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名醫與良醫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名醫與良醫
良醫的「良」是實質的,名醫的「名」是抽象的,名實相符是理想世界中所期望的,不待查證便有相互信任,但在台灣的現實環境中,人,往往很容易名不符實。
有位年輕已婚的女性病患,在定期抹片檢查中發現了早期子宮頸癌,立刻去找當地有名的開業婦科醫師複診作切片,結果竟然是正常的;幸好她沒有立刻掩耳盜鈴地回家慶祝,再找一家醫學中心複檢,才發現切片位置錯誤,難怪報告正常;而且才知道,該位「名」醫連婦癌專科認證都尚未取得。這位幸運的女患者會是少數的特例嗎?
有位小朋友從遠地被父母帶來求診,說被某當地「名」醫以青蛙肢為診斷動了手術卻沒有改善症狀,並且臀部傷口附近肌肉開始萎縮。詳究病史並作理學檢查之下,發現令這位小朋友蹲踞不順利的主因根本不是在臀部青蛙肢,而是阿基里斯腱過緊。這位手術醫師連小兒骨科醫學會都沒參加,光是有「名」卻徒負盛名。
有次機會因評鑑去旁聽某一醫學院開設的通識課,該課程名稱直接以「名醫」為號召,吸引了百位學生選修。席中問一位選修女學生何謂名醫的定義,她答道:「這位老師常上電視,當然是名醫?」名醫當老師,當然也提供了許多正確的健康知識,不過,也不乏置入式行銷(廣告新書),沒有查證的錯誤觀念(例如說動物中只有人類有更年期,獸醫專家並不同意這種說法),以及主觀不符實證精神的推論等。
如果台灣培養知識青年的方法是以「成名」來思考,便難怪社會價值觀容易錯亂,例如有位藝人原本沒沒無名,沒想到出現八卦負面新聞後竟然因為出名而演出身價暴漲,看在年輕學子的眼中,都是負面的教育,卻也被認為理所當然。
多年前,天下雜誌曾對醫學生做過「醫學典範」的調查,結果發現,九成以上的學生心中的典範,不是外國人,就是已經辭世的人。難道國內醫界找不到幾位足以作為醫學生典範的人嗎?當然不是,首先是醫學生根本除了自己的老師外,不太留意台灣值得稱得上是「醫學典範」的醫學前輩,更何況,大部分的醫學生連「好醫生」的特質是什麼都說不上來,當然一問下來,有信心成為好醫師的並不多,知道如何自我成長成為好醫師的更少,心中沒有典範,心中沒有良醫,立志成為「名醫」的機會就多了起來。
事實上,良醫並不一定是名醫,就好像社會的典範許多都是默默耕耘的市井小民一般。有位心中有「醫學典範」醫學生的認知最令人感動,他說他的外婆每兩星期必須從新竹到台北去看一位在醫學中心但並不有名的醫師,雖然交通很不方便,旅途非常辛苦,而且放棄了原本可以領三個月的慢性病處方,有時也會等得很晚,但是外婆每看到這位醫師,病就好了一半,只因為這位醫師認真、親切、不厭其煩、笑容滿面。這個醫學生說,他每次陪外婆看病,心中就想著:「良醫當如此也。」而這位醫師,雖然應該是沒有任何醫學院的教職,卻是以行為作了最佳的醫學教育示範。
其實,「名醫」是可以炒作的,但「良醫」卻是千錘百鍊的。病人如何打破迷失來做出正確的選擇,醫學生如何打開視野決定最佳的典範,想必仍是重要但卻又困難的議題。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