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地藏本願經講記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地藏本願經講記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聖一老法師述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此品也是度眾生之緣,即燒香、誦經、造旛、造像、齋僧、供眾等,種種善緣也。

閻羅王,此云雙,苦樂雙受故。若論本跡,則難思議。

漢益州刺史,郭徐安病重,其妻問歡喜天。天言:『可發願一日中造地藏菩薩像。』安即發是願。一日,忽悶絕,經三時,安醒,自言入地獄。閻王告曰:『公依婦恩,發願造大王像,我為令眾生償罪業,現閻王身,實是法王。若有眾生,歸依地藏,滿足所求,公急還人間,畢其願。』

觀此文,則閻羅王也是菩薩化身,與無數鬼王,治惡人之罪,令其改惡修善也。

今天既至天宮,乘此因緣,在佛前讚歎地藏菩薩教化地獄眾生之豐功偉績也。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天有天王、人有人王、地府有閻羅王,亦稱閻羅天子,與無數鬼王,在地府教化罪人,使令修善。

「爾時」者,指佛在天宮為母說法畢,放無量光明雲,即仗佛力,與地藏菩薩同來天宮聞法之時也。

所謂惡毒鬼王

人有三毒、十惡。此鬼王以毒攻毒,以惡出惡,故名。

多惡鬼王。

一念心具諸惡,何況念念。此鬼現忿怒之相,令人見之,不敢復起惡念,故名。

大諍鬼王

大諍者無諍也。此鬼王令人解怨釋結,故名。

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

此三鬼王,皆以獸形得名。

散殃鬼王。

此鬼王令人莫作諸惡——如不孝父母、不敬師尊等,否則災禍臨身。

飛身鬼王。

即飛行夜叉之帥。

電光鬼王。

眼如閃電。

狼牙鬼王。

口露凶牙。

千眼鬼王。

全身千眼,瘟疫神也。

噉獸鬼王。

主獸。

負石鬼王。

令小鬼負石、擔沙,填河、塞海。

主耗鬼王。

百物耗損。

主禍鬼王。

橫禍降臨。

主食鬼王。

即面然大士,分衣施食。

主財鬼王。

護人得財。

主畜鬼王。

主六畜。

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

可以名思知。

主產鬼王。

即送生、保產者。

主命鬼王。

主人生死之命。

主疾鬼王。

主人種種病。

主險鬼王。

高山峻嶺、大海深淵,由他主理。

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

可以名知其義。

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

有翻大力。

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

有翻火神。

阿那吒王。

可能那吒太子,統領群鬼。

大阿那吒王。

可能多聞天王手下大將,統領一切鬼神。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鬼王率領小鬼,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執領權柄;「各有所主」,主理職務。所謂鬼有鬼世界啊!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陰陽路別,天地懸隔,閻羅與鬼王,能上天宮者,賴佛威神力,及地藏菩薩願力,俱詣忉利天宮,在一面立,聽佛說法。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閻王疑問之文。

有疑在心,今日見佛,豈不請問,決己所疑。

「爾 時」者,無量鬼神聞法發菩提心之時。閻羅乘機請佛決疑,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難得有機會上天宮,今既仗佛威神及地藏菩薩大慈力,帶我等來天宮, 我等非常歡喜,不是我等見佛聞法,修行獲出世善利故。但我心中有小疑問,若不解決,恐怕對修無上菩提之事有所障礙。故我今日,大膽敢問世尊,唯願世尊垂慈 為我宣說。」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我佛大慈,如鐘高懸,有叩即鳴。佛一切智,無一事不徹,故云「恣汝所問」。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

既佛許答,即行禮儀,一瞻一禮世尊,同時回眸熟視地藏菩薩,望表同意。因地藏是閻羅王之師啊!

