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第三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

第三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
  書本第15頁的【法義分享】,有提到「老、病、死」都是偉大的「天使」,經常在刺激你、喚醒你--「醒來吧!不要再作夢了!」。由於觀察到「死神--黑洞」的厲害,所以悉達多太子無比的震撼!因而從太子王位跳下來,從此展開了覓道、求道、修道之旅。終於成道--解脫自在。記得!如果你的修行還沒有要去解開生死之謎,還沒有要去面對生死大事,那麼你的修行沒辦法很紮實,會是軟棉棉的。佛陀能夠放下太子王位下來,用生命去修行,就是因為體會到生命黑洞的厲害,體會到死亡的震撼,「老、病、死」讓他深深震撼。
  有的人會講說:「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怕也沒用啊!我現在也覺得好像沒什麼可怕啊!……。很多是我們的一種「不知不覺」,再來是「後知後覺」。現在先來分析三種情況,解析第一段的經文重點。就是一位國王曾經聽過佛陀的講經說法,於是就跟佛陀講出他的體悟。
  是故我說:「嶮惡恐怖卒起之時,眾生運盡,人身難得,無有餘計,唯有行義、行法、行福,於佛法教專心歸依」。
  這時候,這位國王就有相當多體悟,他說:哦!當「無常」現起,一些險惡恐怖、天災人禍的境界現起之時,眾生都是無比的恐慌。「人身難得,無有餘計,唯有行義……」沒有其他的方法可避,還是要回來好好修行慈悲喜捨,好好回來修行才是辦法。佛陀就告訴這位大王:「如是!如是!」不錯!你也有很深入的體悟囉!「經常磨迮,謂惡劫、老、病、死,磨迮眾生」,「磨迮」可以當作是折磨,「惡劫」就是一些天災人禍、災難,「老、病、死」經常在折磨眾生。「當作何計呢?正當修義、修法,修福、修善、修慈,於佛法中精勤方便」唯有你真正的修義、修法,修福,也就是具有人天善法,再加上好好再聞思。
  當我們在聞思的時候,身心會漸漸柔軟下來,身、口、意衝動會緩和下來,原來開車很浮躁衝動,現在會柔軟下來,那一種衝動的減少,相對意外災害、意外車禍就會減少,就是真正的消災、真正的加持。所以,真正的消災、加持,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祥和、柔軟,衝動減少,能夠有「三妙行」的具體展現,這樣很多的災難會化於無形。你不會再騎機車去跟人家衝撞,意外災害就會減少很多,或是有時候遇到一些磨擦衝突現起,你不會在那裏跟人家逞強,很多的意外災害就可以消失。所以,我們身、口、意的衝動柔軟下來,就是真正在消災,真正的受益。
  佛陀就再進一步分析:「有如大石山,高廣無缺壞,周遍四方來,磨迮此大地;非兵馬咒術,力所能防禦,惡劫、老、病、死,經常磨迮眾生」不錯!今天有這樣的體會,你就會比較積極要修行,很多的天災人禍、無常這些,包括說更重要的老、病、死,這樣不斷在折磨眾生,佛陀就坦白講:「非兵馬咒術,力所能防禦」注意這幾個字!不是說擁有千軍萬馬,就可以免於一死,不是說你位高權大、財大勢大,就可以免於一死。
  譬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但是秦始皇怕不怕死?很怕死啊!於是一方面去求長生不老的藥丹,一方面趕快建造兵馬俑,要預防他死後被人家報復、被人家圍剿,兵馬俑就是做為他死後的防衛體系,但是真的能夠防衛嗎?再譬如亞歷山大,他建造一個橫跨歐亞非的羅馬大帝國,但是亞歷山大三十幾歲就死了。拿破崙也是建立一個大帝國,後來是怎麼死的?是被關在一個小島鬱卒之後,很快就死了。
  所以,佛陀就講「老、病、死」,不是說你身為總統權高位大,有再大的財勢,所能夠解決得了。因為佛陀深透到這一層,因此體悟到縱然他當上國王,也沒辦法擺脫「老、病、死」。再者,不是說我遇到「老、病、死」,然後一直催咒、一直唸咒,死神就可以消失,還是一樣、照死啊!不是說一直在持咒或是做很多的法術、大法會,就可以消災,就可以真正把那些死神趕走,把那些惡運驅走?佛陀就講說這是沒辦法的。
  「非兵馬咒術,力所能防禦」,「力」是用武力,不是運用這些「兵馬咒術,力」所能夠對治的。所以,「人」最大的敵人是誰?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個「自己」,你用千軍萬馬就能夠對治得了嗎?在「阿含經」裡面,佛陀也一樣提到,你要戰勝千軍萬馬容易,要成為一個將帥、大將軍,在戰場上縱橫千萬里、所向無敵,這還容易啊!但是這個「自己」,這個最大的敵人,你卻莫可奈何啊!為什麼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們在無明遮障的情況之下,在那裏貪、瞋、痴,起惑、造業、受苦,然後不知道,就在那裏一直輪轉。
  所以,是自己的知見、自己的視野、自己的框框,把我們束縛住了,讓自己不能夠解脫自在。本來宇宙的存在、實相真理是「無常」,偏偏卻一直要去抓個「常」,跟實相真理一直拉扯、對抗,本來實相真理的存在是「無我」,但是眾生卻偏偏一直在抓「我」,於是跟實相一直在對抗、在拉扯,這都是苦啊!苦啊!因為不明瞭實相,就會背道而馳。
  「背道而馳」就是事實的存在是這樣,但是我們卻一直去一直在跟實相世界對抗,因為有這個「我」、「我所」,「我見」這些,於是形成自己在障礙自己,自己在束縛自己,然後不知道,就是愚痴。修行就是讓我們從「背道而馳」的世界醒過來,去了悟無常、了悟「無我」法印,如果你不了悟,就會產生苦的結果。記得!「苦」是來自於在我們跟「無常」、「無我」法則對抗,「苦諦」不是本來就存在,「苦」不是本來就存在,宇宙存在的實相是「無常」,「無常」是剎那生滅變化流動,「無我」也都是實相,但是我們不瞭解,然後常常在跟實相對抗,於是產生苦。
  我們就一定要「橫柴拿入灶」、在跟實相對抗,才會產生苦。解脫者就是去了悟、體證到實相,先體證到「無常」,身、心逐漸放鬆,「五下分結」斷除了,到後來再繼續用功,又把這個「我」做最後的大死一番,真正體證到「無我」。像佛陀35歲之後,就是體悟這些真理實相,成為解脫自在的人,從顛倒夢想的世界醒過來,活在實相的世界裏面,跟宇宙存在的法則、韻律,一起流動、一起脈動,沒有任何的對抗、任何的用力拉扯,而解脫自在。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體悟「緣起法」,隨順著緣起,不會去背道而馳,就是體道、悟道而行道。
  對於生死問題,一般人是「很怕死」,有些人是「不知死活」,認為「死」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好像沒什麼苦,所以不會怕死,因為還沒有去觸到。就像小孩子、嬰兒,很純真、很天真的活著,不知道死活、生死大事這方面,還沒有意識到死活問題。當漸漸成長之後,一般眾生都是很怕死,再有錢的人或是身為國王、總統,一樣都是很怕死。
  再來說「不怕死」的,會講不怕死的有哪些人?一個是流氓,有正義感的人也會不怕死,再來還有一種人也會講說他不怕死,哪一種?很怕死、絕望的人,也會講不怕死。流氓跟有正義感的人,裏面都有逞強的成份,逞強是用在負面,逞強用在正面就成為打抱不平的正義方面。「很怕死」的人,事實上是用說不怕死,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這裏面一樣有逞強的成分。絕望的人則是因為走投無路。曾經有人講說「他阿媽說她不怕死」,然後問我像他阿媽這樣說,是不是屬於解脫的境界呢?認為他阿媽能夠體悟到不怕死,好像境界很高,於是問我說是不是解脫的境界?我就跟他講說是不是解脫的境界?我們暫時保留,不去下論斷。但是站在一個客觀立場來分析,她的不怕死,是因為這一條路已經一直走,走到怎麼樣呢?進退無路啊!怕也沒用,沒有選擇的餘地,她是要無奈的面對死亡,所以只好說不怕死,因為沒有選擇的餘地。
  這裡的「不怕死」,不是真正不怕死。只有四果阿羅漢、解脫者,才會沒有生死,他是生死一如,裏面完全沒有逞強,他本身就是「自我」已經死掉的人,真正是體證、體悟到「無我」,又做到「無我」,才能夠真正沒有生死、生死一如,這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口號,真正佛陀、阿羅漢他們,都是做到這樣。
  (第八章的第一經,第35頁)「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一句話就是證到阿羅漢的人,一個解脫者體證到之後,信心滿滿的一個宣言。「我生已盡,自知不受後有」已經沒有「生死」這回事了,有生有死還是凡夫啊!解脫者沒有生、死這回事,就是溶入體證到《心經》所講的世界,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心經》的境界非常高、非常好,大家以後有因緣,可以實際慢慢逐步上來,就可以去體悟到。所以,學佛走在「阿含解脫道」上,真正有體悟、體證,沒有大、小乘之分。
  正義感方面的「不怕死」,他裡面多少都帶有逞強。流氓他會講說不怕死,但是他是真的不怕死嗎?因為他沒有因果觀念,認為說死亡之後,二十年後又是好漢一條。但是,為什麼黑社會的人常常跟毒品、麻醉品合在一起?事實上,是他內心的空虛、恐懼、不安,然後他對外一個逞強說:「我不怕死!」但是當他面對自己,是沒辦法面對內心的恐懼不安,只好透過煙酒、興奮劑、麻醉劑,來麻醉自己,掩飾內心的不安,掩飾內心的空虛,知道嗎?所以,不是真正的不怕死,而是逞強講出來的。
  但是我們一般人說不怕死,覺得生死好像是很自然的現象,事實上有時候是因為我們的覺知很遲鈍,要學習從「不知不覺」提升到「後知後覺」,然後再提升到「先知先覺」。你要真正去面對它,才會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不要自欺欺人,只要還沒有證悟到四果阿羅漢,生死大事都還沒有解開,所以要有「止觀雙運」,我們所有的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只是「方便法」,記得!所有的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只是「方便法」,讓我們的心澄靜下來,然後有深度的去反觀,有深度的去看現象界、實相界存在的實相,有深度的來看我們內心的不安、內心的苦、內心的恐懼,為什麼不敢單獨面對自己?為什麼會怕黑暗?為什麼靜不下來?這些要如實面對我們自己,才會發現到我們內心的恐懼不安。
  當你如實面對這些,才會發現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學佛很重要的就是要實實在在,不要自欺欺人,我們生死大事還沒有解決,就要承認自己還有不足、還沒有解決,不是說學佛之後,到處跟別人炫耀「我懂很多、我很行、我學佛,我怎麼樣會觀察我的身、口、意,我的四念處修得多好,佛學知識懂得多少……」都不是的!那只是在「世間法」上面炫耀而已,一定要回來面對這方面有沒有徹底解決?問問自己就知道。你可以欺騙得了別人,欺騙不了自己;你可以欺騙得了一般人,欺騙不了明眼人。因為你內心安不安,一看都很清楚,你的眼神會如實告訴人家,你內心安不安都很清楚。
  所以,學佛就是要實實在在回來面對這些,我們的修行才不會浪費掉生命,才會把生命集中到解脫生死點上面來,不要浪費生命!?的朝這方面精進用功,幾個月下來、一年之後,大家證初果的機率就很大。
  眾生常常是在一個趨樂避苦的世界,顯現趨樂避苦的心態,不斷在趨樂,不斷在避苦。「趨」樂就是不斷在抓,就會產生貪;「避苦」就是不斷在抗拒,就會產生瞋。於是不斷在趨樂避苦之中,一直在逃啊!逃啊!逃啊!沒辦法安下來,沒辦法停下來!往往會向心外去求法,去求一些能夠如願以償得到的樂,然後再祈求一些加持,舉辦法會消災,避開自己所不要的這些……。這種情況叫做「二元對立」,在「二元對立」裏面趨啊!避啊!都是沒完沒了的一直在逃啊!在跑啊!在抓啊!在追啊!等到有一天,你能夠透徹瞭解實相之後,這些幻相都會消失,於是就能夠安住於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剎那,不會再去趨樂避苦。因緣現起什麼樣的境界,你會完全的接受、完全的溶入。
  所以,佛陀就有講到「緣起甚深」,你不瞭解這些因緣法則,於是不斷在趨樂避苦。當你看到實相之後,就會接受一切,但是這個接受不是無奈的接受。如果是無奈的接受,你心裡面會有一種「忍」,這個「忍」是不正確、不健康的一種修行方法。為什麼「忍」會有很多的負作用?事實上「忍」,內心是一種壓抑,會形成先傷害自己,第一個傷害的是自己。因為內心很多的憤恨、憤怒、不平,想發洩出來,但是又壓抑下來,想發洩出來又壓下來……,沒辦法宣洩。於是內心裏面就常常在拉扯拉扯,這樣第一個先傷害的是自己。
  再來,當他壓抑、慢慢的又忍,然後又壓抑,遇到境界又慢慢壓抑,心裏面的力量就像火山,醞釀、醞釀到一個情況,他就會爆發出來,於是就會傷害眾生。所以,修行方面沒有瞭解實相,才會用「忍」的;當你瞭解了實相,知道自己的貪、瞋、痴,於是就能夠去消化各種境界。逆境,你一定要去消化、要去接受,這個接受是完全沒有抗拒,不是無奈的。慈悲心要從自己這個「點」開始做起,慈悲是需要從點、線、面擴展。記得!實際在行慈悲,以及我們的修行,一樣都是要從點、線、面開始,「點」就是從自己開始做起,你這個「點」做好了,才能擴展成為「線」;「線」做出來了,才能夠擴展成為「面」;「面」建立了,才能夠進一步擴展到「空間」,亦即慈悲喜捨方面經文有提到從一方,然後擴展到二三四方,擴展到上下四維。「四維」就是擴展到整個虛空、十方法界,但是它一定要從這一點開始,從自己開始做起。
  我們原來是在看別人的臉黑,都在指責別人,看別人不順眼,覺得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也不好……,都是在看到別人的臉黑。現在的修行是如實回來看到自己,修行很重要的關鍵,要能夠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貪、瞋的心態,真正有回來反觀自己。在歷緣對境的時候,隨時都會看到我們貪、瞋的現行。當你遇到一個境界,生起了貪心,你有去看到。當你真正有看到,就是修行上一個很重大的轉折點,原來的心是向外看,解脫法是向內看,因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把最大的敵人找出來,唯有你回來看,才能夠看到最大的敵人,才能夠解脫自在。
