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金剛經 天親菩薩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辨教因緣。二定經宗
旨。三明處會。四敘翻譯。五正釋文義。第一
辨教因緣者。於中有十。一為宣說菩薩行故。
如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
伏其心等。二隨順諸佛法故。如經須菩提於
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言。世尊。
如來無所說。解云。諸佛說同名為無說。三
為對除我法執故。如經若當來世後五百歲。
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
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
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即是非相等。解云。此文初何以故對
除我執。後所以者何對除法執也。四為遮斷
種現疑故。言種疑者謂遮彼未來。如經不可
以身相得見如來。乃至下文莫作是念等。言
現疑者為防其已起。如經佛告須菩提莫作
是說等。五為發生比證信故。言比信者。如
經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
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淨信等者。言證信者。如經何以
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等。六為成就自利利他故。
言自利者。如經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說菩薩
心不應住色布施等。言利他者。如經須菩提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乃至如
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等。七為轉滅輕重
業故。如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
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
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八為解脫見修
惑故。如經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乃至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
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等。九為顯
示福慧因故。如經善男子善女人。以滿恒河
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
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解
云。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者。即是智度名
為慧因顯法身故。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
德者。即是五度名為福因生報化故。十為發
明真應果故。如經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
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
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解云。若
來若去等相明應身果。亦無所去等明真身

第二定經宗旨者。此經上明智慧。即以般若
為宗。然般若不同有其三異。一實相。二觀
照。三文字。如是三種義該諸慧。實相顯般
若之境。觀照彰般若之體。文字即般若之詮。
無詮不可以會旨故。文字得智慧之名。無境
不可以標真故。實相同般若之位。是知相從
而說慧包文理。剋實而言宗唯觀照。觀照即
此經之義。金剛有斷割之功法喻相明宗斯
在矣。然觀照般若依莊嚴論以六義釋。一以
慧為性。以能正擇諸法故。二以定為因。依
定生故。三以解脫為果。於染污法得解脫故。
四以命說為業。菩薩以智慧為命。以正說為
業故。五以上首為相應。於一切法為上首故。
六以三種為品。謂世間出世間大出世間故
第三明處會者。依大般若經總有四處十六
會說。言四處者。一在王舍城鷲峰山中。二
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三在他化自在天摩
尼寶藏殿。四在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言
十六會者。具如彼說。問。此經四處之中當
何處說。十六會中於何會說。答。四處之中當
在給孤獨園說。十六會中第九說也
第四敘翻譯者。此經前後凡經六譯。第一後
秦時鳩摩羅什法師於長安譯。文云舍衛國。
第二後魏時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於洛陽
譯。文云婆伽婆。并譯天親菩薩論三卷金剛
仙記十卷。第三陳梁間真諦三藏於廣州譯。
文云祇樹林。并出本記四卷。第四隋大業中
笈多三藏所譯金剛能斷。并譯無著論兩卷。
第五大唐三藏玄奘法師所譯名能斷金剛。
又有日照三藏功德施論兩卷。第六周義淨
三藏所譯。文云佛薄伽梵在名稱大城。并重
譯天親論三卷。如上諸本大況相同。於中文
質遂成廣略故。使讀持之者偏仰秦經。義學
之徒多從魏本。今所釋之者。即當羅什法師
所譯秦本經也
第五正釋文義者。於中有二。一釋經題目。二
科文解義。初釋題目者。經金剛者舉能喻之
寶也。金中之剛故名金剛。此寶殊勝體類眾
多。今略取其堅利二義。堅即就體利即就用。
體堅故物不能壞。用利故能摧萬物。般若者
即所喻法也。梵音般若。此名淨慧。亦云無相
智。以三種智即名慧。如是智慧同彼金剛。波
羅者梵語。此翻云岸。岸有二種。一此岸。二彼
