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親聞記
淨空法師主講
劉承符居士整理
釋經文
各位同修:這次講經法會選的是《楞嚴經》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古人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佛在大乘經論中常講一闡提不能成佛,一闡提是斷了善根的人。佛講到《法華經》時,又說一闡提也能成佛,就是說人人皆可成佛,這才把佛法講到究竟圓滿,所以說成佛的法華。
大凡佛教經典傳到中國,皆由印度高僧大德或居士到中國傳教帶來,另有中國學生赴印度留學返國時帶回。這些留學生在印度都沒有見到《楞嚴經》,因當年執政的王朝視此經為國寶,不准流傳到外國。唐朝時印度有一位高僧般剌密帝法師,曾先後兩次偷運此經出國,皆被海關查出受阻,最後他把經典抄在很細的絹屬之類的東西上,將手臂剖開,放進去,等傷口長好,偷運到中國來。在中國翻譯完成之後,再回到印度接受該國政府法律的制裁,其運經過程,艱難如此。
隋末唐初天台宗大德智者大師,根據《法華經》經義發明三止三觀學說。當時有一位印度高僧說:三止三觀與楞嚴教義頗為相似。智者大師聞後,很希望《楞嚴》亦能早日傳到中國,於是在天台山築了一座拜經台,天天向西方禮拜求感應。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翻譯此經是在廣州,參加人數不多。當時武則天的宰相房融,因犯過失被貶到廣州作地方官,恰好有此機緣參加譯經工作,擔任筆錄。他的文章最好,若以文學眼光看,佛經文字之優美,首推《楞嚴》。
世尊講此經時說出五個題目,其題名是:
一、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二、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三、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四、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五、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譯經大德就五個題目中取十九個字「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作為本經中文譯本的經題。我們現在分為七個段落介紹:
一、大。大是讚歎之詞,此大是無限的,非相對的。大即眾生心,心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稱為大。心很難解釋,佛家說真心與妄心是一個心,非兩個心。覺了是真心,迷了是妄心。妄心只局部起作用。九法界眾生迷悟程度深淺不同,迷的重的是地獄眾生,迷的輕的是菩薩。世間指六凡,出世間指四聖,十法界全是由心變現出來的。《華嚴》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性字指本體,心是體,十法界是現象。覺悟之後,其心必清淨平等,絕無人我是非。一切萬法皆是心性之流露,《華嚴經》稱之為一真法界。其他經典有稱之為實相、佛性、圓覺、真如,本經說如來藏,所指的都是這一個心。佛說了這麼許多名詞,其用意是教我們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相就是執著。
十方無盡,空間無限大。三際莫窮,三際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空間與時間就是十法界的本體,本體就是我們的心,乃無限大。十法界怎麼來的,以及宇宙人生之真相,現在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研究摸索,迄無結論。這個問題唯有《楞嚴》說的最清楚,講的實在透徹。《楞嚴》雖只有六七萬字,有其相當深度。語言有限度,講不清楚,表達不出來。思維範圍雖廣,亦無法達到其究竟。離開言語思維可以領悟,但也說不出來。《楞嚴經》可以引導你入這個境界,達到親證的程度。這種修成的功夫謂之首楞嚴大定。得到以後,一切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你就都明瞭了,這叫作開智慧的楞嚴。
《楞嚴經》一開始有一大段經文叫七處徵心,世尊問阿難,你的心在那裡。阿難很聰明,他說了七處,但都被佛否定了。他才承認自己是迷惑顛倒,佛就在六根門頭指出真心的體用。在迷為如來藏,悟了謂之修證了義,了是明暸。念佛法門是了義中之了義。經中說修楞嚴大定,舉出二十五位菩薩作代表,均各證得明心見性,二十五個方法是大類,展開來就是八萬四千。大勢至菩薩代表念佛方法修楞嚴大定,在二十五個法門中稱為第一殊勝,修學圓滿之後稱為首楞嚴王。
佛法中絕無秘密可言。秘密不是好事情,總是見不得人的事。佛家講密是深密,有高度圓滿的智慧才能明瞭。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即是密因,依此方法修行得到念佛三昧,證到事一心不亂,你可以理解少部分,證到理一心不亂,你可以明瞭大部份,但不徹底,等到成佛才能徹底明瞭。二十五個法門只有這一門最合乎我們的修學,其他法門雖好而門檻很高,我們修學不能當生成就。念佛法門最適合於此時代的眾生,智淺福薄,障礙又多。但是單單死在名號之下也不行,應以佛號為正修,還要有助修,如觀經之三輩九品,修三福,以及普賢十願。念佛不能不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不能沒有慈悲心,不能不修十善,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總目標,稱為大行。如來果地上所得的定稱為首楞嚴大定。密因是理,了義是教,萬行是行,楞嚴是果。這一個經題已把教理行果四項都包括進去了。
二、佛頂。佛頂是比喻,表此法門的殊勝微妙。佛頂與平常人不一樣,佛頂有一紅色凸出來的肉髻,能放光,無人能看到,故稱為無見頂相,乃三十二相之一。華嚴法華如佛全身,楞嚴經如佛之頂,顯示圓頓尊妙,在所有佛法中為最殊勝,依此法修乃直趨成佛之路。
三、如來密因。如來密因即指正因佛性,依涅槃經說:「正因佛性是離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這就是指本性而言,此乃人人本有,個個具足,惟凡夫迷而不自知,《楞嚴經》上指的二根本中之真本。兩種根本,在凡夫是生死根本,迷了就顯出生死輪迴。在佛菩薩是菩提涅槃根本。我們六根都離不了他,山河大地及一切眾生都是他,這話聽起來很不容易了解,外界山河大地人物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當你在夢境中,山河大地人物從那裡來的。夢是心現的,整個心化成夢境,不是外面有什麼東西跑到夢裡來的。能變的是心,所變的是虛妄之相。作夢時有山河大地,醒了都沒有了。然而真心所現的一切境界相,似乎時間長一點,因其有相續相,所以你不感覺剎那生滅之現象。
《楞嚴經》中佛教阿難在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上去作功夫。頓悟後乃知六根即真心本性起的作用。在眼叫見,在耳叫聞,在鼻叫嗅,在舌叫嚐,在身叫觸,在意叫知。見聞覺知是真心的作用,迷了的時候還是起作用,不過悟了的人起作用永遠不迷。迷的人第一念是真心,如第一眼所見,第二個念頭起分別,夾雜有好醜善惡就迷了。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還是看的聽的都清清楚楚,所以見色聞聲不要分別執著,不起心動念即與佛菩薩完全一樣。佛在世時有人向佛請教各種解不開的問題,佛立時答復,毫無思考。所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以妄想執著研究佛經是把佛法當作世法,永遠不會開悟。