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閻 羅白佛言:「世尊,我已觀到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度脫罪苦眾生,不知費了多少精神,處處教化、時時救度,而不辭疲倦。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拔 眾生罪,令離三途苦,得人間樂。既生人道,自應廣修善法,以報菩薩救度之恩。而所度眾生,大不如然,不久之間,又入三途,再墮惡道。」因人間百年,就是地 獄一日,菩薩度罪人,早晨出地獄,晚上又見其再來;豈不令閻羅王懷疑:怎麼這樣快又回地獄來呢?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此是疑點。「世尊,地藏菩薩有不可思議神力,度眾生出地獄上生善道;眾生既受菩薩教化,自應依止善道,修無漏法,得出三界,永取涅槃,解脫泥犁。今不盡然,不久又見其再入地獄,莫非菩薩神力不足令其依止善道,抑或眾生立志不堅,不能安住善道呢?」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眾生習惡,且性剛強,種子起現行,其力猛利,不但菩薩難調,就是他自己亦難制伏。」

『把手相牽行不得,為人自肯乃相親』,所以菩薩難調;惡習種子起現行,自無斷腕之勇,又無自克之志,是以自亦難伏。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此乃輕重俱救之文。

世 尊說:「地藏大士,對造罪之人,歷百千劫,頭頭救拔」。此頭造罪,即向此頭救;那頭造罪,又向那頭救。處處造罪,處處救;刻刻造罪,刻刻救,故云「頭頭救 拔」,乃至有罪必救。如是令造罪之人,早令解脫,菩薩那時才心安。菩薩如是救造罪之人,「假若作大重罪,墮大惡趣者,菩薩亦以巧妙方便,為作釜底抽薪辦 法,拔出其根本造罪之緣」。三毒是造罪之緣,成實論云:『樹根不拔,其樹猶生;貪根不拔,苦樹常在。故知生死,貪愛為本,若滅貪欲,名第三諦。』無明偈 云:『明眼無過慧,黑暗不過癡。』「根本業緣既拔,而今自悟宿世之事,翻然不再造罪,上生人天。」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菩薩既然如是刻苦度眾生,拔其根本罪根,使出三途上生人間。怎奈閻浮眾生,結惡結得多,其習氣種子特別重;種子內薰,不知不覺又去造罪,致令暫出三途,不久又入地獄,菩薩又去度。菩薩有願力,不退心,致令經久遠劫而作度脫之事。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世尊設譬喻之文。

「譬 如有人」,指一切眾生。「迷失本家」,指眾生迷真起妄,背覺合塵,捨父逃走,而入三界火宅。「誤入險道」,三界六道,三善道是夷路,三惡道是險道;指眾生 從人天路誤入三惡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三惡道眾生,惡心所特別多,大煩惱八個、隨煩惱十個。總而言之,不離見、思二惑。見惑五利使(身、邊、 邪、戒、取)起時捷疾,能傷慧命,故云「多諸夜叉」。

「及 虎、狼、師子、蚖蛇、蝮蠍」,指五鈍使(貪、瞋、癡、慢、疑)起與斷俱遲鈍,故名五鈍使。三惡道眾生,五鈍使特別重,能傷法身。如虎喻慢、如狼譬貪、師子 譬愚癡、蚖蛇譬瞋、蝮蠍譬疑。「如是迷人」,指迷理起惑之人。「在險道中」,迷理輕則惑薄,是人天道;迷理重則惑厚,是三惡道。「須臾之間」,指一時不 覺,煩惱叢生,見思熾盛。「即遭諸毒」,將造罪業,欲去地獄。