  所以,當你有向內在看的時候,就會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當你看到的時候,最初不太敢接受自己,會想說「我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心態?我怎麼會這樣的心態?」因為我們原先把自己的形象包裝得很好,樹立一個形象、一個偶像,今天回來面對自己的時候,哇!會不敢接受啊!但是,如果你逃避,又是在趨樂避苦,這樣就沒辦法真正如實面對自己,沒辦法認識我是誰。如果你逃避,真的又是錯失良機。
  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再來呢?記得!你要先對自己慈悲,慈悲就是要能夠接納自己、包容自己,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是慈悲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先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現在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才會走上如實之道,才會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寧願真的醜,不要假的美,回來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這樣才會把握當下,才會知道怎麼去扭轉、怎麼去改變、怎麼去淨化。如果不接受自己,你又逃避,就無法扭轉淨化,又錯失掉提升的機會。
  不要說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之後,就一直停留在很挫折、指責、沮喪……負面的情緒,這樣又在傷害自己,都不是正確的。我們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之後,第一個慚愧心會先生起,因為我們今天還在造成世間的苦,造成自己的苦、造成家人的苦,因為慚愧心生起,看到自己的不足,再來就是要給自己慈悲,接受真實的自己,給自己重新再來,就是「歸零」。唯有慈悲接受自己,才能夠「歸零」,如果你逃開、你掩飾,是不可能「歸零」的,又是不斷在趨樂避苦。
  所以,慈悲的第一個點開始,就是先對自己慈悲,面對真實的自己,寧願真的醜、不願假的美,這樣才會有重新「歸零」、脫胎換骨的機會,就是慈悲的具體展現。當你能夠如此展現,就會將心比心。我們原來都是嚴格在批判別人,不容易接納別人,不容易接受別人,或者嚴厲指責別人,都是「寬以待己,嚴以待人」,對別人總是有很多嚴厲的苛責、批判。但是現在呢?當我們接受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及臉黑之後,會看到事實上我的臉沒有比別人白,我的貪、瞋、痴沒有比別人少,這時候就會將心比心。當你接受自己的時候,也才能夠真正包容別人。記得!你真正接受自己,才會將心比心包容別人、體諒別人,這時候內心裡面的「忍」就會完全消失。
  「忍」是因為你都不知道這些過程、沒有去消化,認為自己很委屈,但是卻要展現出自己是一個修行者,這種「忍」是壓抑、不正確的。當你有這樣的心態,就會將心比心接受自己,然後包容別人、體諒別人,這時候的慈悲,才能夠真正從「點」來到「線」,從原來造成家人的痛苦,會明顯改變、身心柔軟,家人也會感覺到你的柔軟、脫胎換骨。所以,慈悲是要從「點」然後「線」,慢慢擴展到「面」,再慢慢擴展到我們在歷緣對境面對一切眾生,再來就是擴展到虛空法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我們平常就可以實際去體悟、去做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和轉折點就是接受自己,先對自己慈悲,才有可能真正對別人慈悲。
    【幻燈片】
  這是我在去年到屏東佳洛水前面的風吹沙,所拍攝的日出系列。一方面也是欣賞,一方面是從中去體會法。禪宗有三句話代表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個階段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到第三個階段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現在還沒有體悟到「緣起法」,還沒有體證到「無常法」之前,大家要先「見山是山」。如果你的體悟比較深,可以進入到「見山不是山」,然後再來,如果以後又繼續用功,同樣的一張幻燈片,你又可以體悟到「見山又是山」。
  現在一方面讓大家來看大自然的生滅變化,每一個剎那都是不斷在變化,這一系列的幻燈片將近三十張,是我在拍攝日出的時候,同一天的前後約一個小時,大概二、三分鐘就拍一張,二、三分鐘就拍一張,讓大家去看一看整個地、水、火、風,它是一直剎那剎那在流動、在變化。一方面體會無常變化的法印,一方面去看看大自然的一種奧妙,更進一層大家慢慢去瞭解、體悟「緣起甚深」。
  「緣起」不是死板板的一些因緣條件,不是說一加一等於二,然後二加二等於四,不只是說一些條件湊合在一起而已,緣起的背後是非常深奧的,大家要去看到活生生的佛法。我們現在先以一種欣賞角度,然後看你能夠體會有多深。一方面先看風景、看整個日出的變化,我是幾乎從類似像懸崖的高處拍攝。這裡是海邊、海面,然後這是日出之前,一道曙光開始出來。這是第二張幻燈片,剛才的陽光、雲方面,跟現在已經不同了,大海在流動、雲在變動,然後陽光也不斷在變動,每一個剎那都是一直在流動、在變動,從中慢慢去體會「無常法印」,「無常」就是一個流體,還有慢慢去欣賞大自然的一種壯觀場面,大自然的氣勢、氣魄。
  當我在欣賞這些大自然的景色,整個就是溶入在這裏面,然後去感受,真的就是「緣起甚深」,以及更體會到那種「空」,甚深極甚深。有時候我們要多接近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會散發祥和的氣氛,以及一種大自然的大氣魄,讓我們打開胸襟、打開視野,事實上大自然是處處在跟我們講經說法。當我們慢慢聞思具足之後,可以處處都是見到法,溪聲盡是廣長舌啊!都是不斷在訴說法,以後大家可以見到。不管你到哪裏,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現在,都可以見到法。如果胸襟鬱悶之時,多去看看大自然景色,可以幫助我們把心胸打開。
  拍攝的那一天喔、剛好這些雲層的變化很多,而且雲層那一種線條,看起來就像以前布袋戲中史豔文要出場前的金光萬道,整個都是這樣光芒萬丈,這是太陽出來之前的種排場秀,很精采!整個雲層是這樣變化,太陽到現在還沒有出來,每一張幻燈片都是不斷在變化、變化、變化!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動,慢慢去體會「無常」,它就是一個流動。所有現象界的存在,萬事萬物都是一直在行、在變、在動,諸行無常,一直在變化、變化、變化。所以,每一個剎那、每一張幻燈片,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能拍攝到完全相同的silde,因為每一個時空聚合的交會點,都是唯一的一次,一切都在流動、都在變化,每一張幻燈片都是唯一的存在,包括你現在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唯一的存在,你能夠掌握的也只有現在、當下這一秒,修行就是把握現在。
  這張幻燈片的雲層有點像雕刻的,就像我們國內的雕刻大師朱銘,他有一個特色就是粗線條的表現方式,雲層就是這樣變化的。它的整個變化氣勢,我們是沒辦法用筆畫出它的生命,因為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化,大自然的那種真實感、整個變化,真的就是溶入法界裏面,跟天地合一,於是慢慢去體悟佛陀所講的「緣起甚深」。太陽已經出來了,在還沒有出來之前,剛好這些雲都很配合,好像很有力道的把它拉出來,展現光芒萬丈。一個日出畫面,可以體會到很多,每一張鏡頭的每一剎那,都是不斷在變化、不斷在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因緣際會,每一個時空都是只有一個交叉點,每一個時空所展現出來,都是只有唯一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張,你不可能拍到相同的第二張,這裏是要去體悟「無常」剎那生滅變異,從這些比較具體、比較容易看得到,慢慢去體會到愈來愈微細的每一個剎那、每一分、每一秒,都要體會到無常法流。
  當你真正體會「無常」法流,你的身心一定是很柔軟的。這些幻燈片都是同一天一系列這樣拍攝下來。再來這是在慈蓮寺拍攝的日出,在太陽還沒有出來,是日出前的雲海,這是實際的兩道山,其他這些都是雲,看起來就像一幅國畫,也像一個海洋,這可以聯想到「海市蜃樓」,看看大自然的風雲變化,當你慢慢從經典上的聞思法義,然後慢慢的互動,讓大家看到活生生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展現在大自然,展現在你當下的身、口、意之中,要看到活生生的佛法,所以處處都是在講經說法,一直無常剎那生滅,而且這整個都是緣起,緣生緣滅啊!這就是佛陀所講的緣起法則。要先知道緣起法,體會「三法印」,體證緣起法之後,當因緣成熟,我們再體會到下一步的涅槃、無為、空,因為那又是甚深極甚深。我們現要先看到活生生的佛法、緣起。
  這是淡水夕陽,整個都是金黃色的海面,如果你會看的話,溶入每一個當下去看法。這一張是太極花,含有很深的真理存在。整個宇宙運轉的法則,太極圖用簡單的一些圖形,簡單幾句話標示出來,以後我們會慢慢來深觀、來解析。這個就是無極,在無極階段是還沒有物質存在,但是慢慢經過因緣具足的時候,慢慢凝聚形成出來,無極然後生太極,太極然後再分裂生兩儀,兩儀又再分裂生四象,再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卦出來了,再來呢?八、二、十六,我以前也看不到這個,後來當我們的心寧靜下來,慢慢接近大自然,深度去觀看的時候,哇!處處看到法啊!處處看到這些啟示啊!這裏面還有著很深的啟示,以後我們再來分享。也是跟佛陀所啟示的涅槃、無為、空、甚深極甚深,以及緣起、緣生、緣滅的緣起法則,一樣是非常深。
  包括老子《道德經》裏面,也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萬法的代表,就是芸芸眾生、各色各樣。如果你沒有去看到這裏,沒有回來到這裏,你就會這個攻擊那個,那個排斥這個,這個排斥那個,這就是「身見」,認為我跟你不同,我跟你怎麼會相同?!就是所謂的「身見」。你要慢慢深入去看,就是要有深度的去看,你的胸襟視野越來越提升,越來越提升、越深度去看,看到整個大源頭之後,整個「身見」、「我見」才會斷除,這時候才會溶入一體的世界。
  有學員在問:「證了四果阿羅漢之後,他還有需要再輪迴嗎?」不是說他有沒有需要輪迴,而是他已經沒有生死這回事了。「生死輪迴」有一種情況就是說,我還有一種使命,認為我很重要,我智慧很高,眾生很需要我,於是我要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就是說有一種願力、願望。當然,以菩薩道來講,這個精神是不錯,這是很好!但是我們現在回到佛陀最初所講的解脫道來講,一個人證到初果,他有幾次的生死輪迴?還有七次。二果呢?一次生死輪迴。三果呢?叫做不還果,他就是在往生的那一剎那,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四果阿羅漢,他是現世就己經解脫自在,沒有生死。
  所以,一個人只要能夠證到初果,最多還會有七世的生死輪迴。一個人證到二果,是講說你在往生那一剎那,證到什麼果位?如果說一個人在死亡那一剎那,在這生前是證到二果而往生,以佛經來講會記錄說他往生兜率天,會像彌勒菩薩,他下一世來的時候,就是二果再來,然後他從小就會想要修行,因為那個種子一發出來,都會很快就要修行,像這樣他那一生那一世就可以成佛,可以證到四果。但是佛陀也不希望你是這樣往生,佛陀是希望真的大家是要這一生這一世就能夠做到。
  佛陀本身就是成佛、解脫者,佛陀本身就是阿羅漢,在佛陀的十個佛號裏面有一個叫做「應供」,原來的名稱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是音譯,它的意譯、意思就是「應供」,因為一個解脫者是可以接受世間的供養。有的人會講說「證到了阿羅漢,就不會來渡眾生,好像就一走了之、不理我們,這樣你成佛、證到阿羅漢有什麼意思?!……」一般人會從字面上來解釋,認為阿羅漢好像只是自了漢,只是為自己,你自己走啊!沒有像我們要發大願,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
  「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的大悲大願之心,這是不錯!這是很好!也是你要有這一種心,才能夠真正來到證初果。因為那一種發願,是培養我們寬廣無限量的胸襟、心柔軟、慈悲心,但是這些都是在培養善根福德因緣。當具足這些因緣之後,你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目地是為什麼?還是為了成佛啊!因為證到這樣果位的人,才是真正「為法做見證」,才是真正的「明眼」,才會成為一個明眼者。
  在三果之前,還有「五上分結」沒有解開。「五上分結」其中兩個結,一個是「無明結」,一個是「我慢」,無明遮障,嚴格講就是還沒有真正的「明眼」。你還沒有「明眼」,就在那裏發什麼大心,說要協助眾生,但是幫忙還是有限。所以,依據《阿含經》的記載,佛陀都是要弟子成為四果阿羅漢,才能夠出去獨當一面弘法利益眾生,你要成為明眼人啊!
