這樣的良醫上那裡去找?

答案是:遠在天邊,近就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身上。

怎麼會?因為我們從來都「不認識自己」。 譬如說,我們的身體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地突然發生或遭受任何疾患,最先最快趕來援助或處理或反應的就是我們自己體內外有形和無形的機能和機制,這一點是天下任何在我們身外的醫生不可能做得到的。

如果我們能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包括人類的所有生物根本都不應該生病的(除非意外受傷) ,因為上天早就賜給我們設計好一套與生俱來的特異功能和天賦異稟,亦即現代人所謂的「自然療能」、「自癒力」、「自體免疫力」等種種本能。我們這些特異功能的發源地就是構成我們身體的基本單位──「細胞」。

二、細胞:

我們身體中的第一個細胞雖然它小到肉眼不能看見,但卻是我們生命的開始,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受精卵」。不獨人類,幾乎一切生物都是由此一個單細胞衍生而成。

細胞的功能非常神奇而複雜,它們天生就具有:生殖力(例如最初從一個細胞開始,分裂成為60兆)、再生力、免疫力(包括防禦力和攻擊力)、修護力、代償力、遺傳性能(基因、DNA)、辨識力(辨別敵友)、記憶力(預防注射疫苗即賴此一特性)、全息律等等,以上各種特性為簡化起見總稱為「生命力」。最不可思議的一點,每一個細胞都是有靈魂的、有靈性的,它們不是我們的意志與能力所能控制和指揮的,例如:

(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小至割破手指,大至手術開刀,其傷口之癒合絕非靠消炎藥粉或藥水或打消炎針或內服抗生素等的效果,所謂之消炎者只是防止傷口二度感染而已。真正要傷口生肌癒合的機制乃是在於細胞天生具有的生殖力、修護力、再生力或代償力等特性。例如小傷口出血時,我們血液中的血小板立刻發揮了凝血、止血作用。然後傷口附近的細胞開始分裂再生新的細胞,彌補了傷口的空隙,最後傷口才能癒合如初。

(二)腦中某條血管即將(或已經)發生病變,此時在患部附近的組織細胞立即有所反應,並迅速趕赴患處馳援,或發揮修補或發揮代償功能,例如常見的「一過性腦中風」之所以能「一發即過」暫保平安無事,就是有賴我們自體細胞的神奇而複雜的特異功能所作的貢獻。

(三)在流行感冒時節,我們實際是不知不覺地生活在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的海洋中,它們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每一秒鐘,我們的五官七竅以及全身的皮膚、毛孔都可能被無數的病菌、病毒侵入,或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吸入無數有害的微生物,而不自知。為什麼我們不會每個人每天都因感染而生病呢?這就是歸功於: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命力中的自體免疫系統,特別是專司防禦和戰鬥的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細網細胞、樹狀細胞)以及體液抗體等等因素。

前面提過,細胞是有靈魂的有靈性的。我們身體的任何一部發生狀況,它們就默默地自動地立刻有所反應並經過劇烈戰鬥,及時發動連鎖機制將外來的有害異物消滅於無形,而我們卻往往還不知不覺安享太平,實際上在我們身上的神醫(免疫兵團)每天(每秒鐘都可能)不知為我們打過多少次保衛戰,甚至它們自己也常會與外敵同歸於盡。

三、按理說,既然上天賜給了我們這麼好的禮物(神秘而完美的細胞)和優越的自體免疫特性,它們就構成了我們身體上的嚴密、完美的「生命體系防護網」可以適應任何環境,可以防護、治療,任何疾病和摒絕一切外侵毒害,那麼我們應該是不會生病的了?但事實上完全不然,現在我們人類不但會生病,而且病還越來越多,越來越麻煩,有時老病還沒治完,又有新病出現或流行。

為什麼會如此?檢討原因如下:

(一)、生病時如果有什麼症狀,例如感冒時的發燒、喉疼、咳嗽等症狀就是殺手細胞、免疫細胞與病菌病毒作戰時所發生的徵狀和反應,戰鬥越激烈則發燒體溫越高,發炎越厲害。周兆祥博士也指出,發燒等症狀是身體藉著提高體溫、咳嗽、發炎、疼痛等自然反應來消滅入侵的細菌病毒,或咳出被我們的免疫細胞(殺手細胞)消滅了的侵入呼吸管道或肺部的菌毒異物(如痰液)。

然而現在壟斷了全世界醫藥界的西方醫學是採用「對抗療法」,也就是有燒就退燒,有咳就止咳,發炎就消炎,有痛就止痛,一律都是打針吃藥,那些針藥阻礙或削弱了我們原有的自然療能和免疫機制。曾有一位學者作了適切的比喻:「這種療法等於是在與敵人作戰之時先解除了自己軍隊的武裝」。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實際是壓制病狀而非真正治病,最多只是求得一時的和平而已,,不但容易還會再來,並且久而之後「不用則廢」,我們天賜的自然療能和免疫功能就自然退化了。

(二)、因為很多人身體上的原有抗病機能(生命力、免疫力)不但已經退化了,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患了文明病了。



四、教授之言:

(一)、有一位生物學家(郗磊峰教授)指出:除了遺傳因素及症狀性(續發性)因素的病症外,現代絕大多數的疾病,尤其是俗稱的「文明病」,其最大的致病原因就是現代文明人的「不良的生活方式」與「錯誤的飲食習慣」。我們在文明社會生活慣了的人,從最高的衛生當局以及醫界名家無不大力要求「個人」及「環境」的高度衛生和清潔(例如,要求大家隨時「洗手」就是一例)這種方法雖然不能說不對,但在整體保健而言,這是下策。因為這種方法是屬於逃避性的方法,我們人類乃至所有的生物每天都活在天地之間的「微生物(包括各種細菌、病毒)的海洋中」,不但有空氣的地方就有它們,甚至沒有空氣的地方也都有它們存在,據專家調查,世界最髒的東西但又是人人愛不釋手的東西就是「鈔票」,誰敢說,因為它上面細菌太多而不要它,例如商店店員、街頭小販、銀行、郵局的櫃員、出納員等,它們每一分鐘都可能經手觸摸數不完的鈔票,要他們「隨時洗手」可能嗎?躲不是辦法,我們人類是無所逃於天地的,我們現在除了消極的逃避以外,應該積極地恢復(能強化更好)天賜的特異功能(生命力、免疫力)以期與大自然萬物和平共存。

(二)、以上各點,如有疑問的話,不妨向下面的邊疆民族請教。

在「大陸尋奇」節目中,曾介紹雲南的哈里族,他們的生活都是接近自然的,只說飲水一項,就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他們飲水談不到過濾、消毒、煮沸等程序,隨手就在田裡灌溉的水舀起來就喝;又介紹泰北的那都族也是如此,就筆者所知,這種情形太平常了,在邊疆或落後地區飲生水不算新聞,很多地區包括雲南漢族人,連豬肉都可以生吃,筆者曾旅居雲南且深入不毛,故可為見證,值得研討者,在那種不講衛生的生活環境下,當地居民仍然自在生活健康如常,人口並未因而減少。