正因是本性,了因是真實的智慧,真智與事實真相完全符合,絕無一絲毫差誤,方謂之實證。如為推理所得,就靠不住了。一般人認為修禪修密都不能不讀《楞嚴》,其實修淨土更不能不讀《楞嚴》。大約在民國五十一年,我住在圓山臨濟寺。有一天幾位台大學生同一位老師,(日本人、台大客座教授),來找我談佛法。這位教授問我平時修什麼法門,我說平常修念佛法門,主修《楞嚴經》。他又問一句,楞嚴與淨土有什麼關係?其態度還似乎帶點傲慢。我一聽就知道他不通。我反問他一句,觀世音與大勢至菩薩與淨土有什麼關係?問得他無言可答,頗為尷尬。這兩位菩薩是西方三聖。《楞嚴經》最重要的經文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與所有大乘佛法均有密切關係,任何宗派均不可不讀《楞嚴》。文殊菩薩檢選耳根圓通為明選,其實暗中是選念佛。二十五圓通排列順序,未選上的是按順序排,被選上的列到最後。這同唱戲一樣,最好的戲排在最後作壓軸戲。《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排在最後的是兩個不是一個。耳根應列第二而列在最後。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大勢至念佛法門是見、根大。他應在彌勒刖面,但現在把大勢至列為第二十四,列在彌勒之後。文殊選念佛是契法界眾生之機,觀音耳根圓通是契此娑婆世界眾生之機。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主修《楞嚴》。我對念佛深信不疑是由講《華嚴》才完全了解。
四、修證了義。因信起觀曰修,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觀是禪宗所說的觀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迷謂之觀照,不起心動念無分別執著謂之觀。有善惡是非取捨即不是觀,不是由經歷位次一步一步修得來的,修行到達一定的標準就會起作用,即獲二種殊勝,一為上與諸佛同一慈力,其最大的力用是救護一切眾生,對自己能除一切災害。二為下與眾生同一悲仰,其能力與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自然能感應道交,佛菩薩不可思議感應,其能力是由證了義得來。雖說得來,而實際上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德能作用,性德必以修德才能顯發。
發三用第一是三十二應,三十二應只是大類。凡夫有個錯覺,認為佛菩薩有一定的相貌,有人問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問這話的人對佛法一定是外行。真正證得修證了義無相貌可言,可隨類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菩薩無妄心妄念分別執著,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菩薩可現種種身,天堂、地獄、畜生、餓鬼均可現同類身。我們也有這種能力,自性迷了,這種能力就失掉了。佛法修行無論那個宗派,修行樞紐都在禪定,也就是修清淨心。第二是十四無畏,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樣樣明瞭,在任何場合沒有畏懼之心。佛在世時對任何問題均能詳細解答,沒有人能難倒他。有人認為大學者對於瑣碎的小事未必全知道,有人問佛牧牛的問題,佛也給他說了一套辦法,大藏經裡有一卷放牛經。第三是四不思議,也是證了義之後發三用之一,這種情況,修行到了相當程度自然就有了,不必求。
符按:四不可思議乃佛家術語,謂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之事,非小乘所能知。一世界不可思議,二眾生不可思議,三龍不可思議,四佛土境界不可思議。
用根不用識,選耳根為了義中之了義。眾生根性不同,楞嚴修行法門分二十五大類,文殊觀察世間人的根性,在六根中以耳根最利。佛在世時四十九年教化眾生,全是講經叫大家聽。春秋時代,孔老夫子亦以講說教學訓示弟子們。所以文殊菩薩選擇法門時,教我們用六根,不用六識,特選耳根,最契合眾生之機。古時人老實,尊師重道,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現代人不如古人,對任何人所說都打一個問號,所以現在人一生所學是知識而非智慧。知識與智慧有很大差別。你仔細研究《六祖壇經》,六祖沒念過書,開悟之後,世出世間什麼事都通達。他的智慧是開悟後得到的,所謂一修一切修。
從性起修,沒有階段,一修一切修。耳根對耳識,不用識而用耳根之聞性。在眼則用見性。現在難題來了,聞性與耳識差別在那裡。知道以後才可以學。唯識學中說,第六意識的作用是分別,第七識的作用是執著,第八識的作用,以現代話說是記憶,在佛經中說含藏種子。佛告訴我們把識捨掉,用根中之性。性與識不一樣,性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如鏡子照東西清清楚楚,而絕不落印象。用識如用照相機,其中有底片,留有印象。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萬法決定平等,心才清淨,清淨心叫了義。今天採用大勢至菩薩的方法念佛、佛號從心裡生出來,口裡念出來,耳根再聽進去,與耳根圓通也有密切關係。用這種方法念,容易攝心。果然淨念相繼,就是念佛三昧。功夫淺的叫成片,功夫深的叫一心不亂。
五、諸菩薩萬行——緣因助修。緣是增上緣,六度萬行幫助我們修學。十信在圓教中並無地位,因其進進退退。初住菩薩在大乘法中即證得三不退,為真正的佛弟子。十行位菩薩修六度萬行,其目的是在淘汰自己無始劫來的習氣。如布施是斷自己的慳貪習氣,自己慳貪習氣完全斷掉了即是修行圓滿。十回向是回佛事而向佛心,佛心就是自己的心。我一切的修為,為的是明心見性,顯發自性、性體、性德、性量。回向實際,回向菩提,回向眾生。三賢位圓滿之後,有四加行,修圓滿之後即登他。四加行是四種修行方法,其目標是泯心佛而滅數量,使自己的心達到清淨的地步,把一切念頭都滅掉,如心中還有佛或其他數量,即有一物,心就不清淨,心清淨才能登地。登地以後才能顯出真如本性。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等破了之後即達妙覺,自性完全顯露叫作成佛。圓頓行人功夫行業惟在初發心,所以說初發心即成正覺,在理上說是對的,事上說煩惱習氣未斷。乾慧以後即任運流入如來妙莊嚴海。乾比如水乾,佛法以貪愛比作水,以瞋恚比作火。乾即是沒有七情五欲。愛水乾了,智慧即現前,已達三空之境。乾慧是在十信與初住之間,俟破一分無明之後,即證初住地位,乃成法身大士。以後即任運自然,與法性相應,入如來妙莊嚴海,不會退轉。止觀並運亦稱妙禪那。在經中阿難提出他所了解的三種定為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這三種定是修學過程中三個階段,至修行圓滿大定,阿難不知道。佛告訴他這三種定之外,還有一個圓滿大定稱為首楞嚴大定,是如來果地上所證的,其他是菩薩證的,奢摩他羅漢就能證得,菩薩可以證到三摩地及禪那。
六、首楞嚴。佛形容首楞嚴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世出世間萬事萬法皆有變化,即使是西方極樂世界亦不例外。自己的真心本性才是究竟堅固。自性是能變,萬法是所變。一切現象是所變的,能變的是真的,所變的是幻化的。宇宙如何產生的,生命如何起源的,全世界科學家哲學家都找不到。假如世間能找出答案,佛就不必來到世間。佛說真的我們不容易懂。佛說所有現象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是真話,一切現象從心想生。永嘉大師證道歌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森羅萬象是由心想生,開悟之後一切事實真相就全明白了。《法華經》說:世間相常住。就是沒有生滅,也無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我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事相遷流,何以說沒有生滅呢?心中有念,有前念有後念,念念相續不停,一切現象都是由相續心想中生出來的,但這種真話我們聽不懂。七趣中除六道外,又加一仙道。五魔由於我們有五陰,《楞嚴》說有五十種陰魔,障礙我們的身心修持。如你知道他,他就不會妨礙你。