  所以,不用擔心證了四果,他就不來渡眾生。當你真正能夠證悟到,是真正「為法做見證」,就可以告訴眾生一條真正解脫生死輪迴之路,就可以真正幫助眾生脫離生死苦海,這是究竟的法。
  所謂的「二萬劫復身心」,是後來的說法,《阿含經》裏面沒有這樣記載。所以,要證到阿羅漢難不難?不容易!也不會很困難!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按照解脫道次第,這樣逐步的深入。現在最重要是你要能夠證到初果,一定要先能夠體證「三法印」的無常法印。先證到「無常法印」,身心柔軟,貪、瞋、痴就會很自然的淡薄,這樣就能夠證到初果。當你證到初果之後,二果、三果就容易上來,這裏就可以看你的因緣、看你的努力情況而體證。
  所謂的「菩薩果位」是後來大乘佛教所制訂出來的,當初佛陀在世的原始佛法時代,是沒有所謂的「菩薩果位」,也沒有講那些「菩薩果位」,在《四部阿含》裡面不會看到「菩薩果位」字句,是後來大乘佛教慢慢再做的歸納分辨,因此是後來才講的。在《阿含經》後面有提到「菩薩」幾個字,以及包括在佛陀的《本生譚》也提到「菩薩」,在原始佛法裏面有講到菩薩,是說在還沒有證到初果的前幾世,還是在家身、居士,那時候就是多培養一些人天善根福德因緣,一些善法。所以,菩薩道就是常常在供養,然後禮佛、恭敬的階段。
  早期佛陀是很少講到菩薩方面,有提到就是代表還沒有專修、進入解脫道以前,是在培養善根福德因緣的階段。當你慢慢具足之後,你會走上解脫道,會回來如實面對自已,會來到證初果。所以,你要證初果,必須要具足一些善根福德因緣的基礎。「菩薩果位」的這些說法,是後來大乘的說法,原始佛法裏面是沒有這些。佛陀就坦白講,阿羅漢就是佛陀,佛陀本身就是阿羅漢啦,只是名稱上的不同。
  就像雞蛋,你可以稱作是雞蛋,也可以用egg來稱呼,可以用英文、用日文、用台語……,都可以講啊!你不要在名相上,分別這個不同跟那個不同,不是啊!所以,佛陀本身、解脫者有十個名號,裡面其中一個是應供,就是阿羅漢。我們不要區分佛陀跟阿羅漢有很多的不同,還有幾力、幾力的區別,那只是我們眾生在做分辨,事實上沒有必要,這樣就是沒完沒了。不要連初果都沒有證到,卻一直在計較這些名相。
  所以,重要是我們今天好不容易回到原始佛法,真是經過幾千年時空慢慢演變,加上現代的學者,包括歐美人士他們所發現的,發現回到原始佛法,把原始佛法找出來。上次我們第一堂課有講到佛教歷史方面,斯里蘭卡在後來十九世紀是被英國統治,歐美人士他們發現到東方文化的神祕學,有很多讓他們感到很驚訝,於是最初成立PTS學會、巴利聖典學會,是英國學者所成立的,他們進入實際的考證、實際的求證,才把這些源流慢慢整理出來解析。當時中國還是大國,但是發現說:奇怪!中國佛教怎麼呈現這樣?於是去進行整個對比、考證,經典是在什麼環境背景下產生。
  如果以求?求證的精神來講,歐美是比東方人更重視求?求證,因此是歐美先發現之後,再來是日本比中國更早五十年維新,於是就開放胸襟視野跟國際接觸,具備國際觀。所以,日本發現原始佛法、《阿含》方面,又比我們中國早五十年。中國是到了太虛大師當時要宗教改革,但但太虛大師58歲就走了,很可惜!直到近代的印順導師才重視到這方面。因此,中國重視原始佛法是在五十年前,經過印老這樣默默耕耘出來。我們今天好不容易能夠珍惜、掌握到,也是因為有這些前輩們的默默耕耘,我們才有這種因緣契入到原始佛法。
  今天大家好好下工夫聞、思、修,真正的原始佛法是屬於智慧型的,我所講述的「無常」、「無我」法印,是否真是宇宙的真理實相?大家可以保留,這不是要你用相信的,而是要你去求證。原始佛法就是讓你去求證、去現觀,都是在每一天、每一個當下,都可以去現觀、可以去求證。當你慢慢去求證,你聞、思、修,然後漸漸體會到法義的珍貴,於是就會升起信心,再來會精進用功,就能夠證到初果。你真的能夠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就會一路這樣上來。
  (第15頁的第三節)「若見諦人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處」。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比較,就是「見諦人」跟「凡夫」。「凡夫」是一般眾生、一般人,「見諦人」呢?以低標準來講,是指證到初果的人;若以高標準來講,是要四果阿羅漢,十個結都斷除的,才可以稱為高標準的「見諦人」。「凡夫」就是一般人,
  「凡夫人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處」凡夫是怎麼樣?向心外求法。而見諦人呢?他不會向心外求法,只有向內淨化。一個見諦人不會「捨離此內,從外求尊」,也就是心外求法或是依人不依法。「從外求尊」就是依人不依法的情況,對一個真正有證到初果的人是漸漸減少,真正不會依人不依法,是要到證阿羅漢果。「求福田者,終無是處」還著重在福田、世間功德。
  所以,一個真正有見法、證果之人,向心外去求法、「依人」,去找一個山頭、去找一個偶像,這一種情況是不會存在、不會有的。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講,這是很普遍的現象。「若見諦人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終無是處」沒有這回事啦!不會這樣!「若凡夫捨離此內,從外求尊、求褔田者,必有是處」都是習慣向心外求法。
  「阿難,若見諦人信卜問吉凶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信卜問吉凶者,必有是處」這就是一個比較。
  「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捨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捨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必有是處」。
  一個證果以上、真正有見法的人,他不會心外求法,也不會向外去求福田、求符咒、咒語,然後要消災保佑。真正一個見諦、證果的人,沒有這回事!但一般人、凡夫就會向心外求法,結果往往都是在很多的方便法上面,在執取、在抓取。佛陀就坦白講:有真正有見到法的人,絕對不會這樣做。當然,以今天的佛教型態,尤其是大乘佛教方面,很多的這些咒語,因為有它時空演變的因緣,我們也予以尊重,因為在時空的演變,也是沒辦法避免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究竟法,什麼是方便法,一定要區分此非常重要的關鍵。
  「必無是處」就是一個真正有見果的人,他一定不會這樣。「必有是處」是說一般凡夫還沒證果,就必然會這樣做,因為內心的空虛、內心的不安,他必須要向外,不知道要如何安其心,必須要向外去抓取一個讓他能夠把心安下來的依靠,但是卻不知道他所抓取的依靠,只是一個方便法、無常法,只是向外求……,他不容易察覺到。
  「咒語」是屬於方便法,在原始佛法《四部阿含》、尤其是《雜阿含》裏面,都沒有所謂的「咒語」。在《四部阿含》裏面,可以找到一處有「咒語」,但是經過與南傳的考證、對比之後,發現同樣類似的這一經裡面,南傳的經文裏面並沒有「咒語」。由此就可以知道是後來北傳在流傳過程中添加進去的,也就只有《四部阿含》裏面有一句咒語,其他的經文裡面都沒有。「咒語」本來大部份是來自於婆羅門教,但是在整個融合交流過程中,就像大家「互相交換禮品」,結果就慢慢溶合,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究竟」,於是以方便為究竟,這樣就是本末顛倒。
  原始佛法裏面,佛陀講的是怎麼樣才是真正解脫。現在假設你持百千萬句咒之後,真的能夠達到究竟解脫、達到心安,咒語就是協助你到達究竟解脫的一個方便法。所以,方便法門有很多種,打坐也是其中一種,觀呼吸也是其中一種,修「身念處」也是其中一種,唸佛也是其中一種……。所以,種種法門有八萬四千種,但是這些都是對治的「藥」,只是要幫助我們治病,不是要讓你以吃藥為目的。種種方便法門是讓我們心靜下來,然後去看到實相、看到真理,唯有能夠「止觀雙運」,才能開智慧。
  種種方便法門,都是讓我們的心定下來,是一個「止」的作用而已,因為我們「心」猿意馬,如果心飄動污濁、沒辦法定下來,就沒辦法看到實相。所以,因為凡夫內心的苦悶不安而不斷向外求,求取各種符咒、加持、消災、保佑,有智慧者是向內淨化身心、如實觀察,如實了知宇宙人生實相真理,如果還在求取各種符咒、加持、消災、保佑,表示都還在向外在求。但是我們要清楚明瞭這些只是一些安慰劑呢?止痛劑呢?還是真正能夠讓我們從根本來治療?讓我們真正覺醒呢?
  「愚痴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
  「多聞聖弟子於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不生憂悲、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多聞聖弟子」就是有見諦的人、有修有證的人。注意這兩個對比,這是一般眾生與解脫者的相異之處,尤其是在面臨重大境界現前考驗之際。修行證果的檢驗不是在禪修中,而是在歷緣對境的實際考驗中。我們一般人都是「鐵齒硬牙」,很多人就是苦吃不夠,都不會覺得修行很重要,反而覺得名利很好、誘惑性很強!能夠滿足他的所需。在年輕時候就要積極學佛的人,究竟還是佔比較少數。所以,大部份都是人生有相當的歷練、體悟之後,會要進一步去突破、進一步去追求,才會深入原始佛法。而一般人呢?有的還是在「不知不覺」,有的能夠來到「後知後覺」,像「不知不覺」的人還是很麻木,敏感度還是很遲鈍,當他遇到一些逆境考驗衝擊,這時候又不會去珍惜這樣境界的考驗,反而又是不斷在逃啊!在避啊!在怨天尤人啊!不是從逆境裏面體會生命的意義在哪裏?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
  一般人、愚痴凡夫,遇到「生身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的逆境衝擊,讓他很憤怒,甚至在他瀕臨生死關頭,有的還會覺得說如果這一關能夠渡過,又可以活到120歲,感覺又沒事了,覺得說又逃過一劫,而沒有從逆境裏面去體會,從中去體悟、去學習,就是「鐵齒硬牙」般,有的又很不信,認為苦沒什麼啊!面對死亡也覺得沒什麼啊!一般人面對逆境或惱、或死,結果到最後呢?「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都一直在趨樂避苦,這一次災難逃過、躲過了,又沒有醒過來,還是又繼續,於是災難又再起,就這樣一次再逃過一次,也是這樣一世、一世,再又逃過另外一世,一世逃過一世。
  「長淪沒溺,無止息處」都一直在趨樂避苦,一直在趨樂,然後避苦,一直在逃、一直在抓,也是一樣抓得很苦,然後一直在逃,也是逃的很苦。他不知道苦是一個天使,苦是天使在喚醒你,讓你能夠從「不知不覺」,然後提昇到「後知後覺」,再提昇到「先知先覺」。所以,如果會把握你現在種種的苦,就是在提醒你人生的實相、眾生的實相、苦海的實相,能不能從中去覺悟到?要不要走出這個苦海?還是繼續在苦海裏面繞呢?繼續在苦海裏面玩這些趨樂避苦的遊戲呢?這樣因為「心」沒有一個止息處,「心」沒辦法安下來,也不知道如何安下來。
  但是,一個見諦人就不一樣,他不管遇到各種逆境、各種災難,都能夠安住於每一個當下。注意喔!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一個真正有證果的人,一個真正見法的人,他是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不是說一個修行證果的人就沒有災難,全部都是一帆風順,全部都是沒有災難。當然他是會大幅減少,但是並不是說都沒有,因為「無常法則」就在運轉,問題就是當他面臨逆境災難考驗之時,都是安止在每一個當下。
  有的人會擔心說,學佛之人會不會消極悲觀?絕對不會的。這是因為不瞭解什麼叫做「解脫」。一般人不是樂觀、就是悲觀,但是真正學佛、智慧型而有證果的人,他是什麼樣的人生觀?如實觀。一般人才是樂觀跟悲觀,一個真正有證果的人,他的人生觀是如實觀。有的人認為佛教文字看起來都是「厭」啦!「離欲」啦!「一切行止息」啦!「涅槃寂靜」啦!看起來好像都是一些負面的字句,認為佛教是悲觀,。事實上,是因為沒有瞭解佛法的深義,一般人是在樂觀跟悲觀裏面趨樂避苦,當他在順境抓得很如意、很順利,就是樂觀的人生;當他處處碰壁,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是悲觀的人生。但是學佛的人是超越這兩者,他是如實觀。怎麼樣才能夠進入如實觀,超越相對二元對立?等一下會再深入剖析。
  第五節經文,佛陀一樣講出修行證果、邁向解脫的次第。「緣老死苦」事實上真正最重要、最核心的「苦」,就是老、病、死。所以,說緣老、病、死之苦,再來「習苦,便有信」,「習」就是浸泡,不是說被苦折磨到麻痺,而是要常常浸泡在眾生的苦海中。「習」也包括學習的「習」,你要去學習苦、去認識苦、去體悟苦。對於苦,如果你「後知後覺」,就從自己身上所遇到的苦來體驗,如果你能夠「先知先覺」,就可以從別人的苦去體悟,不必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不必一定要自已去踢到鐵板才會覺醒。
  自已去撞得頭破血流,自己去踢到鐵板,這樣才覺醒,叫做「後知後覺」。如果你的覺性比較高,可以從你的週遭一切人去體會,因為他們天天都在告訴我們,眾生是活在苦海之中。有的人外表雖然很會善於掩飾,但是只要你善於觀察,就可以看到他們內心的苦。「浸泡」就是要去慢慢觀察,不要逃避。如果你又在趨樂避苦,雖然苦的天使常常在示現,在宣說真理佛法,但是你都錯過很多機會、沒辦法體會。
  如果沒辦法體會「苦諦」,佛教核心--苦、集、滅、道,「苦諦」就不可能建立。「苦諦」是眾生在苦海中的一個真理實相,如果「苦諦」沒辦法建立,「集諦」就看不到,「滅諦」就不可能證。因為一定是「苦、集、滅、道」有次第的。所以,我們學原始佛法的人,從現在開始,不管是自已的苦或是眾生的苦,好好把腳步放下來,把眼光停留在這上面,多去體會、多去觀察,不要只是一直持咒,或是一直唸佛。如果只是一直唸咒或唸佛,你這個苦沒有去看,都是在逃避啊!或是說一天用多少時間在打坐,沒有好好去體會、體悟世間的苦,縱使你打坐再久,都沒用啊!