(三)、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和反應機制常常是慢半拍甚至慢更多拍的,有的人對於侵入的毒害,反應快速,就可消弭外患於無形,自己都不會察覺,即使知道,往往硬挺就過去了,但有的人,則必須遇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環境和機會,他自有的生命力(自然療能、免疫力、自癒力、抵抗力等等)中的免疫機制才會慢慢地發動起來,實施抗病療傷的行動,例如

案例一:台胞李光輝,二戰時期被日軍徵去太平洋戰區,最後日軍戰敗,他流落在印尼一無人荒島,竟在該島渡過卅一年的魯賓遜式的孤獨生活。

在那漫長時期中,他小病不計,曾患生死交關的大病三次,在無醫無藥的處境下,居然自癒未死。此例即可證明凡人面臨絕境無望之時,其天賦異稟的自身生命力(身體免疫力、自癒力、自然療能等)才可能發揮出來而發生自醫自救的奇蹟。

案例2:在1973年,以色列發生全國醫師大罷工,不料同時發現,全國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此事引起學者注意調查發現,此事無獨有偶,加拿大、美國、哥倫比亞等地均先後發生同類事件,結果均同。在醫師大罷工期間該地人口死亡率也同時下降,不過最奇者為以色列。該國醫師大罷工長達85天,人口死亡率竟降低了50%,允稱奇蹟。

以上各例。在在証明,人類面臨孤立無援,置之死地的境遇時,其自身的天賦異稟的自然療能及自癒力始能發顯而獲得無醫而治,不藥而癒的奇蹟。(註:此類案例甚多,請詳參”2007年台北傳統醫學大會特刊”筆者拙文<從「無醫而治」與「不藥而癒」的案例看醫病觀念的新啟示>)。

如果是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或在溫室、冷氣房中長大的人,有一點狀況就看醫吃藥,他的免疫力「不用則廢」,可能會降低變弱甚至消失,最近衛生當局也說了:「小小病自己治」。筆者幼時故鄉即有一例,有一位名醫由於太講衛生,對其孩子過於衛生保護(隨時消毒),後來患病竟因缺乏自體免疫力而不治。就筆者所知,有些醫師和藥劑師自己是不愛吃藥的,因為他們都知道「十藥九毒」,最好靠自身的”自癒力”,儘量讓其不藥而癒,但他們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五、結論:最後願以一句話作結

”天下最好的醫生應該還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自己的生命力才是天下所有任何醫療方法的基礎。

敬請多多認識自己、善用自己、建設自己,則幸矣。

※ 本文轉載自〈自燃醫學文摘〉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此療非彼療



何永慶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 秘書長

ho@lingzhi.com



摘要:

自然醫學之醫,是以合乎適應原(Adaptogen)要件的自然的理、法、方、藥、食來化除疾病之因、斷除療病之源、化解疾病之機。與對抗醫學「對症治療」的理、法、方、藥,在本質和手段上,都大異其趣。故凡立法者、醫者或民眾,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由於幾乎全世界各國的醫療衛生法規,大多數都以對抗療法(Allopathy)的理論為依據,從醫藥診斷、治療、療效等的定義,難免窄化而專斷,與世人醫療的需求及健康促進往往是不相吻合;與自然醫學的醫療內涵與定義,亦是大異其趣。本文謹以「順」、「逆」的學術觀點,擬將中華自然醫學與對抗醫學的差異與不同,解釋清楚,期使橋歸橋、路歸路,彼此可互補與尊重。

關鍵詞:順治 逆治 病因 萬病一毒 病機 .適應原(Adaptogen)

引言:

一九七九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二十一世紀,人類必將發展四個醫學。而於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二○○一年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大會》上,由台灣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創會會長 陳紬藝中醫師發表了《世界四大醫學療法分析表解》(如圖表),高瞻遠矚地把『中醫』與『自然醫學』結合在一起,並言簡意賅地列表,將中醫、西方自然療法、順勢、同類療法,歸類為〝順治〞,把對抗療法(西醫)歸類為〝〞。後學認為,全世界所有的醫學、療法、應該萬流歸宗,即順乎自然。

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21世紀人類必將發展四個醫學:

1.對抗療法(Allopathy)-(即現代西方所謂的正統醫學)

 一名「異樣療法」、 「異類療法」、 「強壓療法」。

 以反治反  ><

 對抗,逆勢,壓邪入內。  人  病    醫

2.順勢療法(Homeopathy)

 一名「同樣療法」、 「同類療法」、 「同種療法」。

 以同治同  >>

 不對抗,順勢,袪邪外出。  醫  人  病

3.自然療法(Naturopathy)

 既不對抗,也不順勢,聽任自然療能,或加以輔助,

 以恢復健康。

4.傳統療法(Traditional Therapy)

 傳承經驗,尊重自然。

 其療法也是採取「順乎自然」。

(本圖表摘自『自然療法』第120期P8-11)



一、認識中華自然療法醫學

陳總會長有感當今醫理難明,醫道日衰,擬訂「依據國父遺教、提倡醫道革命;復興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大同」二十四字,懸為終身奮鬥之目標。於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創辦了「大同中醫」雙月刊 (於一九八四年三月更名為「自然療法」「註一」);於一九九二年更把西方的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及中醫藥學三種醫學結合起來,成立了廣義的「中華自然療法醫學」。其學術思想唯「順治」是尚;其旨在宣揚中國的和世界各國的自然療法醫學,建立人人醫學以及預防醫學。

後學認為,其之所以可以稱為「中華自然療法醫學」或「中華自然醫學」,是因為能順乎自然,應乎天地;依乎中道,適乎人情;合乎規律,通乎易理;感乎萬物,安乎時空。所以,凡能依此宗旨維持天、地、人、動態平衡、和諧的理法、方、藥、食者,皆可稱為「自然療法」,也可稱為「中醫」--依中道、順應自然的醫學。如此「中醫」二字的解讀不再只侷限於以中原地區發展出來的區域性醫學?它的意義及內涵可廣及世界各地?更有促進世界大同的可行性。「註二」

二、「順」、「逆」各異

今要談「順治」與「逆治」,應該先弄清楚為何治?如何治?治後如何?這三方面來都必須通盤考量,才具治療之意義與價值。

中醫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末病」之區別和考究。主流醫學也有「預防勝於治療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但是在實務上,二者卻有著很大之不同。

有道是「人吃五穀雜糧,焉能不生病」。的確,現實環境中,任何人的一生中幾乎無有不生病而能終老者。所以,一般而言,只要談到病,相信現代人頭腦裏很快就會浮現出:感冒、發燒、咳嗽、口腔炎、扁桃腺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腦中風、B型肝炎、A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尿毒甚至癌症等等。從這些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主流醫學的病名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共同特點,就是依其病理現象、細菌、病毒形態的區分、及其器官的生理位置而命名,簡言之,統統是結果。