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三種定是清淨心程度不同而假設的名稱。例如清淨心被染污了十分,若去掉兩三分叫奢摩他,去掉六七分叫三摩地,去掉八九分叫襌那,十分全去掉叫首楞嚴。一分清淨有一分功德,等到究竟圓滿即首楞嚴究竟堅固。
交光大師是明朝人,與蓮池大師同時代,也是修念佛求生淨土。他寫了一本注疏名《楞嚴經正脈》,解釋《楞嚴》與古德說法不同。前面我曾提過,當年智者大師發明三止三觀,有印度來華高僧見到智者大師,認為大師三止三觀之說與《楞嚴經》修行方法頗為相似。因此以後歷代學者均以天台止觀配合《楞嚴經》所說的三種定,把奢摩他看作止,三摩地是觀,禪那比作止觀不二。以三止三觀附和《楞嚴》。交光大師一反舊說,認為三止三觀是以意識心修的,而《楞嚴》則是用根中之性修的,發揮了《楞嚴》真正的意義。他在作注疏時生一場病,見到阿彌陀佛來接他往生,他對阿彌陀佛說:自古以來的注解都沒有把《楞嚴》真實義發揮出來,我現在正在作《楞嚴經》的注解,我想等注解作好再去,佛就准他了。他對楞嚴大定解釋為性定,其說法是:
(1)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動,不假修成。眾生本性。並未失掉,真心不動,把迷情認為是真心,乃是認賊作子。覺是不動,迷是動的,此之謂妙定。
(2)此是圓定,前面說過,萬法無非實相,皆是本來不動。
(3)此是大定,一切凡夫個個不無。佛的心未動,我們的心也未動。《楞嚴經》有很長的一段經文即十方顯見,我們的見性不動,見性不迷,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即本性。眼識是動的,見性是不動的。解悟以後要修行,把妄想習氣淘汰乾淨,性德全體大用可完全現前,信心可不動搖,對念佛往生決無疑惑。
七、經(略)
符按:法師講經數十年,每講經題時必講「經」字,眾弟子耳熟能詳,所以法師講到「經」字即略而不談。但首次聽到錄音帶者亦不乏其人,簡單說明,似仍有必要,茲略補述之。「經」字是通題,「經」字梵語叫修多羅,譯成中文叫契經。契者、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經」字又有貫、攝、常、法四義。貫者貫穿全經所說之義理,成為一個有系統的教義,如用一根線把珠子串起來一樣。攝者攝持眾生應度之機。眾生善根機緣成熟,一聞此經即能信受奉行。常者常住不變,萬古常新,不論到任何時代都能適應,普度眾生。法者法則規矩也,上下古今均可遵照,依教奉行,均可得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啟教之人也。念佛修淨土之教,二十五位菩薩每人不同,大勢至教我們專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他是淨宗初祖,夏蓮居老居士首先在《淨宗捷要》一書中提出大勢至菩薩為淨宗初祖,在虛空法界提倡念佛法門只有大勢至菩薩。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不改變,成佛之後還是念阿彌陀佛,在十方世界廣度眾生也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稱之為淨宗初祖,名實相符。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一般說圓教七八九地菩薩才證到無生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二句是念佛的方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要借任何方法幫助,心開即與禪宗大徹大悟相應,與密宗三密相應即身成佛相應。自得心開是理一心不亂,入三摩地是證得首橙嚴大定。大勢至與觀世音兩位大菩薩現居此娑婆世界,對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生淨土。念佛是方法,有智慧才能念佛。世間聰明人未必有智慧。聰明是世智辯聰,為八難之一,八難中任何一難均障礙修道,障礙出三界,障礙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性體周遍為圓,妙用無礙為通。又妙智所證之理圓通。用念佛的方法,可以達到圓通的境界。
釋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思益經》云:「我(大勢至菩薩自稱)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思益經》的全名是梵天問思益經。大勢至菩薩的名號是由菩薩威勢而建立的,他在西方三聖中表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才有最殊勝威德,這種威德能震動大千世界,也震動了魔宮殿。《觀經》上說:「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意思是說菩薩智慧威德與《思益經》相彷彿。此皆就菩薩自利方面說的。《悲華經》說:「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界故,今當字汝得大勢。」這是說菩薩的大願。
佛在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將來也有般涅槃的時候,其時間非常長。佛說假如十方世界眾生都證得辟支佛,皆有大神通如目犍連,盡萬億歲也計算不出來阿彌陀佛的壽命。極樂世界非常奇妙,並無正法像法末法與滅法時期。阿彌陀佛入滅之後,觀世音馬上成佛接任。觀音入滅,大勢至接著成佛。如有人懷疑,佛也入滅,我們去到那裡作什麼?所謂入滅乃是應身入滅,法身不生不滅,報身有生無滅。在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與方便有餘土,見到的是阿彌陀佛的應身,實報莊嚴土見到的是報身,常寂光土見到的是法身。世尊在經中常說,凡夫修成佛果須三大阿僧祗劫,生到西方即得無量壽,所以不必怕阿彌陀佛入滅。
《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以慈悲利他說,《楞嚴經》說大勢至有三大德,即能念大勢佛(上求),能攝六根妄(中修),能接念佛人(下化)。具此三德,威勢之至,故名大勢至。大勢佛即阿彌陀佛。大勢至修行是用淨念相繼一句佛號念到底。十方世界一切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人到臨終時,他與阿彌陀佛同來接引。其威神智力在所有菩薩中沒有比他再高的,故稱為至。法王子是補處菩薩的稱號,如世間之太子,他是後補佛。第一後補佛是觀音,他是第二後補佛。這一句佛號含義非常深遠,乃世出世間威德勢力到達了巔峰。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六祖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本來具足的叫性具或性德。凡夫迷失了。性德必須靠修德才能顯露,性德顯示究竟圓滿才真正成佛。大勢至用什麼方法修證性德之顯露,就是念阿彌陀佛,由此可知這句名號之功德不可思議。同倫用現代話說就是同志。世間同志有名無實,古人對此下一定義,同學叫朋,同志叫友。真同志要心同、願同、解同、行同。《華嚴》說八十四同或八十八同,太繁了。大勢至與阿彌陀佛完全相同,十方世界凡發心念佛者與大勢至都是同倫。五十二是類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階級,由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不要改變,所有修念佛法門的人,均可稱為大勢至菩薩,並與大勢至菩薩同倫。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對機,全是好的。但是根性不夠利的人恐怕事倍功半,難有成效。只有這個念佛法門人人能念,行住坐臥都可念,時時刻刻可以不間斷,幫助我們超出生死輪迴,所以念佛的人都有無上的真實智慧。