  所以,種種方便法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敢去面對世間的這些苦,然後浸泡在眾生的苦海中,慢慢去體會、慢慢去消化。眾生內心的不安,自己內心的不安,要如實去面對,這樣才能夠漸漸去見到「苦諦」。當你見到「苦諦」之後,才會想要出離,才會去找出苦的原因在哪裏呢?「集諦」就是苦的原因,這樣你才能夠找出來。「苦」你不認識,就不可能去找出它的原因。當你能夠真正去認識苦、找出原因之後,才會對症下藥,再來才會知道怎麼把「集」滅掉,而且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對症治療,然後到達離苦得樂、涅槃解脫。
  「滅」就是解脫的世界。當你有這樣的一個體驗,知道苦是可以熄滅之後,就會老老實實走在「道諦」上,你就會老老實實的修行,不會心外去求法。所以,以前別人會跟你講說「苦、集、滅、道」的修行,是二乘的、小乘的、不了義的……,都是錯誤的分辨,絕對不是那回事啦!真正要解脫,一定要回來見「苦、集、滅、道」,基本要在「苦諦」上多體會。如果修行的動力還沒有要用生命去修行,就是因為「苦諦」見得不夠,一方面都還在趨樂避苦,還有自己的苦吃得不夠,因此修行的動力才還沒激發出來。
  所以,從現在開始,不管你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多麼不順利、多麼苦難的事情,記得!危機就是轉機,當你有去體會、有去消化,就可以見到真理,就可以邁向解脫。如果你還在逃避,那個苦、那個天使,你都還要白吃苦。「習苦,便有信」才會對佛陀所跟我們講的解脫道有信心。當你有信心之後,便會有正思維。
  當你聽聞正法之後,才會去正思維,深入去思維。在你還沒有建立之前,都還是在世間的名利堆裏面抓,覺得這個很甜、這個很好。「習正思維,便有正念正智」就會建立起正知正見,當你有正確的聞思之後,便會「護諸根」,就是守護諸根,守護我們的六根。這已經是進入實修的階段,「三妙行」的應用,跟守護諸根的關係很大。當你在守護諸根的時候,我們身、口、意的衝動會明顯緩慢下來,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一直衝動。
  所以,「守護」不是捆綁抓得很緊,也不是用袈裟把自己捆綁得很緊,形成一個偶像說「噢!我是修行人!」不是這樣!「守護」是代表我們的身、口、意,我們的六根從原來的衝動習性,慢慢緩慢下來,讓我們的身心展現出安祥、柔和,具體的展現就是「三妙行」,你要有守護諸根,才會真正展現出「三妙行」。
  「護戒、不悔、歡悅」佛教在講經說法裏面,都會提到「持戒」,再來才能夠「修定」,才能夠產生智慧。這裏戒跟定,都是佛陀所講「?世間法」的「八正道」,要真正要走上「八正道」,前面的「苦諦」方面,你要有相當的體會;前面的法義方面,要有相當的體悟。建立聞思基礎之後,才會真正持戒、守定。有關於「戒」,以後我們還會有專章來講述,如果對「戒」方面的觀念錯誤,反而會被戒條束縛得死死的、綁得死死的,要持到「戒」的精神核心,這樣才不會被戒條所束縛。如果你被戒條所束縛,「戒禁取結」就沒辦法可破了,要證到初果階段,「戒禁取結」是其中一項要打破的。我們應該持什麼樣的戒?怎麼樣才能夠又不受戒律、戒條所束縛,能夠破「戒禁取結」?以後我們還會再繼續深入探討。
  「護戒、不悔、歡悅」因為你有持戒,「持戒」就是讓我們減少惡緣、增加善緣,「持戒」真正重要的目的就在「減少逆緣,增加善緣」,這樣才會有更好善的因緣。好好去修定,「定」是讓我們的身心寧靜下來,才能夠進行「止觀雙運」,才能夠真正開智慧。所以,不要把目標放在「持戒」方面下工夫,也不要把目標放在種種禪定禪相裏面下工夫,都是迷失在中途,變成「見指不見月」。
  能夠「護戒不悔」,就會「歡悅」。「不悔」是因為有這樣的善因緣,種種讓你後悔的情況,就會大幅減少。一個人的逆緣減少、惡緣減少,然後順緣增加、善緣增加,讓他後悔的情況就會大幅減少。於是就有益於修定,當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加上你的心是慈悲柔軟,很快就會產生「襌悅為食」,所謂「尋、伺、喜、樂」的喜、樂就會出來,就是「歡悅、喜」,就是已經進入禪定方面,有「止觀雙運」了,這樣你就能夠「止」,也就是禪定的初禪成就。「止、樂、定」的「樂」,都包括禪定裏面的「樂」,以及見到法方面的「樂」,然後你內心就會「定」,這時候算是禪定方面,一種「戒」、「定」的成就。
  當你「戒」、「定」方面有成就之後,就能夠「止觀雙運」,於是「見如實、知如真」,這是非常重要的幾個字。一般人是「見不如實」、「知不如真」,但是不容易覺察到,修行就是要把它調出來、找出來。你沒有覺察到,本來是「見不如實」,你以為是「見如實」,以為你所看的就是正確的,就會落入我們前面有講過的,為什麼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們被自己的知見所欺騙了,卻不知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原來是「見不如實」,但是不知道。一個真正有「止觀雙運」的人,因為有「戒、定」這樣下來,才能夠真正的「止觀雙運」,才能夠開智慧。「止」就是定,定力的成就。錯誤的「世間定」修到後來,心會變成硬梆梆的「定」。「世間定」是專注在「一點」的那一種定,專注在一個目標的那一種定,都是屬於「世間定」。這樣的一種定法,有它的對治的作用,但是如果不知道去轉移,落在「世間定」,那一種「定」愈修,心是愈僵硬、愈僵化,因為他的心沒有跟整個法界的法流在流動,他的心是封閉的,閉鎖、鎖住在一點,心就會很僵硬。至於怎麼樣才是「出世間法」的「定」,以後我們會再跟大家來分享。
  你要建立這些基礎,然後才能夠「止觀雙運」,當你「止」,就是讓我們的心,從原來的波動不安,變成一面明鏡。你的心是一面清明的鏡,這樣才能夠「見如實、知如真」。上一次有分析過,同樣一件事情,但是不同的人,有貪、瞋、痴的眾生,所看出來的曲線就不一樣,就是因為「見不如實」、「知不如真」,但是卻不知道。知道就好辦了!記得!如果「見不如實、知不如真」,你知道的話,就好辦了!如果「見不如實」,然後又不知道、也不以為然,就是因緣還不成熟,沒辦法!
  所以,大家要慢慢進入聞思,隨時回來檢視、檢驗我們自已,是不是這樣?真的要「見如實、知如真」,不容易!當你從「見不如實」、「知不如真」,慢慢修正之後,真正能夠「心」止觀雙運,就是「見如實、知如真」,如事實的本來面目來看待它,沒有扭曲、沒有染污。所知道的也是如同事實的真理實相般來知道它,沒有扭曲、沒有污染,這樣至少都要證初果以上,才有做到少分而已。真正要做徹底,一定是要證到阿羅漢,貪、瞋、痴的止息。
  一個人能夠「見如實、知如真」,就會「厭、無欲」,為什麼?如果沒有深入聞思、然後實修,是無法瞭解「厭」與「無欲」的真正深義,不管你的文學造詣、涵養多麼高深,或是文學碩士、文學博士,也只能夠瞭解到字面上的意思,還是沒辦法解開它真正深層的含意,一定要實修實證,才有辦法瞭解「厭、無欲」的深義。《阿含經》的經文都是言簡意賅,但是很多人欠缺實修實證的基礎,結果看到「厭」、「無欲」文字之後,就認為是消極悲觀的人生,是小乘心態、自了漢,只顧自己、沒有大慈大悲之心……。這些都是被文字所障住,形成「文字障」。
  「見不如實,知不如真」是因為在顛倒夢想的世界,不該抓的一直抓,不該怕的一直怕,不該逃的一直逃。當有一天真正具足聞思基礎、「止觀雙運」之後,從原來的「見不如實」、「知不如真」,然後醒過來、覺悟了,看到實相,這時候顛倒夢想還存不存在?會消失啊!就不會再顛倒夢想。不會顛倒夢想就是「厭」,厭離過去的無知,厭離過去的顛倒夢想,厭離過去的染污扭曲,於是就會契入「無欲」。
  「無欲」就是不會再像以前一直在顛倒夢想,不該逃避的,一直去逃避;不該抓取的,一直去抓取。你會照見到自己很多的抓取,結果這些抓取都是在束縛自己,都抓來綑綁自己。當你照見到往昔的愚痴之後,就會厭離過去的愚痴與束縛,於是就不會再有欲望去抓很多來束縛自己。舉例而言,以前總是把「百子千孫」當作是一句祝福語,表示很興旺。但是現在的人卻漸漸體會到子孫愈多,於是束縛就愈多,你的擔子愈重,不會再像以前要生十幾個、七八個,現在想要百子千孫的欲望就會減少。
  以上只是舉個大家容易瞭解的例子,其他大家可以類推。原來很多的抓取,你以苦為樂的,你抓得很樂的,當有一天發現自己原來是在顛倒夢想,你就會放下。就像小孩子在幼小的時候,因為內心常常不安而哭啼,於是大人就給他奶嘴吸,反正覺得有個東西可以吸就好,因為造成習慣方面要有東西可以吸,就會比較心安,當漸漸長大之後,要他放卻不容易放。但是等到有一天當他上幼稚園,意識漸漸覺醒的時候,「奇怪!你們怎麼都沒有吸奶嘴?我卻還在吸奶嘴?」這時候慚愧心生起,於是就會「厭離」吸奶嘴的動作,他會厭離、會放下,不會再有欲望要去吸奶嘴。
  這裡是講出「厭、無欲」的一個舉例,你慢慢去照見,然後再去推論其他。我們原來很多的抓取,就像吸奶嘴一樣,因為我們內心的不安,然後要抓取一些,來讓我們自己安心。當有一天你發現到這些,原來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一種束縛,你就會放下,就會「厭離」過去的顛倒夢想,然後對這方面錯誤的抓取,你就會「無欲」。所以,字面上看起來是負面的,事實上完全是要有智慧者才能夠做得出來的。《阿含經》很多的文字,看起來好像是負面的,但是都要經過實修實證之後,才能夠體會到。
  一個人能夠這樣,是因為他可以遠離顛倒夢想,就像《心經》所講的,一個智慧者、解脫者,就是遠離顛倒夢想,契入究竟涅槃,就是能夠解脫,「便得涅槃」。不能解脫、沒有解脫,是因為我們的抓取,記得!不是別人在束縛你,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然後抓取很多。本來以為是抓得很快樂,但是事實上卻會是一種束縛,結果讓你不能夠解脫自在。所以,當你真正進入正確聞思,就不會再去怪東怪西,不會再去怨怪境界怎麼樣,不會去怨天尤人。你會照見到那些苦、那些束縛,都是來自於我們抓取,來自於我們常常在跟境界抗爭,來自於我們不瞭解「無常」跟「無我」的真理,本來真理實相就是「無常」,本來真理實相就是「無我」,這是實相、這是真理。
  如果我們不瞭解,就是一直在跟「無常」對抗,然後要去抓「常」;不瞭解「無我」,然後就是一直怕「無我」,時時抓這個「我」。結果我們所抓的,跟實相都是相違背、對抗,就是所有「苦」的最根本原因。事實、大自然、宇宙的運轉法則,它就是這樣,是任何人改變不了的,但是卻不知道這樣的違抗就是愚痴、無明。「無明」就是你不知道、不認識實相,這樣就會背道而馳,於是就會常常跟實相相反的背道而馳。當有一天體會到「無常」實相、「無我」實相之後,你會看到原來往昔都是在顛倒夢想,這時候當你真正「見如實」、「知如真」,看到「無常」的實相,看到「無我」的真理,這時候你會厭離以往的顛倒夢想,「厭、無欲」,然後就能夠解脫自在。
  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怎麼樣才能夠解脫?就在於你能不能去認識真理實相,有人說:「江湖一點訣」,重點就是在這裡。縱使你再跑去西方極樂世界,你這「一點」如果沒有突破,也是絕對沒辦法的。因此,記得!束縛、苦海都不是別人給你的。
何謂「苦海」?