有了明確的病名,相信一般人都會想到「對症下藥」,如感冒者,投以阿斯匹林(Aspirin);高血壓者,馬上使用降壓劑(Hypotensive Agents),狹心症或心肌梗塞者,隨時準備一粒硝基甘油錠(Glyceryl Trinitrate),癌症更以手術(Operate)化療(Chemotherapy)放療(Actinotherapy)侍侯,這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症狀治療,雖然立竿見影,或許,有「急症治其標」的必要性。但是,這種視病如敵「下工治已或末病」,除之而後快的「治標不治本」的非自然的理、法、方、藥,就是以「逆」治其果,不但是「病已成而後藥之,譬如渴而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更留下了藥源病和醫源病而難以善後,往往令醫學界頭痛不已,使社會大眾深感無奈與遺憾。否則,為何美國狄恩、博威爾醫師會說:「我們將傳授於你的知識中,有一半是錯誤的。不幸的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哪一半。」「註三」

  所以,能「上工治未病」,不對症下藥,而是斷除病源,清除病因,化解病機,進而助與生俱來的「自然療能」「註四」一臂之力,不就可以「順」治本不治標或標本皆治嗎?

  若要「上工治未病」,應該先重新對「病」、「診斷」、「藥」、「治療」有個另外角度的整體思考。後學不才,斗膽冒天下之大不諱,遵循「中華自然療法醫學」的主旨,提出個人心得與淺見,謹供同道及社會大眾參考,誠祈各同道先進不吝指教是幸。

三、病為何物?

  中醫認為「病」是正、邪消長的動態現象「註五」,所謂「陰陽失調謂之病」及「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西方自然療法認為,疾病是身體抵禦外敵及自我排毒的表現,亦是細胞在喊救命。

四、病因何在?


1

  英國 麥肯濟爵士,為了專心致意於探求疾病的真正原因,乃關閉了他在倫敦哈利衛的診所,而回到故鄉蘇格蘭的一個小鎮,經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睿智的觀察,最後獲得的結論是:「同樣的毒素,如果停留在關節,則引起關節炎;停留在肝,則引起肝炎,在腎則引起腎炎;在皮膚,則引起皮膚炎;在胰臟,則引起糖尿病;在腦,則引起精神病。」

 

英國朋占明(Harry Benjamin)所著的《自然療學》中,開宗明義指出:「病無論其為何種形式,都是從一個原因來的,那就是體內廢物毒素的堆積。

日本江戶時代吉益東洞也有「萬病一毒」論。〈以上三個引證均轉引自陳紬藝的著作〉


氣化(萬病一氣)-風為百病之長-無形-能量

病毒(萬病一毒)-痰為百病之母-有形-毒


  依據中華自然療法醫學學術指導,後學非常認同 陳紬藝中醫師「萬病一氣」及「萬病一毒」的高見,

 

病因(病因之統一性)


(本表摘自《自然療法》125期『從儒、道二家的「道生一、一生二」,看「中華自然療法醫學的原理和方法問題」 陳紬藝)




 






 
後學不才,將以上學者的結論歸納後,心得如下:

(食毒)病從口入,過量的膏梁厚味(如魚、肉、蛋、奶、糖、動物性油脂等),加上少飲水、少運動;更有甚者,抽煙、喝酒等。


病毒


1、體內對各食物的運化代謝不良,產生各類酸性毒素,以致氣滯血瘀、痰飲阻隔,二便不利等。

 

2、情志之毒(怒、喜、思、憂、悲、恐、驚及貪、瞋、痴、慢、疑、妒、恨等不良情志)及各種所承受的壓力(生活、工作、情感、社會等壓力)。致使身心分離,內分泌紊亂,自我中毒。

3、錯誤的認知(錯誤資訊及學說)。「錯誤的觀念、比暴君更恐怖」。「註六」

(外毒)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各種化學藥劑(包含大部分西藥的不當使用),過量的食物添加物等。目前日積月累的外來之毒,早已遠遠大過人體的自我排毒能力及自癒力。

五、如何診斷?

1、 今天的主流醫學,病名繁多,就西洋醫典記載,其病名就已有十七萬八仟多種,現已超過二十萬種「註六」。致使醫生若不依靠儀器、器械等工具,幾乎不能看病。因為要有憑有據的病理檢測報告及數據。如此,造成「萬病萬元」的複雜窘況,萬種症狀,莫非就得製造萬種藥?否則何以〝對症下藥〞?更何況,很多病名,難明病因。詎知人是有氣、有血、有肉、有能、有場、有情、有意、有魂、有靈的多次元有機活體,非一管能窺之。

2、 商場上有〝商機〞,戰爭時有〝兵機〞;疾病方面,就有〝病機〞,同樣的,〝癌病〞何嘗沒有〝癌機〞?那麼,何為〝病機〞?

就陳紬藝《中華自然療法醫學》的觀點來看,他指出『機』代表一個藝術的最高境界,中醫最早之典籍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首先提出:〝治病必求於本〞,並指出〝本〞就是〝陰陽〞。又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從現代觀點而言,所謂〝陰陽〞,在天應指『造物者』或『萬能體』,在人就是『自然療能』,它就是〝病機〞的最高主宰。簡而言之〝病機〞就是提示正、邪交爭過程之訊息,有其機動性,中醫把它歸納為八綱辨證『陰陽、表裏、寒熱、虛實』。但是從字面上,欠缺『動態』意味,後經陳紬藝中醫師再以他自己所研究的新八綱『邪正、內外、出入、升降』而補充了舊八綱千年之不足。(詳見『金元四大家醫學新解』陳紬藝著)簡而言之,病機看不到,摸不著,是要靠天、地、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來規納、判別,是要靠身、心、靈所表現出來的蛛絲馬跡去反推其因,知曉其緣,是多層次、全方位的形而上的推理層次。中華自然療法醫學,仍然是八綱辨證加上「新八綱」:

陽-表、熱、實



陰-裏、寒、虛

陳紬藝新八綱

邪、正

內、外

出、入

升、降

邪正相博

盈虛消長

進退之機

5


 


 
病機(證侯之統一性)

   中醫八綱


(本表摘自《自然療法》125期P6陳紬藝)




 


 
基本上,最起碼有三個方面是必須同時考量的,即1. 結構方面 2. 心性方面 3. 生理方面。配合中醫「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制宜,或可配合西方「自然療法」或「同類療法」、或「能量醫學」的方法來綜合檢測診斷。

  機者,是結果尚未出現前的各種因、緣際會合和的動態過程,它往往看不到、抓不著,如果說「樂透」開獎的六組號碼是「病理數據」,那麼預測明牌便是「八綱辨證」,是「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的整體智慧,亦是多層次的推理,及對天地人的互動關係的了悟。

  機者,要也,易也,動也,無常也。所以「知機道者,不可掛以髮;不知機者,扣之不發」(黃帝內經)。



六、何為良藥?

