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仁王般若

十有三□□□□□□□□□□□□□□
□□□□眾明□□□□□□八修法供
□□□□□□□□□□□□□□□□ 般
若波□□□□□□□明仁王等觀報佛三
□□□供養行□□□□□□□□□至成
一花臺明諸王等觀法佛三寶修法供養行
□□□方佛諸天散花。經文所以而來。答曰
明諸王等修□行訖。更欲興願。是故總舉觀
行。無障無礙。遍覆大干。體真□乃至如雲而
下。是以有此經文也。又解。歡喜無量者。明意
業供養。即散百萬億花至如雲而下。明身業
供養。三從願過去佛。至般若波羅蜜。明口業
供養。神通變化已下表三種世間。從一花入
無量花。乃至入芥子中者。明同體淨土。是
正覺世間。二從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乃至
六道身者。是二十五有眾生世間。入地水火
風者。明國土世間。佛身不可思議者。結上正
覺世間。眾生不可思議者。結上二十五有眾
生世間。世界不可思議者。結上國土世間。爾
時十六大國王聞佛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
歡喜者。體悅相應故云歡喜。即散百萬億莖
花者。法。現在心成行。行有因義曰花。行用
非一稱散。故云即散百萬億花。於虛空中變
成一座者。顯無障礙行與虛空平等相應也。
十方諸佛共坐說般若者。明證教二道。無二
為共。坐為證道。說為教道。故云共坐般若波
羅蜜。無量大眾共一坐者。雖居學地。體無二
也。金羅花散釋迦者。顯共因行。自體調柔雖
從緣用而性不改。故云持金羅花散釋迦牟
尼佛上。復散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花於虛
空中。變成白雲臺者。明性清淨因行也。雷
吼花者。先際教行□也。妙覺花者後際果行
□□□□□□于也。天人花者世間報行方
便行也。蓋中天人散恒河沙□□□□□前方
便雖同。世相皆真實般若。故云而下所說般
若□□言□者。自體果實故云為母。神通生
處者。雖是真實而無相不相。自在無礙。故曰
神通生處。時佛為王現五不思議者。彰如來
具足五忍行也。三種法身者。為顯所修之道
除三障故顯也。五種不思議者。明因道無
礙也。三種身者明果道也。一花入無量花無
量花入一花者。自利無障礙行也。一佛土入
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者。直明土體
無障礙。無量佛土入一毛孔土。一毛孔土入
無量毛孔土者。明廣大無障礙也。無量須彌
無量大海入一芥子中者。明大小無障礙故。
云無量須彌無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乃
至入地水火風身者。明正報也。佛身不思議
者。不捨生死行也。眾生身不可思議者。不捨
涅槃行也。世界不可思議者。法界無障礙行

  受持品
問曰。散花供養融相平等。云何起行能流通
也。答曰。十三大士習觀發解。成就行德。則
能流通。就此品中有三分。經文從初至開空
法道。明月光王發問。二從大牟尼言至受持
般若波羅蜜明。答其所問。三從時諸大眾
竟品。明諸悟人道。就發問中。有二句經文。
從爾時月光王。至各各說般若波羅蜜。明王
心中所念諸佛所行甚深妙事。二從白佛言。
至開空法道。正發問於口。爾時月光王心念
者。念前品中三種法身也。口言者。正顯實
相。先明所念。故云口言。見釋迦者。顯方便。
法身不捨世間而證涅槃。故言見釋迦牟尼。
現無量神力者。亦見千花臺上寶滿佛。是一
切佛化身主。不捨涅槃而奧集用也。見世
界上佛者。法界身也。白佛言即釋口言也。
如是般若不可說者。言語道斷故。言不可說。
不可解者。二乘莫闚。故言不可解。不可以議
議者。凡夫絕分。故云非識識。問曰般若真性。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備云何許德行。諸善界
子深解此如法。為一切眾生。開發無相寂滅
妙道也。答曰。有十三大士。備真觀法門。能
流通也。就答中有二句經文。第一略總舉法
師息行。勸興供養。二從善男子。至般若波羅
蜜。廣辨內護外護二種行意。但言十三者。
甄如來也。就第二分中。有二句經文。其法師
者。至淬無有異。明內護行德。二從佛告波斯
匿王。至受持般若波羅蜜。明外護行德。就內
護行中有二句經文一離明十三法師行意
成就能解能說。二從善男子如是諸菩薩。至
等無有異。總舉十三法師備上行德。勘能善
說。一一門中有二句。從初至是不定人。明方