  什麼叫做「世間」?(第76頁第九章「六入處」第十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海─小水耳。云何聖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六道裡面的眾生,「悉於其中貪樂沉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
  佛陀就講:一般所稱的「大海」,對佛陀、解脫者而言,都只是小水池,不算什麼!那一種海很容易度過。真正的「苦海」,我們身、口、意所造成的「苦海」,卻很難、很難超越!比如大西洋是很輕易可以超越,只要一萬多元的飛機票,就可以飛到美國去了。一張飛機票,就可以超越過大海,只要三萬元左右,就可以繞地球一周。所以,你要繞地球好幾圈,都很容易啊!心外的距離都沒什麼,如果解脫是向外求,那些向外追求的科學家就可以解脫了。如果假設解脫是在月球,他們早就發明太空器,然後飛到月球上、就可以解脫了。如果解脫證明是在太陽系上面的一個行星,科學家就會趕快設法建造出火箭,然後把人類送過去那個星球。但是,那些都是不可能的。
  向心外求,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脫。佛陀認為有形的海洋還算是小case,都只是屬於「小海」而已,真正的大海是什麼呢?「聖所說海」佛陀所講的「海」、生死苦海,就是「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我們的六根跟六塵接觸之後,所產生的種種抓取、貪愛,這些就造成你的整個世界。對於什麼是「世間」、「苦海」,很多人都還是停留在錯誤的認識,包括大多數在佛門裡面的講經說法,都還在錯誤傳導所謂的「苦海」。
  什麼叫做「苦海」?如果不瞭解什麼叫做「真正的苦海」,又怎麼會有可能超越「苦海」呢?一般所認知的「苦海」,都是外面的世界,有些經典甚至講說「這個世界就是娑婆世界,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就是一個『苦海』,所以我們要趕快,現在已經是……劫、……時期,已經快要如何……」都把外境形容得很醜,然後鼓勵大家逃到他方世界、鼓勵大家移民……
  佛陀就坦白講,眾生就是這樣一世一世的,在那裏一直逃!一直跑啊!一直逃!一直跑啊!因為你跑到那個世界去之後,人家還是告訴你「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我們要趕快要到他方世界去啊!……」。其實真正的「苦海」,不是外面的娑婆世界。
  (第九章第十一節)「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什麼叫做「世間」?什麼叫做「出世間」?「世間」講的就是苦海,「出出世間」講的就是出離苦海。如果我們修行不知道什麼是「苦海」,就沒辦法真正出離苦海。如果錯誤認知「苦海」,就不可能出離這個苦海。所以,要正確認識什麼叫做「世間」?什麼叫做「苦海」?什麼叫做「出世間」?什麼叫做「出離苦海」?今天如果能夠聽聞到這些,然後觀念能夠釐清出來,正確修行的方向就會建立起來。
  佛陀就告訴三彌離提,所謂的「世間」就是「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其他的耳、鼻、舌、身、意都是一樣,佛陀稱這個叫做「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佛陀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叫做「世間」?「世間」就是我們六根跟六塵相觸之後,產生「六識」的整個這些,就是我們的「世間」。佛陀所要講的「苦海」,所要講的「世間」,不是外面的世間,不是外面的世界,你要出離的「苦海」,不是外面這個苦海。「六根」是我們的身、心,也就是身、口、意,「六塵」表示所有的一切境界,「苦海」是指我們的「六根」跟外面的境界接觸之後,產生貪愛、瞋恨、苦受、樂受,我們的心和境界糾纏在一起,我們的心被境界牽著走,形成這樣的一個叫做「苦海」。
  所以,什麼叫做「世間」?你的「世間」、你的「苦海」,不會超過你的「六根」跟「六塵」接觸的範圍。因此,每一個人的「世間」,每一個人的「苦海」,都不一樣。不要以為「我們都同樣住在地球上,大家都住在地球村裏面,世界應該是一樣,怎麼會不一樣?……」!錯了!同樣是這個世界,但是那些有修有證的人,就是住在極樂世界裏面。如果你還在顛倒夢想,就是在「苦海」裏面,你還在厭離這個世界,還不知道珍惜這個世界。同樣的,如果你有正確的聞思修,在「中鼎工程公司」裡面,也是處在極樂世界,你會很珍惜這個環境。
  「苦海」不是外面的世界,不是外面的這些境界,你的「苦海」、你的「世間」,就是一個人的六根跟六塵跟境界接觸之後,產生的苦樂、順逆那些,就是你的「世間」,每一個人都不一樣。「若無彼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觸,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則無世間,亦不施設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滅則觸滅…………」此處經文的含意很深。不了解的人會認為「修行人就是要把眼睛遮蔽起來,不能夠看外面;耳朵都要塞起來,不能聽外面的聲音;吃東西不能有覺受……」這樣都是沒有正確理解經文的意思。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眼根接觸外境,這一根跟一境都是相對應的,眼根對色塵、耳根對聲塵、鼻根對香塵、舌根對味塵、身根對觸塵、意根對法塵。我們的「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境」之時,都會被境界綑綁住了、被境界牽走了,被境界所繫縛住。你遇到好的、遇到可意的境界,是產生「樂受」,就一直的抓、一直的貪,不會知足,會愈想、需要愈多。當「六根」觸到「六塵」,遇到不可意的境界,你就會抗拒,然後就會起瞋,於是就產生「苦受」。
  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你覺得好的,就想要愈來愈多,就是人類的欲望無窮,很難知足!你會去越抓越多,也會一直要趨樂,要抓取「樂受」。當你遇到逆境的時候,就會抗拒、會瞋恨、會逃避,苦啊!苦啊!於是就在「苦受」、「樂受」裡面,有時候還有一種「不苦不樂受」,這些也會有。在這個苦、樂受裡面,還會感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很多的逆境、很多的不理想、很多的不可意……,這些都出來了,就形成你的世界。
  佛教所講要修行的世界是什麼?什麼叫做「世界」?什麼叫做「世間」?不是外面的世間,但是我們為何無法超越「苦海」、超越「世間」?因為「身見」、「我」、「自我」這些,都還死抓不放。當有一天超越、證悟到「無我」,你才會從個人的世界、從個人的「世間」脫胎出來,才會活在實相的世界,才能夠見到「實相」,才能夠「見如實、知如真」,這時候當下就是淨土。所以,極樂世界就在這裡,不是在別的地方。
  所謂根、塵、觸的「滅」,不是說你不可以去聽、不可以去吃、不能夠去聽,或是不能去看,而是一般凡夫看到好的,就會被境界牽著走。一般人聽到人家在諷剌你、批評你,你的心就會起瞋恨心,就被境界牽走了、束縛住了。一個解脫者的看,就是單純的看,聽就是單純的聽,你講我好、我也讓它流過,不會產生「我慢」;你批評我、講我不好,我也讓它流過,不會對你起瞋。因為所有的境界,都是不斷一直剎那在生滅流動,你剛才對我批評、說我不好的那些話,如果我不要去抓,它也是會流過去。因悟我現在面對當下的一切,所以你剛才跟我講那些,我雖然是在聽,但是我不會被境界礙著,等於是說聽到就像沒有聽到,變成說剛才那些境界等於是沒有「觸」。
  所謂的六根「觸滅」,就是沒有被境界所抓取,你讓它流過,好的、你知道,但是你不會去抓;壞的、你也知道,但是你不會去抓取。所以,經文所講沒有「六根」跟「六塵」的接觸、沒有「世間」,不是說你沒有去看,只是說你看了之後,不會被境界牽著走,不會被境界糾纏住,你一樣都是活在當下,你的瞋恨跟喜愛、貪婪沒有了。一般人是如果有人罵你一句話,心裏面就很不高興,不是說我剛才前一分鐘罵你,你的不高興只是一下子就消失了,你的不高興還會再繼續醞釀。當我在幾分鐘之後,再稍微誇讚你一下,你就聽不到我現在稱讚你的話了,因為你的心已經是被剛才生起瞋心的境界拉走,沒有活在當下。
  一般人的「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都是成為境界的奴隸,被境界牽著鼻子走。聽到你喜歡聽的,你就想越聽越多,然後你的心就沈溺在「樂受」裏面,尾巴翹得很高,「我慢」又生起了。如果聽到人家批判你,於是覺得很不滿意,會想伸冤、甚至抗拒,瞋恨啦!苦啊!……就是這樣。所以,凡夫就是根、塵接觸之後,成為境界的奴隸。解脫者是你說我好、我知道,但是我不會起「我慢」,也不會被境界綑綁住;你指責我、批評我,說我很不好,我也是笑笑,也不會跟你們起瞋。一個解脫者就是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境界一直在流動、一直在流動,過去的一切就是心完全開放,讓它流過、流過,活在每一個當下。境界對他來講,有觸、等於沒有觸,但是他不是沒有覺受,一樣是有正確的明覺。
  (第九章第十二節)「云何為世間?」,什麼叫做「世間」?佛陀就講「六內入處」。佛陀在這幾經裡面就講到什麼叫做「世間」?「六內入處」就是我們的「六根」。「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內入處」。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種「外入處」。我們接受外面的訊息,身體叫做「內身」,透過六種管道接受外面的訊息進來,叫做「六內入處」。外面的「色」透過眼根,然後傳到我們的身體。什麼叫做「世間」?因為你的「六根」接觸「六塵」之後,所產生的苦受、樂受,這裡面有你的貪、瞋染污進去,就叫做你的「世間」。
  可以靜下來思維、消化,你最擔心的是什麼?最讓你感覺痛苦的是什麼?去看看是不是裡面其中任何一根跟境界碰觸,被境界束縛住了?前幾天人家罵你、激怒你、攻擊你、批判你,是一個「法塵」,你聽了之後,到現在還悶悶不樂,這是你的「意根」,還被前幾天的「法塵」束縛住了,沒有從那個境界脫離開來,就是成為境界奴隸,於是還在「苦海」裡面。如果能夠一方面瞭解到世間眾生的心態,然後一方面去瞭解這些法義之後,你聽過、讓它流走,一方面也體諒眾生,一方面慈悲迴向這個世間,你又有消化,又不是用壓抑、用忍耐的,於是那一陣風、那個境界早就吹過了,它對你無所質礙、沒有阻礙,因此「意根」是清淨的,你是解脫自在的。
  什麼叫做「世間集」呢?「世間集?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著無餘斷」我們一般遇到順境,就一直要抓愈多愈好,當然它只是一個舉例,包括抗拒、瞋恨也都是啊!在逃啊!在避啊!就是「世間集」。什麼叫「世間滅」呢?「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者無餘斷,已捨、已吐、已盡、離欲、滅、止、沒」注意「斷」這個字。這裡是講得很簡短,但是真正要體會到那些,必須體悟到「無常」的實相,體悟到「無我」的真理,才會厭離往昔被境界牽鼻子走的情況,這時候你才會無欲。「無欲」就是會看到往昔人家說我們一句話,我們就被他拖得團團轉,你就會覺得太不值得了,於是你就會厭離那一種瞋心,就能夠做到「厭、無欲」,就是這裡所講的「斷」。
  「已捨、已吐、已盡,離欲、滅、止、沒」往昔的這些顛倒夢想,往昔的這些愚痴,你都把它捨下,這樣才能夠不成為境界的奴隸,才能夠解脫自在,叫做「世間滅」,也就是這樣才能夠出離苦海,叫做「出離苦海」。「云何世間滅道跡?」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到達解脫的世界呢?怎麼樣才能夠出離世間、出離苦海呢?就是要走「八正道」,而且要走「出世間法」的八正道。「八正道」有「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之分,以後我們也會解析什麼叫「出世間法」的「八正道」?在修行路上有很多重要的關鍵分岔路,如果沒有清楚了解,走偏差、走錯,你不知道;在「世間法」裡面繞,你也不知道。所以,聞思基礎的建立是相當重要。你要實修,如果沒有具足聞思基礎,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分岔路,你走錯了都不知道,所以叫做「世間滅」。
  具體釐清「世界」、「世間」的定義,讓大家真正瞭解之後,就會知道修行用功的重點要放在哪裡,當你真正知道「苦海」是在哪裏,才會知道病因在哪裏,知道解脫的目標在哪裏,就能夠確定朝著這個目標邁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
  (第七十八頁)【法義分享】:佛經裡所稱的「世間」有兩種:一是主觀的「世間」--由個人五蘊、六根所蔓延而生的世界--這是夢幻世界。一是客觀的世界--這是實相的世界。佛陀所講的「世間」大部份都指前者--主觀的世界。這是每個人的六根觸六塵後,生起苦樂受、生起種種愛染及貪嗔痴的世界。這種世間是由「自我、我慢、我欲,我能」所想像構築而成的「夢幻世界」。這是佛陀所稱的「苦海」。
  注意!這是非常重要,對於「苦海」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可能出離「苦海」,你還在向心外去求,都是因為不瞭解「苦海」,還想到他方世界去,都是沒有真正認識「苦海」。「苦海」不是外面的世間,「苦海」是在你的內心裏面,你的身、口、意透過貪、瞋、痴所抓的世間,就是「苦海」。這個「苦海」可擴及到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還有「無色界」。所以,每個人的世間,每個人的三界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貪、嗔、痴程度都不同,對象、目標都不一樣。