1、medicine drug(西藥)大多有酸毒或大毒,藥毒同源。所以,medicine drug≠food(西藥不可能等於食物)。

Medicine drug因是對症而設計,所以其療效是症狀消除,但或多或少有藥源病。

對症

有毒或副作用



Medicine

(非自然)



上品(無毒)養命應天,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

延年者。

中品(無毒或小毒)養命以應人,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贏者。

下品(有毒或多毒)主治病以應地,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癒疾者。

2、中藥,醫食同源、藥食同根

(純自然)






 










不知是否是一百年前西風東進,西方船堅砲利、打垮了滿清政府,也打垮了中國人的自信,竟然在「藥」的翻譯上,直接把中藥之藥字與西方medicine劃上等號,真是冤枉之至。中醫之藥,是人有病不快樂,若吃了草(相關植物)就會樂,所以樂字上加草是中醫之藥。而當今世界幾乎各國政府,對於醫藥的管理,都以主流醫學的medicine學理為標準,往往除了認為中醫藥不科學外,還規定食品不可標榜療效。孰不知,此藥非彼〝藥〞(medicine);此療效(順治之化緣解因)非彼〝療效〞(逆治之症狀消除),二者實在不宜相提並論,混為一談。中藥是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下使用方能稱中藥,它是通過「辨證論治」,洞悉病機,針對病源病本,以自然的理、法、方、食、藥來緩解調和;亦是釜底抽薪,使人體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病症自然「不治而癒」。

所以,法規上訂定的「食物物不可標榜療效」,理當是指對抗療法Allopathy之療效,而非自然醫學「順治」之效。二者亟待說清楚,講明白,不宜混為一談。



七、何以為治?

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標本兼劇者,標本皆治。

1、逆治:主流醫學「視病為敵,除之而後快」,以消除症狀為主要治療目的。

2、順治:中華自然醫學「視病如親,視病如師」是斷除病緣,清除病因、化解病機,使疾

病的基本條件消失,則疾病自然「不治而治」、「釜底抽薪」。



例如:上品藥(如靈芝、茯苓、黑木耳等)的應用範圍(養生、扶助治療、可含蓋整個生命過程)

未病

已病

末病

中藥的應用範圍(治療)

下藥的應用範圍(破積聚、急救)

健康期

亞健康期

疾病期

病危期

但是,下品藥和西藥就不可含蓋整個生命過程。


 













歸納以上之論述及經驗,對任何疾病的防治,應該也沒有兩個樣(異症同治)。誠如湖南四大禪寺之一「歸元寺」中之名聯所示:「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同理,「順治無二路,療法有多門」。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在健康期或亞健康期的階段,就要預防。但若也進入疾病期或病危期,有時要標本皆治。那麼,中、西可作適當的互補。但須嚴格遵守以毒治病,點到就好。也就是中醫所強調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黃帝內經)。切忌用毒到底,而不知「扶正以利祛邪、邪去而正自安」。

幫助他(自然療能)

不要干擾他

或加害他

不治(標)而治(本)

是謂善治



治(標)而不治(本)

是謂暴治



1、生命自己會找出路

2、順治

3、逆治


 








 
  古有名訓「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大與治小,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也,夫惟順而已矣!(黃帝內經靈樞師傳篇)」「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為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尤其是「天」(自然)更不可逆。別忘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千古警言。「註七」

1、順治:如佛法云:緣斷而因不生(楞嚴經)。因不生,則果安附。

2、逆治:如常言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八. 自然醫學的條件:
自然醫學的任何理、法、方、藥、食都應該符合適應源的要件,方能不求有功先求無過;不求有效,但求無傷。與醫界先賢「治病不傷身」(first do no harm)的訓示相契合。
適應原(Adaptogen),其條件有三:
1. 無毒、無副作用。(nontoxic)
2. 廣效性,其作用不限於特定的臟器、器官。(nonspecific)
3. 具使身體各機能正常化作用。(normalization)
【能調整激發全身,使全身正常化而達到體內動態平衡
(Homeostasis)或自癒力Self-curative power or Self-healing ability】。
說 明:

中庸:「喜恕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為之和。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地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同理,人體的健康是需要五臟六腑各系統功能和心性維持中和狀態,所謂〝陰平陽祕,精神乃治〞〝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黃帝內經)。疾病的生成,係陰陽失和所致,故若以自然的方法,如圖所示,以「順」(反治)來因勢利導,引邪外出。或以「逆」(正治)的方法來平衡陰陽,雖逆實順;其結果均是致中和。

結 語:

陳總會長集數十年研究及臨床經驗:「自然第一、經驗第二、科學第三」。唯有「自然療法」之「順治」,方能使之「自然康復」。

在二十一世紀初葉的當今,人類應學不分東西,唯「順」是尚,承先啟後,趨吉避凶。誠望,東方唯心格物之宏觀能了解西方唯物科學之微觀,西方唯物科學之微觀能回歸東方唯心格物之宏觀。人類才能更客觀的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善用自然而有「順」少(或無)「逆」。天、地、人才能和諧,人類整體的健康才能確保。

最後,以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與各位賢達共勉之。



參考資料:

註一:陳紬藝《自然療法與中國醫學》P7-16  1991.6

註二:嚴真 何永慶《自然療法》第110期P2「中醫」新解---從自然療法「標章」說起

  註三:Michael A Schmidt Lendon H Smith Keith W Sehnert

《破解抗生素,迷思》P.25病菌戰爭的代價 2003.06

註四:陳紬藝「自然療能」就是所謂中醫說的正氣,或西方自然醫學所說的自癒力。

詳見《自然療法與中國醫學》

  註五:正氣:《靈樞,剌節真邪篇》說:〝真(正)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併而充身者也〞。概括了人體各機能正常活動功能及癒病能力(自癒力)。

     邪氣:泛指人體內、外所有致病因子。

  註六:張家瑞《不生病之真法》P70、P91


安徽黃山「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八屆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2005/8/7

何永慶《為癌細胞平反》華人文化 P.164-188 2008.3


註七:註八:陳紬藝《自然療法》120期P8-10世界四大醫學分析表解

 

 
 

 

※ 本文轉載自〈自燃醫學文摘〉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引起精神異常的原因

作者:William Phillpott 翻譯:葉政秀



迄今為止,大部分精神異常都被視為是心理或基因之缺陷所致,治療方法不外是心理治療,或藥物、電極療法或手術。不過許多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和研究學者已承認:會引起精神異常發病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包括社會和文化因素、年齡、性別、營養缺乏、病毒感染、過敏原和食物過敏、酒精和藥物成癮,甚至是處方藥,包括用於治療精神疾病的用藥也會。



哈佛出身的精神病學家,Peter Bergin ,M,D.,指出:專門抑制憂鬱症狀和其他精神異常的藥物療法,通常也可能使患者藥物中毒而加重問題。生病和壓力,包括生理性的和情緒性的,也可能造成慢性的和急性的精神異常。



