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五)普賢十願

(五)普賢十願

有一菩薩 結跏跌坐 名曰普賢 身白玉色 五十種光 五十種色

以為項光 身諸毛孔 流出金光 其金光端 無量化佛 諸化菩薩

以為眷屬 安詳徒步 兩大寶花 至行者前 其象開口 於象牙上

諸池玉女 鼓樂絃歌 其聲微妙 讚嘆大乘 一實之道 行者見已

歡喜敬禮 復更讀誦 甚深經典 偏禮十方 無量化佛 禮多寶佛塔

及釋迦牟尼 並禮普賢 諸大菩薩 發是誓願 若我宿福 應見普賢

願尊者猵吉 示我色身 南無普賢菩薩 (十聲)

這是一篇描寫普賢菩薩的偈文,大家去參加拜懺時,經常會讀誦到這一篇偈文,例如梁皇寶懺、水懺、藥師懺等等懺本都有記載。為什麼普賢菩薩在懺本之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普賢菩薩梵名三曼多跋陀羅,翻譯為普賢,又譯為猵吉。他主一切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菩薩之智德、證德相對。即理智一雙、行證一雙、三昧般若一雙也。一般與釋迦牟尼佛相配,文殊駕獅子待佛之左方;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方 ,此理智相即,行證相應,三與般若全者即為毗盧遮那法身佛也。

華嚴一經之所明歸於此一佛二菩薩之法門,故尊稱華嚴三聖。在大日疏一中記載:「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美。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又普賢菩薩在久迼之前就證佛果,故稱普賢如來,在密宗方面,密宗的金剛手菩薩就是普賢菩薩,而且還有譯為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秘密主、金剛薩埵等名號,而且是大日如來的候補佛。

大家了解到普賢菩薩的身份地位之後,我再跟你們說一個重要的問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乃是自無始以來成就佛果的唯一渢門,因為社會文化的發展,釋迦牟尼佛在世之前,民智的開發仍然有限,所以釋尊以前的成佛,乃由世間之聖賢之士所成就,而並非全由宗教而轉變,這些聖賢之士所成就之佛,幾乎都是在自然的條件下,採用了普賢十願的方式去行善斷惡,教化眾生,而最後功成完滿,成就如來,所以華藏世界中恆河沙數諸佛佛國成就,皆由此出,因此亦成就出普賢願海這個名目出來,所以大日如來毗膚遮那的候補佛為什麼會指定是普賢菩薩的原因就是如此。

大家了解此中真相,我們再從兩個角度來探討普賢十願的各種問題。

(1)禮敬諸佛

大家要知道:佛雖出世,久值難遇,所以普賢十願中的佛字,不可視作成就佛地的佛應該視之為世間上有所成就的人,我們對世間上有成就的人,應該敬,這是一種禮貌,是一種美德,若果我們不能對這些人表現恭敬的行為,那就表示我們有嫉妒,起了嗔念之心,所以是一種不當的行為。

(2)讚嘆如來

我們看到別人有優秀的才能,優異的表現,都應該大加讚嘆,表示欣賞,這種行為也是一種優良的美德。反之,若果加以毀謗,則是一種罪業,輕者斷了自己的善根,重者為無間地獄之報。

(3)廣修供養

我們應該將供養之財物或生活上的各種物品,供養到各種場所,因應各場所的需要狀能之緩急而助之,不要只侷限於某人某寺,則稱為廣修供養。反之,則是吝薔貪財,不作供養,只留為己用,此為德行有虧也。

(4)懺悔業障

我們今天未能成佛,仍因累世以來作下無量無邊惡業所致,所以每人應常懷懺悔之心,以求善改過,不敢再犯。反之則常為惡業,不知悔改,日後必受地獄之惡報,難成佛道。

(5)隨喜功德

大家看到別人有很好的建樹,我們適時給予物質、行為或口頭上的鼓勵,就是隨喜功德。反之,是見人為善,給予處處阻攔、破壞,則為地獄之報。

(6)請轉法輪

看到別人有特殊的技能或有很好的學問,我們請他發表他的心得,讓大家同沾法益,稱為請轉法輪。反之,阻攔別人發表意見,壓抑有學問有能力的人,此為忌材之表現,令世間人無法得益,實在是很大的過失。

(7)請佛住世

在佛法的修持上,菩薩修持到八地不動地時,即可一念入涅槃,若果我們得知某人的修持,已經到了這種境界,應該馬上勸請某人住世,不要馬上入涅槃,若果我們得知某人的修持,已經到了這種境界,應該馬上勸請某人住世,不要馬上入涅槃,則眾生才有福氣接受到他的教誨。猶如世尊初成正覺,就想入浬槃,後得梵天天人下來請佛住世,才有今天的佛法留存下來。否則,後世佛法斷流,為大罪過也。