  就像華航空難或是新航空難,家屬會非常悲哀傷痛,當太太看到先生成為一堆焦炭之後,她是怎麼樣?心碎啊!如同活在地獄裏面,你的感受跟她的感受會不會相同?不會啊!為什麼不會?因為你對這一堆焦炭的依賴抓取不一樣,他太太原來是很依賴這個先生,很抓取這個先生,認為這個是我的、我的先生,我家庭的棟樑、我的依柱、我的依靠,這是「我的」。當「我的」展現「無常」的時候,哇!她整個依靠都消失了,她整個的抓取、她的要,全部都從手中奪走了,原來美好的夢幻世界破滅了,於是她的世間就墮入地獄裏面。
  你雖然也會有所感觸,覺得怎麼又發生這種悲哀的事情,但是你只是一個感觸,你的哀傷、你的痛苦不會跟她一樣,就是因為你的世界跟她不一樣,不是說沒有感情,而是因為你關心的、所擔心的,跟她所擔心的、所關心的不一樣,你有你關心的父母親、你的家庭、你的親戚子女,她有她的世界,當你的親友發生無常災變的時候,你的感受跟他的感受也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所抓取的「世間」都不一樣,每一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一般凡夫就是這樣。
  不是說一個解脫者他的心,就是很僵硬、麻木不仁,都沒有血、沒有眼淚,都不會有覺受的,不是這樣啊!所以,莊子的太太死亡之後,莊子展現是怎麼樣?鼓盆而歌!當然最初他也是會有所感慨「我的老伴走了」,但是後來他又更深一層的體會之後,他覺得應該以辦喜事的這一種心情來面對。「鼓盆而歌」不是說太太之前都先忤逆我,現在妳死了,才來好好慶祝,不是那樣啦!他是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意涵。一個解脫者一定是這樣體會,當你活著的時候,他也是好好善待之,但是當死亡的時候,他會全然接受。
  一個解脫者是體悟到有緣在一起之時,是珍惜每一個緣,但是不會被這個緣束縛、牽著走。當因緣變化轉換變異的時候,他接受無常的實相,不會被因緣牽著走,在活著的時候,大家能夠好好珍惜相待。所以,大家對你的太太、對你的先生、對你的家人也是一樣,大家有緣相處的時候,好好的珍惜,但是不黏著、不抓取,而是善待每一個因緣。當緣盡的時候,覺得沒有愧對你,於是會接受每一個自然法則的演變。因此,莊子是真的有所體悟,才能夠做得出來,不是無情。中國有一句話「死於安樂,生於憂患」,佛陀要我們「習苦」,慢慢去體會「苦諦」,就有危機意識,慢慢去體悟到「無常」,我們本來都一個幻相,要一直去抓這個「常」,就沒有危機意識。
  有些人認為結婚之後,就好像找到一個靠山,從此擁有幸福永遠美滿的家庭,沒有危機意識。在新婚的期間很甜密,當境界有所變化、離婚的時候,多少人是以平常心去面對,原來在談戀愛階段,所說的很多甜言蜜語、保證、山盟海誓,但是沒多久呢?變了!都是沒有去體會「無常」,活在「常」的幻相裏面。當你解脫的時候,就可以知道,答案要你自己去證明。因為我跟你講的答案,不會是你心裏面要的答案,當你解脫的時候,再回來看看莊子待人處事的對待,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一個解脫者,唯有阿羅漢才能知道他是不是阿羅漢。所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與體悟法的深淺度有關。
  真正一個究竟解脫者、四果阿羅漢,他是沒有貪、瞋、痴。如果大家都是「證初果」,所看的世界還未必相同,雖然你已經證初果,但是還有貪、瞋、痴,只是你心鏡的扭曲度、彎曲度,比以前少、比以前小,你所看的實相會比較真實一點,然而還不是如實。所以,每個人所看的都不一樣,「證初果」也還不一樣,到二果、三果會越來越相同,因為證到「三果」,還有「無明」、「我慢」遮障,「蓋」還會有。當十個結都斷盡的時候,真正一個阿羅漢是貪、瞋、痴止息,兩個阿羅漢他們所看的「世間」是一樣的。
  原始佛法所要出離的「苦海」,所要出離的「三界」,就是指由「自我」、「我慢」所構築而成的夢幻世界。如果把「苦海」認為是外面的世界,認為現在是五濁惡世,想要離開地球到他方世界去,沒完沒了!只是個人的一種不滿現實、不知足,然後又向心外去抓取一個理想的未來,但是都屬於夢幻世界。唯有出離夢幻世界,才能活在客觀的實相世界,而得解脫自在,就是佛陀所稱「究竟涅槃」的彼岸。當你真的是從這裏走出來的時候,會發現涅槃彼岸就在這裏,極樂世界就在這裏,這時候你到任何地方都是安住在每個地方,不會心外去求法。所以,所謂的「見諦人」不會有向心外去求的現象,凡夫一般人就會向心外去求法。
  真正要出離夢幻世界,「自我」要先消失,也就是深層的「我慢」與「無明」要破除,這是屬於高標準的要求。深層的「我慢」與「無明」要斷除,是要證到四果阿羅漢,要真正見到實相,貪、瞋、痴、十個結要都止息、沒有,你的心才是一面明鏡,這樣才能夠真正看到實相。你沒有看到實相,就是「見不如實,知不如真」,因為被我們的「自我」、「我慢」遮障了,是「自己」遮障住。同樣的一條線,甲所看出來的,與乙所看出來的、丙所看出來的、阿羅漢所看出來的,都不是同樣的一條線。只要你還有貪、瞋、痴,就會把這個境界扭曲。
  就像當你在戀愛中,想要去追一個人、愛一個人,都是看對方的優點,當有一天得到了,相處一段期間之後,就覺得很怨恨、厭煩,怎麼全都被綁住?!怎麼跟之前告訴我的,都不一樣呢?!於是吵著要分離。這時候你看的是什麼?都是看到對方的「缺點」。所以,只要你還有貪、瞋、痴,就會隨著你的喜愛來看待實相,每一件事情都是這樣。唯有當你沒有貪、瞋、痴,才能夠站在如實客觀的立場,看到實相世界、極樂世界,就是一個解脫者的「如實觀」,這是要出離「自我」才能做到。
  只要你有「自我」,就會有「我」、「我所」;有「我」,就會有我要、我不要;有貪、有瞋,就會去扭曲、污染這些境界。當貪、瞋、痴止息,才能夠看到本來面目、「如實觀」,就是「如來」,如其本來的看待事情,這樣就會遠離顛倒夢想,而活在解脫的世界。所以,真正要出離夢幻世界,「自我」要先消失,也就是深層的「我慢」與「無明」要破除。
  「實相世界」是中性的,離苦、樂兩邊。但是後世很多佛教徒,卻本末顛倒的扭曲,把客觀中性的實相世界,扭曲為「五濁惡世」,扭曲為「苦海」,因而拼命要出離,或悲觀厭世,或大力鼓吹移民到他方世界。
  只要「自我」不死,不管怎麼厭離、不管移民到何方世界,都仍是在「自我」所想像構築而成的夢幻世界裡,那都不是「實相」。舉例來講,當你生活在台灣的時候,不能夠珍惜這樣的一個環境,然後這裡也抱怨、那裡也瞋恨,覺得左鄰右舍處處都對你不好,覺得台灣好像地獄。聽說美國是天堂,於是把家產什麼都賣了,百般設法求到美國去,移民到他方世界去。當你到美國去之後,原來那些苦就會完全改變嗎?原來那些夢想就能夠實現嗎?除非你的心境改變,否則你在台灣跟左鄰右舍沒辦法相處好,你到美國去,因為帶著同樣的心境,還是會跟人家相處不來,還是覺得處處人家礙著你,覺得人家都是對你很冷漠。
  所以,不是在「境界」,而是在於「心境」。真正的解脫,不是外面的境界礙著你,是我們自己錯誤的顛倒夢想,重要是把「心境」改變過來。佛陀本來是要引導眾生出離「我」、我所、我慢的夢幻世界,就是改變我們的心境,改變我們的錯誤認知,這樣才能夠回到實相的法界,才能夠見到實相的世界,才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但是怕「無我」的眾生呢?卻用「我慢」去否定實相的世界,然後再去追逐理想的夢幻世界。
  真正要出離夢幻世界,「自我」要先消失,這是一個先決條件。「自我」要消失,就是要體證到「無我」,如果沒有真正體證到「無我」,這個「我」會抓得死死的,這樣就會有很多的我要、我不要,很多的貪、很多的瞋,就沒辦法看到實相。所以,真正要看到實相,必須體證「無我」,要真正能夠做到「無我」,就是要逐步深度去聞、思、修,才能夠「厭、離欲」原來「我」、「我所」的幻相,才會願意從那些脫離出來。
  證到初果、二果、三果,「我」、「我慢」都還沒斷盡,我們先講明從初果到四果的整個解脫道,讓大家知道深層的「自我」,絕對沒那麼容易突破。不要以為說「我早就知道「無常」啊!我早就知道「無我」啊!……」知道歸知道,都是用嘴巴講,最重要是怎麼樣去做到,才是今天大家一起聞、思,然後進入實修實證的主要目的。除非我們真的能夠體證「無常」,真的做到「無我」,不然,所有的聞思,都只是在滿足我們一些求知慾而已。我們真的是要為解脫而來。
  譬如我們常常想著應該要怎麼去打扮、裝扮自己,覺得這樣做才能夠符合我的要求,也可以在人家面前展示我所要的角度,於是我們很多的觀念,都是從一個「我」出發。認為這是「我的」,我的先生、我的小孩、我的房子、我的家產、我的……、我的……。「我所」就是我的、我的、我的……,「我所」是隨著「我」而成立,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國家、這是我的黨派……,這是我的派系、宗教、派系……,只要你去抓那個「我」,於是這個「我」之外的,就成為是「非我」、不是「我的」。如果你落入一個你很支持、很認同的黨派,於是跟這個黨派對立的另外一個黨派,你就會去排斥它。
  當你的內心不安,就會向外去抓一個覺得可以依靠的,只要你有依靠一個、有去抓住一個,因為「世間法」是相對性存在的二元對立,另外一邊就是你所不要的。如果你認同民進黨的作為,很支持民進黨的作為,於是就會排斥國民黨的見解。如果你認同國民黨的見解、國民黨的作為,你就會排斥另外一黨的作為。因為你認同這個黨,這個黨就是「我的」、「我」的黨,我依靠抓住這個黨,覺得我們的理念能夠實現,但是你會去排斥其他的。
  譬如這是我的家庭、我的小孩,如果我的小孩跟別人打架,你的心會偏袒在哪裡?只要你有一個「我的」,你的心會被「我的」牽著走,你的心都會繫縛在這上面,然後跟「我的」相反的另一方面,就是「非我的」,變成要排斥它,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都是在「我」、「我所」的世界,但是,那個是夢幻世界,因為你所抓的,都是一直要抓「我」的、要抓「常」的,但是事實的實相不會這樣,你所抓的只是一個夢幻世界。
  沒有危機意識,就是在夢幻世界裏面。當你去體會實相、了悟實相,就會完全放開,然後珍惜每一個因緣,就是「緣起」。你會珍惜每一個緣起,大家有緣在一起,就是珍惜;當緣盡散滅之時,我也全然接受。如果好好珍惜當下、每一天,都很愛惜你自已,所謂的「慈悲喜捨」就是從你這個「點」開始。你能夠好好珍惜、愛惜「自己」,才能夠真正愛惜你的先生,每一天都能夠珍惜這樣的因緣。愛惜自己跟「抓取」不一樣,你愛惜自己、尊重自己,你也會尊重他,也會給他自由、給他獨立,你不會抓取。你會珍惜每一個因緣,當有一天緣盡的時候,也會全然接受。難過當然多少會難免,但你會全然接受。
  如果不能夠善待當下的每一個因緣,現在做夫妻就常常在吵架,常常在抱怨、常常不滿,怨來怨去,當有一天因緣變異,或一方突然發生變故,「苦」就產生了。所以,你能夠善待每一個當下的因緣,將來當因緣轉變之時,你也會全然接受,就是佛陀講的「緣起」。因緣的緣起、緣生、緣滅,它都是活的,每一天都在變化,你能夠接受現在當下「變」的因緣,將來它「變」的因緣,你也可以全然接受。
  所以,學佛就是要透徹了悟「緣起」,緣生緣滅一樣是「無常」、「無我」。種種因緣的轉變,都在宣說「無常」跟「無我」法印,以後我們會逐步深入去體會,這樣你才會從夢幻世界醒過來。但是,怕「無我」的眾生呢?卻是用「我慢」去否定實相世界,然後再去追逐理想的夢幻世界。怕「無我」的人,會一直抓著這個「我」不放,然後否定客觀的世界,認為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好、這是「五濁惡世」,然後要到其他地方去,否定現在的實相世界,然後去追逐理想的夢幻世界。
  (第九章第十四節)一位摩訶拘希羅提問,於是舍利弗就回答:「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希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於其中間」,「欲貪」才是它的繫縛。然後舍利弗又再回答「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若法繫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佛陀就坦白告訴我們,不是說你天生下來,外面的境界就束縛你,不是境界本身會繫縛你。「世間」、實相的世界,它不是「苦海」,它不是五濁惡世。如果「世間」本身是一個苦海,本身就是一個五濁惡世,境界會繫縛你、綑綁你,這樣就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因為不管你到哪裡,都是跟境界相接觸,境界都把你吸住、把你抓住。所以,佛陀就講:不是境界會繫縛你。雖然這裡的經文內容是舍利弗所講,但是舍利弗是佛陀跟他教導之後,他再跟人家互動,把所體悟、體證的講出來,事實上就是佛陀所開示的。
  不是境界綑綁你,也不是天生下來,你的心就是一個罪業的心。有的人會認為我們會來到這裡出生、有這個肉身,就是業障重、前世造業……,才會來這裡受苦,很多的罪業都加在你身上,這些都是後來的說法。如果你慢慢去體會,會看到身為女人有很多的優點,還有一本書是「生生世世寧為女人」,如果要時時抱怨、沒見到法,男人有男人的抱怨,女人有女人的抱怨,永遠沒完沒了。
  只要好好加強聞思,女人一樣可以證阿羅漢,不要輕視自己,本來「身見」一破,就沒有男女相。所以,不要低估自己。不是客觀的世界在礙著你,「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因為你有貪愛、有瞋恨,有貪愛的抓取、有瞋恨的抗拒,所以苦、樂的世界才會出來。你不了解實相,然後要去抓你的夢幻世界、「常我」,才是苦啊!實相哪有礙著你?!實相的世界不會不會礙著你,它不是你修行的障礙,障礙是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我們沒有正確去認識它。
  「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佛陀還是每天一樣在看,「六根」跟「六塵」還是一樣在接觸,但是「其餘眾生眼若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注意此處不同之處,佛陀一樣在看這個世間,你在看、佛陀在看、我也在看,比如同樣看到一輛幾百萬的轎車,有的人會起羨慕,有的人會更積極想要擁有,有的人看了就覺得像過眼雲煙,認為擁有它、未必是好,擁有它、未必是福。所以,同樣的境界現前,每一個人的繫縛程度不一樣,看你被境界吸引的多深?!