有一知識。

指地藏菩薩。

多解大術。

二乘只有定慧而無方便;菩薩不然,既具般若,又有方便,故云「多解大術」。

善禁是毒。

既降伏自己的煩惱,又有方便能降別人的煩惱,故云「善禁是毒」。

乃及夜叉。

菩薩有大方便,能教人破見惑五利使。

諸惡毒等。

又能教人降伏五鈍使煩惱。

忽逢迷人。欲進險道。

菩薩權智鑒機,有先見之明,知煩惱熾盛的迷人欲作罪。

而語之言。咄哉男子。

菩薩權智,防微杜漸,制之於未然。「咄哉」者,警覺之詞,汝是男兒大丈夫,豈可起惑造罪耶。

為何事故。

為何事業。

而入此路。

而入地獄。

有何異術。

異術指方便權智。汝有方便智否,有則雖入惡道。

能制諸毒。

能制伏見、思煩惱,則不為所害。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

欲作惡的迷人,忽聞菩薩開導,指示自己的迷津,方知隨煩惱作業,是墮地獄受苦,非入地獄遊觀。

方知險道。即便退步。

即時止惡不作,不造罪、不起惑,是名退步。

求出此路。

廣修眾善,求出三途。

是善知識。

菩薩以同事攝,與迷人同修。

提攜接手。

勉其精進向善。

引出險道。

滅惡不作,即出惡道。

免諸惡毒。

免受三惡道苦,保全法身慧命。

至於好道。

既生人天好道,教其做人之法。

令得安樂。

知禮識義,身安心樂。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以後。勿履是道。

知識又勉之言:「咄哉!大丈夫,時時覺照,刻刻留神。更莫起惑造罪;從今覺悟,重新做人,勿陷前轍,再去造罪,而入惡道。」

此路入者。卒難得出。

三惡道時長,入易出難,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復損性命。

在三惡道受諸劇苦,且損自己的法身慧命。

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迷人聞法覺悟,心生感謝;尊重慈教,銘刻五內。

臨別之時。

菩薩教化已畢,臨別贈言,叮嚀付囑。

知識又言。

囑令化他。

若見親知。

囑令先度六親眷屬。

及諸路人。

後及疏友,乃至初相識者。

若男若女。

無論他是男、是女,皆是法器,皆應為說。

言於此路。

為言:切莫隨自己的煩惱惑,去造十惡之罪。

多諸毒惡。喪失性命。

墮落三惡道時,受諸劇苦復損性命。

無令是眾。

常以佛法勸人,無令眾生,自迷自誤。

自取其死。

抱石沈淵,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此乃合法之文。

因 是上來譬喻之故,地藏菩薩亦復如是,具足大慈悲度生之願,常常在三惡道中,救拔造罪受苦的眾生上昇人天路上,令其知仁行義、止惡修善,而享受身心輕安的妙 樂。是諸罪眾,既知三惡業之苦,又蒙地藏教化,減罪、赦罪,脫得出離,永不再造惡業而歷險道。『知過能改,堪稱健兒』,受教之人啊!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復說喻文。

如譬喻中的迷人,誤闖入險惡之道,遇善知識,教化引出險道,永不再入。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復說合法。

地藏菩薩度出地獄之後,勸其轉教別人,莫作罪墮苦。應對人言,自己因迷,起惑、造業、墮獄,幸蒙地藏救拔,今出地獄,更不敢造罪,復入惡道。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

再標譬喻。

此乃譬喻中迷人出離險道,轉過頭來,又忘記善知識的教訓——囑其莫入險道——猶尚如前一樣的迷誤,忘記舊時所行的險道。此次再入,罪上加罪,致令喪身失命,如同墮在地獄不能自出。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再標合法。

地藏菩薩用方便力,將墮地獄的人,救拔其罪苦,使解脫苦道,上生人天路。但此人無定性,不久又起惑作罪,旋又再入地獄。若其罪輕,菩薩依然接引;假若此人造罪,作得太深,結業太重,永處無間獄,經歷多劫,無解脫時,則地藏菩薩救不了。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

鬼王述職之文。

「爾 時」者,世尊說畢之時。惡毒鬼王為大眾之首,代眾陳述鬼王之職;合掌恭敬,敬白佛言:「世尊,我等鬼王,其數無量,總都住在閻浮提,有的住山、有的住水、 有的住空、有的住地府。我們的職責,各有所執,各有所主,有的專門利益人,有的專門損害人;或損、或益,各各不同。然而皆是眾生業報所感,使我眷屬司各種 職業,作損人、益人之事。我等眷屬遊行世界,每每觀察世人,惡者必定罹禍,善者必定獲福。但是,觀來觀去,總是惡人多善人少啊!」