暴露於化學用品、毒物和電磁波所帶來的環境壓力,對精神上的健康干擾則扮演主要的角色。



我個人的臨床經驗顯示所有器質性腦失調都有一共同的病原—疱疹病毒群,衣波拉(EB)、巨細胞和人類疱疹病毒#6等引起的病毒感染。這些感染通常是在母體懷孕期間發生,當時由於與這些病毒有關的病毒感染導致母親的血液有單核細胞增多的問題,於是感染到胎兒。感染可能早在兒童階段就侵入到腦部。真正地影響到腦的神經元,而在腦內產生溫和的水腫。水腫使發育中的腦受傷,包括太陽穴和腦的前側。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感知力、判斷力和專注力往往受到嚴重地損害。



研究顯示上述病毒的病毒感染是慢性的和變動的,亦即它們在體內和腦部到處活動,不過其症狀的嚴重性變動極大。隨著患者的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壓力會使它們壯大,這些感染乃開始波及到免疫系統。



這些親淋巴性病毒會影響淋巴系統。B淋巴球開始受到感染而異常,產生抗體而有一種不當的自體免疫反應。其結果,患者的免疫系統開始失去抵抗力。患者對環境中的化學物品和吸入物過敏,也使得患者對食譜中的特定食物更易引起不良反應。



例如,早發性癡呆是一種在感知力、情緒、思考和運動功能方面的一種腦功能異常。急性精神症狀也可能受到食物、化學藥物和吸入物的不適反應而引發。許多的研究顯示:對環境物質,特別是食物的不適反應,可能是引發精神疾病的顯著因素。



從早發性癡呆症所進行中的研究,我可以肯定其病原是上述所指的病毒感染。腦部受到感染的小孩往往經歷過學習困難和過動。到了青少年和二十多歲時,患者就發展成早發性癡呆症、躁鬱精神病(極端病理性興奮和嚴重憂鬱相互交替為特徵的精神障礙,兩種現象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這些全都是由於不適反應所帶來的傷害,而且也可能是多重和往往是嚴重的營養缺乏所引起的。



早發性癡呆症也有因為腦內的深層具有慢性的、不正常的正電荷,特別是在杏仁核或兩側太陽穴。依照死後解剖的研究顯示:在早發性癡呆症患者的杏仁核,有高於正常數量的多巴胺(一種神經傳遞物)。



許多心理性失調是由於體內電磁不平衡所致。焦慮、恐懼、妄想、強迫、憂鬱、精神病、抽筋等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的電磁性活動異常地上升。像這些情況都可以用負磁能加以控制,而消除或降低其異常的嚴重性。


本圖摘自科學人月刊NO.20 P87



 

 

 

 

 

 

 

 

 

 

 

 

 

 

 

回目錄

※ 本文轉載自〈自燃醫學文摘〉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千萬不能滿足於高血壓的藥物控制

何永慶2007/6/5

『靈芝是「本經」的上品,在神農本草經裏就記載了靈芝,而且也說了「服芝延年、輕身」。對靈芝,我是在七、八年前認識何永慶先生,他當時寫了一些關於靈芝的文章請我看,我看了以後,覺得何永慶先生能從事靈芝與自然醫學的研究發展,能照顧人類健康,我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

近年來,何先生知道我的血壓高,希望我也吃一些靈芝,對高血壓有所幫助,當時,何先生建議我靈芝與黑木耳配合一起食用。按照中醫的理論,黑木耳主要是養陰、清熱、潤燥、活血的作用。靈芝則益氣、輕身。按照現代的藥理,黑木耳確實能降血脂,使血液循環更好。而靈芝也有降壓、降血脂的作用。所以,覺得永慶先生對我很關心,就很樂意地吃了這兩種配合的食品。吃了以後,總的來說,精神挺不錯;工作上疲憊的時候,吃上一點,就覺得能很快恢復體力;偶有眩暈等症狀,都得到一定的改善,於是我慢慢地把高血壓藥逐漸減少服用量,並堅持食用靈芝、黑木耳。

我認為這應該是最佳配伍,因為黑木耳主養陰清熱,靈芝主益氣補血。這樣兩個合在一起,機、因兼顧;這樣的配伍,合乎中醫的傳統理論。』

浙 江 中 醫 藥 大 學 副 校 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會主任委員 連建偉口述

2006.04.14於杭州

(以上內容依據與連教授對談錄音整理而成)

說明:

一、西醫藥的控制

依據西醫的病理,舒張壓大於90,收縮壓大於140者,均可歸類為高血壓病患。據統計,台灣約30%的成年男性和20%的成年女性都已罹患高血壓,其人數約為200-300萬之間。中國大陸據說其人數已逾一億。據英國「每日郵報」五月十一日報導,高血壓會導致患者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的機會提高一倍,估計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身受其害,英國每年就有六萬人因此喪生。美國因高血壓

而受影響的人數已多達7200萬,約佔成人的1/3。全球受高血壓困擾的人已近十億之眾。專家更預測到2025年,全球高血壓患者將會高達15.6億。

西醫將它分為兩大類:

1.本態性高血壓,其病因不詳,但認為可能與遺傳或環境因素有關。

2.續發性高血壓,多因藥物、懷孕、內分泌失調、腎臟疾病等因素。

一但患上高血壓,不論是哪一類,西醫認為都必須以藥物控制。雖然降低血壓是防止心腦血管疾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的有效手段。但遺憾的是,大凡開始吃降壓劑的患者,往往一輩子不能停藥,而且會從一粒吃到多粒,從一種藥,吃到多種藥。在高血壓得以控制的同時,必須對其所產生的「藥源病」〈毒副作用drug-induced diseases, DID〉概括承受。

因此,對高血壓的治療,不宜只知如何用西藥〈medicine or drug〉控制血壓,而是應該從生活作息,適度運動及飲食、心性方向去根除病因,化解病機,才是正本清源、長治久安之道。

二、中醫求因治本

中醫認為,「肝陽上亢」和「肝腎陰虛」是高血壓發病的關鍵,其病因有三:1. 情志失調〈各種壓力〉。

2. 飲食不節,偏食或營養不均衡。

3. 腎氣虧損〈男女皆然,隨身體老化,腎精自然不足〉。

通常,高血壓的病變部位多在肝、腎、心、腦,而又以肝、腎為主。

本病的性質,多為「本虛標實」。也就是說,根本上患者是「肝腎陰虛」,而

臨床表現上則是「實」證的表現。因此,在治療上也頗為複雜。

診治方面,中醫依舊是辨證論治為「高血壓」的根本治療方法,治療的重點在於從整體上調整臟腑的功能,從根本上解除高血壓的內在病因,使身體陰陽平衡,而血壓自降到正常值。如此,不但少或無毒副作用,而且完全不會停藥後,血壓又再反彈回來,這與西醫的病理、藥理有著根本本質上的不同﹝註1﹞。

但為什麼很多高血壓患者求助於中醫診治,還是不太理想呢?以我個人的觀察是:

1.患者本身很多不良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難以根除,或工作、生活、財務等壓力不能解除,或在現實社會上,難以做到中庸之道的生活習慣。不得不依靠西藥控制;縱算看中醫或吃靈芝、黑木耳等,往往也是一面解病因,一面造病因。