  【法義分享】:如果客觀的實相世界是苦海、會繫縛你,那眾生就永遠不可能解脫。也不必修行,佛陀也不用來人間教化。「若色繫眼」就是客觀的世界會繫縛你,或是「若眼繫色」,你天生下來就是帶著業障罪惡過來,這樣「乃至若意繫法」,就是「六根」、「六塵」的接觸,以此類推下來,如果真會這樣的話,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不會來教你要修行。為什麼呢?因為修行也沒用啊!如果客觀的世界會繫縛你,你是帶著業障身來,這樣你修行無有用啊!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因為你修行也沒有用,沒辦法解脫。因為「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不是客觀的境界在綑綁你,也不是說你就是業障身,「六根」都是業障,不是這樣!
  「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不是本來就會綑綁你,最主要中間就是貪愛、瞋恨,貪、瞋才導致你跟境界的繫縛,如果不要貪、瞋,境界過了、就過了,緣生啊!緣滅啊!所以,客觀的實相世界不會繫縛你,實相世界不是「苦海」,實相世界是離苦、樂兩邊,是中性的、是「中道」,不要把這個世界認為是五濁惡世,不要把客觀的世界認為是「苦海」,如果這樣你到哪裡都是「苦海」,心都不會安下來。佛教所謂的「苦海」,就是指由凡夫的欲貪、瞋恚,抓取、迎拒,而形成扭曲變形的世界。你的世界這樣彎彎曲曲,扭曲啊!變形啊!都是眾生自己的貪跟瞋所抓取來的世界。
  所謂的「中觀」,只是哲學上的一個理解、觀念,「中道」是你要去體證到,然後真正去做到。正因為「苦海」是由凡夫顛倒夢想所造成,才有出離、解脫的可能,這是好現象啊!只要你真正從「自我」的夢幻世界裡醒過來,「苦海」就消失了。所謂的「世間滅」,苦海消失,涅槃彼岸就現前。所以,「涅槃彼岸」不是到他方世界去找,書本第77頁第十二節經文第三行「云何世間滅?」「世間滅」就是「苦海」消失。
  以前我曾經聽人家講經,說「因為有這些錯誤的認知,才會有這個「世間」,當有一天你死亡的時候,「世間」也跟著你消失……」。當時我就覺得很奇怪:「世間」是我抓來的?山河大地也是我抓來的?是這樣嗎?當我死的時候,山河大地也跟著消失?以前聽別人講「世間滅」,都是認為當你死亡的時候,「世間」就跟著你消失。為什麼以前皇帝死了之後,山河大地還是在啊!還是沒有滅啊!當我後來慢慢深入聞、思、修之後,才發現原來佛陀所講的「世間」、「苦海」,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些,這樣才不會出離錯誤,目標才會鎖定在正確「苦海」上面。
  清楚知道正確的「苦海」是什麼,才有可能超越「苦海」的邊,如果是錯誤的認知,不管你怎麼認真修行,都不可能走上正確的解脫之路。如果你知道這是一個苦海,然後怎麼樣「世間滅」,「苦海滅」也清楚知道了,就能夠正確的解行聞思,聞、思、修就會逐漸提升。如果你不了解「苦海」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沒有針對這裡去下工夫,而向心外去求,你是很認真在修啊!都修了一、二十年了,很認真修!你知道你走到哪裡嗎?卻是距離涅槃彼岸的「點」越來越遠,在「世間法」裡面繞,你也不知道。所以,正確的「修」,它來自於正確的聞思,要「解行合一」,才能夠真正邁向解脫彼岸。
  在第一堂課就跟大家講,只要大家在這半年的時間,好好深入聞、思、修,把正確的方向認識出來,可以節省你十年以上的時間,生命不會做無謂的浪費。
    【幻燈片】
  什麼叫做二元對立的世界?「二元對立」是我們凡夫、眾生所造成的夢幻世界。我們一般人都是站在「我的」,這是我的立場、我的角度,然後攻擊排斥另外一個的立場,排斥另外的「非我」,認為這跟「我」不一樣,這個跟「我」不同。如果我們的視野胸襟能夠往上提昇、慢慢去看,會看到大家事實上是一體的。包括說你所不愛的境界,很不愛、很瞋恨的、很不想要,你想要逃離的世界與你想要的世界,你能不能看到他們是一體兩面?當你能夠看到這些,就能夠包容一切。
  這是一面鏡子,我是站在鏡子前面拍照,這個是凹凸鏡,也就是哈哈鏡。一個人在照凹鏡的時候,是形成又矮又胖。這面鏡子就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鏡子,當你的鏡子是彎曲的,你不知道、不容易察覺,是因為沒有反觀,沒有覺察就不容易察覺。當你不容易察覺你是這樣一個凹凸的鏡子,你看這個人就是又矮又肥的形狀,你有沒有看到他真實的身高多少?有沒有看到他真實的面貌?你看到的是你彎曲的心態。如果你的心態沒有改變,你是依著你彎曲的心態在看待這個世間,你就看不到實相,就是不能夠「如實觀、如實見」。
  這是眾生所站的一個角度,這是我、我的,這是他、這是你、這是他,這是我要的,這是我所不要的,這是我所趨樂,我所總要抓的,這是我所厭惡,我所要排斥的……,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這是我的地盤、這是我的宗教、這是我的國家,這不是我所要的,這是我所排斥的,這是跟我敵對的……,都站在一個小小的地方、小小的一個角度。包括說這個國家,我是一個國家、我一個國王,我要併吞你這個國家,或是說我這個國家要攻擊你,因為你跟我是世仇、仇敵,都是在「二元對立」。
  眾生在這裡,就像蝸牛角上面的一個細菌,如果視野心胸是這樣的狹隘,就會有很多「非我」、「非我所」的排斥,就是在二元對立的夢幻世界。我們學佛就是要把視野、心胸、知見,逐漸的拉開、拉高,當你慢慢拉開、拉高,去看到全體的時候,就不會再去攻擊他人,不會再去瞋恨他人,你會愛護自己、也愛護每一個人,「身見」才會真正破除,瞋心才會真正破除。學佛修行就是要不斷打開我們的心胸,提高我們的視野,這樣「止觀雙運」,才能夠去看到實相、看到全體。
  如果你沒有提升視野、開闊胸襟,就在茫茫人海裡面,一直奔波、一直追逐,在名利堆中打滾,沒有提升到一個比較高層次的境界,就是這樣忙忙碌碌過一生。眾生就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當你認同這個黨的時候,就會排斥另外一個黨。你認同、支持他的時候,就會排斥跟他所對立的另外一個黨,所以「世間」、都是二元對立的,眾生如果不能夠去了悟,你落入在哪一邊,就是在趨樂避苦、抓你所要的。人家在當總統的時候,你不斷在那裡批判、攻擊,但是有一天當你當總統的時候,人們也是一樣在批判、攻擊你,「世間」就是這樣不斷的互相攻訐,這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眾生不斷的在那裡抗議、抗爭,但是「世間」就是靜靜在看著世間的演變,看著眾生的起起伏伏、浮浮沉沉。
  什麼叫做二元對立的世界?運用一個實際的場景讓大家體會。這裏是一個坑、一個坑,每一個坑裡面都有一隻蟻獅,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吃螞蟻、小昆蟲的動物,本來地上是這樣平平的,但是如果牠在這裡,就開始躲到裏面一直挖,土把它推掉、推掉,到後來這裡就形成一個凹度,就是一個漩渦,它是小昆蟲、螞蟻的死亡陷井,牠就躲在裡面,然後當螞蟻或是小昆蟲爬到這裡,因為這裏有一個弧度,就會掉下去,因為這裏是沙土,再想爬上來,就會掉下去,想爬上來,就會掉下去……,沒辦法爬出來,就會一直掉下去。它裡面會有震動,當蟻獅有感受到震動,就出來把小昆蟲吃掉,所以它就是一個螞蟻的死亡陷阱,就是一個漩渦。
  也就是凹洞裡面躲著一隻蟻獅,牠要吃螞蟻。如果我想要做一件善事,幫忙螞蟻解除死亡陷阱,但是對這一隻蟻獅而言,是怎麼樣?牠不一定死,因為牠還會逃跑掉,不錯!當你同情螞蟻,你覺得是做了一件善事,但是面對另一方呢?你是牠的仇敵,你是牠的壞人,對牠來講,你是做了一件壞事,當你是螞蟻的救命恩人,你的螞蟻的「佛」,卻是另外蟻獅的仇敵,蟻獅的「魔」,這就是二元對立的世間。當你站在哪一邊,你是這一邊的救命恩人,就是另一邊的仇敵。
  很多人認為歷史上的關公很厲害,很崇敬關公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勇猛無比。但是那些被關公殺死的人呢?那些跟關公敵對的國家呢?關公對他們來講是什麼?是惡魔啊!是頭號殺手啊!所以,我們要從這裡面慢慢超脫出來。我把一些凹洞填平,一些讓它空著,讓大家來看看,很多我們以為沾沾自喜,以為做了一件好事,我做……,做了很多的功德……,但是有沒有去看到?對另一面來講卻是壞事,這就是「二元對立」。
  樹皮上面白白的,是白蟻所做的房子、牠們的窩。因為牠們要咬樹皮下去混合去做,所到之處都會變成這樣,如果牠們做越多、整個都做起來,這一棵樹就會死掉。於是覺得這一棵樹很可憐,會被白蟻吃掉,我慈悲啊!就把蟻窩除掉、弄掉,對這棵樹是做了一件善事,救了這棵樹,但是對白蟻而言呢?你是在傷害白蟻啊!你是這棵樹的救命恩人,但是卻是白蟻的惡魔,這就是「世間法」方面,永遠是利弊、得失、對錯、是非、好壞……,它都是同時存在的。所以,我們要從原來二元對立的世界慢慢超越。
  這是剛出生的小老鼠。有的人很瞋恨老鼠,看到就會想把牠弄死。有的人就認為我們要慈悲啦!不要把牠弄死,用牛奶去餵牠、養牠,讓牠活下去。但是可知你的慈悲,讓這些老鼠不斷繁衍長大,若是因此帶來一些瘟疫、漢他病,到底你的慈悲是善、還是惡?以前有人在田裡工作時,看到老鼠,會認為自己是素食者,不要把老鼠弄死,把老鼠拿走丟到別區的田裡就好了,放到別的地方去。
  表面上,你是一種慈悲,把老鼠放到其他地方去,但是老鼠是沒去咬你的農作物,卻去咬別人家的農作物。「世間法」是沒有絕對的好、壞,包括說有的人對於該如何處置蚊子,也很痛苦啊!認為我們受持一條戒「不可以殺生」,因此都不可以打蚊子,但是卻常常因為蚊子干擾得很苦惱。表面上是持一個「不殺生」戒律,不殺蚊子的「戒」,但是內心卻常常被蚊子干擾的境界,感到很痛苦。於是,你是持這個戒相,但是內心是苦的,而這個戒條有沒有讓你解脫呢?