便對治修入行。二從是定入者。至入僧伽陀
位。明成就行德。習種法師初觀地水火風
空識者。觀六大不淨也。次觀十四根者。觀十
四根不淨也。唯是有相。不彰八無漏。常修
三界乃至不淨觀門。觀三界。有為滓穢通名
不淨。故云不淨觀門。住在佛家者。相信心
中以真如為家。故云住在佛家。修六和敬者。
三業行慈同戒同見同。學業八萬四千般若
波羅蜜者。同修八萬四千行也。習種性者者
人創修入理智。微知身有性。故云習種性。入
生空位者。作人無我觀。不起五逆者。經云
父母是報恩田。羅漢和合僧佛是其福田。於
此二田不生逆害。故云不起立逆。不起六重
者。不犯四禁。不沽酒。不說四眾罪過。故云
不起六重。二十八輕者。依梵網經有四十八
輕。始從欲受國王位。轉輪王位。百官位。時。
應受菩薩戒。一切鬼神護王身護百官身。諸
佛歡喜。於和上阿闍利大同學。不起迎禮拜。
不如法供養七寶百味物而供給之。若不爾
者。犯輕垢罪。乃至皆以信心受戒者。若國王
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侍高貴。欲滅破佛法。
制我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
像佛塔經律。如是者犯輕垢罪。佛法經書
作返逆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者。生不傍也。
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忍者。明行之階劫也。
始入僧伽陀位者。此云習種性也。就性種中
有二句經文。從初至念念不去心。明對治方
便行。二從以二阿僧祇。至住波羅陀位。明成
就行德。性種性者。白體能□己身中性。故云
種性。性者正因之理與佛果為種。不從因生。
不為物壞。故云言性種性。行十惡觀。滅十
顛倒者。四念處觀。除常樂我淨倒。慈悲施
惠觀。除貪瞋癡。作因緣觀。除斷常樂我患。
故云行十惠觀滅十顛倒及我人乃至修護空
觀。觀既成就。假相不起。故云無也。亦常行百
萬波羅蜜念念不去心者。發心興行徹其後
際。世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往波羅蜜陀位
者。魏言性種。故云波羅蜜陀位。道種性者能
與初為道。故云道種性。觀一切法無生住滅
者。明三相空也。謂五受者。觀五受陰空也。從
三界乃至不可得故者。明三界二帝皆如也。
常八第一義諦者。句所觀中。第一是第一
義帝。心心寂滅。生三界者不繫業未己。故云
受生三界也。業習果報者。繫業之餘也。順道
生者。實以願力故生。故云順道生。三阿僧祇
劫修行八萬億般若波羅蜜乃至住阿毘跋致
位者。證不退位也。就歡喜地中。有二句經文。
從初至一切淨土明對治方便行。二從常修
捨觀故。至常授與。七明成就熟行德。溟次善
覺摩訶薩住平等忍者。明初地歡喜大士信
忍下品。故言住平等忍。修行四攝法。念念不
去心者。明此菩薩始登無生相真證位中。行
四攝行。內外自他備一切德行。故言修行四
攝念念不去心。入無相。捨滅三界貪煩惱者。
明捨攝真行。緣相不染。故云入無相。捨滅三
界貪等煩惱。於第一義諦而不二者。明證平
等真空也。攝眾生法性無為者。除自體障礙。
顯真實性也。緣理而滅乃至無相無為者。除
智障。住初忍時。乃至非智緣滅無相無為者。
除煩惱障也。無自他相無無相故者。為明初
地。除此三障具三無為也。無量方便皆現前
觀者。起下六種方便行也。實相方便者是實
智也。於第一義乃至不顛倒者。明實智行用
也。二從遍學至一切學。明遍學方便即是不
往道也。三迴向方便者。迴向薩若故云迴向
方便。四魔自在方便者。於非道而行佛道。而
不為四魔所動。故經云行於非道而通達佛
道。即是證也。五一乘方便者。於不二相。通
達法界眾生。無諸罣礙。是故云一乘方便。六
變化方便者。以願力。自在處處現生。故云變
化方便。善男子結成六種方便。初覺觀智至
實智照。結上初句實智方便巧用不證者。結
上遍學方便。不次者結上迴向方便。不出者
結上魔自在方便。不倒者結上第六變化方
便。第五一乘方便相同故不別結也。譬如水
之與波不一不異者。與實智方便作喻也。入
此功德藏門者。結上六種方便寂用行也。無
三界業習生乃至常修捨觀者。結上入無相。
捨滅三界貪煩惱登鳩摩羅位者。結上善覺
菩薩。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者。明菩薩常以
四攝化物。無求故。言四大寶藏常與授人。
結上四攝念念不去心。就離垢地中有二句
經文。從初至住中思中。明對治方便行。二
從以五阿僧祇劫。至化一切眾生。明成孰行