2.很多患者已長期〈10~20年以上〉吃西藥控制血壓,身體已適應了西藥的藥性。換言之,長期服用某種西藥後,藥力掌控了中樞神經,導致患者在精神上或生理上的成癮與依賴﹝註2﹞。如此,要治病之前,還得先解決脫癮〈withdrawal〉的難題,這堪稱是「不可能的任務」。

3. 辨證不易,或處方是否精準,或藥材是否地道等,都在在決定其療效。

4. 患者是否相信醫生或聽從醫囑等。

三、 自然醫學釜底抽薪

.自然醫學則認為,雖然,高血壓病因繁多,其實,其源頭主要來自「血濁」:

動脈硬化

心肌炎

腦炎

敗血症

冠心病

心肌梗塞

高血壓

腦溢血

靜脈栓塞

腦栓塞(中風)

(糖尿病)

(腎臟病)

(病 風)﹝註3﹞3﹞

細菌

病毒

免疫複合物

脂質過氧化物(LPO)

氧化後的LDL

丙二醛MDA

(過多)尿酸

(過多)膽固醇

(過多)三酸甘油脂

(過多)血糖

(過多)鐵質Fe

血栓

歷年脂類沉積物



 


 















此一觀點,與中醫「氣滯血瘀」說,本質相同,異曲同工。

經現代藥理學得知,靈芝透過抗氧化、調節免疫、解壓安神等三大作用,加上黑木耳降血脂、降膽固醇、抗發炎、抗血栓等作用,直接能對人體全身60兆細胞及組織以及30萬公里長的大、小、微血管做出全方位的保護或修復,使血液清澈,流動性佳,含氧量高;氣不滯、血不瘀、不凝,大小血管通暢,營養、廢物輸送順暢,細胞健康,組織器官運作正常,心臟就不必要施加多餘的壓力,血壓自然下降至正常。如此面面俱到的全方位改善和維持,不僅能使高血壓下降至正常,同時也能調節低血壓患者血壓回升至正常值。沒有病因,又何來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病之有﹝註4﹞?

上海醫科大學曾用靈芝〈口服靈芝片110mg,一天四次,持續兩週〉對33例〈男15人,女18人,年齡65±8〉高血壓、伴高血脂和腦血栓後遺症患者,做血液流變學的觀察,結果證明:

1. 靈芝有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全血和血漿黏稠度,因而對心腦血管患者有減少血栓形成的效果。

2.多數患者食用靈芝後有降壓、鎮靜、催眠和改善頭痛、眩暈等症狀的作用,但不影響紅血球容積比HCT〈紅血球佔全血的比率〉和血球沉降率。簡言之,有利無弊。

本次實驗證明,自覺症狀改善總有效率為61.04%,血液黏稠度改善總有效率為76.77%〈wilcoxon seined ranks test P<0.01〉﹝註5﹞。四川省抗菌藥研究所也曾報導,用靈芝粉治療高血脂,每次十克,每天服用兩次,連續服用1~3個月不等,總共治療了120例患者,有103例血脂降為正常,總有效率為86%〈P<0.01〉,而且還發現,服用時間越長,療效也越好越持久﹝註6﹞。

通常,高血壓往往與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糖等互為因果而惡性循環,而以上兩個臨床研究統計,均充分證明靈芝確實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



靈芝與黑木耳均屬於平性食物,所以在中醫的辨證論治上,以個人的經驗,

不必考慮虛、實、寒、熱的體質問題,也不必顧及食性之四氣五味、歸經問題。

在西醫的分類中,不必拘泥於本態性高血壓及續發性高血壓,也不必在意現行的

治療和正在吃什麼藥﹝註7﹞。正如連教授所說「活血化瘀,靈芝和黑木耳是最佳

配伍」。而且,食用的同時,完全不影響中、西醫藥的治療,反而有加強中醫的

療效;平衡和清除西藥的毒副作用而強化其症狀控制的療效。



` 靈芝與黑木耳的食用方法,以八倍萃取濃縮靈芝〈400mg/粒〉及奈米化黑木

耳〈500mg/粒〉為例:

1. 宜早、午、晚餐前半小時,各以冷開水或好水〈300cc~400cc〉吞食靈芝2粒,黑木耳3粒,四個月為一改善期〈用量多寡可因人、因時、因環境之不同而隨證加減〉。

2. 剛開始吃,請不要立即就停服西藥,尤其是已10~20年長期都在服用西藥的患者。因為長期都在服用西藥的患者,靈芝與黑木耳往往只能幫助減少「藥源病」或逐步減少西藥的用量,有助病情的穩定或改善。

3. 對剛被確診為高血壓者,或僅服用降壓劑1~2年的患者,建議最好能在一開始四個月,二者同時食用〈靈芝與黑木耳在餐前,西藥在餐後〉,四個月後視改善的程度,再逐步減少西藥的用量,或逐步停藥,這樣做比較安全。若是配合中醫藥,靈芝、黑木耳均可以和中藥同時服用,有相加相乘的協同良效。

4. 注意事項:由於靈芝與黑木耳均有很好的活血作用〈類似西醫的抗凝血作用〉,所以女性月經期間,手術開刀前後二日,或擬拔牙者及外傷大量出血狀況時,均暫不宜食用。

5.

四、結語

自然醫學的精要在於「言之有物,論之有據,簡單易行,行之有效」。

以上連教授的親身經驗,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我們由衷地感謝他平易近人無私的經驗分享!並祝天下高血壓患者,均能善用靈芝、黑木耳,趨吉避凶,做到觀念通、二便通、氣血通「三通」,進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五、問答

問:靈芝、黑木耳既然這麼有效,為什麼又說對已服用西藥10~20年的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治療,堪稱是「不可能任務」?

答:拙文中也說得非常清楚,人體若長期服用某種西藥後,藥力就會掌控了中樞神經,導致患者在精神上或生理上的成癮與依賴。換言之,也就是細胞慢慢地適應或習慣了某種毒性,所謂「近墨者黑」。而且,服藥時間越久,服藥種類越多,就「黑」得越沒有自清的機會或可能。所以,有難以處理的脫癮〈withdrawal〉問題。試想,單一個高血壓的問題,現代醫學就除了能控制外,幾乎是無計可施;西藥控制血壓的同時,其毒副作用又造成血液、體質的更劣質化,而現在再多了一項脫癮難題。靈芝、黑木耳畢竟不是仙丹,請不要太為難它們罷。

另外,古今中外,通常養生除疾有五難〈千金要方‧養生序〉:

1.名利不去〈追名逐利〉一難也。

2.喜怒不除〈暴喜暴怒〉二難也。

3.聲色不去〈沉湎酒色〉三難也。

4.滋味不絕〈高梁厚味〉四難也。

5.神慮精散〈心神過用,精氣耗散〉五難也。



各位高血壓患者諸君,在尋求各種良藥驗方治療的同時,是否先能自省自問以上「五難」,在閣下身上有幾難? 進而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否則,恐怕閣下求助任何醫藥,都可能會失望。



問:據媒體報導,英國某生技製藥公司正研發可治療高血壓的疫苗,並預計五年內上市,可造福數以千萬計的高血壓患者,你的看法如何?