  「世間法」是沒有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在我們學佛之後,要衡量怎麼樣在善、惡之間,做一個平衡的考量點,怎麼樣讓「弊」的方面減到最少?有一個重要的抉擇出發點,如果你從慈悲心出發,大致上就是不錯。所以,在發生兩難取捨的時候,它是一個很好的考量點,由於殺不殺蚊子,都會有苦,到底要不要殺?就看每個人覺得該怎麼樣做,你的苦會比較減少一些。考量怎麼樣做,你的苦才會比較減少。
  曾經有人問:「到底可不可以殺蚊子?」我給他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他覺得這樣還是沒有講出真正的答案,到底可不可以殺呢?我是跟他講:「你就是要參考你怎麼樣做,你才覺得說你的苦會比較少,答案是在你自己,不是我告訴你一個固定答案」。
  這是煙草拔掉之後,所開的煙草花。這是一般的長壽煙,香菸到底是善?還是惡?如果以一個農人的經濟作物而言,它是農人的生財之道。但是,如果站在一個國民健康的立場來講,它是在傷害國民健康。以一個喜歡抽煙的人而言,煙草、香煙卻是他的提神興奮劑,他非常需要它,這是他的樂、可意境。然而,對一個不想抽煙的人,卻是苦啊!煙草本身有沒有罪過?它沒有罪過啊!不是境界來繫縛你,而是我們自己在貪愛、瞋恨。
  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我是「大中至正」,我做得很公正、做得很好,包括一般的政治家,不是特定在批判任何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裡面的主角,只要我們還沒有解脫,都是在這裡面的主角。自認為是「大中至正」,我做得很公正、我是好人,但是有沒有看到一個「禁止跨越」的標誌?有一部連續劇「雍正王朝」,所謂「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政治方面的一位皇帝、領袖,有他相當嚴苛的思想領域範圍,如果你違背了、超越了他的思想領域範圍,你的命就不保啊!國內、外都是如此,歷代的君主當他要掌權,就會要剷除異己,最初伴隨他之時,你是得寵的,後來若是思想跟君主不合,超越君主的邊界、邊線,讓他不能容忍,所謂「伴君如伴虎」,隨時就砍、隨時就殺。「雍正王朝」戲劇裡面,這些情節都可以看到。
  所以,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好,但是卻有一個框框,禁止你去超越啊!很多人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覺得「大中至正」,很疼愛小孩,但是你還是一樣有你的框框,小孩子如果超越這個框框,你就打罵、責備,小孩子沒有順你的意,一樣啊!所以,父母親的愛本來是很單純,但是我們要無條件、無所求的協助小孩子成長,而不是把小孩子當作一個慾望的投射。很多父母是把小孩子當作自己欲望的投射,你自己做不到的,卻要透過你的小孩子去做,小孩子未必有興趣。就像說你不是當醫生的,但是你就覺得當醫生很好,就會逼著小孩子一定要唸醫科,於是小孩子就唸得很痛苦,成為父母親欲望的一個投射。因此,處處要去體會我們會有很多的框框,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框框。
  譬如,鄭成功對台灣人來講,他是一位反清復明的民族英雄。對明朝而言,也是一個中流砥柱的功臣。但是他對清朝來講呢?卻是一個叛將,是一個要除掉的對手。鄭成功對台灣人而言,他是一個民族英雄,但是對荷蘭人來講呢?他是什麼?所以,每一件事情是看你站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它都是利、弊同時存在,都是屬於二元世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夢幻世界裡面。
  這是牛糞,這是狗屎,這是羊屎、百草丹,中藥叫做百草丹。透過這樣的畫面讓大家體會,牛糞是代表大家不想要的境界,你所排斥、不想要的。一說到大便,大家都討厭,都不想要。那些是代表很多你不想要、你所在逃避、你所抗拒的境界。但是能不能看出來?當你不想要的時候,你就把它貶得很不值,你就瞋恨、排斥它。但是,牛糞、大便,卻是這些草的營養份、肥料。你不想要的,對它們來講,卻是它們的佳餚美食。狗大便對草來講,也是它們的養分。所以,實相世界本身沒有好、壞,它是中性的。因為你不喜歡,於是你才把它判為是不好的、是壞的,但是在實相世界裡面,它卻是中性的。
  每一樣東西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我們能不能以等同的平等心來面對、來對待它們?你可以覺得說不適合,所以不要吃它們,這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們排斥、瞋恨,你以等同的平等心來尊重它們,同樣的以此來推展到其他的方面,你所不想要的境界,我們能不能以平等心來對待?包括說你所瞋恨的人,你所很不想要的境界,你所不想要的黨派,你所瞋恨的國家、種族,宗派、宗教,他們都有存在的價值,我們能不能以平等心來對待他們?所以,這就是實相世界,本身是中性的,沒有好、壞。好、壞,是我們人類把它添加上去的。
  這是滾糞龜,這就是牛大便。滾糞龜會去用牛大便揉成一團、捲成一團,因為這是牠的食物。人類所不想要的,卻是牠的美食。所以,你很不想要的境界,然後它卻是其他眾生的可意境。我們能不能以平等心尊重眾一切境界?從二元對立的世界,從喜歡、不喜歡,要、不要的那些,漸漸超越出來。
  你不想要的世界,你會站在這邊排斥那邊。如果能夠提昇你的視野,你會知道這是一體的,有一句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慢慢把你的心胸視野打開,慈悲心、無量心,就是讓我們的心胸視野逐漸擴展,原來障礙你的世界就會跟你溶為一體,這個跟「身見」的破除,關係非常大!所以,要證初果,「身見」一定要破,能夠越提升越高,你的胸襟越來越寬、越無限,能夠包容整體,到後來就能夠溶入一體的世界,是這一本書後面第34章敘述體證實修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面,一定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對、就有錯,有利、就有弊,宇宙中有白洞、就有黑洞,有黑洞、一定有白洞,有生、就一定有死,有苦、也會有樂,有樂、也一定會有苦。所以,每一樣事情都是同時存在的,利、弊、苦、樂都是同時存在。如果你覺得說「我只要這個,我不要這個……」於是你把它分開,是你自己想分開的,但是實相呢?它卻是一體,實相世界是一體。
  這是太極圖,所謂的實相世界,它是一體啊!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所以,從前面你所分開的這些,要能夠溶合、等同尊重。你所想要的世界是這些,你所不要的世界是這些,當你慢慢體會、了解「無常」,就會從二元對立的世界超越出來,能夠包容這是一體,超越二元對立。眾生因為不了「無常」的法印、真理,所以會逃避「無常」;因為不了解「無我」,所以會逃避「無我」。「無常」本身是中性,「無我」本身是中性,台灣這一塊陸地是靠什麼而形成?是靠板塊的擠壓,也就是靠地震而形成,沒有地震就沒有台灣,這樣地震是好、還是壞?
  我們本來很怕地震,本來很怕「無常」,當你慢慢去了解實相世界之後,你會接受一切的。地震有好、有壞,颱風有好、有壞,這個含意很深,以後會陸續再深入解析。颱風一樣有好有壞,颱風是大自然氣壓的調整。太陽不會分辨你是好人,我才多照射你一些;你是壞人,我就對你就少照射一些;你是我不喜愛的人,我就不照射你;你是我喜愛的人,我太陽就多照顧你一些。所謂的愛不愛,都是我們眾生自己在分別,我們的胸襟能不能像大自然、像太陽這樣普照大地?從愛與不愛、喜愛與瞋恨的世界超越出來?像陽光普照大地,能不能?
  一個解脫者的世界,他的心如陽光普照大地,心如大地承載一切眾生、接受一切眾生。你的心要打開,心花朵朵開之後,就能夠如實知、如實見,到後來就能夠解脫自在。所以,我們的心胸一定要打開。
  《金剛經》所講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方面是你要看到實相,一方面你要看到前景,還要看到背景。去看到前景,也要看到背景,才會體會到什麼叫做「諸相非相」,你能夠看到這一層,就能夠見到實相,即「則見如來」。
  這一張是玫瑰花,焦距在這裡很清楚,後面它的背景就很模糊。這一張則是背景很清楚,前景就很模糊,這個含意很深,我們以後再來分享,裡面隱藏著很多的深義。這個叫做七玄竹,它每一枝跟每一節都不一樣,很奧妙啊!而且它這個條碼像電腦的條碼、電腦密碼,它們每一節都有它們的密碼存在。是誰令它們這樣?以後大家慢慢去體會,緣起甚深啊!要看到活生生、很深奧的緣起法。
  當深層去體會的時候,才會體悟到「無常」跟「無我」的深義,才不會怕、才不會抗拒,深層的「自我」才會放開,你看!很奧妙啊!藏著玄機啊!藏著緣起的法則、甚深法則。這是瑪瑙石,由木頭轉變為石頭,外形本來是很巨大的木材,埋到深層地底下,經過一些因緣變化,然後因緣具足之後,它形成瑪瑙石。它為什麼會這樣轉變、變化?慢慢去看到緣起甚深。你要能夠看到緣起甚深,才能夠更深一層去體會到涅槃、空、無為,甚深極甚深。所以,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大家先看到「無常」、看到「苦」,體會到「無我」……逐步上來,將來大家就可以體證到「空」,這樣難不難?不會困難。大家走在正確的聞思解脫道上,就一定可以體會、可以實踐。
  這是一枝草,這是厚厚的柏油路,而且柏油路至少鋪上有兩年。兩年後,一枝草,把柏油掀開呢!柏油已經鋪兩年以上,一枝草這樣可以把柏油掀開,你說草有沒有生命啊?所以,有的人以為說「我吃素,我就沒有殺生。那些不吃素的人他們都殺生」都是不正確的論斷,植物也是屬於生物,都是有生命,你看一枝草都能夠顯現出這樣的力量,這個柏油至少有兩公分厚,它可以把這樣的一個柏油,像發糕一樣,把它撐開、破出,讓它生長出來,這就是「緣起法」的甚深,我們以後再深層去體會。
  這一張是燕窩、燕子巢,是燕子所做的窩巢,但是它的形狀像什麼?像貓。燕子竟然能夠把窩做出像貓的形狀,你看這是貓的腳、貓的尾巴、貓的嘴、貓的鼻子、貓的眼睛……,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燕子牠們能夠做出貓的形狀,讓我們體會很多的奧妙。所以,緣起法則不是死板板的,它是緣起甚深非常深。只要我們能夠好好的聞、思、修,就算你的心像鐵一樣,鐵樹也是一樣可以開花,這是鐵樹開花。
  我們把過去的那些都放下,歸零、歸零,重新以一個零,一個求真求證,來了解、來探討,那就很快!就可以實修實證而證果。LoveYorForever永遠愛你,這張幻燈片裏面蘊含很深的含意,以後當你真正體證解脫自在的時候,就會體會到這方面。當你真正上到涅槃彼岸的時候,就會展現知足、感恩、大慈大悲,展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於是你會普愛一切眾生,但是這個愛裡面,跟一般眾生的愛,是不一樣的。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像小孩子一樣,要慢慢去感受到這個愛。所以,生命不是苦的,是在於我們不了解實相的時候,你是背道而馳,於是「苦」就產生。當你在成長過程中,要慢慢去體會到,當有一天你長大、解脫自在的時候,你是這樣的一位母親,你在普愛著眾生。
  有關於「吃素」的問題,如果回到原始佛法來講,佛陀本人也沒有吃素,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實相,後代很多大乘方面的,認為一定要吃素,吃素才能夠怎麼樣……。事實上,從歷史實際上而論,佛陀本人在《阿含經》裡面,也都沒有講到說你要吃素才能夠成佛,而且他本人也沒有素食這方面的問題。因為他們以前實行托缽制度,托缽制度是怎麼樣?人家供養什麼,我們就吃什麼,供養什麼、就吃什麼。只是他會吃所謂的「三不淨肉」,不要自己去殺、不要叫人家殺,但是他們以前都是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
  今天的泰國、緬甸、斯里蘭卡,那些南傳的比丘,他們有沒有吃素?沒有啊!包括西藏的體系,一樣沒有吃素。像南傳方面,他們還是實行托缽,所以沒有這些問題,反正人家供養什麼,接受眾生的供養。他們不是為了吃的問題,才去托缽,一方面當然是解決色身的這些苦,一方面透過跟眾生托缽,做有關於法上的一個傳法,一個善緣的接觸,他們也是透過托缽跟眾生結善緣,然後可以度化眾生。
  有關於吃素方面,當然在印度,後來也有一些派系認為說要吃素,但是傳到中國,這方面貫徹的比較嚴謹,這跟政府的介入也有關係。當政府介入之後,變成佛教要自己處理伙食問題,我們中國的出家人要自己煮食,反正不買葷、不吃葷、不殺生,於是就變成漸漸走向吃素方面。至於印度方面,也有部分的人喜歡吃素,但是佛陀是尊重。後來傳到中國,才把吃素方面,做一個更明確的確立。但是,若以此而堅持說,吃素才能夠修行,則不是原來佛陀所講的那些,但是我們尊重。
  吃素跟你能不能究竟解脫是無關的,而是說你個人覺得吃素比較好,你就吃素,但是不要說你吃素,然後就排斥其他吃葷的人,也不要說我喜歡吃葷的人就說「佛陀本來就沒有吃素、葷素不拘,你們有吃素的這些人都太執著去戒禁取,你們在執著那些……」這些都是落入見諍,沒必要!所以,怎麼樣做,你覺得比較好就自己選擇。如果你喜歡吃素,你就吃素;如果你覺得說吃素下來,苦會比較少,你就吃素;如果說你很在意,一定要吃得很清,鍋子沾到葷就不行,戒律死守的很緊、很緊,這一條戒就會造成你很多的牽掛、很多的不自在。
  所以,最主要就是吃東西的心態才是最重要,不是在吃的外相上面,而是在心態方面。如果沒有以慈悲心在吃,都是用「欲貪」在吃。如果以慚愧心在吃,感恩之心在吃,就不一樣!以後我們再深入解析「四種食」。因為素食只是第一個階段的吃而已,那個不同層次的吃,你要去看到。依次為「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四種食,要去看到深層裡面在吃。如果看不到,你在葷素方面打轉,沒辦法看到深層裡面一直在吃,這些要去看到,以後我們會再逐步深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