岸。蜜多者梵語。此云能到。亦云能離。即以
三界生死為此岸。菩提涅槃為彼岸。二障煩
惱為中流妙用般若為船筏故。發心者乘妙
用船捨生死岸。度煩惱海登涅槃山。是故名
為波羅蜜也。經者以貫穿攝持所義。即貫穿
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眾生。上之七字所詮。下
之一字能詮。能詮所詮及法喻等。是故題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已上釋題目訖。自此已
下科斷經文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道安法
師經無大小例開三分。謂序正流通。今判此
經亦為三分。初名序分。時長老須菩提下至
應作如是觀。即正宗分。後佛說此經已下至
信受奉行。是流通分。就初序分中復分為二。
初名證信序分。後爾時世尊下名發起序。前
證信序中。依真諦三藏般若記中開為七事。
一如是者標所聞法。阿難云佛所說經如於
諸法故名為如如。諸法言契理非謬稱之為
是。二我者辨能聞人。傳法弟子阿難比丘五
蘊假者稱之為我。三聞者即親承音言。謂耳
根發識聽受曰聞。四一時者明所聞法善合
時機。謂說者聽者共相會遇非前非後名曰
一時。五佛者彰能說師。梵音佛陀。此名覺
者。具真俗智自他覺滿故名為佛。六在舍衛
國等者。顯說有處也。遊化所居目之為在。舍
衛國者此云聞物也。祇樹者謂祇陀太子所
施樹也。此云戰勝。即波斯匿王之太子也。給
孤獨園者。須達長者所買園也。此云善施。
其人內慈外富。賑貧恤寡鄉人美之號給孤
獨也。須達布金買園。祇陀施樹共立精舍故。
於此處雙舉二人之名。以辨伽藍之目矣。故
曰祇陀樹給孤獨園也。七與大比丘眾等者。明
非獨聞也。與者共也大也勝也。此諸比丘皆
是大阿羅漢。勝前有學故名為大。言比丘者
此云乞士。清淨活命故。眾者四人已上和合
名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智度論云。優樓
頻螺迦葉并門徒五百人。伽耶迦葉那提迦
葉并門徒各二百五十人。舍利弗目犍連并
門徒共二百五十人。此等多是應化聲聞。常
隨逐佛。是故經中往往別列。俱者同處同時
之義。即是阿難或是如來。與諸比丘及四部
眾同在給孤獨園時也
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國大城
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自下明
第三發起序也。發起之義多種不同。廣如諸
經。而今此經偏明智慧故。以戒定而為發起。
發起序中文分為三。初示以戒化明三昧有
因。後示以定攝明智慧為果。此文初也。文中
有七句。第一爾時世尊者明化主也。成實論
云。具上九號故曰世尊。食時者第二明化晨
也。寅卯所營未辨巳午飯食已終辰時行乞
故曰食時。著衣持缽者。第三明化儀也。言
著衣者入王宮聚落僧伽梨等是也。亦云降
伏外道衣。持缽者即持菩提樹下四天王所
獻石缽。如是四缽佛神力故。按之為一名應
量器。世尊為破裸形外道故。所以著衣。為
破手捧食故。所以持缽。入舍衛大城者。第
四明化處也。准西域記。園在城南五六里。今
自外適內名之為入。智度論云。此城縱廣十
二由旬。居家九億故名為大。乞食者第五明
化事也。依轉女身經云。如來化身全段金剛
無生熟二藏。今示有乞食者。有眾多利益生
彼福田也。如大迦葉捨富從貧益貧不益富。
須菩提捨貧從富益富不益貧。佛等利益故
次第行乞也。還至本處者第七明化終也。如
來食處有二。一者受請在白衣家。二者不受
乞食事訖還所住。今卻至祇園義當第二。總
以知足故乞不過量故知時故還至本處也
經。飯食訖收衣缽者。第二示以定攝明智慧
為果也。文中有三。一併資緣。二清淨業。三
正明入定。此文初也。外化必資於衣缽故。先
明著持衣內靜要併於資緣故今收置
經。洗足已者。第二清身業也。仙記云。如來
行時地神化花以承其足。離地四指為眾生
故。途行示污足故。教入定示清身業也
經。敷座而坐者。第三正明入定方便。先敷
座具。即尼師檀此云敷具也。言而坐者正明
入定也。已上明序分訖
經。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
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自下第二明正宗
分也。此中人多麤判分為二周。初明地前。後
第二云何下明其地上。今詳文理將為不然
斷疑中論自釋云。自此已下明一切修多羅示
現斷生疑心。既云一切明知非別。今就正宗
之中文分為四。一善現申請。二如來讚許。三
善現樂聞。四如來正答。此文初也。文復有三。
一標列請人。二讚佛化德。三正宣請詞。此文
初也。所言時者問法時也。言長老者是尊之
稱也。謂有長者老年之德。言須菩提者請法
人也。須菩提聲含三義。謂生時室空現空善
相父母問師唯善唯吉故名善吉。亦云善現。
亦曰空生。隨舉無失。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者。問法之義也。偏袒右肩者。敬師之相也。
右膝著地者。發問之端也。合掌恭敬者。斂
容專念也
經。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第二嘆佛化德也。
文中有二。一總嘆。二別嘆。此文總也。十住
婆沙論云。一者現通希有。二者逆說彼心希
有。三者教化希有。今言希有者。即當第三教
化希有也。言世尊者。第十號也
經。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者。第
二別嘆德也。言如來舉佛第一號也。如者所
證之法。來者能證之智。智證真如來成正覺
故曰如來。言善護念諸菩薩者。根熟菩薩。佛
自護念令成就佛功德法同佛自利行。及化
眾生法同佛利他行。言付囑者。根未熟菩薩
佛將付與根熟菩薩囑令教受令於已得大乘
不退未得大乘進修也。種性已去菩薩名為
根熟。種性已前菩薩名根未熟也
經。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三正宣
請詞也。言世尊者標能答人也。善男子善女
人者。明所為人也。具信等根名為善也。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標所起心也。阿之
言無。耨多羅者上。三名正。藐名遍。後三名
知。菩提名覺。總曰無上正遍知覺。正是如理
智。遍是如量智。知是無分別智。覺是後得智。
如理智緣真故言正。如量智緣俗故言遍。無