(8)常隨佛學

有大善知識出世,我們都應該追隨學習,讓自己更有成就,這是對自己很有益處。反之,把自己封閉起來,閉門造車,難有大成。

(9)恆順眾生

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我們應該了解其習性,隨緣渡化,以達到教化的目的,此即是恆順眾生。反之,採用高壓強迫法,要別人順服,必遭反 抗,反而是斷了眾生的善根,此為罪過也。

(10)普皆迴向

以上的九種優良行為和功德,均迴向法界眾生,使法界眾生同沾法益,此為一大功德。反之,獨攬功德以作私藏,反為一種過失。

大家聽我講解普賢十大願王,如此平淡簡單,與普賢行願品中的記載,共原來的無邊無際的氣魄與胸懷,都給我埋沒掉了。你們是不是有這種想法?

大家要知道,每一位大菩薩,他們所發的願,都是無量無邊的偉大,但執行時,實地操作就是那樣平淡,大家要清楚,「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不要給那些華麗的詞藻掩蓋了眼睛,把「成佛」變成遙不可及的虛幻之想,原始的諸佛出世,他們的成就就是建立在這種平淡無奇的生活之中成就出來,並不是一定要出現妖麼鬼怪的殺來殺去,與麼王麼兵交戰才能得道成佛。

大家修持普賢十願時,除要注意本身需要有良好的德性以及良好的行為外,尚要身口意三密持誦普賢十願,以打坐觀想入普賢三昧,才會得到真正的成就。

普賢三昧

普賢三昧是一種打坐入定的功夫,是指楞嚴經的心聞功夫: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並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楞嚴經 卷五)

普賢菩薩的心聞功大,與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聞聲救苦功力,不相伯仲,所以普賢菩薩又可以解釋為普現,與觀音的普門說法的特色,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家想了解三昧的功夫,必需要對照文殊菩薩的般若功夫,兩相對照之後,才會真正旳了解三昧與般若。一般人對三昧的定養解釋為「靜定」,將般若解釋為「智慧」,這種定義並不恰當,因為三昧之中亦有智慧,般若之中亦有靜定,將般若解釋為「智慧」,這種定義並不恰當,因為昧之中亦有智慧,般若之中亦有靜定,無法做成一種對比,況且,這種定義反而會掩沒了三昧與般若倚修持上的正價值,導致後世的修持者走入錯誤的迷途之中,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從普賢菩薩的修證功夫中,「分身百千皆至其所」,這一句話,應該就是普賢三昧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們將打坐時,所見到的景象,若果由少數變成多數者,我們都可以泛指稱為三昧。所以普賢菩薩一念之間,分身到百千佛國之中,這種功夫就是普賢三昧。

般若功夫則應該與三昧相反,就是凡是將多數轉合為少數或者是將相異的物類化合為一的法門,皆稱之為般若。例如在金剛經中的經文:「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這種金剛經的邏輯學,就是將事物先分成兩個極端,即是也!非也!然後再將兩極合為「一也」,借用金剛經的術語就是稱為「一合相」。

雖然我這種解釋有許多人不以為然,以為錯睡經典。但真正的原因就是這些人的老師解釋給他們的說法,由已經是錯誤了幾百年,那些錯誤的見解,因為出於名師之口,後人一不留意就會被牽著鼻子走,結果是被宰了還沾沾自喜,捧著古人的便壺,還以為得到一個傳家之寶,那有什麼話可說呢?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了睡般若,可以借用中國道家的太極圖來解釋,太極圖的左側是黑,右側是白,黑白之間有一弧線,表示兩者之間互相消長,黑白兩者之外有一圓圈,將兩者圈入其中。這個太極圖的外圈就正好代表了般若。

古老的中國人,喜歡把世間事物,分成陰陽兩面,這種習實可以簡稱之為「兩極化」。但古老的印度佛法,他們所追求的卻是將世間兩極事物化而為一,這種習實就是佛法的「般若」。所以中國人與印度人的老祖先,就好像是背對背的坐在船上看風景,雖然景物相同,可是卻心境非一。

大家對三昧般若的認識,現在應該是很清楚,但是普賢三昧的修持又如何呢?

大家在打坐入定時,觀想自身由一化十,分到十方諸佛之前禮敬、讚嘆、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一面作觀想,一面作身口意三密修持,不久自然有所成就。這個就是普賢三昧的入定功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