十信、一般人對於為什麼學佛,為什麼要作佛,不太了解。佛是自己的真心,也是自己的本性。成佛是成就自性圓滿的智慧。佛就是心,本來具足萬德萬能。《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清淨的信心程度不同,所以有十個階段,十信位修滿即入初住,初住是大乘初步。
十住、住在三昧,即住在清淨平等覺,保持常住真心,不會退轉。觀佛實相即是看自性。六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的性德透露出來,親自明瞭宇宙人生真相。
十行、行念佛法門,只念一句佛號,以難信易行之法度念佛人,念佛功夫愈深,對於念佛愈有體會。
十回向、回念所有一切功德,回向佛心。通常回向三處:一、回向實際,實際即事實真相。二、回向菩提,菩提是真實的智慧。三、回向眾生,自己成就之後,尚有許多人迷失自性,希望他們統統覺悟。回向是把自己一切的積功累德都不要了,給一切眾生。此乃破我執,回向的利益是在破二執。
十地、地即佛地,回向圓滿即入佛地,與佛的距離愈近。親證的地位與佛的果地接近。等覺即等於圓滿佛。念佛是如來果地上的功德。念佛是上上人,也是人中之芬陀利花。
我憶住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大勢至菩薩把他的師承告訴我們,在無量劫前有一尊佛,名無量光,有十二位如來相繼一劫。在《無量壽經》第十二章中有云:「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在理上講,佛佛道同,絕無高下,稱之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似乎與教義不符。應知在理上講是平等的,事上並不平等。成佛證果之後,以當初在因地發願不同,在相上講諸佛與阿彌陀佛就不能比了。諸佛看到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之成果以及極樂世界的莊嚴,當然一致擁護讚歎,都要幫助阿彌陀佛在十方世界引導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必再自己另起爐灶了。《無量壽經》並舉出十二如來的名稱,略說如下:(1)無量光佛表真智慧。(2)無邊光佛表解脫平等一如。(3)無礙光佛表體寂用妙自在。性體清淨寂滅,用妙、起作用是妙自在。體寂即性空,用妙即妙有。(4)無等光佛是由大悲心建立的,拔眾生苦無對等者。亦號(5)智慧光,除無明垢,惠真實利。惟有真正智慧能破無明,無明就是糊塗。自己是迷是悟,由此亦可觀察,時時刻刻幫助他人,念念利益眾生即是智慧。真實利益即是勸人念佛,往生之後所有無明都破盡了。(6)常照光等於諸佛之放光,普照法界。阿彌陀佛常光遍照法界。寂而常照,寂是清淨心,照是平等心,亦即大慈悲心。念念要普度眾生而心不染著。(7)清淨光是三業無染,決不執著,把福德變成功德,以清淨心修福德,如修布施,能作到三輪體空,且作得非常積極。(8)歡喜光,慈令安樂,給與一切眾生安樂。(9)解脫光,離相普益,大小乘均談到,解是把心中千千萬萬的結解開。小乘只斷見思即出三界,大乘除見思外,還有塵沙無明。(10)安隱光,與首楞嚴一詞很接近,乃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義,離生滅相,有生滅即不安隱。在理上說,真心本性是不生不滅,人人具足。凡夫雖有不得其用,有生滅念頭作障礙,冤枉受六道輪迴。以上十項均屬常光,以下二光係屬放光。(11)超日月光,佛之光明超過日月。(12)不思議光,古大德說此光有五不思議:(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阿彌陀佛之光普照一切,但我們並未見到,亦未感覺。現在有定功的人可能看到,此光與清淨心成正比例。妄念不斷決超不出六道輪迴。禪家不過把見思惑壓著,不能出三界,不斷煩惱而可以出三界只有念佛。(二)即生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進。所有大乘法修因證果均有次第,其他世界均有四土,不在一起。凡聖同居土有凡夫也有聖人,有覺悟的凡夫真正修行人而功夫不到家不能超越。另有菩薩羅漢示現在此地度化眾生。如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即入方便有餘土,在三界之外。假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即入實報莊嚴土。前面二土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阿賴耶的相分。實報莊嚴土是法性土,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常寂光是理,貫通於其他淨土,實際上只有三上。但極樂世界四土在一起,程度不同而在一起,所以一生一切生。凡夫生同居土,小乘羅漢回小向大生方便土,菩薩生實報,到了西方統在一起。(三)但持名號,不假方便。不要修其他法門,亦不要讀其他經典。唯靠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不要。(四)一七為期,不藉多生時劫。把世出世間一切事全都放下,誠心念佛,七天即可成就。(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一切諸佛讚歎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佛講這一部《無量壽經》是學佛的主修課程,其他經典都是補助的。以上十二佛是古佛,阿彌陀佛成佛不過十劫,古佛與今日之阿彌陀佛同名同號。在中國古代父母為兒女起名是對兒女的希望。佛的名號是由其智慧德能與教化眾生方法手段上建立的,所以佛的名號有相同的。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無量壽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三昧是梵語,義為正受,念佛念得非常歡喜,念得精神飽滿,愈念愈精神,是得到念佛三昧。
凡夫享受有五:苦、樂、憂、喜、捨。欲界天以下,五種皆有。沒有這五種就是正常的生活。色界天苦樂憂喜均無,只有捨受,分八個等級,四禪八定。因其定不能保持永久,石頭壓草,是暫時的。如把根拔掉即成三昧。
念佛有事理,事念即一心憶念,不管事或理,關鍵皆在一心,有雜念妄想即非一心。一般人多半以雜心念佛,如真能一心,一七二七即能得三昧。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始本相合,始本不二,名為念佛。理念即實相念佛。初學之人很難,仍應以事念下手,從事一心念到理一心,圓教初住以上的屬理念,十信以下均屬事念。
念佛有四:一為實相念佛,即念自性佛。諦了自心真性。不用心意識,我們作不到。二為觀想念佛,如十六觀,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心想佛即變成佛,想什麼即成什麼。想我這裡有病,那裡有病,果真是各處是病。天天想煩惱,你的煩惱如何斷得了。十六觀修任何一種均能成就,前十二觀皆觀想,第十三觀是觀像,最後第十六觀是持名念佛。三為觀像念佛。觀彩畫塑鑄之佛像。經云:「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家裡要有佛堂,要有空餘時間,不能離開佛堂。四為持名念佛。一心執持名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善導大師在《觀經註疏》中開示我們,非常詳盡,要信佛語,特別是《往生經》。除淨土三經外,尚有《普賢行願品》與《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即使古佛再來,如其說法與以上諸經有所抵觸,即不要相信。
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思。世間四禪八定不能稱為正定正思。因其不能保持永久,暫時伏煩惱而非斷煩惱。正思維已離開妄想。凡夫起心動念無非是罪,善惡混雜。一心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其境界有淺深不同,功夫不一樣。讀古今傳記,很多念佛三年即能生死自如,隨願往生。看看這個世界有緣否,如尚有可度之機緣,不妨多留一個時期,否則可以早日往生。
