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天母:商圈沒落與社區凝聚的意外歷程
葉采衢 (陽明大學醫學系) 、邱薰頡 (陽明大學醫學系)
緒論
「異國情調、高級住宅、富裕奢華」,是一般人對臺北天母的刻板印象,也就是李清志筆下「充滿著陽光、綠地、樹木以及小房子,那是一種十分幸福的情緒,揉和著母親下午在廚房製作手工餅乾的香味,類似雷諾瓦畫作般的溫馨印象派風格」所形容的臺北華麗郊區。但是近幾年的天母卻令人不解地陷入商圈沒落的低潮,滿是招租廣告的街頭,愈漸稀落的消費人潮。
有趣的是,當商家努力想著各種方法想要拉攏顧客,原先的異國天母其實卻漸漸成為一個新的在地天母。一齊看著天母的變與不變的我們,透過文獻回顧及在地訪談,希望以這篇文章記錄一段地方感的軌跡史。
異國天母印象的形成與消褪
天母圓環的榕樹、忠誠路的欒樹、天母麥當勞,在不同時期記錄著天母人的生活軌跡。雖然天母的範圍並不易以特定的區域界定,但天母的邊界其實在幾段鮮明的歷史中陸續出現。
事實上,「天母」名稱之由來,是因為日治時代菊元株式會社興建的天母溫泉旅社,此後「天母」也才成為地名。天母溫泉作為一處休閒場所,觀光人潮的注入並未改變以農業為主的天母經濟型態。
今天一般所說的天母,起自西元1949年美軍顧問團在士林天母設立,至1979年美軍撤離以前,美軍宿舍「白屋」開啟獨特的天母風格,逐漸以中山北路七段頂端的「天母圓環」為中心而凝聚,再漸漸擴及中山北路六段及七段、天母西路及天母北路,九零年代後因大葉高島屋、新光三越天母店、美麗華影城等休閒育樂場所的建立,因而擴大到忠誠路、天母東路上(林奕錫,2008)。
目前我們對天母的異國印象,就是美軍駐台而逐漸生成的。至少三十年前的天母仍是「無限延伸的綠地草坪、樹屋、壁爐與煙囪」所妝點的美式生活環境,每逢十月底的萬聖節,一直到十二月聖誕節結束,沿街要糖果的孩子們、裝飾亮眼的聖誕樹使天母社區洋溢濃濃的過節氣氛(李清志,2003)。「美國學校與日僑學校」努力維繫著天母的異國風情,每逢放學時間,走一趟中山北路六段,流利的英語對話使人恍若置身於美國校園。
九零年代後,隨著外籍人士及天母人口的成長,家樂福、麥當勞的開張帶動天母西路的發展;因看好天母商機及人文素養,誠品一口氣在這裡拓展兩家分店,大葉高島屋也進駐忠誠路士東路口;星巴克則在天母西路成立全台第一家分店。此時天母發展的潛力吸引大量財團的進駐。
然而,隨著天母西路攤販被取締,加上台北信義計畫區、西門町等大型商圈的成形,沒有捷運通過的天母,人潮、商機逐漸下滑。1994年大葉高島屋的進駐造成天母商圈看似擴大,其實已然核心東移,而2005年新光三越進駐雖然掀起熱烈的波瀾,造成又一波消費與房地熱潮,店面租金也水漲船高。但熱潮稍縱即逝,這一兩年來天母商圈共同的招牌成了「結束營業大拍賣」,原本異國情調營造出來的高租金、高房價,使得天母商圈受傷最重,主要路段空置店面的總數平均在10至20間,平均空置率在16%至23%之間(工商時報,2008.10.08)。
昔日高級住宅、高檔商店林立的天母,在這波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暴風圈中,商圈迅速沒落,隨處可見招租中的空置店面,甚至還直接貼上求售的紅紙條,風華不再(圖1)。
圖1:天母隨處可見的店面招租廣告(作者攝影及後製)
對此,我們透過在天母街頭訪問店家與住民,以及地方雜誌《天母合眾國》的記載內容,企圖勾勒這個異國社區沒落與變通的過程,也大略感受到天母人對這兩年商圈落的強烈危機感。
居住天母30多年、在中山北路七段經營外銷成衣店「白奇」的白明義,他說,「要不是房子是自己的,他們也早就關店了」。天山里里長黃世豐說,過去幾年他想了很多方法,也辦了不少活動,想要整理中山北路這條商圈,但在行政區劃分上,中山北路的東側是天山里,西側是天母里和天玉里,里長間還好協調,「最難整合的是商家,缺乏參與感」。(《天母合眾國》,2006年11月號)
從前天母是洋人的大本營,但如今洋人已不再是人口結構的主要成份,消費習慣也隨之改變,老成凋零,後繼無力,造成了天母的商圈劇烈更迭。中山北路七段頭「天仁茗茶」旁原有一家老洋雜貨店「益和商行」,經營了50年,店面是自己的,因為一方面老闆年紀大了,後繼無人,另一方面是自己開店賺的錢遠低於租金收入,在兩年多前結束營業了,這家洋雜貨店的結束,象徵美軍時代的天母凋零,使天母街道上少了個別具特色的代表。有特色的店面也愈來愈少之外,再加上天母人出國機會多,對他們而言在國外買可能更便宜;而台灣產業外移的事實,伴隨著高消費力人口的外移,造成天母商圈的空洞化。
