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淨土十要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八 述曰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總目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極樂依正第一 斥妄顯真第二呵謬解第三正明心佛觀慧第四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闢斷空邪說第六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勸修第九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勸戒殺第十勸持眾戒第十一勉起精進力第十二正行第十三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三昧儀式第十五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十大礙行第十七羅顯眾義第十八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正示迴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附破妄念佛說舊跋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有客問曰。念佛三昧直指。始於極樂依正之境。終則求生行願之門。無不畢備。但經有稱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之句。某於此語。不能無惑。若果有此理。今觀世人若貴若賤。於盡生中。未有不一稱其名者。則當皆滅如是重罪。悉生極樂世界矣。何世人依舊業識茫茫。死時如落湯螃蟹。昇墜不識所之。滅罪之義何在。不應佛語有虛妄者。願為釋答。答曰。至哉問也。彼世間未悟之人。因子所問。於此三昧必不退轉。直生淨土矣。今世行人。皆謂此說是方便勸進之語。豈知是佛真實之說。必不我欺也。子豈不聞汝於無量劫前。與世尊釋迦牟尼。同為凡夫之義否。而我世尊成道以來。已經爾所塵點劫數。此塵點劫。妙經委明。然我亦於爾所劫中。在凡夫地。漂零六道。造諸結業。不可限量。同佛至今。久遠無異。如此塵劫。安可稱量。假使有人。於一生內。不說餘善。但稱佛名。盡壽聲聲不絕。隨其所稱之名。一一皆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然盡一生以及他生稱佛。滅罪劫數雖多。若比如是極大久遠塵點之劫。正如指上土。欲比大地土耳。豈可謂稱佛名能滅多劫罪故。更無餘劫之業。障我生淨土耶。而不知未滅之罪。劫數長久。無始無際。與佛同壽。實過如是八十億等數量劫外。又如炬火雖熱。欲消大地之雪。豈易融泮。故雖念佛滅罪。未得生者。其義如是。況人長劫造業心堅。念佛片時心弱。退易進難。又況與佛同為凡夫之前。劫數轉倍。乃至煩惱無始。發心在近。罪豈易滅。可不思之。今謂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及臨命終時。一心不亂。稱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乃至極惡逆人。臨終獄火相現。能稱十念。悉生淨土者。蓋仗我稱佛名號滅罪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救護大願之力。譬如壯士正戰墮圍。臨危倉卒之際。得一勇夫。與之強弓銳刃。良馬善策。即便猛發其志。踴身馬上。奮揚威武。努力揮挽。突圍而出。戰勝獲功。偃寇施恩。歸奉其主。永享豐樂。此亦如是。彼佛接引生極樂國。其義若此。故云稱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非謂如今念佛人。今日三。明朝四。且猶且豫。或見目前些兒聲色境界。便被牽拽將去。全無把捉。與不曾念者一般。欲因一稱之中。真實滅多劫罪。使便不為障。即生淨土。其可得乎。然如此念者。聲聲非不滅如是劫數罪。但因初心緩故。報生亦緩。止可作他世生緣耳。或能稱念不息。雖成聚露成流之功。豈得與前說較優劣速疾哉。若人精進。能如前說。生猶反掌。如箭取的。決無不中。故知散心念者。及雖志誠未離妄想者。或被如是劫外之罪所障。但報在他生。不能即應其功。若勵聲竭志勇猛念者。既滅爾所劫罪。由勇疾力。餘劫之罪。不為障礙。便得十念成就。往生淨土。此義瞭然可見。決定無疑。豈可因悠悠念佛之人。依舊業識茫茫。死時如落湯螃蟹。而疑佛為妄語。但是勸進之說哉。故知佛力廣大。徧覆一切時處。能攝我小善。入佛大願。使同一味。拔諸眾生置安樂地。使一切劫罪皆得消滅。何止滅八十億劫之罪耶。如是稱佛功德。實難可測。大乘圓頓橫超直截之旨。於斯可見。十疑論云。譬如十圍之索。千夫莫制。童子揮刃。須臾兩分。如觀經下輩生因之說。此喻纔念滅罪即生者也。又如佛世有人。於佛眾會欲求出家。歷徧聖眾。悉以道眼觀察。皆謂此人永無善根。無肯度者。後至佛所。佛乃度之。比丘以是問佛。佛言。此人雖無善根。但於無量劫前。非二乘道眼所知。此人因採薪。為虎所逼。上樹避之。忽失聲稱南無佛。以此一稱名故。於此賢劫之中。值我得度。後當會道。此明一生念佛。未即獲報。於後世方得往生者也。以此例之。則知一稱佛名。雖未著何佛。尚能令人滅罪得道。何況彌陀願力超過十方。專注彼佛。稱名功德。所滅罪障。可思議耶。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是斯說之明證也。故知若能稱彌陀名。念念不休。此功德實難稱量。雖障重人。有散心退轉者。其於往生之驗。必在將來。又稱佛屬口。惟論其功。念佛在心。乃彰其德。論功則在我不倦。彰德乃見佛現前。二義不同。優劣可見。口稱尚爾。況心念乎。是故我今因汝所問。依經述事。達諸同行決志之人。願於此義如說修行。慎毋疑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