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古來祖師大德將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三百餘會之一代時教分門別類,稱為判教。天台宗分八教,賢首宗分五教。此處是依賢首宗分為小始終頓圓。念佛三昧有事念與理念。凡重在事相上即屬於初級的小教,等於小學,其他宗小不能通大,此法門有次第但亦圓融。一行三昧,六祖在《壇經》中說的很詳細,他所傳的禪屬頓悟。禪宗所說之禪非六度中之禪定,而是六度中之般若波羅密。在《壇經》一開始,六祖叫人總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明確指出禪宗修的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一行是專注之意,淨宗法門從事念能入理念,亦屬一行三昧,屬頓悟。悟後起修,不見得人人可以頓證。念佛雖然比不上禪宗之頓悟,而在頓證上超過禪宗,一在悟上超勝,一在證上超勝。但悟了不一定能證得,所以古德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見到阿彌陀佛自然就開悟,所以念佛要比禪宗殊勝。諸佛現前三昧係大乘終教的境界,念一句阿彌陀佛即包含一切諸佛名號,一尊佛不漏。阿彌陀經本來經題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都為眾生講阿彌陀經,佛講經是應機說法,主要經典均已譯成中文,其中最契機者首推《阿彌陀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使眾生平等得度,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既只為這一件事而出現於世,為什麼還說其他種種法門,只是因為眾生不相信這個法門,唯有這一個法門是一生成佛的法門。他這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他才能專心相信這個法門,但是這種人太少了。
般若三昧在華嚴判教中判為大乘始教,初住菩薩真正是大乘開始,初住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故說是大乘始教。諸位有機會可閱讀大乘啟蒙的書《大乘起信論》。此論是圓教初住菩薩的課本,我們當然看不懂。小乘羅漢辟支佛見思煩惱斷了,超出三界六道輪迴,三德之中只獲得解脫德,得到自在。其餘法身德、般若德均未證得。十住是大乘的開始,十地是大乘之終,第十地稱為法雲地。再看《金剛經》也是大乘始教,提到菩薩的標準,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離了四相才算是入門,前半部是離相。後半部說:「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是念頭,乃不起心不動念,後半部是離見。一句佛號當下即契入這個境界,四相四見都沒有了,方法簡單,也是大乘始教。最後是普等三昧,普是普遍,廣大無邊,等是平等,盡虛空偏法界,絕無差別之相,真正究竟圓滿。把南無阿彌陀佛譯為歸依無量覺,就是普等三昧。把阿彌陀佛所證得的無量功德變成我們自己的修因,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不二。我念是念我心中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念佛心中之眾生。眾生心與佛心是一個心,一心無二心,立刻將諸佛圓滿功德在一念心中與自己融成一片。由此可知一句佛號具足小始終頓圓。
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徑而又徑,易行疾至,稱其名號,本願如是。此方人心雜亂,必令專心一境,乃得往生。我常要求各位念《無量壽經》三千遍,是修清淨心,用堅定清淨信心再執持名號,能達到明心見性,得無上菩提,一生可以做到。倓虛老法師在香港某道場佛七中的開示,有一個錄音帶,他有天津口音,我聽了三十遍才完全聽懂。有善根的人聽此帶即能往生。我將此帶令人作成磁片再製成錄音帶。有人專念一句佛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有真人真事,他們能作到,身心世界都放下了,什麼都沒有,我們善根夠不夠標準,自己應知道,還三心二意就不夠標準。佛法也不想,世事更不想。什麼事照作,作了不去想,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又如觀想與觀像,按照十六觀經,觀日落,睜眼閉眼,還有太陽。縱然觀成,乃是著相,到了西方必須把相拿掉,但去掉相也不容易。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初喻是佛念眾生,而眾生並不念佛,若彼此都憶念就感應道交。父母念子女只是一世,來世彼此不能相逢,縱相逢也不認識。佛對眾生是生生世世憶念不斷,其對眾生之心只有證果之人才能體會到。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話是真理也是事實。世出世間一切法均由心想生,眾生是佛心中之眾生,諸佛是眾生心中之佛,心心相同。如非自性變現的,可能沒有感應。起心念佛時,這個心就變成三十二相的佛心。心是主宰,念佛念久了,心就慈悲,相貌也柔和了。看相的常說,相隨心轉。善導大師在《觀經註解》中說:「九品往生總是遇緣不同。」一聽到念佛法門,馬上相信接受,死心塌地的念佛,乃是善根成熟的人,他這一生念佛一定得力。如善根尚未成熟的人,遇緣很有關係。遇到善友臨終一心不亂,念佛往生,可能促動其過去宿根,專心念佛,速得成就。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母子喻最為親切,母親無有不想念兒女的。自古以來,母皆痴心,知道兒女不想他,他偏偏放不下心。比喻佛為母親,而且不止一世。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此喻乃母子雙憶不離,自然感應道交,必能見佛往生。我們要深深體會,為什麼念佛一定會往生,為什麼十方如來遍讚彌陀。高齊是歷史上南北朝時代高歡建立的王朝,其國號曰齊。當時有一位大行和尚說,「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不要想別的,連大乘佛法都不要想。大乘是叫我們超越輪迴的,然而你能超越嗎?超越輪迴要靠斷煩惱,不斷煩惱,所有智慧稱為邪智慧,只有增長邪知見。清涼大師說,「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佛說七情五欲不斷,你的果報仍在欲界,不能到色界,斷了五欲才能到初禪天。若人家對你說了一句不好聽的話,你心裡還有點不高興,你就到不了初禪天。《安世高大師傳記》中有一段文說,他有一次到江南九江度他的同學。這位同學作龍王,過去是出家人,明經好施。有一天到外面托缽,飯菜不好,心裡很不中意,因此一念瞋恨心,死後落在畜生道,變為大蟒蛇,在九江作龍王。因其明經故,有智慧,很靈,香火極盛。惟瞋心重,那個船夫不拜他,他就把他的船弄翻,叫他受點罪。所以等蛇身壽命終了,必下地獄。各位想想,托缽不滿意,起了一點瞋恚心,尚遭此報,我們應當有所警惕。修行就是要把貪瞋痴丟得乾乾淨淨,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修歡喜心,才能真把自己的毛病習氣修正過來。所有一切法門不是不好,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斷煩惱。一句佛號可把貪瞋痴慢五欲六塵降伏住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一動,第二個念頭就是念佛號,念念相續,念佛得力不得力就在這個地方。萬不可佛號照念而煩惱仍然起作用,樣樣都認真,樣樣放不下。明理才能放下,才能伏得住煩惱。要在平時培養,第一先須讀經,經中佛將宇宙人生世出世間真相告訴我們。讀經目的在看破放下,然後這一句佛號幫助我們超越三界。