2006年9月,台銀曾經試圖公告拍賣白屋及其土地,使得僅存一棟的白屋在時間洪流中,漂泊欲墜,易蛀蝕腐爛的木屋在荒煙蔓草中幾近消逝,象徵文化與歷史軌跡的湮滅,換得的是華麗高大的周遭新興建築,而記憶中的天母逐漸模糊失焦(李清志,2006)。
現今的天母已不再是外界民眾想像的異國天堂,大型商圈賣場的進駐,與白屋、洋式商店的傾頹,天母風華不再,商圈「租」字滿街,舊時的天母社區更面臨走樣的危機,藍天受高樓強行切割,建築物強佔綠地,沒有高中、社區大學、文化中心、音樂廳、完整綠地的天母,比台灣任何一個社區都顯現發展的劣勢。天母人開始有「天母不再是天母」的喟嘆。
危機即契機:為重振商圈而努力的社區
隨著都市商業環境變遷,新舊商圈間不斷消長競爭,區位條件與交通環境變化快速,新興的東區商業中心已逐漸取代交通較為不便的天母地區,伴隨而來的是商圈的沒落,原本繁華的天母西路,商店多貼上「出租」等字樣,加上環境缺乏整體規劃、資源缺乏有效串聯,導致天母商圈競爭力逐漸下降。
然而,正如《天母合眾國》中所云:「天母的發展正是台灣的縮影,如果我們冷漠不關心自己的社區,就會有人一片片拿走我們曾經擁有的,我們不能裝作無辜,把自己當成一個沈默的受害者,相對的,我們更需要積極的站起來,讓正面力量萌芽、茁壯,讓我們的後代可以生生世世在天母安居樂業,享受山水美景、多元文化以及優質的生活機能。」(《天母合眾國》2008年11月號)秉著這股信念,在地的天母人開始成立各項商會組織、興辦在地雜誌並舉行睦鄰活動。
在組織方面,「天母銀座商圈自治會」及「天母社區商會」皆為天母商圈貢獻許多心力。「天母銀座商圈自治會」的成立宗旨,是希望客人滿意消費環境、店家可以做生意、住戶可以安居,最終目的是房東、房客(店家)和住戶達成「三贏」局面。以房東成立自治會,重振商圈的作法,在天母可以說是一項創舉。一位店家兼房東的林太太有感而發地說道:「商圈沒落了,才讓大家想團結希望有所改變,可以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天母合眾國》2006年11月號),透露出天母商圈為了重振以往榮景,而竟意外營造出更珍貴的社區意識。此外,天母商圈在面臨嚴峻的社區經營環境挑戰之下,決定成立天母社區商會,希望透過節慶活動、消費環境再塑及共同行銷的方式,再創天母商圈榮景,並提出「生活安樂、生態和諧、生機盎然」的願景。
地方雜誌《天母合眾國》於2006年10月創刊,以在地資訊平台提供社區最完整資訊,並建立居民公民社會的意識,共創社區未來。《天母合眾國》認為:「合眾才能成國,愛一個地方,先要瞭解一個地方。」其創刊宗旨是要代表天母的人、環境與生活,打造在地人的窗口與溝通平台,象徵天母正面力量的凝聚。
在社區活動方面,依序有「天母水道祭」、「天母鄰舍節」以及「彩繪天母森林公園運動」,為天母凝聚社區意識的原動力。
第一屆「天母水道祭」在2003國際水資源年盛大展開,不僅提醒天母地區居民要飲水思源,也教導人們應愛護生態,同時藉由慶祝水道週年所營造出的感恩與歡樂氣氛,讓天母居民更認識草山水道及自己的家園,進一步讓草山水道祭成為天母地區的特色節慶。
此外,「天母鄰舍節」也為天母地區注入一股生命力,由一千多位天母人合力舉辦的一席盛宴,希望藉由鄰舍節活動,讓大家多多認識鄰居,共同營造天母人的歸屬感。鄰舍節起源於法國,法文裡叫做Immeuble en fête — la fête des voisins,意思是「樓房的節慶」,是一個讓鄰居和鄰居見面,互相認識、彼此招呼歡慶的節日。「天母鄰舍節」的宗旨,乃延伸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懷,並呈現出天母不是「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互相問候、分享、關懷的有情社區。
隨著大環境的變遷,天母人漸漸意識到原有商圈所面臨的衝擊,離開的是對天母沒信心的人,而留下的是深根於天母,並貢獻一己之力為天母謀求更好未來的在地人。「天母商圈發展協會」為促進天母地區商業活動,利用店家特惠方案回饋社會大眾,並透過「天母卡」官網所發佈的各項訊息,增加店家曝光率,同時搭配商圈各大活動舉行聯合促銷(圖2),為店家帶來更大商機,也讓委靡不振的天母商圈露出一絲曙光。無論未來「天母卡」能否帶動天母商圈創造更繁榮的前景,無疑的是,「天母卡」已經凝聚商圈力量,並意外營造社區歸屬感。