答:據2007年5月13日自由時報的報導,英國Protherics生物製藥公司正利用笠螺的蛋白質來啟動人體免疫系統,來攻擊血管張力素的荷爾蒙。血管擴張素係由肝臟所合成,透過窄化動脈來提高血壓。今試圖以這種新的疫苗啟動人體的免疫來攻擊這種荷爾蒙,以達到降壓的目的。

誠然,人類的醫藥史,本來就是在「尋尋覓覓」中不斷改進發展,我衷心祝願此項研發能更上層樓。但是,站在中醫藥和自然醫學「道法自然」的整體觀來看,我個人仍採取保留態度:

1. 明代大醫學家周慎齋說得好:「行醫不識氣,治法將何據?堪笑道中人, 未有知音處,見痰莫治痰,見熱莫攻熱;喘生休耗氣,見血不清血;無汗勿發汗,遺精莫補澀。明得箇中機,便是醫中杰。」同理,今天人們談治療高血壓,普遍犯了類似「見痰治痰,見血治血」的「見菌滅菌,見高血壓就治高血壓」的弊病。所以,此研發計畫,依舊沒有脫離「治標不治本」的桎梏,以其他控制高血壓的藥物相較,或許,真的能有效〈症狀控制〉,或少一些副作用,若真是如此,也誠屬難能可貴了。但本質上仍是「換湯不換藥」,完全沒有或看不出能解決造成高血壓的根本病因。
2. 人體的每一個「病理」徵候,如發燒、咳嗽、流鼻涕、包括本案中所說的「血管張力素的荷爾蒙透過窄化血管來提高血壓」等等,都是身體為了對外來病因或清除內在病因的相應自癒反應,或求救訊號。所以,真正治本之道是強化自癒力,同時清除內、外病因。而此疫苗很顯然不具以上兩種作用,僅是削弱降低自癒力,消除身體的求救訊號而已。

3. 該研究計畫中雖宣稱幾乎都沒副作用。但平均十人中有一人抱怨出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短暫症狀。試問,試驗中,充其量是幾十人或幾百人,就算數千人,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用藥量中的實驗結果,完全不能有把握或預測將來一旦用到數千萬人身上,十年、二十年或更久之後,它所帶來的副作用或後遺症將如何? 更何況現在已有1/10的人有狀況出現。



以上三個質疑有如修理一部不能啟動的老舊汽車,若不全面修繕,只更換了一個精良的火星塞,該老舊車依舊難以或不能啟動。機械性的車子姑且如此,更遑論遠比汽車複雜千倍、萬倍的,有精、有氣、有血、有肉、有情、有志、有魂、有魄、有神、有靈的有機活人?



問:據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研究了8000人,發現有強烈遭到不公平待遇的人,罹患嚴重心臟病的機率高了55%〈自由時報2007.6.2〉。你的看法如何?

答:古往今來,由於人類六根不淨,貪、瞋、痴、慢、疑、怨、憎、恨作祟,所謂不公不義、不平等對待之事,無時無刻都可以發生在任何時空中。這對身歷其境的感受或承受者而言,確實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身方面的衝擊和傷害。因為,情志、感知是人的自然本能反應。然而,外因往往通過內因起作用,誠如中醫七情內傷所說「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思則氣結,憂則氣閉,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七情所傷,均影響臟腑氣機,使氣機紊亂,其中尤以肝鬱氣滯,橫逆犯胃多見。脾胃為後天之本,故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及「胃氣絕則百藥難施」的中醫數千年的臨床經驗統計。這些中醫的理論可佐證西方人此項研究的客觀性與臨床意義。

一個人,無論因何種因素而心生怨氣、或恐懼不安、或緊張慌亂、或生氣不悅等,腦內就會分泌一種正〈去甲基〉腎上腺素〈noradrenalin〉,同時,體內腎上腺素〈adrenalin〉也會分泌;雖然這都是身體為提高對內外壓力所產生的應變反應,但稍一過量,就頗具毒性。若此種情況常常發生,必然會造成血管收縮,阻礙血流,並產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又稱為氧自由基(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s),直接損傷遺傳基因;並產生過氧化脂質,血壓自然升高,大大提高罹患各種慢性病的機率,甚至猝死。




反之,一個人若隨時保持從容中道,臨危不亂;或事事正面思維,達變融通;處處泰然平和,愉悅自在,大腦就會分泌另外一種腦啡肽〈Enkephaline〉。這是一種快感荷爾蒙,能帶給人類快感的荷爾蒙,已知的大約有二十種左右,雖有作用方式及強弱的差別,其藥裡作用即大致相同,在為數眾多的腦內嗎啡中,β內啡肽〈β-edorphin〉是最強的快樂荷爾蒙物質。可中和不愉快的想法﹝註8﹞。

東、西方對於情志、感知在血壓方面,深具正、負影響,都各有其精深的研究,可謂殊途同歸,異曲同工。只是各有表述罷了。



過去有一個人曾因非法入境,違反移民法而被關在異鄉監牢裡。有位探監的人曾很「同情」地對他說:「你每天被關在這牢房裡,年復一年,沒有自由,沒有希望,這樣倒不如死了算。」聽完這番「憐憫」的話,他不急不緩地回答:「謝謝關心與指教。不過我覺得有的人比我更可憐,因為我被關的是身體,他們被關的是心靈。」

當外在環境或遭遇都不變時,為什麼會有人倒下,有人卻更奮發堅強呢?為什麼同樣的研究,有55%會因不公不義的對待而患心臟病或病情加重?而另還有45%卻沒受太大影響呢?



『禪宗』有「風動、幡動、還是心動」的公案,頗值時下人多多參悟。

『大學中庸』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教誨,亦值得時下人細細領悟。

『佛法』也有「心淨則國土淨」的開釋。更值得時下人好好覺悟。



所以,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在閣下尚未具備「旋乾倒坤」的能耐時,在閣下還未達「清靜自在」的修持時,不妨以以下這番話自勉自持:



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

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寬度。

你不能左右天氣,

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決定容貌,

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左右他人,

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參考資料:



﹝註1﹞杭群《高血壓中西醫雙效自療手冊》p.19~27‧旺文社出版‧2000

﹝註2﹞迪特爾‧拉德維希Dieter Ladewig《上癮的秘密》p.41‧晨星出版‧2005

﹝註3﹞﹝註5﹞陳榮洲 曾彌述 著 洪肇嘉博士 張進吉博士審訂《神醫、百病爭戰錄》P.61‧64〜67‧世茂出版 2003

﹝註4﹞森昌夫‧《靈芝使血壓下降》P.83〜87‧青春出版 1997.7

﹝註6﹞杭 群《靈芝人類健康的希望》p.90世茂出版‧1997.7

﹝註7﹞何永慶. 〈靈芝與黑木耳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第三屆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3

﹝註8﹞春山茂雄‧《腦內革命》p.19〜28 創意力文化‧1996

※ 本文轉載自〈自燃醫學文摘〉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友 


 