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

護人修善之文。

一切鬼神皆受佛付囑,有的護法、有的護戒、有的護禪綏、有的護行善者。

鬼王又說:「我的眷屬遊行世界,過人家庭、或城市縣邑、聚落鄉村、華麗莊園、大小房舍,或見男子女人,能修一毛髮善緣之事,建立伽藍,造佛聖像,乃至懸一旛、一蓋,供養三寶;少香、少華,奉獻佛像及菩薩像。」

印度散花、中國獻花,風俗不同。大品云:『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釋迦滅度之後,印度有一優婆塞路上得一菴摩羅花,入波羅提木叉寺,見釋迦佛像相好,念佛功德,即時心熱毛豎,上華供佛。

出 問知客師:『一華供佛,得福幾何?』答言:『不知,汝問讀經者。』讀經說:『我未得天眼神通,不能知見果報,汝問坐禪阿羅漢。』羅漢入定,觀其捨身次第, 天上人間,八萬大劫享人天福,而其福不盡,再觀不知。羅漢上昇兜率天宮問彌勒。彌勒曰:『佛福田無量,最為殊勝,種種果報無盡,我亦不知。假如千萬補處菩 薩,亦不能知,唯佛乃知。』可知一花至誠供佛,乃至畢生死苦,其福不盡,直至成佛。或轉讀大乘佛經,佛理漸漸明,惑業漸漸消,惑消理明,功德甚大。或燒香 供養經中一句、經中一偈,皆是如來法身舍利。法華經云:『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觀此文,則鬼王尊重少香、少華,供佛、供法 之人,非無因也。

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處。何況入門。

敕令衛護之文。

「我 等鬼王敬禮敬佛之人,如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未來星宿劫千佛一樣恭敬。因為此人敬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聞法,必定成佛,所以鬼王最敬供 養三寶之人。因此鬼王敕令小鬼,各有大力,及其所管轄土地之分,方便衛護。不令世間惡事(傷人傷物之事)、橫事(橫禍飛來之事)、惡病(難醫之病)、橫病 (外來流行症、傳染病等),乃至小小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處,何況入門。我等保其身心安樂,好向三寶中,種菩提之因,將來結菩提之果啊!」

佛讚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佛讚善哉之文。

佛讚鬼王:「善哉善哉!」稱讚之詞。鬼王啊!汝能這樣擁護,則令最初發心學佛之人不退心啊!汝這樣一護,又令無數小鬼仰慕學佛,間接發道心啊!汝一舉而兩得,故讚「善哉善哉」!

汝等鬼王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敬佛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衛護汝等早脫鬼倫,逕生天宮。「梵王」統大千界,「帝釋」治一四天下,鬼王屬其所管,故云「吾亦告」。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

鬼王各有所執、各有所主,「執」是權柄,主理一事。此鬼王主理人生時、死時之命,亦含保護生死之意。

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

述職之文。

「我因過去所種之業,今日緣熟,主理此洲人命——生時、死時,由我主理其事。」

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既業緣所繫,要我主理此職務;在我本昔之願,也是利益眾生,我就借此機會,用此職務,去做利生之事,滿我度生之願。但眾生不會我意,不與我合作,致令生時、死時俱不得安穩。

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

「何 以故」,解釋之詞。凡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生男、生女,在未生以前,應該作三寶善事,或世間利生之事。利人有福、供佛有福,以此福力,增益舍宅威 光。因為凡是舍宅,皆有宅神,當方亦有土地神。如是汝能向三寶作福,土地神歡喜無量,預先擁護子母,臨生之時,外邪不侵,母樂子安,阿父添丁,合門歡喜, 眷屬增益。

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作殃自受之文。

天地有好生之德。自古放生,體天行慈,名之為仁。自古殺生,背天作惡,名曰殘忍。人畜雖殊,愛子之心一也。云何慶我子生而殺飛禽走獸眷屬,傷其母子之情呢?