圖2:天母商店自發成立的「天母卡」(本文作者攝影及後製)
凝聚與歸屬:社區歸屬感的覺醒
隨著天母商圈逐漸瓦解,曾經因天母商圈的發展潛力而一頭栽進的投資客,紛紛因經營不善且對在地缺乏信心而出走,留下來的是深根於天母的在地人攜手重振昔日商圈的風華,於是成立上述組織並發行在地人的刊物。2006年至今,諸多組織與商會的努力不是無疾而終,就是對商圈復興無顯著改善,然而我們卻意外發現社區歸屬感的幼苗逐漸萌芽成長,以「天母銀座商圈自治會」為例,自治會林旭志會長曾於《天母合眾國》中提及,他住在天母25年,對地方情感很深厚,現在大家從商圈自治會中獲得的成就感,是一種和土地深深連結的感覺,同時並喚起天母在地人的社區意識,這絕不是談成大生意能相比的。
從前有意振興天母商圈的人們,忽略了社區意識逐漸崩解對商圈發展的影響,如今,雖然天母商圈尚未恢復昔日風采,但意外重拾的是社區歸屬感,藉由《天母合眾國》及「天母卡」等組織,凝聚在地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這份情感讓天母商圈一路走來,多了許多在地特色,未來這份社區歸屬感也將成為天母商圈再創巔峰的最佳後盾與助力。
好社區是天母商圈重建的支柱,展望未來,如何讓社區意識的幼苗繼續成長茁壯是當務之急。首先,藉由特色活動結合欒樹秋景創造天母在地風情,並結合居民、商圈,以及學者專家共同進行社區總體營造,讓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白屋,能夠發揮振興社區的功能,成為天母人共同的記憶和精神堡壘。此外,如何使天母社區經濟體的機能更加完善,以推動天母生活圈的願景,將會是首要努力目標,例如:在交通方面,天母必須保留更大的開放空間與綠地,及更多良好的停車空間、人行步道、自行車道與區間短程小型公車,讓居民和外地訪客能夠減少開車,利用小型電動公車串連天母交通網。在教育方面,未來天母人可以把國中發展成完全中學,讓社區子弟就近入學,使教育正常發展。目前有些學校有家長成長班,許多居民利用此管道學習,但同時也顯示天母有必要設立社區大學,以健全天母的成人教育機制。天母人才濟濟,可以讓天母人自己開課,相互學習成長,增加親子共同學習的機會,以達成最佳的終身學習模式。
在休閒生活方面,天母可以兼備休閒生活社區的機能,讓忙碌生活中的工作壓力得以紓解。這個需求,從街頭巷尾雨後春筍般的SPA館就可看到端倪,紓壓產業在天母是一個具有前景的事業,只是目前各自為政,還無法成行成市,陸續有人開張營業,也有人關門大吉,如何在這裡建立新的紓壓產業,或許值得天母人思考。短期內,天母需要更多一日遊、半日遊提案與商店參與的規劃,以促進本地居民與外地訪客對天母的認知與參與,例如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和《天母合眾國》經法國鄰舍節主辦單位的授權,發起的「天母鄰舍節」,就是為了促進天母居民的社區參與,並歡迎外地訪客來感受天母社區一家的氣氛。天母在地人有共同的願景,才能讓天母社區更加成長茁壯。
小結
美軍的進駐形成天母獨特的異國風情與特色商圈,而這樣的在地特色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崩解的商圈優勢與社區意識。然而,這幾年來在地的活動,例如「天母水道祭」、「保護白屋古蹟」,以及「天母森林公園彩繪運動」,都可以看到天母人逐漸被喚醒的社區歸屬感。
原先振興商圈的努力竟意外成為凝聚天母情感的原動力,是當地居民始料未及的。在研究商圈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看見,天母人的危機感,激發了天母人更多的創造力,也意外凝聚天母人的社區歸屬感。
參考文獻
《工商時報》(2008),〈天母商圈養蚊子店面空置破20%〉,2008年10月08日。
《天母合眾國》2006年11號、2008年10月-12月號、2009年01月-06月號。
李清志(2003) 〈我的天母童年〉,《中國時報》,2003年2月6日E7版。
李清志(2006) 〈文化藝言堂──童年美軍眷區憶往充滿雷諾瓦〉,《中國時報》,2006年1月9日D8版。
林奕錫(2008)《天母區域的邊界、認知與意象》,臺北:淡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