分別智斷二無知故言知。後得智出過眼夢
之表故言覺。此之四智即佛果正體。若人發
心遠求此果名發菩提心也。應云何住云何
降伏其心者。明所請行也。准魏本經及無著
天親等論。合有三問。今闕第二修行問也。言
應云何住者。問發趣大乘菩薩。於一切時住
何等心。次問云何修行者。問發趣大乘菩薩。於
一切時修何等行。後問云何降伏者。問發趣
大乘菩薩。於一切時降伏何想
經。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
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自下第三明如
來讚許也。於中有三。一讚述。二敕聽。三許
說。此文初也。言善哉善哉者。讚之極也。所以
重讚者。以須菩提讚問兩所契故。一契所化
者心。二契能化者德。如汝所說等述也
經。汝今諦聽 第二敕聽也。諦謂審實。欲令
須菩提以實信深慧。樂聞觀察故言諦聽
經。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三
許說也。以將說故名之為當。言應如是住如
是降伏其心者。謂如來許可說也。謂隨二問
我當分別教示。令汝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
是降伏其心也
經。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第三善現樂聞也。
既承印述又蒙敕聽。一心渴仰故曰樂聞
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
其心 自下第四如來正答也。於中有二。初
答問。後可以身相下斷疑。前中有三。第一
答前云何住問。第二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
下。答前所闕云何修行問。第三須菩提菩薩
應如是布施下。答前云何降伏其心問。此文
第一答前住問也。准魏本經。此中云何菩薩
生如是心。此本云降伏者。准梵本但能生能
度眾生之心。即有降伏不度眾生之義故。此
就降伏義譯也。文中有二。初總令降伏示起
廣大等四心。後別教生四心行相。此文初也。
言菩薩者。菩謂菩提。即所求佛果。薩謂薩
埵。即所化眾生。良以此人有智故能上求佛
果。有悲故能下化眾生。菩下去提。薩下去
埵故云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者。謂降伏凡
夫二乘不度眾生心也。即是生起菩薩度眾
生心也
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第二別教生起
四心行相也。文別有四。一明廣大心。二明
第一心。三明常心。四明不顛倒心。就廣大
心中文別有二。初總舉後別顯。此總舉也。言
廣大者。即是約境以顯心也。由境寬遍心名
廣大。言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總舉四生三
界等所有眾生也。故無著論云。此總相說也。
言眾生者。智度論云。五蔭和合中生名眾生

經。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後文顯
也。依無著論分為三攝。一受生攝。二依止
攝。三境界攝。此即第一受生攝也。受生不
同有其四種。依殼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
假潤而興稱濕。無而忽有名化。如是四種稱
一切眾生盡。是故菩薩總之為願
經。若有色若無色 第二稱依止是身也。若
有色者。謂欲色二界有色身故。若無色者。謂
上四空眾生無形色故。此二亦攝一切眾生。
是故菩薩總令眾生出離三界也
經。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第
三境界稱也。想是能取境。是所取就想明
境故。云境界攝也。若有想者。謂無所有處
已下眾生除無想一天。餘皆有麤想取麤境
界故。若無想者。謂四禪中無想一天都無想
心取境界故。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者。謂有頂
一地無麤想故名非有想故名非無想。此中
言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者。賸一若字若存下
若字即非一地。此三亦攝一切眾生盡
經。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第二明
第一心也。謂令眾生得大涅槃第一樂故。然
彼菩薩所起如上廣大願者定也。為與眾生
究竟常樂名第一心。我皆令入者舉菩薩之
大慈也。無餘涅槃者。明所得之圓寂也。永
盡三火名之為滅。高昇彼岸目之為度。以斯
證入名滅度之。言無餘涅槃者。離二生死故
名無餘也
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
得滅度者 第三明心常也。然此菩薩遠離
分別見成就同體悲。此悲所成由智所立智
通一想。悲即無二即無疲厭。通一想故常自
涅槃。是故論云。菩薩取一切眾生由如己身。
以此義故。菩薩自滅度無異眾生滅度也
經。何以故者。第四明不顛倒心也。文中有
二。初徵起。後釋成。此文初也。徵之意者。菩
薩設見眾生。是己所度有何過耶
經。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
相即非菩薩 後文釋成也。今泛明顛倒有
其三種。一見倒。二想倒。三心倒。此中離想
倒故名為不顛倒。如是想倒依身見起。是故
菩薩起如是想失菩薩名。若翻於此即順正
慧不起如是名不顛倒心也
經。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
施 自下第二答前所闕云何修行也。文中
有三。一教菩薩不著自身修行。二教菩薩不
住報恩修行。三教菩薩不住果報修行。此中
闕初段文也。所以答修行問。先明布施者。以
菩薩萬行六度為願源。波羅蜜中檀義通攝。
是故舉斯一號該彼六門。即檀波羅蜜名資
生施。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名無畏施。謂持
戒忍辱施人無畏故。毘離耶禪那般若等名
為法施。由精進故說不疲惓。由禪定故能知
物心。由智慧故能如實說也。言於法應無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