昔 日周豫學士,嘗煮鱔除蓋,見其鞠身向上,而以首尾就湯。剖之見腹中有子,乃知鞠身避湯煮愛子之故。所以主命鬼王曰:「未生之前,或已生下,慎勿殺害生靈, 取其鮮味,供給產母。」及已生下,小兒滿月時,廣邀眷屬、親友敘歡,可設素菜,慎勿飲酒食肉——酒能亂神,肉由殺命。飲酒,斷智慧種;食肉,斷慈悲種,我 佛五戒,早令人持。更莫「歌樂絃管」,唱世間之樂蕩情而逸志。如是違天地之仁慈;乖主命之願心;減舍宅之威光;觸土地之護意,致令子母俱不得安樂,其過也 將誰歸?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

示其禍緣之文。

何故子母不安?因為臨產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候食腥血。生時惡露之血,好多鬼來爭食,稍微無福者,鬼得其便,連母子皆犯之,致令母子不安。護淨經云:『餓鬼常守捕婦女,產藏血不淨,以為飲食。』

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

主命護安之文。

主命自謂:「我既主人之命,人之將生,干係在我,故先令土地、宅神荷護子母,使安穩而生」。聽呱呱之聲,父有添丁之喜,家無斷火之憂,土地等荷護,實主命之使令。

準道藏:『人間生男女時,九天玄女遣天神於空中稱唱奉恭。生男,唱奉一千六百聲,欲其在家奉親,出仕奉君;生女,唱恭一千六百聲,令其歸夫家時,恭敬翁姑與夫也。』燄口云:『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時。』

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聚集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犯殃自損之文。

如是產家男女之人,見產育安樂,應思安樂之故,功由土地,便合設福誦經、放生等善事,酬答宅神、土地之恩;今翻殺害生靈,聚集眷屬歌樂絃管、飲酒食肉,多作諸罪,背神之護。以是之故,作殃自受其報,子母俱損,非主命不護啊!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護命終之文。

主命說:「閻浮提人,命終之時,不問是善、是惡,在我本願,總令其命終之後,不落惡道受苦。何況其人自有善根,增我助彼之力,則生善道矣!」

人生無不死者。法句經云:『命如華果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此偈人命無常啊!

法句經云:『人作善惡,殃福隨人,雖更生死,不可得免。』

此偈殃福難免。主命鬼王菩薩心腸,總想其脫苦得樂。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惡鬼誘引之文。

物 以類聚,無不欲其眷屬增多,物之常情,鬼道亦然。自己作鬼,想人作鬼。所以閻浮提行善之人,有大福力,其臨命終,百千惡鬼,便想辦法。鬼神有五通,假若其 人想念父母,鬼即變其父母形像去迎接他;若起兄弟姊妹、夫妻姑姨之念,鬼即隨其所念,變種種形去迎接他。亡人不覺,一念生著,隨念即生鬼道,為鬼眷屬。因 此人有福,做有福鬼,其餘惡鬼,皆佔便宜。有福尚令其墮落做鬼,何況本造惡業受鬼道報者,難脫其倫矣!

何以有福之人墮落鬼道呢?

分別業經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曰:『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生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故今生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亦生好處。』

『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去惡已熟,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亦生惡處。』

觀此文,善人臨死,被鬼神變其親愛眷屬形像,彼不了故,一念生著,便生鬼趣,非無因也。所以臨終慎勿起邪念,否則墮惡道;要正念現前,心不顛倒,方能生淨土啊!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

神識惛昧之文。

世 尊,我觀閻浮提,男子也可,女人也可,臨命終時,總是神識惛昧。因命終人,四大分散,一口氣不來,身虛體冷,眼、耳、鼻、舌、身五識先壞。壞故,雖有眼, 不能見;有耳不能聞;鼻不嗅香;舌不能言;身無覺觸。五情既壞,則無法塵,流落意地。意識不起作用,所以不辨善惡,唯有隨業受報。所謂:『一旦無常到,方 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善緣不墮之文。

生死關頭,最為要緊。遇善則善,遇惡則惡。因人死而未生,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遇善緣則善,而生善道;遇惡緣則惡,而墮惡道。