自然醫學在台灣的運用和發展



所謂自然醫學是有別於主流正統醫學的另類醫學體系,強調利用自然資源或方式進行養生、療疾、激發人類自身防禦疾病的能力,抵抗疾病的侵襲,達到健康的目的。自然醫學除了治療疾病外,更重要的是在於維持精神健康,舒緩壓力,合乎現代人對於生理及心理健康的要求。對於健康者而言,自然醫學是預防和保健;對於患者和亞健康者而言,自然醫學是治療康復與調整平衡。當前,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回歸自然〞已成世界潮流的背景下,自然醫學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正在成為未來保健新趨勢。

與主流醫學〝視病為敵〞除之而後快,以消除症狀為主要治療目的不同,自然醫學強調〝視病如親、視病如師〞,以清除病因、化解病機、斷除病緣為主旨,使疾病的基本條件消失,病症斧底抽薪、不治而治。

近年來台灣自然醫學以不同形態和方式逐漸蓬勃發展起來。1993年,由鍾杰教授創辦的〝中華能量醫學學會〞成立,帶動各項自然醫學百花齊放,對台灣自然醫學的整體發展影響深遠。2003年在林佳谷教授等努力下,正式成立台灣第一所自然醫學研究所。同年〝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設立,其業務包括了各類自然養生、防病的自然醫學講座,組織世界各地及兩岸自然醫學界相互參訪、學習交流。尚有如〝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等很多相關社團先後成立及活動,不下百餘。台灣〝中華自然醫學學院〞及〝自然醫學大學〞也在擬籌組中。各類療法如芳香療法、花精療法、色彩療法、蜂療法、能量療法;、音樂療法、飲食療法、整脊療法、大腸療法、溫泉療法、極光療法、磁場療法、氣功療法、生機療法、運動療法等更是百家爭鳴。相應的特色診所也遍及大街小巷。《自然療法》等雜誌、《自然療法與中國醫學》等書籍也紛紛出版發行。

台灣醫學轉向自然的一大原因與世界各地一樣也是因為主流醫療體系的失敗與不足。在台灣,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和其他一大堆使人衰弱的疾病的罹患率正在不斷升高。相對自然醫學而言的正規醫學,雖然在不可抗拒的傳染病、內科與外科的緊急狀況和先天缺陷等方面的治療績效明顯,但是卻無法遏阻上述疾病的狂潮。許多疾病,已無法用主流的醫學來解決,且藥物的副作用有時比疾病本身還可怕,自然療法又被重新採用、重視、研究與發展。現代醫學開始對自然療法另眼相看,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療法不僅可以代替傳統的化學合成藥物,發揮其應有的效果,更重要的一點是,自然療法的不良副作用,比化學合成藥物少得多。

台灣自然醫學家們首先十分強調自然生態環境對健康的保護和促進,認為人類是自然生命系統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不可分離。調整好人與自然的關係,遵循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生活,便是協調人類的健康關係,便是追求人類的健康。和煦的陽光、潔淨的空氣和無污染的水是活力的來源,是健康的靈丹妙藥。循大自然賦予人體自然平衡的能力,借重自然界的陽光、空氣、水、大地及其衍生的各類生物、食物、磁場、生物節律、氣候與季節變化,以及多元性的生物網來維護健康,朝〝天、地、人〞三位一體,〝性、心、身〞三元合一,〝生命、生活、生態〞三〝生〞有幸的三大目標來實踐,達到〝綠生活、百齡壯年、醫院無病房〞的健康境界。台灣自然醫學也強調人體自身具有疾病康復的能力,自然醫學的作用是開發和提高這種能力,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台灣自然醫學強調整體化治療;強調身、心、靈全面健康;強調藥食同源,吃營養合理、少鹽少油、無污染的有機食品;強調保持正面行為,避免或盡量滅小精神壓力;強調忌煙限酒,強調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強調避免濫用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

台灣是世界著名的〝美食王國〞,採用豐富多彩的食補、藥膳等也是台灣自然療法的突出與精到之處。自然醫學強調以無害為最高原則,採用自然的食物作為治病的藥物,以增加身體抵抗力,幫助身體回復健康狀態,是屬柔性支持法,而非毒性殺傷為主(如抗生素、化療藥物),因此副作用不易發生,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靈芝是其備受推崇與利用的食補、藥膳品。認為化學合成藥(西藥)大多有酸毒或大毒,純自然藥食雖大多無毒,但分上、中、下。下品有毒,〝主治病以應地,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癒疾者〞中品無毒或小毒,〝養命以應人,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上品無毒,〝養命應天,多服久服不傷身,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靈芝則奉為上品之冠,不僅無毒無副作用,若與其他中、西藥並用,還可增強其他藥物正面作用而降低或消除其毒副作用,且具廣效性,能使人體〝自然療能〞維持在最佳狀態,使身體各機能正常化,少量可預防未病,適量可改善已病,大量可挽救末病,固本培元同時,扶正袪邪同步,且扶正而不助火,袪邪而不傷正,可謂〝靈丹妙藥〞、天賜良方。台北榮民總醫院潘念宗博士說:「我相信在全世界來講,醫學要改變的話,靈芝會占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認為人參雖大補元氣等,但仍有諸多禁忌,體質實熱者不宜用,而靈芝幾乎毫無禁忌、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皆可用之。因而台灣各地種植、加工、服用靈芝者不計其數,靈芝被製成各種製品出售。

另一被台灣自然醫學界認為食療上品的黑木耳亦為民眾廣泛採用。黑木耳雖然是很普通的食用菌,但其蛋白質、維生素、鈣、鐵等成分非一般食物比擬,有利五臟、清肺益氣、宣腸健胃、消痔通便等功效。台灣南台科技大學教授陳啟楨博士多年來以黑木耳為題材進行研究,發表多篇論文,認為黑木耳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活化血管,預防和溶解血栓,降血脂,降膽固醇,改善貧血,促進排便,減重減肥等,深具養生防病價值。服用方法亦眾多,除黑木耳膠襄(500mg/粒)外,如一種藥膳黑木耳採取鮮採黑木耳三大朵、瘦豬肉三兩、姜三片、紅棗五粒切碎加入3000ml水煮開後用文火再煮一個半小時後食用。台灣嘉義縣有農場主要生產靈芝和木耳,農場只有幾排房舍,並無田地,職工僅有二十餘人,但年產值多達五億餘新台幣,是精致有機農業裕民興邦的好典範。

自然醫學在台灣受到非常的重視,強調健康促進、健康保育、強調哲學養命、自然養生,強調醫食同源、藥食同根等,這在目前人們過份依賴正統醫療、濫用化學藥物、破壞生存環境的形勢下,有著積極的倡導意義,值得大陸衛生醫療工作者思考與借鑒。



作者:銅陵市衛生局局長 宋芝蓮

2006/12/

※ 本文轉載自〈自燃醫學文摘〉

回目錄

 
我要加入
〈智慧人生〉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