大行和尚提出「信憶稱敬」四個字,看看《往生傳》歷代念佛往生的人,大概都已經把這四個字作到了。再撿點自己,若作不到,只能待諸來生,而來生能否得人身,能否遇到佛法,都成問題。所以這個機會一定要把握住,絕不能放鬆。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無量壽經》上說,「一向專念」。《觀無量壽經》上說,「一心繫念」。羅什大師翻的《阿彌陀經》上說,一心不亂。三經在文字上彼此不同,在義趣上相同。經典教導我們重要的修學綱領,其殊勝功德利益,若想得到,一定要懂得修學方法,才能滿我所願。由經典中仔細觀察,其重點即在一心,不僅在念佛時一心,在日常生活中亦須一心,念佛不過是訓練一心之手段而已。唯此一念,更無餘念。念念相續,成就三昧,一切時,一切處,順逆境界中均能保持一心。念佛功夫成片,即有力量降伏煩惱,謂之事一心,亦能生到凡聖同居土。古大德讚歎這個法門,就是讚歎這一點,就憑這一點小功夫就能超出三界。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有夢中見與定中見。定是心不散亂。《華嚴經》上善財訪問鬻香長者,這位大德喜歡逛市場,到那裡去修定。又如敦煌壁晝,佛講經說法,天上有天女載歌載舞。高級修學與初級不一樣,初學一定設法遠離社會的紛擾,此大小乘不同。現在修學若能成就即比古人高強。如修不成,退的也快。其次是夢中見佛亦是非常好的瑞象。但偶爾見之則可,若常常見恐是魔境。學淨土法門有佛菩薩加被,魔不敢來誘惑。《楞嚴經》說之最詳。念佛人臨命終時,必蒙阿彌陀佛來接,如見其他任何佛菩薩來都不要跟他走,只等阿彌陀佛,其他好境界亦不必理會。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臨終時說:一生曾三次見過阿彌陀佛,也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與經上所說完全相同。
一心一意專念淨土五經,全念亦可,任選一種亦可。念佛人多而往生者少,其原因是口唸而心未念。心中清淨平等、大慈悲,就稱之為心念佛,因為心與佛心同。心與願均與佛一樣就是真如本性現前,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亦即等於禪宗之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用一句阿彌陀佛即可作到。這個佛是分證佛,不是圓滿報身佛,只是初住分證佛,還有四十二個階級才能圓滿。
有一生念佛並不能往生者,其原因大致有四:第一是念佛不精誠故,一才精,二就夾雜了。歷代祖師大德都是通宗通教,等認識淨土之後,把其他的都放下,專修淨土。蓮池大師所有著作中之精華是《彌陀疏鈔》。蕅益大師最重要的著作是《彌陀要解》。印光大師晚年只一部《阿彌陀經》,一句佛號,旁的什麼都沒有。第二是生疑不篤信故。雖修淨土亦肯念佛,但不能完全相信真能往生。只要有一點疑情存在,臨終時若有福報,身無疾苦,腦筋清楚,只能生到邊地。福報差的,神智不清,疑障起來,即不能往生。若想破除此種疑障,必須深入研究經教與參考往生事實。第三是無有往生願故。不願往生而反而念佛,把念佛當作修福,將來作一個多財鬼,還有的想生天堂,希望將來享天福,求人天福報。第四是不能斷貪愛故。貪圖三界六道中之種種享受,凡夫貪世間五欲六塵,天上人貪天界清淨福報,色界無色界貪禪定享受。有貪必成障礙,不能往生。
真正修淨土,魔不敢來擾亂。第一念力,即本經所講憶佛念佛。第二本有佛性力,所念的佛是自性佛,清淨平等大慈悲就是佛。第三諸佛本願加持。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本願威神加持力。魔再有力量也不能來擾亂。
習氣是多生多劫帶來的,如常起惡念,常作惡夢,皆是過去之惡業,要認真修懺悔法門,老實念佛是真懺悔。念佛相好,對治昏沉,念佛功德,對治妄想。一生順逆境不定,想《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間之榮華富貴是牽掛,有人請我作大梵天王我都不幹。病苦也是退緣之一,不要去想,想佛的相好莊嚴。清朝慈雲大師在《觀經》直指中說,世間人業障深重,所有一切經咒懺法都不能消除時,最後這一句佛號可以消掉,最有效的方法是念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事念、念到一定功夫,即入了理念,可以見到法身同報身佛。功夫不到家所見的是應化身佛。祖師大德在疏論中,講到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是指上品事一心,見思煩惱斷了,見到應化身佛。如念到理一心不亂,見到報身佛、法身佛,所謂見性成佛,就是見到自性佛,佛心平等清淨,自性確實與佛一樣。
佛心平等,決無分別執著,願同佛願。佛所說一切經皆由自性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如入了此境界之人,展開佛經,看其所講的與自己的見解全同,因為自他平等。
一句佛號乃是勝異方便,不假其餘方便法門以助之。念佛即是念心,心佛無別,自他不二,故不需心外他佛作方便。如自他是二法,就不是佛法,此六祖所說的。《壇經》所說的全是原理原則,任何大乘法也不能違背他所說的原理原則。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日香光莊嚴。
前面大勢至菩薩已將修學方法以及修學效果都說出來,今天將此法門之名稱告訴我們。初二句是比喻,後二句把這個法門名稱說出來叫香光莊嚴。身近佛身(戒),心開佛心(定慧)。佛的言語造作都是由清淨心引發出來,決無過失,可以作世間的戒律。以真心論,佛心與眾生心無二無別。佛完全覺悟,覺的相是定,迷的相是動。心不動謂之定。其作用為真實智慧。凡夫的聰明智慧是用想像,用思維,用推想,謂之世智辯聰。定心如鏡,靜若止水,見到事實真相,亦可見到過去未來。三世十方為不相應行法,用現代話說是抽象的概念,並非實在。
佛在世四十九年教學的綱領,有定有慧即心開佛心。我們言語動作能與戒律相應謂之身近佛身,如染香人。佛所說一切法因人因事因地不同,無量無邊,如能掌握其中心思想,一切言行即與佛法相應。《大藏經》有數千卷,無法普遍讀誦,我們所能常常學習者不到五十部。現代人都忙,不可能有充分時間研究大經大論。《無量壽經》字數不多,包括了一切原則理論,能熟讀這一部經,深入理解就算很好了。
《華嚴》說:菩提心香能除貪恚痴等熱惱。菩提者覺也。菩提心能對治貪瞋痴慢疑邪見,能令眾生具足智慧,清涼無有煩惱。菩提心體用廣大,包含太虛。今天我們變得小氣,只顧自己身家,所以流轉六道,不能出離。六道是從迷中生的,若是不迷,大千世界也沒有了。凡聖只在迷悟之間,四聖是覺,六道是迷。真正覺悟即能超越六道。
虛雲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頭。聽說他身上有一股香氣,衣服也有香氣。我們三天不洗澡,氣味就難聞了。我們到廟裡,如看到掛有香光室的扁額,就知道它是念佛的道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念佛法門與任何法門不同。一般法門皆修因證果,因果不同時。念佛法門是因果同時,名為徹果該因。這個佛號不僅是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德號,也是十方諸佛如來所證得的果號,我們以果作因,與任何法門不同。念佛重在心念,而口念也不能廢,心口要相應,要一如。光喊沒有用,一定要口念心應,不可用分別意識心念,以都攝六根一心不亂而念。楞嚴二十五位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他們沒有妄心,真心已經顯露。我們雖然達不到他們的境界,而總要學,最重要的是老實念佛。方法很多,過去蘇州靈嚴山寺有一塊石碑刻了一首偈,教人念佛的方法,不要計數,只觀想蓮花的色香光。根據阿彌陀經所說七寶池中有蓮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第一句念阿彌陀佛,心想蓮花的青色青光,念第二句時心想黃色黃光,第三句想赤色赤光,第四句想白色白光。依次周而復始,輪流觀想,用此方法即能都攝六根,不必計數。印光大師說此法門與經典相應。