所 以「陽間眷屬,當須設大供,供養三寶,仗三寶之威光,以資神識,往生善道;或轉讀世尊所說之經,如無量壽經、金剛、法華等經,法力無量,能令亡者,識神不 落惡道;或念佛名號、菩薩名號,名含萬德,仗佛萬德之力,能令亡者,離諸惡道。善緣既來,惡緣即謝;光明來,黑暗謝,一切諸魔鬼神,悉皆退散,無能為 力。」仗三寶之力,決生善道矣!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主命鬼王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事急心專,其心猛利,若能得聞佛名號,即時將佛名號,種在八識田中,牢不可破。

名 能招德,無量佛德在其中,且其心猛利,乘此心數,速生善趣,不墮惡道,此事無疑。「一菩薩名」亦然,如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大菩薩名。或聞「大乘經 典,一句一偈」。其心猛利,執持一句一偈念念不放、念念相續,如墮大海,執一木板,牢不放手;仗此一偈一句功德,能破地獄苦。所以小小惡業,合墜惡趣者, 仗此念念執持一句一偈,或一佛名號功德,如湯消冰,尋即解脫。

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因五無間殺害父母、和尚、阿闍黎、阿羅漢,此罪大惡極,臨終之時,不經中陰,不隔異熟,一剎那間,直入阿鼻地獄,無暇聞佛名、一句經典。所以慎勿作五無間殺害之罪。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佛讚勸勉之文。

死而未生,以其中間,心性猛利,心性最靈。所謂非陰非陽者也,此時種善根,最容易得力。

因此佛告鬼王:「主命,汝有大慈心,能發如是大慈願。於生而未生,死而未死之時,救護眾生,最容易得力。望汝未來之世,一切眾生,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利益有情。不論有罪無罪,總令解脫,令生者、亡者,永得安樂。」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不忘本願之文。

願力最大,願力最難忘,依願而行,利益眾生,便是菩薩人。今主命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一生之力,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只要眾生在生死關頭,緊急之時,信受我語,與我合作,聽我的話去作,無有不得解脫三惡道,而獲生人天大利益者。」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此乃開跡顯本之文。

開示現鬼王之跡,而顯實是菩薩之本。法華經云『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是也。況且非本無以示鬼王度生之跡,非跡無以顯菩薩慈悲願力之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識得跡,就能下化眾生;識得本,就能上求佛道。故菩薩現種種身而度眾生,豈獨鬼王身乎!

觀 此文,則閻羅王及諸鬼王,皆是菩薩;各承願力,現鬼王身,在幽冥界,行菩薩道,利益眾生。但能利益眾生,便是菩薩,利生功德圓滿,即證菩提。在天上、在人 間、在地府,皆能行菩薩道,功德圓滿,皆證菩提。因度生為因,菩提為果,故欲取菩提者,須度眾生。普賢行願品云:『諸佛如來,以大慈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 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 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觀此文,鬼王百千生作鬼王身,在生死中,用大悲水饒益眾生,宜乎其受記,當來作佛了。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鬼王受記成佛之文。

觀因記果,故名受記。如來有三達智:一、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二、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三、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所以鬼王成佛之事,如來一一備知,為其授記,令其歡喜,堅其心志,亦令一切鬼王歡喜;鬼王可以行菩薩道故,亦令一切眾生歡喜。鬼身尚且成佛,何況人身,天身耶!

佛 金口記鬼王,「卻後過一百七十劫,其度生功德圓滿,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無相」是其別號,通號是如來。無相者,無有相,無無相,離一切相,故名無 相。其成佛時,「劫名安樂」,其時人民,身兮安樂;「世界名淨住」,其國人民,清淨共住故;「其佛壽命不可計劫」,長壽說法度生故。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佛告地藏:「主命鬼王今日修因,將來成佛是果。佛因佛果其事如是,誰亦想不到,誰亦說不到。以鬼王身行菩薩道,真是不可思議。鬼王現在結緣結得多,將來成佛,所度人、天悟道亦不可限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