意。復次德惠菩薩者。是離垢菩薩也。似四
無量心者。自修十善教人行十善。四等是諸
善根本。故言用四無量心也。滅三界瞋等煩
惱者。十惡業中熟業在初業由或發。今欲顯
以不殺之業對治殺業。故云滅瞋等。煩惱住
中忍中者。信忍中品也。行一切功德者。修
三業澄潔德無不備。故行一切功德。大慈觀
心。心常現在前者。結上四無量心也。入無
相闍陀波羅者。作無相達觀。證離垢地。故云
入無相闍陀波羅。就第三明地中。從初至得
三明一切功德觀故。明對治方便行。二常以
六阿僧祇。至受持一切法。明成熟行德。復
次明惠道入者。者明第三地菩薩廣博多學。
為眾生說法。能作照明故。名明惠道入。常以
無相忍中行三明觀者。信忍上品智無分別。
於中起行故。言無相忍中也。善入八禪遊神
四等。五通無滯。朗鑒三世故。言行三明觀。
知三世法無來去今住處也。心心寂滅者。神
彌靜照踰明。故云心心寂滅。盡三界癡煩惱
者。無明闇心障智慧目故。三界癡煩惱得
三明一切功德觀故者。闇相既息。真明照顯。
眾德純修。故言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故。即還
成上明觀也。常以六阿僧祇劫。集無量明波
羅蜜者。德行階劫故也。亦云修行時節入伽
羅陀位。無相行受持一切法者。還成上常以
無相忍中也。就第四地中。明二句經文。從
初至滅三界一切見。明對治方便行。二從亦
以七阿僧祇劫。至常不離心。明成就行德。復
次爾炎聖覺達菩薩者。此四地大士順忍下
品。不施持戒多聞轉增。威德熾盛。名為炎地。
逆五見流者。四地大士。修道品等觀。不存
能解能入。諸見不起。故云逆五見流。集無
量功德者。□道品行戒定惠備成無缺。故云
集無量功德。住須陀洹位者。經云秦言觀明
炎地。常以天眼乃至身通觀者。五通義。如前
釋。滅三界一切見者。結上逆五見流。亦以七
阿僧祇劫者。結上集無量功德行。五神通
乃至常不離心。結上五通就五弟地中。有二
句經文。從初至即入斯陀含位。明對治方便
行。二從復集行八阿僧祇劫。至不去心。明成
熟行德。復次緣達菩薩於順道忍者。五地大
士順忍中品功德力盛。一切諸魔不能俎壞。
故名難緣地。以四無畏者。用無畏智觀境。故
云以四無畏智觀。解那由他帝。內論者。經
云一者顯示正因果。二者顯示所作不懷不
作不來。故云內論。外道論者亦有二種一者
能屈他論。二者自申己義故云外道論。藥方
論者。有四種。一者顯示善知病。二者顯示病
因。三者顯示能除已起之病。四者顯示已除
之病。令不重起。故云藥方論。工巧論者。顯
示種種世業。如金鐵師木師等。及餘種種明
處。故云巧論。咒術論者。顯示巧便言辭。故
言咒術。我是一切智人者。如是菩薩。求五明
處。為無上菩提大智眾具究竟滿。故名為一
切智人。釋一切智無畏滅三界癡等煩惱。我
相已盡者。釋漏盡無畏智。地地中有所出。故
名出道者。名無漏出要道也。釋盡告道無畏。
有所不出。故名障道者。名煩惱障也。釋障
道無畏逆三界疑。欲明五地菩薩煩惱微薄
也。修集無量功德者。相微行備。能度障難。早
入難勝地。故云集無量巧德入斯陀含位。復
行八阿僧祇劫中據行階劫也。行諸陀羅尼
門者。用總持行也。常行無畏觀不去心者。結
成上四無畏觀。已化岳。就第六地中有二句
經文。從初至一相無相而無二。明對治方便
行。二從證阿那含。至一切佛國土。明成熟行
德。復次常現真實往順忍中者。明六地大士
證順忍上品。故云住順忍中。現前地者。毘婆
沙云。障魔事。以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故云
名現前地。作中道觀者。法界因緣。寂滅無
二。故云作中道觀。盡三界集因集業一切煩
惱者。因緣集故謂之有。非曰有是有。因緣散。
故謂之無。非曰有是無。無有無無故云盡三
界集因集業一切煩惱。故觀非有非無。一相
無相而不二者。非有有。非無無。故云非有
非無。亦無一相。無異相。故云一相無相。而無
二。證阿那含位者。秦言薄流現前地也。復以
九阿僧祇劫。集照明中道者。行之階劫。作十
種。照十二因緣觀。故云復以九阿僧祇劫集
照明中道故。樂力生一切佛國土者。現無現
量身。入諸佛土。教化眾生。故言樂力生一切
佛國土故。復次玄達菩薩者。毘婆沙云。去三
界遠近法王位。故云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
中者。修道時曷亦可行之階劫也。修無生
法樂忍者。證無生忍下品故也。滅三界習因
業果者無障礙智。觀三界二習色身果報。盡
無遺餘。故云滅三界習因業果。故住最後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