悟是悟入,有解悟證悟之分。斷疑生信,謂之解悟,而煩惱習氣未斷,仍然障礙清淨智慧,障礙往生成佛,要真正契入佛的境界。《楞嚴》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修行方法與次第,比任何經都詳細。《華嚴》講修行有五十二個位子,而《楞嚴》講六十個位子,比《華嚴》細。《楞嚴》在十信位之前有一個三漸次。三漸次是修行基礎,如大學預科。第一是修習,目的是先除掉煩惱習氣之助緣。例如修行人要斷五辛。五辛是蔥、蒜、蕎頭、韭、興渠(即洋蔥)。都是不好的助緣稱之為葷菜。生吃易動肝火,熟吃增長荷爾蒙,能引起性衝動。第二是真修,真修是用真實心修,一定先要持戒,守四重戒殺盜淫妄,尤以大妄語為甚,未證謂證。如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身份一露就圓寂。布袋和尚出現在南宋時代,是彌勒菩薩再來,他自己說出,說了就走。說了不走一定是冒充的。第三是增進,以定慧力斷除惡緣,不斷求進步,把自己煩惱習氣遠遠離開,然後才入十信位。縱然證到十信圓滿,仍然屬於解位,並未見性,對宇宙人生真相尚未親自見到。初住以上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本性,才算實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稱為證入,乃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小聖已證入人空,而未入法空,不過解悟,能破我執,不能破法執。
《仁王經》入無生法忍的標準相當高,要到七八九地才算是證入。以真正淨念除滅邪見妄想以及心理、精神、思想、見解上的各種染污。從前看世界是五濁惡世,現在心清淨了,看世界是清淨世界,心清淨世界也清淨,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是樞紐,內外法空,一切無生,乃是七地以上的境界。修學綱領不得不知道,在念佛時什麼都不要想。有人說念佛反而妄想更多,這只是平常不覺得而已,並不是平常沒妄想。念佛時西方依正莊嚴都可以想,不只是蓮花,但只要想一項,目的在打掉雜念。
《華嚴》云:「無生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說明無生法忍之現象。你什麼時候看到盡虛空遍法界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你就證得無生法忍境界。無生無滅才是真相,有生有滅是我們的錯覺。但這不是我們親證的境界,我們很難了解。總之,我們與佛菩薩的心不一樣。佛菩薩心不動,不動的心是真心,所見的是真實相。我們是生滅心、妄心,所以見的是虛妄相,等我們修定修到相當程度親自證到之後,才能明白這個理論。大乘經說,佛不度眾生。他只把自己親證的真相說明,我們若能親證是我們自己的修功。
無生、無來、離欲、無作、無願,均是空,是從理上講的。無滅、無盡、無去,是不空,從事上講的。離垢、無別、無處、寂靜、無住,空而不空,乃是用中。事是有,體是空。事是那裡來的,佛說萬法因緣生。任何一法之生起有無量因緣。因緣所生即無自體、即是空。空不當無講,空是有,因為我們六根接觸不到只好叫他作空,而他是真有。如把事實搞清楚,即可用中,不偏於空理也不偏於假相。
儒家講中庸之道,但沒有佛法透徹。朱熹,宋朝人,也是學佛的,對佛學下了不少功夫。他編《四書》一定受了《華嚴》的啟示,但我尚不敢肯定。因《四書》的架構與《華嚴》非常相似。《華嚴》最大的特色,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善財五十三參就是表演,把理論應用到日常生活方面。《四書》的架構也是如此,《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孟子》是表演,說明聖賢如何把中庸之道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孔子一生待人接物都守中庸之道。古時帝王均以中和治天下,北京皇宮的三大殿名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此三句說明菩薩來到此世界的任務是教導眾生,依教奉行,人人都有機會覺悟宇宙人生真相,圓成佛道。這種教化眾生之事亦可稱為如來家業。此界是五濁惡苦的世界,《無量壽經》形容為五痛五燒。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濁惡的程度加快加深,無論中外,感到人性的貪瞋痴慢不斷增長。在各地旅行觀感所及,更覺得非常可怕。濁惡已到了相當的程度,後果難免發生災難,現代人應有所警覺。
淨土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地球上,不在太陽系,亦不在銀河系。黃念祖老居士認為銀河系不過是一個單位世界而已。一尊佛的教化區有一百億個銀河系。他這篇文章附錄在《無量壽經》註解的後面。在我們這個大千世界之外的西方,間隔有十萬億個佛土,有一個廣大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教化區,距離我們地球乃是天文數字,以何法能達到呢?各位讀些大乘經典,就知道若想到達極樂並非難事。因為盡虛空遍法界皆是我們心性變現之物,不論距離多遠,總不會超出我們心的範圍。既然在心性之內,一念之間即可達到。念力的快速周遍,絕非任何物質所能相比。光的速度每秒可達三十萬公里,而心的念力在一剎那間不要一秒即可周遍無盡的虛空法界。佛告訴我們這是人類的本能。佛只教我們恢復我們自己的本能,如果說佛能給我們什麼東西,那是騙人的話,所以說佛法中無絲毫迷信。
地球在太空中非常渺小,其他宗教信仰天國,天不只一個,佛說天有二十八天,每層天各有其環境生活情況,佛經述之極詳。我們真正的活動空間,範圍極廣,太空中每一個星球都與我們有關係。有同學告訴我:西方科學家用科學方法,追溯一個人的過去,證明人確有轉世,有些人前生是某地方人,有些人是由畜生道來的,更有由別的星球投生來的。空間是無限大,地球的人自然可以往別的星球投生。就事上講,此界是旅居,淨土是家鄉。旅居與家鄉要以時間論,在這個世界的人是暫時性的,到西方之後,壽命無限,時間長才是家鄉。迷了失去方向,覺悟了沒有一個不回頭的,統統都要來到西方。
大勢至菩薩以本願威神力加持念佛人,而念佛人依然有煩惱、有退轉、有變心的。這不是菩薩願力有問題,而是自己的業障習氣太重。佛菩薩無意念強迫一個人硬要如何作,他如有此念頭,他的心就不清淨。佛菩薩是老師,我們應當誠懇接受他的教誨而行。這一章經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明瞭其含義,依其理論方法修學,即是大勢至菩薩的加持。依此修學必不退轉,自然功夫得力,臨終他必來接引。
有五法門見五土佛,古大德有此一說,特記於此,提供大家參考,但不一定要學,以後他人講到,我們不會陌生,自己修行仍應以佛說為準則。此五法門為(1)憶想外境念怫。(2)攝境歸心念佛。(3)心境互融念佛。(4)心境雙泯念佛。(5)圓融無盡念佛。
具信願行三資糧,聞思修三妙慧,始名念佛人。若是口念佛,心裡胡思亂想,大勢至不會理會的。修淨土要具備淨土的條件,三資糧。真正「信」有阿彌陀佛,全誠懇「信」。「願」學阿彌陀佛,真「願」生西方淨士。「行」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聖號。日常生活方面遵照佛所教誨的各項成規。此為正助雙修,還要具聞思修三妙慧。所謂聞,表示接觸,耳聞聲,眼見色,見聞覺知,以一個聞字作代表,均稱聞。思表示明瞭,非思考,思考是第六識。一接觸就明瞭,明瞭之後,修行決定不迷,聞思修是同時的。這是菩薩修行之法,往生多半生實報莊嚴土,屬理一心不亂。蕅益大師說,念佛從有念最後一定到無念,從事念最後一定到理念。
淨宗學會要求念佛人要具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一向專念,求生淨土。依佛為境,心願解行,一一同佛是真念佛人。這是我們這些年來所提倡者,在此惡濁世界如何起心動念,處世待人接物,依然令我心地清淨無染,而能成就智慧功德,乃當前的重要課題。第一是五德,作人的大根大本。此乃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一生處世待人的態度。孔門弟子們大家一致認為老師有五德,即溫、良、恭、儉、讓,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建立無上的大乘佛法,然後再學其他。三福、學佛不能沒有福報,佛是二足尊,福足慧足,足是圓滿之義。三福出自《觀無量壽經》,共有三條,所有一切大小乘佛法均不能沒有這三福。(1)「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法傳到中國,為什麼普遍為朝野所接受,而且不斷的發揚光大,是有道理的。佛法的基礎是孝親尊師,儒家亦如是。儒家所稱的多是原則,較略。佛教經典豐富,可補儒家之不足。歷代帝王不論其作為如何,均以孝治天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三個都滅亡,唯有中國已存在五千多年,其原因即是在孝親尊師之理念上。維護此道統之基礎即是建立祠堂。古時祭祀,目的在慎終追遠,其效果是民德歸厚。千多年之遠祖都不忘記,現在的父母那有不孝順的道理。五千多年未被淘汰消滅,就是用孝道維護。沒有父母不希望子女好的,沒有老師不希望學生好的,子女學生均能接受教導,努力上進,百年大計的教育工作就成功了。所以家庭的和諧,社會的安定,國家的富強,世界的大同,都建築在孝道上。看歷史、治國如遵照孔夫子的教導,能遵行二三成,國家必大治,如與孔子教導相違時國家必動亂。再把孝敬擴而大之,以孝順父母之心擴展為孝順一切眾生。以敬重師長之心擴展到敬重一切眾生,這叫大孝,心量拓開,有孝敬才能生大慈悲心。(2)「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歸是歸依三寶。佛教的三大綱領。一、覺而不迷,二、正而不邪,三、淨而不染。修學的方法,我們選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戒律是生活的規範,威儀是禮節。(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三福是對於自己修行方面說的。六和是指團體方面,大家相處的原則。第一是見和同解。意見相同,減少爭執,即所謂共識。以前老死不相往來,不見面沒關係。近代科技突飛猛進,交通資訊便捷,如何建立共識,以維持人類和平相處最為重要。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在日內瓦會議中說:「要建立今後世界的和諧共識,最好用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方屬有效。」中國于斌樞機主教參加此會,他回國後就提倡祭祖,天主教之祭祖由此而來。因孔孟思想是溫和的,孝親尊師沒有人反對,無論中外這種思想均可以建立共識,所以天主教教宗於大公會議後,通知各地天主教負責人要主動找佛教對話,吸收其經驗。我恰好適逢其會,于斌主教在輔大後邊多瑪斯神學院內籌設東亞精神生活研究所,所內研究員為神父修女,均限大學畢業或神學院畢業,服務三年,請我至該所授課,他們主動要研究佛教,學員不多,旁聽者倒有八九十人。第二是戒和同修。第三是身和同住。第四是口和無諍。第五是意和同悅。第六是利和同均。三學是戒定慧,以及六度十願,學到普賢十願乃登峰造極。心量擴大,願行亦廣大無邊。例如第一個願禮敬諸佛,一切眾生都是佛,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遲早會成佛。無情眾生也是佛,植物礦物它們都有法性。《華嚴》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對一切人一切事務都要盡心盡力盡責。學佛同學一定要把佛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譬如桌子是物,擦得乾乾淨淨,擺得整整齊齊,就是對它恭敬。凡事認真負責就是禮敬。一向專念,求生淨土。依佛為境,心願解行,一一同佛是真念佛人。存心願望對諸法明瞭,以及日常行為造作均應以佛為標準,只要依照《無量壽經》去作,就是真念佛人。
《楞嚴經》第五卷中,佛問諸弟子,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叫學生回答。共有二十五位菩薩回答,把無量無邊法門歸納為二十五大類,每一類有一個人代表。大勢至菩薩代表念佛法門。他對佛說: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二十五圓通,門門第一。法門並無高下,譬如病人,各人症候不同,用藥自異,而藥能對症就是第一。無論那個法門,對自己修學非常適合契機,就是第一。圓通是圓融之義,通是通達無礙,圓滿通達即大徹大悟,無論學過與未學過都能明瞭,能知過去未來,且能知道別人的境界。因別人的心與自己的心是一樣的,到此地步即謂之神通。通有六種,其中之一是他心通,因為心是一個。現在我們不知道他人的心境,因有障礙。譬如水,有波浪,照不到外面狀況。若是心地平靜,本能就恢復了,不是修來的也不是學來的,你本性沒有的你一樣也得不到。
大勢至為什麼說無選擇,他是外不選六根相,內不擇六根性。六根相六根性包括所有一切法門,他都無選擇,他只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眼不向外面攀緣,乃至意不緣法,並且唯依一精明心,不行六根用故。前面是相上捨,我們還可以作到。後面則是在性上捨,我們就難了。
餘念不生曰淨,念而無念故。欲求淨念成就,都攝六根就圓滿了。此二句相輔相成,可以互為因果。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念久了這句阿彌陀佛也不執著。不停的念,無有念,亦無無念。有念與無念都沒有,謂之無念。有念無念都不執著。凡夫執有,二乘執空,菩薩兩邊都不執著,謂之中道。一心繫佛曰念,常常想佛教我們的教誨、理論、方法、境界,存養於心中,不想別的事,謂之一心繫佛。
梵語三摩地此云等持。凡夫有人我、是非、高下,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即平等了,我心平等即與諸佛菩薩平等,以清淨平等心即能照見萬法,乃是真實智慧。平等心亦叫禪定,亦即《無量壽經》講的清淨平等覺。從事上講叫念佛三昧,從理上講就是自性佛。蕅益大師說: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言:「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此句出自《大集經》,念佛與參禪,在成就上無二無別。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都是讚歎念佛。蓮池大師說:「一句彌陀,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誓無改變,決定得生。」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蓮池大師生於明朝萬歷年間。最初學教,後來參禪。儒家道家的基礎深厚,晚年專心念佛,為淨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又說: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間斷不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談到布施,在修行方面至為重要。因此我想起我的學佛因緣都很好,所遇都是高手。我二十六歲學佛,先向方東美教授學,一接觸到經典即拜訪章嘉大師向其請教。第一次同他見面,也不懂什麼禮貌,當面就問他:大乘佛法很好,有無好方法叫我很快的入進去。他看我,一句話不說。他看我,我也看他。看了半小時之後,他說了一個字「有」。說了之後,又不講話了,大約又等了五分鐘,他又說:「看破、放下」。他整個形態都在定中。我又問:從那裡下手呢?又等了很久,他說了兩個字「布施」。第一天見面兩個多小時只說了這幾句話。最後辭別,他送我到門口,他說:我今天給你講了六個字,希望你好好作六年。我後來確實依照他的話作到了。菩薩六度,布施第一。什麼都要放下,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只有一個布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